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0503A - 智慧污物间 - Google Patents

智慧污物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0503A
CN114590503A CN202210345235.9A CN202210345235A CN114590503A CN 114590503 A CN114590503 A CN 114590503A CN 202210345235 A CN202210345235 A CN 202210345235A CN 114590503 A CN114590503 A CN 114590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door
garbage
room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52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帆
庄振华
王闯
盛烨红
应宏波
孙柳茵
施剑斌
程萌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452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05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0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0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65F1/148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relating to the adaptation of receptacles to carry identific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0033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g. receptacles with several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 of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65F1/16Lids or covers
    • B65F1/1607Lids or covers with filling open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08Authorization means
    • B65F2210/1085Coins or tok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64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68Sens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84Weigh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慧污物间,该方案包括污物间和置于该污物间内的多个智能回收设备;污物间设有识别区域,以供员工通过带有RFID芯片的工牌验证身份信息;每个智能回收设备包括主体以及设于该主体上的工控一体机、标签打印机、投放门、红外人体感应模块、摄像头、翻转板、金属探测器、回收桶、激光测距传感器、托盘、重量传感器及侧门。本发明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对医废垃圾、生活垃圾、布巾地巾、病服等进行回收管理、安全监管、数据实时上传,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同时,更加强了医院感染的控制能力。每一次投放和回收都有记录可查,避免了被不相干人员的错误操作的同时对所有从操作都做到了有据可查。

Description

智慧污物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污物间。
背景技术
污物间的主要功能是分类收集、中转存放辖区收到污染物品,包括使用后的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等。现有污物间空间有限,利用率不高,废垃圾投放存储环节缺少管控,且医疗垃圾桶无锁,可能存在丢失情况,易发生误投放、导致医废垃圾分类不明确。医疗垃圾桶装满时不能及时清理,投放和回收人员不详,不能及时记录,生活垃圾和医废垃圾没分隔管理,可能存在生活垃圾和医废垃圾交叉感染的风险。
因此,亟待一种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避免医废垃圾分类误投放、实时记录及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的智慧污物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智慧污物间。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智慧污物间包括污物间和置于该污物间内的多个智能回收设备;
污物间设有识别区域,以供员工通过带有RFID芯片的工牌验证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传输至智能回收设备;
每个智能回收设备包括主体以及设于该主体上的工控一体机、标签打印机、投放门、红外人体感应模块、摄像头、翻转板、金属探测器、回收桶、激光测距传感器、托盘、重量传感器及侧门;
工控一体机分别与识别区域、标签打印机、红外人体感应模块、激光测距传感器、摄像头、金属探测器及重量传感器通信连接;
标签打印机用于打印带有员工身份信息和垃圾信息的标签纸;
投放门通过与工控一体机通信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翻转实现开闭;
摄像头设于该投放门底部,以使得当投放门打开时能够拍摄识别置于翻转板上的垃圾,以判断是否开启翻转板让垃圾掉入对应的回收桶内;
红外人体感应模块用于感应员工的有无,从而控制投放门的开闭;
翻转板通过与工控一体机通信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翻转实现开闭;
金属探测器设于翻转板下方,用于识别翻转板上的垃圾是否有金属;
激光测距传感器与回收桶一一对应,且该激光测距传感器朝下面对回收桶的顶部设置,用于检测对应回收桶是否投放满;
每个回收桶均分别置于单个托盘上,并设于对应翻转板的下方,用于存放合格的医疗垃圾;
托盘与回收桶一一对应,且托盘与主体内部的底部滑动连接,以使得托盘能够通过抽拉进出主体;
重量传感器设于托盘底部,用于对回收桶进行称重;
侧门与主体铰接,并通过与工控一体机通信连接的电磁锁控制开锁和解锁,以使得侧门打开时能够供托盘和回收桶的取出。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护士投放和回收工人(员工包括护士和回收工人)回收的过程中,都需通过识别区域的身份验证来进行,每一次投放和回收都有记录可查,避免了被不相干人员的错误操作的同时对所有从操作都做到了有据可查;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重量传感器,工控一体机、标签打印机,识别区域,对桶内实时重量进行采集,回收时通过标签打印机自动打印标签,防止数据出错,也减少了人为错误的风险,每一包垃圾贴一张标签纸:标签可带有独立的二维码、科室信息、重量信息、回收人员、交接护士等信息,真正做到了信息可追溯;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多种物联网硬件设备(重量传感器,工控一体机、标签打印机、红外人体感应模块等)和软件管理平台的整体化解决方案,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对医废垃圾、生活垃圾、布巾地巾、病服等进行回收管理、安全监管、数据实时上传,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同时,更加强了医院感染的控制能力。
进一步地,主体内还设有朝向翻转板顶部设置紫外线灯,以使得能够在投放门关闭后对翻转板顶部进行杀菌。
此设置,能够对翻转板顶部进行杀菌操作,因为翻转板顶部经常需要放置垃圾,垃圾在扫描验证后才能够掉入到回收桶内。
进一步地,主体上还设有多组与工控一体机通信连接的灯带组,灯带组与回收桶一一对应,且该灯带组至少能够分别显示三种颜色。
此设置,通过灯带组的至少三种颜色能够表示每个回收桶的垃圾存放量或者每个回收桶的状态,以方便回收工人及时处理垃圾,避免了垃圾过多导致的无法投放垃圾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工控一体机通过4G/5G模块或WiFi模块与云端实时通信连接,以将摄像头所拍摄的图片、员工的身份验证信息、员工投放和回收信息及垃圾的重量信息实时上传云端,并接收云端反馈。
此设置,将图像识别的计算过程设置在云端,如此可减少对于工控一体机的硬件要求,降低工控一体机的硬件成本,而且能够方便云端记录每个员工投放垃圾的信息,云端借助现有的大数据或者AI等技术,能够精准识别垃圾种类,识别率高且快速。
进一步地,主体设有与工控一体机电连接的主控电路板,该主控电路板用于提供电能。
此设置,主控电路板的主要功能就是接入市电并提供电能,以及其他电路保护功能。
进一步地,工控一体机上设有麦克风,以使得当垃圾不符合所在回收桶对应的垃圾类别时,能够通过该麦克风提示员工重新投放到正确的回收桶。
此设置,通过麦克风能够语音提醒员工,更方便员工操作。
进一步地,当投放门关闭时,紫外线灯打开;当投放门打开时,紫外线灯关闭。
此设置,使得紫外线灯只在需要的时候打开,避免了常开导致的浪费电能问题。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推杆,该电推杆一端与主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投放门。
此设置,通过常见的电推杆能够方便地驱动投放门翻转打开,实现难度低,而且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实现该功能,如气缸。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该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结构与翻转板传动连接,以驱动翻转板上下翻转。
此设置,翻转板的打开状态就是两个小翻转板向下翻转,关闭状态就是两个小翻转板翻转到水平状态连成一块大的翻转板,以能够放置垃圾。
进一步地,重量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固定板固定于主体底部。此设置,可以方便地安装重量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智能回收设备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智能回收设备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智能回收设备的前面板示意图;
图5是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翻转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重量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8是投放门的安装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智能回收设备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中,1、RFID阅读器;2、工控一体机;3、标签打印机;4、投放门;5、急停开关;6、侧门;7、红外人体感应模块;8、识别区域;9、电推杆;11、回收桶;12、托盘;13、电磁锁;14、锁舌;15、紫外线灯;16、红色灯带;17、绿色灯带;18、黄色灯带;19、主控电路板;20、激光测距传感器;21、前面板;22、从动齿轮;23、电机;24、金属探测器;25、翻转板;26、重量传感器;27、传感器固定板;28、加强筋;29、底板;30、主体;31、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披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污物间空间有限,虽有标识,各类垃圾桶堆放混乱时有发生;污物间空间利用率不高,没有做到干湿分离和整体集成布局设计;医废垃圾投放存储环节缺少管控,保洁人员经常违规操作,容易交叉感染风险等问题,为本发明提出了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智慧污物间包括污物间和置于该污物间内的多个智能回收设备,其中污物间的结构实际为现有技术的污物间结构,主要为一个专门用来放置垃圾的房间,主要功能是分类收集、中转存放辖区收到污染物品,而智能回收设备可以是多个并排放置,又或者可以是一个,根据污物间的大小或者医院而定。
具体地,污物间设有识别区域8,以供员工通过带有RFID芯片的工牌验证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传输至智能回收设备,其中识别区域8在本实施例中就是安装有能够读取RFID芯片或标签的RFID阅读器1,可以设置在污物间任何位置,也可以在智能回收设备上,目的就是方便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如本实施例中。
请参阅图2所示,如在本实施例中,RFID阅读器1安装在主体30上,与工控一体机2串口通信,在护士及回收工人软件登录时,通过识别工牌卡内的RFID芯片来判定身份是否正确。
请参阅图2-9所示,具体地,每个智能回收设备包括主体30以及设于该主体30上的工控一体机2、标签打印机3、投放门4、红外人体感应模块7、摄像头31、翻转板25、金属探测器、回收桶11、激光测距传感器20、托盘12、重量传感器26及侧门6灯,主体30通过冷板和多个金属管件拼接而成,其他常见的电器件由于不是本发明的技术点,因此未在附图中标注,也并未进行赘述。
优选地,主体30上还设有多组与工控一体机2通信连接的灯带组,灯带组与回收桶11一一对应,且该灯带组至少能够分别显示三种颜色(如红色灯带16、黄色灯带18及绿色灯带17,红色代表回收桶11内垃圾过量,黄色代表回收桶11内垃圾即将过量,绿色代表回收桶11可以正常投放垃圾),以表示对应回收桶11的垃圾存放量或者每个回收桶11的状态(如红色表示垃圾丢失或处于报警状态。黄色表示垃圾过量,绿色可以正常投放垃圾),通过灯带组的至少三种颜色能够表示每个回收桶11的垃圾存放量,以方便回收工人及时处理垃圾,避免了垃圾过多导致的无法投放垃圾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当然灯带组可以用作其他功能,如提示功能或者报警功能,如闪烁红色灯带16表示报警,如闪烁绿色灯带17表示提示灯,灯带组还可以为RGB灯带,可以显示更多颜色,以实现更多功能的操作。
优选地,主体30内还设有朝向翻转板25顶部设置紫外线灯15,与主控电路板19电连接,当投放门4关闭时,紫外线灯15打开;当投放门4打开时,紫外线灯15关闭,以使得能够在投放门4关闭后对翻转板25顶部进行杀菌,能够对翻转板25顶部进行杀菌操作,因为翻转板25顶部经常需要放置垃圾,垃圾在扫描验证后才能够掉入到回收桶11内。
优选地,主体30设有与工控一体机2电连接的主控电路板19,该主控电路板19用于提供电能,主控电路板19的主要功能就是接入市电并提供电能,提供简单的电路逻辑控制,以及其他电路保护功能,因此其结构和原理不要再对其进行赘述。
优选地,主体30上还设有急停开关5,用于紧急停止操作。
具体地,工控一体机2分别与识别区域8、标签打印机3、红外人体感应模块7、激光测距传感器20、摄像头31、金属探测器及重量传感器26通过导向通信连接,当然部分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如蓝牙连接或者WiFi连接,而无线连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布置零件的位置,不受线材的约束。
其中,工控一体机2为常见的X86架构或ARM架构的计算机,至少具有触控显示屏,可以显示和方便员工操作,如安卓平板电脑或Windows平板电脑,或者其他的Windows工控机或Linux工控机,可以安装软件。
优选地,工控一体机2上设有麦克风,以使得当垃圾不符合所在回收桶11对应的垃圾类别时,能够通过该麦克风提示员工重新投放到正确的回收桶11,如此护士将有害垃圾放在了用于装可回收垃圾的回收桶11上方的翻转板25上,经过摄像头拍摄上传到云端识别后发现不符合垃圾分类标准,就会通过麦克风提示该护士重新放到正确的翻转板25上,还会提示该垃圾的种类,应该放在哪里,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灯带组亮灯操作。
优选地,工控一体机2通过4G/5G模块或WiFi模块与云端实时通信连接,以将摄像头31所拍摄的图片、员工的身份验证信息、员工投放和回收信息及垃圾的重量信息实时上传云端,并接收云端反馈。将图像识别的计算过程设置在云端,如此可减少对于工控一体机2的硬件要求,降低工控一体机2的硬件成本,而且能够方便云端记录每个员工投放垃圾的信息,云端借助现有的大数据或者AI等技术,能够精准识别垃圾种类,识别率高且快速。
在本实施例中,工控一体机2安装有用户操作APP,通过4G或5G模块,将摄像头31所拍摄的图片、护士投放及工人回收信息、重量信息等实时上传云端,并接收云端反馈;管理用户登录权限,与各模块之间保持通信。
具体地,标签打印机3用于打印带有员工身份信息和垃圾信息的标签纸,标签打印机3安装在上主体30上,与工控一体机2串口连接,在回收工人上门回收时,打印标签纸(带有独立的二维码、科室信息、重量信息、回收人员、护士等信息)。
具体地,投放门4通过与工控一体机2通信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翻转实现开闭,其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推杆9(通过主控电路板19供电),该电推杆9一端与主体30连接,另一端连接投放门4,通过常见的电推杆9能够方便地驱动投放门4翻转打开,实现难度低,而且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实现该功能,如气缸。
具体地,摄像头31设于该投放门4底部,以使得当投放门4打开时能够拍摄识别置于翻转板25上的垃圾,以判断是否开启翻转板25让垃圾掉入对应的回收桶11内。
具体地,红外人体感应模块7用于感应员工的有无,从而控制投放门4的开闭,其中红外人体感应模块7安装在主体30的前面板21上,与工控一体机2串口通信并与主控电路板19电连接,将是否有障碍物的信息传送给工控一体机2,如果有人员靠近,投放门4自动打开,在投放门4打开投放状态时,如果检测到人员已经离开,电推杆9就会带动投放门4自动关闭。
具体地,翻转板25通过与工控一体机2通信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翻转实现开闭,其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机23,该电机23通过齿轮传动结构与翻转板25传动连接,以驱动翻转板25上下翻转,在本实施例中,翻转板25的打开状态就是两个小翻转板25向下翻转,关闭状态就是两个小翻转板25翻转到水平状态连成一块大的翻转板25,以能够放置垃圾。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23固定在主体30的支撑板上,电机23输出的传动轴上安装有齿轮,齿轮带动从动齿轮22,从动齿轮22带动翻转板25进行上下翻转。
具体地,金属探测器24设于翻转板25下方,用于识别翻转板25上的垃圾是否有金属,主要识别是否有针头等。
具体地,激光测距传感器20与回收桶11一一对应,且该激光测距传感器20朝下面对回收桶11的顶部设置,用于检测对应回收桶11是否投放满。
具体地,每个回收桶11均分别置于单个托盘12上,并设于对应翻转板25的下方,用于存放合格的医疗垃圾。
具体地,托盘12与回收桶11一一对应,且托盘12与主体30内部的底部滑动连接,以使得托盘12能够通过抽拉进出主体30。
具体地,重量传感器26设于托盘12底部,且重量传感器26通过传感器固定板27固定于主体30底部,用于对回收桶11进行称重,其中传感器固定板27安装在主体30的底板29上,地板上还设有多个加强筋28来增加强度。
具体地,侧门6与主体30铰接,并通过与工控一体机2通信连接的电磁锁13控制开锁和解锁,以使得侧门6打开时能够供托盘12和回收桶11的取出,其中,侧门6上设有与电磁锁13配合的锁舌14,电磁锁13通过螺丝等零件安装在主体30内的挡板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常规的应用场景,包括以下步骤:
S1、护士佩戴带有RFID芯片的工牌,走到污物间的识别区域8,通过RFID阅读器1将身份信息传输到工控一体机2;
S2、工控一体机2与云端通信进行身份验证;
S3、若没有通过身份验证,则提示“抱歉,您没有权限”;若通过身份验证,则跳转至主页面供员工进行选择操作,如可以选择投放操作或打印标签操作等;
S4、护士走到要投放的回收桶11的前方,红外人体感应模块7监测到有人后,紫外线灯15关闭,电推杆9带动投放门4自动打开,护士将收集好的垃圾投放到翻转板25上;
S5、摄像头31先对翻转板25的投放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将图像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S6、云端图像识别算法进行判定,托盘12下方金属探测器24检测是否有金属,两者结合得出垃圾类型结果;
S7、若该垃圾不符合医废垃圾分类规范或不属于该回收桶11的回收类型,则“语音提示投放错误,不符合医废垃圾分类规范,请重新投放”;若符合,则翻转门自动打开,合格医废垃圾掉入回收桶11内,云端将该护士的身份信息(如科室信息、姓名、职位)、垃圾的信息(如垃圾类别、投放时间、垃圾重量)一一绑定;
S8、待规定时间或回收桶11满了的时候,回收工人佩戴带有RFID芯片的工牌,走入污物间的识别区域8,RFID阅读器1将身份信息传输到一体机;
S9、执行S2-S3步骤;
S10、回收工人在主页面中的每个回收桶11图标上,点击打印按键,科室信息、回收人员、交接护士的身份信息、回收时间、垃圾类别信息、重量信息分别被打印到标签纸上;
S11、打印完成后,相应回收桶11的电磁锁13自动打开,回收工人从回收桶11中取出垃圾袋,采用鹅颈式封口后,将标签纸分别贴到各自打包袋上;
S12、关闭侧门6,回收工人走出污物间的识别区域8,APP自动退出登录界面,所有打印的数据自动上传云端。回收后的回收桶11重量自动清零,开始重新计重。
如此,在护士投放和回收工人(员工包括护士和回收工人)回收的过程中,都需通过识别区域8的身份验证来进行,每一次投放和回收都有记录可查,避免了被不相干人员的错误操作的同时对所有从操作都做到了有据可查,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对医废垃圾、生活垃圾、布巾地巾、病服等进行回收管理、安全监管、数据实时上传,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同时,更加强了医院感染的控制能力。
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故本发明未对其进行详述。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RFID阅读器1、工控一体机2、标签打印机3、投放门4、急停开关5、侧门6、红外人体感应模块7、识别区域8、电推杆9、回收桶11、托盘12、电磁锁13、锁舌14、紫外线灯15、红色灯带16、绿色灯带17、黄色灯带18、主控电路板19、激光测距传感器20、前面板21、从动齿轮22、电机23、金属探测器24、翻转板25、重量传感器26、传感器固定板27、加强筋28、底板29、主体30、摄像头3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本用于实现本方案实施例方法的云端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ROM以及RAM通过总线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也连接至总线。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通信部分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可拆卸介质,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地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智慧污物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污物间和置于该污物间内的多个智能回收设备;
所述污物间设有识别区域,以供员工通过带有RFID芯片的工牌验证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传输至所述智能回收设备;
每个所述智能回收设备包括主体以及设于该主体上的工控一体机、标签打印机、投放门、红外人体感应模块、摄像头、翻转板、金属探测器、回收桶、激光测距传感器、托盘、重量传感器及侧门;
所述工控一体机分别与所述识别区域、所述标签打印机、所述红外人体感应模块、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摄像头、所述金属探测器及所述重量传感器通信连接;
所述标签打印机用于打印带有员工身份信息和垃圾信息的标签纸;
所述投放门通过与所述工控一体机通信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翻转实现开闭;
所述摄像头设于该投放门底部,以使得当所述投放门打开时能够拍摄识别置于翻转板上的垃圾,以判断是否开启翻转板让垃圾掉入对应的回收桶内;
所述红外人体感应模块用于感应员工的有无,从而控制投放门的开闭;
所述翻转板通过与所述工控一体机通信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翻转实现开闭;
所述金属探测器设于所述翻转板下方,用于识别所述翻转板上的垃圾是否有金属;
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与所述回收桶一一对应,且该激光测距传感器朝下面对所述回收桶的顶部设置,用于检测对应所述回收桶是否投放满;
每个所述回收桶均分别置于单个所述托盘上,并设于对应所述翻转板的下方,用于存放合格的医疗垃圾;
所述托盘与所述回收桶一一对应,且所述托盘与主体内部的底部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托盘能够通过抽拉进出所述主体;
所述重量传感器设于所述托盘底部,用于对所述回收桶进行称重;
所述侧门与所述主体铰接,并通过与所述工控一体机通信连接的电磁锁控制开锁和解锁,以使得所述侧门打开时能够供所述托盘和所述回收桶的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污物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还设有朝向所述翻转板顶部设置紫外线灯,以使得能够在所述投放门关闭后对所述翻转板顶部进行杀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污物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还设有多组与所述工控一体机通信连接的灯带组,所述灯带组与所述回收桶一一对应,且该灯带组至少能够分别显示三种颜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污物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控一体机通过4G/5G模块或WiFi模块与云端实时通信连接,以将所述摄像头所拍摄的图片、员工的身份验证信息、员工投放和回收信息及垃圾的重量信息实时上传云端,并接收云端反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慧污物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有与所述工控一体机电连接的主控电路板,该主控电路板用于提供电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污物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控一体机上设有麦克风,以使得当垃圾不符合所在回收桶对应的垃圾类别时,能够通过该麦克风提示员工重新投放到正确的回收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污物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投放门关闭时,所述紫外线灯打开;当所述投放门打开时,所述紫外线灯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智慧污物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推杆,该电推杆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投放门。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智慧污物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该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结构与所述翻转板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翻转板上下翻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智慧污物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固定板固定于所述主体底部。
CN202210345235.9A 2022-04-02 2022-04-02 智慧污物间 Pending CN114590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5235.9A CN114590503A (zh) 2022-04-02 2022-04-02 智慧污物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5235.9A CN114590503A (zh) 2022-04-02 2022-04-02 智慧污物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0503A true CN114590503A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20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5235.9A Pending CN114590503A (zh) 2022-04-02 2022-04-02 智慧污物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9050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84191A1 (de) * 1994-05-25 1995-11-29 Klaus Rudolph Vorrichtung zum Sortieren und/oder Sammeln von Materialien
CN105059782A (zh) * 2015-07-31 2015-11-18 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0371534A (zh) * 2019-07-25 2019-10-25 青岛方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智能分类回收的垃圾箱及分类管理方法
CN209973373U (zh) * 2018-12-28 2020-01-21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农业部华南农垦干部培训中心) 一种智能垃圾桶
CN213110882U (zh) * 2020-07-06 2021-05-04 山东泰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垃圾回收箱的废纸回收装置
CN213324910U (zh) * 2020-07-16 2021-06-01 合肥耀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金属识别功能的分类垃圾桶
CN213863789U (zh) * 2020-06-09 2021-08-03 杭州易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智能医废回收箱
CN215708916U (zh) * 2021-09-29 2022-02-01 嘉兴地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识别垃圾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84191A1 (de) * 1994-05-25 1995-11-29 Klaus Rudolph Vorrichtung zum Sortieren und/oder Sammeln von Materialien
CN105059782A (zh) * 2015-07-31 2015-11-18 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09973373U (zh) * 2018-12-28 2020-01-21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农业部华南农垦干部培训中心) 一种智能垃圾桶
CN110371534A (zh) * 2019-07-25 2019-10-25 青岛方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智能分类回收的垃圾箱及分类管理方法
CN213863789U (zh) * 2020-06-09 2021-08-03 杭州易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智能医废回收箱
CN213110882U (zh) * 2020-07-06 2021-05-04 山东泰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垃圾回收箱的废纸回收装置
CN213324910U (zh) * 2020-07-16 2021-06-01 合肥耀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金属识别功能的分类垃圾桶
CN215708916U (zh) * 2021-09-29 2022-02-01 嘉兴地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识别垃圾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毅峰,杨继平: "《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训与管理》", 29 February 2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55311U (zh) 一种具有检验功能的智能存取快件箱
CN108877035B (zh) 一种智能垃圾回收柜及垃圾回收方法
JP6829074B2 (ja) スマートメールボックス
CN106960405B (zh) 智慧档案大数据平台系统
CN104700210B (zh) 医疗废弃物监控管理系统
CN110745407A (zh) 一种公共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JP5282338B2 (ja) ビデオインターフォンおよびリモートの仮想ドアマンを介して、宅配用のロッカーに接続して操作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0176110A (zh) 一种智能借记物品管理设备
CN109658631B (zh) 一种智能快递箱、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EP276554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checking waste delivery
CN110993072A (zh) 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平台及其系统和智能医疗废物转运方法
CN109878933B (zh) 智能分类垃圾站控制系统
CN105059782A (zh)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6429084B (zh) 垃圾分类方法和装置
CN111985869A (zh) 一种智慧医疗废物暂存库及其出入库操作方法
CN110141054A (zh) 一种智能麻精药品管理柜
CN108109045A (zh) 一种智能柜商品租赁的计费方法及装置
CN110674897A (zh) 一种变电站工具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3947358A (zh) 安全工器具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安全工器具管理柜
CN114590503A (zh) 智慧污物间
CN211711709U (zh) 一种智能医废收集车
CN114852553A (zh) 智慧污物间污物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05899671U (zh) 一种自动废旧瓶回收机
CN210116866U (zh) 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系统
CN106809576A (zh) 一种垃圾屋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