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2293B - 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2293B
CN114632293B CN202210309880.5A CN202210309880A CN114632293B CN 114632293 B CN114632293 B CN 114632293B CN 202210309880 A CN202210309880 A CN 202210309880A CN 114632293 B CN114632293 B CN 1146322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evel gear
driving motor
driving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98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32293A (zh
Inventor
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Qingdao
Original Assignee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Qingd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Qingdao filed Critical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Qingdao
Priority to CN2022103098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2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32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2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32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2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 A63B23/040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involving a bending of the knee and hip joints simultaneous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05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ic force-resisters
    • A63B21/0051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ic force-resisters using eddy currents induced in moved elements, e.g. by permanent magnets
    • A63B21/0052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ic force-resisters using eddy currents induced in moved elements, e.g. by permanent magnets induced by electromag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12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frictional force-resisters
    • A63B21/015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frictional force-resisters including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elements rubbing against fixed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2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resilient force-resisters
    • A63B21/055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resilient force-resisters extension element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1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 A63B23/16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for hands or fing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009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for handicapped pers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009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for handicapped persons
    • A63B2071/0018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for handicapped persons for wheelchair u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及其方法,属于四肢骨折康复锻炼设备技术领域,该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横向的依次设有腿部锻炼装置、手部锻炼装置和座椅装置,所述腿部锻炼装置包括壳体、踏板、往复机构、动力机构和第一移动机构,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两个开口朝上的活动孔,所述活动孔沿所述壳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活动孔内转动连接有所述踏板,所述壳体的内部横向的依次设有所述往复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往复机构连接,第三驱动电机通电带动驱动轴向调节部进行传动,以使升降部带动可调式座椅纵向移动,进而实现纵向和横向的调节,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四肢骨折康复锻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四肢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目的是恢复肢体良好的运动及承重功能。
然而,康复锻炼是为了避免长期的固定尤其是外固定导致的关节粘连,肌肉挛缩等一系列并发症,使肢体功能获得良好的恢复。现代骨折治疗学非常强调功能锻炼,它不但能避免固定的上述副作用,而且还能促进骨折急性期的肿胀消退,促进骨折的愈合。另外骨折愈合需要较长的时间,患者不可能等到者愈合以后才从医院出院,因而患者及其家属能否正确的理解和应用四肢骨折功能锻炼的方法,对患者是否能获得最好的肢体功能恢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康复锻炼过程中,术后早期的康复锻炼尤为重要,但是,目前的康复锻炼装置不仅功能比较单一,而且均是用于后期的康复锻炼进行的设计,更多是患者自助锻炼,无法为患者提供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及其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康复锻炼装置不仅功能比较单一,而且均是用于后期的康复锻炼进行的设计,更多是患者自助锻炼,无法为患者提供助力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横向的依次设有腿部锻炼装置、手部锻炼装置和座椅装置;
所述腿部锻炼装置包括壳体、踏板、往复机构、动力机构和第一移动机构,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两个开口朝上的活动孔,所述活动孔沿所述壳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活动孔内转动连接有所述踏板,所述壳体的内部横向的依次设有所述往复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往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设于所述动力机构的下方;
所述手部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架、容置腔、两个第二阻尼机构和双头电机,所述支撑架呈冂字型设置,所述支撑架的横板处具有所述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内部设有对称的所述两个第二阻尼机构,所述两个第二阻尼机构之间连接有所述双头电机;
其中,所述两个阻尼机构皆包括拉块、阻挡块、导杆、阻力弹簧、螺杆、第四齿轮和拉绳,所述拉块和所述阻挡块均横向的依次设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拉块和所述阻挡块之间分别设有两个所述导杆和所述阻力弹簧,每个所述导杆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阻挡块滑动连接,所述阻力弹簧位于两个所述导杆之间,所述阻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拉块和所述阻挡块抵接,所述阻挡块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所述螺杆,且位于两个所述导杆之间,每个所述螺杆远离所述阻挡块的端部均键连接有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有所述第四齿轮,所述双头电机的其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四齿轮键连接,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拉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阻力弹簧,所述阻挡块和所述容置腔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架的外侧,且所述拉绳位于所述支撑架外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拉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往复机构包括翻转板、第一支撑座、连接套和驱动杆,所述壳体的内部沿中心线对称布置有两个所述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均通过支撑杆与所述踏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翻转板一侧均设有所述第一支撑座,每个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翻转板之间设有所述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转动连接有径向对称的两个所述驱动杆,且两个所述驱动杆均呈L形设置,两个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翻转板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往复杆、第一斜面齿轮、第二斜面齿轮、传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往复杆的一端被固定于所述连接套内,且通过第二支撑座支撑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往复杆靠近所述第二支撑座一侧的杆体上套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一斜面齿轮,两个所述第一斜面齿轮之间设有所述第二斜面齿轮,所述第二斜面齿轮的内轴固定有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内轴键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板、导轨、滚珠丝杆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被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的下方设有两个相对的导轨,所述移动板通过滑块可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且位于两个所述导轨之间固定连接有螺套,所述滚珠丝杆的杆体与所述螺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滚珠丝杆的端部键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螺杆的螺纹呈反向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挡块远离所述阻力弹簧的一侧设有可供拉绳绕设的定滑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座椅装置包括可调式座椅、波纹套、升降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所述可调式座椅的底部固定有所述波纹套,所述波纹套纵向的依次有升降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与所述可调式座椅和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部、两个调节部、驱动轴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两个调节部呈对称设置,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调节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的端部键连接,所述调节部用于传动以使所述升降部对可调式座椅进行顶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底板、同步轴、滚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四驱动电机,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两个所述同步轴,每个所述同步轴均通过两个轴承座与所述底板连接,且两个所述同步轴沿所述底板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同步轴端部均键连接有所述滚轮,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可供所述滚轮移动的滑槽,其一所述同步轴的表面键连接有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键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电机被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底部。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横向和纵向的调节:将第四驱动电机通电驱动第二锥齿轮旋转,并对第一锥齿轮传动,第一锥齿轮带动同步轴以使滚轮在滑槽内横向移动,可调节可调式座椅与壳体之间的距离,同时,第三驱动电机通电带动驱动轴向调节部进行传动,以使升降部带动可调式座椅纵向移动;
S2,腿关节锻炼:将第一驱动电机通电驱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旋转,并使第二斜面齿轮旋转,此时,第二斜面齿轮分别对两个第一斜面齿轮传动,可使连接套交错式的弧形运动,并利用驱动杆的作用下,两个翻转板形成一上一下往复式的翻转运动,同时,踏板通过支撑杆的顶升作用跟随一上一下往复式的翻转运动;
S3,肘关节锻炼:将双头电机通电驱动第四齿轮并带动两个第三齿轮旋转,并使两个螺杆旋转,此时阻挡块可横向移动,进而能够调节阻力弹簧的压缩程度,同时,通过拉动拉环使拉绳带动推块横向移动使阻力弹簧产生形变进行锻炼。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腿部锻炼装置,将第一驱动电机通电驱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旋转,并使第二斜面齿轮旋转,此时,第二斜面齿轮分别对两个第一斜面齿轮传动,可使连接套交错式的弧形运动,并利用驱动杆的作用下,两个翻转板形成一上一下往复式的翻转运动,同时,踏板通过支撑杆的顶升作用跟随一上一下往复式的翻转运动,可为患者提供辅助作用,改善关节处的血液循环,从而更有助于患者恢复。
(2)通过设置的手部锻炼装置,将双头电机通电驱动第四齿轮并带动两个第三齿轮旋转,并使两个螺杆旋转,此时阻挡块可横向移动,进而能够调节阻力弹簧的压缩程度,同时,通过拉动拉环使拉绳带动推块横向移动使阻力弹簧产生形变进行锻炼;不仅能够达到训练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根据各患者臂力的不同调节阻力。
(3)通过设置的座椅装置,将第四驱动电机通电驱动第二锥齿轮旋转,并对第一锥齿轮传动,第一锥齿轮带动同步轴以使滚轮在滑槽内横向移动,可调节可调式座椅与壳体之间的距离,同时,第三驱动电机通电带动驱动轴向调节部进行传动,以使升降部带动可调式座椅纵向移动,进而实现纵向和横向的调节,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的壳体俯剖图;
图3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的第一阻尼机构侧剖图;
图4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的手部锻炼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的座椅装置主剖图;
图7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的第二移动机构仰视图;
图8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的使用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底座;200、腿部锻炼装置;210、壳体;211、活动孔;220、踏板;230、往复机构;231、翻转板;2311、支撑杆;2312、转轴;232、第一支撑座;233、连接套;234、驱动杆;240、动力机构;241、往复杆;2411、第二支撑座;242、第一斜面齿轮;243、第二斜面齿轮;244、传动轴;245、第一齿轮;246、第二齿轮;247、第一驱动电机;250、第一移动机构;251、移动板;252、导轨;253、滚珠丝杆;254、第二驱动电机;260、第一阻尼机构;261、凸轮;262、柔性支撑带;263、第一电磁铁;264、第三支撑座;265、第二电磁铁;300、手部锻炼装置;310、支撑架;320、容置腔;330、第二阻尼机构;331、拉块;332、阻挡块;333、导杆;334、阻力弹簧;335、螺杆;3351、第三齿轮;336、第四齿轮;337、拉绳;3371、拉环;338、定滑轮;340、双头电机;400、座椅装置;410、可调式座椅;420、波纹套;430、升降机构;431、升降部;4311、伸缩杆;4312、第一固定座;4313、顶板;432、调节部;4321、连接座;4322、往复板;4323、连杆;4324、第二固定座;433、驱动轴;434、第三驱动电机;440、第二移动机构;441、底板;442、同步轴;4421、轴承座;443、滚轮;444、第一锥齿轮;445、第二锥齿轮;446、第四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00,其上方横向的依次设有腿部锻炼装置200、手部锻炼装置300和座椅装置400;
参照附图1~2所示,腿部锻炼装置200包括壳体210、踏板220、往复机构230、动力机构240和第一移动机构250,壳体210的顶部具有两个开口朝上的活动孔211,活动孔211沿壳体21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个活动孔211内转动连接有踏板220,壳体210的内部横向的依次设有往复机构230和动力机构240,动力机构240与往复机构230连接,第一移动机构250设于动力机构240的下方。
具体地,参照附图2所示,往复机构230包括翻转板231、第一支撑座232、连接套233和驱动杆234,壳体210的内部沿中心线对称布置有两个翻转板231,翻转板231均通过支撑杆2311与踏板220转动连接,两个翻转板231一侧均设有第一支撑座232,每个第一支撑座232上转动连接有转轴2312,转轴2312的一端与翻转板231固定连接,两个翻转板231之间设有连接套233,连接套233上转动连接有径向对称的两个驱动杆234,且两个驱动杆234均呈L形设置,两个驱动杆23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翻转板231转动连接。
该实施例中,连接套233上具有三个通孔,两侧的通孔直径相同且形成对称设置,中间的通孔的直径大于两侧的通孔的直径;通过动力机构240的驱动以及第二支撑座2411的支撑作用,使连接套233一上一下的弧形运动(连接套233的运动轨迹与跷跷板的运动轨迹相同),利用驱动杆234带动翻转板231一上一下的弧形运动,同时推动踏板220在活动孔211内进行翻转运动;可为患者提供辅助作用,改善关节处的血液循环,从而更有助于患者恢复。
举例说明,参照附图2所示,连接套233靠近第一移动机构250的一侧向下运动,同时下压上方的驱动杆234,并使驱动杆234下压翻转板231接近第一移动机构250处的端部,则翻转板231向上翘起,此时,踏板220也会借助支撑杆2311的作用跟随向上翘起;基于前述的运动轨迹,相反地,连接套233远离第一移动机构250的一侧向上运动,可抬起下方的驱动杆234,并使驱动杆234抬起翻转板231接近第一移动机构250处的端部,则翻转板231向下翻转,此时,踏板220也会借助支撑杆2311的作用跟随向下翻转。
具体地,参照附图2所示,动力机构240包括往复杆241、第一斜面齿轮242、第二斜面齿轮243、传动轴244、第一齿轮245、第二齿轮246和第一驱动电机247,往复杆241的一端被固定于连接套233内,且通过第二支撑座2411支撑于壳体210的底部,往复杆241靠近第二支撑座2411一侧的杆体上套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一斜面齿轮242,两个第一斜面齿轮242之间设有第二斜面齿轮243,第二斜面齿轮243的内轴固定有传动轴244,传动轴24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45,第二齿轮246与第一齿轮245啮合,第一驱动电机247的输出端与第二齿轮246的内轴键连接。
该实施例中,将第一驱动电机247通电驱动第二齿轮246带动第一齿轮245旋转,并使第二斜面齿轮243旋转,此时,第二斜面齿轮243分别对两个第一斜面齿轮242传动,可使连接套233交错式的弧形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斜面齿轮243的斜面只有四分之一的齿数,因此旋转一圈后可分别对两个第一斜面齿轮242传动,从而使连接套233形成交错式的弧形运动。
具体地,参照附图2所示,第一移动机构250包括移动板251、导轨252、滚珠丝杆253和第二驱动电机254,第一驱动电机247被固定安装在移动板251上,移动板251的下方设有两个相对的导轨252,移动板251通过滑块可在导轨252上滑动,移动板251的底部且位于两个导轨252之间固定连接有螺套,滚珠丝杆253的杆体与螺套螺纹连接,第二驱动电机254的输出端与滚珠丝杆253的端部键连接,且第二驱动电机254被安装在壳体210的底部。
该实施例中,在患者自助运动时,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54通电驱动滚珠丝杆253旋转,通过螺套的作用,可使移动板251通过滑块沿导轨252上滑动,使得第二齿轮246不与第一齿轮245啮合,从而使得患者自助运动时不会对第一驱动电机247造成损伤。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附图2~3所示,每个转轴2312远离翻转板231的端部设有第一阻尼机构260,第一阻尼机构260包括凸轮261、柔性支撑带262、第一电磁铁263、第三支撑座264和第二电磁铁265,凸轮261被固定在远离翻转板231的端部,沿凸轮261周向分布有多个第一电磁铁263,并通过柔性支撑带262将多个第一电磁铁263包裹在凸轮261的表面,凸轮261的下方通过第三支撑座264固定有第二电磁铁265。
该实施例中,患者自助运动时,翻转板231通过转轴2312带动凸轮261弧形运动,同时,第一电磁铁263和第二电磁铁265通电相吸形成阻力,可使患者模拟走路加强肌肉记忆。
参照附图4所示,手部锻炼装置300包括支撑架310、容置腔320、两个第二阻尼机构330和双头电机340,支撑架310呈冂字型设置,支撑架310的横板处具有容置腔320,容置腔320的内部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二阻尼机构330,两个第二阻尼机构330之间连接有双头电机340。
具体地,参照附图4~5所示,两个第二阻尼机构330皆包括拉块331、阻挡块332、导杆333、阻力弹簧334、螺杆335、第四齿轮336和拉绳337,拉块331和阻挡块332均横向的依次设在容置腔320内,拉块331和阻挡块332之间分别设有两个导杆333和阻力弹簧334,每个导杆333一端与容置腔320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阻挡块332滑动连接,阻力弹簧334位于两个导杆333之间,阻力弹簧334的两端分别与拉块331和阻挡块332抵接,阻挡块332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杆335,且位于两个导杆333之间,每个螺杆335远离阻挡块332的端部均键连接有第三齿轮3351,两个第三齿轮3351啮合有第四齿轮336,双头电机340的其一输出端与第四齿轮336键连接,拉绳337的一端与拉块331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阻力弹簧334,阻挡块332和容置腔320并延伸至支撑架310的外侧,且拉绳337位于支撑架310外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拉环3371。
该实施例中,将双头电机340通电驱动第四齿轮336并带动两个第三齿轮3351旋转,并使两个螺杆335旋转,此时阻挡块332可横向移动,进而能够调节阻力弹簧334的压缩程度,同时,通过拉动拉环3371使拉绳337带动推块横向移动使阻力弹簧334产生形变进行锻炼。
当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同时拉动拉环3371或往复式拉动拉环3371进行锻炼。
进一步地,两个螺杆335的螺纹呈反向设置。可使两个螺杆335保持同向旋转,从而可保证阻挡块332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阻挡块332远离阻力弹簧334的一侧设有可供拉绳337绕设的定滑轮338。可避免拉绳337遇到拐角处对拉绳337造成损伤。
座椅装置400包括可调式座椅410、波纹套420、升降机构430和第二移动机构440,可调式座椅410的底部固定有波纹套420,波纹套420纵向的依次有升降机构430和第二移动机构440,升降机构430分别与可调式座椅410和第二移动机构440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可调式座椅410为背靠可翻转的座椅。
升降机构430包括升降部431、两个调节部432、驱动轴433和第三驱动电机434,两个调节部432呈对称设置,驱动轴433与调节部432连接,第三驱动电机434的输出端与驱动轴433的端部键连接,调节部432用于传动以使升降部431对可调式座椅410进行顶升。
具体地,参照附图6所示,升降部431包括伸缩杆4311、第一固定座4312和顶板4313,波纹套420内分布有四个伸缩杆4311,每个伸缩杆4311两两对称布置以构成一个矩形,每个伸缩杆4311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座4312,顶板4313被固定在四个第一固定座4312上。
该实施例中,随着调节部432的驱动,顶板4313可对可调式座椅410进行顶升。
具体地,参照附图6所示,调节部432设在四个伸缩杆4311之间,调节部432包括连接座4321、往复板4322、连杆4323和第二固定座4324,驱动轴433的轴体横穿连接座4321并转动连接,连接座4321呈U字形设置,驱动轴433位于连接座4321内部的轴体固定有往复板4322,往复板4322远离驱动轴433的一侧铰接有连杆4323,连杆4323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4324铰接,第二固定座4324与顶部的底部固定连接。
该实施例中,往复板4322和连杆4323连接处被构成“>”型结构,通过驱动轴433的传动,往复板4322进行翻转运动,通过改变往复板4322和连杆4323之间的夹角,以实现顶板4313的升降。
具体地,参照附图7所示,第二移动机构440包括底板441、同步轴442、滚轮443、第一锥齿轮444、第二锥齿轮445和第四驱动电机446,底板441的底部设有两个同步轴442,每个同步轴442均通过两个轴承座4421与底板441连接,且两个同步轴442沿底板441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每个同步轴442端部均键连接有滚轮443,底座100上开设有可供滚轮443移动的滑槽,其一同步轴442的表面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44,第二锥齿轮445与第一锥齿轮444啮合,第四驱动电机446的输出端与第二锥齿轮445键连接,第四驱动电机446被固定在底板441的底部。
该实施例中,伸缩杆4311和连接座4321均被固定在底板441上,将第四驱动电机446通电驱动第二锥齿轮445旋转,并对第一锥齿轮444传动,第一锥齿轮444带动同步轴442以使滚轮443在滑槽内横向移动,可调节可调式座椅410与壳体210之间的距离,能够适应不同患者的身高,从而提高了实用性。
实施例二
参照附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另提供的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横向和纵向的调节:将第四驱动电机446通电驱动第二锥齿轮445旋转,并对第一锥齿轮444传动,第一锥齿轮444带动同步轴442以使滚轮443在滑槽内横向移动,可调节可调式座椅410与壳体210之间的距离,同时,第三驱动电机434通电带动驱动轴433向调节部432进行传动,以使升降部431带动可调式座椅410纵向移动;
S2,腿关节锻炼:将第一驱动电机247通电驱动第二齿轮246带动第一齿轮245旋转,并使第二斜面齿轮243旋转,此时,第二斜面齿轮243分别对两个第一斜面齿轮242传动,可使连接套233交错式的弧形运动,并利用驱动杆234的作用下,两个翻转板231形成一上一下往复式的翻转运动,同时,踏板220通过支撑杆2311的顶升作用跟随一上一下往复式的翻转运动;
S3,肘关节锻炼:将双头电机340通电驱动第四齿轮336并带动两个第三齿轮3351旋转,并使两个螺杆335旋转,此时阻挡块332可横向移动,进而能够调节阻力弹簧334的压缩程度,同时,通过拉动拉环3371使拉绳337带动推块横向移动使阻力弹簧334产生形变进行锻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电机247、第二驱动电机254、第一电磁铁263、第二电磁铁265、双头电机340、第三驱动电机434和第四驱动电机446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第一驱动电机247、第二驱动电机254、第一电磁铁263、第二电磁铁265、双头电机340、第三驱动电机434和第四驱动电机446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横向的依次设有腿部锻炼装置、手部锻炼装置和座椅装置;
所述腿部锻炼装置包括壳体、踏板、往复机构、动力机构和第一移动机构,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两个开口朝上的活动孔,所述活动孔沿所述壳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活动孔内转动连接有所述踏板,所述壳体的内部横向的依次设有所述往复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往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设于所述动力机构的下方;
所述往复机构包括翻转板、第一支撑座、连接套和驱动杆,所述壳体的内部沿中心线对称布置有两个所述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均通过支撑杆与所述踏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翻转板一侧均设有所述第一支撑座,每个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翻转板之间设有所述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转动连接有径向对称的两个所述驱动杆,且两个所述驱动杆均呈L形设置,两个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翻转板转动连接;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往复杆、第一斜面齿轮、第二斜面齿轮、传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往复杆的一端被固定于所述连接套内,且通过第二支撑座支撑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往复杆靠近所述第二支撑座一侧的杆体上套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一斜面齿轮,两个所述第一斜面齿轮之间设有所述第二斜面齿轮,所述第二斜面齿轮的内轴固定有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内轴键连接;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板、导轨、滚珠丝杆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被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的下方设有两个相对的导轨,所述移动板通过滑块可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且位于两个所述导轨之间固定连接有螺套,所述滚珠丝杆的杆体与所述螺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滚珠丝杆的端部键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通过动力机构的驱动以及第二支撑座的支撑作用,使连接套一上一下的弧形运动,利用驱动杆带动翻转板一上一下的弧形运动,同时推动踏板在活动孔内进行翻转运动;
每个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翻转板的端部设有第一阻尼机构,第一阻尼机构包括凸轮、柔性支撑带、第一电磁铁、第三支撑座和第二电磁铁,所述凸轮被固定在远离所述翻转板的端部,沿所述凸轮周向分布有多个所述第一电磁铁,并通过所述柔性支撑带将多个所述第一电磁铁包裹在所述凸轮的表面,所述凸轮的下方通过所述第三支撑座固定有所述第二电磁铁;
所述手部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架、容置腔、两个第二阻尼机构和双头电机,所述支撑架呈冂字型设置,所述支撑架的横板处具有所述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内部设有对称的所述两个第二阻尼机构,所述两个第二阻尼机构之间连接有所述双头电机;
其中,所述两个第二阻尼机构皆包括拉块、阻挡块、导杆、阻力弹簧、螺杆、第四齿轮和拉绳,所述拉块和所述阻挡块均横向的依次设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拉块和所述阻挡块之间分别设有两个所述导杆和所述阻力弹簧,每个所述导杆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阻挡块滑动连接,所述阻力弹簧位于两个所述导杆之间,所述阻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拉块和所述阻挡块抵接,所述阻挡块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所述螺杆,且位于两个所述导杆之间,每个所述螺杆远离所述阻挡块的端部均键连接有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有所述第四齿轮,所述双头电机的其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四齿轮键连接,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拉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阻力弹簧,所述阻挡块和所述容置腔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架的外侧,且所述拉绳位于所述支撑架外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拉环;
两个所述螺杆的螺纹呈反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块远离所述阻力弹簧的一侧设有可供拉绳绕设的定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装置包括可调式座椅、波纹套、升降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所述可调式座椅的底部固定有所述波纹套,所述波纹套纵向的依次有升降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与所述可调式座椅和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部、两个调节部、驱动轴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两个调节部呈对称设置,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调节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的端部键连接,所述调节部用于传动以使所述升降部对可调式座椅进行顶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底板、同步轴、滚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四驱动电机,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两个所述同步轴,每个所述同步轴均通过两个轴承座与所述底板连接,且两个所述同步轴沿所述底板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同步轴端部均键连接有所述滚轮,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可供所述滚轮移动的滑槽,其一所述同步轴的表面键连接有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键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电机被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底部。
6.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的使用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横向和纵向的调节:将第四驱动电机通电驱动第二锥齿轮旋转,并对第一锥齿轮传动,第一锥齿轮带动同步轴以使滚轮在滑槽内横向移动,可调节可调式座椅与壳体之间的距离,同时,第三驱动电机通电带动驱动轴向调节部进行传动,以使升降部带动可调式座椅纵向移动;
S2,腿关节锻炼:将第一驱动电机通电驱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旋转,并使第二斜面齿轮旋转,此时,第二斜面齿轮分别对两个第一斜面齿轮传动,可使连接套交错式的弧形运动,并利用驱动杆的作用下,两个翻转板形成一上一下往复式的翻转运动,同时,踏板通过支撑杆的顶升作用跟随一上一下往复式的翻转运动;
S3,肘关节锻炼:将双头电机通电驱动第四齿轮并带动两个第三齿轮旋转,并使两个螺杆旋转,此时阻挡块可横向移动,进而能够调节阻力弹簧的压缩程度,同时,通过拉动拉环使拉绳带动推块横向移动使阻力弹簧产生形变进行锻炼。
CN202210309880.5A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及其方法 Active CN114632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9880.5A CN114632293B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9880.5A CN114632293B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2293A CN114632293A (zh) 2022-06-17
CN114632293B true CN114632293B (zh) 2023-06-16

Family

ID=81949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9880.5A Active CN114632293B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3229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734550U (zh) * 2017-10-19 2018-08-17 马丽丽 一种康复科上肢锻炼装置
CN214858866U (zh) * 2020-12-30 2021-11-26 哈尔滨揽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骨科术后用康复训练装置
CN113081659A (zh) * 2021-03-01 2021-07-09 广西南宁市堂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牵引设备及其方法
CN214550956U (zh) * 2021-03-09 2021-11-02 湖州师范学院 一种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CN215229885U (zh) * 2021-06-02 2021-12-21 冯洁 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2293A (zh) 2022-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92419B (zh) 手臂、腿部、腰椎按摩锻炼仪器
KR20020064648A (ko) 기능강화훈련기
CN213190685U (zh) 一种带有下肢振动理疗功能的康复站立床
CN110538044A (zh) 一种儿童辅助运动康复装置
WO2014101792A1 (zh) 健身床
CN115590732B (zh) 一种医疗康复训练器械
CN108578099A (zh) 一种具有四肢康复功能的医疗床
CN112043564A (zh) 一种多功能医疗康复设备
CN113633518B (zh) 一种针对卧床患者进行康复的锻炼装置
CN114632293B (zh) 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及其方法
CN114100074B (zh) 一种适用老年人下肢平衡能力的康复用便携式拉伸装置
CN213192292U (zh) 一种骨科用腿部恢复锻炼装置
CN212369482U (zh) 一种肢体肌肉康复器
CN113856159A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
CN112618268A (zh) 获得性衰弱康复锻炼设备
CN109172259B (zh) 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
CN211722503U (zh) 一种辅助运动床
CN22025665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骨科下肢康复椅
CN112972206B (zh) 一种腿脚不便病人专用下肢康复训练器
CN218774241U (zh) 一种锻炼用辅助床
CN110151487A (zh) 一种康复科用四肢康复锻炼装置
CN108853932A (zh) 一种医疗复健用辅助手臂拉伸设备
CN220175487U (zh) 一种康复医疗床
CN218980367U (zh) 一种腿部康复运动设备
CN113975101B (zh) 一种上肢骨科康复训练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