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3717A - 安全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3717A
CN114633717A CN202011491522.8A CN202011491522A CN114633717A CN 114633717 A CN114633717 A CN 114633717A CN 202011491522 A CN202011491522 A CN 202011491522A CN 114633717 A CN114633717 A CN 114633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belt
housing
seat
rotation
contac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15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可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iled Critical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to CN2020114915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3717A/zh
Priority to KR1020210178737A priority patent/KR102613413B1/ko
Publication of CN114633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37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6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 B60R22/40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responsive only to vehicle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6Anchoring devices secured to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00/00Special features of vehicle units
    • B60Y2400/30Sensors
    • B60Y2400/304Acceleration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带装置。该安全带装置包括:安全带卷收器,其被安装在座椅的椅背上并且相对于椅背的上下方向向左或向右倾斜一定角度,以及,在必要时卷绕安全带;和绳带进退机构,其具有绳带,绳带能够根据椅背相对于座椅的椅垫转动的角度,前进或后退相应距离。安全带卷收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其用于检测车辆在前后方向上的加速度,以及,安全带卷收器基于检测到的加速度锁定安全带的抽出动作;和姿态控制机构,其用于将加速度传感器的基准面保持水平;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包括罩盖、惯性球和壳体,惯性球保持在壳体的支撑面上,壳体包括沿着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摇动轴、并且经由摇动轴以在前后方向上可转动的方式保持在罩盖中。

Description

安全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安全装置,具体地,涉及安全带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的安全带是一种安全装置,其用于在碰撞时,对乘员进行约束,并且避免碰撞时乘员与方向盘及仪表板等发生二次碰撞,或者避免碰撞时乘员冲出车外导致死伤。用于车辆的安全带又可以称为座椅安全带,是乘员约束装置的一种。这种安全带是公认的最廉价也是最有效的安全装置,在车辆的装备中很多国家是强制装备安全带的。
安全带装置包括安全带和对安全带进行卷绕的安全带卷收器。在车辆发生碰撞等情况下,当车辆受到的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大于规定值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该加速度,由此触发锁定机构的动作而导致无法拉出安全带。加速度传感器包括惯性体(通常为惯性球)。
已知座椅的椅背是可活动的,以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就坐角度。因此,将包括上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在椅背上时,需要根据椅背的倾斜角度调整安全带卷收器的姿态,从而确保安装完成后的加速度传感器不受到座椅的可活动椅背的角度的影响,准确地检测出加速度。
而且,为了确保可以顺畅地拉出安全带,安全带卷收器相对于椅背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安装角度根据车辆种类、车辆的座椅样式等而各不相同。
因此,为了将加速度传感器调整为朝向铅垂方向的姿态,需要考虑安全带装置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和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安装角度。为了满足加速度传感器始终保持为朝向铅垂方向的姿态,现有的安全带装置中设置有专用的姿态调整部件,并且该姿态调整部件中的大多零件在用于左右两侧座椅时需要进行不同的设计。因此,期望一种零件少且通用性好的安全带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件少且通用性好的安全带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带装置,其包括:
安全带卷收器,其被安装在座椅的椅背上并且相对于所述椅背的上下方向向左或向右倾斜一定角度,以及,在必要时卷绕安全带;和
绳带进退机构,其具有绳带,所述绳带能够根据所述椅背相对于所述座椅的椅垫转动的角度,前进或后退相应距离;
所述安全带卷收器包括:
加速度传感器,其用于检测车辆在前后方向上的加速度,以及,所述安全带卷收器基于检测到的所述加速度锁定安全带的抽出动作;和
姿态控制机构,其用于将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基准面保持水平;
其中,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包括罩盖、惯性球和壳体,所述惯性球保持在所述壳体的支撑面上,所述壳体包括沿着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摇动轴、并且经由所述摇动轴以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可转动的方式保持在所述罩盖中;
所述姿态控制机构包括旋转构件和旋转传递构件,所述旋转构件基于所述绳带前进或后退的所述相应距离旋转,以及,所述旋转传递构件将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传递到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以使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经由所述摇动轴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摇动;
其中,
所述旋转构件包括旋转轴,所述惯性球的球心被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上;以及,
所述旋转传递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旋转构件和所述壳体上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界定传递接触点,并且,所述传递接触点与所述球心确定的直线与所述旋转轴的轴线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罩盖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摇动轴的支撑孔,并且,所述第一侧部上还设置有突伸部,所述突伸部被构造为伸入所述旋转构件上的凹槽以支撑所述旋转构件,并且所述突伸部与所述凹槽界定的接触点位于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旋转构件的一端侧,所述旋转构件的另一端侧设置有垂直延伸的臂部,所述臂部的端部被设置为第一接触部,并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姿态控制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旋转构件传动连接的滑轮,并且,所述滑轮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绳带的卷绕槽,所述卷绕槽包括以所述滑轮的圆心为中心的一段圆弧形的部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壳体的与所述支撑面相对的另一侧上设置有支腿,所述第二接触部设置在所述支腿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在两条所述支腿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还包括动作构件,所述动作构件与所述惯性球朝向所述前后方向的移动联动,使得所述安全带的抽出动作被锁定机构锁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动作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杠杆,所述第一传感器杠杆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可转动地保持在所述壳体上,并且经由所述惯性球与所述壳体联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动作构件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杠杆,所述第二传感器杠杆包括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杠杆抵靠的下抵靠部和与所述锁定机构抵靠的上抵靠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棘轮,并且,所述第一传感器杠杆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下抵靠部抵靠的肋部,所述第二传感器杠杆的所述上抵靠部和所述下抵靠部被设置为抓手部,所述棘轮的棘爪用于与所述上抵靠部抵接。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在附图中,相同的符号标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a)-1(c)示意性地示出了座椅上安装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
图2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的分解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当从车辆的前方观察时,安装在左侧座椅上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
图4示意性地示出当从车辆的前方观察时,安装在右侧座椅上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
图5A-5B分别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中壳体。
图6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中部分点的运动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描述的各个实施例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任意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此外,空间相关术语(诸如“上”、“下”、“左”和“右”等)用于描述附图所示的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空间相关术语可以应用到使用时与附图所示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中。显然,虽然为了易于说明,所有这些空间相关术语指的是附图所示的方向,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可以使用与附图中所示的方向不同的方向。
图1(a)-1(c)示意性地示出了座椅上安装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以下参照图1(a)-1(c)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
如图1(a)-1(c)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10安装在座椅20的椅背21上,以及,该安全带卷收器10包括安全带卷收器11和绳带进退机构12。安全带卷收器11可以卷绕安全带30,以及,安全带卷收器11被安装在座椅20的椅背21上并且相对于椅背21的上下方向向左或向右倾斜一定角度(如图1(b)和图1(c)所示)。绳带进退机构12被配置在连接部23上,该连接部23可转动地连接活动座椅20的椅背21和椅垫22。以及,该绳带进退机构12具有绳带1210,该绳带1210能够根据椅背21相对于座椅20的椅垫22转动的角度,前进或后退相应距离。换言之,根据椅背21相对于椅垫22的倾斜角度,使得绳带1210仅按照必要的长度来进退,由此,通过绳带1210将椅背21的倾斜移动动作传递至安全带卷收器11。确保安全带装置10具备了在车辆发生冲撞时,相对于椅背21来束缚车辆内的乘坐人员的功能。
安全带卷收器11根据椅背21相对于椅垫22的倾斜角度,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以任意角度倾斜移动。而且,为了在车辆的左右方向(即,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可以从安全带卷收器11顺畅地抽出安全带30,因此,根据车辆的类型、安全带样式不同,以各自不同的规定角度a来进行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安全带卷收器11的标准安装姿态为,向车辆后方略微倾斜15°(向后倒15°),同时,向车辆的宽度方向仅倾斜规定角度a(=15°),这将在下文参照图1(b)和1(c)进行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b)和图1(c)为从车辆的后侧观察到的座椅20和安全带装置10。如图1(b)所示,对于左边座椅20上的安全带装置10,从后侧来看,向左侧仅倾斜规定角度a(=15°)并且安装到椅背21上;如图1(c)所示,对于右边座椅20上的安全带装置10,从后侧来看,向右侧仅倾斜规定角度a(=15°)并且安装到椅背21上。
图2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的分解图。以下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的结构。
如图2所示,安全带装置10包括安全带卷收器和绳带进退机构,安全带卷收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110和姿态控制机构120。
加速度传感器120用于检测车辆在前后方向上的加速度,以及,安全带卷收器基于检测到的加速度锁定安全带的抽出动作。
姿态控制机构120用于将加速度传感器110的基准面保持水平。具体地,安全带卷收器11包括卷收器框架130,该卷收器框架130将相对于椅背21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朝向车辆的左右方向倾斜,并固定在椅背21上。在卷收器框架130上,可转动地支撑着用于卷绕安全带30的卷绕轴(未示出)。在卷绕轴的轴向一端,连接卷收器弹簧,该卷收器弹簧用于在安全带30的卷绕方向上对卷绕轴施加力以使卷绕轴转动。在卷绕轴的轴向的另一端,设置了控制盘131、加速度传感器110和姿态控制机构120。该控制盘131为锁定机构的一个零件,以用于锁定安全带30的抽出动作,该控制盘131例如为棘轮;以及,该控制盘131被收纳在方向盘罩盖132的内部。而且,包含了加速度传感器110的安全带卷收器11的一端侧的侧面整体由卷收器罩盖134覆盖。该加速度传感器110检测作用于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加速度,并且根据检测出的加速度,启动锁定机构。该姿态控制机构120用于不论椅背21的倾斜移动角度如何变化,始终将加速度传感器110的基准面保持为略微水平。
安装时,使得控制盘131与卷绕轴一起转动,同时,在控制盘131的外周面上有多个卡合抓手,该卡合抓手与后述动作构件(第一传感器杠杆)的上抵靠部(例如,设置为抓手部的形式)相卡合,并且以规定间隔排列在圆周方向上。
图3示意性地示出当从车辆的前方观察时,安装在左侧座椅上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以下参照图3进行描述。
如图3所示,加速度传感器110包括罩盖111、惯性球112和壳体113。
惯性球112保持在壳体113的支撑面,该支撑面为图3中壳体113的上侧表面,该上侧表面为凹形表面。惯性球112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受到规定速度以上的加速度时,自中立位置发生变位,检测对车辆(即,安全带卷收器11)发生作用的加速度。而且,所谓支撑面处于略水平状态,指的是支撑面的基准面在大致水平的方向。
壳体113包括沿着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摇动轴1131,并且,该壳体113经由摇动轴1131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可转动的方式保持在罩盖111中。
罩盖111固定在卷收器框架130的外侧面,和椅背21一起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倾斜移动。
能够理解,壳体113以沿着车辆左右方向的摇动轴1131为中心,相对于罩盖111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自由地摇动的方式受到支撑。当椅背21倾斜移动时,壳体113相对于罩盖111朝向车辆的前后方向转动,由此,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将作为传感器的基准面的惯性球的支撑面保持在略微水平的状态。此外,加速度传感器110还包括动作构件,动作构件与惯性球112朝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联动,使得安全带30的抽出动作被锁定机构锁定。具体地,动作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杠杆1141,第一传感器杠杆1141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可转动地保持在壳体112上,并且经由惯性球112与壳体联动113。以及,动作构件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杠杆1142,该第二传感器杠杆1142包括与第一传感器杠杆1141抵靠的下抵靠部(例如,抓手部的形式)和与锁定机构抵靠的上抵靠部。当车辆受到的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大于规定值时,惯性球112从中立位置开始作为惯性体来发生变位;动作构件的第一传感器杠杆1141在惯性体112向车辆的前后方向变位时与联动,并经由第二传感器杠杆1142将该联动传递到锁定机构,使得锁定机构朝锁定安全带的抽出动作的一侧动作。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锁定机构的控制盘被构造为棘轮,并且,第一传感器杠杆1141设置有用于与第二传感器杠杆1142的下抵靠部抵靠的肋部(即,图3中第一传感器1141的两个上部突起部),第二传感器1142的上抵靠部和下抵靠部被设置为抓手部,棘轮的棘爪用于与第二传感器杠杆的上抵靠部抵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姿态控制机构120包括:容纳在卷收器框架130的内侧的第一滑轮机箱123和第二滑轮机箱126;容纳在由第一滑轮机箱123和第二滑轮机箱126限定的内部空间中的滑轮124;旋转构件121和旋转传递构件122,旋转构件121基于绳带1210前进或后退的相应距离使旋转传递构件122旋转,旋转传递构件122用于将旋转构件121的转动传递给加速度传感器110(具体为壳体113),以使加速度传感器110经由摇动轴1131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摇动;对滑轮124施力以使其转动的扭转弹簧125。
滑轮124以设置在第一滑轮机箱123上的支撑轴为中心,使得滑轮124以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撑在第一滑轮机箱123以及第二滑轮机箱126上。滑轮124将绳带进退机构12的绳带1210的进退动作转化为转动运动,并且仅按照对应绳带1210进退动作的角度,在与椅背21的倾斜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来转动。
扭转弹簧125在绳带1210的卷绕方向上,向滑轮124施力以使其转动。而且,旋转构件121的一种形式是调节器齿轮,该调节器齿轮与形成于滑轮124侧部的齿轮咬合,在与椅背21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以同一转动角度进行同步转动。旋转构件121将一端侧的突起(即,图3中示出的左端侧的突起)嵌入第一滑轮机箱123的支撑孔内,以及,罩盖111的左侧部上的突伸部嵌入旋转构件121的另一段侧(即,图3中旋转构件121的右端侧)上的凹槽中,由此,旋转构件121得到了支撑,可以以轴线L2为中心来转动。换言之,图3中旋转构件121的左端侧处的突起构成旋转构件121的旋转轴。此外,罩盖11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摇动轴1131的支撑孔,并且,罩盖111的第一侧部上的突伸部与支撑孔间隔开。
如图3所示,旋转构件121的另一端侧(即,右端侧)设置有垂直延伸的臂部1212。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垂直延伸是指臂部相对于旋转构件的旋转动作所在的平面是垂直的。臂部1212的端部被设置为第一接触部,并且,壳体113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接触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旋转传递构件122包括上述分别设置在旋转构件121和壳体113上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5A所示,壳体113的与支撑面相对的另一侧上设置有支腿1132,第二接触部设置在支腿1132上,更具体地,该第二接触部为支腿1132的平坦的内侧面。以及,如图3和4所示,当分别安装在车辆的左侧座椅和右侧座椅上时,接触部分别位于图5A的部分1132A和部分1132B所示的位置处,相应地,球形的第一接触部(能够从图4中观察到)将分别在部分1132A和部分1132B处与支腿1132的平坦的内侧面进行接触(更具体地,点接触)。以及作为一个示例,如图5A所示,壳体113的在两条支腿1132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有利于碎屑的排出。但是这仅仅是示例,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形式不限于此,可以设置为与图5A中所示形式的不同。例如,如图5B所示,第一接触部可以设置为圆柱的形式,以及,第二接触部可以设置在具有弧形内侧面的支腿1132'上,更具体地,该第二接触部为支腿1132'的弧形的内侧面,圆柱形的第一接触部将与支腿1132'的弧形内侧面进行接触(更具体地,点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旋转传递构件122的设置在臂部1212上的第一接触部与设置在壳体113上的第二接触部进行接触,即使旋转构件121的转动轴线L2与壳体113的摇动轴线L1处于任意角度关系,旋转传递机构122也可以将旋转构件121的转动传递给壳体113,使得壳体113发生摇动。由此,旋转传递机构122,使得加速度传感器30的传感器的基准线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指向铅垂方向,从而将作为垂直于传感器基准线的传感器的基准面的惯性球支撑面保持在略微水平。
上述结构的安全带卷收器11因车辆的类型、座椅样式而有不同标准的安装姿态,如在车辆向后方略微倾斜15°,同时在车辆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倾斜a=15°的状态下,安装在椅背21上。之所以根据车辆的类型、座椅样式,在车宽度方向上以不同的倾斜方向、角度来安装安全带卷收器11,是为了使卷绕轴朝向车宽度方向的倾斜与安全带30的抽出方向一致,从而可以顺畅地抽出。
因此,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一定角度的旋转构件121及其转动轴线L2与保持在水平方向的壳体113的摇动轴线L1并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在两轴线之间设定了规定角度a。
能够理解,需要保证椅背21的倾斜角度与壳体113的转动角度(椅背的倾斜移动方向与壳体的反向转动角度)保持精确同步。如果没有保证椅背21的转动角度与壳体113的转动角度保持为精确同步,则惯性球的支撑面将无法精确地保持为水平,使得加速度传感器110将无法正确做出反应。例如,假定旋转构件121与壳体113两者的转动轨道面相互平行,两者的轴线(转动轴线L2与摇动轴线L1)位于同一直线上,当旋转构件121与壳体113转动时,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的接触点位置是一定的而不发生变化,因此,此接触点的轨道为正圆。但是,在旋转构件121与壳体两者的转动轨道面相互不平行的情况下,则接触点的位置就可能根据转动角度在半径方向上发生变化,因此接触点的转动轨道就可能变成非圆形(椭圆形)。
为了确保椅背21的转动角度与壳体113的转动角度保持同步,本发明的安全带卷收器进行如下设置:惯性球112的球心A被设置在旋转构件121的旋转轴的轴线L2上,并且,由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界定的传递接触点C与惯性球113的球心A确定的直线与旋转构件113的旋转轴的轴线L2垂直。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当从车辆的前方观察时,分别安装在左侧座椅上和右侧座椅上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两者均清楚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上述设置。以下将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原理。
图6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中部分点的运动轨迹。以下参照图6继续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装置。
如图6所示,示出了四个点的运动轨迹,除了已经提到的惯性球113的球心A、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界定的传递接触点C之外,为了便于描述,选择了B点和D点,其中,B点为罩盖111与旋转构件121之间的接触点并且位于旋转构件121的旋转轴的轴线上,D点为满足与点A、B、C构成矩形的一点,即,D点为旋转构件121的旋转动作所在的平面上的一点。需要说明的是,D点可以是旋转构件121上的一点,例如,臂部1212的端点,也可以是虚拟点。
当旋转构件121旋转时,点C和点D围绕旋转构件121的转动轴线L2(即,直线AB)转动一定角度(例如,图6中所示的90度)。鉴于点A、B、C、D四个点之间固定的位置关系,换言之,鉴于直线AB与轴线L2共线,且直线AC垂直于直线AB,则,直线BD转过的角度即为旋转构件121转过的角度,类似地,直线AC转过的角度即为壳体113转过的角度。
经过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并且分析,认为椅背的转动角度与壳体的转动角度之间的不同步主要由两个因素导致,一个因素是旋转构件的转动轴线与壳体的摇动轴线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另一个因素是传递接触点与惯性球球心的设置位置。由于第一个因素必然存在且无法改变,因此,本申请关注于第二因素,并且,针对第二因素如何影响椅背的转动角度与壳体的转动角度之间的不同步,进行了研究。以下对研究的结论进行介绍。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将采用本发明的设计与未采用本发明的设计进行对比。具体地,作为对比,在图6中还显示了A′点,不同于本发明中的安全带卷收器,该A′点并未设置在旋转构件的旋转轴线L2上,因此,直线A′C转过的角度为壳体转过的角度。能够明显地观察到,直线A′C转过的角度与直线BD转过的角度不同,这意味着旋转构件转过的角度与壳体转过的角度不同,因此,椅背的转动角度与壳体的转动角度之间不能实现同步。
因此,在本发明的安全带装置中,通过将安全带卷收器进行如下设置:惯性球的球心被设置在旋转构件的旋转轴的轴线上,并且,由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界定的传递接触点与惯性球的球心确定的直线与旋转构件的旋转轴的轴线垂直,就可以实现椅背的转动角度与壳体的转动角度同步,不需要针对椅背的转动角度与壳体的转动角度之间的不同步设置补偿机构。而且,通过各个零件的结构设计和安装尺寸,就可以确保本发明的安全带卷收器的上述球心和传递接触点位于预定位置,从而不需要定位零件。因此,本发明的安全带装置的零件少。
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上述补偿机构设置为滑轮上的半径变化的卷绕槽,在本发明的安全带装置中,滑轮上设置有用于绳带的卷绕槽,卷绕槽包括以滑轮的圆心为中心的一段圆弧形的部段。因此,不需要针对左侧座椅和右侧座椅分别对滑轮进行不同的设计。本发明的安全带装置的滑轮针对左侧座椅和右侧座椅采用相同的设计。类似地,本发明的安全带装置的卷收器框架、壳体、第二传感器杠杆均针对左侧座椅和右侧座椅均可以相同的设计。因此,本发明的安全带装置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如前所述,尽管说明中已经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含义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带装置(10),其包括:
安全带卷收器(11),其被安装在座椅(20)的椅背(21)上并且相对于所述椅背(21)的上下方向向左或向右倾斜一定角度,以及,在必要时卷绕安全带(30);和
绳带进退机构(12),其具有绳带(1210),所述绳带(1210)能够根据所述椅背(21)相对于所述座椅(20)的椅垫(22)转动的角度,前进或后退相应距离;
所述安全带卷收器(11)包括:
加速度传感器(110),其用于检测车辆在前后方向上的加速度,以及,所述安全带卷收器(11)基于检测到的所述加速度锁定安全带(30)的抽出动作;和
姿态控制机构(120),其用于将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10)的基准面保持水平;
其中,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10)包括罩盖(111)、惯性球(112)和壳体(113),所述惯性球(112)保持在所述壳体(113)的支撑面上,所述壳体(113)包括沿着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摇动轴(1131)、并且经由所述摇动轴(1131)以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可转动的方式保持在所述罩盖(111)中;
所述姿态控制机构(120)包括旋转构件(121)和旋转传递构件(122),所述旋转构件(121)基于所述绳带(1210)前进或后退的所述相应距离旋转,以及,所述旋转传递构件(122)将所述旋转构件(121)的旋转传递到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10),以使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10)经由所述摇动轴(1131)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摇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构件(121)包括旋转轴(1211),所述惯性球(112)的球心(A)被设置在所述旋转轴(1211)的轴线(L2)上;以及,
所述旋转传递构件(122)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旋转构件(121)和所述壳体(113)上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界定传递接触点(C),并且,所述传递接触点(C)与所述球心(A)确定的直线与所述旋转轴(1211)的轴线(L2)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装置(10),其中,所述罩盖(11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摇动轴(1131)的支撑孔,并且,所述第一侧部上还设置有突伸部,所述突伸部被构造为伸入所述旋转构件(121)上的凹槽以支撑所述旋转构件(121),并且所述突伸部与所述凹槽界定的接触点位于所述旋转构件(121)的所述旋转轴(22)的轴线(L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装置(10),其中,所述旋转轴(1211)设置在所述旋转构件(121)的一端侧,所述旋转构件(121)的另一端侧设置有垂直延伸的臂部(1212),所述臂部(1212)的端部被设置为第一接触部,并且,所述壳体(113)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装置(10),其中,所述姿态控制机构(1)包括用于与所述旋转构件(121)传动连接的滑轮(124),并且,所述滑轮(124)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绳带(1212)的卷绕槽,所述卷绕槽包括以所述滑轮(124)的圆心为中心的一段圆弧形的部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带装置(10),其中,所述壳体(113)的与所述支撑面相对的另一侧上设置有支腿(1132,1132'),所述第二接触部设置在所述支腿(1132,113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装置(10),其中,所述壳体(113)的在两条所述支腿(1132,1132')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带装置(10),其中,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10)还包括动作构件,所述动作构件与所述惯性球(112)朝向所述前后方向的移动联动,使得所述安全带(30)的抽出动作被锁定机构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带装置(10),其中,所述动作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杠杆(1141),所述第一传感器杠杆(1141)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可转动地保持在所述壳体(113)上,并且经由所述惯性球(112)与所述壳体(113)联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带装置(10),其中,所述动作构件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杠杆(1142),所述第二传感器杠杆(1142)包括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杠杆(1141)抵靠的下抵靠部和与所述锁定机构抵靠的上抵靠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带装置(10),其中,所述锁定机构(22)包括棘轮,并且,所述第一传感器杠杆(1141)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下抵靠部抵靠的肋部,所述第二传感器杠杆(1142)的所述上抵靠部和所述下抵靠部被设置为抓手部,所述棘轮的棘爪用于与所述上抵靠部抵接。
CN202011491522.8A 2020-12-16 2020-12-16 安全带装置 Pending CN1146337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1522.8A CN114633717A (zh) 2020-12-16 2020-12-16 安全带装置
KR1020210178737A KR102613413B1 (ko) 2020-12-16 2021-12-14 시트 벨트 장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1522.8A CN114633717A (zh) 2020-12-16 2020-12-16 安全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3717A true CN114633717A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44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1522.8A Pending CN114633717A (zh) 2020-12-16 2020-12-16 安全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613413B1 (zh)
CN (1) CN11463371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55426B2 (ja) * 1998-06-09 2003-10-1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加速度センサ
JP5784557B2 (ja) * 2012-07-20 2015-09-2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WO2019039389A1 (ja) * 2017-08-25 2019-02-28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6918153B2 (ja) * 2018-02-02 2021-08-11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613413B1 (ko) 2023-12-14
KR20220086502A (ko) 2022-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50930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11801251B (zh) 安全带装置
JP6964746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EP1500550B1 (en) Seat device
JP6096603B2 (ja)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
JP2021035835A5 (zh)
US7828391B2 (en) Seat belt device
JP5819282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14633717A (zh) 安全带装置
JP5515180B2 (ja)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
JP6096602B2 (ja)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
JP6774546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及びその組み付け方法
JP5770698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KR102609814B1 (ko) 로킹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노브리스 암레스트 어셈블리
JP2921111B2 (ja) 車両用ベルト一体シート
JP3768657B2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車体加速度センサー
JP2013123994A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5748713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5594783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H11129866A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車体加速度センサー
JPH11165611A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