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5298A - 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5298A
CN114635298A CN202210262824.0A CN202210262824A CN114635298A CN 114635298 A CN114635298 A CN 114635298A CN 202210262824 A CN202210262824 A CN 202210262824A CN 114635298 A CN114635298 A CN 1146352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fixed mounting
safety
box
chinl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28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35298B (zh
Inventor
汤永华
李嘉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gors Textile Auxiliary Agent Jiang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gors Textile Auxiliary Agent Jiang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gors Textile Auxiliary Agent Jiang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gors Textile Auxiliary Agent Jiang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628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52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35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5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35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52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4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 D06P1/6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us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low-molecular-weight organic compounds without sulfate or sulfonate groups
    • D06P1/642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D06P1/6425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azine or azo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3/00Speci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treated
    • D06P3/02Material containing basic nitrogen
    • D06P3/04Material containing basic nitrogen containing amide groups
    • D06P3/24Polyamides; Polyuretha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染色助剂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机酸:10‑70;偏二甲肼:9‑29;丙二酸:18‑50;催化剂:1‑2;去离子水:42‑150;氢氧化钠:5‑18;乙酰胍:8‑13;植物香精:10‑12;其中催化剂可以为硫酸氢钠;有机酸可以为甲酸;通过有机酸和偏二甲肼等材料的配比制备的抗热黄变剂,使得抗热黄变剂在时候后容易被降解处理,从而大大降低了抗热黄变剂的污染性,进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添加乙酰胍降低了其他物质的比重,而乙酰胍化学稳定性高,且污染较小且对人体没有较大危害,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色助剂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锦纶又叫聚酰胺纤维或尼龙,分子结构中有很多酰胺基团,且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纺织及其他工业领域应用广泛,但锦纶也存在如耐热性能差,在光和热,下容易泛黄、变脆等缺点,所以需要在加工过程中添加抗热黄变剂保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公开号为CN106592280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锦纶染色用抗热黄变剂,它由以下组分组成:乙酰胍、已二酸二酰肼、庚二酸二酰肼、硅烷偶联剂、碳酸钙、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异氰脲酸酯、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锦纶染色用抗热黄变剂,其专门适用于锦纶织物的染色过程,能有效的避免锦纶织物在染色过程中发生泛黄等情况,抗热黄变效果好。
现有的锦纶抗热黄变剂还存在一些不足,现有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在使用后难以进行后处理,而随意排放容易导致污染环境,且内部还有较多对人体很大危害的物质,导致使用安全性较低。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
有机酸:10-70;偏二甲肼:9-29;丙二酸:18-50;催化剂:1-2;去离子水:42-150;氢氧化钠:5-18;乙酰胍:8-13;植物香精:10-12;
其中催化剂可以为硫酸氢钠;有机酸可以为甲酸;
通过有机酸和偏二甲肼等材料的配比制备的抗热黄变剂,使得抗热黄变剂在时候后容易被降解处理,从而大大降低了抗热黄变剂的污染性,进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添加乙酰胍降低了其他物质的比重,而乙酰胍化学稳定性高,且污染较小且对人体没有较大危害,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适用于制备上述所述的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该方法具体为:
S1:将有机酸倒入制备设备中,并开启搅拌,向制备设备中以恒定速度滴入偏二甲肼,提高制备设备中的温度,保证内部溶液温度稳定在八十度;
S2:分五次将丙二酸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并在加入完成后添加催化剂,并持续进行搅拌,同时保持内部温度维持在一百一十度持续三小时,之后静置冷却到二十至四十度,制备出混合液;
S3:向制备好的混合液中加入去离子水、乙酰胍和植物香精,并搅拌三十分钟,在搅拌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至.-.后,完成所有制备步骤;
S4:在添加原料过程中,配合制备设置中存放箱和控制阀的设置,只需控制开启和关闭,即可实现复杂的加料工作,无需人工操作,且操作过程精准快速。
通过此种设置,部件大大方便了原料添加过程,且通过机械操作的方式也提高了配比的精准性,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也减少了人工的劳动量。
优选的,优选的,所述制备设备包括反应釜和存放箱,所述反应釜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存放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分离箱,所述存放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传输端与若干组分离箱的内侧连通,所述存放箱与反应釜之间固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连接管包括若干组单独管,所述分离箱的一端与单独管连通,启动气泵向对应的分离箱中传输气压,从而可以将分离箱中存放的原料挤出到连接管中的若干个单独管,并最终传输到控制阀中,进而实现了定量定点将原料运输到反应釜中的工作,且每个管道单独设置,使得每个原料之间不会发生相互混合的问题,实现了机械式添加原料的工作,大大提高了投料的精准性,同时减少了人工操作。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保护块,所述保护块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连通的贯穿口,所述保护块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两组贴合的转盘,两组转盘活动结合,且转盘的外侧开设有内凹槽,所述转盘与保护块之间固接有扭簧,在原料进入反应釜前,会流入到贯穿口中,使得两组转盘在压力的作用下相向转动,让内凹槽的部位移动到贯穿口处,使得原料可以顺利进入到反应釜中,当原料投注结束后,配合扭簧的设置,使得转盘可以回归原位封闭贯穿口,通过此种设置,可以实现机械式截留的效果,减少在加料过程中,管道中多余的原料加入到反应釜中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绳,所述保护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两组闭合罩,所述闭合罩呈半球形设置,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闭合罩的外侧固定连接,且闭合罩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吸收垫,当转盘转动时,配合连接绳的拉扯,使得闭合罩开启,使得原料可以顺利进入到反应釜中,当原料投注结束后,配合扭簧的设置,使得转盘和闭合罩都可以回归原位,通过此种设置,可以有效对投料处进行保护,减少投料口在混合工作时被污染的问题,同时配合吸收垫的设置,吸收垫可以吸附残留的原料,不仅可以增加闭合罩的端部重量,协助闭合罩的闭合工作,且可以减少原料添加过多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测试盒,所述测试盒的内侧开设有原料槽和收集槽,且测试盒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反应盒,所述反应盒和原料槽与收集槽均连通,且反应盒与原料槽和收集槽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电动阀二,所述反应盒与反应釜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直管,所述直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组电动阀一,通过设置测试盒,需要测试时,开启电动阀一让直管连通,使得部分溶液进入到反应盒中,之后启动上方的电动阀二,让原料槽中的PH检测液进入到反应盒,PH检测液可以根据溶液PH数值而变换为不同的颜色,反应结束后,从外界直接观察反应盒的内侧,反应盒的外侧为透明玻璃材质,之后启动下方的电动阀二,将溶液导出到收集槽中,从而实现了快速检测溶液PH的功能,且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大大缩短的检测所需时间和操作,从而提高了产品制备效率。
优选的,所述测试盒靠近反应釜的一侧开设有扩散槽,所述扩散槽呈圆台形设置,所述测试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塑形杆,所述塑形杆为弹性材料,所述塑形杆的一端位于反应盒的内侧,所述塑形杆的另一端位于反应釜的内侧,配合塑形杆的设置,由于塑形杆的位置设置,使得搅拌杆在工作过程中会撞击到塑形杆,使得塑形杆的另一端发生晃动,从而可以给对反应盒中的溶液和反应液进行充分搅拌,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反应速度,进一步缩短了检测所需时间,且无需添加动力源。
优选的,所述塑形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圆球,所述圆球与测试盒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塑形杆的一端呈弧形设置,且塑形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受力扇,所述受力扇为弹性材料制作,配合圆球的设置,当塑形杆的一端受到压力时,配合圆球的转动,使得动力可以更好的进行传递,同时配合受力扇形状的设置,使得塑形杆位于反应釜的一端始终处于上翘的状态,让塑形杆的另一端处于下沉的状态,让塑形杆的的另一端可以与反应盒的底部贴合,保证塑形杆可以和反应液接触,并搅动溶液和PH反应液的混合,从而进一步溶液和PH反应液提高了反应速率,加快产品的制备速度。
优选的,所述塑形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圆盘,所述圆盘与反应盒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塑形杆的另一端呈弯折状设置,配合圆盘和弹簧的设置,使得塑形杆在没有被搅拌杆撞击时,塑形杆的朝向与溶液的流动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在搅拌杆撞击时造成更大的摆动幅度,从而可以保证反应盒中的塑形杆可以大幅度运动,进一步提高了溶液和PH反应液的混合效果。
优选的,所述测试盒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凸面镜,所述凸面镜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棱锥镜片,所述棱锥镜片的一端位于反应盒的内侧,配合棱锥镜片的折射效果以及凸面镜的光线集中效果,使得反应盒中的溶液颜色变化,可以更大面积的呈现给外侧观察员看,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溶液PH数据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有机酸和偏二甲肼等材料的配比制备的抗热黄变剂,使得抗热黄变剂在时候后容易被降解处理,从而大大降低了抗热黄变剂的污染性,且成品不吸附甲醛,从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添加乙酰胍降低了其他物质的比重,而乙酰胍化学稳定性高,且污染较小且对人体没有较大危害,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设置分离箱和气泵,可以将分离箱中存放的原料挤出到连接管中的若干个单独管中,并最终传输到控制阀中,进而实现了定量定点将原料运输到反应釜中的工作,且每个管道单独设置,使得每个原料之间不会发生相互混合的问题,实现了机械式添加原料的工作,大大提高了投料的精准性,同时减少了人工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保护块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测试盒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测试盒的竖向剖示意;
图中:1、反应釜;2、测试盒;3、电机;4、搅拌杆;5、保护块;6、分离箱;7、存放箱;8、气泵;9、连接管;10、控制阀;11、贯穿口;12、转盘;13、内凹槽;14、扭簧;15、连接绳;16、闭合罩;17、吸收垫;18、原料槽;19、收集槽;20、反应盒;21、直管;22、电动阀一;23、塑形杆;24、受力扇;25、电动阀二;26、圆盘;27、弹簧;28、棱锥镜片;29、凸面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
有机酸:10-70;偏二甲肼:9-29;丙二酸:18-50;催化剂:1-2;去离子水:42-150;氢氧化钠:5-18;乙酰胍:8-13;植物香精:10-12;
其中催化剂可以为硫酸氢钠;有机酸可以为甲酸;
通过有机酸和偏二甲肼等材料的配比制备的抗热黄变剂,使得抗热黄变剂在时候后容易被降解处理,从而大大降低了抗热黄变剂的污染性,进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添加乙酰胍降低了其他物质的比重,而乙酰胍化学稳定性高,且污染较小且对人体没有较大危害,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适用于制备所述的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该方法具体为:
S1:将有机酸倒入制备设备中,并开启搅拌,向制备设备中以恒定速度滴入偏二甲肼,提高制备设备中的温度,保证内部溶液温度稳定在八十度;
S2:分五次将丙二酸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并在加入完成后添加催化剂,并持续进行搅拌,同时保持内部温度维持在一百一十度持续三小时,之后静置冷却到二十至四十度,制备出混合液;
S3:向制备好的混合液中加入去离子水、乙酰胍和植物香精,并搅拌三十分钟,在搅拌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至6.1-7.3后,完成所有制备步骤;
S4:在添加原料过程中,配合制备设置中存放箱7和控制阀10的设置,只需控制开启和关闭,即可实现复杂的加料工作,无需人工操作,且操作过程精准快速。
通过此种设置,部件大大方便了原料添加过程,且通过机械操作的方式也提高了配比的精准性,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也减少了人工的劳动量;其中混合液的物质具体为:
如图2所示,所述制备设备包括反应釜1和存放箱7,所述反应釜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4,所述存放箱7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分离箱6,所述存放箱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气泵8,所述气泵8的传输端与若干组分离箱6的内侧连通,所述存放箱7与反应釜1之间固接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阀10,所述连接管9包括若干组单独管,所述分离箱6的一端与单独管连通,工作时,启动气泵8向对应的分离箱6中传输气压,从而可以将分离箱6中存放的原料挤出到连接管9中的若干个单独管,并最终传输到控制阀10中,进而实现了定量定点将原料运输到反应釜1中的工作,且每个管道单独设置,使得每个原料之间不会发生相互混合的问题,实现了机械式添加原料的工作,大大提高了投料的精准性,同时减少了人工操作。
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阀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保护块5,所述保护块5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连通的贯穿口11,所述保护块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两组贴合的转盘12,两组转盘12活动结合,且转盘12的外侧开设有内凹槽13,所述转盘12与保护块5之间固接有扭簧14,工作时,在原料进入反应釜1前,会流入到贯穿口11中,使得两组转盘12在压力的作用下相向转动,让内凹槽13的部位移动到贯穿口11处,使得原料可以顺利进入到反应釜1中,当原料投注结束后,配合扭簧14的设置,使得转盘12可以回归原位封闭贯穿口11,通过此种设置,可以实现机械式截留的效果,减少在加料过程中,管道中多余的原料加入到反应釜1中的问题。
如图3所示,所述转盘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绳15,所述保护块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两组闭合罩16,所述闭合罩16呈半球形设置,所述连接绳15的一端与闭合罩16的外侧固定连接,且闭合罩1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吸收垫17,工作时,当转盘12转动时,配合连接绳15的拉扯,使得闭合罩16开启,使得原料可以顺利进入到反应釜1中,当原料投注结束后,配合扭簧14的设置,使得转盘12和闭合罩16都可以回归原位,通过此种设置,可以有效对投料处进行保护,减少投料口在混合工作时被污染的问题,同时配合吸收垫17的设置,吸收垫17可以吸附残留的原料,不仅可以增加闭合罩16的端部重量,协助闭合罩16的闭合工作,且可以减少原料添加过多的问题。
如图4所示,所述反应釜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测试盒2,所述测试盒2的内侧开设有原料槽18和收集槽19,且测试盒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反应盒20,所述反应盒20和原料槽18与收集槽19均连通,且反应盒20与原料槽18和收集槽19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电动阀二25,所述反应盒20与反应釜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直管21,所述直管2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组电动阀一22,工作时,在调配过程中,在最后阶段需要时刻监视溶液的PH数值,若是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人工取样检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通过设置测试盒2,需要测试时,开启电动阀一22让直管21连通,使得部分溶液进入到反应盒20中,之后启动上方的电动阀二25,让原料槽18中的PH检测液进入到反应盒20,PH检测液可以根据溶液PH数值而变换为不同的颜色,反应结束后,从外界直接观察反应盒20的内侧,反应盒20的外侧为透明玻璃材质,之后启动下方的电动阀二25,将溶液导出到收集槽19中,从而实现了快速检测溶液PH的功能,且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大大缩短的检测所需时间和操作,从而提高了产品制备效率。
如图4所示,所述测试盒2靠近反应釜1的一侧开设有扩散槽,所述扩散槽呈圆台形设置,所述测试盒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塑形杆23,所述塑形杆23为弹性材料,所述塑形杆23的一端位于反应盒20的内侧,所述塑形杆23的另一端位于反应釜1的内侧,工作时,配合塑形杆23的设置,由于塑形杆23的位置设置,使得搅拌杆4在工作过程中会撞击到塑形杆23,使得塑形杆23的另一端发生晃动,从而可以给对反应盒20中的溶液和反应液进行充分搅拌,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反应速度,进一步缩短了检测所需时间,且无需添加动力源。
如图4所示,所述塑形杆2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圆球,所述圆球与测试盒2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塑形杆23的一端呈弧形设置,且塑形杆2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受力扇24,所述受力扇24为弹性材料制作,工作时,配合圆球的设置,当塑形杆23的一端受到压力时,配合圆球的转动,使得动力可以更好的进行传递,同时配合受力扇24形状的设置,使得塑形杆23位于反应釜1的一端始终处于上翘的状态,让塑形杆23的另一端处于下沉的状态,让塑形杆23的的另一端可以与反应盒20的底部贴合,保证塑形杆23可以和反应液接触,并搅动溶液和PH反应液的混合,从而进一步溶液和PH反应液提高了反应速率,加快产品的制备速度。
如图4所示,所述塑形杆2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圆盘26,所述圆盘26与反应盒20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27,所述塑形杆23的另一端呈弯折状设置,工作时,配合圆盘26和弹簧27的设置,使得塑形杆23在没有被搅拌杆4撞击时,塑形杆23的朝向与溶液的流动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在搅拌杆4撞击时造成更大的摆动幅度,从而可以保证反应盒20中的塑形杆23可以大幅度运动,进一步提高了溶液和PH反应液的混合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测试盒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凸面镜29,所述凸面镜2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棱锥镜片28,所述棱锥镜片28的一端位于反应盒20的内侧,工作时,配合棱锥镜片28的折射效果以及凸面镜29的光线集中效果,使得反应盒20中的溶液颜色变化,可以更大面积的呈现给外侧观察员看,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溶液PH数据的准确性。
工作时,启动气泵8向对应的分离箱6中传输气压,从而可以将分离箱6中存放的原料挤出到连接管9中的若干个单独管,并最终传输到控制阀10中,进而实现了定量定点将原料运输到反应釜1中的工作,且每个管道单独设置,使得每个原料之间不会发生相互混合的问题,实现了机械式添加原料的工作,大大提高了投料的精准性,同时减少了人工操作;工作时,在原料进入反应釜1前,会流入到贯穿口11中,使得两组转盘12在压力的作用下相向转动,让内凹槽13的部位移动到贯穿口11处,使得原料可以顺利进入到反应釜1中,当原料投注结束后,配合扭簧14的设置,使得转盘12可以回归原位封闭贯穿口11,通过此种设置,可以实现机械式截留的效果,减少在加料过程中,管道中多余的原料加入到反应釜1中的问题;工作时,当转盘12转动时,配合连接绳15的拉扯,使得闭合罩16开启,使得原料可以顺利进入到反应釜1中,当原料投注结束后,配合扭簧14的设置,使得转盘12和闭合罩16都可以回归原位,通过此种设置,可以有效对投料处进行保护,减少投料口在混合工作时被污染的问题,同时配合吸收垫17的设置,吸收垫17可以吸附残留的原料,不仅可以增加闭合罩16的端部重量,协助闭合罩16的闭合工作,且可以减少原料添加过多的问题;工作时,在调配过程中,在最后阶段需要时刻监视溶液的PH数值,若是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人工取样检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通过设置测试盒2,需要测试时,开启电动阀一22让直管21连通,使得部分溶液进入到反应盒20中,之后启动上方的电动阀二25,让原料槽18中的PH检测液进入到反应盒20,PH检测液可以根据溶液PH数值而变换为不同的颜色,反应结束后,从外界直接观察反应盒20的内侧,反应盒20的外侧为透明玻璃材质,之后启动下方的电动阀二25,将溶液导出到收集槽19中,从而实现了快速检测溶液PH的功能,且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大大缩短的检测所需时间和操作,从而提高了产品制备效率;工作时,配合塑形杆23的设置,由于塑形杆23的位置设置,使得搅拌杆4在工作过程中会撞击到塑形杆23,使得塑形杆23的另一端发生晃动,从而可以给对反应盒20中的溶液和反应液进行充分搅拌,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反应速度,进一步缩短了检测所需时间,且无需添加动力源;工作时,配合圆球的设置,当塑形杆23的一端受到压力时,配合圆球的转动,使得动力可以更好的进行传递,同时配合受力扇24形状的设置,使得塑形杆23位于反应釜1的一端始终处于上翘的状态,让塑形杆23的另一端处于下沉的状态,让塑形杆23的的另一端可以与反应盒20的底部贴合,保证塑形杆23可以和反应液接触,并搅动溶液和PH反应液的混合,从而进一步溶液和PH反应液提高了反应速率,加快产品的制备速度;工作时,配合圆盘26和弹簧27的设置,使得塑形杆23在没有被搅拌杆4撞击时,塑形杆23的朝向与溶液的流动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在搅拌杆4撞击时造成更大的摆动幅度,从而可以保证反应盒20中的塑形杆23可以大幅度运动,进一步提高了溶液和PH反应液的混合效果。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
Figure FDA0003551271680000011
2.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适用于制备上述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该方法具体为:
S1:将有机酸倒入制备设备中,并开启搅拌,向制备设备中以恒定速度滴入偏二甲肼,提高制备设备中的温度,保证内部溶液温度稳定在八十度;
S2:分五次将丙二酸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并在加入完成后添加催化剂,并持续进行搅拌,同时保持内部温度维持在一百一十度持续三小时,之后静置冷却到二十至四十度,制备出混合液;
S3:向制备好的混合液中加入去离子水、乙酰胍和植物香精,并搅拌三十分钟,在搅拌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至6.1-7.3后,完成所有制备步骤;
S4:在添加原料过程中,配合制备设置中存放箱(7)和控制阀(10)的设置,只需控制开启和关闭,即可实现复杂的加料工作,无需人工操作,且操作过程精准快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设备包括反应釜(1)和存放箱(7),所述反应釜(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4),所述存放箱(7)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分离箱(6),所述存放箱(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气泵(8),所述气泵(8)的传输端与若干组分离箱(6)的内侧连通,所述存放箱(7)与反应釜(1)之间固接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阀(10),所述连接管(9)包括若干组单独管,所述分离箱(6)的一端与单独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保护块(5),所述保护块(5)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连通的贯穿口(11),所述保护块(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两组贴合的转盘(12),两组转盘(12)活动结合,且转盘(12)的外侧开设有内凹槽(13),所述转盘(12)与保护块(5)之间固接有扭簧(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绳(15),所述保护块(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两组闭合罩(16),所述闭合罩(16)呈半球形设置,所述连接绳(15)的一端与闭合罩(16)的外侧固定连接,且闭合罩(1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吸收垫(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测试盒(2),所述测试盒(2)的内侧开设有原料槽(18)和收集槽(19),且测试盒(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反应盒(20),所述反应盒(20)和原料槽(18)与收集槽(19)均连通,且反应盒(20)与原料槽(18)和收集槽(19)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电动阀二(25),所述反应盒(20)与反应釜(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直管(21),所述直管(2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组电动阀一(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盒(2)靠近反应釜(1)的一侧开设有扩散槽,所述扩散槽呈圆台形设置,所述测试盒(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塑形杆(23),所述塑形杆(23)为弹性材料,所述塑形杆(23)的一端位于反应盒(20)的内侧,所述塑形杆(23)的另一端位于反应釜(1)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杆(2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圆球,所述圆球与测试盒(2)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塑形杆(23)的一端呈弧形设置,且塑形杆(2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受力扇(24),所述受力扇(24)为弹性材料制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杆(2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圆盘(26),所述圆盘(26)与反应盒(20)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27),所述塑形杆(23)的另一端呈弯折状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盒(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凸面镜(29),所述凸面镜(2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棱锥镜片(28),所述棱锥镜片(28)的一端位于反应盒(20)的内侧。
CN202210262824.0A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6352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2824.0A CN114635298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2824.0A CN114635298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5298A true CN114635298A (zh) 2022-06-17
CN114635298B CN114635298B (zh) 2023-02-28

Family

ID=81948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2824.0A Active CN114635298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3529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8686A (en) * 1982-01-28 1984-03-27 Innovatec, Inc. Apparatus for mixing a comminuted food material and a liquid
US5237309A (en) * 1987-07-20 1993-08-17 Frantz Medical Development, Ltd. Pump cassette and method of pumping
CN106592280A (zh) * 2016-11-01 2017-04-26 桐乡市濮院毛针织技术服务中心 一种锦纶染色用抗热黄变剂
CN110565414A (zh) * 2019-09-07 2019-12-13 伟格仕纺织助剂(江门)有限公司 一种不吸附甲醛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73053A (zh) * 2019-11-14 2020-02-11 徐州市威固特种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生产用配料装置
CN211303027U (zh) * 2019-10-21 2020-08-21 唐山世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搅拌反应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8686A (en) * 1982-01-28 1984-03-27 Innovatec, Inc. Apparatus for mixing a comminuted food material and a liquid
US5237309A (en) * 1987-07-20 1993-08-17 Frantz Medical Development, Ltd. Pump cassette and method of pumping
CN106592280A (zh) * 2016-11-01 2017-04-26 桐乡市濮院毛针织技术服务中心 一种锦纶染色用抗热黄变剂
CN110565414A (zh) * 2019-09-07 2019-12-13 伟格仕纺织助剂(江门)有限公司 一种不吸附甲醛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11303027U (zh) * 2019-10-21 2020-08-21 唐山世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搅拌反应釜
CN110773053A (zh) * 2019-11-14 2020-02-11 徐州市威固特种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生产用配料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孟云: "抗黄变整理对织物中甲醛质量分数的影响", 《印染助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5298B (zh)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1829B (zh) 一种机械密封搅拌装置
CN109200984B (zh) 一种具有双重散热功能的反应釜
CN109860084A (zh) 智能芯片生产用晶圆表面清洗装置
CN114635298B (zh) 一种无污染高安全的锦纶抗热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9530851U (zh) 利于提升反应效率的反应釜
CN113274947A (zh) 一种分散红3b生产溴化用连续自动加料装置
CN112697594A (zh) 一种玻璃球试验设备
CN217505589U (zh) 一种电镀件盐雾测试装置
CN209663875U (zh) 带风干功能的智能芯片生产用清洗装置
CN208833441U (zh) 一种用于测试离合器腔体的气密性的组装机
CN106179538B (zh) 一种强碱型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系统
CN205672901U (zh) 一种生产红色基kd的搅拌反应装置
CN204701014U (zh) 用于聚氨酯组合料自动配料的系统
CN209237920U (zh) 一种汽柴油加氢阻垢剂的生产设备
CN207562825U (zh) 一种水乳剂农药混合配比装置
CN207635002U (zh) 用于硫化锌制作的硫化氢钢瓶升温防冻装置
CN220542882U (zh) 一种减水剂浓度检测工具
CN109916565A (zh) 一种可反复利用检测液的水冷电机壳体检测设备
CN209715099U (zh) 一种生产车用尿素的可调控反应容器
CN216092873U (zh) 一种涂料生产中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18741535U (zh) 一种立式调漆装置
CN218573608U (zh) 一种染料生产用原料缩合釜
CN214261891U (zh) 一种碳酸钙碳化塔的水箱
CN221085149U (zh) 一种新型氨气吸收处理装置
CN107957003A (zh) 用于硫化锌制作的硫化氢钢瓶升温防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