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6613A - 锅炉系统 - Google Patents

锅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6613A
CN114576613A CN202210163394.7A CN202210163394A CN114576613A CN 114576613 A CN114576613 A CN 114576613A CN 202210163394 A CN202210163394 A CN 202210163394A CN 114576613 A CN114576613 A CN 114576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water
outlet
gas
d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33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76613B (zh
Inventor
刘福生
宋玄进
李蕊
徐潇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1633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766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76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6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76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6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DPREHEATING, OR ACCUMULATING PREHEATED, FEED-WATER FOR STEAM GENERATION; FEED-WATER SUPPLY FOR STEAM GENERATION; CONTROLLING WATER LEVEL FOR STEAM GENERATION;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WITHIN STEAM BOILERS
    • F22D1/0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 F22D1/5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incorporating thermal de-aeration of feed-w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48Devices for removing water, salt, or sludge from boilers; Arrangements of cleaning apparatus in boilers; Combinations thereof with boilers
    • F22B37/50Devices for removing water, salt, or sludge from boilers; Arrangements of cleaning apparatus in boilers; Combinations thereof with boilers for draining or expelling 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系统,所述锅炉系统包括除氧器、第一除盐水子管和第一换热回收器,所述除氧器具有第一气体出口和第一水进口,所述第一除盐水子管具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锅炉系统的除盐水母管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回收器具有第一气体进口、第一除盐水进口、第一水出口和第一排空口,所述第一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一气体进口连通,所述第二管口与所述第一除盐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水出口与所述第一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排空口用于与外界连通。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具有节约能源和视觉污染小等优点。

Description

锅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热电、石化、轻工、纺织、食品、造纸、钢铁和供热等领域的热电厂锅炉配备有除氧器、定期排污扩容器和疏水扩容器,除氧器、定期排污扩容器和疏水扩容器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低压蒸汽和闪蒸汽(乏汽)。相关技术中,除氧器、定期排污扩容器和疏水扩容器排放的气体(低压蒸汽和闪蒸汽)直接对空排放,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锅炉系统,以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包括除氧器、第一除盐水子管和第一换热回收器。所述除氧器具有第一气体出口和第一水进口,所述第一除盐水子管具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锅炉系统的除盐水母管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回收器具有第一气体进口、第一除盐水进口、第一水出口和第一排空口,所述第一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一气体进口连通,所述第二管口与所述第一除盐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水出口与所述第一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排空口用于与外界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具有节约能源和视觉污染小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氧器为大气式除氧器,所述第一气体出口形成所述第一水进口,所述第一气体进口形成所述第一水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出口设在所述第一水进口上方,以便所述第一换热回收器内的水靠自重流入所述除氧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还包括疏水箱和疏水泵。所述疏水箱具有疏水箱进口和疏水箱出口,所述第一水出口通过所述除氧器的溢放水母管与所述疏水箱进口连通,所述疏水泵具有疏水泵进口和疏水泵出口,所述疏水箱出口与所述疏水泵进口连通,所述疏水泵出口通过疏水母管与所述第一水进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出口设在所述溢放水母管的上方,以便所述第一换热回收器内的水靠自重流入所述溢放水母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除盐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一气体进口的上方,所述第一除盐水进口上设有第一喷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还包括疏水扩容器、第二除盐水子管和第二换热回收器。所述疏水扩容器具有第二气体出口和第二水进口,所述第二除盐水子管具有第三管口和第四管口,所述第三管口与所述锅炉系统的除盐水母管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回收器具有第二气体进口、第二除盐水进口、第二水出口和第二排空口,所述第二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二气体进口连通,所述第四管口与所述第二除盐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水出口与所述第二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排空口用于与外界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体出口形成所述第二水进口,所述第二气体进口形成所述第二水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出口设在所述第二水进口上方,以便所述第二换热回收器内的水靠自重流入所述疏水扩容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回收器形成所述第二换热回收器,所述第一气体进口形成所述第二气体进口,所述第一除盐水进口形成所述第二除盐水进口,所述第一排空口形成所述第二排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除盐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二气体进口的上方,所述第二除盐水进口上设有第二喷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还包括定排扩容器、第三除盐水子管、第三换热回收器和疏水箱。所述定排扩容器具有第三气体出口,所述第三除盐水子管具有第五管口和第六管口,所述第五管口与所述锅炉系统的除盐水母管相连,所述第三换热回收器具有第三气体进口、第三除盐水进口、第三水出口和第三排空口,所述第三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三气体进口连通,所述第六管口与所述第三除盐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三排空口用于与外界连通,所述疏水箱具有疏水箱进口和疏水箱出口,所述第三水出口与所述疏水箱进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是实施例的锅炉系统还包括加压泵,所述加压泵具有加压泵进口和加压泵出口,所述加压泵进口与所述第三水出口连通,所述加压泵出口与所述疏水箱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回收器形成所述第三换热回收器,所述第一气体进口形成所述第三气体进口,所述第一除盐水进口形成所述第三除盐水进口,所述第一排空口形成所述第三排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除盐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三气体进口的上方,所述第三除盐水进口上设有第三喷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的大气式除氧器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的压力式除氧器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的疏水扩容器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的定排扩容器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除氧器1;第一气体出口101;第一水进口102;
第一除盐水子管2;第一管口201;第二管口202;
除盐水母管3;
第一换热回收器4;第一气体进口401;第一除盐水进口402;第一水出口403;第一排空口404;
疏水箱5;疏水箱进口501;疏水箱出口502;
疏水泵6;疏水泵进口601;疏水泵出口602;疏水母管603;
溢放水母管7;
疏水扩容器8;第二气体出口801;第二水进口802;
第二除盐水子管9;第三管口901;第四管口902;
第二换热回收器10;第二气体进口1011;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第二水出口1013;第二排空口1014;
定排扩容器11;第三气体出口1101;
第三除盐水子管12;第五管口1201;第六管口1202;
第三换热回收器13;第三气体进口1301;第三除盐水进口1302;第三水出口1303;第三排空口1304;
加压泵14;加压泵进口1401;加压泵出口1402;
第一除盐水主管15;第二除盐水主管16;第三除盐水主管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包括除氧器1、第一除盐水子管2和第一换热回收器4。除氧器1具有第一气体出口101和第一水进口102,第一除盐水子管2具有第一管口201和第二管口202,第一管口201与锅炉系统的除盐水母管3相连,第一换热回收器4具有第一气体进口401、第一除盐水进口402、第一水出口403和第一排空口404,第一气体出口101与第一气体进口401连通,第二管口202与第一除盐水进口402连通,第一水出口403与第一水进口102连通。
如图1所示,除氧器1排放的气体(包括低压蒸汽和闪蒸汽)通过第一气体出口101流出并通过第一气体进口401流入第一换热回收器4中,除盐水母管3中的除盐水通过第一管口201流入第一除盐水子管2中,并通过第二管口202流出,流出的除盐水通过第一除盐水进口402流入至第一换热回收器4中,进入第一换热回收器4中的除盐水与第一换热回收器4中的气体进行换热,气体中的热量被除盐水所吸收,大部分气体形成凝结水并和吸收气体热量后的除盐水通过第一水进口102回流至除氧器1中,从而完成了对除氧器1排气中的蒸汽和热量的回收,减少了能源浪费,节约了能源消耗。小部分没有凝结成水的气体通过第一排空口404排放至外界,减少锅炉系统向外界排放的气体量,减少了视觉污染。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具有节约能源和视觉污染小等优点。
可选地,第一除盐水进口402位于第一气体进口401的上方,第一除盐水进口402上设有第一喷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氧器1排放的气体为气态,除氧器1排放的气体从第一气体进口401进入第一换热回收器4后自下而上流动,除盐水为液态,通过第一除盐水进口402进入第一换热回收器4的除盐水自上而下流动,通过将第一除盐水进口402设在第一气体进口401的上方,可以使得第一换热回收器4中的气体和除盐水因运动方向相反和流动路径至少部分重叠而充分接触并进行充分换热,从而进一步提高除盐水与气体的换热效率。
另外,通过在第一除盐水进口402上设有第一喷头,第一喷头可以将进入第一换热回收器4的除盐水以水雾状喷出,水雾状的除盐水覆盖面积较大,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大除盐水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除盐水与气体的换热效率。由此,可以利用较少的除盐水就可以实现对气体中的蒸汽和热量回收,从而进一步节约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的能源消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氧器1为大气式除氧器,第一气体出口101形成第一水进口102,第一气体进口401形成第一水出口403。
除氧器1为大气式除氧器是指,除氧器1内部的压强和大气压强相同。
第一气体出口101形成第一水进口102,也就是说,第一气体出口101与第一水进口102为同一个口。由此,除氧器1中的气体从第一气体进口401流出的同时,第一换热回收器4中的凝结水和换热后的除盐水还可以通过第一气体进口401流入至除氧器1中。
第一气体进口401形成第一水出口403,也就是说,第一气体进口401和第一水出口403为同一个口。由此,第一气体进口401与第一水出口403为同一个口,气体从第一气体进口401流入第一换热回收器4的同时,第一换热回收器4中的凝结水和换热后的除盐水还可以通过第一气体进口401流出第一换热回收器4。
由此,通过将第一气体出口101形成第一水进口102,第一气体进口401形成第一水出口403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结构简单,且利于降低锅炉系统的投资和维护成本。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水出口403设在第一水进口102上方,以便第一换热回收器4内的水靠自重流入除氧器1。
由此,通过将第一水出口403和第一水进口102进行合理的布置,结构简单,利用凝结水和换热后除盐水的自重流入除氧器1中,不用再额外增加驱动设备就可以使第一换热回收器4中的凝结水和换热后的除盐水回流至除氧器1中,有利于进一步节约能源。
可选地,第一气体出口101由除氧器1的排空口形成。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除盐水进口402设有多个,多个第一除盐水进口402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第一除盐水子管2设有多个,多个第一除盐水子管2和多个第一除盐水进口402一一对应,每个第一除盐水子管2的第一管口201均与除盐水母管3相连,每个第一除盐水子管2的第二管口202与对应的第一除盐水进口402相连。
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除盐水进口402和第一除盐水子管2均设置三个,三个第一除盐水进口402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每个第一除盐水子管2上设置控制阀。
可选地,如图1所示,锅炉系统100包括第一除盐水主管15,第一除盐水主管15的一端与除盐水母管3相连,多个第一除盐水子管2中的每一者的第一管口201与第一除盐水主管15的一端相连。第一除盐水主管15上设有控制阀等。
由此,不用改变除氧器1的原有结构,使得锅炉系统100结构简单,增加的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少。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除氧器1还可以采用压力式除氧器1,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还包括疏水箱5和疏水泵6。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中的疏水箱5和疏水泵6为原锅炉系统(增加第一换热回收器4之前的锅炉系统)的自带设备。疏水箱5具有疏水箱进口501和疏水箱出口502,第一水出口403通过除氧器1的溢放水母管7与疏水箱进口501连通。疏水泵6具有疏水泵进口601和疏水泵出口602,疏水箱出口502与疏水泵进口601连通,疏水泵出口602通过疏水母管603与第一水进口102连通。
如图2所示,除氧器1排放的气体通过第一气体出口101流出并通过第一气体进口401流入至第一换热回收器4中;进入第一换热回收器4的气体与除盐水换热,第一水出口403流出的凝结水和换热后的除盐水流至溢放水母管7,溢放水母管7中的凝结水和换热后的除盐水通过疏水箱进口501流入疏水箱5内,疏水箱5内凝结水和换热后的除盐水通过疏水箱出口502流入至疏水泵进口601,并通过疏水泵进口601流入疏水泵6,疏水泵出口602流出的凝结水和换热后的除盐水通过疏水母管603流入第一水进口102,并经第一水进口102流入至除氧器1中。从而完成了对除氧器1排气中的蒸汽和热量的回收疏水箱5和疏水泵6为原锅炉系统的自带设备,使得锅炉系统的设计充分利用原锅炉系统的设备、管道、阀门等,系统结构简单,增加的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少。
可选地,第一水出口403设在溢放水母管7的上方,以便第一换热回收器4内的水靠自重流入溢放水母管7。
由此,通过将第一水出口403和溢放水母管7进行合理的布置,结构简单,利用第一换热回收器4内的凝结水和换热后的除盐水靠自重流入溢放水母管7,有利于进一步节约能源。
可选地,如图2所示,锅炉系统100包括第一除盐水主管15,第一除盐水主管15的一端与除盐水母管3相连,第一除盐水子管2的第一管口201与第一除盐水主管15的一端相连。第一除盐水主管15上设有控制阀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还包括疏水扩容器8、第二除盐水子管9和第二换热回收器10。疏水扩容器8具有第二气体出口801和第二水进口802。第二除盐水子管9具有第三管口901和第四管口902,第三管口901与锅炉系统的除盐水母管3相连。第二换热回收器10具有第二气体进口1011、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第二水出口1013和第二排空口1014,第二气体出口801与第二气体进口1011连通,第四管口902与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连通,第二水出口1013与第二水进口802连通。
如图3所示,疏水扩容器8排放的气体(包括低压蒸汽和闪蒸汽)通过第二气体出口801流出并通过第二气体进口1011流入第二换热回收器10中,除盐水母管3中的除盐水通过第三管口901流入第二除盐水子管9中,第二除盐水子管9中的除盐水通过第四管口902流出并通过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流入至第二换热回收器10中,进入第二换热回收器10中的除盐水与第二换热回收器10中的气体进行换热,气体中的热量被除盐水所吸收,大部分气体凝结成水,并且和换热后的除盐水通过第二水进口802回流至疏水扩容器8中,从而完成了对疏水扩容器8中气体的蒸汽和热量的回收,进一步减少了能源浪费,节约了能源消耗。小部分没有凝结成水的气体通过第二气体出口801排放至外界,减少锅炉系统向外界排放的气体量,减少了视觉污染。
可选地,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位于第二气体进口1011的上方,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上设有第二喷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疏水扩容器8排放的气体为气态,疏水扩容器8排放的气体从第二气体进口1011进入第二换热回收器10后自下而上流动,除盐水为液态,通过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进入第二换热回收器10的除盐水自上而下流动,通过将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设在第二气体进口1011的上方,可以使得第二换热回收器10中的气体和除盐水因运动方向相反和流动路径至少部分重叠而充分接触并进行充分换热,从而进一步提高除盐水与气体的换热效率。
另外,通过在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上设有第二喷头,第二喷头可以将进入第二换热回收器10的除盐水以水雾状喷出,水雾状的除盐水覆盖面积较大,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大除盐水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除盐水与气体的换热效率。由此,可以利用较少的除盐水就可以实现对气体中的蒸汽和热量回收,从而进一步节约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的能源消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气体出口801形成第二水进口802,第二气体进口1011形成第二水出口1013。
第二气体出口801形成第二水进口802,也就是说,第二气体出口801与第二水进口802为同一个口,由此,除氧器1中的气体从第二气体进口1011流出的同时,第二换热回收器10中的凝结水和换热后的除盐水还可以通过第二气体进口1011流入至除氧器1中。
第二气体进口1011形成第二水出口1013,也就是说,第二气体进口1011与第二水出口1013为同一个口,由此,气体从第二气体进口1011流入第二换热回收器10的同时,第二换热回收器10中的凝结水和除盐水还可以通过第二气体进口1011流出第二换热回收器10。
由此,通过将第二气体出口801形成第二水进口802,第二气体进口1011形成第二水出口1013,进一步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结构简单,且利于降低锅炉系统的投资和维护成本。
可选地,第二水出口1013设在第二水进口802上方,以便第二换热回收器10内的水靠自重流入疏水扩容器8。
由此,通过将第二水出口1013和第二水进口802进行合理的布置,结构简单,利用凝结水和换热后除盐水的自重流入至疏水扩容器8中,不用再额外增加驱动设备就可以使第二换热回收器10中凝结水和换热后的除盐水回流至疏水扩容器8中,有利于进一步节约能源。
可选地,第二气体出口801由疏水扩容器8的排空口形成。
由此,不用改变疏水扩容器8的原有结构,使得锅炉系统结构简单,增加的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少。
可选地,第一换热回收器4形成第二换热回收器10,第一气体进口401形成第二气体进口1011,第一除盐水进口402形成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第一排空口404形成第二排空口1014。
也就是说,除氧器1和疏水扩容器8可以共用一个换热回收器。例如,除氧器1和疏水扩容器8排放的气体均通过第一气体进口401进入第一换热回收器4中,除盐水通过第一除盐水进口402进入第二换热器中并与第一换热器中的气体换热,凝结水和换热后的除盐水通过第一水出口403流出,未凝结成水的气体通过第一排空口404排放至外界。
由此,仅设置一个换热回收器就可以完成对除氧器1和疏水扩容器8排放的气体进行蒸汽和热量回收,从而节省换热回收器的使用,在保证节约能源回收的同时节省设备投资,节约成本。
可选地,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设有多个,多个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第二除盐水子管9设有多个,多个第二除盐水子管9和多个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一一对应,每个第二除盐水子管9的第三管口301均与除盐水母管3相连,每个第二除盐水子管9的第四管口902与对应的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相连。
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和第二除盐水子管9均设置三个,三个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每个第二除盐水子管9上设置控制阀。
可选地,锅炉系统100包括第二除盐水主管16,第二除盐水主管16的一端与除盐水母管3相连,多个第二除盐水子管9中的每一者的第三管口901与第二除盐水主管16的一端相连。第二除盐水主管16上设有控制阀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还包括定排扩容器11、第三除盐水子管12、第三换热回收器13和疏水箱5。定排扩容器11具有第三气体出口1101。第三除盐水子管12具有第五管口1201和第六管口1202,第五管口1201与锅炉系统的除盐水母管3相连。第三换热回收器13具有第三气体进口1301、第三除盐水进口1302、第三水出口1303和第三排空口1304,第三气体出口1101与第三气体进口1301连通,第六管口1202与第三除盐水进口1302连通。疏水箱5具有疏水箱进口501和疏水箱出口502,第三水出口1303与疏水箱进口501连通。
如图4所示,定排扩容器11排放的气体通过第三气体出口1101流出并通过第三气体进口1301流入第三换热回收器13中,除盐水母管3中的除盐水通过第五管口1201流入第三除盐水子管12中,第三除盐水子管12中的除盐水通过第六管口1202流出并通过第三除盐水进口1302流入至第三换热回收器13中,进入第三换热回收器13中的除盐水与第三换热回收器13中的气体进行换热,气体中的热量被除盐水所吸收,大部分气体形成凝结水并和换热后的除盐水通过第三水出口1303回流至定排扩容器11中,从而完成了对定排扩容器11中气体的蒸汽和热量的回收,进一步减少了能源浪费,节约了能源消耗。小部分没有凝结成水的气体通过第三气体出口1101排放至外界,减少锅炉系统向外界排放的气体量,减少了视觉污染。
可选地,第三除盐水进口1302位于第三气体进口1301的上方,第三除盐水进口1302上设有第三喷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定排扩容器11排放的气体为气态,定排扩容器11排放的气体从第三气体进口1301进入第三换热回收器13后自下而上流动,除盐水为液态,通过第三除盐水进口1302进入第三换热回收器13的除盐水自上而下流动,通过将第三除盐水进口1302设在第三气体进口1301的上方,可以使得第三换热回收器13中的气体和除盐水因运动方向相反和流动路径至少部分重叠而充分接触并进行充分换热,从而进一步提高除盐水与气体的换热效率。
另外,通过在第三除盐水进口1302上设有第三喷头,第三喷头可以将进入第三换热回收器13的除盐水以水雾状喷出,水雾状的除盐水覆盖面积较大,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大除盐水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除盐水与气体的换热效率。由此,可以利用较少的除盐水就可以实现对气体中的蒸汽和热量回收,从而进一步节约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的能源消耗。
可选地,如图4所示,锅炉系统100包括第三除盐水主管17,第三除盐水主管17的一端与除盐水母管3相连,第三除盐水子管12的第五管口1201与第三除盐水主管17的一端相连。第三除盐水主管17上设有控制阀等。
可选地,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还包括加压泵14,加压泵14具有加压泵进口1401和加压泵出口1402,加压泵进口1401与第三水出口1303连通,加压泵出口1402与疏水箱5连通。
第三水出口1303流出的凝结水和换热后的除盐水经加压泵进口1401流入至加压泵14,并经加压泵14加压后经加压泵出口1402流如疏水箱5中,从而便于第三换热回收器13中的凝结水和除盐水顺利流入至疏水箱5中。
可选地,第一换热回收器4形成第三换热回收器13,第一气体进口401形成第三气体进口1301,第一除盐水进口402形成第三除盐水进口1302,第一排空口404形成第三排空口1304。
也就是说,除氧器1和定排扩容器11可以共用一个换热回收器。例如,除氧器1和定排扩容器11排放的气体均通过第一气体进口401进入第一换热回收器4中,除盐水通过第一除盐水进口402进入第一换热回收器4中并与第一换热回收器4的气体换热,凝结水和换热后的除盐水通过第一水出口403流出,未凝结的气体通过第一排空口404排放至外界。
由此,仅设置一个换热回收器就可以完成对除氧器1和定排扩容器11排放的气体的蒸汽和热量的回收,从而进一步节省换热回收器的使用,在保证能源回收的同时进一步节省设备投资,进一步节约成本。
可选地,第三气体出口1101由定排扩容器11的排空口形成。
由此,不用改变定排扩容器11的原有结构,使得锅炉系统结构简单,增加的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少。
可选地,第一换热回收器4形成第一换热回收器4和第三换热回收器13,第一气体进口401形成第二气体进口1011和第三气体进口1301,第一除盐水进口402形成第二除盐水进口1012和第三除盐水进口1302,第一排空口404形成第二排空口1014和第三排空口1304。
也就是说,除氧器1、疏水扩容器8和定排扩容器11可以共用一个换热回收器,由此,仅设置一个换热回收器就可以完成对除氧器1、疏水扩容器8和定排扩容器11排放的气体蒸汽和热量的回收,从而进一步节省换热回收器的使用,在保证能源回收的同时进一步节省设备投资,进一步节约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带来的有益效果:
1、尽可能利用原锅炉系统的设备、管道、阀门等(图1至图4中虚线示出的部分均为原锅炉系统的部件),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收益;
2、由于新增设备主要是静设备和管线,除加压泵和少量电器仪表需要维护外,没有为增加其他维修工作量;
3、可实现多个排气点共用一套回收系统;
4、采用除盐水作为冷却介质,且除盐水和排气采用直接混合的方式换热,使得除盐水和排气换热效率高,从而实现较少的除盐水用量就能达到较好的蒸汽和热回收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氧器,所述除氧器具有第一气体出口和第一水进口;
第一除盐水子管,所述第一除盐水子管具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锅炉系统的除盐水母管相连;和
第一换热回收器,所述第一换热回收器具有第一气体进口、第一除盐水进口、第一水出口和第一排空口,所述第一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一气体进口连通,所述第二管口与所述第一除盐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水出口与所述第一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排空口用于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器为大气式除氧器,所述第一气体出口形成所述第一水进口,所述第一气体进口形成所述第一水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出口设在所述第一水进口上方,以便所述第一换热回收器内的水靠自重流入所述除氧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疏水箱,所述疏水箱具有疏水箱进口和疏水箱出口,所述第一水出口通过所述除氧器的溢放水母管与所述疏水箱进口连通;和
疏水泵,所述疏水泵具有疏水泵进口和疏水泵出口,所述疏水箱出口与所述疏水泵进口连通,所述疏水泵出口通过疏水母管与所述第一水进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出口设在所述溢放水母管的上方,以便所述第一换热回收器内的水靠自重流入所述溢放水母管。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盐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一气体进口的上方,所述第一除盐水进口上设有第一喷头。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疏水扩容器,所述疏水扩容器具有第二气体出口和第二水进口;
第二除盐水子管,所述第二除盐水子管具有第三管口和第四管口,所述第三管口与所述锅炉系统的除盐水母管相连;和
第二换热回收器,所述第二换热回收器具有第二气体进口、第二除盐水进口、第二水出口和第二排空口,所述第二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二气体进口连通,所述第四管口与所述第二除盐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水出口与所述第二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排空口用于与外界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出口形成所述第二水进口,所述第二气体进口形成所述第二水出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水出口设在所述第二水进口上方,以便所述第二换热回收器内的水靠自重流入所述疏水扩容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回收器形成所述第二换热回收器,所述第一气体进口形成所述第二气体进口,所述第一除盐水进口形成所述第二除盐水进口,所述第一排空口形成所述第二排空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除盐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二气体进口的上方,所述第二除盐水进口上设有第二喷头。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排扩容器,所述定排扩容器具有第三气体出口;
第三除盐水子管,所述第三除盐水子管具有第五管口和第六管口,所述第五管口与所述锅炉系统的除盐水母管相连;和
第三换热回收器,所述第三换热回收器具有第三气体进口、第三除盐水进口、第三水出口和第三排空口,所述第三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三气体进口连通,所述第六管口与所述第三除盐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三排空口用于与外界连通;和
疏水箱,所述疏水箱具有疏水箱进口和疏水箱出口,所述第三水出口与所述疏水箱进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压泵,所述加压泵具有加压泵进口和加压泵出口,所述加压泵进口与所述第三水出口连通,所述加压泵出口与所述疏水箱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回收器形成所述第三换热回收器,所述第一气体进口形成所述第三气体进口,所述第一除盐水进口形成所述第三除盐水进口,所述第一排空口形成所述第三排空口;
可选地,所述第三除盐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三气体进口的上方,所述第三除盐水进口上设有第三喷头。
CN202210163394.7A 2022-02-22 2022-02-22 锅炉系统 Active CN114576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3394.7A CN114576613B (zh) 2022-02-22 2022-02-22 锅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3394.7A CN114576613B (zh) 2022-02-22 2022-02-22 锅炉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6613A true CN114576613A (zh) 2022-06-03
CN114576613B CN114576613B (zh) 2023-08-25

Family

ID=81775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3394.7A Active CN114576613B (zh) 2022-02-22 2022-02-22 锅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7661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48206C1 (ru) * 1998-06-24 2000-04-27 Ульян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Котель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CN201129716Y (zh) * 2007-12-08 2008-10-08 山东金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除氧器排汽回收装置
CN208166917U (zh) * 2018-04-04 2018-11-30 胡孝晨 一种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9654474A (zh) * 2019-01-21 2019-04-19 成都市兴蓉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用于垃圾发电厂疏水扩容器的余热回收系统
CN109668141A (zh) * 2019-02-15 2019-04-23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锅炉系统的余热回收装置及换热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48206C1 (ru) * 1998-06-24 2000-04-27 Ульян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Котель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CN201129716Y (zh) * 2007-12-08 2008-10-08 山东金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除氧器排汽回收装置
CN208166917U (zh) * 2018-04-04 2018-11-30 胡孝晨 一种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9654474A (zh) * 2019-01-21 2019-04-19 成都市兴蓉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用于垃圾发电厂疏水扩容器的余热回收系统
CN109668141A (zh) * 2019-02-15 2019-04-23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锅炉系统的余热回收装置及换热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6613B (zh) 2023-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8516A (zh) 卧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及换热方法
CN201096339Y (zh) 百万等级单列布置的卧式u形管式高压加热器
CN201443932U (zh) 可拆洗喷淋式地源热泵蒸发器
CN202993895U (zh) 高水侧压力汽动引风机汽轮机排汽冷却器
CN104390492B (zh) 一种卧式双相变换热器
CN217154159U (zh) 锅炉系统
CN114576613B (zh) 锅炉系统
CN203464553U (zh) 一种新型板式蒸发冷凝器
CN217015348U (zh) 一种两流程卧式强制循环mvr设备
CN203704733U (zh) 一种适用于清洁介质蒸发的高压卧式换热器
CN203908349U (zh) 一种板式蒸发空冷凝汽器
CN203052635U (zh) 新型蒸汽辅助加热装置
CN212482177U (zh) 新型船舶高温换热器
CN112432361A (zh) 一种集中供暖系统冷凝换热器
CN201203100Y (zh) 低疏冷段端差的立式加热器
CN213021081U (zh) 一种喷淋换热器
CN205878972U (zh) 一种紧凑式板式空冷器
CN219160400U (zh) 一种脱硫浆液热量回收及节水系统
CN211926604U (zh) 一种复合式换热器
CN220334848U (zh) 一种脱硫废水多效闪蒸蒸汽冷却装置
CN219689508U (zh) 一种余热回收型软水箱系统
CN212109652U (zh) 一种多级换热混合式省煤器
CN204359169U (zh) 一种卧式双相变换热器
CN209341341U (zh) 冷热联供系统
CN215832510U (zh) 一种低压蒸汽波节管冷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