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0587A - 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0587A
CN114620587A CN202210255737.2A CN202210255737A CN114620587A CN 114620587 A CN114620587 A CN 114620587A CN 202210255737 A CN202210255737 A CN 202210255737A CN 114620587 A CN114620587 A CN 114620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ntrol system
car
clamping plate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57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国庆
李小陈
吕林锋
晏德明
何建锋
钟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102557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05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0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058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7/00Hoistway equipment
    • B66B17/34Safe lift clips; K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4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包括电梯门的顶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第一感应器,第一感应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路段,信号传输路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独立控制系统,独立控制系统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体控制系统,独立控制系统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信号转换器,电梯门的底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第二感应器,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用来感应电梯门的关闭,且感应器接入控制在独立控制系统,独立控制系统为基于主体控制系统的单独控制系统,不进行共享,当主体控制系统造成轿厢意外移动时,独立控制系统不受到影响,独立控制系统主要控制限位机构与防护机构,主体控制系统的控制为电梯的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轿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吊顶通常为镜面不锈钢材料;轿底为2mm厚PVC大理石纹地或20mm厚大理石拼花,轿厢内部净高度不应小于2m,使用人员正常出入轿厢入口的净高度不应小于2m,对于轿厢的凹进和凸出部分,也不管其是否有单独门保护,在计算轿厢最大有效面积时均必须算入,当门关闭时,轿厢入口的任何有效面积也应计入。
电梯剪切因特种设备失控或者故障以及违章操作、操作失误、使用不当时,人、物体因承受一对相距很近、反向相反的外力作用,发生局部承压、横截面沿外力方向发生错动变形的现象,在使用电梯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剪切事故,在电梯停止时,大多数的电梯轿厢都是采用主体控制系统,来进行控制设备的移动与定点位置的停止,而机械以及电子的使用难免会有设备老化,造成设备失灵,导致电梯轿厢的意外移动,从而导致人的伤亡,在控制过程中采用单一的统一控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一个原件的电子损害,而导致事故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防护、安全、控制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包括电梯井、电梯连接杆和轿厢,所述电梯井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梯连接杆,所述电梯连接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轿厢,所述轿厢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电梯门,所述电梯门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块,所述安装板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紧固脚,所述紧固脚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泵,所述第一伸缩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脚,所述限位脚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滑槽,所述固定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配合卡板,所述电梯连接杆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顶部连接杆,所述安装板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泵,所述第一伸缩泵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卡块,所述伸缩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紧固板,所述配合卡板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配合限位方槽,所述第一配合限位方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配合限位方槽,所述第一配合限位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配合限位方槽;
所述轿厢的顶部表面一侧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顶部限位器,所述顶部限位器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横向卡板,所述第一横向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凹槽,所述轿厢的底部表面一侧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底部限位器,所述底部限位器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横向卡板,所述第二横向卡板的一侧个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凹槽;
所述电梯门的顶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路段,所述信号传输路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独立控制系统,所述独立控制系统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体控制系统,所述独立控制系统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信号转换器,所述电梯门的底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第二感应器,所述信号转换器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检测数据灯,所述信号转换器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PLC电路板块,所述PLC电路板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信号放大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泵和第二伸缩泵设置在两侧,其可在四角上都进行设置,第一伸缩泵和第二伸缩泵的内部具有活动的伸缩卡块,伸缩卡块与其横向紧固板相连,固定滑槽与配合卡板相互配合,大小结构相互吻合,横向紧固板与配合限位方槽相互配合,在伸缩泵启动时,带动伸缩卡块进行推出,将横向紧固板卡在配合限位方槽上,其第一配合限位方槽、第二配合限位方槽、第三配合限位方槽分别为不同楼层。
优选的,所述底部限位器和底部限位器的内部分别具有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其两侧都接入第一横向卡板和第二横向卡板,启动可推入在第一U形凹槽和第二U形凹槽的内部,第一U形凹槽和第二U形凹槽,设置在电梯井的墙壁上固定,第一U形凹槽和第二U形凹槽的大小较大于第一横向卡板和第二横向卡板,以便于电梯停止过程将第一横向卡板和第二横向卡板卡入到第一U形凹槽和第二U形凹槽的内部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用来感应电梯门的关闭,且感应器接入控制在独立控制系统,独立控制系统为基于主体控制系统的单独控制系统,不进行共享,当主体控制系统造成轿厢意外移动时,独立控制系统不受到影响,检测数据灯在独立控制系统为正常工作情况下,为常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通过设置防护机构,第一伸缩泵和第二伸缩泵设置在两侧,其可在四角上都进行设置,共设置有四个伸缩泵,第一伸缩泵和第二伸缩泵的内部具有活动的伸缩卡块,伸缩卡块与其横向紧固板相连,限位脚上具有固定滑槽与配合卡板相互配合,大小结构相互吻合,横向紧固板与配合限位方槽相互配合,在伸缩泵启动时,带动伸缩卡块进行推出,将横向紧固板卡在配合限位方槽上,其第一配合限位方槽、第二配合限位方槽、第三配合限位方槽分别为不同楼层,在需要停下的楼层进行都设置配合限位方槽,电梯停住时,即同时启动每个伸缩泵,将横向紧固板卡在配合限位方槽上来防止轿厢的移动,加强保护效果;
2、该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通过设置限位机构,顶部限位器和底部限位器的内部分别具有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其两侧都接入第一横向卡板和第二横向卡板,启动可推入在第一U形凹槽和第二U形凹槽的内部,第一U形凹槽和第二U形凹槽,设置在电梯井的墙壁上固定,一个在顶部一个在底部,第一U形凹槽和第二U形凹槽的大小较大于第一横向卡板和第二横向卡板,以便于电梯停止过程将第一横向卡板和第二横向卡板卡入到第一U形凹槽和第二U形凹槽的内部固定,顶部限位器和底部限位器采用同步控制系统,防止轿厢的上下移动,也可防止在人走入内部时,造成内部摇晃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内部的稳定;
3、该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通过设置控制系统,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用来感应电梯门的关闭,在开启电梯门时,传输信号给独立控制系统,将其控制伸缩泵以及顶部限位器和底部限位器的启动,且感应器接入控制在独立控制系统,独立控制系统为基于主体控制系统的单独控制系统,不进行共享,当主体控制系统造成轿厢意外移动时,独立控制系统不受到影响,独立控制系统主要控制限位机构与防护机构的伸缩泵以及顶部限位器和底部限位器,主体控制系统的控制为电梯的运行,检测数据灯在独立控制系统为正常工作情况下,为常亮,以便于区别该系统的正常运行,PLC电路板块接入信号放大器以加大内部控制信号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伸缩泵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内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独立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梯井;2、电梯连接杆;3、轿厢;4、电梯门;5、安装板块;6、紧固脚;7、第一伸缩泵;8、限位脚;9、固定滑槽;10、配合卡板;11、顶部连接杆;12、第二伸缩泵;13、伸缩卡块;14、横向紧固板;15、第一配合限位方槽;16、第二配合限位方槽;17、第三配合限位方槽;18、顶部限位器;19、第一电动推杆;20、第一横向卡板;21、第一U形凹槽;22、底部限位器;23、第二电动推杆;24、第二横向卡板;25、第二U形凹槽;26、第一感应器;27、信号传输路段;28、中央控制系统;29、独立控制系统;30、主体控制系统;31、信号转换器;32、第二感应器;33、检测数据灯;34、PLC电路板块;35、信号放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包括:1、电梯井;2、电梯连接杆;3、轿厢;4、电梯门;5、安装板块;6、紧固脚;7、第一伸缩泵;8、限位脚;9、固定滑槽;10、配合卡板;11、顶部连接杆;12、第二伸缩泵;13、伸缩卡块;14、横向紧固板;15、第一配合限位方槽;16、第二配合限位方槽;17、第三配合限位方槽;18、顶部限位器;19、第一电动推杆;20、第一横向卡板;21、第一U形凹槽;22、底部限位器;23、第二电动推杆;24、第二横向卡板;25、第二U形凹槽;26、第一感应器;27、信号传输路段;28、中央控制系统;29、独立控制系统;30、主体控制系统;31、信号转换器;32、第二感应器;33、检测数据灯;34、PLC电路板块;35、信号放大器,所述电梯井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梯连接杆2,所述电梯连接杆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轿厢3,所述轿厢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电梯门4。
所述第一伸缩泵7和第二伸缩泵12设置在两侧,其可在四角上都进行设置,第一伸缩泵7和第二伸缩泵12的内部具有活动的伸缩卡块13,伸缩卡块13与其横向紧固板14相连,固定滑槽9与配合卡板10相互配合,大小结构相互吻合,横向紧固板14与配合限位方槽相互配合,在伸缩泵启动时,带动伸缩卡块13进行推出,将横向紧固板14卡在配合限位方槽上,其第一配合限位方槽15、第二配合限位方槽16、第三配合限位方槽17分别为不同楼层,由电梯井1、电梯连接杆2、轿厢3、电梯门4、安装板块5、紧固脚6、第一伸缩泵7、限位脚8、固定滑槽9、配合卡板10、顶部连接杆11、第二伸缩泵12、伸缩卡块13、横向紧固板14、第一配合限位方槽15、第二配合限位方槽16和第三配合限位方槽17共同组成防护机构,电梯剪切因特种设备失控或者故障以及违章操作、操作失误、使用不当时,人、物体因承受一对相距很近、反向相反的外力作用,发生局部承压、横截面沿外力方向发生错动变形的现象,在使用电梯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剪切事故,没有很好的防护机构,导致人为的伤亡或重大事故,通过设置防护机构,第一伸缩泵7和第二伸缩泵12设置在两侧,其可在四角上都进行设置,共设置有四个伸缩泵,第一伸缩泵7和第二伸缩泵12的内部具有活动的伸缩卡块13,伸缩卡块13与其横向紧固板14相连,限位脚8上具有固定滑槽9与配合卡板10相互配合,大小结构相互吻合,横向紧固板14与配合限位方槽相互配合,在伸缩泵启动时,带动伸缩卡块13进行推出,将横向紧固板14卡在配合限位方槽上,其第一配合限位方槽15、第二配合限位方槽16、第三配合限位方槽17分别为不同楼层,在需要停下的楼层进行都设置配合限位方槽,电梯停住时,即同时启动每个伸缩泵,将横向紧固板14卡在配合限位方槽上来防止轿厢3的移动,加强保护效果。
所述顶部限位器18和底部限位器22的内部分别具有第一电动推杆19和第二电动推杆23,其两侧都接入第一横向卡板20和第二横向卡板24,启动可推入在第一U形凹槽21和第二U形凹槽25的内部,第一U形凹槽21和第二U形凹槽25,设置在电梯井1的墙壁上固定,第一U形凹槽21和第二U形凹槽25的大小较大于第一横向卡板20和第二横向卡板24,以便于电梯停止过程将第一横向卡板20和第二横向卡板24卡入到第一U形凹槽21和第二U形凹槽25的内部固定,由顶部限位器18、第一电动推杆19、第一横向卡板20、第一U形凹槽21、底部限位器22、第二电动推杆23、第二横向卡板24和第二U形凹槽25共同组成限位机构,在电梯停止时,大多数的电梯轿厢都是采用主体控制系统,来进行控制设备的移动与定点位置的停止,而机械以及电子的使用难免会有设备老化,造成设备失灵,导致电梯轿厢的意外移动,从而导致人的伤亡,通过设置限位机构,顶部限位器18和底部限位器22的内部分别具有第一电动推杆19和第二电动推杆23,其两侧都接入第一横向卡板20和第二横向卡板24,启动可推入在第一U形凹槽21和第二U形凹槽25的内部,第一U形凹槽21和第二U形凹槽25,设置在电梯井1的墙壁上固定,一个在顶部一个在底部,第一U形凹槽21和第二U形凹槽25的大小较大于第一横向卡板20和第二横向卡板24,以便于电梯停止过程将第一横向卡板20和第二横向卡板24卡入到第一U形凹槽21和第二U形凹槽25的内部固定,顶部限位器18和底部限位器22采用同步控制系统,防止轿厢3的上下移动,也可防止在人走入内部时,造成内部摇晃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内部的稳定。
所述第一感应器26和第二感应器32用来感应电梯门4的关闭,且感应器接入控制在独立控制系统29,独立控制系统29为基于主体控制系统30的单独控制系统,不进行共享,当主体控制系统30造成轿厢3意外移动时,独立控制系统29不受到影响,检测数据灯33在独立控制系统29为正常工作情况下,为常亮,由第一感应器26、信号传输路段27、中央控制系统28、独立控制系统29、主体控制系统30、信号转换器31、第二感应器32、检测数据灯33、PLC电路板块34和信号放大器35共同组成控制系统,在控制过程中采用单一的统一控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一个原件的电子损害,而导致事故的产生,通过设置控制系统,第一感应器26和第二感应器32用来感应电梯门4的关闭,在开启电梯门时,传输信号给独立控制系统29,将其控制伸缩泵以及顶部限位器18和底部限位器22的启动,且感应器接入控制在独立控制系统29,独立控制系统29为基于主体控制系统30的单独控制系统,不进行共享,当主体控制系统30造成轿厢3意外移动时,独立控制系统29不受到影响,独立控制系统29主要控制限位机构与防护机构的伸缩泵以及顶部限位器和底部限位器,主体控制系统30的控制为电梯的运行,检测数据灯33在独立控制系统29为正常工作情况下,为常亮,以便于区别该系统的正常运行,PLC电路板块34接入信号放大器35以加大内部控制信号稳定。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时,首先,第一伸缩泵7和第二伸缩泵12设置在两侧,其可在四角上都进行设置,共设置有四个伸缩泵,第一伸缩泵7和第二伸缩泵12的内部具有活动的伸缩卡块13,伸缩卡块13与其横向紧固板14相连,限位脚8上具有固定滑槽9与配合卡板10相互配合,大小结构相互吻合,横向紧固板14与配合限位方槽相互配合,在伸缩泵启动时,带动伸缩卡块13进行推出,将横向紧固板14卡在配合限位方槽上,其第一配合限位方槽15、第二配合限位方槽16、第三配合限位方槽17分别为不同楼层,在需要停下的楼层进行都设置配合限位方槽,电梯停住时,即同时启动每个伸缩泵,将横向紧固板14卡在配合限位方槽上来防止轿厢3的移动,加强保护效果,顶部限位器18和底部限位器22的内部分别具有第一电动推杆19和第二电动推杆23,其两侧都接入第一横向卡板20和第二横向卡板24,启动可推入在第一U形凹槽21和第二U形凹槽25的内部,第一U形凹槽21和第二U形凹槽25,设置在电梯井1的墙壁上固定,一个在顶部一个在底部,第一U形凹槽21和第二U形凹槽25的大小较大于第一横向卡板20和第二横向卡板24,以便于电梯停止过程将第一横向卡板20和第二横向卡板24卡入到第一U形凹槽21和第二U形凹槽25的内部固定,顶部限位器18和底部限位器22采用同步控制系统,防止轿厢3的上下移动,也可防止在人走入内部时,造成内部摇晃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内部的稳定,第一感应器26和第二感应器32用来感应电梯门4的关闭,在开启电梯门时,传输信号给独立控制系统29,将其控制伸缩泵以及顶部限位器18和底部限位器22的启动,且感应器接入控制在独立控制系统29,独立控制系统29为基于主体控制系统30的单独控制系统,不进行共享,当主体控制系统30造成轿厢3意外移动时,独立控制系统29不受到影响,独立控制系统29主要控制限位机构与防护机构的伸缩泵以及顶部限位器和底部限位器,主体控制系统30的控制为电梯的运行,检测数据灯33在独立控制系统29为正常工作情况下,为常亮,以便于区别该系统的正常运行,PLC电路板块34接入信号放大器35以加大内部控制信号稳定。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包括电梯井(1)、电梯连接杆(2)和轿厢(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梯连接杆(2),所述电梯连接杆(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轿厢(3),所述轿厢(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电梯门(4),所述电梯门(4)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块(5),所述安装板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紧固脚(6),所述紧固脚(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泵(7),所述第一伸缩泵(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脚(8),所述限位脚(8)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滑槽(9),所述固定滑槽(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配合卡板(10),所述电梯连接杆(2)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顶部连接杆(11),所述安装板块(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泵(12),所述第一伸缩泵(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卡块(13),所述伸缩卡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紧固板(14),所述配合卡板(10)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配合限位方槽(15),所述第一配合限位方槽(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配合限位方槽(16),所述第一配合限位方槽(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配合限位方槽(17);
所述轿厢(3)的顶部表面一侧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顶部限位器(18),所述顶部限位器(1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19),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横向卡板(20),所述第一横向卡板(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凹槽(21),所述轿厢(3)的底部表面一侧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底部限位器(22),所述底部限位器(2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23),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横向卡板(24),所述第二横向卡板(24)的一侧个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凹槽(25);
所述电梯门(4)的顶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第一感应器(26),所述第一感应器(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路段(27),所述信号传输路段(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央控制系统(28),所述中央控制系统(2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独立控制系统(29),所述独立控制系统(2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体控制系统(30),所述独立控制系统(2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信号转换器(31),所述电梯门(4)的底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第二感应器(32),所述信号转换器(3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检测数据灯(33),所述信号转换器(31)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PLC电路板块(34),所述PLC电路板块(3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信号放大器(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泵(7)和第二伸缩泵(12)设置在两侧,其可在四角上都进行设置,第一伸缩泵(7)和第二伸缩泵(12)的内部具有活动的伸缩卡块(13),伸缩卡块(13)与其横向紧固板(1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滑槽(9)与配合卡板(10)相互配合,大小结构相互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紧固板(14)与配合限位方槽相互配合,在伸缩泵启动时,带动伸缩卡块(13)进行推出,将横向紧固板(14)卡在配合限位方槽上,其第一配合限位方槽(15)、第二配合限位方槽(16)、第三配合限位方槽(17)分别为不同楼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限位器(18)和底部限位器(22)的内部分别具有第一电动推杆(19)和第二电动推杆(23),其两侧都接入第一横向卡板(20)和第二横向卡板(24),启动可推入在第一U形凹槽(21)和第二U形凹槽(25)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凹槽(21)和第二U形凹槽(25),设置在电梯井(1)的墙壁上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凹槽(21)和第二U形凹槽(25)的大小较大于第一横向卡板(20)和第二横向卡板(24),以便于电梯停止过程将第一横向卡板(20)和第二横向卡板(24)卡入到第一U形凹槽(21)和第二U形凹槽(25)的内部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器(26)和第二感应器(32)用来感应电梯门(4)的关闭,且感应器接入控制在独立控制系统(2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控制系统(29)为基于主体控制系统(30)的单独控制系统,不进行共享,当主体控制系统(30)造成轿厢(3)意外移动时,独立控制系统(29)不受到影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数据灯(33)在独立控制系统(29)为正常工作情况下,为常亮。
CN202210255737.2A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Withdrawn CN1146205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5737.2A CN114620587A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5737.2A CN114620587A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0587A true CN114620587A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02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5737.2A Withdrawn CN114620587A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05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73717B2 (en) Rope braking apparatus
CN104724565B (zh) 带触发机构的电梯制停装置
CN107879218B (zh) 一种电梯坠落保护装置
CN108502661B (zh) 用于在电梯井道内的服务空间的安全系统
JP2012126542A (ja) 乗客コンベア
KR20170043763A (ko) 안전 기능을 강화한 승강기
CN114620587A (zh) 一种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JP5600778B1 (ja)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JPH11322284A (ja) 家庭用昇降設備
CN104870358A (zh) 用于电梯的维护方法
CN106348121B (zh) 货梯防坠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货梯防坠落装置
CN113321099A (zh) 一种电梯轿顶的可伸展智能护栏
JP2006044889A (ja) 避難用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0626898B (zh) 电梯系统
CN208103647U (zh) 一种自动外爬式施工平台
CN206767358U (zh) 具有异常运行监控制动的链条导轨式升降作业平台
CN201321314Y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紧急求援装置
US20150060211A1 (en) Fall prevention device for an elevator
JP503299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CN108190688A (zh) 一种自动外爬式施工平台
CN220886636U (zh) 一种电梯用可紧急逃生的电梯门
CN219078798U (zh) 一种电梯轿厢过载保护装置
CN217478814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用吊笼出料踏板
WO2003013996A1 (en) Hydraulic lift with the machine room incorporated into the hoist way
KR200233354Y1 (ko) 전철 플렛폼 가변 안전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