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4439A - 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4439A
CN114594439A CN202210461994.1A CN202210461994A CN114594439A CN 114594439 A CN114594439 A CN 114594439A CN 202210461994 A CN202210461994 A CN 202210461994A CN 114594439 A CN114594439 A CN 114594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er reflector
adjusting mechanism
wave radar
millimeter wave
adjustment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619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台珅其
覃开宇
方琼良
李丹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qi Intelligent Contro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qi Intelligent Contro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qi Intelligent Contro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qi Intelligent Contro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619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44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4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44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0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涉及雷达检测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毫米波雷达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角反射器装置包括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支撑件、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第三调节机构、连接支架和角反射器。本申请通过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和第三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自动调整角反射器相对于垂直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等三个方向的位置,不必像相关技术中需要测试人员手动调整角反射器的位置,如此,可以提高角反射器的位置精准度,并且使角反射器进行三维方向的移动,模拟毫米波雷达对动态目标的检测能力,提高了毫米波雷达的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雷达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毫米波雷达的测试过程中,通常需要角反射器进行辅助,其主要的原理为:当雷达电磁波扫描到角反射器之后,雷达电磁波会在角反射器上折射,并形成回波信号,该回波信号被毫米波雷达接收,并依据回波信号得到角反射器的位置信息。将毫米波雷达得到的角反射器的位置信息与角反射器的实际位置信息进行对比,以得到毫米波雷达的性能参数。
相关技术中,通常是将角反射器和毫米波雷达固定安装在暗室内,以完成毫米波雷达的性能测试。但是,上述角反射器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不具备可调性,影响毫米波雷达的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能够自动对角反射器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了毫米波雷达的测试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其包括: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支撑件、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第三调节机构、连接支架和角反射器;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均滑设在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和第三调节机构沿所述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角反射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三调节机构滑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均为可伸缩结构;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角反射器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三调节机构用于带动角反射器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垂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导向件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三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一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第一导向件沿垂直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导向件上下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导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设在所述导向槽内;
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背离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丝杠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导轨,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套设在所述导轨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槽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槽沿所述支撑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多个导向凸起,多个所述导向凸起与多个所述导向槽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件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挡板,所述第一丝杠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挡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块具有相邻且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侧面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承载板、第二驱动件、第二导向件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承载板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板上,所述第二滑块滑设在所述第二导向件上,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滑块沿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承载板、第三驱动件、第三导向件和第三滑块,所述第二承载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三驱动件和所述第三导向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板上,所述第三滑块滑设在所述第三导向件上,并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三滑块沿第二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三调节机构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三调节机构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支架个数为多个;每个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一个所述角反射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中,通过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和第三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自动调整角反射器相对于垂直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等三个方向的位置,不必像相关技术中需要测试人员手动调整角反射器的位置,如此,可以提高角反射器的位置精准度和毫米波雷达的测试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毫米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毫米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毫米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毫米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毫米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四;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调节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毫米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撑件;
11:挡板;
20:第一调节机构;
21:第一驱动件;
211:第一伺服电机;
212:第一丝杠;
22:第一导向件;
23:第一滑块;
30:第二调节机构;
31:第一承载板;
32:第二驱动件;
321:第二伺服电机;
322:第二丝杠;
33:第二导向件;
34:第二滑块;
40:第三调节机构;
50:第一连接支架;
60:第二连接支架;
70:角反射器;
80:毫米波雷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描述,相关技术中的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存在影响毫米波雷达的测试准确性和测试效率的问题,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相关技术中的角反射器直接通过支架固定在暗室的某个位置处,当需要对角反射器的位置进行调整时,需要工作人员进入暗室中移动角反射器,以使角反射器的位置满足设定的测试条件,具有测试效率低以及测试结果不准确的缺陷。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毫米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通过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和第三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自动调整角反射器相对于垂直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等三个方向的位置,不必像相关技术中需要测试人员手动调整角反射器的位置,如此,可以提高角反射器的位置精准度进而提高测试结果准确率,以及毫米波雷达的测试效率。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微波暗室中,用于对毫米波雷达的性能进行测试。
参考图1至图10所示,该角反射器装置包括支撑件10、第一调节机构20、第二调节机构30、第三调节机构40、连接支架(例如,包括第一连接支架50和第二连接支架60)和角反射器70。
支撑件10可以沿垂直方向延伸,即沿图1中Z方向延伸,用于承载第一调节机构20,其中,支撑件10的底部可以固定在支撑面上,例如,支撑面可以包括地面或者高于地面的其他支撑物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0可以支撑架,也可以为支撑柱,只要能够给第一调节机构20、第二调节机构30和第三调节机构40提供足够的支撑即可。
第一调节机构20设置在支撑件10上,第一调节机构20的部分结构能够沿垂直方向在支撑件10上上下移动。
第二调节机构30和第三调节机构40均滑设在第一调节机构20上,第一调节机构20带动第二调节机构30和第三调节机构40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以调节第二调节机构30和第三调节机构40相对于地面高度。
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支架50和第二连接支架60,角反射器70通过第一连接支架50和第二连接支架60分别与第二调节机构30和第三调节机构40滑动连接,也即是,第一连接支架50的一端滑设在第二调节机构30上,第二连接支架60的一端滑设在第三调节机构40上,第一连接支架50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支架60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并均与角反射器70连接。
第二调节机构30用于带动角反射器70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三调节机构40用于带动角反射器70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其中,第一方向可以理解为图1中的X方向,第二方向理解为图1中的Y方向。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相对于垂直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中至少一个对角反射器70的位置进行调整。在一示例中,如图2所示,控制第二调节机构30工作,使得第二调节机构30带动角反射器70沿图2所示的虚线方向左右移动,以实现角反射器70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调整,需要说明的是,当角反射器70向右移动时,第二连接支架60处于伸出状态;当角反射器70向左移动时,第二连接支架60处于压缩状态。
在另一示例中,如图3所示,控制第三调节机构40工作,使得第三调节机构40带动角反射器70沿图3所示的虚线方向前后移动,以实现角反射器70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调整,需要说明的是,当角反射器70向前移动时,第一连接支架50处于伸出状态;当角反射器70向后移动时,第一连接支架50处于压缩状态。
在又一示例中,如图4所示,控制第一调节机构20工作,通过第一调节机构20带动第二调节机构30和第三调节机构40沿图4中Z方向上下移动,进而再通过第二调节机构30和第三调节机构40带动角反射器70沿图4中Z方向上下移动,以调整角反射器70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在又一示例中,如图5所示,可以控制第一调节机构20、第二调节机构30和第三调节机构40同时工作,以调整角反射器70相对于X、Y、Z方向的位置,此时,第一连接支架50和第二连接支架60的伸缩状态可以根据第二调节机构30和第三调节机构40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支架50和第二连接支架60的可伸缩结构,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套管形式,或者其他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不再多加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调节机构20、第二调节机构30、第三调节机构40以及连接支架的设置,可以自动调整角反射器70相对于X、Y、Z方向的位置,进而实现角反射器70在三维空间内的位置调整,不必像相关技术中需要测试人员手动调整角反射器70的位置,如此,可以提高角反射器70的位置精准度和毫米波雷达的测试效率。
此外,相关技术中,当需要针对角反射器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对毫米波雷达的性能进行测试,只能通过检测人员反复地进入暗室中,调整角反射器的位置,之后再进行测试,这无疑会降低毫米波雷达的测试效率,而本申请通过第一调节机构20、第二调节机构30和第三调节机构40的设置,可以自动调整角反射器70相对于X、Y、Z方向的位置,使得角反射器能够进行三维方向的移动,模拟毫米波雷达对动态目标的检测能力,提高了毫米波雷达的检测效率。
为了实现角反射器装置的调节过程的可控性,该角反射器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调节机构20、第二调节机构30和第三调节机构40连接,用于对第一调节机构20、第二调节机构30和第三调节机构40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使得角反射器70始终位于毫米波雷达80的正前方,其中,工作状态可以包括各个调节机构是否工作和各个调节机构的行程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调节机构20包括第一驱动件21、第一导向件22和第一滑块23。
第一驱动件21和第一导向件22设置在支撑件10上,且第一导向件22沿垂直方向延伸,第一滑块23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件22上,第一驱动件21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23连接,以带动第一滑块23沿第一导向件22上下移动。
第二调节机构30和第三调节机构40与第一滑块23连接,以保证第二调节机构30和第三调节机构40能够随着第一滑块23上下移动,进而调节与第二调节机构30和第三调节机构40连接的角反射器70的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调节机构30和第三调节机构40可以同时连接在第一滑块23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的连接件与第一滑块23连接。
其中,第一驱动件21和第一导向件22的结构可以多种选择,在一示例中,第一驱动件21可以包括气缸,第一导向件22可以包括导向杆,第一滑块23套设在导向杆上,第一驱动件21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23连接,以保证第一滑块23在第一导向件22上实现上下往复运动。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导向件22包括设置在支撑件10上的导向槽,第一滑块23滑设在导向槽内,通过第一滑块23与导向槽之间的间隙配合,以实现后续的第一滑块23在导向槽内的移动。
第一驱动件21包括第一伺服电机211以及与第一伺服电机211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丝杠212,第一丝杠212背离第一伺服电机211的一端与支撑件10转动连接;第一滑块23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杠212上。
当第一伺服电机211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丝杠212转动,鉴于第一滑块23是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杠212上,可以将第一丝杠212的转动转化为第一滑块23的直线运动;并通过控制第一伺服电机211的正转或者反转,控制第一滑块23沿垂直方向向上或者向下运动。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伺服电机211和与第一伺服电机211配合使用的第一丝杠212的设计,可以精准地控制第一滑块23的行程距离,进而保证了角反射器70的纵向移动距离的精度,以及提高了测试毫米波雷达的准确度。
当第一驱动件21包括第一伺服电机211时,可以在暗室内设置固定点的电磁干扰,以对第一伺服电机211做电磁干扰处理,保证第一伺服电机211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导向槽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导向槽的个数为多个时,多个导向槽沿支撑件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多个导向槽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即,多个导向槽沿X方向间隔设置。
相应地,就需要在第一滑块23上设置多个导向凸起,每个导向凸起滑设在一个导向槽内,如此设置,可以增加第一滑块23与支撑件10接触面积,进而保证第一滑块23在运动过程的平稳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导向凸起与第一滑块23之间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可以为分体结构。
若是,导向槽的深度大于支撑件10的厚度的1/2,则会造成导向槽的深度过大,会过度地降低支撑件10的强度,进而会降低角反射器装置的承载能力。
若是,导向槽的深度小于支撑件10的厚度1/3,则会造成导向槽的深度过小,进而会导致导向槽与第一滑块23的接触面积,不利于第一滑块23的滑动,难以保证第一滑块23运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因此,本实施例对导向槽的深度与支撑件10的厚度进行限定,示例性地,导向槽的深度占支撑件10的厚度的1/3-1/2,如此,既可以保证角反射器装置的承载能力,也可以保证第一滑块23运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机构20还包括至少一个导轨(图中未示出),导轨的两端分别与支撑件10连接,在一示例中,导轨可以设置在导向槽内,导轨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槽沿垂直方向的两个相对的内壁连接。在另一个示例中,导轨可以设置在支撑件10上,导轨的两端可以分别通过挡板11与支撑件10连接。
第一滑块23套设在导轨,如此,可以利用导轨和导向槽为第一滑块23提供双重导向,进而可以提高第一滑块23在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导向槽为多个时,导轨的个数可以为与导向槽的个数相对应,即,一个导向槽内可以设置一个导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6,支撑件10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挡板11,第一丝杠21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挡板11上。
沿垂直方向,两个挡板11可以分别设置在支撑件10相对的端部,一方面可以提高支撑件10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对第一滑块23的行程进行限定,比如,当第一滑块23碰触到其中一个挡板11时,第一滑块23会受到该挡板11的阻挡,进而保证第一滑块23能快速地停止运动,提高了角反射器装置的安全性。
为了提高两个挡板11的稳固性,可以将两个挡板11分别焊接在支撑件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块23具有相邻且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第一侧面与第一方向相互垂直,第二侧面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以图7所示的方位为例,第一侧面为第一滑块23的右侧面,第二侧面为第一滑块23的前侧面。
第二调节机构30与第一侧面连接,第三调节机构40与第二侧面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利用第二调节机构30调节角反射器70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第三调节机构40能够调节角反射器70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
其中,如图9所示,第二调节机构30包括第一承载板31、第二驱动件32、第二导向件33和第二滑块34,第一承载板31设置与第一侧面连接,即,第一承载板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侧面上,且第一承载板3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侧面,第一承载板31用于给第二驱动件32、第二导向件33和第二滑块34设置的提供载体。
第二驱动件32和第二导向件33设置在第一承载板31上,第二滑块34滑设在第二导向件33上,并与第二驱动件3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驱动件32用于带动第二滑块34沿第一方向移动。
其中,第二驱动件32可以包括第二伺服电机321以及与第二伺服电机321连接第二丝杠322,第二滑块34螺纹连接在第二丝杠322上。
第三调节机构40包括第二承载板、第三驱动件、第三导向件和第三滑块,第二承载板与第二侧面连接,即,第二承载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侧面上,且第二承载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侧面。
第三驱动件和第三导向件设置在第二承载板上,第三滑块滑设在第三导向件上,并与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第三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三滑块沿第二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件21、第二驱动件32和第三驱动件可以分别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第一驱动件21、第二驱动件32和第三驱动件的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支架50和第一连接支架50连接的第二连接支架60,第一连接支架50背离第二连接支架60的一端滑设在第一调节机构20上,第二连接支架60背离第一连接支架50的一端滑设在第二调节机构30上,其中,第一连接支架50和第二连接支架60均为可伸缩结构,如此,通过第一连接支架50和第二连接支架60的可伸缩性,可以对角反射器70的位置进行微调,提高了角反射器装置的实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连接支架的个数为多个,也就是说,第一连接支架50和第二连接架的个数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支架50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每个第一连接支架50通过一个第二滑块34与第二丝杠322连接,多个第二连接支架60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每个第二连接支架60通过一个第三滑块与第三丝杠连接。
每个连接支架上设置有一个角反射器70,在本实施例中,滑设在同一第二调节机构30上的多个第一连接支架50,可以同向移动,也可以相背或者相向移动,比如,第二丝杠32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如此,当第二驱动件32工作时,多个第一连接支架50可以相背或者相向移动,进而能够对毫米波雷达的角度分辨力、距离分辨力和速度分辨力进行测试,提高了角反射器装置的使用范围。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支撑件、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第三调节机构、连接支架和角反射器;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均滑设在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和第三调节机构沿所述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角反射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三调节机构滑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均为可伸缩结构;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角反射器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三调节机构用于带动角反射器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垂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导向件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三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一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第一导向件沿垂直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导向件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导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设在所述导向槽内;
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背离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丝杠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导轨,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件连接;
所述第一滑块套设在所述导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槽沿所述支撑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多个导向凸起,多个所述导向凸起与多个所述导向槽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挡板,所述第一丝杠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挡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具有相邻且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侧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承载板、第二驱动件、第二导向件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承载板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板上,所述第二滑块滑设在所述第二导向件上,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滑块沿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承载板、第三驱动件、第三导向件和第三滑块,所述第二承载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三驱动件和所述第三导向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板上,所述第三滑块滑设在所述第三导向件上,并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三滑块沿第二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三调节机构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三调节机构的工作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个数为多个;每个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一个所述角反射器。
CN202210461994.1A 2022-04-29 2022-04-29 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 Pending CN1145944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1994.1A CN114594439A (zh) 2022-04-29 2022-04-29 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1994.1A CN114594439A (zh) 2022-04-29 2022-04-29 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4439A true CN114594439A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11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61994.1A Pending CN114594439A (zh) 2022-04-29 2022-04-29 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9443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08508A1 (de) * 2016-05-18 2017-11-23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Winkelreflektorvorrichtung mit einstellbarer Höhenmehrdeutigkeit für SAR-Anwendungen
CN207421660U (zh) * 2017-09-30 2018-05-29 东莞中子科学中心 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
CN209395258U (zh) * 2018-12-17 2019-09-17 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机构以及光固化3d打印装置
CN112114292A (zh) * 2019-06-21 2020-12-22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载雷达的标定系统
CN112946593A (zh) * 2021-03-18 2021-06-11 深圳市道通智能汽车有限公司 毫米波雷达测试系统及方法
US20210180855A1 (en) * 2019-08-30 2021-06-17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Refrigerator with lifting shelf
CN214947600U (zh) * 2021-05-13 2021-11-30 创维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教学演示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08508A1 (de) * 2016-05-18 2017-11-23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Winkelreflektorvorrichtung mit einstellbarer Höhenmehrdeutigkeit für SAR-Anwendungen
CN207421660U (zh) * 2017-09-30 2018-05-29 东莞中子科学中心 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
CN209395258U (zh) * 2018-12-17 2019-09-17 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机构以及光固化3d打印装置
CN112114292A (zh) * 2019-06-21 2020-12-22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载雷达的标定系统
US20210180855A1 (en) * 2019-08-30 2021-06-17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Refrigerator with lifting shelf
CN112946593A (zh) * 2021-03-18 2021-06-11 深圳市道通智能汽车有限公司 毫米波雷达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14947600U (zh) * 2021-05-13 2021-11-30 创维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教学演示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7392C (zh) 基于光幕式激光器的高精度位姿检测方法与装置
JPH03151180A (ja) 接合部追跡方式の精密レーザ溶接システム
CN103323685A (zh) 天线平面近场测试扫描仪
CN109671513B (zh) 发散角连续可调的中子准直器结构及其标定方法
CN110501576A (zh) 一种直角坐标扫描架系统和拼接测量方法
CN108710033A (zh) 一种低成本高精度小型扫描架及控制方法
US3641535A (en) Positioning apparatus employing a magnetized screw thread
CN114594439A (zh) 用于毫米波雷达的角反射器装置
CN103029007B (zh) 高度仿形器及应用高度仿形器的龙门焊
EP2642243B1 (en) Surface texture measuring machine and a surface texture measuring method
CN110189880A (zh) 电阻治具以及调阻机
CN111077512A (zh) Tof模组标定方法及系统
CN103801824A (zh) 一种自动对焦高精度大行程精密定位工作台
CN214080521U (zh) 一种丝杠反向间隙的预检测装置
CN108709509B (zh) 轮廓照相机、配套的超大直径回转体工件非接触式测径仪以及非接触式回转体测量方法
CN211318193U (zh) 一种动态检测频率的荧光免疫试纸检测系统
CN213748301U (zh) 一种激光扫描曲面测量装置
CN112440155A (zh) 一种丝杠反向间隙的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0629980A (zh) 一种自动化作业精度补偿基座及其精度补偿方法
CN111360584B (zh) 大尺寸回转体工件表面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9503245U (zh) 具有分离式对焦结构的激光打标机
CN110726706A (zh) 一种动态检测频率的荧光免疫试纸检测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14279327B (zh) 一种用于高速悬浮电磁铁箱梁的尺寸检测方法
CN206020312U (zh) 一种x射线荧光探测装置
CN209013937U (zh) 一种应用于平面度检测的激光测距传感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