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4822A - 连接组件、线缆插头及线缆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组件、线缆插头及线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4822A
CN114624822A CN202011458303.XA CN202011458303A CN114624822A CN 114624822 A CN114624822 A CN 114624822A CN 202011458303 A CN202011458303 A CN 202011458303A CN 114624822 A CN114624822 A CN 114624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groove
connecting arm
fixing piece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83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刚
王国栋
刘晓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nan Circui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nan Circui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nan Circui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nan Circui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583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48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4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48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组件、线缆插头及线缆组件。该连接组件包括插芯基座和第一固定件;其中,插芯基座用于固定线缆的一端且具有第一卡扣部;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二卡扣部以及轴向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用于侧向收容线缆不同于一端的第一部分,第二卡扣部用于直接或间接配合第一卡扣部进而将插芯基座固定。该连接组件能够使得线缆的安装与拆卸过程较为简便。

Description

连接组件、线缆插头及线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组件、线缆插头及线缆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线缆连接器常被用于架线、系统连接等领域。比如,光缆连接器作为光通讯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件,起到了十分关键及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有连接组件使用不便,在使用过程中安装与拆卸过程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组件、线缆插头及线缆组件,该连接组件能够解决现有连接组件安装与拆卸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包括插芯基座和第一固定件;其中,插芯基座用于固定线缆的一端且具有第一卡扣部;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二卡扣部以及轴向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用于侧向收容线缆不同于一端的第一部分,第二卡扣部用于直接或间接配合第一卡扣部进而将插芯基座固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缆插头。该线缆插头包括线缆和连接组件;其中,连接组件用于侧向收容线缆,且线缆的一端与连接组件固定;连接组件为上述所涉及的连接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缆组件。该线缆组件包括:母座和连接组件;其中,母座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母座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接口;连接组件与母座的接口连接,且一个连接组件对应一个接口;连接组件为上述所涉及的连接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四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缆组件。该线缆组件包括母座和线缆插头;其中,母座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母座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接口;线缆插头用于与母座的接口连接,且一个线缆插头对应一个接口;线缆插头为上述所涉及的线缆插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五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其中,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二卡扣部以及轴向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用于侧向收容线缆的第一部分;第二固定件设有第五卡扣部以及轴向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用于侧向收容线缆的不同于第一部分的第三部分;其中,第二卡扣部和第五卡扣部直接或间接配合进而将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固定。
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组件、线缆插头及线缆组件,该连接组件通过设置插芯基座,并在插芯基座上设置第一卡扣部,以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该插芯基座固定线缆的一端;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在第一固定件的设置第二卡扣部以及轴向的第一凹槽,以通过该第一凹槽侧向收容线缆不同于一端的第一部分,通过第二卡扣部直接或间接配合第一卡扣部进而将插芯基座固定;其中,由于该连接组件是通过开设在第一固定件上的第一凹槽侧向收容线缆,从而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将线缆通过该第一凹槽的开口直接安装于连接组件或从连接组件上拆卸,无需先拆卸插芯基座,也无需在安装插芯基座之前将第一固定件套设于线缆,使得线缆的安装与拆卸过程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结构的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插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光缆连接器主要包括适配器和与适配器连接的至少一连接组件;其中,连接组件一般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插芯和卡扣件;外壳用于与适配器固定,插芯用于固定线缆的一端,并与适配器端接,卡扣件用于固定插芯,且卡扣件具有一朝向插芯延伸的贯通孔,该贯通孔用于供光缆穿过;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光缆穿过卡扣件上的贯穿孔并与插芯固定,之后使插芯与适配器端接。
为方便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以光缆为例对线缆进行描述,但应当理解,凡是属于线缆比如电缆等,均适用于本发明。
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中,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结构的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连接组件10a,该连接组件10a可用于固定线缆。具体的,该连接组件10a具体可包括插芯基座11和第一固定件12。
其中,插芯基座11可用于固定线缆的一端,在具体实施例中,插芯基座11可将与之固定的线缆插接于母座31(见下图7)。其中,母座31具体可为适配器;插芯基座11上具有第一卡扣部111。第一卡扣部111具体可为形成于插芯基座11的外侧壁上的环形凸台或凹槽等。
其中,插芯基座11具体可为公头(Male)插芯或母头(Female)插芯,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安装;在具体实施例中,为解决在实际插芯产品在组装及测试时Male/Female Pin不易互换装配问题,可根据实际需求在该连接组件10a上设置用于专门卡位的卡位针15,对应的插芯基座11设有轴向A贯穿的针孔,卡位针15穿过针孔突出于插芯基座11;具体的,在组装Male MT插芯时装入卡位针15,组装Female MT插芯时可不装入卡位针15,以使得该连接组件10a可配Male/Female公头/母头结构的Ferrule组装适用,互换性能较好;在具体实施例中,该卡位针15具体可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第一固定件12朝向插芯基座11的一侧表面,并朝向插芯基座11延伸。具体的,该卡位针15适用于IEC标准。
其中,第一固定件12设有第二卡扣部121以及轴向A的第一凹槽122,第二卡扣部121可以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2外周,也可以是端部等位置;其中,第一凹槽122用于侧向收容线缆不同于一端的第一部分,以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使线缆通过该第一凹槽122的开口直接安装于连接组件10a或从连接组件10a上拆卸,而无需将线缆一端插入第一固定件12并穿出,也无需先将插芯基座11从线缆上分离再拔出第一固定件12,更无需将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之间的组装进行拆卸,使得光缆的安装与拆卸过程较为简单。侧向收容不同于轴向A套接,侧向收容是将线缆径向地与第一固定件12靠近、将第一固定件12径向地与线缆靠近,或两者同时靠近。此时第一凹槽122可平行于、大致平行于或倾斜于这部分线缆,且朝向这部分线缆。首先这部分线缆的外周先进入第一凹槽122,最终这部分线缆完全沉入第一凹槽122;具体的,第一凹槽122的开口的最小宽度小于第一凹槽122的最大槽宽,且小于或等于线缆的宽度,以对容置其中的线缆进行径向限位;且第一凹槽122的最大槽宽大于线缆的宽度,以保证线缆能够容置在该第一凹槽122内;具体的,第一凹槽122的横向截面可呈凸字型结构;具体的,第二卡扣部121用于直接或间接配合第一卡扣部111进而将插芯基座11固定。其中,径向B具体可为垂直于轴向A的任意方向,图中仅示出其中一径向方向。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卡扣部121用于间接配合第一卡扣部111将插芯基座11与母座31固定;具体的,插芯基座11通过第一卡扣部111与第一固定件12直接或间接固定;母座31上设置有第三卡扣部,第二卡扣部121具体与母座31上的第三卡扣部卡合固定,以将与第一固定件12固定的插芯基座11限位于母座31,以下实施例以此为例。其中,第二卡扣部121可为凸块,第三卡扣部可为与凸块匹配的凹坑。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卡扣部121也可直接或间接配合第一卡扣部111将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直接固定,即,第二卡扣部121可直接与第一卡扣部111扣合以将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直接固定,或第二卡扣部121通过其他部件比如母座31以与插芯基座11上的第一卡扣部111间接固定,以实现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之间的固定,比如与母座31上的第三卡扣部卡合,实现第一固定件12和母座31的相对固定,进而第一固定件12直接或通过其他元件与插芯基座11相对固定,最终将插芯基座11固定于母座31。
进一步,可以将该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直接或间接固定,通过将该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固定,能够在插拔连接组件10a时,通过插拔第一固定件12以将插芯基座11一起拔出,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插拔过程中插芯基座11遗留在母座31内的问题发生。
具体的,第一固定件12的相对两侧设有轴向A延伸的第一连接臂123和第二连接臂124,第一连接臂123和第二连接臂124朝向同一方向延伸,且第一连接臂123和第二连接臂124的端部均具有第四卡扣部1241;第四卡扣部1241用于直接或间接配合第一卡扣部111进而将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相对固定。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四卡扣部1241与第一卡扣部111直接扣合,以将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相对固定;具体的,第四卡扣部1241可为形成于第一连接臂123和第二连接臂124上的凸起,凸起具体可为斜倒三角型扣台;且第一连接臂123上的第四卡扣部1241与第二连接臂124上的第四卡扣部1241朝向彼此设置,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卡扣部111可为形成于插芯基座11的外侧壁上的凹槽,第四卡扣部1241具体嵌设于第一卡扣部111内,以实现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之间的相对固定;当然,第四卡扣部1241也可为形成于第一连接臂123和第二连接臂124上的凹槽,第一卡扣部111也可为形成于插芯基座11的外侧壁上的凸起。具体的,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之间的相对固定包括二者之间彼此固定连接或滑动连接两种情况;即,第四卡扣部1241可直接卡死在第一卡扣部111内,以将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固定连接;也可在第一卡扣部111内滑动,以在将插芯基座11固定在第一固定件12上的同时,实现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之间的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12的一端还设有一第一限位板125,第一限位板125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臂123和第二连接臂124的延伸方向相同,且第一限位板125与第一连接臂123和第二连接臂124限定形成一容置槽,该容置槽沿其轴向A方向开口,即,该容置槽沿第一连接臂123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为开口端,并与第一凹槽122相通;且该容置槽侧向开口,即,容置槽除第一连接臂123和第二连接臂124之外连接的一侧也为开口端,侧向开口的方向与第一凹槽122的开口方向一致,以使线缆的第二部分能够侧向收容于该容置槽内;其中,第二部分为线缆的一端和第一部分之间的部分线缆。具体的,该容置槽可呈矩形、圆形、不规则形等。
具体的,第一固定件12还设有背向第一连接臂123、第二连接臂124延伸的第一操作臂126和第二操作臂127;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卡扣部121的数量至少为二,至少两个第二卡扣部121分别设置于第一操作臂126和第二操作臂127的外侧,以与母座31上的第三卡扣部卡合;具体的,第一操作臂126和第二操作臂127可为弹性臂,其在外力作用下二者可相互靠近,以方便插入母座31,在外力消失后,可恢复自然状态,以使设置于其上的第二卡扣部121与母座31中的第三卡扣部卡合固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使插芯基座11与母座31之间紧密连接,减少插回损的损耗,可进一步在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之间设置弹性件14,以通过弹性件14直接弹性抵顶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从而使得第一固定件12给予插芯基座11一将插芯基座11轴向A推向母座31的作用力,进而使插芯基座11与母座31紧密连接;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可相对滑动,即,上述的二者之间为滑动连接,且连接组件10a在闲置时,该弹性件14处于预压状态,即弹性件14处于压缩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当插芯基座11与母座31抵接后,母座31给予插芯基座11一朝向第一固定件12运动的作用力,弹性件14在该作用力下进一步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得弹性件14在回复其自然伸出状态的驱动力下给予插芯基座11一朝向母座31的作用力,进而使插芯基座11与母座31紧密连接,防止二者之间脱离。
具体的,弹性件14至少部分嵌设于第一连接臂123和第二连接臂124之间,并部分位于容置槽内;由于该弹性件14位于容置槽内,而该容置槽为侧向开口槽,从而在实际安装与拆卸过程中,可通过该容置槽的侧向开口直接将弹性件14安装于或拆卸于容置槽,无需在端接插芯基座11之前预装弹性件14,可在端接完毕后直接用该连接组件10a即可满足具有预压弹力的效果;从而不仅使得弹性件14的安装与拆卸过程较为简单,且方便后期维修。
在具体实施例中,弹性件14的形状可与容置槽的形状匹配,以方便二者的安装与固定。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弹性件14可为半包围件,比如,可为弧形件;该半包围件形成的收容槽侧向收容线缆的第二部分;具体的,该收容槽的开口与容置槽的开口同向,且半包围件的收容槽开口的最小宽度小于收容槽的最大槽宽,且半包围件的收容槽开口的最小宽度小于或等于线缆的宽度,能够对容置在该收容槽内的线缆进行限位,可以理解的是,在具体安装或拆卸过程中,可将线缆较薄一侧侧向倾斜安装于或拆卸出收容槽;具体的,收容槽的最大槽宽大于线缆的宽度,以保证线缆能够容置在该收容槽内。
在具体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弹性件14从容置槽的开口处脱落,可进一步在第一固定件12上设置第二限位板128,第二限位板128和第一限位板125分别位于第一连接臂123和第二连接臂124的两侧,并与第一连接臂123和第二连接臂124配合形成限位空间,以阻止嵌设于第一连接臂123和第二连接臂124之间的弹性件14径向脱离该限位空间。具体的,该限位空间垂直于轴向A的横截面(即垂直于第一连接臂123和第二连接臂124所在平面的横截面)形状可呈矩形,弹性件14的形状与限位空间的形状匹配,以方便对弹性件14进行限位。
在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使弹性件14的径向B尺寸略大于容置槽的径向B尺寸,以通过弹性件14与第一限位板125、第一连接臂123和第二连接臂124之间的抵接力将弹性件14固定在容置槽内。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板128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臂123和第二连接臂124的延伸方向相同,且第二限位板128的数量至少为二,至少两个第二限位板128分别沿收容槽开口的宽度方向对应设置在收容槽开口的两侧。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板128至少为二,至少两个第二限位板128沿收容槽的宽度方向对应设置在收容槽开口的两侧,并与第一连接臂123或第二连接臂124垂直或倾斜设置,且第二限位板128朝向收容槽的开口延伸。
具体的,上述位于收容槽开口的两侧的对应两个第二限位板128之间的间距与第一凹槽122的开口的宽度相同,以对线缆安装于或拆卸出连接组件10a的路径进行避位,同时还因为两个第二限位板128之间的间距大于弹性件14的径向B尺寸,比如最大的径向B尺寸,能够防止弹性件14从两个第二限位板128之间的间隙脱出。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14也可设置在限位空间的边缘处,即,容置槽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处,以避开限位空间与第一凹槽122正对的位置;具体的,为保证给予插芯基座11朝向远离第一固定件12移动的弹性力大小,可设置至少两个弹性件14,至少两个弹性件14沿限位空间的径向B方向对应设置在限位空间的两侧边缘处,且朝向限位空间的轴向A方向延伸。其中,限位空间的轴向A方向和容置槽的轴向A(长度)方向与第一凹槽122的延伸方向相同;具体的,弹性件14可呈条状。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连接组件10a还可包括第二固定件13,插芯基座11具体通过第二固定件13与第一固定件12固定。在该实施例中,弹性件14具体设置在第二固定件13与第一固定件12之间,弹性抵顶第二固定件13与第一固定件12,即,在该实施例中,弹性件14间接抵顶插芯基座11。在该实施例中,上述卡位针15具体可设置在第二固定件13朝向插芯基座11的一侧壁面上,并朝向背离第一固定件12的方向延伸;具体的,插芯基座11上设有供卡位针15穿设的贯穿孔,卡位针15具体可从插芯基座11远离第二固定件13的一端伸出,用于与母座31连接。具体的,卡位针15具体可为两个,第二固定件13朝向插芯基座1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两个卡位槽,卡位针15的一端具体嵌入该卡位槽内以与第二固定件13固定,具体的,卡位针15与卡位槽一一对应。
具体的,第二固定件13的设有第五卡扣部131、第六卡扣部132以及轴向A的第二凹槽133;其中,第二凹槽133与第一凹槽122轴向A连通,用于侧向收容线缆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具体为线缆的一端与第二部分之间的线缆;第二凹槽133的结构可与第一凹槽122相同或相似。
第五卡扣部131用于与第一连接臂123的一第四卡扣部1241和第二连接臂124的另一第四卡扣部1241卡合,以将第二固定件13与第一固定件12相对固定;具体的,第五卡扣部131的数量至少为二,分别位于第二固定件13相背两侧,第一连接臂123的一第四卡扣部1241和第二连接臂124的另一第四卡扣部1241朝向彼此设置,且分别与两个第五卡扣部131卡合;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五卡扣部131具体可为形成于第二固定件13的外侧的凹槽,第四卡扣部1241具体嵌设于该凹槽内,以通过该凹槽的侧壁对第五卡扣部131进行限位,防止第一固定件12与第二固定件13脱落;具体的,该第四卡扣部1241的长度大于第五卡扣部131的长度,以使第五卡扣部131可在第四卡扣部1241内滑动,从而实现第一固定件12与第二固定件13之间的滑动连接,进而使设置在二者之间的弹性件14能够通过第二固定件13给予插芯基座11一轴向推力。其中,滑动方向可与第一凹槽122的延伸方向相同;具体的,两个第四卡扣部1241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第五卡扣部131之间的间距,第四卡扣部1241配合第五卡扣部131滑动连接。
第六卡扣部132用于与第一卡扣部111卡合,以将插芯基座11与第二固定件13相对固定。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卡扣部111可为形成于插芯基座11的外侧壁上的凸台,第六卡扣部132具体卡接在该凸台上以与插芯基座11固定,进而防止在插拔过程中插芯基座11遗漏在母座31中的问题发生;其中,凸台具体形成于插芯基座11靠近第二固定件13的一端,并呈环状。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13设有至少两个第三连接臂134,至少两个第三连接臂134沿第二固定件13的周向方向分布,且朝向相同,具体的,朝向背离第一固定件12的一侧方向延伸,在该实施例中,第六卡扣部132至少为二,分别设置在第三连接臂134远离第一固定件12的端部,即,一个第三连接臂134对应一个第六卡扣部132。具体的,至少两个第三连接臂134上的第六卡扣部132朝向彼此设置,第六卡扣部132具体搭接在凸台上以与插芯基座11固定。
具体的,第三连接臂134的数量具体可为四,四个第三连接臂134两两相对设置,形成收容至少部分插芯基座11的卡持空间,以对插芯基座11进行固定。
具体的,第二固定件13的相对两侧还设有轴向A延伸的第四连接臂135和第五连接臂136,第四连接臂135和第五连接臂136与第三连接臂134相背设置,用于与第一连接臂123和第二连接臂124配合对弹性件14进行径向B限位,以防止弹性件14在容置槽或限位空间内沿其宽度方向移动。
具体的,上述插芯基座11、第一固定件12、弹性件14和第二固定件13中至少一个为轴对称结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插芯基座11、第一固定件12、弹性件14和第二固定件13均为轴对对称结构,且第一凹槽1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固定件12的对称轴的延伸方向相同,弹性件14的延伸方向与弹性件14的对称轴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凹槽13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固定件13的对称轴的方向相同。各个部件均采用对称式的结构,在连接组件10a与母座31安装时,无正反特殊防呆要求,结构精简,且连接组件10a与母座31的可互换性程度高。
具体的,由于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组件10a,通过在第一固定件11上设置第二卡扣部121,以通过该第二卡扣部121与母座31上的第三卡扣部扣合以实现连接组件10a与母座31固定,从而不仅能够实现连接组件10a与母座31之间的快速安装与拆卸,大大提升装配效率;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另设外壳体,以通过外壳体与母座31固定的方案,不仅大大减小了连接组件10a的体积,使得组装而成的线缆组件30(见下图7)的结构更加紧凑致密,有效提高了线缆组件30的集成度,且使得该连接组件10a的结构更加简单,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组件10a通过各个卡扣部相互卡合即可完成各个部件之间的相对固定,使得连接组件10a的安装与拆卸较为灵活;该连接组件10a尤其适用于通讯模组产品上的高密度应用。
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组件10a,该连接组件10a通过设置插芯基座11,并在插芯基座11上设置第一卡扣部111,以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该插芯基座11固定线缆的一端;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12,在第一固定件12的设置第二卡扣部121以及轴向A的第一凹槽122,以通过该第一凹槽122侧向收容线缆不同于一端的第一部分,通过第二卡扣部121直接或间接配合第一卡扣部111进而将插芯基座11固定;其中,由于该连接组件10a是通过开设在第一固定件12上的第一凹槽122侧向收容线缆,从而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将线缆通过该第一凹槽122的开口直接安装于连接组件10a或从连接组件10a上拆卸,无需先拆卸插芯基座11,也无需在安装插芯基座11之前将第一固定件12套设于线缆,使得线缆的安装与拆卸过程较为简单。
请参阅图4和图5,其中,图4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图4所示结构的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连接组件10b,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10a不同的是,该连接组件10b不包括插芯基座11,即,该连接组件10b包括第一固定件12和第二固定件13。
其中,第一固定件12设有第二卡扣部121以及轴向A的第一凹槽122,第一凹槽122用于侧向收容线缆的第一部分;第二固定件13设有第五卡扣部131以及轴向A的第二凹槽133,第二凹槽133用于侧向收容线缆的不同于第一部分的第三部分;其中,第二卡扣部121和第五卡扣部131直接或间接配合进而将第一固定件12和第二固定件13固定。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卡扣部121用于间接配合第五卡扣部131将第二固定件13与母座31固定;具体的,第二固定件13通过第五卡扣部131与第一固定件12直接或间接固定;以下实施例以直接固定为例;母座31上设置有第三卡扣部,第二卡扣部121具体与母座31上的第三卡扣部卡合固定,以将与第一固定件12固定的第二固定件13限位于母座31,以下实施例以此为例。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卡扣部121也可直接或间接配合第五卡扣部131将第二固定件13与第一固定件12直接固定,即,第二卡扣部121可直接与第五卡扣部131扣合以将第二固定件13与第一固定件12相对固定,或第二卡扣部121通过其他部件以与第二固定件13上的第五卡扣部131间接扣合,以实现第二固定件13与第一固定件12之间的相对固定,之后再通过第一固定件12上的其他卡扣部与母座31上的第三卡扣部卡合,以将第二固定件13与母座31固定。
具体的,第一固定件12和第二固定件13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以及二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可参见上述相关文字描述,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连接组件10b还可包括弹性件14,弹性件14设置在第二固定件13与第一固定件12之间,弹性抵顶第二固定件13与第一固定件12,以给予第二固定件13一朝向远离第一固定件12轴向移动的作用力;具体的,弹性件14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以及弹性件14与第一固定件12与第二固定件13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可参见上述相关文字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该连接组件10b可配套上述插芯基座11一起使用,插芯基座11与该连接组件10b之间的连接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10a中插芯基座11与第二固定件13之间的固定方式,具体可参见上述文字描述;在该实施例中,弹性件14通过第二固定件13间接给予插芯基座11一朝向远离第一固定件12轴向移动的作用力,具体原理可参见上述相关文字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10b,通过在第一固定件12上开设第一凹槽122,在第二固定件13上开设第二凹槽133,以侧向收容线缆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使得线缆的安装与拆卸过程较为简单;同时,该连接组件10b也无需使用外壳体,从而大大减小了连接组件10b的体积,有效提高了线缆组件30的集成度;此外,该连接组件10b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连接公头插芯或母头插芯,互换性能较好。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插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线缆插头20,该线缆插头20包括线缆21和连接组件22;其中,线缆21具体可为光纤;连接组件22用于侧向收容线缆21,且线缆21的一端与连接组件22固定,用于与母座31端接,以进行光信号传输或测试。
具体的;连接组件22可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10a,其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10a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插头20,通过设置线缆21和连接组件22,将线缆21侧向收容于连接组件22上的第一凹槽122和/或第二凹槽133,使得线缆21能够通过该第一凹槽122和/或第二凹槽133的开口即可实现与连接组件22的安装与拆卸,从而使得该线缆21的安装与拆卸过程较为简单;同时,该连接组件22无需使用外壳体,从而大大减小了连接组件22的体积,有效提高了线缆组件的集成度。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线缆组件30。该线缆组件30具体可为光缆组件,用于连接光缆,以使发射光缆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缆中去。
具体的,该线缆组件30具体可包括母座31和至少两个连接组件32;其中,母座31具体可为适配器,母座31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母座31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接口311;连接组件32用于固定线缆,且至少两个连接组件32分别与母座31的一个接口311连接,以将与之固定的线缆与母座31端接,进而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具体的,一个连接组件32对应一个接口311。
具体的,连接组件32可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10a,其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10a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先将线缆与连接组件32固定安装,然后再将连接组件32与适配器装配。在具体实施例中,适配器上可设置有扣锁结构,如上述所涉及的凹坑,该连接组件32可与配对的适配器上的扣锁结构实现快速安装。具体的,该线缆组件30可依据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需求快速组装,同时配合与之配对的适配器上的扣锁结构达到快速安装及测试适用,此结构有助于线缆组件30的快速插接组装和拆卸,可满足用于通讯模组产品上的应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组件30,通过设置母座31和连接组件32,在母座31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接口311,并将连接组件32插接于母座31的接口311,以进行光信号传输;其中,由于该连接组件32的结构较为简单,且无需另设外壳体,使得线缆组件30的集成度较高;同时方便连接组件32的安装与插拔;另外,由于连接组件32中的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直接或间接固定,从而能够在插拔过程中能够将插芯基座11一起拔出,避免插芯基座11遗漏在母座31中的问题发生。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线缆组件40。该线缆组件40具体可为光缆组件,用于连接光缆,以使发射光缆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缆中去。
具体的,该线缆组件40具体可包括母座41和至少两个线缆插头42;其中,母座41具体可为适配器,母座41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母座41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接口411;至少两个线缆插头42分别用于与母座41的一个接口411连接,以将与之固定的线缆与母座41端接,进而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具体的,一个线缆插头42对应一个接口411。
具体的,线缆插头42可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插头20,其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插头20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组件40,通过设置母座41和线缆插头42,在母座41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接口411,并将线缆插头42插接于母座41的接口411,以进行光信号传输;其中,由于该线缆插头42的结构较为简单,且无需另设外壳体,使得线缆组件40的集成度较高,同时方便线缆插头42的安装与插拔;另外,由于线缆插头42的插芯基座11与第一固定件12直接或间接固定,从而能够在插拔过程中将插芯基座11一起拔出,避免插芯基座11遗漏在母座41中的问题发生。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6)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芯基座,用于固定线缆的一端且具有第一卡扣部;
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二卡扣部以及轴向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侧向收容所述线缆不同于所述一端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卡扣部用于直接或间接配合所述第一卡扣部进而将所述插芯基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基座用于将所述线缆插接于母座,所述第二卡扣部用于与所述母座上的第三卡扣部卡合固定,以将所述插芯基座限位于所述母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两对侧设有轴向延伸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朝向同一方向延伸,且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端部均具有第四卡扣部;所述第四卡扣部用于直接或间接配合所述第一卡扣部进而将所述插芯基座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对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还设有一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朝向所述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限定形成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轴向开口并且侧向开口,所述侧向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容置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通,用于侧向收容所述线缆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为所述线缆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部分线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性件,位于所述插芯基座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能够直接或间接弹性抵顶所述插芯基座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以使得所述第一固定件给予将所述插芯基座轴向推向所述母座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半包围件,所述半包围件形成的收容槽侧向收容所述线缆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为所述线缆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部分线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包围件的收容槽开口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收容槽的最大槽宽,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线缆的宽度;所述收容槽的最大槽宽大于所述线缆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开口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同向。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两侧,四者形成限位空间,以阻止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的弹性件径向脱离所述限位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空间在垂直于所述轴向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弹性件的形状与所述限位空间的形状匹配。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弧形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限位板背向所述收容槽开口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板的数量至少为二,分别对应所述收容槽开口两侧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二第二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宽度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两侧,四者形成限位空间;所述弹性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弹性件沿所述限位空间的径向相对设置在所述限位空间的两侧边缘,且朝向所述限位空间的轴向方向延伸;其中,所述限位空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5-12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固定件,用于将所述插芯基座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设有第五卡扣部、第六卡扣部以及轴向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侧向收容所述线缆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为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部分线缆;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为所述线缆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部分线缆,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弹性抵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所述第四卡扣部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第四卡扣部与所述第五卡扣部卡合,以将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对固定,所述第六卡扣部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卡合,以将所述插芯基座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对固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卡扣部的数量至少为二,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背两侧,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所述第四卡扣部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第四卡扣部朝向彼此设置,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五卡扣部卡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设有至少两个第三连接臂,所述至少两个第三连接臂沿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周向方向分布,且朝向相同,所述第六卡扣部的数量至少为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臂的端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臂的数量为四,四个所述第三连接臂两两相对设置,形成收容至少部分所述插芯基座的卡持空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部为形成于所述插芯基座的外侧壁上的凸台,所述至少两个第三连接臂上的第六卡扣部朝向彼此设置,所述第六卡合部卡接在所述凸台上以与所述插芯基座固定。
21.根据权利要求18-20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两对侧设有轴向延伸的第四连接臂和第五连接臂,所述第四连接臂和所述第五连接臂与所述第三连接臂相背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配合对所述弹性件进行径向限位。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位针,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并从所述插芯基座远离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伸出,用于与所述母座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中至少一个为轴对称结构。
24.根据权利要求3-12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背向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延伸的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所述第二卡扣部数量至少为二,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臂和所述第二操作臂的外侧。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材质为塑胶。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最大槽宽,且小于所述线缆的宽度;所述第一凹槽的最大槽宽大于所述线缆的宽度。
27.一种线缆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缆;
连接组件,用于侧向收容所述线缆,且所述线缆与所述连接组件固定;所述连接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26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
28.一种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母座,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母座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接口;
至少两个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母座的一个所述接口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26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
29.一种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母座,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母座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接口;
至少两个线缆插头,分别用于与所述母座的一个所述接口连接,所述线缆插头为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线缆插头。
30.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二卡扣部以及轴向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侧向收容所述线缆的第一部分;
第二固定件,设有第五卡扣部以及轴向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侧向收容所述线缆的不同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三部分;
其中,所述第二卡扣部和所述第五卡扣部直接或间接配合进而将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两对侧设有轴向延伸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朝向同一方向延伸,且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端部均具有第四卡扣部;所述第四卡扣部与所述第五卡扣部卡合,以将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对固定。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还设有一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朝向所述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限定形成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轴向开口并且侧向开口,所述侧向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容置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通,用于侧向收容所述线缆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为所述线缆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的线缆。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设有第六卡扣部,用于将插芯基座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对固定。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弹性抵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且所述弹性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半包围件,所述半包围件形成的收容槽侧向收容所述线缆的第二部分,且所述收容槽开口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同向;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为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间的部分。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两侧,四者形成限位空间,以阻止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的弹性件径向脱离所述限位空间。
CN202011458303.XA 2020-12-10 2020-12-10 连接组件、线缆插头及线缆组件 Pending CN1146248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8303.XA CN114624822A (zh) 2020-12-10 2020-12-10 连接组件、线缆插头及线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8303.XA CN114624822A (zh) 2020-12-10 2020-12-10 连接组件、线缆插头及线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4822A true CN114624822A (zh) 2022-06-14

Family

ID=81895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8303.XA Pending CN114624822A (zh) 2020-12-10 2020-12-10 连接组件、线缆插头及线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48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51278B2 (en) Modular fiber optic connector system
EP0997753B1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60018606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6604861B2 (en) Cable management system for fiber optic connector assemblies
US8770859B2 (en) Optical adapter
TW201547120A (zh) 外形減小資料傳輸元件連接器、配接器及其連接總成
KR20010062142A (ko) 정합 커넥터용 정렬 시스템
US8915652B2 (en) Optical connector device and mating optical connector device
US20060002659A1 (en) Flexible optic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
TW200402176A (en) Digital switching cross-connect module
TWI758692B (zh) 連接器
JP2016514863A (ja) 光コネクタ組立体
TWI664458B (zh) 插頭、插座及連接器
EP3677939B1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optical connector
JP4087046B2 (ja) 光ケーブル用アダプタ又はコネクタ及びその取付部材
JP2017004949A (ja) 電気コネクタ用掛止装置
CN117410748B (zh) 线缆连接器
CN214427647U (zh) 连接组件、线缆插头及线缆组件
WO2022120756A1 (zh) 连接组件、线缆插头及线缆组件
CN110061387B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CN114624822A (zh) 连接组件、线缆插头及线缆组件
CN111399134A (zh) 一种双工插头
CN212434879U (zh) 集束电缆连接装置
CN113507008A (zh) 可同步插接的光电组合缆
CN214750939U (zh) 一种线缆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