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0159A - 一种电子设备配对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配对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0159A
CN114630159A CN202011462683.4A CN202011462683A CN114630159A CN 114630159 A CN114630159 A CN 114630159A CN 202011462683 A CN202011462683 A CN 202011462683A CN 114630159 A CN114630159 A CN 114630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signal strength
strength indic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26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30159B (zh
Inventor
易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626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0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30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0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30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0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7Establishing a sec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lient and a peripheral device or smart car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5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stream de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8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stream encryption, e.g. re-encrypting a decrypted video stream for redistribution in a hom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配对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配对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根据自身的屏幕识别符、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计算出与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将相对位置信息发送至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相对位置信息更新配对信息,能够在用户购置额外电子设备后,将额外电子设备与主机进行自动配对,简化用户操作并提高电子设备屏幕的美观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配对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配对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视厂商当前对于智能电视的形态已引入了分体设计,即:电视主机与屏幕分离,能够进一步减小屏幕宽度,但在当前的分体设计中,电视主机与屏幕之间采用线缆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冗余线缆导致美观度不足;在用户购置额外屏幕时,需要手动将额外屏幕与电视主机进行配对,对用户来说,增加了操作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配对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用户购置额外电子设备后,将额外电子设备的屏幕与主机进行自动配对,简化用户操作并提高电子设备屏幕的美观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主机、第一电子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拼接成拼接屏;
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配对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
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根据自身的屏幕识别符、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计算出与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将相对位置信息发送至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
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相对位置信息更新配对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多个天线,第二电子设备包括多个天线,无线通信信号的传播范围包括以任意一个天线为圆心、第一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范围,第一距离与对角线长度的差值小于第二距离,其中,对角线长度为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并排放置组成的拼接屏的对角线的长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配对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配对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
根据自身的屏幕识别符、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计算出与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信息;
将相对位置信息发送至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相对位置信息更新配对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相对位置信息发送至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第二确认消息,生成自身配对信息,第二确认消息包括当前信道和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
向主机发送自动配对完成通知,并接收主机发送的第三确认消息,自动配对完成通知包括自身配对信息、当前信道和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配对请求,并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自身的屏幕识别符、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计算出与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
按照设置的相对位置判定规则,根据多个信号属性信息,生成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
按照布局规则,根据相对位置,生成自身位置标识符;
将相对位置、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自身的屏幕识别符和自身位置标识符确定为相对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向主机发送自动配对完成通知,并接收主机发送的第三确认消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主机发送的加密视频流;
根据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对加密视频流进行解密,生成视频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对信息包括当前屏幕数和配对密钥;
生成自身配对信息,包括:
对当前屏幕数进行加1处理;
将加1处理后的当前屏幕数、配对密钥、自身的屏幕识别符和自身位置标识符确定为自身配对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布局规则包括:以位于拼接屏中心位置的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为起点,其它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按照顺时针方向螺旋递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属性信息包括信号强度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无线通信信号包括第一无线通信信号、第二无线通信信号、第三无线通信信号和第四无线通信信号;
第一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第一信号强度指示;
第二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第二信号强度指示;
第三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第三信号强度指示;
第四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第四信号强度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对位置判定规则包括:若第一信号强度指示、第二信号强度指示、第三信号强度指示和第四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一条件、第一信号强度指示和第四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二条件、第三信号强度指示和第一信号强度指示或者第一信号强度指示和第二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三条件,判定出相对位置为第二电子设备的右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对位置判定规则包括:若第一信号强度指示、第二信号强度指示、第三信号强度指示和第四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一条件、第一信号强度指示和第四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二条件、第一信号强度指示和第二信号强度指示或者第一信号强度指示和第三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四条件,判定出相对位置为第二电子设备的左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对位置判定规则包括:若第一信号强度指示、第二信号强度指示、第三信号强度指示和第四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一条件和设置的第五条件,判定出相对位置为第二电子设备的下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对位置判定规则包括:若第一信号强度指示、第二信号强度指示、第三信号强度指示和第四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一条件、第一信号强度指示和第四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二条件、第二信号强度指示和第三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六条件、第二信号强度指示和第四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七条件,判定出相对位置为第二电子设备的上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条件包括第一信号强度指示与第二信号强度指示的差值大于设置的第一阈值且第三信号强度指示与第四信号强度指示的差值大于设置的第二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一信号强度指示与第四信号强度指示的差值小于设置的第三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条件包括第三信号强度指示小于第一信号强度指示或第一信号强度指示小于第二信号强度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条件包括第二信号强度指示小于第一信号强度指示或第一信号强度指示小于第三信号强度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五条件包括第二信号强度指示小于第一信号强度指示且第一信号强度指示、第三信号强度指示和第四信号强度指示中两两差值均小于设置的第三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六条件包括第三信号强度指示小于第二信号强度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七条件包括第二信号强度信号指示和第四强度信号指示的差值小于设置的第三阈值或第二信号强度指示小于第四信号强度指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配对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无线通信信号包括自身配对信息,配对信息包括自身的屏幕识别符,以供第一电子设备根据自身的屏幕识别符、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和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计算出与自身的相对位置信息;
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相对位置信息;
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相对位置信息更新自身配对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多个无线通信信号,包括:
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多个无线通信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相对位置信息更新自身配对信息之后,还包括:
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确认消息,以供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二确认消息生成第一电子设备的配对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多个无线通信信号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配对请求,并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确认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相对位置信息更新自身配对信息之后,还包括:
按照指定周期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多个无线通信信号,并监听当前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接收主机发送的电子设备更新信息;
根据电子设备更新信息,更新自身配对信息,并继续执行按照指定周期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多个无线通信信号,并监听当前信道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设备包括:
显示屏;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指令被设备执行时,使得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配对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
根据自身的屏幕识别符、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计算出与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信息;
将相对位置信息发送至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相对位置信息更新配对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响应于第二确认消息,生成自身配对信息,第二确认消息包括当前信道和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
向主机发送自动配对完成通知,并接收主机发送的第三确认消息,自动配对完成通知包括自身配对信息、当前信道和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响应于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配对请求,并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按照设置的相对位置判定规则,根据多个信号属性信息,生成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
按照布局规则,根据相对位置,生成自身位置标识符;
将相对位置、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自身的屏幕识别符和自身位置标识符确定为相对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主机发送的加密视频流;
根据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对加密视频流进行解密,生成视频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配对信息包括当前屏幕数和配对密钥;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对当前屏幕数进行加1处理;
将加1处理后的当前屏幕数、配对密钥、自身的屏幕识别符和自身位置标识符确定为自身配对信息。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电子设备,设备包括:
显示屏;一个或多个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指令被设备执行时,使得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无线通信信号包括自身配对信息,配对信息包括自身的屏幕识别符,以供第一电子设备根据自身的屏幕识别符、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和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计算出与自身的相对位置信息;
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相对位置信息;
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相对位置信息更新自身配对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多个无线通信信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确认消息,以供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二确认消息生成第一电子设备的配对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配对请求,并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确认消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按照指定周期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多个无线通信信号,并监听当前信道。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主机发送的电子设备更新信息;
根据电子设备更新信息,更新自身配对信息,并继续执行按照指定周期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多个无线通信信号,并监听当前信道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配对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根据自身的屏幕识别符、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计算出与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将相对位置信息发送至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相对位置信息更新配对信息,能够在用户购置额外电子设备后,将额外电子设备与主机进行自动配对,简化用户操作并提高电子设备屏幕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拼接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分体拼接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拼接屏场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统配对场景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添加新电子设备场景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配对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短距广播技术的广播范围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场景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场景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正常发射功率下不同位置场景接收BLE信号的RSSI的对比示意图;
图11a为BLE天线相对位置为远端时BLE信号的RSSI的折线示意图;
图11b为BLE天线相对位置为近端时BLE信号的RSSI的折线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发射功率下不同位置场景接收BLE信号的RSSI的对比示意图;
图12a为BLE天线相对位置为远端时BLE信号的RSSI的折线示意图;
图12b为BLE天线相对位置为近端时BLE信号的RSSI的折线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的场景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的场景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的场景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的场景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屏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添加第一电子设备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更新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添加第一电子设备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更新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添加第一电子设备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更新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添加第一电子设备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更新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添加第一电子设备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更新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子设备的已知电子设备的分布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其它第二电子设备更新自身配对信息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其它第二电子设备更新自身配对信息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设定阈值,但这些设定阈值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设定阈值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设定阈值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设定阈值,类似地,第二设定阈值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设定阈值。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电视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主机与屏幕为一体设计的传统形态,另一种是主机与屏幕分离设计的分体形态。传统形态的智能电视需要通过线缆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若外部设备较多,会造成线缆较多,且由于传统形态的智能电视是将主机与屏幕作为一体设计,屏幕的厚度较厚。因此,传统形态的智能电视的美观性较差。分体形态的智能电视解决了传统形态的智能电视中屏幕厚度较厚的问题,且主机可以摆放在隐蔽的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美观性。但是分体形态的智能电视的主机和屏幕之间仍需要通过线缆进行连接,美观性有待提高。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电视的体验要求也逐渐升高。对于分体形态的智能电视而言,将屏幕与主机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连接,可以节约线缆资源,并且可以大幅提高分体形态的智能电视的美观性,使得电视外观具有科技感。由于分体形态的智能电视仅有一个屏幕,在某些需要沉浸式体验效果的用户活动中,例如:观影或玩游戏,单屏幕智能电视无法达到较好的用户体验。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体验,将多个屏幕进行拼接,多个屏幕配合一个主机,即:一个主机控制拼接的多个屏幕进行节目播放,可以形成分体拼接屏,可以增强用户在观看过程中的节目的视觉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拼接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以当前场景为游戏场景为例,该拼接屏1由3块屏幕拼接成,且3块屏幕按照一行三列的拼接方式进行拼接。将游戏画面按照纵向平均分割成三部分,分别显示于3块屏幕上,拼接屏1的3块屏幕从左到右依次显示游戏画面(左)、游戏画面(中)和游戏画面(右)。将多块屏幕拼接成拼接屏1显示游戏画面,可以增强用户的沉浸式体验效果。
作为另一种可选方案,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分体拼接屏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以当前场景为观影场景为例,该拼接屏1由4块屏幕构成,且4块屏幕按照两行两列的拼接方式进行拼接。将电影画面按照纵向平均分割成两部分,再按照横向平均分割成四部分;或者,将电影画面按照横向平均分割成两部分,再按照纵向平均分割成四部分。将分割后的四部分电影画面分别显示4块屏幕上,拼接屏1的4块屏幕顺时针方向依次显示电影画面(左上)、电影画面(右上)、电影画面(右下)和电影画面(左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拼接屏场景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场景包括拼接屏1、主机2、外部设备3和音频设备4。其中,主机2与拼接屏1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连接,主机2与音频设备4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连接,主机2与外部设备3通过线缆进行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多个屏幕进行拼接,形成分体拼接屏1。如图3所示,将4个屏幕按照两行两列的拼接方式进行拼接,形成分体拼接屏1。分体拼接屏1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主机2连接,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WLAN)、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简称:BLE)、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简称: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或红外技术(infrared,简称:IR)。主机2包括多个接口,例如: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简称:HDMI)、视频图形阵列接口(Video Graphics Array,简称:VGA)、数字视频接口(Digital VisualInterface,简称:DVI)、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接口中之一或其任意组合。将线缆插入对应的接口可以实现主机2与外部设备3之间的通信。外部设备3通过线缆与主机2进行有线连接,可以向主机2传输数据。例如:外部设备3包括游戏机、机顶盒、数字电视(Digital Television,简称:DTV)和家庭影院中之一或其任意组合。音频设备4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主机2通信连接,可以向主机2输入或输出音频。例如:音频设备4包括功放机、音箱、多媒体控制台、数字调音台、音频采样卡、合成器、中高频音箱、话筒、声卡、耳机中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若用户对拼接屏1有更高需求,需要再购入新屏幕对现有拼接屏进行扩展。将新屏幕与拼接屏1中的现有屏幕进行配对,从而可以扩展拼接屏1。按照传统的无线智能设备之间的配对逻辑,若增加新屏幕,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并发现新屏幕。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统配对场景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主机2与现有屏幕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主机2向现有屏幕发送视频流,以供现有屏幕显示视频画面,若用户购入新电子设备,用户需要手动操作,通过指定技术将新电子设备的屏幕与主机2进行配对,例如,指定技术为蓝牙;或者,以在Windows系统上添加无线显示器为例,用户需要在现有电子设备上使用鼠标右键点击桌面空白处、点击“显示设置”、点击“显示”、点击“添加无线显示器”、点击“扫描”、选择需要添加的显示器的名称以及设置显示器位置,使得新的显示器可以与主机连接成功,即:成功添加新的显示器。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添加新电子设备场景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笔记本电脑为现有电子设备,平板电脑为新电子设备,对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进行扩展,可以将平板电脑的屏幕扩展为笔记本电脑的扩展屏幕。但是作为扩展电子设备的平板电脑相对于笔记本电脑的相对位置,即:平板电脑位于笔记本电脑的上侧、下侧、左侧或右侧,需要用户在配对过程中手动设置。如图5所示,平板电脑位于笔记本电脑的右侧,因此桌面按照纵向平均分割成两部分,笔记本电脑的屏幕显示桌面的左半部分,平板电脑的屏幕显示桌面的右半部分。对于用户来说,传统的手动操作进行电子设备配对的过程较为复杂,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配对方法,能够在用户购置额外电子设备后,将额外电子设备的屏幕与主机进行自动配对,简化用户操作并提高电子设备屏幕的美观度。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1、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12和主机2。其中,第一电子设备11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12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主机2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阅读器设备、笔记本电脑。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可穿戴设备、头戴式显示器、阅读器设备、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便携式游戏机、笔记本电脑。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1为添加的新电子设备;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12为现有电子设备,并与主机2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第一电子设备11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12拼接成拼接屏。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1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12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配对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12的屏幕识别符。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1还用于根据自身的屏幕识别符、第二电子设备12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和第二电子设备12的屏幕识别符,计算出与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12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将相对位置信息发送至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12。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12用于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相对位置信息更新配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二电子设备12的数量为1个,则该第二电子设备12为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12;若第二电子设备12的数量为多个,则第一电子设备11还用于监听当前信道;响应于监听到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根据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确定出第二电子设备12。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6所示的通信系统还用于执行图7、图24或图25所示的电子设备配对方法,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第一电子设备为新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为现有电子设备为例,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配对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2、第二电子设备按照指定周期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多个无线通信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指定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具体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中,超短距广播技术为信号只能在第一距离内广播的技术。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短距广播技术的广播范围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以2个电子设备为例,每个电子设备包括多个天线,图8中仅示出一个天线,2个电子设备按照并排放置的拼接方式组成拼接屏,无线通信信号的传播范围包括以任意一个发送无线通信信号的天线为圆心,第一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范围。其中,第一距离与对角线长度的差值小于设置的第二距离,其中,对角线长度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并排放置组成的拼接屏的对角线的长度,第二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作为一种可选方案,第二距离可以设置为电子设备的屏幕的宽度的1/2或1/3,例如:电子设备的屏幕的宽度为96厘米(cm),第二距离设置为电子的屏幕的1/3,即:第二距离为32cm。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传输的信号,只有在第一距离内传输才可以被其他设备正确接收和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天线发送无线通信信号,且在每个周期内持续指定时长进行广播。其中,指定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配对信息包括配对密钥、当前屏幕数和自身屏幕信息。其中,自身屏幕信息包括屏幕唯一设备识别符(Unique DeviceIdentifier,简称:UDID)和位置标识符。作为一种可选方案,配对密钥为128位(bit),当前屏幕数为8位,屏幕UDID为32位,位置标识符为8位。
进一步地,将当前屏幕数和自身屏幕信息确定为屏幕位置数据。例如:屏幕位置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当前屏幕数(8bit) 3
位置标识符(8bit) 屏幕UDID(32bit)
0x01 0x37F4
0x02 0x1A50
0x03 0x868D
其中,0x代表16进制。可选地,屏幕位置数据也可以为十进制。
步骤104、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监听到第二电子设备按照指定周期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根据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确定出第二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简称:RSSI)或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plus Noise Ratio,SINR)。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为一个,该第二电子设备为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若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为多个,则第一电子设备监听到多个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根据信号属性信息确定出指定的第二电子设备。以信号属性信息包括RSSI为例,根据从多个RSSI中筛选出强度最高的RSSI,将强度最高的RSSI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为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若筛选出强度最高的RSSI的数量为多个,从多个强度最高的RSSI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中随机选择出一个第二电子设备,随机选择出的第二电子设备为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用户想要添加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电子设备直接挂在第二电子设备旁边并手动控制第一电子设备开机;第一电子设备开始监听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无线通信信号,若在第一指定时长内未监听到第二电子设备按照指定周期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的无线通信信号,以指定提醒方式提醒用户,使得用户使用传统配对方式进行手动配对。其中,指定提醒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作为一种可选方案,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处理器将生成的自动配对失败消息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屏幕显示该自动配对失败消息。
步骤106、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配对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配对请求,请求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配对;第二电子设备将配对请求发送至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生成第一确认消息并将第一确认消息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则无法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确认消息,若第一电子设备未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则在第二指定时长后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配对请求,并将设置的重试次数进行加1处理,当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设置的最大次数阈值时,表明自动配对失败,第一电子设备以指定提醒方式提醒用户,使得用户使用传统配对方式进行手动配对。其中,第二指定时长和最大次数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重试次数的初始值设置为0。
步骤108、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确认消息,根据自身的屏幕识别符、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计算出与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图传芯片,图传芯片控制发射端向接收端发送无线射频信号,无线射频信号包括无线通信信号,无线通信信号具备信号属性信息;以信号属性信息为RSSI为例,2.4G/5G天线的接收端接收到的无线通信信号的RSSI随距离变化的敏感度与发射端的发射功率成反比,即:发射端的发射功率越小,RSSI随距离变化的敏感度越大。基于此现象,假设第一电子设备B为新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A为现有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B具备第一短距天线R,第二电子设备A具备第二短距天线S1和第三短距天线S2,且两个短距天线分别位于第二电子设备A的两侧,可选地,短距天线为BLE天线或无线上网(Wi-Fi)天线;第一短距天线S1和第二短距天线S2以低发射功率分别发送广播信号(beacon),以短距天线为BLE天线为例,当第一电子设备B与第二电子设备A相距50cm时,BLE信号的RSSI小于-100dBm;当第一电子设备B与第二电子设备A之间的距离增减20cm时,即:第一电子设备B与第二电子设备A相距80cm时,BLE信号的RSSI减少10至20dBm,即:BLE信号的RSSI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110dBm且大于-120dBm。由上述分析可知,当第一电子设备B分别位于第二电子设备A的左侧或右侧时,接收到的RSSI有10至20dBm的差异值,因此,第一电子设备B可以根据BLE信号的RSSI的差异值判断出与第二电子设备A的相对位置。
以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RSSI为例,下面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描述第二电子设备在不同的发射功率以及不同相对位置下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无线通信信号,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无线通信信号的RSSI差异值: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场景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第一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第二电子设备为手机,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短距天线91,可选地,短距天线为BLE天线,此时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的BLE天线的近端。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第一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第二电子设备为手机,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短距天线92,可选地,短距天线为BLE天线,此时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的BLE天线的远端。
以短距天线为BLE天线、无线通信信号包括BLE信号、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RSSI为例,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正常发射功率下不同位置场景接收BLE信号的RSSI的对比示意图,图11包括图11a和图11b,图11a为BLE天线相对位置为远端时BLE信号的RSSI的折线示意图,如图11a所示,纵轴为RSSI,横轴为时间,由图11a可以看出,RSSI的取值范围为小于-60dBm且大于-75dBm。图11b为BLE天线相对位置为近端时BLE信号的RSSI的折线示意图,如图11b所示,纵轴为RSSI,横轴为时间,由图11b可以看出,RSSI的取值范围为小于-62dBm且大于-70dBm。综合图11a和图11b可以看出,第二电子设备以正常发射功率发射BLE信号时,BLE天线相对位置为近端的RSSI与BLE天线相对位置为远端的RSSI的差异值较小,无法区分两个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
以短距天线为BLE天线、无线通信信号包括BLE信号、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RSSI为例,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发射功率下不同位置场景接收BLE信号的RSSI的对比示意图,图12包括图12a和图12b,图12a为BLE天线相对位置为远端时BLE信号的RSSI的折线示意图,如图12a所示,纵轴为RSSI,横轴为时间,由图12a可以看出,RSSI的取值范围为小于-65dBm且大于-90dBm。图12b为BLE天线相对位置为近端时BLE信号的RSSI的折线示意图,如图12b所示,纵轴为RSSI,横轴为时间,由图12b可以看出,RSSI的取值范围为小于-50dBm且大于-75dBm。综合图12a和图12b可以看出,第二电子设备以低发射功率发射BLE信号时,BLE天线相对位置为近端的RSSI与BLE天线相对位置为远端的RSSI的差异值较大,差异值的取值范围为10至20dBm,可以明显区分两个设备的相对位置。
基于此原理,当2个电子设备具备多个短距天线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天线之间RSSI的差异值来实现对2个电子设备之间相对位置的判定。以第一电子设备为新增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为现有电子设备,且第一电子设备具备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第二电子设备具备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为例,根据以下四个场景分别对第一电子设备相对于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的判断的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8具体包括:
步骤1082、按照设置的相对位置判定规则,根据多个信号属性信息,生成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
具体地,以多个无线通信信号包括第一无线通信信号、第二无线通信信号、第三无线通信信号和第四无线通信信号,信号属性信息包括RSSI为例,第一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第一RSSI;第二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第二RSSI;第三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第三RSSI;第四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第四RSSI。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只有1块现有电子设备,因此该现有电子设备即为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三天线向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发送第一无线通信信号,第一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第一RSSI,并向第二天线发送第三无线通信信号,第三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第三RSSI;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四天线向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发送第二无线通信信号,第二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第二RSSI,并向第二天线发送第四无线通信信号,第四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第四RSSI。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3所示,相对位置判定规则包括:若第一RSSI、第二RSSI、第三RSSI和第四RSSI满足设置的第一条件、设置的第二条件和设置的第三条件,判定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为右侧,即: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第二电子设备的右侧。其中,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是根据实例测试得到的,第一条件为第一RSSI与第二RSSI的差值大于设置的第一阈值且第三RSSI与第四RSSI的差值大于设置的第二阈值;第二条件为第一RSSI与第四RSSI的差值小于设置的第三阈值,其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第三条件为第三RSSI小于第一RSSI或第一RSSI小于第二RSSI。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4所示,相对位置判定规则包括:若第一RSSI、第二RSSI、第三RSSI和第四RSSI满足设置的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设置的第四条件,判定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为左侧,即: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第二电子设备的左侧。其中,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与图13中所述的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第四条件是根据实例测试得到的,第四条件为第二RSSI小于第一RSSI或第一RSSI小于第三RSSI。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5所示,相对位置判定规则包括:若第一RSSI、第二RSSI、第三RSSI和第四RSSI满足设置的第一条件和设置的第五条件,判定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为下侧,即: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第二电子设备的下侧。其中,第一条件与图13中所述的第一条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第五条件是根据实例测试得到的,第五条件为第二RSSI小于第一RSSI且第一RSSI、第三RSSI和第四RSSI中两两差值均小于第三阈值。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6所示,相对位置判定规则包括:若第一RSSI、第二RSSI、第三RSSI和第四RSSI满足设置的第一条件、第二条件、设置的第六条件和设置的第七条件,判定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为上侧,即: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第二电子设备的上侧。其中,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与图13中所述的第一条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第六条件和第七条件是根据实例测试得到的,第六条件为第三RSSI小于第二RSSI,第七条件为第二RSSI和第四RSSI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或第二RSSI小于第四RSSI。
步骤1084、按照布局规则,根据相对位置,生成自身位置标识符。
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电子设备的屏幕有一个预设的位置标识符,布局规则包括以拼接屏中心位置的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为起点,其它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按照顺时针方向螺旋递增,从而生成自身位置标识符。作为一种可选方案,位置标识符可以为数字。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屏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拼接屏包括25个电子设备,每个电子设备有一个位置标识符,拼接屏中心位置的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为01,其余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以中心位置的电子设备为基准,按照顺时针方向螺旋递增,即:其余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02至25以位置标识符为01的电子设备为基准,按照顺时针方向螺旋递增。
步骤1086、将相对位置、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UDID、自身的屏幕UDID和自身位置标识符确定为相对位置信息。
步骤110、第一电子设备将相对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
步骤112、第二电子设备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相对位置信息更新自身配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相对位置信息,将自身配对信息中的当前屏幕数进行加1处理,生成更新后的当前屏幕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新增电子设备或者移除电子设备时,每个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需要按照布局规则进行更新。以新增电子设备为例,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相对位置更新自身配对信息中的位置标识符,下面对第二电子设备更新自身的位置标识符的过程进行说明。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添加第一电子设备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更新的示意图,如图18所示,第二电子设备为现有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为01,现从右侧添加第一电子设备,以第二电子设备为基准,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第二电子设备的顺时针方向,按照顺时针螺旋递增的布局规则,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不变,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递增,即: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为02。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添加第一电子设备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更新的示意图,如图19所示,第二电子设备为现有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且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为01,现从左侧添加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按照顺时针螺旋递增的布局规则,第二电子设备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的顺时针方向,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为01,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递增,即: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为02。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添加第一电子设备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更新的示意图,如图20所示,有两个第二电子设备,且两个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分别为01和02,现从左侧添加第一电子设备,以位置标识符为01的第二电子设备为基准,按照顺时针螺旋递增的布局规则,两块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均不变,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为06。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添加第一电子设备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更新的示意图,如图21所示,有两个第二电子设备,且两个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分别为01和02,现从右侧添加第一电子设备,以位置标识符为01的第二电子设备为基准,按照顺时针螺旋递增的布局规则,位置标识符为01的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更新为06,位置标识符为02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更新为01,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为02。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添加第一电子设备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更新的示意图,如图22所示,有两个第二电子设备,且两个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分别为01和02,现从两个第二电子设备的中间添加第一电子设备,按照布局规则,第一电子设备位于拼接屏的中心,因此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为01,按照顺时针螺旋递增布局规则,位置标识符为01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更新为06,位置标识符为02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保持不变。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配对密钥、更新后的当前屏幕数、屏幕UDID和更新后的位置标识符确定为更新后的配对信息。
步骤114、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确认消息,第二确认消息包括当前信道和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
进一步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主机发送的加密视频流和更新后的位置标识符,调整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进一步地,第一电子设备存储当前信号和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
进一步地,第二电子设备按照指定周期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无线通信信号,并监听当前信道。
步骤116、第一电子设备生成自身配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16具体包括:
步骤1162、第一电子设备对当前屏幕数进行加1处理。
步骤1164、第一电子设备将加1处理后的当前屏幕数、配对密钥、自身屏幕UDID和自身位置标识符确定为自身配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自身屏幕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UDID和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
进一步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确认消息,表明自动配对完成。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二确认消息,按照指定周期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无线通信信号,并监听当前信道,即:进入正常工作模式。第一电子设备若监听到其它电子设备广播的无线通信信号中的配对信息发生变化,或者监听到主机发送的电子设备更新信息,或者连续指定次数未收到已知电子设备的广播,则按照布局规则更新自身配对信息。其中,连续指定次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第一电子设备的已知电子设备为能保证自身的所有天线均能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有天线的广播的电子设备。
以两个超短距天线对角布局为例,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子设备的已知电子设备的分布示意图,如图23所示,位置标识符为01的电子设备为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具备两个短距天线a和b。短距天线a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的信息只能在以短距天线a为圆心,第一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范围广播,短距天线a的有效广播范围如图23中的实线圆形范围所示;短距天线b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的信息只能在以短距天线b为圆心,第一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范围广播,短距天线b的有效广播范围如图23中的虚线圆形范围所示。由图23可以看出,能保证自身的所有天线均能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有天线的广播的电子设备是位置标识符为23、07、08、09、06、02、05、04、03和15的电子设备,即:处于两个短距天线的有效广播范围的交集部分的电子设备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已知电子设备。
步骤118、第一电子设备向主机发送自动配对完成消息,并接收主机发送的第三确认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配对完成消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自身配对信息、当前信道和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以供主机向第一电子设备传输加密视频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向主机发送自动配对完成消息,以通知主机新电子设备已成功添加。
步骤120、第一电子设备接收主机发送的加密视频流。
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在当前信道上接收主机发送的加密视频流。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机对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加密视频流;若验证不通过,流程结束。作为一种可选方案,主机对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进行验证的方式包括判断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与本地存储的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是否相同,若相同,表明验证通过;若不同,表明验证失败。值得说明的是,还可以通过其它验证方式进行验证,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仅作示例性描述,并不对此做出限定。
步骤122、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对加密视频流进行解密,生成视频信息。
进一步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加密视频流和位置标识符,调整第一屏幕的显示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用户而言,若购置了新电子设备,只需将新电子设备直接挂到现有电子设备的旁边,就可以实现自动配对,整个配对过程完全不需要手动操作,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使用现有图传芯片即可实现自动配对,不需要额外增加其它硬件,节约成本;配对速度快且不会影响图像传输质量,提高了配对效率。
进一步地,若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包括多个,增加第一电子设备后,其它第二电子设备也需要更新各自的配对信息。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其它第二电子设备更新自身配对信息的示意图,如图24所示: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步骤122之后还包括:
步骤202、其它第二电子设备接收主机发送的电子设备更新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更新信息包括当前屏幕数和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
步骤204、其它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电子设备更新信息更新自身的配对信息,并继续执行按照指定周期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无线通信信号,并监听当前信道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其它第二电子设备将电子设备更新信息中的当前屏幕数作为自身配对信息的当前屏幕数,并按照布局规则更新自身的位置标识符,以更新自身的配对信息,并继续执行按照指定周期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无线通信信号,并监听当前信道的步骤。
进一步地,其它第二电子设备根据加密视频流和更新后的位置标识符,调整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其它第二电子设备更新自身配对信息的示意图,如图25所示:
作为另一种可选方案,步骤122之后还包括:
步骤302、第二电子设备按照指定周期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无线通信信号,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
步骤304、其它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监听到的无线通信信号的配对信息更新自身的配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其它第二电子设备将监听到的无线通信信号的配对信息中的当前屏幕数作为自身配对信息的当前屏幕数,并按照布局规则更新自身的位置标识符,以更新自身的配对信息。
进一步地,其它第二电子设备根据加密视频流和更新后的位置标识符,调整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添加新电子设备或移除新电子设备后,现有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布局规则自动更新自身的配对信息,并调整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可以为后期电子设备调整奠定自动化基础。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配对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根据自身的屏幕识别符、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计算出与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将相对位置信息发送至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相对位置信息更新配对信息,能够在用户购置额外电子设备后,将额外电子设备与主机进行自动配对,简化用户操作并提高电子设备屏幕的美观度。
应理解,这里的第一电子设备11和第二电子设备12以功能单元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单元”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形式实现,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单元”可以是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程序、硬件电路或二者结合。所述硬件电路可能包括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内置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电路设备。该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功能/步骤。
图2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6所示,第一电子设备11包括第一处理器810和第一收发器820。可选地,该第一电子设备11还可以包括第一存储器830。其中,第一处理器810、第一收发器820和第一存储器830之间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该第一存储器83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第一处理器810用于从该第一存储器830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
可选地,第一电子设备11还可以包括第一天线840,用于将第一收发器820输出的无线信号发送出去。
上述第一处理器810可以和第一存储器830可以合成一个处理装置,更常见的是彼此独立的部件,第一处理器810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83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功能。具体实现时,该第一存储器830也可以集成在第一处理器810中,或者,独立于第一处理器810。
除此之外,为了使得第一电子设备11的功能更加完善,该第一电子设备11还可以包括第一输入单元860、第一显示单元870、第一音频电路880、第一摄像头890和第一传感器901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音频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一扬声器882、第一麦克风884等。其中,第一显示单元870可以包括显示屏。
可选地,上述第一电子设备11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源850,用于给终端设备中的各种器件或电路提供电源。
应理解,图26所示的第一电子设备11能够实现图7、图24和图2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第一电子设备11中的各个单元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应理解,图26所示的第一电子设备11中的第一处理器810可以是片上系统(systemon a chip,SOC),该第一处理器810中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类型的处理器,所述CPU可以叫主CPU,神经网络处理器NPU 30作为协处理器挂载到主CPU(Host CPU)上,由Host CPU分配任务。各部分处理器配合工作实现之前的方法流程,并且每部分处理器可以选择性执行一部分软件驱动程序。
总之,第一处理器810内部的各部分处理器或处理单元可以共同配合实现之前的方法流程,且各部分处理器或处理单元相应的软件程序可存储在第一存储器830中。
图2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7所示,第二电子设备12包括第二处理器910和第二收发器920。可选地,该第二电子设备12还可以包括第二存储器930。其中,第二处理器910、第二收发器920和第二存储器930之间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该第二存储器93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第二处理器910用于从该第二存储器930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
可选地,第二电子设备12还可以包括第二天线940,用于将第二收发器920输出的无线信号发送出去。
上述第二处理器910可以和第二存储器930可以合成一个处理装置,更常见的是彼此独立的部件,第二处理器910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93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功能。具体实现时,该第二存储器930也可以集成在第二处理器910中,或者,独立于第二处理器910。
除此之外,为了使得第二电子设备12的功能更加完善,该第二电子设备12还可以包括第二输入单元960、第二显示单元970、第二音频电路980、第二摄像头990和第二传感器901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音频电路980还可以包括第二扬声器982、第二麦克风984等。其中,第二显示单元970可以包括显示屏。
可选地,上述第二电子设备12还可以包括第二电源950,用于给终端设备中的各种器件或电路提供电源。
应理解,图26所示的第一电子设备11能够实现图7、图24和图2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第一电子设备11中的各个单元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应理解,图26所示的第一电子设备11中的第一处理器810可以是片上系统(systemon a chip,SOC),该第一处理器810中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类型的处理器,所述CPU可以叫主CPU,神经网络处理器NPU 30作为协处理器挂载到主CPU(Host CPU)上,由Host CPU分配任务。各部分处理器配合工作实现之前的方法流程,并且每部分处理器可以选择性执行一部分软件驱动程序。
总之,第一处理器810内部的各部分处理器或处理单元可以共同配合实现之前的方法流程,且各部分处理器或处理单元相应的软件程序可存储在第一存储器830中。
所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第二电子设备12中的各个单元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应理解,图27所示的第二电子设备12中的第二处理器910可以是片上系统(systemon a chip,SOC),该第二处理器910中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类型的处理器,所述CPU可以叫主CPU,神经网络处理器NPU 30作为协处理器挂载到主CPU(Host CPU)上,由Host CPU分配任务。各部分处理器配合工作实现之前的方法流程,并且每部分处理器可以选择性执行一部分软件驱动程序。
总之,第二处理器910内部的各部分处理器或处理单元可以共同配合实现之前的方法流程,且各部分处理器或处理单元相应的软件程序可存储在第二存储器930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图7、图24和图25所示的电子设备配对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或任一至少一种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图7、图24和图25所示的电子设备配对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以上各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处理器810或第二处理器910可以例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还可包括GPU、NPU和ISP,该处理器还可包括必要的硬件加速器或逻辑处理硬件电路,如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发明技术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等。此外,处理器可以具有操作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的功能,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
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还可以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任一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3)

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机、第一电子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拼接成拼接屏;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所述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根据自身的屏幕识别符、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计算出与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发送至确定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更新所述配对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多个天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多个天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传播范围包括以任意一个所述天线为圆心、第一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范围,所述第一距离与对角线长度的差值小于第二距离,其中,所述对角线长度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并排放置组成的拼接屏的对角线的长度。
3.一种电子设备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所述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
根据自身的屏幕识别符、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计算出与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信息;
将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发送至确定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更新所述配对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发送至确定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第二确认消息,生成自身配对信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包括当前信道和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
向主机发送自动配对完成通知,并接收所述主机发送的第三确认消息,所述自动配对完成通知包括所述自身配对信息、所述当前信道和所述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配对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自身的屏幕识别符、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计算出与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
按照设置的相对位置判定规则,根据所述多个信号属性信息,生成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
按照所述布局规则,根据所述相对位置,生成自身位置标识符;
将所述相对位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所述自身的屏幕识别符和所述自身位置标识符确定为所述相对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主机发送自动配对完成通知,并接收所述主机发送的第三确认消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主机发送的加密视频流;
根据所述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对所述加密视频流进行解密,生成视频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信息包括当前屏幕数和配对密钥;
所述生成自身配对信息,包括:
对所述当前屏幕数进行加1处理;
将加1处理后的当前屏幕数、所述配对密钥、自身的屏幕识别符和自身位置标识符确定为自身配对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局规则包括:以位于所述拼接屏中心位置的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为起点,其它电子设备的位置标识符按照顺时针方向螺旋递增。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属性信息包括信号强度指示。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无线通信信号包括第一无线通信信号、第二无线通信信号、第三无线通信信号和第四无线通信信号;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第一信号强度指示;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第二信号强度指示;
所述第三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第三信号强度指示;
所述第四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包括第四信号强度指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位置判定规则包括: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指示、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指示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一条件、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二条件、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指示和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或者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三条件,判定出所述相对位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右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位置判定规则包括: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指示、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指示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一条件、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二条件、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指示或者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和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四条件,判定出所述相对位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左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位置判定规则包括: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指示、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指示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一条件和设置的第五条件,判定出所述相对位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下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位置判定规则包括: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指示、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指示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一条件、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二条件、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指示和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六条件、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指示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指示满足设置的第七条件,判定出所述相对位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上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指示的差值大于设置的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指示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指示的差值大于设置的第二阈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指示的差值小于设置的第三阈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条件包括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指示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或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指示。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条件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指示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或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小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指示。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条件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指示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指示、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指示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指示中两两差值均小于设置的第三阈值。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条件包括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指示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指示。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条件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信号指示和所述第四强度信号指示的差值小于设置的第三阈值或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指示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指示。
24.一种电子设备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所述无线通信信号包括自身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自身的屏幕识别符,以供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自身的屏幕识别符、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和所述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计算出与自身的相对位置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相对位置信息;
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更新所述自身配对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多个无线通信信号,包括:
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多个无线通信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更新所述自身配对信息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确认消息,以供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生成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配对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多个无线通信信号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配对请求,并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确认消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更新所述自身配对信息之后,还包括:
按照指定周期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所述多个无线通信信号,并监听当前信道。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主机发送的电子设备更新信息;
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所述自身配对信息,并继续执行所述按照指定周期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所述多个无线通信信号,并监听当前信道的步骤。
30.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所述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
根据自身的屏幕识别符、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计算出与确定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信息;
将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发送至确定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更新所述配对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发送的多个无线通信信号。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响应于第二确认消息,生成自身配对信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包括当前信道和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
向主机发送自动配对完成通知,并接收所述主机发送的第三确认消息,所述自动配对完成通知包括所述自身配对信息、所述当前信道和所述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响应于所述无线通信信号包括配对信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配对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按照设置的相对位置判定规则,根据所述多个信号属性信息,生成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
按照所述布局规则,根据所述相对位置,生成自身位置标识符;
将所述相对位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所述自身的屏幕识别符和所述自身位置标识符确定为所述相对位置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主机发送的加密视频流;
根据所述加密视频流业务密钥,对所述加密视频流进行解密,生成视频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信息包括当前屏幕数和配对密钥;
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对所述当前屏幕数进行加1处理;
将加1处理后的当前屏幕数、所述配对密钥、自身的屏幕识别符和自身位置标识符确定为自身配对信息。
37.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一个或多个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多个无线通信信号,所述无线通信信号包括自身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自身的屏幕识别符,以供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自身的屏幕识别符、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识别符和所述多个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属性信息计算出与自身的相对位置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相对位置信息;
按照设置的布局规则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更新所述自身配对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多个无线通信信号。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确认消息,以供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生成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配对信息。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配对请求,并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确认消息。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按照指定周期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所述多个无线通信信号,并监听当前信道。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主机发送的电子设备更新信息;
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所述自身配对信息,并继续执行所述按照指定周期通过超短距广播技术广播所述多个无线通信信号,并监听当前信道的步骤。
4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23中或权利要求24至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配对方法。
CN202011462683.4A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通信系统、电子设备配对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630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2683.4A CN114630159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通信系统、电子设备配对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2683.4A CN114630159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通信系统、电子设备配对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0159A true CN114630159A (zh) 2022-06-14
CN114630159B CN114630159B (zh) 2023-04-18

Family

ID=81896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2683.4A Active CN114630159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通信系统、电子设备配对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3015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9673A (zh) * 2006-09-18 2008-03-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多显示器系统及自动识别调整多个显示器的相对位置的方法
CN101175292A (zh) * 2006-11-02 2008-05-07 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微功率网络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N107632808A (zh) * 2017-09-25 2018-01-26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幕自动变换终端及其变换方法
CN108509167A (zh) * 2018-02-12 2018-09-07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屏幕拼接方法及屏幕系统
CN109271125A (zh) * 2018-11-05 2019-0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体式终端设备的屏显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9183053A1 (en) * 2018-03-19 2019-09-26 Simpello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presence within a strictly defined wireless zon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9673A (zh) * 2006-09-18 2008-03-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多显示器系统及自动识别调整多个显示器的相对位置的方法
CN101175292A (zh) * 2006-11-02 2008-05-07 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微功率网络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N107632808A (zh) * 2017-09-25 2018-01-26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幕自动变换终端及其变换方法
CN108509167A (zh) * 2018-02-12 2018-09-07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屏幕拼接方法及屏幕系统
WO2019183053A1 (en) * 2018-03-19 2019-09-26 Simpello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presence within a strictly defined wireless zone
CN109271125A (zh) * 2018-11-05 2019-0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体式终端设备的屏显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卫星等: "基于低功耗的发射功率自适应水稻田WSN监测系统", 《农业机械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0159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24036B2 (en) Broadcasting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remote controller and pairing method thereof
US9986358B2 (en) Sound apparatus, television receiver, speaker device, audio signal adjustme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9892716B2 (en) Image display program,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image display system
US20120017257A1 (en) Display system,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70286047A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11501742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90014373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EP3833035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160191841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US11954400B2 (en) Transmitting messages to a display device based on detected audio output
US10055016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14630159B (zh) 一种通信系统、电子设备配对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90166558A1 (en) Portable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US1136332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5330557B2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電子機器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2553250B1 (ko) 전자 장치, 그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 매체
JP2022500975A (ja) ディスプレイ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200102879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영상 표시 방법
US11561759B2 (en) Restoring a disabled display device speaker
JP2008300930A (ja)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KR20160134628A (ko) 디스플레이시스템,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220120303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동작방법
US2024006163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1169937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the same
JP2009092728A (ja)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