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5848B - 一种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下地表损伤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下地表损伤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5848B
CN114575848B CN202210250646.XA CN202210250646A CN114575848B CN 114575848 B CN114575848 B CN 114575848B CN 202210250646 A CN202210250646 A CN 202210250646A CN 114575848 B CN114575848 B CN 1145758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ing
zone
mining
height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06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75848A (zh
Inventor
张村
刘世奇
马建起
张晨曦
张通
何祥
崔舒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Priority to CN2022102506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758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75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5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75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5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CMINING OR QUARRYING
    • E21C41/00Methods of underground or surface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16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18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for brown or hard co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5/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placing filling-up materials in underground work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下地表损伤控制方法,创造性的提出对采空区垮落带进行部分充填来减小实际采高以使覆岩由两带发育结构转为三带发育结构,搭配地面离层充填,实现地表损伤控制,解决了全部充填成本高效率低工作量大的问题,又能保证高强度集约化开采。进一步给出了一种采空区垮落带部分充分方法,在液压支架后面的煤层底板上铺设一层II或III形预制块,采用预制块且包含充填腔体保证施工效率且施工轻便,而充填腔体充填后还能够保证强度。更进一步提出离层注入膏体充填材料的构思,可以大大减小水的用量且避免水泌入采空区影响煤层开采,而井上与井下充填材料相同,进一步实现设备的节约化。

Description

一种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下地表损伤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地表损伤控制领域,具体为一种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下地表损伤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高强度开采是集约化开采的重要方式,但带来的地表沉降快和变形大,进而损伤生态问题亟待解决。我国煤炭赋存与生态环境容量分布不均衡,神东矿区为代表的西部晋陕蒙宁甘煤炭产量占全国的3/4,但该区域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高强度开采加剧了矿区及周边的沙漠化、荒漠化。矿区地表生态损伤源于煤炭开采引起的覆岩变形、破断、运动造成的下位岩层采动损伤和由此造成的上位岩层和地表层传递损伤。因此,矿区生态修复的根本在于从开采源头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地表生态的损伤,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开采对覆岩和地表的损伤规律,实现人为对损伤传导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地表生态高效修复与高强度开采相协调。
现有技术有提出基于覆岩损伤传导特征,利用垮落带及离层裂隙带注浆手段控制地表关键层及地表移动状态,从而实现煤炭高强度开采与地表生态保护相协调。但是注浆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这与西部矿区水资源匮乏相矛盾;且在垮落带注浆无法实现带压注浆,注浆只能充填垮落带岩石间空隙,无法控制垮落带的初始高度,即只能通过控制垮落带的压缩量来一定程度的控制裂隙带的后期发育高度,应用局限性很大,若是初始碎涨量达不到控制两带高度发育至主关键层则无法使用。此外,现有技术中从源头控制地表损伤的井下矸石充填开采、高水充填开采、膏体充填开采由于充填量大,充填成本高、工序复杂等无法适应高强度开采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下地表损伤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煤层采高M、覆岩钻孔柱状图及各岩层力学参数计算出垮落带高度和裂隙带高度Hd,其中煤层埋深为H;
b、当Hd≥H时,覆岩为“两带”发育结构,需要进行垮落带充填,执行步骤d-h;
c、当Hd<H时,覆岩为“三带”发育结构,无需进行垮落带充填,执行步骤g-h;
d、确定垮落带充填高度为Mc,则煤层的等效采高为M-Mc,按照步骤a重新确定裂隙带高度,使得在该等效采高下覆岩由“两带”发育结构转为“三带”发育结构;
e、工作面自切眼向前采煤推进,与此同时,在液压支架后面的煤层底板上铺设一层厚度为Mc的预制块;所述预制块为“II”或“III”形,且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两者的竖向支撑板;同一块预制块的竖向支撑板之间、相邻的两块预制块的相邻竖向支撑板之间形成充填腔体;充填腔体沿着预制块的长度方向延伸,同一列的预制块的充填腔体连通;
优选的,预制块沿着工作面推进方向成多列依次布置,即预制块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工作面推进方向,将每列预制块的充填腔体开口设置于运输巷道或者回风巷道内,即充填施工空间位于运输巷道或者回风巷道。
优选的,预制块垂直于工作面推进方向成多列依次布置,即预制块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工作面推进方向,将每列预制块的充填腔体开口设置于液压支架后方,即充填施工空间位于液压支架后方。
优选的,相邻的预制块采用榫接方式固定,在顶板、底板侧部设置凹槽或凸块。
f、间隔一段距离对预制块进行一次充填,具体为在每次的周期来压之前向充填腔体内注满膏体充填材料;
优选的,在周期来压之前膏体充填材料达到凝结。
g、沿工作面推进方向,间隔施工若干组离层充填孔7,并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向离层内注入膏体充填材料;
优选的,每组离层充填孔的连线垂直于工作面推进方向。
h、如此往复直至采完本工作面。
优选的,所述膏体充填材料主要采用的原料为煤矸石、粉煤灰、洗选尾矿、风积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有益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下地表损伤控制方法,创造性的提出对采空区垮落带进行部分充填来减小实际采高以使覆岩由“两带”发育结构转为“三带”发育结构,搭配地面离层充填,实现地表损伤控制,解决了全部充填成本高效率低工作量大的问题,又能保证高强度集约化开采。进一步的,本发明创造性的给出了一种采空区垮落带部分充分方法,在液压支架后面的煤层底板上铺设一层II或III形预制块,采用预制块且包含充填腔体(空心)保证施工效率且施工轻便,而充填腔体充填后还能够保证强度,解决垮落带直接注浆浆体四散的问题,这种施工方式在充填施工空间位于运输巷道或者回风巷道时充填效率会更高。此外给出了充填时机,即在周期来压之前膏体充填材料达到凝结,避免顶板垮落压坏空心的预制块。更进一步的,本发明针对浅埋煤层特征,创造性的提出离层注入膏体充填材料的构思,不是传统的注入粉煤灰浆体,可以大大减小水的用量且避免水泌入采空区影响煤层开采,而井上与井下充填材料相同,进一步实现设备的节约化。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强度开采覆岩两带结构发育示意图;
图2是高强度开采覆岩三带结构发育示意图;
图3是高强度开采覆岩两带结构转为三带结构示意图;
图4是II型预制块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剖面;
图中,1-地表;2-垮落带;3-裂隙带;4-切眼;5-液压支架;6-预制块;61-顶板、62-底板;63-竖向支撑板;64-凹槽与凸块式榫接;65-充填腔体;7-离层充填孔;8-煤层;9-弯曲下沉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下地表损伤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煤层8采高M、覆岩钻孔柱状图(确定各岩层的岩性及厚度/埋深)及各岩层力学参数分别计算出垮落带2高度和裂隙带3高度Hd,其中煤层8埋深为H;
b、当Hd≥H时,覆岩为“两带”发育结构(图1),需要进行垮落带2充填,执行步骤d-h;
c、当Hd<H时,覆岩为“三带”发育结构(图3),无需进行垮落带2充填,执行步骤g-h;
“两带”自下而上为垮落带2和裂隙带3;“三带”自下而上为垮落带2、裂隙带3和弯曲下沉带9。
d、确定垮落带充填高度为Mc,则煤层的等效采高为M-Mc,按照步骤a重新确定裂隙带3高度,使得在该等效采高下覆岩由“两带”发育结构(图1)转为“三带”发育结构(图3);
e、工作面自切眼4向前采煤推进,与此同时在液压支架5后面的煤层底板上铺设一层厚度为Mc的预制块6;所述预制块6为“II”或“III”形,且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包括顶板61、底板62以及连接两者的竖向支撑板63;同一块预制块的竖向支撑板63之间、相邻的两块预制块的相邻竖向支撑板63之间形成充填腔体65;充填腔体65沿着预制块的长度方向延伸,同一列的预制块的充填腔体连通;
优选的,预制块沿着工作面推进方向成多列依次布置,即预制块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工作面推进方向,将每列预制块6的充填腔体65开口设置于运输巷道或者回风巷道内,即充填施工空间位于运输巷道或者回风巷道。
优选的,预制块垂直于工作面推进方向成多列依次布置,即预制块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工作面推进方向,将每列预制块6的充填腔体65开口设置于液压支架后方,即充填施工空间位于液压支架后方。
优选的,相邻的预制块6采用榫接方式固定(包括列与列之间以及同一列相邻的预制块之间),具体的在顶板61、底板62侧部设置凹槽或凸块64。
f、间隔一段距离对预制块进行一次充填,具体为在每次的周期来压之前向充填腔体65内注满膏体充填材料;
优选的,在周期来压之前膏体充填材料达到凝结。
g、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在地面1间隔施工若干组离层充填孔7,并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向离层内注入膏体充填材料;
优选的,每组离层充填孔7的连线垂直于工作面推进方向。
h、如此往复直至采完本工作面。
优选的,所述膏体充填材料主要采用的原料为煤矸石、粉煤灰、洗选尾矿、风积沙等。

Claims (6)

1.一种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下地表损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煤层采高M、覆岩钻孔柱状图及各岩层力学参数计算出垮落带高度和裂隙带高度Hd,其中煤层埋深为H;
b、当Hd≥H时,覆岩为“两带”发育结构,需要进行垮落带充填,执行步骤d-h;
c、当Hd<H时,覆岩为“三带”发育结构,无需进行垮落带充填,执行步骤g-h;
d、确定垮落带充填高度为Mc,则煤层的等效采高为M-Mc,按照步骤a重新确定裂隙带高度,使得在该等效采高下覆岩由“两带”发育结构转为“三带”发育结构;
e、工作面自切眼向前采煤推进,与此同时,在液压支架后面的煤层底板上铺设一层厚度为Mc的预制块;所述预制块为“II”或“III”形,且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两者的竖向支撑板;同一块预制块的竖向支撑板之间、相邻的两块预制块的相邻竖向支撑板之间形成充填腔体;充填腔体沿着预制块的长度方向延伸,同一列的预制块的充填腔体连通;
f、间隔一段距离对预制块进行一次充填,具体为在每次的周期来压之前向充填腔体内注入膏体充填材料;
g、沿工作面推进方向,间隔施工若干组离层充填孔,并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向离层内注满膏体充填材料;
h、如此往复直至采完本工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损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预制块的充填腔体开口位于运输巷道或者回风巷道内,即充填腔体的长度方向成排,充填施工空间位于运输巷道或者回风巷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损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预制块沿着工作面推进方向成多列依次布置,即预制块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工作面推进方向,将每列预制块的充填腔体开口设置于运输巷道或者回风巷道内,即充填施工空间位于运输巷道或者回风巷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损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预制块垂直于工作面推进方向成多列依次布置,即预制块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工作面推进方向,将每列预制块的充填腔体开口设置于液压支架后方,即充填施工空间位于液压支架后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损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在周期来压之前膏体充填材料达到凝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损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和步骤g中,所述膏体充填材料采用的原料为煤矸石、粉煤灰、洗选尾矿、风积沙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210250646.XA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下地表损伤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575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0646.XA CN114575848B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下地表损伤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0646.XA CN114575848B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下地表损伤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5848A CN114575848A (zh) 2022-06-03
CN114575848B true CN114575848B (zh) 2023-03-24

Family

ID=81775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0646.XA Active CN114575848B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下地表损伤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7584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3390B (zh) * 2014-05-08 2016-02-10 中国矿业大学 控制覆岩裂隙和地表沉陷的保水开采充填接顶方法
CN106884676B (zh) * 2017-04-19 2018-08-1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邻近露天矿的井工塌陷区治理方法
CN107100625B (zh) * 2017-05-03 2019-08-13 中国矿业大学 覆岩注水充填降低导高的保水开采方法
CN107091112B (zh) * 2017-06-30 2019-02-12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无损采矿的快速充填方法
CN108119142B (zh) * 2017-11-09 2019-05-17 中国矿业大学 五图-三带-两分区保水采煤方法
CN109209490B (zh) * 2018-09-05 2020-05-15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矸石充填辅助末采阶段工作面回撤方法
CN109209484B (zh) * 2018-10-24 2020-05-05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回撤通道结合膏体预制块辅助工作面回撤方法
CN112096380B (zh) * 2020-01-17 2022-05-1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高强度开采岩层运移注浆控制及注浆量计算方法
CN113006797B (zh) * 2021-04-29 2023-08-11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地表沟谷径流下煤层局部充填减损开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5848A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6053B (zh) 一种采空区局部充填控制地表沉陷的方法
CN109252862A (zh) 超大规模采场大直径深孔高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CN104863592B (zh) 一种大结构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采矿法
CN106884676A (zh) 一种邻近露天矿的井工塌陷区治理方法
CN111691885B (zh) 一种特厚煤层高效充填开采方法
CN103147792B (zh) 进路式采煤充填法
CN103184870A (zh) 深孔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CN109869150B (zh) 一种矿山资源分段全采局充开采方法
CN105003269B (zh) 一种巨厚煤层长壁工作面的开采方法
CN105464700A (zh) 综采-充填混合开采工作面充填段长度确定方法
CN109630112A (zh) 一种切顶充填的n00采矿法
CN113565510B (zh) 一种基于井下矸石堆的特厚煤层综放充填开采方法
CN108331580B (zh) 一种清洁高效的采煤方法
CN110566271A (zh)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下伏富水采空区的加固施工方法
CN112593939A (zh) 一种矸石双充填的全煤柱置换开采“三下”煤层的方法
CN114575848B (zh) 一种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下地表损伤控制方法
CN114607379B (zh) 覆岩压实注浆充填连续开采方法
CN111364994B (zh) 一种综采转充填连续推进协同开采方法
CN112879010B (zh) 一种市政工程的地基施工方法
CN112647947B (zh) 一种采区无煤柱采掘方法
CN115163019A (zh) 一种高温蒸气压裂原位热解富油煤分采系统及方法
CN109611114B (zh) 一种土岩复合地层下卧既有隧道的地下空间开挖方法
CN109944634B (zh) 一种煤层顶底板灌注式采空区充填结构及其充填方法
CN113153303A (zh) 一种用于急倾斜薄矿体的下向单一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方法
CN114575847B (zh) 一种浅埋煤层保水开采与地下水库构建一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