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05202A - 一种土壤改良酵素混合液以及绿色姜瘟防治复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壤改良酵素混合液以及绿色姜瘟防治复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05202A
CN114605202A CN202210292402.8A CN202210292402A CN114605202A CN 114605202 A CN114605202 A CN 114605202A CN 202210292402 A CN202210292402 A CN 202210292402A CN 114605202 A CN114605202 A CN 114605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ginger
bacteria
enzyme
ba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24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洪省
陆航
姜艳鹏
隋业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2924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052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05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52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10Addition or removal of substances other than water or air to or from the material during the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2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using specific microorganisms or substances, e.g. enzymes, for activating or stimulating the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50Treatments comb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s, e.g. anaerobic and aerobic treatment or vermicomposting and aerobic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20Liquid fertil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7/0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 C09K17/4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 C09K17/42Inorganic compounds mixed with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e.g. acceler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1/00Agricultural 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改良酵素混合液以及绿色姜瘟防治复合方法,它采集原始生态环境中未被破坏且土质肥沃的土壤,再加入玉米粉和红糖,最后加入无菌水搅拌,做成土著菌球,小球尽量在接近原来的环境中扩大培养其中的菌,再加入酵素原液发酵扩大制备得到特制酵素,采用特制酵素进行土壤改良,并安装遮阳网控制土壤环境温度、生态垄上覆盖秸秆保持土壤含水率和透气性,建立微生物生长的健康微环境,从而创建微生物种群平衡,创建有益菌与致病菌之间的平衡,抑制致病菌成为优势菌,进而达到生物防治姜瘟病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土壤改良酵素混合液以及绿色姜瘟防治复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姜种植过程中姜瘟病害防治,目的是生产绿色无农药残留的生姜。
背景技术
生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各省都有广泛种植,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多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姜不仅食用,还可以药用,其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纤维素、β-胡萝卜素等,其提取物可以用来治疗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姜在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多种病虫害,包括姜瘟病、斑点病和炭蛆病等,其中姜瘟病最为严重。姜瘟病又称青枯病或姜腐烂病,可造成姜减产20%-80%,生姜感染姜瘟病后,刚开始会呈现水渍状,颜色由淡黄色变为黄褐色,一段时间后内部开始变软、腐烂,感染姜瘟病的部位会流出白色汁液,散发臭味。姜块内或土壤中姜瘟病的致病菌可越冬,而且还能在土壤中不断繁殖增长。
一般认为,导致姜瘟病的病原菌为青枯雷尔氏菌,该菌属于细菌类。目前,对姜瘟病的防治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比如: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8196795公开了“一种防控姜瘟病的网隔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姜地四周开沟,网隔种植方式来提高姜生长环境的通透性,提高土壤微环境健康,从而抑制姜瘟病的发生;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6091794公开“一种铜陵白姜姜瘟病的防治方法”,该发明专利主要通过轮作的方式种植铜陵白姜进行姜瘟病的防治。这两个专利属于物理防治范畴。
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11051770公开了“一种克服白姜连作障碍和防治姜瘟病的种植方法”,采用土壤化学熏蒸、姜种或姜芽消毒处理、土壤选择和灌溉水处理联合方式进行姜瘟病的防治;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1293069公开“一种防治姜瘟病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是制备一种复合土壤调理剂,包括氧化钙、氢氧化钾、硅酸钠、硅藻土和烟末等,通过直接拌土或者溶解成液体两种方式在大田中使用。这两项专利属于化学防治范畴;
中国专利申请201810536276X公开了“一种三元复配生物菌剂及其在姜瘟病防治中的应用”,该发明专利主要采用解淀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三种细菌进行复配,在姜种期、姜苗期、培土期和发病期进行使用,对姜瘟病进行防治。此发明专利属于生物法防治姜瘟病范畴。
姜瘟病是由致病细菌引起的土传病害,本质是土壤不健康引起致病菌占优势菌群所致,因此,改良土壤和建立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平衡是防治姜瘟病的两个必要手段,两者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而通过上面的发明专利可以看出,所有的发明专利均没有同时做到这两点,均没有从根本上对姜瘟病进行防治,且大多数发明专利只是采用化学药剂方法或者简单的物理方法进行姜瘟病防治,很难达到姜瘟病防治的理想效果。
与本发明有关的技术是物理法和生物法相结合。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100889010公开了“一种抑制生姜姜瘟病传播的方法”,通过开沟种植,提高姜地排水能力和投加包括多种成分以及菌剂的生物菌肥来降低姜瘟病的发生;该专利虽然采用了物理阻隔和生物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姜瘟病的防治,但是所述的生物法实质上是通过投加生物有机菌肥来实现的,从其生物有机菌肥配料看出,它所采用的生物有机菌肥中添加了石灰石,石灰石(俗称石灰粉)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也会杀灭土壤有益菌和蚯蚓等有益生物,破坏土壤环境,土壤若长期使用石灰粉,会产生烧根和烧种等后遗症。另外,它的复合生物菌剂为藤黄微球菌、AM真菌、放线菌和多粘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菌剂,而防治姜瘟病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建立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平衡,这种人为引入几个菌种虽然暂时可以抑制生姜姜瘟病传播,但是长期使用反而会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平衡。
目前也有利用酵素改良土壤的,比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307804.0公开了一种添加农用复合微生物菌(酵素菌)的土壤调节剂(甲壳酵素),是由以下物质发酵制备得到的:农用复合微生物菌-酵素菌、甲壳粉、页岩粉、米糠粉和骨粉。该技术虽然能够抑制病原菌的蔓延,防止土传病发生,但是它发酵利用的酵素菌来源于市售产品,该酵素菌仅含有包括芽孢菌、酵母菌、放线菌、乳酸菌等在内的少数几种细菌,长期施用该种酵素菌,很容易导致姜地土壤中微生物种群以及数量的不平衡,不利于健康土壤环境的建立和姜瘟病的防治。
发明内容
为了从根本上对姜瘟病进行防治,提高姜瘟病防治的理想效果,本发明从改良土壤和建立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平衡出发,提供一种改良土壤的酵素混合物以及绿色姜瘟复合防治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土壤改良酵素混合液,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来的:
第一步:土著菌的获得
采集原始生态环境中未被破坏且土质肥沃的土壤,再加入玉米粉和红糖,最后加入无菌水搅拌,做成“土著菌球”,再将该“土著菌球”放回到原来开挖的土坑中,用制做“土著菌球”后剩余的土壤填埋,最后在上面覆盖树叶和杂草,“土著菌球”培养20天后取出,带回实验室保存,该“土著菌球”中含有种类非常丰富、数量庞大的细菌群体。上述制备“土著菌球”中采用的土壤、玉米粉和红糖的质量比为:20:2:1。
本发明将做好的球放回到坑内,并用开挖的原土盖到球上,再在上面覆盖树叶和杂草,树叶和杂草一方面可以保持当地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另外,树叶和杂草也尽可能提供了当地原来的空气通透性,总之,是让小球尽量在接近原来的环境中扩大培养其中的菌,获得的菌从种类方面尽可能与原来土壤中一样,再加入玉米粉和红糖后,进一步对土壤中的菌进行扩大培养,这样获得的菌种类多,跟土壤中基本一样,每种菌的数量也多。
进一步,一般采用土壤表层8cm以下的土壤,每23克土壤、玉米和红糖混合物需要3ml无菌水。
第二步:酵素原液制备
将苹果、山楂、葡萄、蓝莓按照质量比2:2:4:1混合打浆,同时加入水和红糖,搅拌均匀,密封于发酵桶于30℃条件下放置,每隔24h打开发酵桶盖,释放里面的气体,连续发酵90天左右,得到酵素原液,其中含有酵母菌、乳酸菌等复合益生菌。
第三步:土著菌种子液的培养
将土壤土著菌球浸没到酵素原液密封于发酵罐中,在35℃条件下静置培养7天左右,得到土著菌种子液。
第四步:酵素混合液的扩大制备
将第三步中得到的土著菌种子液按土著菌种子液:营养液=1:20体积比均匀加入到营养液中,置于35℃条件下静置培养30天左右,得到酵素扩繁液;在此酵素扩繁液中含有土壤中各种类型的有益微生物种群,它们之间产生互利共生作用,提高了代谢速度,将此酵素混合液施用到生姜种植土壤中,改良土壤和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平衡。
所述的营养液组成为(L-1):20g葡萄糖、15g蛋白胨、5g氯化钠、0.5g牛肉膏、0.5gK2HPO4、0.5gMgCl2
利用本发明制备的土壤改良酵素混合液结合科学施工措施,可以实现对姜瘟有效防治,实现绿色无农药残留的生姜种植,具体措施为:
(1)酵素混合液的田间施用
施用量按照每亩60kg酵素混合液使用;施用时间和方式为:
第一次施用时间为入冬前,使用量为10kg/亩,将酵素混合液喷洒到土壤表层,晾晒后,翻耕(深度20cm),将表层含有酵素混合液的土壤翻到底层,底层土壤翻到表层;
第二次施用时间为姜苗期,为姜苗出土后10天时,使用量为20kg/亩,使用方式是滴灌灌根部;
第三次使用时间为筑土前,使用量为30kg/亩,使用方式是叶面喷洒。
(2)遮阳网的安装
采用抗氧化复合纤维材质对姜地进行全覆盖,遮阳网离地高度为2m;
(3)生态垄的建设
生态垄是在姜种植后的垄上面覆盖枯枝和落叶,厚度为12cm,覆盖量以致密不透光为准,生态垄一方面可保持姜地含水率,同时保证土壤表层透气性,便于氧气进入土壤,此外,生态垄上覆盖的枯枝和落叶经过腐败后可以提供给土壤中微生物营养,构建土壤稳定的生态微环境,有利于姜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的生长。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生姜苗期是指从开始选种催芽到三叉期之前的生长时期,在姜苗期施加酵素混合液目的是从幼苗开始,培育姜苗根周围土壤中有益菌,来控制姜瘟病菌的侵染。所谓的筑土前指的是在生长期防止根茎露出地面进行的培土,是等到姜开始露出土壤表面时,在姜上面覆土,叫筑土。一般筑土的季节是8月份前后,这个季节大多为雨季,且气温高,姜地积水和气温高,最容易导致姜瘟病发生,在这个时期施加酵素是为了在最可能发病时控制姜瘟病发生,相对施加酵素的量也最大。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本发明采用特制酵素进行土壤改良,并安装遮阳网控制土壤环境温度、生态垄上覆盖秸秆保持土壤含水率和透气性,建立微生物生长的健康微环境,从而创建微生物种群平衡,创建有益菌与致病菌之间的平衡,抑制致病菌成为优势菌,进而达到生物防治姜瘟病的效果。综上,该发明专利是利用原生态土壤环境中土著菌生产酵素,并利用酵素对生姜种植土壤进行改良,调节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平衡,并采用物理方法对姜土壤环境进行处理,是一种绿色姜瘟病防治技术,没有农药残留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法框图,图中也示出了试验效果的测试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绿色姜瘟复合防治方法。
首先制备酵素混合液,见图1
(1)土著菌的获得:采集土壤表层8cm以下的土壤2000g,该土壤为原始生态环境中未被破坏且土质肥沃的土壤,再加入200g玉米粉和100g红糖,最后加入300ml无菌水,搅拌成球状,将该土壤球放置在挖开土壤处,上面覆盖树叶和杂草,15天后,将上面覆盖的树叶和杂草去掉,将土壤球取出得到已经富集了大量土壤中土著菌的菌球。
(2)酵素原液制备:称量苹果10kg,山楂10kg,葡萄20kg,蓝莓5kg,用粉碎机打成浆状,放入到发酵桶里,同时加入200kg水和15kg红糖,搅拌均匀,密封发酵桶于30℃条件下放置,每隔24h打开发酵桶盖,释放里面的气体,连续发酵90天,得到发酵的酵素混合液,其中含有酵母菌、乳酸菌等复合益生菌。
(3)土著菌种子液的培养:将(1)得到的土壤土著菌球放入到(2)制备的酵素混合液中,酵素混合液的加入量以能浸没土著菌球为最少量,并将含有土著菌球的酵素混合液放置于密封发酵罐中,35℃条件下静置培养7天,得到土著菌种子液。
(4)酵素混合液的扩大制备:
将(3)中得到的土著菌种子液按1:20倍(V:V;土著菌种子液:营养液)加入到营养液中,营养液的组成为(L-1):20g葡萄糖、15g蛋白胨、5g氯化钠、0.5g牛肉膏、0.5gK2HPO4、0.5gMgCl2,然后进行搅拌混匀,置于35℃条件下静置培养30天,得到酵素扩繁液,在此酵素扩繁液中含有土壤中各种类型的有益微生物种群,它们之间产生互利共生作用,提高了代谢速度,将此酵素混合液施用到生姜种植土壤中,改良土壤和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平衡。
利用本发明酵素混合液防治姜瘟病的措施包括生物法和物理法,其中生物法是利用酵素混合液在种植姜不同阶段施加不同量的酵素混合液,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在入冬前,将酵素混合液喷洒到土壤表层,晾晒后,翻耕(深度20cm),将表层含有酵素混合液的土壤翻到底层,底层土壤翻到表层,使用量为10kg/亩;在姜苗期,按照20kg/亩滴灌根部;在筑土前,按照30kg/亩喷洒生姜叶面。物理法的是在生姜种植后姜地加装遮阳网,在种植生姜之前建设生态垄。
为了证明本发明的防治效果,下面分别选1亩地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土壤,分别采用本发明方法和传统方法进行对比试验。
第一:酵素混合液的田间施用
试验地块使用时间:第一次施用时间为入冬前,使用量为10kg/亩,将酵素混合液喷洒到土壤表层,晾晒后,翻耕(深度20cm),将表层含有酵素混合液的土壤翻到底层,底层土壤翻到表层,经过一个冬季,酵素混合液中的土著菌在土壤底层(底层土壤地温高)进行繁殖和代谢,同时,酵素混合液的酵素营养成分对土壤中营养进行补充和平衡,从而对土壤进行改良,而原来底层土壤被翻到表层后,由于冬季气温低,土壤中姜瘟致病菌繁殖速度受到抑制;第二次使用时间为姜苗期,使用量为20kg/亩,使用方式是滴灌灌根部;第三次使用时间为筑土前,使用量为30kg/亩,使用方式是叶面喷洒。
对照组地块不使用酵素混合液,按照当地种生姜种植方式种植,采用生姜种植前化学药剂棉隆熏蒸土壤、种植过程中喷施农药控制病虫害方式。
第二:遮阳网的安装
试验地块安装时间:姜种植后,姜苗出土前进行安装遮阳网。
安装方式:按照半亩地为单位,四周以及土地中心分别埋木桩,共用5根木桩,木桩离地面高度为2m,土壤中埋的深度为30cm。用尼龙绳拴住遮阳网四个角,分别系在四周的木桩上,遮阳网中心位置固定在中心的木桩上。
遮阳网材质和规格:抗氧化复合纤维材质、孔径为2cm、黑色、轻质遮阳网。
对照组地块不安装遮阳网。
第三:生态垄创建
试验地块生态垄创建方法:先开挖宽度为40cm、深度为20cm的沟,将姜种种植到沟里后,覆盖土并筑垄,然后在垄上面覆盖厚度为12cm的枯草和落叶,至此生态垄建成。生态垄中的枯草和落叶等,覆盖量以致密不透光为准。此生态垄不仅能够保持土壤水份、增加土壤透气性,还具有提供营养,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平衡的作用。在雨季,生态垄还具有防涝、防水温过高引起姜瘟病的效果。
对照组地块不创建生态垄。
第四:姜瘟发病率统计
按照试验设计,分别从试验田和对照田中的5个试验区进行姜瘟病发病率的统计,将发病株数除以总的姜株数得到姜瘟发病率,整理结果如下表1所示。从下表1可以看出,试验组中姜瘟发病率为3.8%,对照组中姜瘟发病率为28.6%,是试验组姜瘟发病率的7.5倍,此结果充分证明了本发明专利(试验组处理)对姜瘟病的控制非常有效。
表1姜瘟发病率统计
Figure BDA0003562019710000081
第五: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分析
将试验组和对照组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群进行分析,采用方法为细菌高通量分析方法,并对细菌纲水平、目水平、属水平和种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将结果整理分别如表2、表3、表4和表5所示。
①纲水平上比较
从下表2可以看出,γ-变形菌纲是细菌中占数量最多的纲,在试验组中占的百分比为42.99%,在对照组中仅占10.11%;а-变形杆菌在试验组中占36.75%,在对照组中占15.43%;类杆菌在试验组中占比为15.18%,在对照组中占比为6.28%;放线菌在试验组中占比为4.07%,在对照组中占比为1.85%。此结果可以说明姜地中施用土著菌酵素扩繁液后,土壤中细菌的丰度明显提高,对改善姜地中细菌菌群多样性和菌群平衡起到了明显作用。
表2土壤中细菌在纲水平上的变化
试验组 百分比(%) 对照组 百分比(%)
γ-变形菌纲 42.99 γ-变形菌纲 10.11
а-变形杆菌 36.75 а-变形杆菌 15.43
类杆菌 15.18 类杆菌 6.28
放线菌 4.07 放线菌 1.85
②目水平上丰度比较
从下表3可以看出,丰度变化最大的为肠杆菌,从试验组19.27%升至对照组的28.62%,结合第“④”种水平上的结果来看,阴沟肠杆菌为姜地土壤中肠杆菌的主要组成之一,其中很多研究表明,阴沟肠杆菌是导致姜瘟病的致病微生物;鞘氨醇单胞菌属从试验组中的占比6.53%降至对照组2.41%,鞘氨醇单胞菌是一类丰富的新型微生物资源,可用于多种碳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该属菌株凭借自身的高代谢能力与多功能的生理特性,在环境保护及工业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从目水平上结果来看,试验组对姜地土壤中环保型微生物种群数量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对具有致病性微生物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表3土壤中细菌在目水平上的变化
试验组 百分比(%) 对照组 百分比(%)
肠杆菌 19.27 肠杆菌 28.62
假单胞菌 10.82 假单胞菌 5.70
根瘤菌 6.58 根瘤菌 4.02
鞘氨醇杆菌 6.53 鞘氨醇杆菌 2.41
③属水平上丰度比较
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土壤、植物和人体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1949年美国的植物病理学家Burkholder首次发现它可以引起洋葱茎腐烂,称为洋葱假单胞菌,1992年Yabuuchi等正式将该菌及其它6个属于rRNA群的假单胞菌归为一个新属,即伯克霍尔德菌属。黄杆菌是一种菌落呈黄色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经过5天,能将起始浓度为50mg/L的甲氰菊酯降解至末浓度15mg/L,降解率高达70%,最适生长温度为30℃。从下表4可以看出,鞘氨醇杆菌、黄杆菌和根瘤菌在试验组中的细菌群体中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三种类型的细菌是常见的土壤益生菌群,对植物健康代谢具有积极作用。而肠杆菌和伯克霍尔德菌为常见的土壤致病菌,其在对照组中占比均高于在试验组中细菌占比。从此结果可以说明,本发明在属水平上较对照组提高了降解有毒物质微生物的组成,同时抑制了作物致病微生物的数量。
表4土壤中细菌在属水平上的变化
试验组 百分比(%) 对照组 百分比(%)
肠杆菌 18.40 肠杆菌 22.66
鞘氨醇杆菌 4.10 鞘氨醇杆菌 1.92
伯克霍尔德菌 2.87 未分类酸杆菌 5.82
黄杆菌 2.09 黄杆菌 1.50
根瘤菌 1.76 根瘤菌 0.58
④种水平上丰度比较
从如下表5可以看出,阴沟肠杆菌在试验组中占比为0.27%,在对照组中占比为18.4%;鞘氨醇单胞菌在试验组中的占比为10.77%,在对照组中的占比为6.29%。综上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组中导致姜瘟病的致病菌(阴沟肠杆菌)得到了很好的抑制,而试验组中,土壤益生菌(鞘氨醇单胞菌)的占比有了明显的提升。
表5土壤中细菌在种水平上的变化
试验组 百分比(%) 对照组 百分比(%)
阴沟肠杆菌 0.27 阴沟肠杆菌 18.40
鞘氨醇单胞菌 10.77 鞘氨醇单胞菌 6.29
第六:姜产量比较表(单位:kg/亩)
2021年5月份种植生姜,2021年11月份生姜收获,并对姜地试验组和对照组收获的姜进行称量重量,结果如下表6所示。
表6生姜产量比较(单位:kg/亩)
Figure BDA0003562019710000101
Figure BDA0003562019710000111
总之:本发明首先制备全营养培养液,然后用此培养液对原始环境土壤中的土著菌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含有丰富种类和数量的功能性微生物群体及其代谢物,将此混合物施用到生姜种植土壤中,改善姜地中土壤微生物种群平衡和对土壤贫瘠化改良。此外,通过设置遮阳网、建设生态垄等辅助手段,构建有利于控制姜瘟病发生的土壤微环境。在试验过程中,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从姜瘟发病率、生姜土壤中益生菌的群体构造变化以及生姜产量进行比较,得出了试验组姜瘟发病率低、土壤细菌种群结构平衡、生姜产量高的结论,为生姜种植过程中姜瘟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Claims (3)

1.一种土壤改良酵素混合液,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来的:
第一步:土著菌的获得
采集原始生态环境中未被破坏且土质肥沃的土壤,再加入玉米粉和红糖,最后加入无菌水搅拌,做成土著菌球,再将该土著菌球放回到原来开挖的土坑中,用制做土著菌球后剩余的土壤填埋,最后在上面覆盖树叶和杂草,土著菌球培养20天后取出,带回实验室保存,该土著菌球中含有种类非常丰富、数量庞大的细菌群体,上述制备土著菌球中采用的土壤、玉米粉和红糖的质量比为:20:2:1;
第二步:酵素原液制备
将苹果、山楂、葡萄、蓝莓按照质量比2:2:4:1混合打浆,同时加入水和红糖,搅拌均匀,密封于发酵桶于30℃条件下放置,每隔24h打开发酵桶盖,释放里面的气体,连续发酵90天左右,得到酵素原液,其中含有酵母菌、乳酸菌等复合益生菌;
第三步:土著菌种子液的培养
将土壤土著菌球浸没到酵素原液密封于发酵罐中,在35℃条件下静置培养7天左右,得到土著菌种子液;
第四步:酵素混合液的扩大制备
将第三步中得到的土著菌种子液按土著菌种子液:营养液=1:20体积比均匀加入到营养液中,置于35℃条件下静置培养30天左右,得到酵素扩繁液;在此酵素扩繁液中含有土壤中各种类型的有益微生物种群,它们之间产生互利共生作用,提高了代谢速度,将此酵素混合液施用到生姜种植土壤中,改良土壤和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平衡;
所述的营养液组成为(L-1):20g葡萄糖、15g蛋白胨、5g氯化钠、0.5g牛肉膏、0.5gK2HPO4、0.5gMgCl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酵素混合液,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制备土著菌球时采用土壤表层8cm以下的土壤,每23克土壤、玉米和红糖混合物需要3ml无菌水。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土壤改良酵素混合液实现绿色姜瘟防治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措施为:
(1)酵素混合液的田间施用
施用量按照每亩60kg酵素混合液使用;施用时间和方式为:
第一次施用时间为入冬前,使用量为10kg/亩,将酵素混合液喷洒到土壤表层,晾晒后,翻耕深度20cm,将表层含有酵素混合液的土壤翻到底层,底层土壤翻到表层;
第二次施用时间为姜苗期,为姜苗出土后10天时,使用量为20kg/亩,使用方式是滴灌灌根部;
第三次使用时间为筑土前,使用量为30kg/亩,使用方式是叶面喷洒;
(2)遮阳网的安装
采用抗氧化复合纤维材质对姜地进行全覆盖,遮阳网离地高度为2m;
(3)生态垄的建设
生态垄是在姜种植后的垄上面覆盖枯枝和落叶,厚度为12cm,覆盖量以致密不透光为准,生态垄一方面可保持姜地含水率,同时保证土壤表层透气性,便于氧气进入土壤,此外,生态垄上覆盖的枯枝和落叶经过腐败后可以提供给土壤中微生物营养,构建土壤稳定的生态微环境,有利于姜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的生长。
CN202210292402.8A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土壤改良酵素混合液以及绿色姜瘟防治复合方法 Pending CN1146052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2402.8A CN114605202A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土壤改良酵素混合液以及绿色姜瘟防治复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2402.8A CN114605202A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土壤改良酵素混合液以及绿色姜瘟防治复合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5202A true CN114605202A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65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2402.8A Pending CN114605202A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土壤改良酵素混合液以及绿色姜瘟防治复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0520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1861A (zh) * 2012-12-05 2013-05-29 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农产品用营养基料
CN104496572A (zh) * 2014-12-23 2015-04-08 青岛海芬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酵素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1238A (zh) * 2017-02-10 2017-06-13 刘富金 土著微生物益生菌制作微生物肥料、营养液、饲料、农药、发酵床养殖方法
CN111348957A (zh) * 2020-03-13 2020-06-30 王玉东 一种功能全面的酵素生物冲施肥及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1861A (zh) * 2012-12-05 2013-05-29 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农产品用营养基料
CN104496572A (zh) * 2014-12-23 2015-04-08 青岛海芬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酵素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1238A (zh) * 2017-02-10 2017-06-13 刘富金 土著微生物益生菌制作微生物肥料、营养液、饲料、农药、发酵床养殖方法
CN111348957A (zh) * 2020-03-13 2020-06-30 王玉东 一种功能全面的酵素生物冲施肥及制备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建政等: "《污染控制微生物生态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pages: 165 - 166 *
王荣民等: "土著菌种的采集培养及菌种分析",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
王荣民等: "土著菌种的采集培养及菌种分析",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no. 06, 15 December 2013 (2013-12-15), pages 15 - 18 *
邱正明等: ""姜瘟病研究进展和防治策略探讨"", 《中国果菜》, vol. 35, no. 10, 30 October 2015 (2015-10-30), pages 70 - 74 *
高亮等: ""酵素生姜GAP规范化种植技术"", 《长江蔬菜》 *
高亮等: ""酵素生姜GAP规范化种植技术"", 《长江蔬菜》, no. 05, 8 March 2017 (2017-03-08), pages 37 - 3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6390B (zh) 连作黄瓜、西瓜枯萎病的生物防治菌株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
CN105779305B (zh) 一种消除太子参连作障碍的专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71680A (zh) 一种具有抗病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1696395B (zh) 防除连作烟草黑胫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
CN106588440A (zh) 黄瓜连作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45461B (zh)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b6及其应用
CN109749961A (zh) 一种修复大蒜重茬土壤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007824B (zh) 一种复合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85793B (zh) 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皮氏类芽孢杆菌菌剂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CN114480197B (zh) 一株侧孢短芽孢杆菌及菌剂与其在生物药肥中的应用
CN102120969B (zh) 一种广谱性拮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防微生物及其应用
CN105859347B (zh) 一种太子参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817709A (zh) 一种具有防病功能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9381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9725A (zh) 一种用于农场现场发酵的多粘类芽孢杆菌药肥及其应用
CN112961810A (zh) 一组防治作物病害的菌株、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51245B (zh) 一种抗烟草青枯病的烟草内生菌菌株及菌剂
CN107937310A (zh) 根际促生菌及其应用
CN109055274B (zh) 一株锦鸡儿根瘤菌及其发酵培养方法与应用
CN106938942A (zh) 具有防控小白菜炭疽病功能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2898A (zh)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及生物有机肥
CN103146600A (zh) 防治烟草青枯病拮抗菌及其应用
CN110791459B (zh) 一株用于防控连作百合土传枯萎病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8841761B (zh) 促进三叶草生长和/或提高三叶草产量的方法及其所用菌剂
CN111357612A (zh) 一种西瓜种植用复合微生物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