CN114636266B -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6266B
CN114636266B CN202011488597.0A CN202011488597A CN114636266B CN 114636266 B CN114636266 B CN 114636266B CN 202011488597 A CN202011488597 A CN 202011488597A CN 114636266 B CN114636266 B CN 1146362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et film
conductive layer
electret
electrostatic field
refrig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85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36266A (zh
Inventor
任志洁
方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85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62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36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6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36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6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其中,制冷设备,包括:制冷间室;箱体组件,设置于制冷间室内,箱体组件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储料腔;第一驻极体膜,可拆卸地设置于储料腔的第一侧壁上;第一导电层,位于储料腔的第二侧壁上,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且第一导电层与第一驻极体膜平行设置;电荷检测件,与第一驻极体膜相连接,电荷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一驻极体膜的电荷量;控制器,与电荷检测件相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电荷量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通过静电场实现对食物的长期保鲜存储,提高冰箱等制冷设备的保鲜效果。

Description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设备、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冰箱等家电设备,经研究发现,将食物(果蔬等)放置在静电场内,可有效地提高其保存期限,降低腐败变质速度。而要形成静电场,需要在冰箱间室内设置通电的电极,同时需要布置电源线路、调压装置等,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制冷间室;箱体组件,设置于制冷间室内,箱体组件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储料腔;第一驻极体膜,可拆卸地设置于储料腔的第一侧壁上;第一导电层,位于储料腔的第二侧壁上,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且第一导电层与第一驻极体膜平行设置;电荷检测件,与第一驻极体膜相连接,电荷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一驻极体膜的电荷量;控制器,与电荷检测件相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电荷量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具体包括如冰箱、冰柜、冷库等,其中包括制冷间室,制冷间室内按照用户设定好的温度保持恒温低温,用以对物料进行保质保鲜。
制冷间室中设置有箱体组件,箱体组件可用于存储蔬果等食物,其中箱体组件中形成有储料腔,被存储的食材就放在储料腔里面。储料腔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两者相对设置,如第一侧壁为“顶壁”,第二侧壁即为底壁。
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驻极体膜,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层,第一驻极体膜和第一导电层平行设置,使得第一驻极体膜和第一导电层之间能够形成静电场,通过静电场能够有效地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具体地,驻极体膜自身能够长期存储电荷,因此在电荷的影响下,驻极体膜具有一定的极性,在驻极体膜的作用下,第一导电层也会极化,因此在第一驻极体膜和第一导电层之间能够形成一个方向固定的静电场,即在储料腔内形成一个稳定的静电场,且该静电场无需通过供电电路来维持,也无需设置额外的供电线路和供电电源。
将水果、蔬菜等食材放置在静电场中,该静电场会打破蔬果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平衡,使细胞膜两侧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生物电流,该生物电流能够有效抑制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成,因此可以有效地延缓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同时,对于果蔬类食材,其中生物酶的活性也是影响其新陈代谢的主要因素之一,酶蛋白周围的水分子结构变化,同样会引起果蔬生理状态的变化。由于果蔬细胞内的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并以一种由氢键结合而成的水分子团的形态存在,这种水分子团是一种非固定的动态结构,在静电场中,水分子团的结构会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水分子与酶蛋白的结合方式,使得酶蛋白的活性降低,进一步抑制果蔬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进一步地,由于植物类食材存在呼吸作用,而该呼吸作用主要以铁离子作为电子的传递体。在静电场中,铁离子会收到静电场的影响,进而扰乱与铁离子相关的代谢,使得植物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受阻,因此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而抑制植物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其中,由于驻极体膜中存储的电荷,可能会因外界因素而流失,随着电荷的流失,驻极体膜所产生的电场也会逐步减弱,进而导致保鲜效果同步降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电荷检测件,在制冷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同步检测第一驻极体膜中的电荷量,并根据电荷量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
同时,由于第一驻极体膜为可拆卸设计,因此当用户接收到第一驻极体膜电荷量低的提示信息之后,可手动更换第一驻极体膜,进而使得箱体组件中的电场强度得以保证,有利于保持制冷设备的保鲜效果。
应用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不设置电源和供电线路的情况下,在箱体组件的储料腔内形成稳定的静电场,一方面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生产推广,另一方面能够通过静电场实现对食物的长期保鲜存储,提高冰箱等制冷设备的保鲜效果。
同时,通过将驻极体膜设置为可拆卸的耗材模式,并增加电荷检测,使得冰箱等制冷设备能够主动提示更换驻极体膜,进而保持静电场强度,避免因静电场强度衰减导致的保鲜效果下降,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箱体组件还包括:第二导电层,第二导电层设置于第一侧壁上,第一驻极体膜位于第二导电层和第一侧壁之间,且第二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平行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箱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侧壁上的第二导电层,该第二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平行设置,即与第一导电层之间形成相对设置的电屏蔽层,使得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被限制在第一侧壁到第二侧壁的方向上。
以第一侧壁为顶壁,第二侧壁为底壁为例,由于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因此能够将静电场的方向限定在第一侧壁到第二侧壁,即顶壁到底壁之间的垂直方向上,将静电场限定在统一的方向上,能够避免多个方向上的静电场相互抵消,有利于提高静电场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存储食物的保鲜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还包括:第一接地线路,第一导电层通过第一接地线路接地;第二接地线路,第二导电层通过第二接地线路接地。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包括第一接地线路和第二接地线路。具体地,第一接地线路与第一导电层相连接,使得第一导电层接地。同理,第二接地线路与第二导电层相连接,使得第二导电层接地。通过使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接地,使得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具有相等的电位,能够保证将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限制到一个固定的方向上,有利于提高静电场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存储食物的保鲜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地线路和第二接地线路相连通,也即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共地,能够进一步提高静电场的强度。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地线路和第二接地线路与冰箱的接地线路相连接,也可以与冰箱的外壳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还包括:充电件,与驻极体膜和控制器相连接,充电件适于向驻极体膜充电;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电荷量控制充电件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中设置有充电件,该充电件与驻极体膜相连接,当控制器检测到驻极体膜中的电荷量低时,可通过控制充电件按照一定的电压或电流向驻极体膜进行充电,以增加驻极体膜中存储的电荷,保证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的强度,进而保证制冷设备的保鲜效果。
具体地,充电件可以是充电电路或充电芯片,由于向驻极体膜进行充电时,不需要较高的电压或功率,也不需要快的充电速度,因此可通过设置简易的充电结构,在驻极体膜中的电荷衰减后,为驻极体膜进行充电,有利于保证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强度,进而保证保鲜效果。同时无需设计复杂昂贵的变压或供电结构,有利于节约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驻极体膜包括:驻极体材料基体;金属电极,设置于驻极体材料基体的一侧,与驻极体材料基体相贴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驻极体是一种能够长期存储电荷的电介质材料。因此,在驻极体材料的驻极体材料基体的一侧设置金属电极,该金属电极在驻极体电荷的影响下电极化,从而在不需要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形成电极。
具体来说,由于驻极体膜的电极化,使得驻极体膜能够在储物单元中形成静电场,将水果、蔬菜等食材放置在静电场中,该静电场会打破蔬果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平衡,使细胞膜两侧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生物电流,该生物电流能够有效抑制ATP(Adenosinetriphosphate,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成,因此可以有效地延缓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同时,对于果蔬类食材,其中生物酶的活性也是影响其新陈代谢的主要因素之一,酶蛋白周围的水分子结构变化,同样会引起果蔬生理状态的变化。由于果蔬细胞内的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并以一种由氢键结合而成的水分子团的形态存在,这种水分子团是一种非固定的动态结构,在静电场中,水分子团的结构会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水分子与酶蛋白的结合方式,使得酶蛋白的活性降低,进一步抑制果蔬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进一步地,由于植物类食材存在呼吸作用,而该呼吸作用主要以铁离子作为电子的传递体。在静电场中,铁离子会收到静电场的影响,进而扰乱与铁离子相关的代谢,使得植物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受阻,因此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而抑制植物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应用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驻极体膜能够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电极化,并形成静电场,能够简化静电场保鲜的结构,降低产生静电场的成本,有利于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静电场保鲜的制冷设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驻极体膜还包括:疏水层,设置于驻极体材料基体和/或金属电极的外表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驻极体膜应用在冰箱内时,由于蔬果等的呼吸效果,容易在驻极体膜外部产生冷凝水。在驻极体膜外部设置疏水层,能够有效地避免冷凝水侵入驻极体膜内部导致电荷流失,或造成金属电极生锈,从而有效地保护了驻极体膜,提高了驻极体膜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驻极体材料基体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材料: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全氟乙丙烯、氟化乙丙烯共聚物、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镁、四氮化硅。
在该技术方案中,驻极体材料基体包括驻极体材料,具体地,驻极体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PTEF,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聚丙烯(PP,Polypropylene)、聚乙烯(PE,Polyethylene)、聚全氟乙丙烯(F46,tetrafluorethylene-hexafluoropropylene)、氟化乙丙烯共聚物(FEP,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镁、四氮化硅,其中,聚乙烯包括大尺寸晶体结构高密度聚乙烯(HDPE,High DensityPolyethylene)、微晶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MDPE,Medium Density Polyethylen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应该理解的是,驻极体材料包括上述提到材料的单质或混合物,也包括其他已知的驻极体材料,本发明实施例对驻极体材料的类型不做限制,任何具有驻极体性质的材料均为本发明的可行实施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金属电极包括:铝电极及铝合金电极、铜电极及铜合金电极、铁电极及铁合金电极或银电极及银合金电极。
在该技术方案中,金属电极包括铝电极及铝合金电极、铜电极及铜合金电极、铁电极及铁合金电极或银电极及银合金电极。本发明实施例对金属电极的具体材料不做限定。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制冷设备,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驻极体膜的电荷量;基于电荷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电荷量阈值的情况,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具体包括如冰箱、冰柜、冷库等,其中包括制冷间室,制冷间室内按照用户设定好的温度保持恒温低温,用以对物料进行保质保鲜。
制冷间室中设置有箱体组件,箱体组件可用于存储蔬果等食物,其中箱体组件中形成有储料腔,被存储的食材就放在储料腔里面。储料腔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两者相对设置,如第一侧壁为“顶壁”,第二侧壁即为底壁。
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驻极体膜,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层,第一驻极体膜和第一导电层平行设置,使得第一驻极体膜和第一导电层之间能够形成静电场,通过静电场能够有效地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具体地,驻极体膜自身能够长期存储电荷,因此在电荷的影响下,驻极体膜具有一定的极性,在驻极体膜的作用下,第一导电层也会极化,因此在第一驻极体膜和第一导电层之间能够形成一个方向固定的静电场,即在储料腔内形成一个稳定的静电场,且该静电场无需通过供电电路来维持,也无需设置额外的供电线路和供电电源。
将水果、蔬菜等食材放置在静电场中,该静电场会打破蔬果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平衡,使细胞膜两侧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生物电流,该生物电流能够有效抑制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成,因此可以有效地延缓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同时,对于果蔬类食材,其中生物酶的活性也是影响其新陈代谢的主要因素之一,酶蛋白周围的水分子结构变化,同样会引起果蔬生理状态的变化。由于果蔬细胞内的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并以一种由氢键结合而成的水分子团的形态存在,这种水分子团是一种非固定的动态结构,在静电场中,水分子团的结构会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水分子与酶蛋白的结合方式,使得酶蛋白的活性降低,进一步抑制果蔬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进一步地,由于植物类食材存在呼吸作用,而该呼吸作用主要以铁离子作为电子的传递体。在静电场中,铁离子会收到静电场的影响,进而扰乱与铁离子相关的代谢,使得植物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受阻,因此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而抑制植物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其中,由于驻极体膜中存储的电荷,可能会因外界因素而流失,随着电荷的流失,驻极体膜所产生的电场也会逐步减弱,进而导致保鲜效果同步降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电荷检测件,在制冷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同步检测第一驻极体膜中的电荷量,并根据电荷量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
同时,由于第一驻极体膜为可拆卸设计,因此当用户接收到第一驻极体膜电荷量低的提示信息之后,可手动更换第一驻极体膜,进而使得箱体组件中的电场强度得以保证,有利于保持制冷设备的保鲜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增加电荷检测,使得冰箱等制冷设备能够主动提示更换驻极体膜,进而保持静电场强度,避免因静电场强度衰减导致的保鲜效果下降,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述制冷设备还包括充电件,充电件适于为驻极体膜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电荷量小于或等于第二电荷量阈值的情况,控制充电件开始为驻极体膜进行充电;以及基于电荷量大于第三电荷量阈值的情况,控制充电件停止为驻极体膜进行充电;其中,第三电荷量阈值大于第二电荷量阈值,第二电荷量阈值大于第一电荷量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中设置有充电件,该充电件与驻极体膜相连接,当检测到驻极体膜中的电荷量低时,可通过控制充电件按照一定的电压或电流向驻极体膜进行充电,以增加驻极体膜中存储的电荷,保证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的强度,进而保证制冷设备的保鲜效果。
具体地,如果驻极体膜的电荷量小于等于第二电荷量阈值,则开始为驻极体膜进行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实时获取驻极体膜的电荷量,如果获取到电荷量大于第三电荷量阈值后,则说明驻极体膜存储的电荷量足以维持静电场强度,此时控制充电件停止为驻极体充电。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简易的充电结构,在驻极体膜中的电荷衰减后,为驻极体膜进行充电,有利于保证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强度,进而保证保鲜效果。同时无需设计复杂昂贵的变压或供电结构,有利于节约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示信息包括:文字提示信息、音频提示信息、图像提示信息或光学提示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检测到驻极体膜的电荷量小于第一电荷量阈值时,向用户发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以是文字提示信息,显示在冰箱的显示设备上,通过文字的方式直观的提醒用户更换驻极体膜或进行充电。
提示信息还可以是音频提示信息,该音频提示信息可以是简单的蜂鸣音提示信息,也可以是人工语音播报的语音信息。
提示信息还可以是图像提示信息,通过简单的图标提示用户驻极体膜电量不足。
提示信息还可以是光学提示信息,如闪烁红灯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多种提示信息类型,能够对驻极体膜剩余电量进行有效提示,同时本发明实施例对提示信息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时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驻极体膜的结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驻极体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驻极体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箱体组件的结构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结构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9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菌设备的结构图之一;
图9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菌设备的结构图之二;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结构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箱体组件的结构图;
图13示出了驻极体内部电荷分布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驻极体在抽屉中形成电场的示意图之一;
图15示出了驻极体在抽屉中形成电场的示意图之二;
图16示出了冰箱抽屉的剖面图。
其中,图1至图1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驻极体膜,102驻极体材料基体,104金属电极,106疏水层;
200箱体组件,202上盖板,206第二导电层,2062第二接地线路,208第一驻极体膜,210第一侧壁,212本体,214第一导电层,2142第一接地线路,216第二侧壁,218支撑板;
300制冷设备,302制冷间室;
400除菌设备,402第二驻极体膜,404第一导电层,4042第一接地线路,406第一驻极体膜,408第二导电层,4082第二接地线路,410风机;
500冰箱,502制冷间室,506门体,508门传感器;
600制冷设备,602制冷间室,604箱体组件,6041第一侧壁,6042第二导电层,6043第一驻极体膜,6044第二驻极体膜,6045第一导电层,6046第二侧壁,6047第一连接部,6048第二连接部,6049调节组件;
700冰箱抽屉,702上盖板,704第一驻极体膜,706第二导电层,708第一侧壁,710第二侧壁,712第一导电层,714第二接地线路,716第一接地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6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驻极体膜100的结构图,具体地,驻极体膜100包括:驻极体材料基体102;金属电极104,设置于基体的一侧,与驻极体材料基体102相贴合。疏水层106,设置于驻极体材料基体102和/或金属电极104的外表面。
其中,驻极体材料基体102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材料: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
金属电极104包括:铝电极及铝合金电极、铜电极及铜合金电极、铁电极及铁合金电极或银电极及银合金电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驻极体是一种能够长期存储电荷的电介质材料。因此,在驻极体材料基体102的一侧设置金属电极104,该金属电极104在驻极体电荷的影响下电极化,从而在不需要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形成电极。
具体来说,将本发明实施例的驻极体膜100设置在冰箱的储物间室内,具体设置在如冰箱储物格、抽屉、保鲜箱等储物单元的一侧,由于驻极体膜100的电极化,使得驻极体膜100能够在储物单元中形成静电场,将水果、蔬菜等食材放置在静电场中,该静电场会打破蔬果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平衡,使细胞膜两侧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生物电流,该生物电流能够有效抑制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成,因此可以有效地延缓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同时,对于果蔬类食材,其中生物酶的活性也是影响其新陈代谢的主要因素之一,酶蛋白周围的水分子结构变化,同样会引起果蔬生理状态的变化。由于果蔬细胞内的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并以一种由氢键结合而成的水分子团的形态存在,这种水分子团是一种非固定的动态结构,在静电场中,水分子团的结构会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水分子与酶蛋白的结合方式,使得酶蛋白的活性降低,进一步抑制果蔬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进一步地,由于植物类食材存在呼吸作用,而该呼吸作用主要以铁离子作为电子的传递体。在静电场中,铁离子会收到静电场的影响,进而扰乱与铁离子相关的代谢,使得植物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受阻,因此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而抑制植物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当驻极体膜100应用在冰箱内时,由于蔬果等的呼吸效果,容易在驻极体膜100外部产生冷凝水。在驻极体膜100外部设置疏水层106,能够有效地避免冷凝水侵入驻极体膜100内部导致电荷流失,或造成金属电极104生锈,从而有效地保护了驻极体膜100,提高了驻极体膜100的使用寿命。
其中,驻极体材料基体102包括驻极体材料,具体地,驻极体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PTEF,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聚丙烯(PP,Polypropylene)、聚乙烯(PE,Polyethylene),其中,聚乙烯包括大尺寸晶体结构高密度聚乙烯(HDPE,High DensityPolyethylene)、微晶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MDPE,Medium Density Polyethylen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应该理解的是,驻极体材料包括上述提到材料的单质或混合物,也包括其他已知的驻极体材料,本发明实施例对驻极体材料的类型不做限制,任何具有驻极体性质的材料均为本发明的可行实施例。
金属电极104包括铝电极及铝合金电极、铜电极及铜合金电极、铁电极及铁合金电极或银电极及银合金电极。本发明实施例对金属电极104的具体材料不做限定。
应用了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通过制备一种驻极体膜100,该驻极体膜100能够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电极化,并形成静电场,应用在冰箱等设备的保鲜功能上时,能够简化静电场保鲜的结构,降低产生静电场的成本,有利于在冰箱等保鲜设备上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静电场保鲜。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驻极体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之一,其中,该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实施例一”中提供的驻极体膜。
具体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将电介质材料和母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
步骤S204,熔融得到的混合物,施加第一温度,对混合物进行挤压,得到挤压后的原基体;
步骤S206,拉伸原基体,得到拉伸后的驻极体材料基体;
步骤S208,通过真空蒸镀法,将金属电极蒸镀至驻极体材料基体的一侧,并进行电晕极化处理;
步骤S210,在驻极体材料基体和/或金属电极的外表面喷涂疏水性涂料,形成为疏水层,得到最终的驻极体膜。
其中,疏水性涂料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烯烃、聚碳酸酯、聚酰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驻极体膜中驻极体材料基体的主要材料包括电介质材料和母料,将电介质材料和母料进行混合。其中,电介质材料的比例可以在75%至85%之间浮动,母料的比例对应在25%至15%之间浮动。
在将电介质材料和母料混合后,进行熔融共混工艺,在该过程中,在第一温度下对混合物进行挤压,挤压后得到原始状态的原基体。
在得到原基体后,对原基体进行拉伸工序,通过拉伸工序将原基体处理为具有合适厚度的“膜”状驻极体材料基体,并通过真空蒸镀工艺,将金属电极蒸镀到驻极体材料基体的一侧,最后对金属电极进行电晕极化处理。
当驻极体膜应用在冰箱内时,由于蔬果等的呼吸效果,容易在驻极体膜外部产生冷凝水。在驻极体膜外部设置疏水层,能够有效地避免冷凝水侵入驻极体膜内部导致电荷流失,或造成金属电极生锈,从而有效地保护了驻极体膜,提高了驻极体膜的使用寿命。
其中,疏水性涂料包括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烯烃、聚碳酸酯、聚酰胺。
应该理解的是,疏水性涂料包括上述提到材料的溶液或混合物,也包括其他已知的疏水性涂料,本发明实施例对疏水性涂料的类型不做限制,任何具有疏水性质的材料均为本发明的可行实施例。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工序,来制备驻极体膜,工序简单,且良品率高,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效、批量的制备驻极体膜,且最终得到的驻极体膜能够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电极化,并形成静电场,应用在冰箱等设备的保鲜功能上时,能够简化静电场保鲜的结构,降低产生静电场的成本,有利于在冰箱等保鲜设备上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静电场保鲜。
实施例三
在图2所示的驻极体膜的制备方法中,对于步骤S202,其中提到的电介质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聚丙烯、大尺寸晶体结构高密度聚乙烯、微晶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介质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PTEF,Poly tetrafluoroethylene)、聚丙烯(PP,Polypropylene)、聚乙烯(PE,Polyethylene),其中,聚乙烯包括大尺寸晶体结构高密度聚乙烯(HDPE,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微晶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MDPE,Medium Density Polyethylen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LowDensity Polyethylene)。
应该理解的是,电介质材料包括上述提到材料的单质或混合物,也包括其他已知的驻极体材料,本发明实施例对驻极体材料的类型不做限制,任何具有驻极体性质的材料均为本发明的可行实施例。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电介质材料,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效、批量的制备驻极体膜,且最终得到的驻极体膜能够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电极化,并形成静电场,应用在冰箱等设备的保鲜功能上时,能够简化静电场保鲜的结构,降低产生静电场的成本,有利于在冰箱等保鲜设备上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静电场保鲜。
实施例四
在图2所示的驻极体膜的制备方法中,对于步骤S202,其中提到的母料包括:聚丙烯、碳酸钙、氧化钛和偶联剂。
其中,聚丙烯的比例为37.5%至47.5%,碳酸钙的比例为42.5%至52.5%,氧化钛的比例为2.5%至7.5%,偶联剂的比例为2.5%至7.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母料包括聚丙烯(PP)、碳酸钙(CaCO3)、氧化钛(TiO2)和偶联剂,其中偶联剂可以是铬络合物偶联剂、硅烷类偶联剂、钛酸酯偶偶联剂等,本发明实施例对偶联剂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
其中,聚丙烯(PP)在全部母料中的占比为37.5%到47.5%之间,碳酸钙(CaCO3)在全部母料中的占比为42.5%到52.5%之间,氧化钛(TiO2)在全部母料中的占比为2.5%到7.5%之间,偶联剂在全部母料中的占比为2.5%到7.5%之间。
应该理解的是,上述比例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且母料中各成分的总占比应为1,在考虑可能存在的杂质的情况下,总占比可能小于1。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母料成分和比例,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效、批量的制备驻极体膜,且最终得到的驻极体膜能够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电极化,并形成静电场,应用在冰箱等设备的保鲜功能上时,能够简化静电场保鲜的结构,降低产生静电场的成本,有利于在冰箱等保鲜设备上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静电场保鲜。
实施例五
在图2所示的驻极体膜的制备方法中,对于步骤S204,其中提到的,第一温度的取值范围是:230℃至25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电介质材料和母料进行熔融共混的步骤中,以230℃至250℃之间的温度范围进行熔融共混,有利于提高混合效率,并提高制备的驻极体材料基体的品质。
能够理解的是,根据电介质材料种类和母料种类的不同,熔融温度可对应进行调节,以保证制备效果。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熔融温度,来制备驻极体膜,工序简单,且良品率高,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效、批量的制备驻极体膜,且最终得到的驻极体膜能够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电极化,并形成静电场,应用在冰箱等设备的保鲜功能上时,能够简化静电场保鲜的结构,降低产生静电场的成本,有利于在冰箱等保鲜设备上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静电场保鲜。
实施例六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驻极体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之二,其中,对于对原基体进行拉伸的工序,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在第二温度下,沿第一方向拉伸原基体;
步骤S304,在第三温度下,沿第二方向拉伸原基体。
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第二温度的取值范围是:100℃至125℃;第三温度的取值范围是:158℃至17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挤压得到原基体后,沿原基体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对原基体进行拉伸,以将原基体拉伸成合适的厚度。
具体地,首先在第二温度下,对原基体进行长度方向的拉伸,然后在第三温度下,对原基体进行宽度方向的拉伸。能够理解的是,经过挤压后形成的原基体具体为“板”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双向拉伸的方式对挤压成型的原基体进行二次形状调整,最终得到厚度更薄更均匀的驻极体材料基体,有利于提高驻极体膜的制备效率和良品率。
其中,在100℃到125℃的温度范围内,对原基体进行长度方向上的拉伸,之后在158℃到175℃的温度范围内,对原基体进行宽度方向上的拉伸。能够理解的是,拉伸温度与母料和电介质材料的种类相关,根据电介质材料种类和母料种类的不同,熔融温度可对应进行调节,以保证拉伸效果。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流程,来制备驻极体膜,工序简单,且良品率高,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效、批量的制备驻极体膜,且最终得到的驻极体膜能够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电极化,并形成静电场,应用在冰箱等设备的保鲜功能上时,能够简化静电场保鲜的结构,降低产生静电场的成本,有利于在冰箱等保鲜设备上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静电场保鲜。
实施例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金属电极包括:铝电极及铝合金电极、铜电极及铜合金电极、铁电极及铁合金电极或银电极及银合金电极,且金属电极的厚度范围是:80nm至120nm。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金属电极包括铝电极及铝合金电极、铜电极及铜合金电极、铁电极及铁合金电极或银电极及银合金电极。本发明实施例对金属电极的具体材料不做限定。
同时,金属电极的厚度为80nm至120nm。随着应用场景和驻极体膜的厚度要求不同,金属电极的厚度可对应调整,本发明实施例对金属电极的具体厚度不做限定。
实施例八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箱体组件200的结构图,其中,箱体组件200具体包括本体212、储料腔、第一驻极体膜208、第一导电层214,储料腔包括第一侧壁210和第二侧壁216,第一侧壁210上设置有第一驻极体膜208,第二侧壁216上设置有第二导电层206。
其中,第一侧壁210和第二侧壁216相对设置,且第一导电层214与第一驻极体膜208平行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箱体组件200可用于存储蔬果等食物,其中箱体组件200中形成有储料腔,被存储的食材就放在储料腔里面。储料腔包括第一侧壁210和第二侧壁216,两者相对设置,如第一侧壁210为“顶壁”,第二侧壁216即为底壁。
第一侧壁210上设置有第一驻极体膜208,第二侧壁216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层214,第一驻极体膜208和第一导电层214平行设置,使得第一驻极体膜208和第一导电层214之间能够形成静电场,通过静电场能够有效地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具体地,驻极体膜自身能够长期存储电荷,因此在电荷的影响下,驻极体膜具有一定的极性,在驻极体膜的作用下,第一导电层214也会极化,因此在第一驻极体膜208和第一导电层214之间能够形成一个方向固定的静电场,即在储料腔内形成一个稳定的静电场,且该静电场无需通过供电电路来维持,也无需设置额外的供电线路和供电电源。
将水果、蔬菜等食材放置在静电场中,该静电场会打破蔬果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平衡,使细胞膜两侧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生物电流,该生物电流能够有效抑制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成,因此可以有效地延缓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同时,对于果蔬类食材,其中生物酶的活性也是影响其新陈代谢的主要因素之一,酶蛋白周围的水分子结构变化,同样会引起果蔬生理状态的变化。由于果蔬细胞内的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并以一种由氢键结合而成的水分子团的形态存在,这种水分子团是一种非固定的动态结构,在静电场中,水分子团的结构会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水分子与酶蛋白的结合方式,使得酶蛋白的活性降低,进一步抑制果蔬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进一步地,由于植物类食材存在呼吸作用,而该呼吸作用主要以铁离子作为电子的传递体。在静电场中,铁离子会收到静电场的影响,进而扰乱与铁离子相关的代谢,使得植物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受阻,因此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而抑制植物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应用了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在不设置电源和供电线路的情况下,在箱体组件200的储料腔内形成稳定的静电场,一方面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生产推广,另一方面能够通过静电场实现对食物的长期保鲜存储,能够应用于冰箱等食物存储设备,进而提高对应设备的产品竞争力。
实施例九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箱体组件200还包括:第二导电层206,第二导电层206设置于第一侧壁210上,第一驻极体膜208位于第二导电层206和第一侧壁210之间,且第二导电层206与第一导电层214平行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箱体组件2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侧壁210上的第二导电层206,该第二导电层206与第一导电层214平行设置,即与第一导电层214之间形成相对设置的电屏蔽层,使得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被限制在第一侧壁210到第二侧壁216的方向上。
以第一侧壁210为顶壁,第二侧壁216为底壁为例,由于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一导电层214和第二导电层206,因此能够将静电场的方向限定在第一侧壁210到第二侧壁216,即顶壁到底壁之间的垂直方向上,将静电场限定在统一的方向上,能够避免多个方向上的静电场相互抵消,有利于提高静电场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存储食物的保鲜效果。
实施例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箱体组件200还包括:第一接地线路2142,第一导电层214通过第一接地线路2142接地;第二接地线路2062,第二导电层206通过第二接地线路2062接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箱体组件200中设置有第一接地线路2142和第二接地线路2062。具体地,第一接地线路2142与第一导电层214相连接,使得第一导电层214接地。同理,第二接地线路2062与第二导电层206相连接,使得第二导电层206接地。通过使第一导电层214和第二导电层206接地,使得第一导电层214和第二导电层206具有相等的电位,能够保证将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限制到一个固定的方向上,有利于提高静电场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存储食物的保鲜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地线路2142和第二接地线路2062相连通,也即第一导电层214和第二导电层206共地,能够进一步提高静电场的强度。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地线路2142和第二接地线路2062与箱体组件200的外壳相连接。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箱体组件200放置在冰箱等家电设备内,则第一接地线路2142和第二接地线路2062与冰箱的接地线路相连接,也可以与冰箱的外壳相连接。
实施例十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箱体组件200还包括:支撑板218,设置于本体212上,第一导电层214位于第二侧壁216和支撑板218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箱体组件200还包括支撑板218,第一导电层214设置在第二侧壁216和支撑板218之间,也即通过支撑板218将第一导电层214“夹装”到第二侧壁216上。其中,支撑板218与本体212可拆卸的相连接,使得可以在原有箱体组件200的基础上“加装”第一导电层214,或使第一导电层214具有可更换的特性,一方面能够简化箱体组件200的结构,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箱体组件200的可拓展性和可维护性,使得箱体组件200的设计更加人性化,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
实施例十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箱体组件200还包括:上盖板202,设置于本体212上,第一驻极体膜208和第二导电层206均位于上盖板202和第一侧壁210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箱体组件200还包括上盖板202,第一驻极体膜208和第二导电层206设置在第一侧壁210和上盖板202之间,也即通过上盖板202将第一驻极体膜208和第二导电层206“夹装”到第一侧壁210上。其中,上盖板202与被本体212可拆卸的相连接,使得可以在原有的箱体组件200的基础上“加装”第一驻极体膜208和第二到导电层,或使第一驻极体膜208和第二导电层206具有可更换的特性,一方面能够简化箱体组件200的结构,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箱体组件200的可拓展性和可维护性,使得箱体组件200的设计更加人性化,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
实施例十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214和第二导电层206为金属导电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214和第二导电层206可形成为“电极”,其材质可选为金属材质,并制成为金属导电层。其中,金属导电层包括:铝质导电层、铜质导电层、铁质导电层或银质导电层,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材质也可替换为一些非金属的导电材料,如碳单质及碳的同位异形体。本发明实施例对金属导电层的具体材料不做限定。
实施例十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箱体组件200还包括:第二驻极体膜,设置于第二侧壁216上,第二驻极体膜与第一驻极体膜208平行设置,且第二驻极体膜的电荷极性与第一驻极体膜208的电荷极性相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箱体组件200中还可设置第二驻极体膜,第二驻极体膜可设置在第二侧壁216上,并与第一驻极体膜208相对且平行设置。其中,第二驻极体膜的电荷极性与第一驻极体膜208的电荷极性相反,也就是说,当第二驻极体膜带正电荷时,第一驻极体膜208带负电荷。当第二驻极体膜带负电荷时,第一驻极体膜208带正电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与第一驻极体膜208平行且电荷极性相反的第二驻极体膜,能够有效地提高静电场的强度,将水果、蔬菜等食材放置在强度更大的静电场中,有利于进一步延缓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提高箱体组件200对食物的保鲜效果。
实施例十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体212还包括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设置,箱体组件200还包括:第三驻极体膜,设置于第三侧壁上;和/或第四驻极体膜,设置于第四侧壁上,第四驻极体膜与第三驻极体膜平行设置,且第四驻极体膜的电荷极性与第三驻极体膜的电荷极性相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体212上还可以设置更多的驻极体膜,进而进一步加强静电场的强度,从而得到更好的保鲜效果。具体地,本体212上设置有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其中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可以是任意一组相对的侧壁,如前壁和后壁、左壁和右壁,也可以是顶壁和底壁。
在设置第一驻极体膜208和第二驻极体膜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驻极体膜,其中可只增加一个驻极体膜,也可以增加一组相对设置且电荷极性相反的驻极体膜,或增加更多的驻极体膜,从而增加静电场的强度,使箱体组件200获得更好的保鲜效果。
实施例十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驻极体膜100的结构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驻极体膜、第二驻极体膜、第三驻极体膜和第四驻极体膜均包括:驻极体材料基体102;金属电极104,设置于驻极体材料基体102的一侧,与驻极体材料基体102相贴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驻极体是一种能够长期存储电荷的电介质材料。因此,在驻极体材料基体102的一侧设置金属电极104,该金属电极104在驻极体电荷的影响下电极化,从而在不需要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形成电极。
具体来说,由于驻极体膜100的电极化,使得驻极体膜100能够在储物单元中形成静电场,将水果、蔬菜等食材放置在静电场中,该静电场会打破蔬果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平衡,使细胞膜两侧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生物电流,该生物电流能够有效抑制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成,因此可以有效地延缓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应用了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驻极体膜100能够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电极化,并形成静电场,能够简化静电场保鲜的结构,降低产生静电场的成本,有利于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静电场保鲜的箱体组件。
实施例十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300,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结构框图,该制冷设备300包括制冷间室302;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箱体组件200,箱体组件200设置于制冷间室302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冷设备可以是冰箱、冰柜、冷库等,由于制冷设备的制冷间室中设置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箱体组件,因此该制冷设备也同时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箱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八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箱体组件200的结构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300的结构图,其中,如图4和图6所示,制冷设备300包括:
制冷间室302;箱体组件200,设置于制冷间室302内,箱体组件200包括:本体212,本体212包括储料腔;第一驻极体膜208,可拆卸地设置于储料腔的第一侧壁210上;第一导电层214,位于储料腔的第二侧壁216上,第二侧壁216于第一侧壁210相对设置,且第一导电层214与第一驻极体膜208平行设置;电荷检测件,与驻极体膜相连接,电荷检测件用于检测驻极体膜的电荷量;控制器,与电荷检测件相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电荷量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冷设备300具体包括如冰箱、冰柜、冷库等,其中包括制冷间室302,制冷间室302内按照用户设定好的温度保持恒温低温,用以对物料进行保质保鲜。
制冷间室302中设置有箱体组件200,箱体组件200可用于存储蔬果等食物,其中箱体组件200中形成有储料腔,被存储的食材就放在储料腔里面。储料腔包括第一侧壁210和第二侧壁216,两者相对设置,如第一侧壁210为“顶壁”,第二侧壁216即为底壁。
第一侧壁210上设置有第一驻极体膜208,第二侧壁216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层214,第一驻极体膜208和第一导电层214平行设置,使得第一驻极体膜208和第一导电层214之间能够形成静电场,通过静电场能够有效地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具体地,驻极体膜自身能够长期存储电荷,因此在电荷的影响下,驻极体膜具有一定的极性,在驻极体膜的作用下,第一导电层214也会极化,因此在第一驻极体膜208和第一导电层214之间能够形成一个方向固定的静电场,即在储料腔内形成一个稳定的静电场,且该静电场无需通过供电电路来维持,也无需设置额外的供电线路和供电电源。
将水果、蔬菜等食材放置在静电场中,该静电场会打破蔬果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平衡,使细胞膜两侧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生物电流,该生物电流能够有效抑制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成,因此可以有效地延缓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同时,对于果蔬类食材,其中生物酶的活性也是影响其新陈代谢的主要因素之一,酶蛋白周围的水分子结构变化,同样会引起果蔬生理状态的变化。由于果蔬细胞内的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并以一种由氢键结合而成的水分子团的形态存在,这种水分子团是一种非固定的动态结构,在静电场中,水分子团的结构会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水分子与酶蛋白的结合方式,使得酶蛋白的活性降低,进一步抑制果蔬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进一步地,由于植物类食材存在呼吸作用,而该呼吸作用主要以铁离子作为电子的传递体。在静电场中,铁离子会收到静电场的影响,进而扰乱与铁离子相关的代谢,使得植物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受阻,因此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而抑制植物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其中,由于驻极体膜中存储的电荷,可能会因外界因素而流失,随着电荷的流失,驻极体膜所产生的电场也会逐步减弱,进而导致保鲜效果同步降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电荷检测件,在制冷设备300的使用过程中,同步检测第一驻极体膜208中的电荷量,并根据电荷量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
同时,由于第一驻极体膜208为可拆卸设计,因此当用户接收到第一驻极体膜208电荷量低的提示信息之后,可手动更换第一驻极体膜208,进而使得箱体组件200中的电场强度得以保证,有利于保持制冷设备300的保鲜效果。
应用了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在不设置电源和供电线路的情况下,在箱体组件200的储料腔内形成稳定的静电场,一方面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生产推广,另一方面能够通过静电场实现对食物的长期保鲜存储,提高冰箱等制冷设备300的保鲜效果。
同时,通过将驻极体膜设置为可拆卸的耗材模式,并增加电荷检测,使得冰箱等制冷设备300能够主动提示更换驻极体膜,进而保持静电场强度,避免因静电场强度衰减导致的保鲜效果下降,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十九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箱体组件200的结构图,具体地,箱体组件200还包括:第二导电层206,第二导电层206设置于第一侧壁210上,第一驻极体膜208位于第二导电层206和第一侧壁210之间,且第二导电层206与第一导电层214平行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箱体组件2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侧壁210上的第二导电层206,该第二导电层206与第一导电层214平行设置,即与第一导电层214之间形成相对设置的电屏蔽层,使得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被限制在第一侧壁210到第二侧壁216的方向上。
以第一侧壁210为顶壁,第二侧壁216为底壁为例,由于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一导电层214和第二导电层206,因此能够将静电场的方向限定在第一侧壁210到第二侧壁216,即顶壁到底壁之间的垂直方向上,将静电场限定在统一的方向上,能够避免多个方向上的静电场相互抵消,有利于提高静电场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存储食物的保鲜效果。
实施例二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制冷设备300还包括:第一接地线路2142,第一导电层214通过第一接地线路2142接地;第二接地线路2062,第二导电层206通过第二接地线路2062接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冷设备300包括第一接地线路2142和第二接地线路2062。具体地,第一接地线路2142与第一导电层214相连接,使得第一导电层214接地。同理,第二接地线路2062与第二导电层206相连接,使得第二导电层206接地。通过使第一导电层214和第二导电层206接地,使得第一导电层214和第二导电层206具有相等的电位,能够保证将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限制到一个固定的方向上,有利于提高静电场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存储食物的保鲜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地线路2142和第二接地线路2062相连通,也即第一导电层214和第二导电层206共地,能够进一步提高静电场的强度。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地线路2142和第二接地线路2062与冰箱的接地线路相连接,也可以与冰箱的外壳相连接。
实施例二十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制冷设备300还包括:充电件,与驻极体膜和控制器相连接,充电件适于向驻极体膜充电;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电荷量控制充电件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冷设备300中设置有充电件,该充电件与驻极体膜相连接,当控制器检测到驻极体膜中的电荷量低时,可通过控制充电件按照一定的电压或电流向驻极体膜进行充电,以增加驻极体膜中存储的电荷,保证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的强度,进而保证制冷设备300的保鲜效果。
具体地,充电件可以是充电电路或充电芯片,由于向驻极体膜进行充电时,不需要较高的电压或功率,也不需要快的充电速度,因此可通过设置简易的充电结构,在驻极体膜中的电荷衰减后,为驻极体膜进行充电,有利于保证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强度,进而保证保鲜效果。同时无需设计复杂昂贵的变压或供电结构,有利于节约成本。
实施例二十二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驻极体膜100的结构图,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驻极体膜100包括:驻极体材料基体102;金属电极104,设置于驻极体材料基体102的一侧,与驻极体材料基体102相贴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驻极体是一种能够长期存储电荷的电介质材料。因此,在驻极体材料基体102的一侧设置金属电极104,该金属电极104在驻极体电荷的影响下电极化,从而在不需要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形成电极。
具体来说,由于驻极体膜100的电极化,使得驻极体膜100能够在储物单元中形成静电场,将水果、蔬菜等食材放置在静电场中,该静电场会打破蔬果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平衡,使细胞膜两侧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生物电流,该生物电流能够有效抑制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成,因此可以有效地延缓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同时,对于果蔬类食材,其中生物酶的活性也是影响其新陈代谢的主要因素之一,酶蛋白周围的水分子结构变化,同样会引起果蔬生理状态的变化。由于果蔬细胞内的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并以一种由氢键结合而成的水分子团的形态存在,这种水分子团是一种非固定的动态结构,在静电场中,水分子团的结构会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水分子与酶蛋白的结合方式,使得酶蛋白的活性降低,进一步抑制果蔬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进一步地,由于植物类食材存在呼吸作用,而该呼吸作用主要以铁离子作为电子的传递体。在静电场中,铁离子会收到静电场的影响,进而扰乱与铁离子相关的代谢,使得植物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受阻,因此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而抑制植物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应用了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驻极体膜100能够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电极化,并形成静电场,能够简化静电场保鲜的结构,降低产生静电场的成本,有利于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静电场保鲜的制冷设备。
实施例二十三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一,具体地,该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2,获取驻极体膜的电荷量;
步骤S704,当获取到电荷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电荷量阈值时,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冷设备具体包括如冰箱、冰柜、冷库等,其中包括制冷间室,制冷间室内按照用户设定好的温度保持恒温低温,用以对物料进行保质保鲜。
制冷间室中设置有箱体组件,箱体组件可用于存储蔬果等食物,其中箱体组件中形成有储料腔,被存储的食材就放在储料腔里面。储料腔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两者相对设置,如第一侧壁为“顶壁”,第二侧壁即为底壁。
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驻极体膜,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层,第一驻极体膜和第一导电层平行设置,使得第一驻极体膜和第一导电层之间能够形成静电场,通过静电场能够有效地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具体地,驻极体膜自身能够长期存储电荷,因此在电荷的影响下,驻极体膜具有一定的极性,在驻极体膜的作用下,第一导电层也会极化,因此在第一驻极体膜和第一导电层之间能够形成一个方向固定的静电场,即在储料腔内形成一个稳定的静电场,且该静电场无需通过供电电路来维持,也无需设置额外的供电线路和供电电源。
将水果、蔬菜等食材放置在静电场中,该静电场会打破蔬果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平衡,使细胞膜两侧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生物电流,该生物电流能够有效抑制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成,因此可以有效地延缓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同时,对于果蔬类食材,其中生物酶的活性也是影响其新陈代谢的主要因素之一,酶蛋白周围的水分子结构变化,同样会引起果蔬生理状态的变化。由于果蔬细胞内的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并以一种由氢键结合而成的水分子团的形态存在,这种水分子团是一种非固定的动态结构,在静电场中,水分子团的结构会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水分子与酶蛋白的结合方式,使得酶蛋白的活性降低,进一步抑制果蔬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进一步地,由于植物类食材存在呼吸作用,而该呼吸作用主要以铁离子作为电子的传递体。在静电场中,铁离子会收到静电场的影响,进而扰乱与铁离子相关的代谢,使得植物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受阻,因此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而抑制植物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其中,由于驻极体膜中存储的电荷,可能会因外界因素而流失,随着电荷的流失,驻极体膜所产生的电场也会逐步减弱,进而导致保鲜效果同步降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电荷检测件,在制冷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同步检测第一驻极体膜中的电荷量,并根据电荷量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
同时,由于第一驻极体膜为可拆卸设计,因此当用户接收到第一驻极体膜电荷量低的提示信息之后,可手动更换第一驻极体膜,进而使得箱体组件中的电场强度得以保证,有利于保持制冷设备的保鲜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增加电荷检测,使得冰箱等制冷设备能够主动提示更换驻极体膜,进而保持静电场强度,避免因静电场强度衰减导致的保鲜效果下降,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十四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二,具体地,该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2,当电荷量小于或等于第二电荷量阈值时,控制充电件开始为驻极体膜进行充电;
步骤S804,当电荷量大于第三电荷量阈值时,控制充电件停止为驻极体膜进行充电。
其中,第三电荷量阈值大于第二电荷量阈值,第二电荷量阈值大于第一电荷量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冷设备中设置有充电件,该充电件与驻极体膜相连接,当检测到驻极体膜中的电荷量低时,可通过控制充电件按照一定的电压或电流向驻极体膜进行充电,以增加驻极体膜中存储的电荷,保证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的强度,进而保证制冷设备的保鲜效果。
具体地,如果驻极体膜的电荷量小于等于第二电荷量阈值,则开始为驻极体膜进行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实时获取驻极体膜的电荷量,如果获取到电荷量大于第三电荷量阈值后,则说明驻极体膜存储的电荷量足以维持静电场强度,此时控制充电件停止为驻极体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简易的充电结构,在驻极体膜中的电荷衰减后,为驻极体膜进行充电,有利于保证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强度,进而保证保鲜效果。同时无需设计复杂昂贵的变压或供电结构,有利于节约成本。
其中,提示信息包括:文字提示信息、音频提示信息、图像提示信息或光学提示信息。
当检测到驻极体膜的电荷量小于第一电荷量阈值时,向用户发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以是文字提示信息,显示在冰箱的显示设备上,通过文字的方式直观的提醒用户更换驻极体膜或进行充电。
提示信息还可以是音频提示信息,该音频提示信息可以是简单的蜂鸣音提示信息,也可以是人工语音播报的语音信息。
提示信息还可以是图像提示信息,通过简单的图标提示用户驻极体膜电量不足。
提示信息还可以是光学提示信息,如闪烁红灯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多种提示信息类型,能够对驻极体膜剩余电量进行有效提示,同时本发明实施例对提示信息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实施例二十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时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十六
图9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菌设备400的结构图之一,图9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菌设备400的结构图之二,具体地,除菌设备400包括:第一导电层404;第二导电层408,与第一导电层404相对设置,第一导电层404和第二导电层408之间存在气隙;第一驻极体膜406,设置于第二导电层408上,第一驻极体膜406位于第一导电层404和第二导电层408之间,且与第一导电层404平行设置;风机410,风机410朝向气隙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菌设备4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电层404和第二导电层408,其中第二导电层408上设置有第一驻极体膜406,通过第一驻极体膜406在第一导电层404和第二导电层408之间的气隙内产生静电场,通过风机410引导空气经过静电场,能够有效地实现除菌。
具体地,驻极体膜自身能够长期存储电荷,因此在电荷的影响下,驻极体膜具有一定的极性,在驻极体膜的作用下,第一导电层404也会极化,因此通过第一驻极体膜406能够在第一导电层404和第二导电层408之间形成一个方向固定的静电场。
而静电场可以使细菌的细胞膜出现穿孔极化的现象,进而对细菌的细胞膜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导致细菌失活。通过风机410,将一定范围内的空气持续引导至静电场内,进而对经过气隙的空气中的细菌进行有效灭活。
应用了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通过驻极体膜在第一导电层404和第二导电层408之间形成静电场,无需通过供电电路来维持,也无需设置额外的供电线路和供电电源,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容易推广,有利于实现提成本的除菌方案。
实施例二十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A所示,除菌设备400还包括:第二驻极体膜402,第二驻极体膜402设置于第一导电层404上,第二驻极体膜402与第一驻极体膜406平行设置,且第二驻极体膜402的电荷极性与第一驻极体膜406的电荷极性相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菌设备400还可以设置第二驻极体膜402,第二驻极体膜402与第一驻极体膜406相对且平行设置。其中,第二驻极体膜402的电荷极性与第一驻极体膜406的电荷极性相反,也就是说,当第二驻极体膜402带正电荷时,第一驻极体膜406带负电荷。当第二驻极体膜402带负电荷时,第一驻极体膜406带正电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与第一驻极体膜406平行且电荷极性相反的第二驻极体膜402,能够有效地提高静电场的强度,进而在不通过外部供电的情况下提高除菌设备的除菌效果。
实施例二十八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A所示,除菌设备400还包括:第一接地线路4042,第一导电层404通过第一接地线路4042接地;第二接地线路4082,第二导电层408通过第二接地线路4082接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菌设备400中还设置有第一接地线路4042和第二接地线路4082。具体地,第一接地线路4042与第一导电层404相连接,使得第一导电层404接地。同理,第二接地线路4082与第二导电层408相连接,使得第二导电层408接地。通过使第一导电层404和第二导电层408接地,使得第一导电层404和第二导电层408具有相等的电位,能够保证将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限制到一个固定的方向上,有利于提高静电场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除菌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地线路4042和第二接地线路4082相连通,也即第一导电层404和第二导电层408共地,能够进一步提高静电场的强度。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地线路4042和第二接地线路4082与除菌设备400的外壳相连接。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除菌设备400放置在冰箱等家电设备内,则第一接地线路4042和第二接地线路4082与冰箱的接地线路相连接,也可以与冰箱的外壳相连接。
其中,第一导电层404和第二导电层408为金属导电层。
第一导电层404和第二导电层408可形成为“电极”,其材质可选为金属材质,并制成为金属导电层。其中,金属导电层包括:铝质导电层、铜质导电层、铁质导电层或银质导电层,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材质也可替换为一些非金属的导电材料,如碳单质及碳的同位异形体。本发明实施例对金属导电层的具体材料不做限定。
实施例二十九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驻极体膜100的结构图,具体地,如图1所示,驻极体膜100包括:驻极体材料基体102;金属电极104,设置于驻极体材料基体102的一侧,与驻极体材料基体102相贴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驻极体是一种能够长期存储电荷的电介质材料。因此,在驻极体材料基体102的一侧设置金属电极104,该金属电极104在驻极体电荷的影响下电极化,从而在不需要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形成电极。
具体来说,由于驻极体膜100的电极化,使得驻极体膜100能够在储物单元中形成静电场,将水果、蔬菜等食材放置在静电场中,该静电场会打破蔬果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平衡,使细胞膜两侧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生物电流,该生物电流能够有效抑制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成,因此可以有效地延缓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应用了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驻极体膜100能够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电极化,并形成静电场,能够简化静电场保鲜的结构,降低产生静电场的成本,有利于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静电场保鲜的箱体组件。
实施例三十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500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冰箱500包括:制冷间室502,制冷间室502上设置有门体506;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除菌设备400,除菌设备400设置于制冷间室50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冰箱500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除菌设备400,因此也同时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除菌设备4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除菌设备400中,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电层404和第二导电层408,其中第二导电层408上设置有第一驻极体膜406,通过第一驻极体膜406在第一导电层404和第二导电层408之间的气隙内产生静电场,通过风机410引导制冷间室502中的空气经过静电场,使空气被电离后扩散回制冷间室502内,实现除菌。
同时,冰箱500包括制冷间室502和门体506,制冷间室502中设置有除菌设备400,当门体506关闭后,制冷间室502形成为一个密闭的环境,此时除菌设备400开始工作,能够有效地在短时间内灭杀制冷间室502内的细菌,实现对冰箱500内部的除菌处理,有利于延长食物的保鲜时间,同时有利于避免因细菌滋生产生的异味,实现冰箱500除味。
实施例三十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冰箱500还包括:门传感器508,设置于门体506上和/或制冷间室502内,门传感器508被配置为获取门体506的开门信号和关门信号;控制器,与门传感器508和除菌设备400相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开门信号和关门信号控制除菌设备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冰箱500上设置有门传感器508,门传感器508具体可设置在门体506上,或设置在制冷间室502内,门传感器508用于获取冰箱500门体506的开门信号,以及冰箱500门体506的关门信号。
其中,门传感器508可以是微动开关、光传感器或霍尔传感器,本发明实施例对门传感器508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具体地,当检测到冰箱500门开启后,由于此时冰箱500的制冷间室502与外界环境相连通,如果风机持续运转,可能会加快制冷间室502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造成冷量流失,并导致外部细菌大量侵入制冷间室502,因此此时可以控制除菌设备400关闭。
而当检测到冰箱500门关闭,此时由于开门,可能会导致外界细菌侵入制冷间室502,此时控制除菌设备400自动工作一段时间,能够有效地去除入侵到制冷间室502内的细菌,实现杀菌保鲜除味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门传感器508检测冰箱500门体506的开启或关闭,并对应控制除菌设备400工作,有利于提高冰箱500的除菌保鲜效果,同时有利于降低能耗。
实施例三十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冰箱500还包括显示装置,与控制器和除菌设备400相连接,显示装置用于显示除菌设备400的工作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冰箱500包括显示装置,显示装置能够显示除菌设备400的工作状态,如当除菌设备400正在工作过程中,显示装置对应显示“除菌中”的文字信息,或预设的动画信息。当除菌设备工作结束后,则可以显示“除菌结束”、“保鲜中”等字样,有利于用户随时掌握除菌设备400的工作状态,给予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十三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600的结构图,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箱体组件604的结构图,具体地,制冷设备600包括:制冷间室602;箱体组件604,设置于制冷间室602内,箱体组件604包括:第一侧壁6041;第二侧壁6046,第二侧壁6046与第一侧壁6041相对设置;调节组件6049,调节组件6049用于调节第一侧壁6041和第二侧壁6046之间的距离;第一导电层6045,设置于第二侧壁6046上;第一驻极体膜6043,设置于第一侧壁6041上,第一驻极体膜6043位于第一侧壁6041和第一导电层6045之间,且与第一导电层6045平行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冷设备600具体包括如冰箱、冰柜、冷库等,其中包括制冷间室602,制冷间室602内按照用户设定好的温度保持恒温低温,用以对物料进行保质保鲜。
制冷间室602内设置有箱体组件604,箱体组件604的第一侧壁6041和第二侧壁6046之间的间距能够通过调节组件6049进行调节,即通过调节组件6049,使第一侧壁6041靠近第二侧壁6046,使第一侧壁6041与第二侧壁6046之间具有较小的气隙,或使第一侧壁6041远离第二侧壁6046,以使第一侧壁6041与第二侧壁6046之间具有较大的气隙。
其中,第一侧壁6041上设置有第一驻极体膜6043,第二侧壁6046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层6045,第一驻极体膜6043和第一导电层6045之间能够形成静电场。
具体地,驻极体是一种能够长期存储电荷的电介质材料。因此,在驻极体材料基体的一侧设置金属电极,该金属电极在驻极体电荷的影响下电极化,从而在不需要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形成电极。因此驻极体膜所形成的电极,会影响第一导电层6045中电荷的分布,进而使得第一导电层6045同样电极化,因此会在第一驻极体膜6043和第一导电层6045之间形成静电场。
而静电场的强度,则与第一驻极体膜6043与第一导电层6045之间的距离相关。具体地,当第一侧壁6041与第二侧壁6046之间的距离减小后,第一驻极体膜6043与第一导电层6045之间的距离相应减小,此时箱体组件604内部的静电场强度增加,静电场强度增加后,可以使细菌的细胞膜出现穿孔极化的现象,进而对细菌的细胞膜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导致细菌失活。此时的箱体组件604可以作为除菌设备使用。
而当第一侧壁6041与第二侧壁6046的距离增加,随着静电场强度降低,其之间的储物空间会相应增加。此时的箱体组件604中,由于仍保有足够的静电场强度,将水果、蔬菜等食材放置在静电场中,该静电场会打破蔬果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平衡,使细胞膜两侧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生物电流,该生物电流能够有效抑制ATP(Adenosinetriphosphate,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成,因此可以有效地延缓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应用了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通过设置调节组件6049调节箱体组件604中第一侧壁6041和第二侧壁6046之间的距离,使得箱体组件604能够作为杀菌装置或保鲜装置使用,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箱体组件604的工作模式,有利于适应用户的多种不同需求,使得制冷设备600在不增加额外的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具有更多的功能模式,提高了制冷设备600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十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箱体组件604还包括:第二导电层6042,设置于第一侧壁6041上,且位于第一侧壁6041和第一驻极体膜6043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箱体组件604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侧壁6041上的第二导电层6042,该第二导电层6042与第一导电层6045平行设置,即与第一导电层6045之间形成相对设置的电屏蔽层,使得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被限制在第一侧壁6041到第二侧壁6046的方向上。
以第一侧壁6041为顶壁,第二侧壁6046为底壁为例,由于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一导电层6045和第二导电层6042,因此能够将静电场的方向限定在第一侧壁6041到第二侧壁6046,即顶壁到底壁之间的垂直方向上,将静电场限定在统一的方向上,能够避免多个方向上的静电场相互抵消,有利于提高静电场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存储食物的保鲜效果,或提高除菌时的除菌效果。
实施例三十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箱体组件604还包括:第二驻极体膜6044,第二驻极体膜6044设置于第一导电层6045上,第二驻极体膜6044与第一驻极体膜6043平行设置,且第二驻极体膜6044的电荷极性与第一驻极体膜6043的电荷极性相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箱体组件604中还可设置第二驻极体膜6044,第二驻极体膜6044可设置在第二侧壁6046上,并与第一驻极体膜6043相对且平行设置。其中,第二驻极体膜6044的电荷极性与第一驻极体膜6043的电荷极性相反,也就是说,当第二驻极体膜6044带正电荷时,第一驻极体膜6043带负电荷。当第二驻极体膜6044带负电荷时,第一驻极体膜6043带正电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与第一驻极体膜6043平行且电荷极性相反的第二驻极体膜6044,能够有效地提高静电场的强度,从而提高箱体组件604对食物的保鲜效果,或提高除菌时的除菌效果。
实施例三十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制冷设备600还包括:第一接地线路,第一导电层6045通过第一接地线路接地;第二接地线路,第二导电层6042通过第二接地线路接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冷设备600包括第一接地线路和第二接地线路。具体地,第一接地线路与第一导电层6045相连接,使得第一导电层6045接地。同理,第二接地线路与第二导电层6042相连接,使得第二导电层6042接地。通过使第一导电层6045和第二导电层6042接地,使得第一导电层6045和第二导电层6042具有相等的电位,能够保证将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限制到一个固定的方向上,有利于提高静电场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存储食物的保鲜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地线路和第二接地线路相连通,也即第一导电层6045和第二导电层6042共地,能够进一步提高静电场的强度。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地线路和第二接地线路与冰箱的接地线路相连接,也可以与冰箱的外壳相连接。
实施例三十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调节组件6049包括:第一连接部6047,与第一侧壁6041相连接;第二连接部6048,与第二侧壁6046相连接;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连接部6047相对第二连接部6048运动,以使第一侧壁6041靠近或远离第二侧壁604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调节组件6049包括第一连接部6047和第二连接部6048,其中第一连接部6047与第一侧壁6041相连接,第二连接部6048与第二侧壁6046相连接。
具体地,箱体组件604中,第一侧壁6041和第二侧壁6046均为可运动设置。箱体组件604可以包括5个侧壁,其中第一侧壁6041和第二侧壁6046为相对设置。能够理解的是,箱体组件604也可以包括更少的侧壁,在箱体组件604仅包括第一侧壁6041和第二侧壁6046的情况,第一侧壁6041和第二侧壁6046可选择为顶壁和底壁的“夹层”结构。
第一侧壁6041和第二侧壁6046分别与第一连接部6047和第二连接部6048相连接,其中,可通过焊接、粘连或一体成型的方式,使得第一侧壁6041与第一连接部6047固定相连,也可以通过如螺栓、卡扣等方式可拆卸的相连。
驱动件可以是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通过齿轮驱动齿条运动,进而带动第一侧壁6041和第二侧壁6046相对或相背运动。
驱动件也可以是线性电机,线性电机的驱动端直接与第一连接部6047和第二连接部6048中的一者相连接,进而直接驱动第一侧壁6041和第二侧壁6046相对或相背运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驱动件驱动第一连接部6047和第二连接部6048,进而带动第一侧壁6041和第二侧壁6046改变其之间的距离,使得箱体组件604能够作为杀菌装置或保鲜装置使用,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箱体组件604的工作模式,有利于适应用户的多种不同需求,使得制冷设备600在不增加额外的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具有更多的功能模式,提高了制冷设备600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十八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制冷设备600还包括:控制器,与驱动件相连接,控制器用于:响应于除菌指令,控制第一连接部6047相对第二连接部6048运动,以使第一导电层6045靠近第二导电层6042;以及响应于保鲜指令,控制第一连接部6047相对第二连接部6048运动,以使第一导电层6045远离第二导电层6042,以在第一导电层6045和第二导电层6042之间形成容纳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接收到除菌指令时,控制驱动件驱动第一连接部6047向第二连接部6048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一导电层6045和第二导电层6042之间的气隙间距变小,从而使箱体组件604进入除菌模式。
当接收到保鲜指令时,控制驱动件驱动第一连接部6047背离第二连接部6048运动,使得第一导电层6045和第二导电层6042之间的气隙间距变大,从而使箱体组件604进入保鲜模式。
具体地,设驻极体膜的厚度为s,且电荷分布在驻极体膜的表面,其电荷密度为σ,此时第一导电层6045和第二导电层6042在驻极体电荷影响下,在第一导电层6045和第二导电层6042表面形成有感应电荷,第一导电层6045表面感应电荷的密度为σ0,第二导电层6042表面感应电荷的密度为σ1。s1为第一导电层6045与第二导电层6042之间的距离,εr为驻极体膜的相对介电常数、εr1为第一导电层6045与第二导电层6042之间气隙的相对介电常数。E为第一导电层6045和第二导电层6042之间的静电场强度。
根据高斯定理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得到下述公式:
由此可知,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强度,则与第一导电层6045和第二导电层6042之间的距离负相关。
而除菌模式对静电场的强度要求较高,更高的静电场能够更好的灭杀细菌的活性,能够提高除菌效率。因此在进入除菌模式时,减小第一导电层6045和第二导电层6042之间的气隙距离,能够有效地提高除菌效果。
而保鲜模式对静电场强度要求相对较小,而更大的气隙距离有利于存储更多的食材。因此在保鲜模式下,可适当增加第一导电层6045和第二导电层6042之间的气隙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调整第一导电层6045和第二导电层6042之间的距离,能够方便地在除菌和保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十九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制冷设备600还包括:风机,风机朝向第一侧壁6041和第二侧壁6046之间的气隙设置;以及控制器还用于响应于除菌指令,控制风机开始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冷设备600还包括风机,风机的出风方向朝向第一侧壁6041和第二侧壁6046之间的气隙。当箱体组件604运行于除菌模式时,通过风机引导冰箱制冷间室602内的空气通过第一导电层6045和第二导电层6042之前的气隙,也即通过静电场,因此空气中悬浮的细菌会在静电场的影响下被灭活,从而失去活性,实现了有效的除菌。
其中,风机的工作还可以根据制冷间室602的门体开关状态进行控制。具体地,当检测到冰箱门开启后,由于此时冰箱的制冷间室602与外界环境相连通,如果风机持续运转,可能会加快制冷间室602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造成冷量流失,并导致外部细菌大量侵入制冷间室602,因此此时可以控制风机关闭。
而当检测到冰箱门关闭,此时由于开门,可能会导致外界细菌侵入制冷间室602,此时控制风机自动以大风速工作一段时间,能够有效地去除入侵到制冷间室602内的细菌,实现杀菌保鲜除味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冷设备600还包括:显控装置,与控制器相连接,显控装置用于接收除菌指令和保鲜指令,以及显示箱体组件604的工作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控装置可以是触摸屏,也可以是显示屏与开关按键的组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显控装置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显控装置能够接收用户的除菌指令或保鲜指令,并示箱体组件604的工作状态,如当箱体组件604运行于除菌模式的工作过程中,显控装置对应显示“除菌中”的文字信息,或预设的动画信息。当除菌工作结束后,则可以显示“除菌结束”、“保鲜中”等字样。
同理,如当箱体组件604运行于保鲜模式时,显控装置则对应显示“保鲜中”的文字信息,并可以显示进入保鲜模式后经过的时长,如“以保鲜48小时”等,有利于用户随时掌握制冷设备600的工作状态,给予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为金属导电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可形成为“电极”,其材质可选为金属材质,并制成为金属导电层。其中,金属导电层包括:铝质导电层、铜质导电层、铁质导电层或银质导电层,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材质也可替换为一些非金属的导电材料,如碳单质及碳的同位异形体。本发明实施例对金属导电层的具体材料不做限定。
实施例四十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驻极体膜100的结构图,具体地,如图1所示,驻极体膜100包括:驻极体材料基体102;金属电极104,设置于驻极体材料基体102的一侧,与驻极体材料基体102相贴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驻极体是一种能够长期存储电荷的电介质材料。因此,在驻极体材料基体102的一侧设置金属电极104,该金属电极104在驻极体电荷的影响下电极化,从而在不需要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形成电极。
具体来说,由于驻极体膜100的电极化,使得驻极体膜100能够在储物单元中形成静电场,将水果、蔬菜等食材放置在静电场中,该静电场会打破蔬果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平衡,使细胞膜两侧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生物电流,该生物电流能够有效抑制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成,因此可以有效地延缓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同时,静电场还可以使细菌的细胞膜出现穿孔极化的现象,进而对细菌的细胞膜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导致细菌失活。通过风机,将一定范围内的空气持续引导至静电场内,进而对经过气隙的空气中的细菌进行有效灭活。
应用了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驻极体膜100能够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电极化,并形成静电场,能够简化静电场保鲜和除菌的结构,降低产生静电场的成本,有利于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静电场保鲜和静电场除菌。
实施例四十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驻极体膜,并将该驻极体膜应用于冰箱内的储物机构,如冰箱抽屉,使得冰箱能够在不设置通电的电极以及对应供电结构的情况下,实现静电场保鲜。
具体地,首先对静电场保鲜和静电场杀菌的原理进行说明。
对于保鲜:
(1)、静电场会打破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平衡,使细胞膜两侧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生物电流,该生物电流能够有效抑制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成,因此可以有效地延缓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2)、对于果蔬类食材,其中生物酶的活性也是影响其新陈代谢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酶蛋白周围的水分子结构变化,同样会引起果蔬生理状态的变化。由于果蔬细胞内的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并以一种由氢键结合而成的水分子团的形态存在,这种水分子团是一种非固定的动态结构,在静电场中,水分子团的结构会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水分子与酶蛋白的结合方式,使得酶蛋白的活性降低,进一步抑制果蔬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3)、由于植物类的食材存在呼吸作用,而该呼吸作用主要以铁离子作为电子的传递体。在静电场中,铁离子会收到静电场的影响,进而扰乱与铁离子相关的代谢,使得植物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受阻,因此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而抑制植物类食材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保鲜。
对于杀菌:
静电场还可以使细菌的细胞膜出现穿孔极化的现象,进而对细菌的细胞膜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导致细菌失活。通过风机,将一定范围内的空气持续引导至静电场内,进而对经过气隙的空气中的细菌进行有效灭活。
然后,对驻极体膜进行说明。
驻极体,也称为永电体,是一类能够长期储存电荷,并能够表现出半永久电极化状态的电介质材料。图13示出了驻极体内部电荷分布的示意图,不同于摩擦起电,驻极体电荷既出现在表面,也存在于其内部。
为了将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限制在抽屉内的储物空间中,可以在抽屉的上下表面增加金属导电层,该金属导电层可在静电场作用下形成电极,避免电场外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下金属导电层(电极)可短路接地,进而能够将静电场的电场方向限定到垂直于电极的方向。
其中,在驻极体膜上蒸镀有金属电极的情况下,则无需设置金属导电层,或只设置与驻极体膜相对一侧的金属导电层。
图4示出了箱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了驻极体在抽屉中形成电场的示意图之一,以将驻极体膜安装在抽屉底部,且驻极体表面带有负电荷为例,此时产生的静电场分布具体为:
在驻极体膜的静电场的影响下,上部导电层(上电极)上会形成正极性的感应电荷,此时驻极体膜产生的静电场方向为垂直于表面向上。
当驻极体膜安装在抽屉顶部时,其静电场分布情况与之类似。
其中,驻极体膜所产生的静电场强度,与驻极体内存储的电荷量,以及上部、下部导电层(上、下电极)之间的距离相关。
具体地,图15示出了驻极体在抽屉中形成电场的示意图之二,其中,设驻极体膜的厚度为s,且电荷分布在驻极体膜的表面,其电荷密度为σ,此时上电极和下电极在驻极体电荷影响下,在上电极和下电极表面形成有感应电荷,上电极表面感应电荷的密度为σ0,下电极表面感应电荷的密度为σ1。为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的距离为s1,εr为驻极体膜的相对介电常数、εr1为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气隙的相对介电常数。E为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的静电场强度。
根据高斯定理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得到下述公式:
其中,s为驻极体膜的厚度,σ为驻极体膜的面电荷密度,s1为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的距离,εr为驻极体膜的相对介电常数,εr1为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气隙的相对介电常数,E为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的静电场强度。
由上述公式可知,在抽屉内的储物空间里,静电场的强度随驻极体膜所携带的表面电荷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并随上、下电极之间的距离(可视为抽屉的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同时,驻极体膜的相对介电常数越小,则越有利于提高抽屉内储物空间中的静电场强度。
因此,可根据目标冰箱产品中,所应用的抽屉的高度、所需的静电场强度等指标,对驻极体膜的厚度、面电荷密度等参数进行标定,并生产满足要求的驻极体膜。
其中,驻极体膜包括驻极体材料基体,驻极体材料基体可包括以下材料:
聚四氟乙烯(PTEF,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聚丙烯(PP,Polypropylene)、聚乙烯(PE,Polyethylene)。
其中,聚乙烯具体包括以下具体类型:
大尺寸晶体结构高密度聚乙烯(HDPE,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微晶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MDPE,Medium Density Polyethylen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LowDensity Polyethylene)。
对于上述材料,其驻极体放电峰值温度可参见如下表1:
表1
材料 放电峰值温度
聚四氟乙烯 230℃
聚丙烯 150℃
大尺寸晶体结构高密度聚乙烯 150℃
微晶高密度聚乙烯 130℃
中密度聚乙烯 120℃
低密度聚乙烯 85℃
其中,放电峰值温度越高,则说明对应材料存储电荷的能力越强,因此可综合成本、驻极体膜的参数要求,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作为驻极体膜的驻极体材料基体的材料。
图16示出了冰箱抽屉的剖面图,如图4和图16所示,冰箱抽屉包括:上盖板702,第一驻极体膜704,第二导电层706,第一侧壁708,第二侧壁710,第一导电层712,第二接地线路714,第一接地线路716。
其中,驻极体膜安装在封装板之内,驻极体膜背面设置有第一电场隔离板,第一电场隔离板上有第一接地导线,驻极体膜跟第一电场隔离板贴合并安装在封装板内,封装板和上面板安装在抽屉上面板支架上。
与驻极体膜平面相对的一定距离内设置有另一第二电场隔离板,第二电场隔离板上设置有第二接地导线,第一电场隔离板与第二电场隔离板通过导线连通,并与冰箱地线相连。
隔离板安装在支撑板218上,两块隔离板及驻极体膜平行相对,隔离板之间的空间设置抽屉,抽屉的存储空间位于两个隔离板包络范围内。
驻极体膜产生空间辐射电场,通过两块隔离板,可以在两个隔离板间形成平行电场线的均匀电场,隔离板的存在能够将电场分布限制在两个隔离板之间,在所需空间形成更强的电场,有利于提升保鲜效果。
为了进一步增加电场强度,下隔离板可以变更为与上驻极体膜极性相反的驻极体膜与隔离板的组合形式。
另外,电场强度与隔离板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将其中一块隔离板设计成可上下移动结构形式,使用中通过判断存储食材的品种和数量,自动移动隔离板从而达到增强电场的效果。
具体地,可以在冰箱抽屉700内设置调节组件,对上下隔离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具体地,调节组件可以是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通过齿轮驱动齿条运动,进而带动上下隔离板相对或相背运动,以实现对冰箱抽屉700内静电场强度和储物空间的调节。
调节组件还可以是线性电机,线性电机的驱动端直接与上隔离板或下隔离板相连接,从而直接驱动上隔离板和下隔离板中的一者,朝向或背向上隔离板和下隔离板中的另一者,以实现对冰箱抽屉700内静电场强度和储物空间的调节。
当两块隔离板之间的间隙足够小,电场强度持续增强,当电场强度达到40KV/m时,高强的电场具有杀菌效果,驱动空间气流在隔离板之间流动可以实现空间杀菌。
具体地,可以在冰箱抽屉700的一侧设置风机,风机可以位于抽屉内部或抽屉外部,当风机设置于抽屉外部时,可在相应位置留出通风口。
通过调节组件调整上隔离板和下隔离板之间的气隙距离,当上隔离板和下隔离板之间的气隙距离较小,使得气隙中的电场强度大于或等于40KV/m时,则可以启动风机,风机会引导制冷间室内的空气经过上隔离板和下隔离板之间的气隙,通过气隙中的高强度电场,使得细菌的细胞膜出现穿孔极化的现象,进而对细菌的细胞膜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导致细菌失活。通过风机,将一定范围内的空气持续引导至静电场内,进而对经过气隙的空气中的细菌进行有效灭活。
除菌程序能够有效地抑制冰箱间室内的细菌数量,防止因滋生细菌导致的食物编址,同时也可以避免因细菌活动导致产生异味,有利于保证用户的使用健康。
当冰箱抽屉700作为除菌设备使用时,其除菌过程可与冰箱间室的门体相联动。具体地,可以设置门传感器,门传感器具体可设置在门体上,或设置在制冷间室内,门传感器用于获取冰箱门体的开门信号,以及冰箱门体的关门信号。
其中,门传感器可以是微动开关、光传感器或霍尔传感器,本发明实施例对门传感器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具体地,当检测到冰箱门开启后,由于此时冰箱的制冷间室与外界环境相连通,如果风机持续运转,可能会加快制冷间室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造成冷量流失,并导致外部细菌大量侵入制冷间室,因此此时可以控制除菌设备关闭。
而当检测到冰箱门关闭,此时由于开门,可能会导致外界细菌侵入制冷间室,此时控制除菌设备自动工作一段时间,能够有效地去除入侵到制冷间室内的细菌,实现杀菌保鲜除味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门传感器检测冰箱门体的开启或关闭,并对应控制除菌设备工作,有利于提高冰箱的除菌保鲜效果,同时有利于降低能耗。
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间室;
箱体组件,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内,所述箱体组件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储料腔;
第一驻极体膜,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储料腔的第一侧壁上;
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储料腔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壁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一驻极体膜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驻极体膜和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形成静电场;
电荷检测件,与所述第一驻极体膜相连接,所述电荷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驻极体膜的电荷量;
控制器,与所述电荷检测件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电荷量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组件还包括:
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驻极体膜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且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接地线路,所述第一导电层通过所述第一接地线路接地;
第二接地线路,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所述第二接地线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充电件,与所述第一驻极体膜和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充电件适于向所述第一驻极体膜充电;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电荷量控制所述充电件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驻极体膜包括:
驻极体材料基体;
金属电极,设置于所述驻极体材料基体的一侧,与所述驻极体材料基体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驻极体膜还包括:
疏水层,设置于所述驻极体材料基体和/或金属电极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驻极体材料基体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材料:
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全氟乙丙烯、氟化乙丙烯共聚物、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镁、四氮化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铝电极及铝合金电极、铜电极及铜合金电极、铁电极及铁合金电极或银电极及银合金电极。
9.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驻极体膜的电荷量;
基于所述电荷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电荷量阈值的情况,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充电件,所述充电件适于为所述第一驻极体膜充电,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电荷量小于或等于第二电荷量阈值的情况,控制所述充电件开始为所述第一驻极体膜进行充电;以及
基于所述电荷量大于第三电荷量阈值的情况,控制所述充电件停止为所述第一驻极体膜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第三电荷量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电荷量阈值,所述第二电荷量阈值大于所述第一电荷量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信息包括:
文字提示信息、音频提示信息、图像提示信息或光学提示信息。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2011488597.0A 2020-12-16 2020-12-16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636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8597.0A CN114636266B (zh) 2020-12-16 2020-12-16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8597.0A CN114636266B (zh) 2020-12-16 2020-12-16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6266A CN114636266A (zh) 2022-06-17
CN114636266B true CN114636266B (zh) 2023-12-01

Family

ID=81945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8597.0A Active CN114636266B (zh) 2020-12-16 2020-12-16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3626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214493B (de) * 1959-02-20 1961-04-10 Philips Nv Feststoffbildverstärker
CN101346015A (zh) * 2007-07-12 2009-01-1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静电式电声换能器
JP2009055473A (ja) * 2007-08-28 2009-03-12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超音波顕微鏡
CN108534434A (zh) * 2018-06-28 2018-09-14 吴杰阳 一种可拆装的蔬果保鲜柜
CN111076470A (zh) * 2019-12-25 2020-04-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保鲜装置
CN111365928A (zh) * 2018-12-26 2020-07-0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抽屉及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84647B2 (en) * 1998-06-15 2004-02-03 The Trustees Of Dartmouth College High-frequency melting of ice between freezer packages
US7466146B2 (en) * 2006-03-10 2008-12-16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Frozen material detection using electric field sens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214493B (de) * 1959-02-20 1961-04-10 Philips Nv Feststoffbildverstärker
CN101346015A (zh) * 2007-07-12 2009-01-1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静电式电声换能器
JP2009055473A (ja) * 2007-08-28 2009-03-12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超音波顕微鏡
CN108534434A (zh) * 2018-06-28 2018-09-14 吴杰阳 一种可拆装的蔬果保鲜柜
CN111365928A (zh) * 2018-12-26 2020-07-0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抽屉及冰箱
CN111076470A (zh) * 2019-12-25 2020-04-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保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6266A (zh) 2022-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89781B2 (ja) 冷蔵庫
JP5359174B2 (ja) 冷蔵庫
DE112008001095B4 (de) Kühlschrank und elektrische Vorrichtung
US8225620B2 (en) Refrigerator unit and/or freezer unit
CN202504699U (zh) 食品保鲜柜
CN110741519A (zh) 保鲜装置、油炸锅、空间电势产生装置、水活性化装置、养殖装置、干燥装置、熟成装置、培育装置及空调装置
CN114636266B (zh)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4636265B (zh) 除菌设备和冰箱
CN108645108A (zh) 一种保鲜冰箱
JP2003121050A (ja) 冷蔵庫
JP2013238392A (ja) 冷蔵庫
JP2004028497A (ja) 冷蔵庫
WO2022126454A1 (zh) 储物设备
WO2022126452A1 (zh) 驻极体膜、制备方法、箱体组件和制冷设备
CN209978472U (zh) 一种风冷保鲜冰箱
JP2005207690A (ja) 冷蔵庫
CN201425398Y (zh) 带高压静电保鲜技术的家用电冰箱
JPH11155540A (ja) 食品保存庫
CN202221194U (zh) 一种安装有等离子体净化器的冰柜
JP2004192944A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食品保存庫、ショーケース、殺菌庫、ビニールハウス、殺菌方法、植物育成方法、食品加工方法、食品流通方法、食品保存方法及び食品輸送方法
CN101153764A (zh) 抗菌除味冰箱及其抗菌除味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3503674A (zh) 一种带除菌保鲜装置的冷藏风道组件及冰箱
JPH11132620A (ja) 冷却ケース
CN218495490U (zh) 冰箱
CN216953698U (zh) 一种保湿保鲜装置及果蔬鲜花保鲜器及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