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2790B - 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62790B CN114562790B CN202210320352.XA CN202210320352A CN114562790B CN 114562790 B CN114562790 B CN 114562790B CN 202210320352 A CN202210320352 A CN 202210320352A CN 114562790 B CN114562790 B CN 1145627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mode
- temperature
- rotating speed
- indoor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9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ing arrangements with additional radiant heat-discharging elements, e.g. electric hea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absorption or discharge of heat in outdoor units
- F24F11/87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absorption or discharge of heat in outdoor units by controlling outdoor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24F2011/000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for admittance of outside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机内,并经过室内机盘管和/或电辅热加热后再输送到室内,包括:当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w和室内环境温度Tn;通过室外环境温度Tw和室内环境温度Tn之间的差值Tx调节空调器进入对应的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以及第三控制模式;当Tx≥T1时,所述空调器进入所述第一控制模式;当T1>Tx≥T2时,所述空调器进入所述第二控制模式;当T2>Tx时,所述空调器进入第三控制模式;其中,T1为第一温度阈值;T2为第二温度阈值。本发明实施例有效提高了空调器使用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一种制热模式的新风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器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房间内空气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少数空调厂家已生产部分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但空调器制热运行时,室外引进的新风,温度比室内空气低,会使室内环境温度忽然降低,影响空调器使用舒适性。
现有的虽然有对新风进行调整,但是现有的新风控制方式都较为单一,无法实现对不同情况下的新风温度进行快速调整,导致新风空调的舒适度下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空调器使用的舒适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机内,并经过室内机盘管和/或电辅热加热后再输送到室内,包括:当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w和室内环境温度Tn;通过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w和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n之间的差值Tx调节空调器进入对应的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以及第三控制模式;当Tx≥T1时,所述空调器进入所述第一控制模式;当T1>Tx≥T2时,所述空调器进入所述第二控制模式;当T2>Tx时,所述空调器进入第三控制模式;其中,T1为第一温度阈值;T2为第二温度阈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室外环境温度Tw和室内环境温度Tn之间的差值Tx调节空调器,且当Tx≥T1时,空调器进入第一控制模式,当T1>Tx≥T2时,空调器进入第二控制模式;当T2>Tx时,空调器进入第三控制模式,通过预先设置的多个温度值,将室外环境温度Tw和室内环境温度Tn之间的差值Tx分成三组,可通过对应的控制手段对空调器进行实时调整,从而提升新风温度,使其快速接近室内温度,提升制热模式的舒适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式包括:提高压缩机频率至第一运行频率;提高室外风机转速至第一室外风机转速,其中所述第一运行频率为f1,所述第一室外风机转速为n1;所述第二控制模式包括:提高压缩机频率至第二运行频率;提高室外风机转速至第二室外风机转速,其中所述第二运行频率为f2,所述第二室外风机转速为n2;所述第三控制模式包括:提高压缩机频率至第三运行频率;提高室外风机转速至第三室外风机转速,其中所述第三运行频率为f3,所述第三室外风机转速为n3;其中,f1>f2>f3;n1>n2>n3。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由于室外温度相对于室内温度低,此时导入新风会导致室内温度下降,因此通过提高压缩机的频率以及室外风机转速,从而提高空调器系统的制热量,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达到提高新风温度的效果;从而使室内温度可基本保持不变,提高空调器使用的舒适度。且在第一控制模式下的差值Tx大于第二控制模式下的差值Tx大于第三控制模式下的差值Tx,因此从将第一控制模式对应的第一运行频率设置大于第二控制模式对应的第二运行频率大于第三控制模式对应的第三运行频率,从而基于不同温差对新风进行不同程度的加热,保证不同温差下引入的新风均能接近室内温度,从而提高空调器使用的舒适度;将第一控制模式对应的第一室外风机转速设置大于第二控制模式对应的第二室外风机转速设置大于第三控制模式对应的第三室外风机转速,从而增加不同的室外机换热量,即使在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差值不同的前提下,使新风温度可以达到室内温度,从而提高空调器使用的舒适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以及所述第三控制模式包括:降低室内风机转速;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Tp,并且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减少制热剂质量流量,提高室内机空调器换热器温度,从而提高新风温度,另一方面,由于室内换热器温度过高,造成出风温度过高,导致空调壳体受热变形,因此通过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可使空调器在不损坏自身的前提下对大限度地对新风温度进行加热;通过降低室内风机转速,减少室内机送风风量,减少室内机换热量,从而提高室内机换热器温度,提高新风温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当处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降低室内风机转速至第一室内风机转速;当处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降低室内风机转速第二室内风机转速;当处于所述第三控制模式时,降低室内风机转速第三室内风机转速;其中,所述第一室内风机转速为当前转速的α%,所述第二室内风机转速为当前转速的β%,所述第三室内风机转速为当前转速的γ%,且α%<β%<γ%。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降低室内风机转速,减少室内机送风风量,减少室内机换热量,从而提高室内机换热器温度,提高新风温度;第一室内风机转速为当前转速的α%,所述第二室内风机转速为当前转速的β%,所述第三室内风机转速为当前转速的γ%,且α%<β%<γ%,从而减少不同的室内机换热量,即使在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差值不同的前提下,使新风温度可以达到室内温度,从而提高空调器使用的舒适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具体包括:当Tp≥T3时,增加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3>Tp≥T4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4>Tp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其中,T3为第三温度阈值,T4为第四温度阈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室内机盘管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表示室内机盘管温度较高,因此需要增加电子膨胀阀开度提高制热剂质量流量,减少室内机空调器换热器温度,降低新风温度避免出风温度过高导致空调壳体受热变形;当室内机盘管温度小于第三温度阈值且大于第四温度阈值时,表示室内机盘管温度相对正常,因此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室内机盘管温度小于第四温度阈值时,表示室内机盘管温度较低,因此需要减少电子膨胀阀开度减少制热剂质量流量,增长室内机空调器换热器温度,提高新风温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当处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所述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具体包括:当Tp≥T5时,增加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5>Tp≥T6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6>Tp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处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所述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具体包括:当Tp≥T7时,增加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7>Tp≥T8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8>Tp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处于所述第三控制模式时,所述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具体包括:当Tp≥T9时,增加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9>Tp≥T10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10>Tp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其中,T5为第五温度阈值,T6为第六温度阈值,T7为第七温度阈值,T8为第八温度阈值,T9为第九温度阈值,T10为第十温度阈值;且T5>T7>T9;T6>T8>T10。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由于室内换热器温度过低,无法保证对新风加热升温的目的;室内换热器温度过高,造成出风温度过高,导致空调壳体受热变形,因此当Tp≥T5时,增加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5>Tp≥T6时,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6>Tp时,减小电子膨胀阀开度,从而使空调器在不损坏自身的前提下对大限度地对新风温度进行加热;由于室内换热器温度过低,无法保证对新风加热升温的目的;室内换热器温度过高,造成出风温度过高,导致空调壳体受热变形,因此当Tp≥T7时,增加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7>Tp≥T8时,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8>Tp时,减小电子膨胀阀开度,从而使空调器在不损坏自身的前提下对大限度地对新风温度进行加热;由于室内换热器温度过低,无法保证对新风加热升温的目的;室内换热器温度过高,造成出风温度过高,导致空调壳体受热变形,因此当Tp≥T9时,增加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9>Tp≥T10时,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10>Tp时,减小电子膨胀阀开度,从而使空调器在不损坏自身的前提下对大限度地对新风温度进行加热;同时,限定“T5>T7>T9;T6>T8>T10”,根据不同的控制模式的升温需求修正室内机盘管温度阈值,避免室内换热器温度过低或过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以及所述第三控制模式包括:开启室内机电辅热装置,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Tp关闭所述室内机电辅热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新风温度较低时引入新风会导致室内温度降低,因此通过开启室内机电辅热装置,提高辐射换热以及对流换热量,提高新风温度;且为了防止出风温度过高,导致空调壳体受热变形,通过室内机盘管温度控制室内机电辅热装置的开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当处于第一控制模式时,当Tp≥T11后,关闭所述室内机电辅热装置;当处于第二控制模式时,当Tp≥T12后,关闭所述室内机电辅热装置;当处于第三控制模式时,当Tp≥T13后,关闭所述室内机电辅热装置;其中,T11为第十一温度阈值,T12为第十二温度阈值,T13为第十三温度阈值;且T11>T12>T13。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了防止空调器在压缩机在最大运行频率下时,还是无法达到良好的升温效果,因此通过开启室内机电辅热装置进行加热对新风温度进行加热,从而进一步提升新风温度,但是为了防止换热器温度过高在达到一定温度后会关闭室内机电辅热装置加热,但是不同的室外温度对应的加热需求不同,因此将第一控制模式对应的第十一温度阈值T11大于第二控制模式对应的第十二温度阈值T12大于第三控制模式对应的第十三温度阈值T13,从而符合不同温度差值的加热需求。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热模式的新风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w和室内环境温度Tn;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值的大小控制空调进入第一控制模式或第二控制模式或第三控制模式。
本实施例中的制热模式的新风控制装置用于实施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因此其具有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中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运行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因此其具有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又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读存储介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预先设置的多个温度值,将室外环境温度Tw和室内环境温度Tn之间的差值Tx分成三组,可通过对应的控制手段对空调器进行实时调整,从而使新风进入空调室内机后快速升温,使其接近室内温度,提升制热模式的舒适度;
(2)由于室外温度相对于室内温度低,此时导入新风会导致室内温度下降,因此通过提高压缩机的频率以及室外风机转速,从而提高空调器系统的制热量,达到提高新风温度的效果;
(3)通过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可使空调器在不损坏自身的前提下对大限度地对新风温度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待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制热模式的新风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组成框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的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为制热模式的新风控制装置;110为获取模块;120为计算模块;130为控制模块;200为空调器;210为存储器;211为计算机程序;230为处理器;300为可读存储介质;310为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机内,并经过室内机盘管和/或电辅热加热后再输送到室内,具体包括:
步骤S10,当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w和室内环境温度Tn;
需要说明的是,室外环境温度Tw即为新风温度。
步骤S20,通过室外环境温度Tw和室内环境温度Tn之间的差值Tx调节空调器进入对应的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以及第三控制模式。
其中,当Tx≥T1时,所述空调器进入所述第一控制模式;当T1>Tx≥T2时,所述空调器进入所述第二控制模式;当T2>Tx时,所述空调器进入第三控制模式,且T1为第一温度阈值;T2为第二温度阈值。
举例来说,通过室外环境温度Tw和室内环境温度Tn之间的差值Tx调节空调器,且当Tx≥T1时,空调器进入第一控制模式,当T1>差值Tx≥T2时,空调器进入第二控制模式;当T2>Tx时,空调器进入第三控制模式,通过预先设置的多个温度值,将室外环境温度Tw和室内环境温度Tn之间的差值Tx分成三组,可通过对应的控制手段对空调器进行实时调整,从而使新风进入空调室内机后快速升温,使其接近室内温度,提升制热模式的舒适度。
优选的,此处不止设置为三个控制模式,还可以设置为四个及以上的控制模式,从而更细分得对空调器进行调整,达到更优的调整效果。
优选的,此处室外环境温度Tw通过室外环境感温装置测量获得,且室外环境感温装置安装在室外机进风口处。举例来说,由于室外机风叶转动,会产生负压,室外空气随即被吸入空调器室外机风腔,因此将室外环境感温装置安装在室外机进风口处,室外空气流入室外机风腔时,会流经感温装置,从而被检测实际温度。
进一步的,室内环境温度Tn通过室内环境感温装置测量获得,且室内环境感温装置安装在室内机进风口处。举例来说,室内机风叶转动,会产生负压,室内空气随即被吸入室内机风道,因此将室内环境感温装置安装在室内机进风口处,室内空气流入室内机风道时,会流经感温装置,从而被检测实际温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温度阈值T1为10℃,第二温度阈值T2为5℃,当Tx≥10℃时,空调器进入第一控制模式;当10℃>Tx≥5℃时,空调器进入第二控制模式;当Tx<5℃时,空调器进入第三控制模式。
具体的,参见图2,所述第一控制模式包括:提高压缩机频率至第一运行频率;提高室外风机转速至第一室外风机转速,其中所述第一运行频率为f1,所述第一室外风机转速为n1;所述第二控制模式包括:提高压缩机频率至第二运行频率;提高室外风机转速至第二室外风机转速,其中所述第二运行频率为f2,所述第二室外风机转速为n2;所述第三控制模式包括:提高压缩机频率至第三运行频率;提高室外风机转速至第三室外风机转速,其中所述第三运行频率为f3,所述第三室外风机转速为n3;其中,f1>f2>f3;n1>n2>n3。
举例来说,由于室外温度相对于室内温度低,此时导入新风会导致室内温度下降,因此通过提高压缩机的频率以及室外风机转速,从而提高空调器系统的制热量,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达到提高新风温度的效果;从而使室内温度可基本保持不变,提高空调器使用的舒适度。且在第一控制模式下的差值Tx大于第二控制模式下的差值Tx大于第三控制模式下的差值Tx,因此从将第一控制模式对应的第一运行频率设置大于第二控制模式对应的第二运行频率大于第三控制模式对应的第三运行频率,从而基于不同温差对新风进行不同程度的加热,保证不同温差下引入的新风均能接近室内温度,从而提高空调器使用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将第一控制模式对应的第一室外风机转速设置大于第二控制模式对应的第二室外风机转速设置大于第三控制模式对应的第三室外风机转速,从而增加不同的室外机换热量,即使在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差值不同的前提下,使新风温度可以达到室内温度,从而提高空调器使用的舒适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1.5P的空调器进入第一控制模式后,压缩机迅速提升至最高运行频率90Hz,此时室外风机转速迅速提高至最高风挡1100r/min;当1.5P的空调器进入第二控制模式后压缩机迅速提升至90%的最高运行频率81Hz,此时室外风机转速迅速提高至90%的最高风挡990r/min;当1.5P的空调器进入第三控制模式后压缩机迅速提升至80%的最高运行频率72Hz,此时室外风机转速迅速提高至80%的最高风挡880r/min。
具体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以及所述第三控制模式包括:降低室内风机转速;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Tp,并且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
举例来说,通过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减少制热剂质量流量,提高室内机空调器换热器温度,从而提高新风温度,另一方面,由于室内换热器温度过高,造成出风温度过高,导致空调壳体受热变形,因此通过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可使空调器在不损坏自身的前提下对大限度地对新风温度进行加热;通过降低室内风机转速,减少室内机送风风量,减少室内机换热量,从而提高室内机换热器温度,提高新风温度。
具体的,当处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降低室内风机转速至第一室内风机转速;当处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降低室内风机转速第二室内风机转速;当处于所述第三控制模式时,降低室内风机转速第三室内风机转速;其中,所述第一室内风机转速为当前转速的α%,所述第二室内风机转速为当前转速的β%,所述第三室内风机转速为当前转速的γ%,且α%<β%<γ%。。
举例说明,通过降低室内风机转速,减少室内机送风风量,减少室内机换热量,从而提高室内机换热器温度,提高新风温度;第一室内风机转速为当前转速的α%,所述第二室内风机转速为当前转速的β%,所述第三室内风机转速为当前转速的γ%,且α%<β%<γ%,从而减少不同的室内机换热量,即使在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差值不同的前提下,使新风温度可以达到室内温度,从而提高空调器使用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具体包括:当Tp≥T3时,增加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3>Tp≥T4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4>Tp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其中,T3为第三温度阈值,T4为第四温度阈值。
举例来说,当室内机盘管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表示室内机盘管温度较高,因此需要增加电子膨胀阀开度提高制热剂质量流量,减少室内机空调器换热器温度,降低新风温度避免出风温度过高导致空调壳体受热变形;当室内机盘管温度小于第三温度阈值且大于第四温度阈值时,表示室内机盘管温度相对正常,因此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室内机盘管温度小于第四温度阈值时,表示室内机盘管温度较低,因此需要减少电子膨胀阀开度减少制热剂质量流量,增长室内机空调器换热器温度,提高新风温度。
优选的,当处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所述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具体包括:当Tp≥T5时,增加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5>Tp≥T6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6>Tp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其中,T5为第五温度阈值,T6为第六温度阈值。
举例来说,由于室内换热器温度过低,无法保证对新风加热升温的目的;室内换热器温度过高,造成出风温度过高,导致空调壳体受热变形,因此当Tp≥T5时,增加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5>Tp≥T6时,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6>Tp时,减小电子膨胀阀开度,从而使空调器在不损坏自身的前提下对大限度地对新风温度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当处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所述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具体包括:当Tp≥T7时,增加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7>Tp≥T8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8>Tp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其中,T7为第七温度阈值,T8为第八温度阈值。
举例来说,由于室内换热器温度过低,无法保证对新风加热升温的目的;室内换热器温度过高,造成出风温度过高,导致空调壳体受热变形,因此当Tp≥T7时,增加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7>Tp≥T8时,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值T8>Tp时,减小电子膨胀阀开度,从而使空调器在不损坏自身的前提下对大限度地对新风温度进行加热。
更进一步的,当处于所述第三控制模式时,所述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具体包括:当Tp≥T9时,增加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9>Tp≥T10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10>Tp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其中,T9为第九温度阈值,T10为第十温度阈值。
举例来说,由于室内换热器温度过低,无法保证对新风加热升温的目的;室内换热器温度过高,造成出风温度过高,导致空调壳体受热变形,因此当Tp≥T9时,增加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9>Tp≥T10时,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10>Tp时,减小电子膨胀阀开度,从而使空调器在不损坏自身的前提下对大限度地对新风温度进行加热。
优选的,T5>T7>T9且T6>T8>T10。由于第一控制模式是在新风温度低时进行判断,第二控制模式是在新风温度较低时进行判断,第三控制模式是在新风温度较为接近室内温度时进行判断,因此将T5>T7>T9且T6>T8>T10,根据不同的控制模式的升温需求修正室内机盘管温度阈值,避免室内换热器温度过低或过高。
优选的,室内机盘管温度Tp通过换热器室内机盘管温度检测装置测得,由于在空调器制热运行时,检测到的温度并非最高温度,有可能导致空调器运行温度过高,影响空调器寿命,因此将换热器室内机盘管温度检测装置选取在整个换热器温度最高的位置上,从而提高控制的准确性。
优选的,增加电子膨胀阀开度和减小电子膨胀阀开度均为逐渐减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1.5P空调器处于第一控制模式时,迅速降低至当前转速的50%,如空调当前转速为1300r/min,则降至650r/mi,若Tp<55℃,则每1min减小5度;若60>Tp≥55℃,则保持现有开度;若Tp≥60℃,则每1min增加5度;当1.5P空调器处于第二控制模式时,迅速降低至当前转速的60%,如空调当前转速为1300r/min,则降至780r/min,若Tp<49℃,则每1min减小5度;若54>Tp≥49℃,则保持现有开度;若Tp≥54℃,则每1min增加5度;当1.5P空调器处于第三控制模式时,迅速降低至当前转速的70%,如空调当前转速为1300r/min,则降至910r/min,若Tp<43℃,则每1min减小5度;若48>Tp≥43℃,则保持现有开度;若Tp≥48℃,则每1min增加5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式还包括:开启室内机电辅热装置,直至Tp≥T11后,关闭所述室内机电辅热装置;所述第二控制模式还包括:开启室内机电辅热装置,直至Tp≥T12后,关闭所述室内机电辅热装置;所述第三控制模式还包括:开启室内机电辅热装置,直至Tp≥T13后,关闭所述室内机电辅热装置;其中,T11为第十一温度阈值,T12为第十二温度阈值,T13为第十三温度阈值;且T11>T12>T13。
举例来说,为了防止空调器在压缩机在最大运行频率下时,还是无法达到良好的升温效果,因此通过开启室内机电辅热装置进行加热对新风温度进行加热,从而进一步提升新风温度,但是为了防止换热器温度过高在达到一定温度后会关闭室内机电辅热装置加热,但是不同的室外温度对应的加热需求不同,因此将第一控制模式对应的第十一温度阈值T11大于第二控制模式对应的第十二温度阈值T12大于第三控制模式对应的第十三温度阈值T13,从而符合不同温度差值的加热需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空调器处于第一控制模式时,室内机电辅热装置迅速开启,当Tp≥60℃后关闭;当空调器处于第二控制模式时,室内机电辅热装置迅速开启,当Tp≥54℃后关闭;当空调器处于第三控制模式时,室内机电辅热装置迅速开启,当Tp≥48℃后关闭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热模式的新风控制装置100,例如包括: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w和室内环境温度Tn;计算模块120,用于计算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控制模块130,用于根据所述差值的大小控制空调进入第一控制模式或第二控制模式或第三控制模式。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制热模式的新风控制装置100的获取模块110、计算模块120以及控制模块130,配合实现如上第一实施例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4,其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空调器200例如包括处理器230以及电连接处理器230的存储器210,存储器210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211,处理器230加载计算机程序211以实现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
【第四实施例】
参见图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300,所述可读存储介质300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310,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310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控制所述可读存储介质300所在的空调器实施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机内,并经过室内机盘管和/或电辅热加热后再输送到室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w和室内环境温度Tn;
通过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w和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n之间的差值Tx调节空调器进入对应的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以及第三控制模式;
当Tx≥T1时,所述空调器进入所述第一控制模式;当T1>Tx≥T2时,所述空调器进入所述第二控制模式;当T2>Tx时,所述空调器进入第三控制模式;
其中,T1为第一温度阈值;T2为第二温度阈值;
所述第一控制模式包括:提高压缩机频率至第一运行频率;提高室外风机转速至第一室外风机转速,其中所述第一运行频率为f1,所述第一室外风机转速为n1;所述第二控制模式包括:提高压缩机频率至第二运行频率;提高室外风机转速至第二室外风机转速,其中所述第二运行频率为f2,所述第二室外风机转速为n2;所述第三控制模式包括:提高压缩机频率至第三运行频率;提高室外风机转速至第三室外风机转速,其中所述第三运行频率为f3,所述第三室外风机转速为n3;其中,f1>f2>f3;n1>n2>n3;
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以及所述第三控制模式包括降低室内风机转速;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Tp,并且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当处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降低室内风机转速至第一室内风机转速;当处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降低室内风机转速至第二室内风机转速;当处于所述第三控制模式时,降低室内风机转速至第三室内风机转速;其中,所述第一室内风机转速为当前转速的α%,所述第二室内风机转速为当前转速的β%,所述第三室内风机转速为当前转速的γ%,且α%<β%<γ%;
当处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所述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具体包括:当Tp≥T5时,增加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5>Tp≥T6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6>Tp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
当处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所述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具体包括:当Tp≥T7时,增加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7>Tp≥T8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8>Tp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
当处于所述第三控制模式时,所述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具体包括:当Tp≥T9时,增加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9>Tp≥T10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10>Tp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
其中,T5为第五温度阈值,T6为第六温度阈值,T7为第七温度阈值,T8为第八温度阈值,T9为第九温度阈值,T10为第十温度阈值;且T5>T7>T9;T6>T8>T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以及所述第三控制模式包括:
开启室内机电辅热装置,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Tp关闭所述室内机电辅热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处于第一控制模式时,当Tp≥T11后,关闭所述室内机电辅热装置;
当处于第二控制模式时,当Tp≥T12后,关闭所述室内机电辅热装置;
当处于第三控制模式时,当Tp≥T13后,关闭所述室内机电辅热装置;
其中,T11为第十一温度阈值,T12为第十二温度阈值,T13为第十三温度阈值;且T11>T12>T13。
4.一种制热模式的新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w和室内环境温度Tn;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值的大小控制空调进入第一控制模式或第二控制模式或第三控制模式;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所述计算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配合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
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的步骤。
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20352.XA CN114562790B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20352.XA CN114562790B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62790A CN114562790A (zh) | 2022-05-31 |
CN114562790B true CN114562790B (zh) | 2023-09-01 |
Family
ID=81720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20352.XA Active CN114562790B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6279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89734B (zh) * | 2022-08-16 | 2023-07-14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压缩机排气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CN115654704B (zh) * | 2022-09-30 | 2024-06-14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优化新风空调制冷效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新风空调 |
CN115507521B (zh) * | 2022-10-17 | 2024-07-26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除湿模式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65910A (zh) * | 2016-12-02 | 2017-05-3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节能控制方法 |
CN108692423A (zh) * | 2018-05-24 | 2018-10-2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
CN108731197A (zh) * | 2018-04-20 | 2018-11-02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864422A (zh) * | 2019-12-02 | 2020-03-06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空调及存储介质 |
CN111425944A (zh) * | 2020-04-14 | 2020-07-17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128941A (zh) * | 2020-09-02 | 2020-12-25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新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413733A (zh) * | 2020-10-27 | 2021-02-2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新风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新风空调器 |
CN112781200A (zh) * | 2019-11-01 | 2021-05-1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穿墙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1140608A1 (ja) * | 2020-01-09 | 2021-07-1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CN113623835A (zh) * | 2021-07-27 | 2021-11-09 | 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685912A (zh) * | 2021-08-02 | 2021-11-23 |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
-
2022
- 2022-03-29 CN CN202210320352.XA patent/CN1145627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65910A (zh) * | 2016-12-02 | 2017-05-3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节能控制方法 |
CN108731197A (zh) * | 2018-04-20 | 2018-11-02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692423A (zh) * | 2018-05-24 | 2018-10-2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
CN112781200A (zh) * | 2019-11-01 | 2021-05-1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穿墙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864422A (zh) * | 2019-12-02 | 2020-03-06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空调及存储介质 |
WO2021140608A1 (ja) * | 2020-01-09 | 2021-07-1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CN111425944A (zh) * | 2020-04-14 | 2020-07-17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128941A (zh) * | 2020-09-02 | 2020-12-25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新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413733A (zh) * | 2020-10-27 | 2021-02-2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新风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新风空调器 |
CN113623835A (zh) * | 2021-07-27 | 2021-11-09 | 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685912A (zh) * | 2021-08-02 | 2021-11-23 |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62790A (zh) | 2022-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562790B (zh) | 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
US11181287B2 (en) | Control method for heating operation of air-conditioner based on coil temperature and indoor fan speed | |
CN106839341B (zh) | 一种空调静音控制方法 | |
WO2018166372A1 (zh) | 空调器控制方法 | |
CN107084477B (zh) | 空调器制热运行控制方法 | |
CN107120799A (zh) | 一种水系统多联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7084479B (zh) | 一种空调器制热运行控制方法 | |
CN113819592A (zh) | 空调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 |
WO2020134360A1 (zh) |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 |
CN107192085B (zh) | 一种空调器制冷运行控制方法 | |
CN110986326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22127108A1 (zh) | 空调器及其温湿度调控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484606A (zh) | 一种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189156A (zh) | 一种防冷风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
CN108302706A (zh) | 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CN114811914A (zh) |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CN112161372B (zh) | 有效降噪的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 |
CN113091314A (zh) | 暖风机控制方法、装置、暖风机和存储介质 | |
CN111124013B (zh) | 一种气候箱内的环境调节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1895624A (zh) | 一种空调温湿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 |
CN115200163B (zh) |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 | |
WO2023045321A1 (zh) | 高湿度情况下的空调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
WO2022199110A1 (zh) | 暖风机控制方法、装置、暖风机和存储介质 | |
CN115751631A (zh) | 空调内机控制方法、装置、电控盒及存储介质 | |
CN113251654A (zh) | 一种暖风机及其风速的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