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4016A - 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4016A
CN114624016A CN202210516434.1A CN202210516434A CN114624016A CN 114624016 A CN114624016 A CN 114624016A CN 202210516434 A CN202210516434 A CN 202210516434A CN 114624016 A CN114624016 A CN 114624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losion
protection
gas
chamber
fl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64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24016B (zh
Inventor
段泽民
司晓亮
杨国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angtai Electrophys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angtai Electrophys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angtai Electrophys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angtai Electrophys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164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40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4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40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24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40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5/60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or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 chemical methods specified in the subgroup;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methods
    • G01N31/1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 chemical methods specified in the subgroup;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methods using combus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2Hydrogen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燃爆气源、与燃爆气源连接的气体混合箱体以及与气体混合箱体相连接的试验箱体,试验箱体内设有保护腔室和燃爆腔室以及分隔板,分隔板上安装有机载火焰抑制器,所述保护腔室内设有保护侧固定点火机构,所述燃爆腔室内设有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该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使用的氢氧氩混合气体为燃料,提高了试验的安全性,降低了对防爆隔膜的要求,并且在燃爆腔室内设置了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可以在燃爆腔室中不同位置处进行点火处理,可方便测得不同位置点火源所产生的火焰速度、压力变化等数据,对机载火焰抑制器的研发起到积极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燃油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燃油系统分布在飞机的大部分区域,并且占据着很大的空间,燃油箱极易受损,如果不施加有效的保护措施,燃油系统将成为影响飞机生存力的首要因素。由于大多数雷电侵袭事故都与飞机燃油系统相关,因此,适航条例中还专门强调了燃油系统的雷电防护的必要性。对于燃油系统来说,雷电防护的主要目的的防止燃油点燃而损伤飞机,由于燃油系统内部燃油蒸汽的存在,仅需200微焦的电火花就足够点燃一定浓度比例的燃油蒸汽并引起火灾或爆炸。作为“被动式”安全防护装置,机载火焰抑制器已广泛应用于各类飞机的系统之中,用以防止雷电等外部火源对飞机燃油系统的侵袭。
然而,目前对机载火焰抑制器进行合格检测的装置中,多是通过模拟机载火焰抑制器在航空器燃油系统内受到电火花点燃燃油蒸汽的状态,以此来判断机载火焰抑制器的功能是否合格和稳定,然而,常见的试验装置中的点火器的位置多是固定的,因在模拟过程中,燃油蒸汽或模拟可燃气体爆燃的瞬间所释放的温度和压力都是电线所无法承受的,因此点火器的连接线路多是通过金属保护管道等进行防护,但是这种方式也导致点火器的位置无法进行便捷移动,而在对机载火焰抑制器进行合格检测的过程中,点火器于不同位置处点火所产生的火焰速度、压力变化等数据均是不同的,而常规的试验装置则无法进行更加精密的试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包括燃爆气源、与燃爆气源连接的气体混合箱体以及与气体混合箱体相连接的试验箱体,所述试验箱体内设有保护腔室和燃爆腔室,保护腔室和燃爆腔室之间通过分隔板进行分割,且分隔板上安装有机载火焰抑制器,所述保护腔室内设有保护侧固定点火机构,所述燃爆腔室内设有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所述气体混合箱体的输出端与保护腔室连通,试验箱体上端连接有保护侧防爆隔膜、瞬态压力表以及气体分析仪,瞬态压力表和气体分析仪均与燃爆腔室连通,所述保护腔室的上端内壁以及一侧壁上分别设有保护侧防爆隔膜和保护侧观察窗口,燃爆腔室的一端内壁上和一侧内壁上分别设有燃爆侧防爆隔膜和燃爆侧观察窗口;
所述燃爆气源包括氢气瓶、氧气瓶、氩气瓶,分别连接在氢气瓶、氧气瓶和氩气瓶输出端上的若干个第一输气管道以及分别设于若干个第一输气管道上的气体流量控制阀,若干个第一输气管道均与气体混合箱体连通,所述燃爆气源用于向气体混合箱体内分别输入定量的氢气、氧气和氩气;
所述气体混合箱体用于将氢气、氧气和氩气进行混合处理,并将混合后的气体输送至试验箱体内;
所述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用于在燃爆腔室内距离机载火焰抑制器不同位置处对燃爆腔室内的混合气体进行点火处理,并通过燃爆侧观察窗口和保护侧观察窗口观察燃爆腔室内的火焰是否穿过机载火焰抑制器蔓延至保护腔室内,同时通过瞬态压力表获取燃爆腔室内的瞬态压力变化数据;
当燃爆腔室内的火焰未穿过机载火焰抑制器蔓延至保护腔室内时,通过所述保护侧固定点火机构对保护腔室内的混合气体进行点火处理,通过保护侧观察窗口观察保护腔室内的混合气体是否能被点燃,若被点燃,则判断机载火焰抑制器为合格产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保护侧固定点火机构包括连接在保护腔室另一侧内壁上的第一固定点火电极和第二固定点火电极,第一固定点火电极和第二固定点火电极均与外界电源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包括连接在燃爆腔室下端内壁靠近燃爆侧防爆隔膜处的固定基准板、活动连接在固定基准板上的螺杆、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移动座、连接在移动座上的第一移动点火电极和第二移动点火电极、连接在试验箱体下端外壁上的调节电机、连接在移动座和固定基准板之间外层波纹管以及内层波纹管,所述内层波纹管和外层波纹管依次套设在螺杆的外部,且内层波纹管、外层波纹管、移动座和固定基准板之间形成一防护腔室,防护腔室内设有若干个螺旋式伸缩导电线,若干个螺旋式伸缩导电线的一端均延伸至移动座内并分别与第一移动点火电极和第二移动点火电极电连接,所述固定基准板内设有若干个外连电线,若干个螺旋式伸缩导电线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固定基准板内并分别与若干个外连电线电连接,所述固定基准板内设有传动机构,调节电机的输出轴端穿过试验箱体并延伸至固定基准板内与传动机构连接,调节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使螺杆转动。
所述固定基准板内设有驱动腔室,传动机构设于驱动腔室内;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活动连接在驱动腔室一侧内壁上的限位杆、连接在限位杆一端的第一锥齿轮、连接在第一锥齿轮中部的转轴、连接在驱动腔室另一侧内壁上的轴承以及与调节电机输出轴端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轴承与螺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基准板内设有若干个第一穿线孔,第一穿线孔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连线槽,第一穿线孔通过第一连线槽和防护腔室连通,外连电线设于第一穿线孔内,螺旋式伸缩导电线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连线槽与外连电线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试验箱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气孔,气孔和第一穿线孔连通,且外连电线穿过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移动座内设有若干个第二穿线孔和第二连线槽,第二穿线孔通过第二连线槽与防护腔室连通,第一移动点火电极和第二移动点火电极的电连端穿过第二穿线孔并延伸至第二连线槽内,若干个螺旋式伸缩导电线的一端穿过相对应设置的第二连线槽并分别与第一移动点火电极和第二移动点火电极的电连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气体混合箱体和试验箱体之间连接有第二输气管道,第二输气管道上设有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保护侧观察窗口和燃爆侧观察窗口的外部均设有高速摄像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使用的氢氧氩混合气体作为燃料,燃爆时所释放的能量较小,提高了试验的安全性,降低了对防爆隔膜的要求;
本发明在燃爆腔室内设置了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可以在燃爆腔室中不同位置处进行点火处理,可方便测得不同位置点火源所产生的火焰速度、压力变化等数据,对机载火焰抑制器的研发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对内部电路进行充分的防护,防止点火机构内部的电线等部件受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试验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图5中B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图5中C处放大图。
图中:1、燃爆气源;101、氢气瓶;102、氧气瓶;103、氩气瓶;104、第一输气管道;105、气体流量控制阀;2、气体混合箱体;201、第二输气管道;202、单向阀;3、试验箱体;301、保护腔室;302、燃爆腔室;303、分隔板;304、机载火焰抑制器;305、保护侧防爆隔膜;306、燃爆侧防爆隔膜;307、保护侧观察窗口;308、燃爆侧观察窗口;4、瞬态压力表;5、气体分析仪;6、保护侧固定点火机构;7、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701、固定基准板;7010、驱动腔室;7011、第一连线槽;7012、第一穿线孔;7013、轴承;702、螺杆;7021、转轴;7022、第一锥齿轮;7023、限位杆;703、调节电机;7030、第二锥齿轮;704、移动座;7040、第二穿线孔;7041、第二连线槽;705、外层波纹管;706、内层波纹管;707、第一移动点火电极;708、第二移动点火电极;709、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10、防护腔室;711、外连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包括燃爆气源1、与燃爆气源1连接的气体混合箱体2以及与气体混合箱体2相连接的试验箱体3,试验箱体3内设有保护腔室301和燃爆腔室302,保护腔室301和燃爆腔室302之间通过分隔板303进行分割,且分隔板303上安装有机载火焰抑制器304,保护腔室301内设有保护侧固定点火机构6,燃爆腔室302内设有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7,气体混合箱体2的输出端与保护腔室301连通,试验箱体3上端连接有保护侧防爆隔膜305、瞬态压力表4以及气体分析仪5,瞬态压力表4和气体分析仪5均与燃爆腔室302连通,保护腔室301的上端内壁以及一侧壁上分别设有保护侧防爆隔膜305和保护侧观察窗口307,燃爆腔室302的一端内壁上和一侧内壁上分别设有燃爆侧防爆隔膜306和燃爆侧观察窗口308;
燃爆气源1包括氢气瓶101、氧气瓶102、氩气瓶103,分别连接在氢气瓶101、氧气瓶102和氩气瓶103输出端上的若干个第一输气管道104以及分别设于若干个第一输气管道104上的气体流量控制阀105,若干个第一输气管道104均与气体混合箱体2连通,燃爆气源1用于向气体混合箱体2内分别输入定量的氢气、氧气和氩气;
气体混合箱体2用于将氢气、氧气和氩气进行混合处理,并将混合后的气体输送至试验箱体3内;
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7用于在燃爆腔室302内距离机载火焰抑制器304不同位置处对燃爆腔室302内的混合气体进行点火处理,并通过燃爆侧观察窗口308和保护侧观察窗口307观察燃爆腔室302内的火焰是否穿过机载火焰抑制器304蔓延至保护腔室301内,同时通过瞬态压力表4获取燃爆腔室302内的瞬态压力变化数据;
当燃爆腔室302内的火焰未穿过机载火焰抑制器304蔓延至保护腔室301内时,通过保护侧固定点火机构6对保护腔室301内的混合气体进行点火处理,通过保护侧观察窗口307观察保护腔室301内的混合气体是否能被点燃,若被点燃,则判断机载火焰抑制器304为合格产品。
其中,保护侧固定点火机构6包括连接在保护腔室301另一侧内壁上的第一固定点火电极和第二固定点火电极,第一固定点火电极和第二固定点火电极均与外界电源连接。
其中,保护侧防爆隔膜305和燃爆侧防爆隔膜306用以在燃爆发生时适应试验箱体3内部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导致燃爆侧观察窗口308和保护侧观察窗口307破损等情况出现;
气体分析仪5用于检测试验箱体3内的气体成分,以确保氢气、氧气和氩气的混合比例以及混合程度是否达标;
保护侧观察窗口307和燃爆侧观察窗口308的外部均设有高速摄像机,用于观察火焰是否穿过机载火焰抑制器304、观察保护腔室301内的混合气体是否可燃以及观测并记录试验中火焰进入被测机载火焰抑制器304的速度;
瞬态压力表4用于记录燃爆瞬间火焰抑制器附近的压力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上述试验装置对机载火焰抑制器304进行试验检测时,先确保被测机载火焰抑制器304的结构完整,内部无堵塞情况后将被测机载火焰抑制器304安装在分隔板303上,调整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7与机载火焰抑制器304之间的距离,然后开始制备可燃气体,通过调整若干个第一输气管道104上的气体流量控制阀105,使得使氢气、氧气、氩气三种气体以体积比为5:12:83的比例输入气体混合箱体2中进行混合处理,然后将混合气体输入试验箱体3中,并通过气体分析仪5实时监测试验箱体3中的混合气体,当混合气体注入指定量后,关闭单向阀202,并通过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7对燃爆腔室302内的混合气体进行点燃处理,记录如上述各项数据,当火焰并未穿过机载火焰抑制器304时,启动保护侧固定点火机构6,观察保护腔室301内的混合气体是否可燃,若可燃,则判定该机载火焰抑制器304在此次试验为合格,然后重复上述过程,改变试验变量,以获取不同位置点火源所产生的火焰速度、压力变化等数据对机载火焰抑制器304的影响数据,对机载火焰抑制器304的研发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采用氢气、氧气、氩气的混合气体作为燃料,燃爆时所释放的能量较小,提高了试验的安全性,降低了对保护侧防爆隔膜305和燃爆侧防爆隔膜306的要求。
其中,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7包括连接在燃爆腔室302下端内壁靠近燃爆侧防爆隔膜306处的固定基准板701、活动连接在固定基准板701上的螺杆702、螺纹连接在螺杆702上的移动座704、连接在移动座704上的第一移动点火电极707和第二移动点火电极708、连接在试验箱体3下端外壁上的调节电机703、连接在移动座704和固定基准板701之间外层波纹管705以及内层波纹管706,内层波纹管706和外层波纹管705依次套设在螺杆702的外部,且内层波纹管706、外层波纹管705、移动座704和固定基准板701之间形成一防护腔室710,防护腔室710内设有若干个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若干个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的一端均延伸至移动座704内并分别与第一移动点火电极707和第二移动点火电极708电连接,固定基准板701内设有若干个外连电线711,若干个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固定基准板701内并分别与若干个外连电线711电连接,固定基准板701内设有传动机构,调节电机703的输出轴端穿过试验箱体3并延伸至固定基准板701内与传动机构连接,调节电机703通过传动机构驱使螺杆702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为获取不同位置点火源所产生的火焰速度、压力变化等数据对机载火焰抑制器304的影响数据,通过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7进行点火位置的变化过程如下,调节电机703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螺杆702转动,螺杆702转动后驱动移动座704沿着螺杆702的轴向进行移动,向机载火焰抑制器304处移动或反方向移动,以此达到调节移动座704上的第一移动点火电极707和第二移动点火电极708的位置,可以精准的控制第一移动点火电极707、第二移动点火电极708与机载火焰抑制器304之间的距离,以获取不同位置点火源所产生的火焰速度、压力变化等数据对机载火焰抑制器304的影响数据,对机载火焰抑制器304的研发起到积极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外层波纹管705以及内层波纹管706只能够进行伸缩,无法转动,并对移动座704进行限位,使其无法与螺杆702进行同向转动,达到螺杆702转动时驱动其沿着螺杆702轴向移动的效果,同时,外层波纹管705以及内层波纹管706之间形成的防护腔室710可以对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进行防护,可以防止火焰直接接触到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同时,防护腔室710内的空气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热效果,降低高温对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的影响,而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的设置,是为了适配第一移动点火电极707、第二移动点火电极708的移动,可以在通电的前提下配合第一移动点火电极707、第二移动点火电极708的移动而伸缩,杜绝了采用常规电线而影响第一移动点火电极707、第二移动点火电极708移动过程的弊端。
其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固定基准板701内设有驱动腔室7010,传动机构设于驱动腔室7010内;
传动机构包括活动连接在驱动腔室7010一侧内壁上的限位杆7023、连接在限位杆7023一端的第一锥齿轮7022、连接在第一锥齿轮7022中部的转轴7021、连接在驱动腔室7010另一侧内壁上的轴承7013以及与调节电机703输出轴端连接的第二锥齿轮7030,第一锥齿轮7022和第二锥齿轮7030相啮合,转轴7021的一端穿过轴承7013与螺杆702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电机703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螺杆702转动的具体过程如下,调节电机703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第二锥齿轮7030转动,第二锥齿轮7030转动时驱动与其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7022转动,第一锥齿轮7022转动时带动转轴7021和螺杆702进行同向转动,可通过螺杆702转动圈数和转动角度计算出移动座704的移动数据,可以达到精准调控点火位置的效果。
其中,如图7所示,固定基准板701内设有若干个第一穿线孔7012,第一穿线孔7012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连线槽7011,第一穿线孔7012通过第一连线槽7011和防护腔室710连通,外连电线711设于第一穿线孔7012内,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连线槽7011与外连电线711电连接。
试验箱体3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气孔,气孔和第一穿线孔7012连通,且外连电线711穿过气孔。
其中,如图4和图6所示,移动座704内设有若干个第二穿线孔7040和第二连线槽7041,第二穿线孔7040通过第二连线槽7041与防护腔室710连通,第一移动点火电极707和第二移动点火电极708的电连端穿过第二穿线孔7040并延伸至第二连线槽7041内,若干个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的一端穿过相对应设置的第二连线槽7041并分别与第一移动点火电极707和第二移动点火电极708的电连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外层波纹管705以及内层波纹管706之间形成的防护腔室710可以对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进行防护,可以防止火焰直接接触到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同时,防护腔室710内的空气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热效果,降低高温对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的影响,而在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7点燃燃爆腔室302中的混合气体后,混合气体燃烧后产生的热量会有部分传递至外层波纹管705以及内层波纹管706之间形成的防护腔室710中,而防护腔室710两端分别和第一连线槽7011、第一穿线孔7012、第二穿线孔7040、第二连线槽7041以及气孔连通,此时防护腔室710中的空气可以与外界空气进行交互,进一步在气孔处设置一个温度计,当防护腔室710中排出的气体温度较高时,可以通过螺杆702驱使移动座704往复快速移动,使得防护腔室710中的气体和外界空气达到快速交互的效果,使得防护腔室710的热量能够快速的排出,达到风冷的效果,防止热量聚集在防护腔室710中对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造成影响。
气体混合箱体2和试验箱体3之间连接有第二输气管道201,第二输气管道201上设有单向阀202。
需要说明的是,单向阀202可以防止混合气体回流,同时也可以防止保护腔室301中的混合气体被点燃时蔓延至气体混合箱体2中,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爆气源(1)、与燃爆气源(1)连接的气体混合箱体(2)以及与气体混合箱体(2)相连接的试验箱体(3),所述试验箱体(3)内设有保护腔室(301)和燃爆腔室(302),保护腔室(301)和燃爆腔室(302)之间通过分隔板(303)进行分割,且分隔板(303)上安装有机载火焰抑制器(304),所述保护腔室(301)内设有保护侧固定点火机构(6),所述燃爆腔室(302)内设有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7),所述气体混合箱体(2)的输出端与保护腔室(301)连通,试验箱体(3)上端连接有保护侧防爆隔膜(305)、瞬态压力表(4)以及气体分析仪(5),瞬态压力表(4)和气体分析仪(5)均与燃爆腔室(302)连通,所述保护腔室(301)的上端内壁以及一侧壁上分别设有保护侧防爆隔膜(305)和保护侧观察窗口(307),燃爆腔室(302)的一端内壁上和一侧内壁上分别设有燃爆侧防爆隔膜(306)和燃爆侧观察窗口(308);
所述燃爆气源(1)包括氢气瓶(101)、氧气瓶(102)、氩气瓶(103),分别连接在氢气瓶(101)、氧气瓶(102)和氩气瓶(103)输出端上的若干个第一输气管道(104)以及分别设于若干个第一输气管道(104)上的气体流量控制阀(105),若干个第一输气管道(104)均与气体混合箱体(2)连通,所述燃爆气源(1)用于向气体混合箱体(2)内分别输入定量的氢气、氧气和氩气;
所述气体混合箱体(2)用于将氢气、氧气和氩气进行混合处理,并将混合后的气体输送至试验箱体(3)内;
所述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7)用于在燃爆腔室(302)内距离机载火焰抑制器(304)不同位置处对燃爆腔室(302)内的混合气体进行点火处理,并通过燃爆侧观察窗口(308)和保护侧观察窗口(307)观察燃爆腔室(302)内的火焰是否穿过机载火焰抑制器(304)蔓延至保护腔室(301)内,同时通过瞬态压力表(4)获取燃爆腔室(302)内的瞬态压力变化数据;
当燃爆腔室(302)内的火焰未穿过机载火焰抑制器(304)蔓延至保护腔室(301)内时,通过所述保护侧固定点火机构(6)对保护腔室(301)内的混合气体进行点火处理,通过保护侧观察窗口(307)观察保护腔室(301)内的混合气体是否能被点燃,若被点燃,则判断机载火焰抑制器(304)为合格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侧固定点火机构(6)包括连接在保护腔室(301)另一侧内壁上的第一固定点火电极和第二固定点火电极,第一固定点火电极和第二固定点火电极均与外界电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爆侧移动点火机构(7)包括连接在燃爆腔室(302)下端内壁靠近燃爆侧防爆隔膜(306)处的固定基准板(701)、活动连接在固定基准板(701)上的螺杆(702)、螺纹连接在螺杆(702)上的移动座(704)、连接在移动座(704)上的第一移动点火电极(707)和第二移动点火电极(708)、连接在试验箱体(3)下端外壁上的调节电机(703)、连接在移动座(704)和固定基准板(701)之间外层波纹管(705)以及内层波纹管(706),所述内层波纹管(706)和外层波纹管(705)依次套设在螺杆(702)的外部,且内层波纹管(706)、外层波纹管(705)、移动座(704)和固定基准板(701)之间形成一防护腔室(710),防护腔室(710)内设有若干个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若干个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的一端均延伸至移动座(704)内并分别与第一移动点火电极(707)和第二移动点火电极(708)电连接,所述固定基准板(701)内设有若干个外连电线(711),若干个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固定基准板(701)内并分别与若干个外连电线(711)电连接,所述固定基准板(701)内设有传动机构,调节电机(703)的输出轴端穿过试验箱体(3)并延伸至固定基准板(701)内与传动机构连接,调节电机(703)通过传动机构驱使螺杆(702)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准板(701)内设有驱动腔室(7010),传动机构设于驱动腔室(7010)内;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活动连接在驱动腔室(7010)一侧内壁上的限位杆(7023)、连接在限位杆(7023)一端的第一锥齿轮(7022)、连接在第一锥齿轮(7022)中部的转轴(7021)、连接在驱动腔室(7010)另一侧内壁上的轴承(7013)以及与调节电机(703)输出轴端连接的第二锥齿轮(7030),所述第一锥齿轮(7022)和第二锥齿轮(7030)相啮合,所述转轴(7021)的一端穿过轴承(7013)与螺杆(70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准板(701)内设有若干个第一穿线孔(7012),第一穿线孔(7012)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连线槽(7011),第一穿线孔(7012)通过第一连线槽(7011)和防护腔室(710)连通,外连电线(711)设于第一穿线孔(7012)内,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连线槽(7011)与外连电线(711)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体(3)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气孔,气孔和第一穿线孔(7012)连通,且外连电线(711)穿过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704)内设有若干个第二穿线孔(7040)和第二连线槽(7041),第二穿线孔(7040)通过第二连线槽(7041)与防护腔室(710)连通,第一移动点火电极(707)和第二移动点火电极(708)的电连端穿过第二穿线孔(7040)并延伸至第二连线槽(7041)内,若干个螺旋式伸缩导电线(709)的一端穿过相对应设置的第二连线槽(7041)并分别与第一移动点火电极(707)和第二移动点火电极(708)的电连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混合箱体(2)和试验箱体(3)之间连接有第二输气管道(201),第二输气管道(201)上设有单向阀(20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侧观察窗口(307)和燃爆侧观察窗口(308)的外部均设有高速摄像机。
CN202210516434.1A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 Active CN1146240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6434.1A CN114624016B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6434.1A CN114624016B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4016A true CN114624016A (zh) 2022-06-14
CN114624016B CN114624016B (zh) 2022-08-09

Family

ID=81907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6434.1A Active CN114624016B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401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7383A1 (zh) * 2022-07-05 2024-01-11 天津毅斌鼎油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钻井平台用火炬自动点火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22116A1 (en) * 2001-03-27 2003-01-30 Brooker Dwight E. Flame arrestor with reflection suppressor
US20100181190A1 (en) * 2007-06-19 2010-07-22 Hytronx Technologies Inc Hydrogen and oxygen gases, produced on demand by electrolysis, as a partial hybrid fuel sour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203465230U (zh) * 2013-09-23 2014-03-0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可燃气与空气预混气体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及抑制的试验装置
CN106474673A (zh) * 2015-09-01 2017-03-08 广西大学 一种摇臂瘦手臂装置
CN108087518A (zh) * 2016-11-21 2018-05-29 镇江亚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驱动丝杠螺母副升降机构
CN207522574U (zh) * 2017-12-08 2018-06-22 重庆市永川区聚杰石材厂 一种石材加工放置架
CN109506968A (zh) * 2018-11-26 2019-03-22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煤矿井下束管负压抽气阻火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1122194A (zh) * 2019-12-25 2020-05-08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液态己烷的机载火焰抑制器阻火及耐烧性能测试系统
CN111474208A (zh) * 2020-04-17 2020-07-31 南京工业大学 城市地下管廊舱内燃气泄漏形成非均匀梯度浓度气云爆炸模拟实验及其抑制装置
CN112082798A (zh) * 2020-09-14 2020-12-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准确测试可燃气非稳态爆轰阻火器效果的可视化试验装置
CN112577720A (zh) * 2019-09-29 2021-03-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端阻火器爆燃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2998225U (zh) * 2020-07-17 2021-04-20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体育教学用压腿器
CN112704091A (zh) * 2020-12-28 2021-04-27 安徽旭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制作油炸食品的多腔室油炸机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22116A1 (en) * 2001-03-27 2003-01-30 Brooker Dwight E. Flame arrestor with reflection suppressor
US20100181190A1 (en) * 2007-06-19 2010-07-22 Hytronx Technologies Inc Hydrogen and oxygen gases, produced on demand by electrolysis, as a partial hybrid fuel sour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203465230U (zh) * 2013-09-23 2014-03-0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可燃气与空气预混气体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及抑制的试验装置
CN106474673A (zh) * 2015-09-01 2017-03-08 广西大学 一种摇臂瘦手臂装置
CN108087518A (zh) * 2016-11-21 2018-05-29 镇江亚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驱动丝杠螺母副升降机构
CN207522574U (zh) * 2017-12-08 2018-06-22 重庆市永川区聚杰石材厂 一种石材加工放置架
CN109506968A (zh) * 2018-11-26 2019-03-22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煤矿井下束管负压抽气阻火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2577720A (zh) * 2019-09-29 2021-03-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端阻火器爆燃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1122194A (zh) * 2019-12-25 2020-05-08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液态己烷的机载火焰抑制器阻火及耐烧性能测试系统
CN111474208A (zh) * 2020-04-17 2020-07-31 南京工业大学 城市地下管廊舱内燃气泄漏形成非均匀梯度浓度气云爆炸模拟实验及其抑制装置
CN212998225U (zh) * 2020-07-17 2021-04-20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体育教学用压腿器
CN112082798A (zh) * 2020-09-14 2020-12-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准确测试可燃气非稳态爆轰阻火器效果的可视化试验装置
CN112704091A (zh) * 2020-12-28 2021-04-27 安徽旭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制作油炸食品的多腔室油炸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毛文懿等: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第25.975 条( a) (7) 项要求及符合性验证研究",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7383A1 (zh) * 2022-07-05 2024-01-11 天津毅斌鼎油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钻井平台用火炬自动点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4016B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24016B (zh) 一种机载火焰抑制器阻氢氧氩混合气燃爆试验装置
CN102928466A (zh) 一种油气爆炸临界参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KR101129377B1 (ko) 수소 확산성 및 연소성 실험장치
CN111255723B (zh) 一种防爆风机防爆性能的试验系统和方法
CN113915641B (zh) 一种智能燃气燃烧器点火系统
CN111103141A (zh)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试验的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38149B (zh) 火花塞抗爆震性能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3156045A (zh) 可视化氢气爆炸波纹阻火器阻火性能测试与检测防护装置
JP5276089B2 (ja) 安全性評価試験装置
CN105866584B (zh) 航空发动机间接点火器试验器
CN102688573A (zh) 一种石油气体管道阻火器
CN113847548A (zh) 一种可燃气体回火阻止装置
CN112345588B (zh) 一种正压环境爆炸防护产品防爆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2044683U (zh) 一种石油气体管道阻火器
US4220452A (en) Detection of gases
CN111122194B (zh) 一种液态己烷的机载火焰抑制器阻火及耐烧性能测试系统
CN114705721A (zh) 一种管道预混气体抑爆防爆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CN110220807A (zh) 一种飞行器动力舱带壳试验件隔爆试验装置
EP283862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an overpressure caused by a vapor cloud explosion
CN113738683A (zh) 一种防爆风机爆炸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5099293U (zh) 一种防爆自行式柴油动力高空作业平台
CN115628403B (zh) 一种燃气回火阻止装置
CN216079320U (zh) 一种可燃气体回火阻止装置
CN210267202U (zh) 一种新型燃气点火稳燃煤粉燃烧系统
CN2062825U (zh) 气体爆炸极限与阻火演示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