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0082B - 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0082B
CN114580082B CN202210236718.5A CN202210236718A CN114580082B CN 114580082 B CN114580082 B CN 114580082B CN 202210236718 A CN202210236718 A CN 202210236718A CN 114580082 B CN114580082 B CN 114580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hecking
check
driving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67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80082A (zh
Inventor
雷明星
张健慧
杨婷婷
祁艳峰
徐柳
刘雪峰
郝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367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80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80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0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80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0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Abstract

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包括驾驶座椅位置校核和驾驶座椅自身参数校核,驾驶座椅自身参数校核为判断不同人体尺寸的驾驶姿态参数模型中躯干线与垂直线、躯干线与大腿线、大腿线与小腿线、小腿线与脚掌的夹角是否满足相关舒适度要求,驾驶座椅位置校核包括驾驶姿态校核、白车身校核、副仪表板校核、门护板校核、后围护板与方向盘校核、手伸界面校核。该方法不仅对驾驶座椅自身参数进行校核保证了座椅舒适度,而且对驾驶姿态进行校核保证了乘坐舒适性,还对座椅与周边零件的布置关系进行校核,校核更全面。

Description

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适用于对座椅舒适度进行全面的电装校核。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轻型商用车不再只是搬运货物的工具,客户对整车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座椅舒适度就是整车舒适性设计中及其重要的一环,现行座椅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抱怨明显增多,提升座椅舒适性及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但座椅系统结构复杂,其上的总成、组件、合件和零件种类繁多。座椅作为车身最重要的机构件与安全件,开发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为避免设计工作的反复、节约成本,在设计冻结前的电装校核(Digital-Lot)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222688.3、申请日2013.06.05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校核驾驶室总体布置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先创建人体R点坐标和人体躯干、头颈、上臂、前臂、手、大腿、小腿、脚各部分的二维数据模型;然后将建立的二维数据模型调整到整车坐标系下,对上述各关节角度参数的范围进行预先设定;在所述整车坐标系下创建驾驶室内各部件的位置参数,调整所述各关节的位置参数与驾驶室内对应的部件的位置参数相匹配,从而进行驾驶室人体模型布置,利用检查命令对各关节的角度参数进行编辑舒适性检查,若至少一个所述关节角度参数超出预设的范围时,发出警告。该方法虽然能完成人体坐姿校核,但无法校核座椅与周边零件的位置关系以及座椅自身参数是否符合相关舒适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更全面的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所述校核方法包括驾驶座椅位置校核和驾驶座椅自身参数校核,所述驾驶座椅位置校核包括驾驶姿态校核、白车身校核、副仪表板校核、门护板校核、后围护板与方向盘校核、手伸界面校核;
其中,所述驾驶姿态校核为:先建立不同人体尺寸下的驾驶姿态参数模型,然后判断各驾驶姿态参数模型中人体躯干线与垂直线的夹角、人体躯干线与大腿线的夹角、大腿线与小腿线的夹角、小腿线与脚掌的夹角是否满足相关舒适度要求,若满足则驾驶姿态校验合格;
所述白车身校核为:先将人体臀部外扩并建立人体臀部在座椅滑轨行程下的运动包络,然后判断臀部运动包络与白车身的干涉量是否在范围A内,若是则表示座椅与白车身布置空间满足舒适性要求;
所述副仪表板校核为:判断座椅上软质部分与副仪表板的距离是否在范围B内且硬质部分与副仪表板的距离是否在范围C内,若是则表示座椅与副仪表布置空间满足舒适性要求;
所述门护板校核为:
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若满足则表示座椅与门护板布置空间满足舒适性要求:
a、先建立调角器手柄在座椅滑轨行程下的运动包络,然后判断调角器手柄运动包络与门护板、侧围护板的最小距离是否均在范围D内;
b、判断座垫与门护板扶手的间隙的最小距离是否在范围E内,且座垫上调节按钮与门护板的间隙的最小距离是否在范围F内;
所述后围护板与方向盘校核为:先建立座椅靠背在座椅滑轨行程下的运动包络,然后判断座椅靠背运动包络是否与方向盘、后围护板均不发生干涉,若均不发生干涉,则表示座椅靠背布置角度合格;
所述手伸界面校核为:先在人体模型前方以肩点为原点、手臂为直径建立手伸界面,然后将该手伸界面划分为手指可按压区域、手指可夹取区域、手可抓握区域,最后判断各区域内的按键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符合则表示手伸界面校验合格。
驾驶姿态校核中,所述相关舒适度要求为人体躯干线与垂直线的夹角15-20°、人体躯干线与大腿线的夹角85-100°、大腿线与小腿线的夹角100-120°、小腿线与脚掌的夹角85-95°;
白车身校核中,所述范围A为<5mm;
副仪表板校核中,所述范围B为≥10mm、范围C为≥15mm;
门护板校核中,所述范围D为≥45mm、范围E为≥57mm、范围F为≥43mm。
所述驾驶座椅自身参数校核为:先以H点为基准点建立驾驶校核模型,然后在该驾驶校核模型中对座垫尺寸、臀部压陷量与座垫离去点、人体与座椅骨架距离、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位置进行校核。
所述座垫尺寸校核为:
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若满足则座垫尺寸校验合格:
c、座垫最前端至H点的距离≥330mm且≤350mm;
d、座垫的中块宽度≥280mm且≤320mm;
e、座垫的宽度≥490mm且≤520mm;
f、H点下方的座垫泡沫厚度≥70mm且≤110mm。
所述臀部压陷量与座垫离去点校核为:
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若满足则臀部压陷量与座垫离去点校核合格:
h、臀部压陷量≥20mm且≤60mm;
i、座垫离去点与H点的距离≥280mm且≤320mm。
所述人体与座椅骨架距离校核为:
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若满足则人体与座椅骨架距离校核合格:
j、驾驶校核模型中人体臀部与座垫骨架的距离≥40mm;
k、驾驶校核模型中人体背部与靠背骨架的距离≥30mm。
所述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位置校核为:先在H点下方分别建立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指尖可接触界面、驾驶员身体前倾时指尖可接触界面、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手指可抓握界面、驾驶员身体前倾时手指可抓握界面,然后根据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驾驶员身体前倾时的手指可抓握界面判断调角器手柄布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且根据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驾驶员身体前倾时指尖可接触界面判断调节按钮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布置均符合设计要求,则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位置校验合格。
副仪表板校核中,所述软质部分包括座垫、靠背泡沫,所述硬质部分包括座椅骨架、安全带扣、塑料装饰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包括驾驶座椅位置校核和驾驶座椅自身参数校核,驾驶座椅自身参数校核为判断不同人体尺寸的驾驶姿态参数模型中人体躯干线与垂直线的夹角、人体躯干线与大腿线的夹角、大腿线与小腿线的夹角、小腿线与脚掌的夹角是否均满足相关舒适度要求,驾驶座椅位置校核包括驾驶姿态校核、白车身校核、副仪表板校核、门护板校核、后围护板与方向盘校核、手伸界面校核,该设计不仅能对驾驶座椅的自身参数进行校核,保证了座椅舒适度,而且对驾驶姿态进行校核,保证了乘坐舒适性,还通过白车身校核、副仪表板校核、门护板校核、后围护板与方向盘校核以及手伸界面校核,实现了对座椅与周边零件布置空间的校验,校核更全面。因此,本发明不仅保证了座椅舒适度,而且保证了乘坐舒适性,还能对座椅与周边零件的布置关系进行校核,校核更全面。
2、本发明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中,驾驶座椅自身参数校核先以H点为基准点建立驾驶校核模型,然后在该驾驶校核模型中对座垫尺寸、臀部压陷量与座垫离去点、人体与座椅骨架距离、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位置进行校核,从而使座椅设计参数与人体生理特征相匹配,使人体腰曲弧形处于正常状态、腰背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保证人体各部均能得到足够支撑的同时不会受到压迫,保证血液正常循环。因此,本发明通过对驾驶座椅自身参数校核,使座椅设计参数与人体生理特征相匹配,保证了座椅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驾驶姿态参数模型。
图2为本发明中人体臀部外扩运动包络与白车身的位置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中座椅上软质部分、硬质部分与副仪表板的位置关系图。
图4为本发明中调角器手柄运动包络与门护板、侧围护板的位置关系图。
图5为本发明中座垫靠门护板侧与门护板扶手、座垫靠门护板侧上调节按钮与门护板的位置关系图。
图6为本发明中座椅靠背运动包络与方向盘、后围护板的位置关系图。
图7为本发明中手伸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用于校验座椅自身参数的驾驶校核模型。
图9为本发明中座垫长度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座垫宽度和座垫中块宽度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位于H点下方的座垫泡沫厚度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臀部压陷量和座垫离去点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指尖可接触界面、驾驶员身体前倾时指尖可接触界面、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手指可抓握界面、驾驶员身体前倾时手指可抓握界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13,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所述校核方法包括驾驶座椅位置校核和驾驶座椅自身参数校核,所述驾驶座椅位置校核包括驾驶姿态校核、白车身校核、副仪表板校核、门护板校核、后围护板与方向盘校核、手伸界面校核;
其中,所述驾驶姿态校核为:先建立不同人体尺寸下的驾驶姿态参数模型,然后判断各驾驶姿态参数模型中人体躯干线与垂直线的夹角、人体躯干线与大腿线的夹角、大腿线与小腿线的夹角、小腿线与脚掌的夹角是否满足相关舒适度要求,若满足则驾驶姿态校验合格;
所述白车身校核为:先将人体臀部外扩并建立人体臀部在座椅滑轨行程下的运动包络,然后判断臀部运动包络与白车身的干涉量是否在范围A内,若是则表示座椅与白车身布置空间满足舒适性要求;
所述副仪表板校核为:判断座椅上软质部分与副仪表板的距离是否在范围B内且硬质部分与副仪表板的距离是否在范围C内,若是则表示座椅与副仪表布置空间满足舒适性要求;
所述门护板校核为:
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若满足则表示座椅与门护板布置空间满足舒适性要求:
a、先建立调角器手柄在座椅滑轨行程下的运动包络,然后判断调角器手柄运动包络与门护板、侧围护板的最小距离是否均在范围D内;
b、判断座垫与门护板扶手的间隙的最小距离是否在范围E内,且座垫上调节按钮与门护板的间隙的最小距离是否在范围F内;
所述后围护板与方向盘校核为:先建立座椅靠背在座椅滑轨行程下的运动包络,然后判断座椅靠背运动包络是否与方向盘、后围护板均不发生干涉,若均不发生干涉,则表示座椅靠背布置角度合格;
所述手伸界面校核为:先在人体模型前方以肩点为原点、手臂为直径建立手伸界面,然后将该手伸界面划分为手指可按压区域、手指可夹取区域、手可抓握区域,最后判断各区域内的按键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符合则表示手伸界面校验合格。
驾驶姿态校核中,所述相关舒适度要求为人体躯干线与垂直线的夹角15-20°、人体躯干线与大腿线的夹角85-100°、大腿线与小腿线的夹角100-120°、小腿线与脚掌的夹角85-95°;
白车身校核中,所述范围A为<5mm;
副仪表板校核中,所述范围B为≥10mm、范围C为≥15mm;
门护板校核中,所述范围D为≥45mm、范围E为≥57mm、范围F为≥43mm。
所述驾驶座椅自身参数校核为:先以H点为基准点建立驾驶校核模型,然后在该驾驶校核模型中对座垫尺寸、臀部压陷量与座垫离去点、人体与座椅骨架距离、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位置进行校核。
所述座垫尺寸校核为:
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若满足则座垫尺寸校验合格:
c、座垫最前端至H点的距离≥330mm且≤350mm;
d、座垫的中块宽度≥280mm且≤320mm;
e、座垫的宽度≥490mm且≤520mm;
f、H点下方的座垫泡沫厚度≥70mm且≤110mm。
所述臀部压陷量与座垫离去点校核为:
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若满足则臀部压陷量与座垫离去点校核合格:
h、臀部压陷量≥20mm且≤60mm;
i、座垫离去点与H点的距离≥280mm且≤320mm。
所述人体与座椅骨架距离校核为:
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若满足则人体与座椅骨架距离校核合格:
j、驾驶校核模型中人体臀部与座垫骨架的距离≥40mm;
k、驾驶校核模型中人体背部与靠背骨架的距离≥30mm。
所述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位置校核为:先在H点下方分别建立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指尖可接触界面、驾驶员身体前倾时指尖可接触界面、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手指可抓握界面、驾驶员身体前倾时手指可抓握界面,然后根据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驾驶员身体前倾时的手指可抓握界面判断调角器手柄布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且根据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驾驶员身体前倾时指尖可接触界面判断调节按钮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布置均符合设计要求,则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位置校验合格。
副仪表板校核中,所述软质部分包括座垫、靠背泡沫,所述硬质部分包括座椅骨架、安全带扣、塑料装饰盖。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发明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在座椅设计冻结前,通过电装校核评价3D数据,进而实现座椅舒适性校核,避免工作重复,减少了座椅样件的开发投入,为未来无手工样件的座椅开发打下了基础。
实施例1:
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包括驾驶座椅位置校核和驾驶座椅自身参数校核,所述驾驶座椅位置校核包括驾驶姿态校核、白车身校核、副仪表板校核、门护板校核、后围护板与方向盘校核、手伸界面校核;
参见图1,所述驾驶姿态校核为:先建立第5百分位、第50百分位、第95百分位的驾驶姿态参数模型,然后判断各驾驶姿态参数模型中人体躯干线与垂直线的夹角(A40)、人体躯干线与大腿线的夹角(A42)、大腿线与小腿线的夹角(A44)、小腿线与脚掌的夹角(A46)是否满足相关舒适度要求,若满足则驾驶姿态校验合格,其中,所述相关舒适度要求:A40为15-20°、A42为85-100°、A44为100-120°、A46为85-95°;
参见图2,所述白车身校核为:先将第95百分位的人体臀部外扩60mm并建立人体臀部在座椅滑轨行程下的运动包络,然后判断臀部运动包络与白车身的干涉量是否<5mm,若是则表示座椅与白车身布置空间满足舒适性要求;
参见图3,所述副仪表板校核为:判断座椅上软质部分与副仪表板的距离是否≥10mm且硬质部分与副仪表板的距离是否≥15mm,若是则表示座椅与副仪表布置空间满足舒适性要求,其中,所述软质部分包括座垫、靠背泡沫,所述硬质部分包括座椅骨架、安全带扣、塑料装饰盖;
参见图4、5,所述门护板校核为:
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若满足则表示座椅与门护板布置空间满足舒适性要求:
a、先建立调角器手柄在座椅滑轨行程下的运动包络,然后判断调角器手柄运动包络与门护板、侧围护板的最小距离是否均≥45mm;
b、判断座垫与门护板扶手的间隙的最小距离是否≥57mm,且座垫上调节按钮与门护板的间隙的最小距离是否≥43mm,其中,所述调节按钮包括座椅调节按钮、气囊减震刚度调节按钮;
参见图6,所述后围护板与方向盘校核为:先建立座椅靠背在座椅滑轨行程下的运动包络,然后判断座椅靠背运动包络是否与方向盘、后围护板均不发生干涉,若均不发生干涉,则则表示座椅靠背布置角度合格;
参见图7,所述手伸界面校核为:先在第50百分位的人体模型前方以肩点为原点、手臂为直径建立手伸界面,然后将该手伸界面划分为手指可按压区域、手指可夹取区域、手可抓握区域,最后判断各区域内的按键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符合则表示手伸界面校验合格;
参见图8,所述驾驶座椅自身参数校核为:先以H点为基准点建立驾驶校核模型,然后在该驾驶校核模型中对座垫尺寸、臀部压陷量与座垫离去点、人体与座椅骨架距离、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位置进行校核;
其中,参见图9-11,所述座垫尺寸校核为:
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若满足则座垫尺寸校验合格:
c、座垫最前端至H点的距离(SL10)≥330mm且≤350mm;
d、座垫的中块宽度(W1040 X)≥280mm且≤320mm;
e、座垫的宽度(W1000 X)≥490mm且≤520mm;
f、位于H点下方的座垫泡沫厚度(h)≥70mm且≤110mm。
参见图12,所述臀部压陷量与座垫离去点校核为:
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若满足则臀部压陷量与座垫离去点校核合格:
h、臀部压陷量(SH32)≥20mm且≤60mm;
i、座垫离去点与H点的距离(L1260 X)≥280mm且≤320mm。
所述人体与座椅骨架距离校核为:
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若满足则人体与座椅骨架距离校核合格:
j、驾驶校核模型中人体臀部与座垫骨架的距离≥40mm;
k、驾驶校核模型中人体背部与靠背骨架的距离≥30mm。
参见图13,所述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位置校核为:
先在H点下方分别建立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指尖可接触界面(圆弧R1)、驾驶员身体前倾时指尖可接触界面(圆弧R2)、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手指可抓握界面(圆弧R3)、驾驶员身体前倾时手指可抓握界面(圆弧R4),然后根据圆弧R3、R4判断调角器手柄布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且根据圆弧R1、R2判断调节按钮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布置均符合设计要求,则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位置校验合格,其中,圆弧R1为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指尖能触及的极限位置的合集,圆弧R2为驾驶员身体前倾时指尖触及的极限位置的合集,圆弧R3为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手指可抓握的极限位置的合集,圆弧R4为驾驶员身体前倾时手指可抓握的极限位置的合集,还可以通过圆弧R1、R2、R3、R4校验该区域内其他座椅调节机构的布置是否符合相关舒适度要求。

Claims (7)

1.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核方法包括驾驶座椅位置校核和驾驶座椅自身参数校核,所述驾驶座椅位置校核包括驾驶姿态校核、白车身校核、副仪表板校核、门护板校核、后围护板与方向盘校核、手伸界面校核;
其中,所述驾驶姿态校核为:先建立不同人体尺寸下的驾驶姿态参数模型,然后判断各驾驶姿态参数模型中人体躯干线与垂直线的夹角、人体躯干线与大腿线的夹角、大腿线与小腿线的夹角、小腿线与脚掌的夹角是否满足相关舒适度要求,若满足则驾驶姿态校验合格;
所述白车身校核为:先将人体臀部外扩并建立人体臀部在座椅滑轨行程下的运动包络,然后判断臀部运动包络与白车身的干涉量是否在范围A内,若是则表示座椅与白车身布置空间满足舒适性要求;
所述副仪表板校核为:判断座椅上软质部分与副仪表板的距离是否在范围B内且硬质部分与副仪表板的距离是否在范围C内,若是则表示座椅与副仪表布置空间满足舒适性要求;
所述门护板校核为:
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若满足则表示座椅与门护板布置空间满足舒适性要求:
a、先建立调角器手柄在座椅滑轨行程下的运动包络,然后判断调角器手柄运动包络与门护板、侧围护板的最小距离是否均在范围D内;
b、判断座垫与门护板扶手的间隙的最小距离是否在范围E内,且座垫上调节按钮与门护板的间隙的最小距离是否在范围F内;
所述后围护板与方向盘校核为:先建立座椅靠背在座椅滑轨行程下的运动包络,然后判断座椅靠背运动包络是否与方向盘、后围护板均不发生干涉,若均不发生干涉,则表示座椅靠背布置角度合格;
所述手伸界面校核为:先在人体模型前方以肩点为原点、手臂为直径建立手伸界面,然后将该手伸界面划分为手指可按压区域、手指可夹取区域、手可抓握区域,最后判断各区域内的按键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符合则表示手伸界面校验合格;
所述驾驶座椅自身参数校核为:先以H点为基准点建立驾驶校核模型,然后在该驾驶校核模型中对座垫尺寸、臀部压陷量与座垫离去点、人体与座椅骨架距离、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位置进行校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
驾驶姿态校核中,所述相关舒适度要求为人体躯干线与垂直线的夹角15-20°、人体躯干线与大腿线的夹角85-100°、大腿线与小腿线的夹角100-120°、小腿线与脚掌的夹角85-95°;
白车身校核中,所述范围A为<5mm;
副仪表板校核中,所述范围B为≥10mm、范围C为≥15mm;
门护板校核中,所述范围D为≥45mm、范围E为≥57mm、范围F为≥4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垫尺寸校核为:
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若满足则座垫尺寸校验合格:
c、座垫最前端至H点的距离≥330mm且≤350mm;
d、座垫的中块宽度≥280mm且≤320mm;
e、座垫的宽度≥490mm且≤520mm;
f、H点下方的座垫泡沫厚度≥70mm且≤1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臀部压陷量与座垫离去点校核为:
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若满足则臀部压陷量与座垫离去点校核合格:
h、臀部压陷量≥20mm且≤60mm;
i、座垫离去点与H点的距离≥280mm且≤3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体与座椅骨架距离校核为:
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若满足则人体与座椅骨架距离校核合格:
j、驾驶校核模型中人体臀部与座垫骨架的距离≥40mm;
k、驾驶校核模型中人体背部与靠背骨架的距离≥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位置校核为:先在H点下方分别建立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指尖可接触界面、驾驶员身体前倾时指尖可接触界面、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手指可抓握界面、驾驶员身体前倾时手指可抓握界面,然后根据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驾驶员身体前倾时的手指可抓握界面判断调角器手柄布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且根据驾驶员后背不离开靠背时、驾驶员身体前倾时指尖可接触界面判断调节按钮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布置均符合设计要求,则调角器手柄与调节按钮位置校验合格。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
副仪表板校核中,所述软质部分包括座垫、靠背泡沫,所述硬质部分包括座椅骨架、安全带扣、塑料装饰盖。
CN202210236718.5A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 Active CN114580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6718.5A CN114580082B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6718.5A CN114580082B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0082A CN114580082A (zh) 2022-06-03
CN114580082B true CN114580082B (zh) 2024-04-12

Family

ID=81780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6718.5A Active CN114580082B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800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8254B (zh) * 2022-07-12 2024-01-19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靠背角度调节人体卡板结构及调节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9972A (zh) * 2013-06-05 2013-11-20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校核驾驶室总体布置参数的方法
CN107590312A (zh) * 2017-08-11 2018-01-16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骨架模型的前悬架‑转向运动的校核方法
CN107967394A (zh) * 2017-12-11 2018-04-27 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门内护板侧碰时乘员保护的预开发校核方法
CN112800575A (zh) * 2020-12-15 2021-05-14 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边界假人建模方法、边界假人模型、座椅舒适性校核方法
WO2021138775A1 (zh) * 2020-01-06 2021-07-15 北京未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dms设备性能评估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5146B (zh) * 2020-03-03 2023-03-21 沃尔沃汽车公司 自动调节驾驶员相关车载设备的调节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9972A (zh) * 2013-06-05 2013-11-20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校核驾驶室总体布置参数的方法
CN107590312A (zh) * 2017-08-11 2018-01-16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骨架模型的前悬架‑转向运动的校核方法
CN107967394A (zh) * 2017-12-11 2018-04-27 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门内护板侧碰时乘员保护的预开发校核方法
WO2021138775A1 (zh) * 2020-01-06 2021-07-15 北京未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dms设备性能评估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800575A (zh) * 2020-12-15 2021-05-14 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边界假人建模方法、边界假人模型、座椅舒适性校核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人体驾驶姿态优化方法研究;赵国栋等;汽车文摘;20201031(第10期);第50-56页 *
乘用车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范卫萍;张珍;安志亮;李俊龙;祁建;;汽车工程师;20160425(第04期);第53-5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0082A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65153B2 (en) Upper back support for a seat
US20120053794A1 (en) Individualizable convenience system for drivers
CN114580082B (zh) 一种轻型商用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电装校核方法
CN101904797B (zh) 一种休闲按摩椅
US9815391B2 (en) Vehicle seat with side pieces made of autoreactive framework structures
CN104724012A (zh) 汽车座椅智能调节系统
CN202063032U (zh) 一种汽车智能化座椅调节系统
CN113386634B (zh) 一种拥有智能控制系统的汽车座椅
CN113408051A (zh) 一种适于中国人体生理特点的汽车驾驶座椅行程设定方法
CN106274589A (zh) 一种汽车按摩座椅及汽车
Babbs A design layout method for relating seating to the occupant and vehicle
WO2019208764A1 (ja) Ecu装置、車両シート、着座者の下肢の長さ推定システム及び座高検出センサーの取付構造
CN205573693U (zh) 一种汽车座椅腰垫
CN210101388U (zh) 一种d07座椅总成
CN214215554U (zh) 一种带有坐姿提醒装置的汽车驾驶员座椅
JPH078052U (ja) 車両用リヤシート
CN2712706Y (zh) 舒适汽车座椅
JP2001104113A (ja) 人間工学的に最適の車両シートを製造する方法
CN205696736U (zh) 可调节扶手椅
CN2673717Y (zh)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113453951A (zh) 用于给机动车座椅的座椅面配备缺口的方法
JP2019194063A (ja) 座高検出センサーの取付構造
CN115195561B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204641626U (zh) 汽车座椅智能调节系统
CN103129428A (zh) 一种车用护颈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