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25032B - 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25032B
CN109125032B CN201810923505.3A CN201810923505A CN109125032B CN 109125032 B CN109125032 B CN 109125032B CN 201810923505 A CN201810923505 A CN 201810923505A CN 109125032 B CN109125032 B CN 1091250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driving
upper body
driving motor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235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25032A (zh
Inventor
路聊东
康玉晗
王猛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 Liaodo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9235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50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25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5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25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50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06Percussion or tapping mass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2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61H2205/081Back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床架,所述床架的中间位置设有横向滑杆,所述横向滑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沿横向滑杆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床架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沿水平方向摆动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一滑块的一侧面铰接,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一滑块的另一侧面铰接;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上通过翻转机构安装有上身垫,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上安装有下肢垫,所述第一滑块上安装有中部垫;所述下肢垫上设有下肢固定带,所述中部垫上设有腰部固定带,所述上身垫上设有上身固定带;该腰部肌肉恢复床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对于腰部肌肉恢复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
背景技术
腰腹部受伤或经过腰腹部手术患者,不能自主运动,长时间的不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不能正常活动,为了保证患者的恢复就需要患者家属帮患者按摩,但患者家属也不能随时在患者身旁帮忙,在以前患者家属帮患者按摩的方法效果不明显且需要的时间长而且还很劳累,若不能经常给患者按摩效果也会减小,患者不能快速恢复,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腰部肌肉恢复床。
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床架,所述床架的中间位置设有横向滑杆,所述横向滑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沿横向滑杆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床架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沿水平方向摆动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一滑块的一侧面铰接,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一滑块的另一侧面铰接;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上通过翻转机构安装有上身垫,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上安装有下肢垫,所述第一滑块上安装有中部垫;所述下肢垫上设有下肢固定带,所述中部垫上设有腰部固定带,所述上身垫上设有上身固定带;
所述床架的侧面上沿床架的长度方向安装有T字形滑轨,且所述T字形滑轨位于上身垫的下方,所述T字形滑轨上沿床架的长度方向安装有齿条杆,所述T字形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架,所述滑架上在与T字形滑轨连接处设有第五驱动电机,所述第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所述齿条杆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滑架的上端沿水平方向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以及用于驱动第三电动推杆转动的第六驱动电机;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安装有沿竖直设置的第四电动推杆,所述第四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安装有按摩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按摩装置转动的第七驱动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患者需要对腰部两侧的肌肉群进行训练时,首先患者需要平躺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背部靠在上身垫上,臀部至于中部垫上,腿部伸直平放在下肢垫上,患者躺好放松用上身固定带、腰部固定带、下肢固定带将患者固定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启动第一驱动装置,使得第一滑块在横向滑杆上循环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绕着与床架的铰接点摆动,从而带动上身垫、中部垫 、下肢垫左右摆动,由于患者通过固定带将躯体固定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所以患者会被带动进行左右扭腰摆动,无需自身发力,完成训练达到舒筋活血的作用;另外患者运用腰部肌肉恢复床进行运动后需要肌肉放松按摩训练,首先患者需要附身趴卧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将脸部放置在头枕的通气孔上,第五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由于驱动齿轮和齿条杆的配合使整个滑架沿T字形滑轨运动,然后通过第六驱动电机调节第三电动推杆的转向,再通过第四电动推杆调节按摩装置的高度,最后通过第七驱动电机带动按摩装置换向便于给患者进行肌肉按摩。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转轮、连杆,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机座安装在底板上,所述转轮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在底板上且位于横向滑杆的下方,所述机座上在第一驱动电机和转轮之间设有第一减速箱;所述连杆的一端偏心地铰接在转轮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滑块的下方用于驱动第一滑块沿横向滑杆往复滑动;该第一驱动装置工作时,由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减速箱驱动转轮转动,转轮转动时通过连杆驱动第一滑块沿横向滑杆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转轴、第二驱动电机、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翻转杆,所述支撑板安装在第一气缸的缸体上且位于上身垫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翻转杆的一端沿垂直于第一转轴方向通过卡套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的中间位置,所述上身垫转动连接在所述翻转杆上,所述翻转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头枕;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带轮固定安装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带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安装有第一传动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患者运用腰部肌肉恢复床进行助力仰卧起坐训练,首先患者需要平躺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头部枕在头枕上,背部靠在上身垫上,臀部至于中部垫上,腿部伸直平放在下肢垫上,患者躺好放松用上身固定带、腰部固定带、下肢固定带将患者固定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然后启动第二驱动电机转动,第二驱动电机转动时通过第一带轮、第一传动带、第二带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时通过翻转杆带动上身垫绕第一转轴转动将上身垫抬起,由于患者通过固定带将躯体固定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所以患者将跟随上身垫的抬起而将上身直立,无需自身发力,完成助力仰卧起坐训练。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过渡垫,且所述过渡垫位于上身垫和中部垫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身垫的背面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上身垫绕翻转杆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以及输入端与第三驱动电机相连且输出端与翻转杆同轴设置的第二减速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患者运用腰部肌肉恢复床进行进行坐起转腰训练,首先患者需要平躺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头部枕在头枕上,背部靠在上身垫上,臀部至于中部垫上,腿部伸直平放在下肢垫上,患者躺好放松用上身固定带、腰部固定带、下肢固定带将患者固定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然后启动第二驱动电机转动,第二驱动电机转动时通过第一带轮、第一传动带、第二带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时通过翻转杆带动上身垫绕第一转轴转动将将上身直立,第三驱动电机通过第二减速箱转动带动翻转杆转动,由于翻转杆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且上身垫转动连接在翻转杆上,因此带动上身垫绕着翻转杆转动,由于患者上身被上身固定带固定在上身垫上,所以患者上身随之转动,无需自身发力,完成坐起转腰训练。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轴上在靠近其两端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沿床架长度方向设置的阻力杆,且所述阻力杆位于上身垫的下方;所述阻力杆上在于第一转轴连接处的侧面上均设有第一摩擦片,所述支撑板上沿第一转轴的长度方向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均安装有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片与所述第一摩擦片配合用于增大阻力杆绕第一转轴转动时的阻力;所述阻力杆上在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铰接有中间杆,所述中间杆上在远离所述阻力杆的一端设有压杆,且所述压杆与中间杆相互垂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患者运用腰部肌肉恢复床进行增肌恢复负载运动训练,首先患者需要平躺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头部枕在头枕上,背部靠在上身垫上,臀部至于中部垫上,腿部伸直平放在下肢垫上,患者躺好放松通过中间杆将压杆转动到上身垫上方并且用上身固定带固定在患者身体前,使阻力杆能够随着上身垫一起运动,当第一电动推杆伸出使第二摩擦片和第一摩擦片相接触时,使得压杆产生负载,当患者进行仰卧起坐时带动上身垫运动,从而克服负载进行运动,训练腰腹区域的肌肉群。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按摩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第四电动推杆伸缩端上的第一壳体,以及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在远离第四电动推杆的侧面上并排设有两个转轴孔,所述转轴孔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上在位于第二壳体内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带动第一按摩头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按摩头上在位于第二壳体内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带动第二按摩头转动的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壳体内安装有输出轴与第一齿轮同轴连接的转动电机;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面上并排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敲打锤,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迫使所述敲打锤向第二壳体内运动的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壳体内在安装孔的上方通过撑杆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在靠近其两端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用于推动敲打锤沿安装孔往复运动的凸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用于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二壳体内安装有敲打电机,所述敲打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按摩装置工作时有肌肉按摩和敲击按摩两种工作模式,当实行肌肉按摩功能时,转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按摩头在转轴孔内转动,第一齿轮转动时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二按摩头转动,当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与患者身体肌肉接触时,可达到按摩作用;当实行敲击按摩功能时,敲打电机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通过第三齿轮驱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转动时通过凸轮和复位弹簧的作用,驱动敲打锤沿安装孔上下往复运动,当敲打锤与患者腰背部接触时可达到敲击肌肉的效果,进而达到按摩的效果。
有益效果:
该腰部肌肉恢复床工作时,带动患者进行活动,不需要患者发力,从而能够有效减少二次受伤;另外能够负载训练,实现患者的逐渐恢复;训练结束后能够进行放松按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翻转机构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翻转机构的示意图二;
图7 为本发明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用于支撑放置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2和13为本发明肌肉放松按摩示意图;
图14和15为本发明敲击按摩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负载肌肉力量训练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助力仰卧起坐训练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左右摇摆扭腰训练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坐起转腰训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19所示,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床架2,所述床架2的中间位置设有横向滑杆23a,所述横向滑杆23a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3,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23沿横向滑杆23a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床架2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沿水平方向摆动的第一气缸26a和第二气缸26b,所述第一气缸26a的伸缩端与第一滑块23的一侧面铰接,所述第二气缸26b的伸缩端与第一滑块23的另一侧面铰接;所述第一气缸26a的缸体上通过翻转机构安装有上身垫4,所述第二气缸26b的缸体上安装有下肢垫9,所述第一滑块23上安装有中部垫8;所述下肢垫9上设有下肢固定带5c,所述中部垫8上设有腰部固定带5b,所述上身垫4上设有上身固定带5a。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4c、转轮24、连杆2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4c通过机座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转轮24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且位于横向滑杆23a的下方,所述机座上在第一驱动电机14c和转轮24之间设有第一减速箱19a;所述连杆25的一端偏心地铰接在转轮24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滑块23的下方用于驱动第一滑块23沿横向滑杆23a往复滑动。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板101、第一转轴15、第二驱动电机14c、第一带轮17b、第二带轮17a、翻转杆20,所述支撑板101安装在第一气缸26a的缸体上且位于上身垫4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15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01上,所述翻转杆20的一端沿垂直于第一转轴15方向通过卡套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15的中间位置,所述上身垫4转动连接在所述翻转杆20上,所述翻转杆20的另一端安装有头枕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4c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板101上,所述第一带轮17b固定安装在第二驱动电机14c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带轮17a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15上,所述第一带轮17b和第二带轮17a之间安装有第一传动带18a;所述第一转轴15上安装有过渡垫7,且所述过渡垫7位于上身垫4和中部垫8之间;所述上身垫4上在靠近所述过渡垫7处设有两个并排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腰部按摩头6a,所述上身垫4的背面上设有用于驱动腰部按摩头6a动作的腰部按摩驱动电机14a。
所述上身垫4的背面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上身垫4绕翻转杆20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14b,以及输入端与第三驱动电机14b相连且输出端与翻转杆20同轴设置的第二减速箱19a。
所述第一转轴15上在靠近其两端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沿床架2长度方向设置的阻力杆10b,且所述阻力杆10b位于上身垫4的下方;所述阻力杆10b上在于第一转轴15连接处的侧面上均设有第一摩擦片10d,所述支撑板101上沿第一转轴15的长度方向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13a,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3a的伸缩端均安装有第二摩擦片10c,所述第二摩擦片10c与所述第一摩擦片10d配合用于增大阻力杆10b绕第一转轴15转动时的阻力;所述阻力杆10b上在远离第一转轴15的一端铰接有中间杆10a,所述中间杆10a上在远离所述阻力杆10b的一端设有压杆10f,且所述压杆10f与中间杆10a相互垂直。
所述床架2的两侧面上沿床架2的长度方向安装有T字形滑轨36,且所述T字形滑轨36位于上身垫4的下方,所述其中一个T字形滑轨36上沿床架2的长度方向安装有齿条杆40,所述T字形滑轨36上滑动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架39,所述滑架39上在与T字形滑轨36连接处设有第五驱动电机14g,所述第五驱动电机14g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所述齿条杆40啮合的驱动齿轮42a;所述滑架39的上端沿水平方向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13c,以及用于驱动第三电动推杆13c转动的第六驱动电机14e;所述第三电动推杆13c的伸缩端安装有沿竖直设置的第四电动推杆13d,所述第四电动推杆13d的伸缩端安装有按摩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按摩装置转动的第七驱动电机14f。
所述按摩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第四电动推杆13d伸缩端上的第一壳体41a,以及安装在第一壳体41a上的第二壳体41b,所述第二壳体41b上在远离第四电动推杆13d的侧面上并排设有两个转轴孔,所述转轴孔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按摩头14d和第二按摩头14c,所述第一按摩头14d上在位于第二壳体41b内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带动第一按摩头14d转动的第一齿轮42b,所述第二按摩头14c上在位于第二壳体41b内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带动第二按摩头14c转动的第二齿轮42c,且所述第二齿轮42c与所述第一齿轮42b啮合;所述第二壳体41b内安装有输出轴与第一齿轮42b同轴连接的转动电机14h;所述第二壳体41b的另一侧面上并排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敲打锤45,所述第二壳体41b内设有迫使所述敲打锤45向第二壳体41b内运动的复位弹簧44;所述第二壳体41b内在安装孔的上方通过撑杆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9,所述第二转轴49上在靠近其两端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用于推动敲打锤45沿安装孔往复运动的凸轮43,所述第二转轴49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用于带动第二转轴49转动的第三齿轮42e,所述第二壳体41b内安装有敲打电机14i,所述敲打电机14i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三齿轮42e啮合的第四齿轮42d。
在患者运用腰部肌肉恢复床进行左右摇摆扭腰训练时,首先患者需要平躺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背部靠在上身垫4上,臀部至于中部垫8上,腿部伸直平放在下肢垫9上,患者躺好放松用上身固定带5a、腰部固定带5b、下肢固定带5c将患者固定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由第一驱动电机14c通过第一减速箱19a驱动转轮24转动,转轮24转动时通过连杆24驱动第一滑块23沿横向滑杆23a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气缸26a和第二气缸26b绕着与床架2的铰接点摆动,从而带动上身垫4、中部垫8 、下肢垫9左右摆动,由于患者通过固定带将躯体固定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所以患者会被带动进行左右扭腰摆动,无需自身发力,完成训练,通过次训练可活动患者腰部两侧的肌肉群,都达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在患者运用腰部肌肉恢复床进行助力仰卧起坐训练时,首先患者需要平躺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头部枕在头枕3上,背部靠在上身垫4上,臀部至于中部垫8上,腿部伸直平放在下肢垫9上,患者躺好放松用上身固定带5a、腰部固定带5b、下肢固定带5c将患者固定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然后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4c转动,第二驱动电机14c转动时通过第一带轮17b、第一传动带18a、第二带轮17a带动第一转轴15转动,第一转轴15转动时通过翻转杆20带动上身垫4绕第一转轴15转动将上身垫4抬起,由于患者通过固定带将躯体固定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所以患者将跟随上身垫4的抬起而将上身直立,无需自身发力,完成助力仰卧起坐训练。
在患者运用腰部肌肉恢复床进行进行坐起转腰训练时,首先患者需要平躺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头部枕在头枕3上,背部靠在上身垫4上,臀部至于中部垫8上,腿部伸直平放在下肢垫9上,患者躺好放松用上身固定带5a、腰部固定带5b、下肢固定带5c将患者固定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然后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4c转动,第二驱动电机14c转动时通过第一带轮17b、第一传动带18a、第二带轮17a带动第一转轴15转动,第一转轴15转动时通过翻转杆20带动上身垫4绕第一转轴15转动将将上身直立,第三驱动电机14b通过第二减速箱19a转动带动翻转杆20转动,由于翻转杆20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15上且上身垫4转动连接在翻转杆20上,因此带动上身垫4绕着翻转杆20转动,由于患者上身被上身固定带5a固定在上身垫4上,所以患者上身随之转动,无需自身发力,完成坐起转腰训练。
在患者运用腰部肌肉恢复床进行增肌恢复负载运动训练时,首先患者需要平躺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头部枕在头枕3上,背部靠在上身垫4上,臀部至于中部垫8上,腿部伸直平放在下肢垫9上,患者躺好放松通过中间杆10a将压杆10f转动到上身垫4上方并且用上身固定带5a固定在患者身体前,使阻力杆10b能够随着上身垫4一起运动,当第一电动推杆13a伸出使第二摩擦片10c和第一摩擦片10d相接触时,使得压杆10f产生负载,当患者进行仰卧起坐时带动上身垫4运动,从而克服负载进行运动,训练腰腹区域的肌肉群。
在患者运用腰部肌肉恢复床进行运动后肌肉放松按摩训练时,首先患者需要附身趴卧在腰部肌肉恢复床上,将脸部放置在头枕3的通气孔上,第五驱动电机14g带动驱动齿轮42a转动,由于驱动齿轮42a和齿条杆40的配合使整个滑架39沿T字形滑轨36运动,然后通过第六驱动电机14e调节第三电动推杆13c的转向,再通过第四电动推杆13d调节按摩装置的高度,最后通过第七驱动电机14f带动按摩装置换向便于给患者进行肌肉按摩。
该按摩装置工作时有肌肉按摩和敲击按摩两种工作模式,当实行肌肉按摩功能时,转动电机14h带动第一齿轮42b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按摩头14d在转轴孔内转动,第一齿轮42b转动时驱动第二齿轮42c转动,第二齿轮42c转动时带动第二按摩头14c转动,当第一按摩头14d和第二按摩头14c与患者身体肌肉接触时,可达到按摩作用;当实行敲击按摩功能时,敲打电机14i带动第四齿轮42d转动,第四齿轮42d通过第三齿轮42e驱动第二转轴49转动,第二转轴49转动时通过凸轮43和复位弹簧44的作用,驱动敲打锤45沿安装孔上下往复运动,当敲打锤45与患者腰背部接触时可达到敲击肌肉的效果,进而达到按摩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3)

1.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的中间位置设有横向滑杆,所述横向滑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沿横向滑杆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床架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沿水平方向摆动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一滑块的一侧面铰接,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一滑块的另一侧面铰接;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上通过翻转机构安装有上身垫,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上安装有下肢垫,所述第一滑块上安装有中部垫;所述下肢垫上设有下肢固定带,所述中部垫上设有腰部固定带,所述上身垫上设有上身固定带;
所述床架的侧面上沿床架的长度方向安装有T字形滑轨,且所述T字形滑轨位于上身垫的下方,所述T字形滑轨上沿床架的长度方向安装有齿条杆,所述T字形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架,所述滑架上在与T字形滑轨连接处设有第五驱动电机,所述第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所述齿条杆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滑架的上端沿水平方向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以及用于驱动第三电动推杆转动的第六驱动电机;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安装有沿竖直设置的第四电动推杆,所述第四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安装有按摩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按摩装置转动的第七驱动电机;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转轮、连杆,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机座安装在底板上,所述转轮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在底板上且位于横向滑杆的下方,所述机座上在第一驱动电机和转轮之间设有第一减速箱;所述连杆的一端偏心地铰接在转轮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滑块的下方用于驱动第一滑块沿横向滑杆往复滑动;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转轴、第二驱动电机、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翻转杆,所述支撑板安装在第一气缸的缸体上且位于上身垫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翻转杆的一端沿垂直于第一转轴方向通过卡套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的中间位置,所述上身垫转动连接在所述翻转杆上,所述翻转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头枕;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带轮固定安装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带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安装有第一传动带;
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过渡垫,且所述过渡垫位于上身垫和中部垫之间;所述上身垫的背面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上身垫绕翻转杆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以及输入端与第三驱动电机相连且输出端与翻转杆同轴设置的第二减速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肌肉恢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在靠近其两端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沿床架长度方向设置的阻力杆,且所述阻力杆位于上身垫的下方;所述阻力杆上在于第一转轴连接处的侧面上均设有第一摩擦片,所述支撑板上沿第一转轴的长度方向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均安装有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片与所述第一摩擦片配合用于增大阻力杆绕第一转轴转动时的阻力;所述阻力杆上在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铰接有中间杆,所述中间杆上在远离所述阻力杆的一端设有压杆,且所述压杆与中间杆相互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肌肉恢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第四电动推杆伸缩端上的第一壳体,以及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在远离第四电动推杆的侧面上并排设有两个转轴孔,所述转轴孔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上在位于第二壳体内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带动第一按摩头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按摩头上在位于第二壳体内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带动第二按摩头转动的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壳体内安装有输出轴与第一齿轮同轴连接的转动电机;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面上并排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敲打锤,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迫使所述敲打锤向第二壳体内运动的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壳体内在安装孔的上方通过撑杆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在靠近其两端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用于推动敲打锤沿安装孔往复运动的凸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用于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二壳体内安装有敲打电机,所述敲打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
CN201810923505.3A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125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3505.3A CN109125032B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3505.3A CN109125032B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5032A CN109125032A (zh) 2019-01-04
CN109125032B true CN109125032B (zh) 2020-12-22

Family

ID=64792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2350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125032B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250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6894B (zh) * 2020-09-17 2023-03-14 嘉兴市第一医院 一种腰部牵引装置
CN112603787B (zh) * 2021-01-11 2023-04-25 山东思科力健身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身体按摩器材
CN113476286B (zh) * 2021-08-11 2023-07-14 河北体育学院 一种自动化放松肌肉的体能恢复设备与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35054Y (zh) * 2008-05-06 2009-05-13 王湘粤 颈腰椎牵引摇摆保健床
CN102499850B (zh) * 2011-10-12 2013-11-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中医按摩机器人
KR101135365B1 (ko) * 2011-11-28 2012-04-16 오승훈 전신 운동기
CN203576846U (zh) * 2013-12-13 2014-05-07 王宝光 仿真气压按摩床
CN203841872U (zh) * 2014-04-29 2014-09-24 李科 一种腰、颈椎综合理疗康复床
KR101794684B1 (ko) * 2016-02-15 2017-11-08 신광의료기산업(주) 전신 재활운동기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5032A (zh) 2019-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8056A (zh) 一种骨科用腿部康复锻炼装置
CN202505695U (zh) 肢体被动锻炼器
CN109125032B (zh) 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
CN107198856B (zh) 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康复锻炼装置
CN113662805B (zh) 一种多位姿膝关节康复训练机器人
CN110538044A (zh) 一种儿童辅助运动康复装置
CN106618943A (zh) 一种医疗用颈肩按摩休息装置
CN109044734B (zh) 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
CN209075955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康复装置
CN107693302B (zh) 一种手脚同步锻炼的复健椅
CN212998224U (zh) 一种下肢力量锻炼架
CN109172259B (zh) 一种腰部肌肉恢复床
CN113633518A (zh) 一种针对卧床患者进行康复的锻炼装置
CN113616989A (zh) 一种用于卧床病人康复锻炼的肢体负重锻炼装置
CN116725814A (zh) 一种腿部康复护理装置
CN213048017U (zh) 腰肌劳损康复机构
CN107693303B (zh) 一种坐立两用的复健椅
CN112603787A (zh) 一种卧式身体按摩器材
CN112245259A (zh) 一种体育锻炼用放松腿部肌肉装置
CN218607276U (zh) 一种调节式四肢康复器
CN111759660A (zh) 一种全方位骨科康复训练器
CN217744948U (zh) 一种拉伸理疗椅的腿部抬升驱动结构
CN114469653B (zh) 一种患者康复用下肢康复锻炼器
CN108853932A (zh) 一种医疗复健用辅助手臂拉伸设备
CN215538165U (zh) 一种护理用心肺功能锻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u Liaodong

Inventor after: Kang Yuhan

Inventor after: Wang Meng

Inventor after: Other inventor requests not to publish the name

Inventor before: Request for anonymity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2

Address after: No.252000, Fenghuang Industrial Road, Liaocheng,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u Liaodong

Address before: 528000 255, 1 floor of 1 harvest 1 Street, Chao'an Road, Chancheng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FOSHAN XINZHUO PAIS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