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9295U - 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9295U
CN219139295U CN202223284360.8U CN202223284360U CN219139295U CN 219139295 U CN219139295 U CN 219139295U CN 202223284360 U CN202223284360 U CN 202223284360U CN 219139295 U CN219139295 U CN 219139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pipe
communication
muffle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843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育君
苗旺
黄栋辉
陈柱锦
徐敏
张芷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32843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9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9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9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音器,消音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隔离件,隔离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隔离件将壳体的内腔至少分隔为顺次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与进气口连通,排气口与第三腔室连通;连通结构,连通结构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与隔离件之间或隔离件上,以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消音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压缩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消音器存在降噪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例如冰箱和空调等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生活和工作中,以冰箱为例,对于现阶段的冰箱设计来说,冰箱能效及箱体噪声既是重点创新方向,又是用户痛点,而冰箱内置压缩机的单体性能及噪声对整个冰箱系统优劣起到决定性作用。压缩机系统中,吸气消音器的优化设计可以做到兼顾提升性能与降低噪声,其内部结构影响到制冷剂参与制冷循环的流速,从而对压缩机性能产生影响。复杂的内部结构往往能降低气流脉动达到减小噪音的目的,但吸气量的大幅减少又会使得制冷剂参与循环量降低,压缩机性能无法提高。过于简单的内部设计则会造成噪声较大,无法实际使用。
现有消音器基本通过延长气体从吸气口到排气口的路径来降低噪声从而使制冷剂气体流速改变,当气体流速减慢时,因气流脉动产生的噪音减小,有的结构虽然降低噪音,但同时也造成输气量的大幅降低,从而影响压缩机效率,造成性能下降。
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的消音器存在降噪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消音器存在降噪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音器,消音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隔离件,隔离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隔离件将壳体的内腔至少分隔为顺次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与进气口连通,排气口与第三腔室连通;连通结构,连通结构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与隔离件之间或隔离件上,以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连通。
进一步地,连通结构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和/或第二连通管,第三腔室通过第二连通管与排气口连通;和/或连通孔,连通孔设置在隔离件上,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通过连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伸入至第一腔室的内部,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二腔室的内部。
进一步地,第一连通管为直管,第一连通管伸入第一腔室内的长度L2等于第一腔室在第一连通管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D2的一半;和/或第一连通管伸入第二腔室内的长度L1等于第二腔室在第一连通管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D1的一半;和/或第一连通管伸入第二腔室内的长度L1大于第一连通管伸入第一腔室内的长度L2。
进一步地,第一连通管位于第一腔室的内部的开口与进气口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伸入第三腔室的内部,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排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连通管伸入第三腔室内的部分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且第一管段远离第二管段的一端与排气口连通,第一连通管为直管,第二管段平行于第一连通管设置;第二管段远离第一管段的一端与第一连通管伸入第二腔室内的端部对齐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连通管的两个开口端均为扩孔结构;和/或第二连通管的与第三腔室连通的开口端均为扩孔结构。
进一步地,第三腔室具有共振区域和连通区域,连通区域相对于共振区域靠近排气口。
进一步地,消音器还包括共振腔隔板,共振腔隔板设置在第三腔室的内部,以将第三腔室分成共振区域和连通区域,共振腔隔板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共振区域与连通区域连的过孔。
进一步地,隔离件包括用于分隔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第一隔板段,共振腔隔板平行于第一隔板段。
进一步地,隔离件包括第一隔板段,第一隔板段用于分隔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二隔板段,第一隔板段的一端抵接在第二隔板段上,以使第二隔板段的一部分用于将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隔开、第二隔板段的另一部分用于将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隔开。
进一步地,第一隔板段和第二隔板段呈┤字形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第一半壳体;第二半壳体,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形成容置腔;其中,第一隔板段和第二隔板段设置在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的一者上,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的另一者的内壁面上设置有插槽,第一隔板段和第二隔板段插设于插槽中。
进一步地,壳体上具有与进气口连通设置的进气管,消音器还包括扩张管,扩张管的第一端与进气管连接,扩张管的第二端朝向远离壳体的方向延伸,扩张管的第二端的开口大于第一端的开口。
进一步地,进气管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至扩张管的内部,扩张管的内壁面与进气管的外壁面连接。
进一步地,扩张管具有连接段和扩张段,连接段与进气管连接,扩张段远离连接段的一端为波纹管结构。
进一步地,波纹管结构的外径为25mm-30mm,内径为21mm-26mm。
进一步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出油孔,至少其中一个出油孔与第一腔室连通,至少另一个出油孔与第二腔室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消音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消音器,消音器包括壳体、隔离件和连通结构,壳体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隔离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隔离件将壳体的内腔至少分隔为顺次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与进气口连通,排气口与第三腔室连通,连通结构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与隔离件之间或隔离件上,以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连通。
由上可知,本申请采用隔离件将壳体的内腔至少分隔成顺次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气体由进气口进入到第一腔室的内部后,通过连通结构进入到第二腔室,随后进入到第三腔室。通过隔离件分隔为三个腔室的结构设置结构简单,降低压力损失,有效提升性能,三个腔室又对气体流速起到限制作用,会降低气流脉动,使得噪声有明显降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器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器的另一个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器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扩张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扩张管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01、第一腔室;102、第二腔室;103、第三腔室;1031、连通区域;1032、共振区域;104、进气口;105、排气口;110、第一半壳体;120、第二半壳体;20、隔离件;210、第一隔板段;220、第二隔板段;310、第一连通管;320、连通孔;330、第二连通管;40、进气管;50、扩张管;510、连接段;520、扩张段;60、出油管;70、共振腔隔板;701、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消音器存在降噪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音器。消音器的可用于工业领域也可以用于家用领域。
如图1至图7所示,消音器包括壳体10、隔离件20和连通结构,壳体10具有进气口104和排气口105,隔离件20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隔离件20将壳体10的内腔至少分隔为顺次连通的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第一腔室101与进气口104连通,排气口105与第三腔室103连通,连通结构设置在壳体10的内壁与隔离件20之间或隔离件20上,以使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连通、第二腔室102与第三腔室103连通。
具体地,本申请采用隔离件20将壳体10的内腔至少分隔成顺次连通的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气体由进气口104进入到第一腔室101的内部后,通过连通结构进入到第二腔室102,随后通过连通结构进入到第三腔室103,最终由排气口105排出。通过隔离件20分隔为三个腔室的结构设置结构简单,降低压力损失,有效提升性能,三个腔室又对气体流速起到限制作用,会降低气流脉动,使得噪声有明显降低。
进一步地,连通结构包括第一连通管310,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通过第一连通管310连通,第一连通管310设置在隔离件20上,以实现第一连通管310的定位安装。
其中,第一连通管310的一端伸入至第一腔室101的内部,第一连通管310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二腔室102的内部,气体经进气口104进入至第一腔室101内部,第一腔室101的内部的气体经第一连通管310进入到第二腔室102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通管310位于第一腔室101的内部的开口与进气口104错位设置,以使进气口104进入到第一腔室101的气体在第一腔室101的内部流动进行初步降噪后流向第一连通管310,避免气体直接由进气口104、第一连通管310直接进入第二腔室102。
如图1至图7所示,为进一步获得更多降噪的频率段,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第一连通管310伸入第一腔室101内的长度L2等于第一腔室101在第一连通管310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D2的一半;第一连通管310伸入第二腔室102内的长度L1等于第二腔室102在第一连通管310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D1的一半。
进一步地,第一腔室101在第一连通管310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D2小于第二腔室102在第一连通管310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D1。即第一连通管310伸入第二腔室102内的长度L1大于第一连通管310伸入第一腔室101内的长度L2。这是由于本申请的结构设置决定的,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的宽度大有利于进行更好的降噪。
在本实施例中,连通结构还包括连通孔320,连通孔320设置在隔离件20上,第二腔室102与第三腔室103通过连通孔320连通。
具体地,进入到第二腔室102的内部的气体经连通孔320进入到第三腔室103的内部,以实现气体流通。
进一步地,连通孔320的直径介于3.5mm-4mm之间,具体可以是3.5mm、3.6mm、3.7mm、3.8mm、3.9mm、4mm,连通孔320过大影响降噪效果,连通孔320过小影响气体流动的效率。
进一步地,连通孔320的两个开口端设置有倒角,使用此种设定的通气孔可以对吸入气体起到一定的消声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连通结构还包括第二连通管330,第三腔室103通过第二连通管330与排气口105连通。
具体地,第二连通管330的一端伸入第三腔室103的内部,第二连通管330的另一端与排气口105连通,以实现第三腔室103的内部的气体经第二连通管330流到排气口105。
进一步地,第二连通管330伸入第三腔室103内的部分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且第一管段远离第二管段的一端与排气口105连通,第一连通管310为直管,第二管段平行于第一连通管310设置,第二管段远离第一管段的一端与第一连通管310伸入第二腔室102内的端部对齐设置。
其中,第一连通管310和第二联通管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腔室内部,通过两个连通管实现三个腔室的气体流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段和第一连通管310平行设置有利于气体的流动,减小压力损失,并能减少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通管310的两个开口端均为扩孔结构,第二连通管330的与第三腔室103连通的开口端均为扩孔结构,以实现降低气体流动时的噪音。
如图1至图7所示,第三腔室103具有共振区域1032和连通区域1031,连通区域1031相对于共振区域1032靠近排气口105。
具体地,第二连通管330的一端与连通区域1031连通,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排气口105连通,气体由进气口104进入到第一腔室101,通过第一连通管310进入到第二腔室102、经过连通孔320进入到连通区域1031后进入到共振区域1032,然后由共振区域1032流回连通区域1031进入到第二连通管330的内部,共振区域1032可加强降噪效果。
进一步地,共振区域1032采用亥姆霍兹共振腔的原理,消音器还包括共振腔隔板70,共振腔隔板70设置在第三腔室103的内部,以将第三腔室103分成共振区域1032和连通区域1031,共振腔隔板70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共振区域1032与连通区域1031连的过孔701。
需要说明的是,共振区域1032的容积受到共振腔隔板70的位置限定,可通过设置共振腔隔板70的位置的改变调节共振区域1032的大小和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隔离件20包括用于分隔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的第一隔板段210,共振腔隔板70平行于第一隔板段210,以实现气体流过连通孔320后直向流动至共振区域1032,提高降噪效果。
如图1至图7所示,隔离件20包括第一隔板段210和第二隔板段220,第一隔板段210用于分隔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第一隔板段210的一端抵接在第二隔板段220上,以使第二隔板段220的一部分用于将第一腔室101与第三腔室103隔开、第二隔板段220的另一部分用于将第二腔室102与第三腔室103隔开。
其中,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呈角度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隔板段210和第二隔板段220呈┤字形结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第一半壳体110和第二半壳体120,第一隔板段210和第二隔板段220形成安装整体,安装整体设置在第一半壳体110和第二半壳体120的一者上,第一半壳体110和第二半壳体120的另一者的内壁面上设置有插槽,安装整体插设于插槽中,以实现第一隔板段210和第二隔板段220将壳体10的容置腔分隔为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
进一步地,第一半壳体110和第二半壳体120采用插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其中,为保障密封性,可在第一隔板段210和第二隔板与插槽的连接处注胶,以形成密封层。
如图1至图7所示,壳体10上具有与进气口104连通设置的进气管40,消音器还包括扩张管50,扩张管50的第一端与进气管40连接,扩张管50的第二端朝向远离壳体10的方向延伸,扩张管50的第二端的开口大于第一端的开口。
具体地,气流在经过扩张管50时,会降低气流脉动,使得噪声有明显降低。
进一步地,扩张管50与进气管40采用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进气管4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至扩张管50的内部,扩张管50的内壁面与进气管40的外壁面连接。其中进气管40为直管结构,以方便进气管40与扩张管50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扩张管50与进气管40之间加以胶水固定,确保不漏气。
进一步地,扩张管50具有连接段510和扩张段520,连接段510与进气管40连接,扩张段520远离连接段510的一端为波纹管结构。扩张段520整体呈喇叭状结构,小口端与连接段510连接,大口端为波纹管结构。其中,波纹管结构的外径为25mm-30mm,波纹管结构的内径为21mm-26mm
在本实施例中,加装本申请的扩张管50后,气体沿扩张管50方向流速逐级增大,气流脉动降低,避免噪声直接传递至壳体10。扩张管50材料使用耐热耐冷媒腐蚀的橡胶材料;扩张管50的连接段510的开口正对吸气口,进一步增加吸气面积。
如图1至图7所示,壳体10上设置有多个出油孔,至少其中一个出油孔与第一腔室101连通,至少另一个出油孔与第二腔室102连通。
具体地,通过设置出油孔使得进入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内部的冷冻油及时排出。
进一步地,出油孔处安装有外伸的出油管60,出油管60外伸3-5mm,出油管60的直径为1.5mm-2mm。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消音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实施例二中的压缩机。
具体地,制冷设备可以是冰箱,也可以空调。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消音器包括壳体10、隔离件20和连通结构,采用隔离件20将壳体10的内腔至少分隔成顺次连通的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气体由进气口104进入到第一腔室101的内部后,通过连通结构进入到第二腔室102,随后进入到第三腔室103。通过隔离件20分隔为三个腔室的结构设置结构简单,降低压力损失,有效提升性能,三个腔室又对气体流速起到限制作用,会降低气流脉动,使得噪声有明显降低。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进气口(104)和排气口(105);
隔离件(20),所述隔离件(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内部,所述隔离件(20)将所述壳体(10)的内腔至少分隔为顺次连通的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所述第一腔室(101)与所述进气口(104)连通,所述排气口(105)与所述第三腔室(103)连通;
连通结构,所述连通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与所述隔离件(20)之间或所述隔离件(20)上,以使所述第一腔室(101)和所述第二腔室(102)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02)与所述第三腔室(10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结构包括:
第一连通管(310),所述第一腔室(101)和所述第二腔室(102)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310)连通;和/或
第二连通管(330),所述第三腔室(103)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330)与所述排气口(105)连通;和/或
连通孔(320),所述连通孔(320)设置在所述隔离件(20)上,所述第二腔室(102)与所述第三腔室(103)通过所述连通孔(32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310)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腔室(101)的内部,所述第一连通管(310)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二腔室(10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310)为直管,
所述第一连通管(310)伸入所述第一腔室(101)内的长度L2等于所述第一腔室(101)在所述第一连通管(310)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D2的一半;和/或
所述第一连通管(310)伸入所述第二腔室(102)内的长度L1等于所述第二腔室(102)在所述第一连通管(310)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D1的一半;和/或
所述第一连通管(310)伸入所述第二腔室(102)内的长度L1大于所述第一连通管(310)伸入所述第一腔室(101)内的长度L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310)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01)的内部的开口与所述进气口(104)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管(330)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三腔室(103)的内部,所述第二连通管(330)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口(10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管(330)伸入所述第三腔室(103)内的部分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且所述第一管段远离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105)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310)为直管,
所述第二管段平行于所述第一连通管(310)设置;
所述第二管段远离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管(310)伸入所述第二腔室(102)内的端部对齐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通管(310)的两个开口端均为扩孔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连通管(330)的与所述第三腔室(103)连通的开口端均为扩孔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室(103)具有共振区域(1032)和连通区域(1031),所述连通区域(1031)相对于所述共振区域(1032)靠近所述排气口(10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还包括共振腔隔板(70),所述共振腔隔板(70)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103)的内部,以将所述第三腔室(103)分成所述共振区域(1032)和所述连通区域(1031),所述共振腔隔板(70)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共振区域(1032)与所述连通区域(1031)连的过孔(70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20)包括用于分隔所述第二腔室(102)和所述第三腔室(103)的第一隔板段(210),所述共振腔隔板(70)平行于所述第一隔板段(21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20)包括:
第一隔板段(210),所述第一隔板段(210)用于分隔所述第二腔室(102)和所述第三腔室(103);
第二隔板段(220),所述第一隔板段(210)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隔板段(220)上,以使所述第二隔板段(220)的一部分用于将所述第一腔室(101)与所述第三腔室(103)隔开、所述第二隔板段(220)的另一部分用于将所述第二腔室(102)与所述第三腔室(103)隔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所述第一隔板段(210)和所述第二隔板段(220)呈┤字形结构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
第一半壳体(110);
第二半壳体(120),所述第一半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20)形成容置腔;
其中,所述第一隔板段(210)和所述第二隔板段(220)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20)的一者上,所述第一半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20)的另一者的内壁面上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一隔板段(210)和所述第二隔板段(220)插设于所述插槽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具有与所述进气口(104)连通设置的进气管(40),所述消音器还包括扩张管(50),所述扩张管(50)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管(40)连接,所述扩张管(50)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壳体(10)的方向延伸,所述扩张管(50)的第二端的开口大于所述第一端的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4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至所述扩张管(50)的内部,所述扩张管(50)的内壁面与所述进气管(40)的外壁面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管(50)具有连接段(510)和扩张段(520),所述连接段(510)与所述进气管(40)连接,所述扩张段(520)远离所述连接段(510)的一端为波纹管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结构的外径为25mm-30mm,所述波纹管结构的内径为21mm-26mm。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多个出油孔,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出油孔与所述第一腔室(101)连通,至少另一个所述出油孔与所述第二腔室(102)连通。
20.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
2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权利要求20所述的压缩机。
CN202223284360.8U 2022-12-06 2022-12-06 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Active CN219139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4360.8U CN219139295U (zh) 2022-12-06 2022-12-06 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4360.8U CN219139295U (zh) 2022-12-06 2022-12-06 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9295U true CN219139295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603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84360.8U Active CN219139295U (zh) 2022-12-06 2022-12-06 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92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03502U (zh) 一种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腔
CN107989775B (zh) 用于压缩机的消音器及压缩机
CN108915997B (zh) 消声器、压缩机组件及冰箱
CN110985341A (zh) 消音器、压缩机和家用电器
CN110397572A (zh) 消音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08343590B (zh) 一种压缩机排气消音器结构
CN215595841U (zh) 压缩机及制冷制热设备
CN219139295U (zh) 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12177887A (zh) 排气消音结构及压缩机
CN112901453B (zh) 一种压缩机五腔吸气消音器及压缩机
CN216198803U (zh) 用于轻型商用压缩机的消音器
CN110873036A (zh) 消音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2177885A (zh) 消音器、压缩机和冰箱
CN212535978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同侧吸气的吸气消音器
CN213838829U (zh) 一种装有蜂窝孔板的降噪壳体及压缩机
CN210397042U (zh) 一种应用于压缩机的气缸盖
CN113638865A (zh) 一种用于冰箱压缩机的蛇形联通管消音器
CN111946593A (zh) 一种吸气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KR100357512B1 (ko) 압축기의 흡입머플러
WO2024046487A1 (zh) 吸气消音器、压缩机及电气设备
CN113898558A (zh) 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2535982U (zh) 一种用于冰箱压缩机的异形联通消音器
CN221120217U (zh) 一种新型压缩机消音器
CN216241186U (zh) 消音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21096847U (zh) 消音装置及压缩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