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6138A - 吸气消音器 - Google Patents

吸气消音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6138A
CN114576138A CN202011383896.8A CN202011383896A CN114576138A CN 114576138 A CN114576138 A CN 114576138A CN 202011383896 A CN202011383896 A CN 202011383896A CN 114576138 A CN114576138 A CN 114576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ipe
cavity
chamber
suction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38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76138B (zh
Inventor
武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38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76138B/zh
Priority to EP21827557.6A priority patent/EP4033097B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84622 priority patent/WO2022110599A1/zh
Priority to US17/552,687 priority patent/US11846276B2/en
Publication of CN114576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6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76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6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27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 F04B39/0055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a special shape of fluid passage, e.g. bends, throttles, diameter changes, pipes
    • F04B39/0061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a special shape of fluid passage, e.g. bends, throttles, diameter changes, pipes using muffler volum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气消音器,所述吸气消音器包括壳体组件、至少一个隔板和第一管路,壳体组件内设有空腔,壳体组件上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至少一个隔板设在空腔内以将空腔分隔为至少两个消音腔,至少两个消音腔包括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至少一个隔板上设有贯通孔以连通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吸气口与第一消音腔对应,第一管路的至少部分设在第一消音腔内,第一管路的一端与吸气口连通,第一管路的另一端穿过至少一个隔板与第二消音腔连通。本发明的吸气消音腔减小了吸气口处气流脉动对扩张腔内气流的扰动,保证了吸气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Description

吸气消音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消音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吸气消音器。
背景技术
冰箱噪音主要来自冰箱压缩机,为了降低冰箱压缩机的噪音,冰箱的压缩机配备有消音器。相关技术中的消音器包括壳体和隔板,隔板设在壳体内并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个扩张腔,壳体上还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从吸气口吸入的气流脉动会造成扩张腔内气流的较大扰动,严重时甚至会产生共振,影响扩张腔的消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相关技术中,消音器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左扩张腔和右扩张腔,以吸气口设在左扩张腔一侧为例,从吸气口吸入的气流会直接进入左扩张腔内,吸入的气流脉动会对左扩张腔内的气流造成较大的扰动,从而容易造成消音器左扩张腔一侧的振动,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共振,降低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吸气消音器,该吸气消音器能够减小吸气口处气流脉动对扩张腔内气流的扰动,避免了引发共振的情况,保证了吸气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空腔,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至少一个隔板,至少一个所述隔板设在所述空腔内以将所述空腔分隔为至少两个消音腔,至少两个所述消音腔包括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设有贯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一消音腔和所述第二消音腔,所述吸气口与所述第一消音腔对应;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一消音腔内,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穿过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消音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减小了吸气口处气流脉动对扩张腔内气流的扰动,保证了吸气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气消音器还包括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二消音腔内,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隔板连接,且所述第二管路通过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的所述贯通孔与所述第一消音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为圆管,所述第一管路的内径均为6mm-8mm,和/或,所述第二管路为圆管,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径为6mm-8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一插槽,所述隔板的一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一插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的端部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组件相连,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连通所述吸气口和所述第一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插槽,所述连接件的一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二插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消音腔连通,所述吸气口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下方,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吸气口上下排布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吸气口连接的端部高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消音腔连通的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气口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下方,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吸气口上下排布的方向上,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消音腔连通的端部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桶体和盖体,所述桶体的顶部为开口,所述盖体设在所述桶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一管路均设在所述桶体内,所述吸气口设在所述桶体上,所述排气口设在所述盖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音腔具有沿所述第一消音腔至所述第二消音腔方向的第一长度,所述第二消音腔具有沿所述第一消音腔至所述第二消音腔方向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的比值为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吸气消音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吸气消音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吸气消音器的隔板和第一管路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隔板和第一管路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吸气消音器的壳体组件的桶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组件1;盖体11;桶体12;第一消音腔13;第二消音腔14;第一插槽15;第二插槽16;第三插槽17;
吸气口2;
排气口3;
隔板4;贯通孔41;
第一管路5;
第二管路6;
连接件7;连通孔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包括壳体组件1、隔板4和第一管路5。
壳体组件1内设有空腔,壳体组件1上设有吸气口2和排气口3。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组件1具有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本实施例中吸气口2设在壳体组件1的前侧面上,并将壳体组件1的前侧壁贯穿。排气口3设在壳体组件1的顶面上,并将壳体组件1的顶壁贯穿。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的内部为空腔,吸气口2和排气口3均将壳体组件1外侧与壳体组件1的空腔连通。
至少一个隔板4设在空腔内以将空腔分隔为至少两个消音腔,至少两个消音腔包括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至少一个隔板上设有贯通孔以连通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排气口3与第一消音腔13连通,吸气口2与第一消音腔13对应。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隔板4设在壳体组件1的空腔内,隔板4将壳体组件1的空腔分隔为两个消音腔,两个消音腔分别为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隔板4上设有贯通孔41,贯通孔41将隔板4贯穿,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通过贯通孔41连通。本实施例中排气口3与第一消音腔13连通,吸气口2也与第一消音腔13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本质上并无区别,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排气口3也可与第二消音腔14连通。本实施例中隔板4上贯通孔41的设置使得第二消音腔14内的气流可以经由贯通孔41流入第一消音腔13内,然后经由排气口3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的空腔内可以设有两个以上的隔板4,两个以上的隔板4将壳体组件1的空腔分隔为至少三个消音腔,至少三个消音腔包括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第一消音腔13位于壳体组件1的左侧,第二消音腔14位于壳体组件1的右侧,其余的消音腔则位于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之间,此时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之间的每个隔板4上均设有贯通孔41,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通过每个隔板4上的贯通孔41相连通。
第一管路5的至少部分设在第一消音腔13内,第一管路5的一端与吸气口2连通,第一管路5的另一端穿过至少一个隔板4与第二消音腔14连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的大部分位于第一消音腔13内,第一管路5的一端与壳体组件1的内壁面连接且与吸气口2连通,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从吸气口2处吸入的气流流入第一消音腔13内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和壳体组件1之间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的另一端穿过隔板4且与第二消音腔14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隔板4上设有供第一管路5穿过的通孔,为了避免气流从第一管路5和通孔之间的缝隙流动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和隔板4之间密封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内可以设有多个隔板4,且多个隔板4沿着从第一消音腔13至第二消音腔14的方向依次设置,此时第一管路5需要穿过每个隔板4,即第一管路5的一端与第一消音腔13处的吸气口连通,第一管路5的另一端与第二消音腔14连通,第一管路5的中部依次穿过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之间的每个消音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第一管路5的设置使得从吸气口2吸入的气流能够经由第一管路5直接流入第二消音腔14内,避免了气流直接流入临近吸气口2的第一消音腔13的情况,气流沿着第一管路5流动的过程中,气流的能量会消耗,起到了削弱气流脉动的效果,从而减小了吸气口2处气流脉动对第一消音腔13内气流的扰动,减小了吸气消音器的振动,保证了吸气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隔板4、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的布置形式还是通过多次三维建模、仿真试验得出的较优方案,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和隔板4的布置形式在仿真试验中对消音腔内气流的扰动较小,且具有较好的消音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吸气消音器还包括第二管路6,第二管路6的至少部分设在第二消音腔14内,第二管路6的一端与一个隔板4连接,且第二管路6通过至少一个隔板4上的贯通孔41与第一消音腔13连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管路6的大部分位于第二消音腔14内,第二管路6的一端与隔板4连接,第二管路6通过隔板4上的贯通孔41与第一消音腔13连通,第二管路6的另一端伸入第二消音腔14内,第二消音腔14的气流经由第二管路6可以流入第一消音腔13内。本实施例中第二管路6的设置也起到了削弱气流脉动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消耗了气流的能量,保证了吸气消音器的消音效果。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二管路6的设置也是通过多次三维建模、仿真试验得出的较优方案,增设了第二管路6的吸气消音器在仿真试验中显示对消音腔内的气流扰动更小,具有更好的消音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内可以设有多个隔板4,多个隔板4将壳体组件1的内腔分隔为多个消音腔,多个消音腔沿着左右方向依次排布,多个消音腔包括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第一消音腔13位于壳体组件1的左侧,第二消音腔14位于壳体组件1的右侧,剩余的消音腔位于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之间,第二管路6的一端伸入第二消音腔14内,第二管路6的另一端可以与任意一个隔板4连接,例如第二管路6的另一端可以直接与最左侧的隔板4连接,此时从第二管路6流出的气流直接流入第一消音腔13内。第二管路6的另一端也可以与最右侧的隔板4连接,此时从第二管路6流出的气流依次经由其余隔板4上的贯通孔41流入第一消音腔1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管路5为圆管,第一管路5的内径均为6mm-8mm,和/或,第二管路6为圆管,第二管路6的内径为6mm-8mm。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均为圆管,第一管路5的内径为6mm-8mm的任意数值,例如为6mm、6.5mm、7mm、7.5mm、8mm等,第二管路6的内径为6mm-8mm的任意数值,例如为6mm、6.5mm、7mm、7.5mm、8mm等。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具体内径的范围设置也是通过多次三维建模、仿真试验得出的较优方案,第一管路5的内径和第二管路6的内径在6mm-8mm内能够具有较好的消音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的其中一个可以为非圆管,例如第二管路6可以为方管、三角管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壳体组件1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一插槽15,隔板4的一部分配合在第一插槽15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槽15设在壳体组件1的内壁面上,安装隔板4时,将隔板4直接插入第一插槽15内,隔板4的边沿会嵌入第一插槽15,从而实现对隔板4的插装固定。第一插槽15的设置一方面方便了隔板4的安装和拆卸,另一方面第一插槽15的槽壁可以设计成凸出壳体组件1内壁面的形式,此时,第一插槽15还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增强了壳体组件1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管路5的端部设有连接件7,连接件7与壳体组件1相连,连接件7上设有连通孔71,连通孔71用于连通吸气口2和第一管路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连接件7设在第一管路5的一端,连接件7用于与壳体组件1的内壁面连接固定,连接件7上设有连通孔71,当连接件7与壳体组件1的内壁面连接固定后,连通孔71将第一管路5和吸气口2连通,这样从吸气口2处吸入的气流经由连通孔71能够直接流入第一管路5内。连接件7的设置方便了第一管路5和壳体组件1内壁面的连接固定,进而方便了第一管路5的安装和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壳体组件1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插槽16,连接件7的一部分配合在第二插槽16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插槽16设在壳体组件1的内壁面上,安装第一管路5时,将连接件7插入第二插槽16内,连接件7的边沿会嵌入第二插槽16内,从而实现对连接件7的卡紧固定,进而实现对第一管路5一端和壳体组件1的连接固定。第二插槽16的设置一方面方便了连接件7的安装和拆卸,另一方面连接件7和第二插槽16的配合还方便第一管路5和吸气口2的对接,当连接件7插入到位后即可实现第一管路5和吸气口2的对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排气口3与第一消音腔13连通,吸气口2位于排气口3的下方,在排气口3和吸气口2上下排布的方向上,第一管路5与吸气口2连接的端部高于第一管路5与第二消音腔14连通的端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用于与吸气口2连通的一端要高于第一管路5用于与第二消音腔14连通的一端,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一管路5用于与吸气口2连通的一端的压强要大于第二管路6用于与第二消音腔14连通的一端的压强,从而方便了气流经由第一管路5流入第二消音腔14内。另外,这样的设计也是通过多次三维建模、仿真试验得出的较优方案,能够进一步提升消音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吸气口2位于排气口3的下方,在排气口3和吸气口2上下排布的方向上,贯通孔41位于第一管路5与第二消音腔14连通的端部的上方。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贯通孔41要高于第一管路5和第二消音腔14连通的一端,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二消音腔14内的气流从下至上流动,起到进一步消耗气流能量的作用,进一步保证了消音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组件1包括桶体12和盖体11,桶体12的顶部为开口,盖体11设在桶体12的顶部开口处,隔板4和第一管路5均设在桶体12内,吸气口2设在桶体12上,排气口3设在盖体11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分体设置,壳体组件1包括桶体12和盖体11两部分,桶体12为桶状结构,桶体12的顶部为开口,隔板4、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可以经由桶体12的顶部开口放入桶体12内,盖体11设在桶体12的顶部开口处,盖体11用于密封封堵桶体12的顶部开口,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的空腔为密封腔。本实施例中排气口3设在盖体11上,吸气口2设在桶体12上,当盖体11固定在桶体12上后,排气口3位于吸气口2的上方。壳体组件1的分体设置方便了隔板4、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的安装和拆卸,还方便了壳体组件1的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消音腔13具有沿第一消音腔13至第二消音腔14方向的第一长度,第二消音腔14具有沿第一消音腔13至第二消音腔14方向的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的比值为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沿着左右方向依次设置,在左右方向上,第一消音腔13具有第一长度,第一长度即为第一消音腔13在左右方向的最大长度,第一长度即为图3中的L1,第二消音腔14具有第二长度,第二长度即为第二消音腔14在左右方向的最大长度,第二长度即为图3中的L2,本实施例中第一长度L1和第二长度L2的比值可以为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任意数值,例如为0.35、0.38、0.4、0.45、0.5、0.6等。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的比值设置在上述范围内通过多次三维建模、仿真试验得出的较优数值方案,在上述数值范围内,吸气消音器具有较好的消音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的底部设有漏油孔(未示出),漏油孔与第二消音腔14连通。具体地,由于吸气消音器在运行时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在往复运行过程中会将润滑油沿着第一管路5导入第二消音腔14内,漏油孔的设置则方便了第二消音腔14内润滑油的排出。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的底部可以设有多个漏油孔,其中一些漏油孔与第一消音腔13连通,另外一些漏油孔与第二消音腔14连通,这样的设置方便了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内润滑油的排出。
下面参考附图1至附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包括壳体组件1、隔板4、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
壳体组件1内设有空腔,隔板4设在壳体组件1的空腔内,本实施例中隔板4沿着上下方向垂直布置,隔板4将壳体组件1的空腔分隔为两个消音腔,两个消音腔分别为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本实施例中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沿着左右方向依次排布,其中第一消音腔13位于第二消音腔14的左侧。本实施例中隔板4上设有贯通孔41,贯通孔41将隔板4贯穿,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通过贯通孔41连通。
壳体组件1上设有吸气口2和排气口3。本实施例中吸气口2设在壳体组件1的前侧面上,并将壳体组件1的前侧壁贯穿。排气口3设在壳体组件1的顶面上,并将壳体组件1的顶壁贯穿。本实施例中排气口3与第一消音腔13连通,当壳体组件1内未安装第一管路5时,吸气口2也与第一消音腔13连通。
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的一端与壳体组件1的内壁面密封连接且与吸气口2连通,第一管路5的另一端穿过隔板4且与第二消音腔14连通,本实施例中在隔板4上设有供第一管路5穿过的通孔,第一管路5和隔板4之间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管路6的一端与隔板4连接,且第二管路6通过隔板4上的贯通孔41与第一消音腔13连通,第二管路6的另一端伸入第二消音腔14内,第二消音腔14的气流经由第二管路6可以流入第一消音腔13内。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均为圆管,第一管路5的内径为7mm,第二管路6的内径为6mm。
为了方便隔板4、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6的安装,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分体设置,壳体组件1包括桶体12和盖体11两部分,桶体12为桶状结构,桶体12的顶部为开口,隔板4、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可以经由桶体12的顶部开口放入桶体12内,盖体11设在桶体12的顶部开口处,盖体11用于密封封堵桶体12的顶部开口,从而使得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均为密封腔。本实施例中排气口3设在盖体11上,吸气口2设在桶体12上,当盖体11固定在桶体12上后,排气口3位于吸气口2的上方。
为了方便隔板4的安装和拆卸,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桶体12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一插槽15,第一插槽15包括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均为横截面为U型的U型槽,其中第一槽段设在桶体12的前内壁面上,第二槽段设在桶体12的后内壁面上,第三槽段设在桶体12的底内壁面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相对布置,第一槽段的槽口和第二槽段的槽口均朝向桶体12内侧,即第一槽段的槽口朝向后方,第二槽段的槽口朝向前方。本实施例中第一槽段的顶端与桶体12的顶部端面贯通,第二槽段的顶端与桶体12的顶部端面贯通。本实施例中第三槽段的一端与第一槽段连接,第三槽段的另一端与第二槽段连接,第三槽段的槽口朝向上方。安装隔板4时,将隔板4从桶体12的顶部开口垂直向下插入,隔板4的前后边沿会分别向下插入第一槽段内和第二槽段内,当隔板4下滑到位后,隔板4的底边会插入第三槽段内,从而实现对隔板4的固定。
为了方便第一管路5的安装和拆卸,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管路5的端部设有连接件7,连接件7设在第一管路5用于与吸气口2连通的一端,连接件7用于与桶体12的内壁面连接固定,连接件7上设有连通孔71,当连接件7与桶体12的内壁面连接固定后,连通孔71将第一管路5和吸气口2连通。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7为一块矩形插板,如图6所示,桶体12的前内壁面上设有第二插槽16,第二插槽16包括第四槽段和第五槽段,第四槽段和第五槽段均为横截面为U型的U型槽,本实施例中第四槽段和第五槽段均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布置,且第四槽段和第五槽段相对设置,其中第四槽段的槽口朝向第五槽段,第五槽段的槽口朝向第四槽段。本实施例中第四槽段的顶端与桶体12的顶部端面贯通,第四槽段的底端延伸至桶体12的内底面处,相类似的,第五槽段的顶端与桶体12的顶部端面贯通,第五槽段的底端延伸至桶体12的内底面处。安装第一管路5时,将连接件7从上方插入第二插槽16内,连接件7的两侧边沿会卡在第四槽段和第五槽段内,从而实现对连接件7的固定,进而方便了第一管路5和吸气口2的对接连通。
为了提高消音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用于与吸气口2连通的一端要高于第一管路5用于与第二消音腔14连通的一端,贯通孔41要高于第一管路5和第二消音腔14连通的一端,也即第二管路6位于第一管路5和第二消音腔14连通的一端的上方。
如图3所示,在左右方向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消音腔13具有第一长度,第一长度即为第一消音腔13在左右方向的最大长度,第一长度即为图3中的L1,第二消音腔14具有第二长度,第二长度即为第二消音腔14在左右方向的最大长度,第二长度即为图3中的L2,本实施例中第一长度L1和第二长度L2的比值为0.6。
为了方便将盖体11安装在桶体12上,本实施例中在桶体12的顶部环形端面上设有一圈第三插槽17,第三插槽17为设在桶体12顶面上的一圈环槽,相对应地,在盖体11上则设有一圈环形凸起(未示出),安装时,将盖体11扣合在桶体12的顶部开口处,盖体11上的环形凸起会插入第三插槽17内,从而实现盖体11和桶体12的插卡装配。
为了方便润滑油的流出,本实施例中在桶体12的底部还设有漏油孔,漏油孔与第二消音腔14连通。
本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在使用时,气流会从吸气口2被吸入第一管路5内,并沿着第一管路5流至第二消音腔14内,然后经由第二管路6流至第一消音腔13内,最后经由排气口3从第一消音腔13内流出。由于气流首先流入距离吸气口2较远的第二消音腔14内,气流脉动的影响较小,从而保证了消音效果。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包括壳体组件1、隔板4、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壳体组件1、隔板4、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为圆管,第一管路5的内径为8mm,第二管路6为圆管,第二管路6的内径为6mm。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包括壳体组件1、隔板4、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壳体组件1、隔板4、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为圆管,第一管路5的内径为5mm,第二管路6为圆管,第二管路6的内径为5mm。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包括壳体组件1、隔板4、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壳体组件1、隔板4、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内设有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第一消音腔13的第一长度L1和第二消音腔14的第二长度L2的比值为0.5。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包括壳体组件1、隔板4、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壳体组件1、隔板4、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内设有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第一消音腔13的第一长度L1和第二消音腔14的第二长度L2的比值为0.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空腔,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
至少一个隔板,至少一个所述隔板设在所述空腔内以将所述空腔分隔为至少两个消音腔,至少两个所述消音腔包括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设有贯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一消音腔和所述第二消音腔,所述吸气口与所述第一消音腔对应;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一消音腔内,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穿过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消音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二消音腔内,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隔板连接,且所述第二管路通过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的所述贯通孔与所述第一消音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为圆管,所述第一管路的内径均为6mm-8mm,和/或,
所述第二管路为圆管,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径为6mm-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一插槽,所述隔板的一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一插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的端部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组件相连,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连通所述吸气口和所述第一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插槽,所述连接件的一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二插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消音腔连通,所述吸气口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下方,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吸气口上下排布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吸气口连接的端部高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消音腔连通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口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下方,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吸气口上下排布的方向上,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消音腔连通的端部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桶体和盖体,所述桶体的顶部为开口,所述盖体设在所述桶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一管路均设在所述桶体内,所述吸气口设在所述桶体上,所述排气口设在所述盖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腔具有沿所述第一消音腔至所述第二消音腔方向的第一长度,所述第二消音腔具有沿所述第一消音腔至所述第二消音腔方向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的比值为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CN202011383896.8A 2020-11-30 2020-11-30 吸气消音器 Active CN1145761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3896.8A CN114576138B (zh) 2020-11-30 2020-11-30 吸气消音器
EP21827557.6A EP4033097B1 (en) 2020-11-30 2021-03-31 Suction muffler
PCT/CN2021/084622 WO2022110599A1 (zh) 2020-11-30 2021-03-31 吸气消音器
US17/552,687 US11846276B2 (en) 2020-11-30 2021-12-16 Suction muffl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3896.8A CN114576138B (zh) 2020-11-30 2020-11-30 吸气消音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6138A true CN114576138A (zh) 2022-06-03
CN114576138B CN114576138B (zh) 2023-04-28

Family

ID=80446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3896.8A Active CN114576138B (zh) 2020-11-30 2020-11-30 吸气消音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76138B (zh)
WO (1) WO202211059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6767A (zh) * 2022-06-08 2022-08-09 黄石东贝压缩机有限公司 消音器和气缸座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7314A (en) * 1994-12-01 1997-07-15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kaisha Suction silencer apparatus
KR20080093583A (ko) * 2007-04-17 2008-10-22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기용 흡입머플러
US20090038329A1 (en) * 2005-05-03 2009-02-12 Whirlpool S.A. Suction muffler for a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CN203742938U (zh) * 2014-01-01 2014-07-30 长沙创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干泵排气管道的消音装置
CN203879709U (zh) * 2014-06-13 2014-10-15 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排气口直接相连的吸气消音腔
US20170248131A1 (en) * 2014-10-08 2017-08-31 Whirlpool S.A. Acoustic Attenuating Device for Compressors
CN107989775A (zh) * 2018-01-05 2018-05-04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机的消音器及压缩机
CN207406454U (zh) * 2017-09-30 2018-05-25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吸气消音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7777117U (zh) * 2018-01-05 2018-08-28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机的消音器及压缩机
CN109469599A (zh) * 2018-12-05 2019-03-15 广州万宝集团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吸气消音器及压缩机
CN211009001U (zh) * 2019-06-12 2020-07-14 杭州钱江制冷压缩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吸气消声器
CN211008996U (zh) * 2019-11-11 2020-07-14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消音器、压缩机和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9994B (zh) * 2016-02-24 2021-03-26 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消声器、制冷系统以及空调设备
CN208982244U (zh) * 2018-11-07 2019-06-14 河北瑞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的消音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7314A (en) * 1994-12-01 1997-07-15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kaisha Suction silencer apparatus
US20090038329A1 (en) * 2005-05-03 2009-02-12 Whirlpool S.A. Suction muffler for a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KR20080093583A (ko) * 2007-04-17 2008-10-22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기용 흡입머플러
CN203742938U (zh) * 2014-01-01 2014-07-30 长沙创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干泵排气管道的消音装置
CN203879709U (zh) * 2014-06-13 2014-10-15 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排气口直接相连的吸气消音腔
US20170248131A1 (en) * 2014-10-08 2017-08-31 Whirlpool S.A. Acoustic Attenuating Device for Compressors
CN207406454U (zh) * 2017-09-30 2018-05-25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吸气消音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07989775A (zh) * 2018-01-05 2018-05-04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机的消音器及压缩机
CN207777117U (zh) * 2018-01-05 2018-08-28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机的消音器及压缩机
CN109469599A (zh) * 2018-12-05 2019-03-15 广州万宝集团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吸气消音器及压缩机
CN211009001U (zh) * 2019-06-12 2020-07-14 杭州钱江制冷压缩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吸气消声器
CN211008996U (zh) * 2019-11-11 2020-07-14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消音器、压缩机和冰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6767A (zh) * 2022-06-08 2022-08-09 黄石东贝压缩机有限公司 消音器和气缸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6138B (zh) 2023-04-28
WO2022110599A1 (zh) 2022-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76138A (zh) 吸气消音器
CN215595841U (zh) 压缩机及制冷制热设备
WO2014102747A1 (en) A broadband silencer
CN211288018U (zh) 消音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2177887A (zh) 排气消音结构及压缩机
EP4033097B1 (en) Suction muffler
CN111120332A (zh) 消音器和具有其的旋转式压缩机
CN216198803U (zh) 用于轻型商用压缩机的消音器
CN112901453B (zh) 一种压缩机五腔吸气消音器及压缩机
CN110873036A (zh) 消音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0440220U (zh)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4577601U (zh) 消音器
CN211116599U (zh) 排气轴承座及压缩机
CN113898558A (zh) 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JP3238354B2 (ja) 気液分離器用消音装置
CN219139295U (zh) 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7682287U (zh) 消音器、压缩机及冰箱
CN219366325U (zh) 用于压缩机的泵体组件和压缩机
CN221096847U (zh) 消音装置及压缩机组
CN218151319U (zh) 进、出气管可更换的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
CN218991814U (zh) 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消音器
CN217558500U (zh) 一种双腔水平分体式吸气消音器及压缩机
CN110230562B (zh) 一种消音元件
CN216554166U (zh) 空滤出气结构、空气滤清器总成以及车辆
CN214403978U (zh) 旋叶式压缩机一级消声腔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