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6233B - 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6233B
CN114556233B CN202080072269.4A CN202080072269A CN114556233B CN 114556233 B CN114556233 B CN 114556233B CN 202080072269 A CN202080072269 A CN 202080072269A CN 114556233 B CN114556233 B CN 114556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eveloping roller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surface modifier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22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56233A (zh
Inventor
远藤里志
藤井谦伍
今井健太郎
巽聪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56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6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56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6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supplying means, e.g. structure of developer supply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donor member, e.g. surface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的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10具备轴体12、形成于轴体12的外周面上的弹性体层14、形成于弹性体层14的外周面上的表层16、以及在表层16的外周面上形成于轴向的两端部的端部保护层18,该端部保护层18含有粘合剂聚合物和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电子照相设备中优选使用的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设备中,显影辊等导电性辊要求直至达到寿命为止维持稳定的图像。在显影辊中,由作为非图像形成区域的辊端部的磨削引起的调色剂泄漏在直至达到寿命为止维持稳定的图像方面成为问题。为了抑制该不良情况,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方案:在辊端部设置包含含氟树脂的端部保护层,抑制由磨损引起的辊端部的磨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599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1那样,仅通过在辊端部设置包含含氟树脂的端部保护层,无法充分抑制调色剂从辊端部泄漏的调色剂泄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的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发现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除了上述那样的辊端部的磨削以外,调色剂与显影辊滑动摩擦(调色剂劣化)而使调色剂的荷电性降低从而使调色剂难以承载于显影辊也是主要原因。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增加辊端部的残余电荷量,通过提高显影辊侧的调色剂承载力来弥补由调色剂劣化引起的调色剂的荷电性降低,以至电气性地抑制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
即,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的主旨在于,具备:轴体;弹性体层,其形成于所述轴体的外周面上;表层,其形成于所述弹性体层的外周面上;以及端部保护层,其在所述表层的外周面上形成于轴向的两端部,所述端部保护层含有粘合剂聚合物和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
所述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优选为氟系的表面改性剂。所述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粘合剂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0.1~20质量份的范围内。所述粘合剂聚合物优选为聚氨基甲酸酯。所述端部保护层优选还含有导热性材料。所述导热性材料优选为氧化铝颗粒。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由于所述端部保护层含有粘合剂聚合物和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因此辊端部的残余电荷量变多,能够抑制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
若上述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为氟系的表面改性剂,则辊端部的残余电荷量变得特别多,抑制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的效果提高。而且,若上述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粘合剂聚合物100质量份为0.1~20质量份的范围内,则抑制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的效果与抑制端部保护层的磨损的效果的平衡优异。而且,若上述粘合剂聚合物为氨基甲酸酯,则耐磨损性更优异。而且,若上述端部保护层还含有导热性材料,则上述端部保护层的散热性提高,能够抑制由热引起的调色剂的劣化,抑制由调色剂的荷电性降低引起的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的效果提高。而且,若导热性材料为氧化铝颗粒,则导热效率优异,上述端部保护层的散热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的A-A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以下,有时简称为显影辊)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的A-A线剖视图。
显影辊10具备轴体12、形成于轴体12的外周面上的弹性体层14、形成于弹性体层14的外周面上的表层16、以及在表层16的外周面上形成于轴向的两端部的端部保护层18。弹性体层14是成为显影辊10的基底的层(基层)。在显影辊10中,轴向的中央部成为图像形成区域,轴向的两端部成为非图像形成区域。表层16在轴向的两端部的非图像形成区域被端部保护层18覆盖。表层16在轴向的中央部的图像形成区域未被端部保护层18覆盖。表层16在轴向的中央部的图像形成区域中出现在表面。另外,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弹性体层14与表层16之间形成电阻调整层等中间层。
轴体12只要具有导电性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以举例示出为由铁、不锈钢、铝等金属制的实心体、中空体构成的芯棒等。也可以根据需要在轴体12的表面涂布粘接剂、底涂剂等。即,弹性体层14也可以经由粘接剂层(底涂剂层)粘接于轴体12。也可以根据需要对粘接剂、底涂剂等进行导电化。
弹性体层14含有交联橡胶。弹性体层14由含有未交联橡胶的导电性橡胶组合物形成。交联橡胶通过使未交联橡胶交联而得到。未交联橡胶可以是极性橡胶,也可以是非极性橡胶。
极性橡胶是具有极性基团的橡胶,作为极性基团,可以列举为氯基、腈基、羧基、环氧基等。作为极性橡胶,具体而言,可以列举为氯醇橡胶、丁腈橡胶(NBR)、氨基甲酸酯橡胶(U)、丙烯酸橡胶(丙烯酸酯与2-氯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ACM)、氯丁橡胶(CR)、环氧化天然橡胶(ENR)等。在极性橡胶中,从体积电阻率容易变得特别低等观点出发,更优选为氯醇橡胶、丁腈橡胶(NBR)。
作为氯醇橡胶,可以列举为环氧氯丙烷的均聚物(CO)、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二元共聚物(ECO)、环氧氯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二元共聚物(GCO)、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三元共聚物(GECO)等。
作为氨基甲酸酯橡胶,可以列举为在分子内具有醚键的聚醚型的氨基甲酸酯橡胶。聚醚型的氨基甲酸酯橡胶可以通过在两末端具有羟基的聚醚与二异氰酸酯的反应来制造。作为聚醚,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等。作为二异氰酸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非极性橡胶,可以列举为硅橡胶(Q)、异戊二烯橡胶(IR)、天然橡胶(NR)、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丁二烯橡胶(BR)等。在非极性橡胶中,从低硬度且不易老化(弹性恢复性优异)等观点出发,更优选为硅橡胶。
作为交联剂,可以列举为硫磺交联剂、过氧化物交联剂、脱氯交联剂。这些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硫磺交联剂,可以列举为粉末硫磺、沉降硫磺、胶体硫硫磺、表面处理硫磺、不溶性硫磺、氯化硫、秋兰姆系硫化促进剂、高分子多硫化物等以往公知的硫磺交联剂。
作为过氧化物交联剂,可以列举为过氧化缩酮、二烷基过氧化物、过氧化酯、过氧化酮、过氧化二碳酸酯、二酰基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等以往公知的过氧化物交联剂。
作为脱氯交联剂,可以列举为二硫代碳酸酯化合物。更具体而言,可以列举为喹喔啉-2,3-二硫代碳酸酯、6-甲基喹喔啉-2,3-二硫代碳酸酯、6-异丙基喹喔啉-2,3-二硫代碳酸酯、5,8-二甲基喹喔啉-2,3-二硫代碳酸酯等。
作为交联剂的配合量,从不易渗出等观点出发,相对于未交联橡胶100质量份,优选为0.1~2质量份的范围内,更优选为0.3~1.8质量份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0.5~1.5质量份的范围内。
在使用脱氯交联剂作为交联剂的情况下,也可以并用脱氯交联促进剂。作为脱氯交联促进剂,可以列举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以下,简称为DBU)或其弱酸盐。脱氯交联促进剂可以以DBU的形态使用,但从其操作性方面出发,优选以其弱酸盐的形态使用。作为DBU的弱酸盐,可以列举为碳酸盐、硬脂酸盐、2-乙基己酸盐、苯甲酸盐、水杨酸盐、3-羟基-2-萘甲酸盐、酚醛树脂盐、2-巯基苯并噻唑盐、2-巯基苯并咪唑盐等。
作为脱氯交联促进剂的含量,从不易渗出等观点出发,相对于未交联橡胶100质量份,优选为0.1~2质量份的范围内。更优选为0.3~1.8质量份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0.5~1.5质量份的范围内。
在弹性体层14中,为了赋予导电性,可以配合导电剂。作为导电剂,可以列举为电子导电剂、离子导电剂。作为电子导电剂,可列举为炭黑、石墨、导电性金属氧化物。作为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可列举为导电性钛氧化物、导电性锌氧化物、导电性锡氧化物等。作为离子导电剂,可列举为季铵盐、季鏻盐、硼酸盐、表面活性剂等。另外,在弹性体层14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添加各种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以列举为润滑剂、硫化促进剂、抗老化剂、光稳定剂、粘度调节剂、加工助剂、阻燃剂、增塑剂、发泡剂、填充剂、分散剂、消泡剂、颜料、脱模剂等。
弹性体层14可以通过交联橡胶的种类、离子导电剂的配合量、电子导电剂的配合等调整为预定的体积电阻率。弹性体层14的体积电阻率根据用途等适当设定为102~1010Ω·cm、103~109Ω·cm、104~108Ω·cm的范围等即可。体积电阻率可以依据JIS K6911进行测定。
弹性体层14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根据用途等在0.1~10mm的范围内等适当设定即可。
表层16至少包含粘合剂聚合物。作为粘合剂聚合物,可以列举为氨基甲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丙烯酸硅酮树脂、丁醛树脂(PVB)、醇酸树脂、聚酯树脂、氟橡胶、氟树脂、氟橡胶与氟树脂的混合物、硅酮树脂、硅酮接枝丙烯酸聚合物、丙烯酸接枝硅酮聚合物、丁腈橡胶、氨基甲酸酯橡胶等。其中,从耐磨损性、柔软性、导电控制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为氨基甲酸酯树脂。
为了赋予导电性,可以在表层16中配合导电剂。作为导电剂,可列举为电子导电剂、离子导电剂。作为电子导电剂,可列举为炭黑、石墨、导电性金属氧化物。作为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可列举为导电性钛氧化物、导电性锌氧化物、导电性锡氧化物等。作为离子导电剂,可列举为季铵盐、季鏻盐、硼酸盐、表面活性剂等。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在表层16中适当添加各种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以列举为增塑剂、流平剂、填充剂、硫化促进剂、加工助剂、脱模剂等。
从带电性等观点出发,表层16的体积电阻率可以设定为半导电区域。具体而言,例如可以设定在1.0×107~1.0×1012Ω·cm的范围内。体积电阻率可以依据JIS K6911进行测定。
表层16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设定在0.1~20μm的范围等。表层16的厚度可以通过使用激光显微镜(例如KEYENCE制造的“VK-9510”等)对截面进行观察来测定。例如,可以针对任意位置的五个部位分别对从弹性体层14的表面到表层16的表面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并通过其平均来表示。
作为基本功能,端部保护层18具有抑制由辊端部的磨损引起的从端部的调色剂泄漏的功能。而且,端部保护层18含有粘合剂聚合物和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通过使端部保护层18含有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辊端部的残余电荷量变多,因此与显影辊10滑动摩擦而劣化的调色剂的荷电性降低,难以在显影辊10上承载调色剂,针对这样的问题,能够提高显影辊10侧的调色剂承载力,电气性地抑制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直至寿命末期为止维持画质。
作为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可列举为氟系的表面改性剂、硅酮系的表面改性剂、丙烯酸系的表面改性剂、丙烯酸硅酮系的表面改性剂等。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可以仅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其中,更优选为氟系的表面改性剂。若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为氟系的表面改性剂,则辊端部的残余电荷量变得特别多,抑制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的效果提高。另外,氟系的表面改性剂容易偏向存在于表面附近,即使少量,上述效果也较高。
作为氟系的表面改性剂,可列举为氟系表面活性剂等。氟系表面活性剂为含氟表面活性剂。作为氟系的表面改性剂,可列举为DIC制造的MEGAFACE系列等。作为硅酮系的表面改性剂,可列举为硅油等。作为丙烯酸系的表面改性剂,可列举为丙烯酸系聚合物、硅酮丙烯酸系聚合物等。丙烯酸系聚合物是由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一种以上构成的丙烯酸系均聚物或丙烯酸系共聚物。硅酮丙烯酸系聚合物为硅酮改性丙烯酸系聚合物。作为丙烯酸硅酮系的表面改性剂,可列举为丙烯酸改性硅酮系聚合物等。
端部保护层18中的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的含量,相对于端部保护层18的粘合剂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0.1~20质量份的范围内。若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的含量相对于粘合剂聚合物100质量份为0.1质量份以上,则抑制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的效果优异。另外,从该观点出发,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的含量相对于粘合剂聚合物100质量份更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而且,若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的含量相对于粘合剂聚合物100质量份为20质量份以下,则可确保粘合剂聚合物量,因此抑制端部保护层的磨损的效果优异。另外,从该观点出发,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的含量相对于粘合剂聚合物100质量份更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
作为端部保护层18的粘合剂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为氨基甲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丙烯酸硅酮树脂、丁醛树脂(PVB)、醇酸树脂、聚酯树脂、氟橡胶、氟树脂、氟橡胶与氟树脂的混合物、硅酮树脂、硅酮接枝丙烯酸聚合物、丙烯酸接枝硅酮聚合物、丁腈橡胶、氨基甲酸酯橡胶。端部保护层18的粘合剂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它们中的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其中,从耐磨损性优异等观点出发,更优选为氨基甲酸酯树脂、氨基甲酸酯橡胶等聚氨基甲酸酯。
作为聚氨基甲酸酯,可列举为分子内具有醚键的醚系聚氨基甲酸酯、分子内具有酯键的酯系聚氨基甲酸酯等。醚系聚氨基甲酸酯包含聚醚多元醇作为多元醇成分。作为聚醚,可列举为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PPG)等。酯系聚氨基甲酸酯包含聚酯多元醇作为多元醇成分。作为聚酯多元醇,可列举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己二醇酯、己二酸乙二醇酯与己二酸丁二醇酯、碳酸酯二醇等的共聚物等。作为聚氨基甲酸酯的异氰酸酯成分,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等。在聚氨基甲酸酯中,从耐磨损性等观点出发,更优选为酯系聚氨基甲酸酯。
端部保护层18可以还含有导热性材料。通过含有导热性材料,端部保护层18的散热性提高,能够抑制由摩擦等的热引起的调色剂劣化,抑制由调色剂的荷电性降低引起的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的效果提高。
从导热性的观点出发,导热性材料的导热率优选为1W/(m·K)以上。作为导热性材料,可列举为无机填料。作为导热性优异的无机填料,可列举为铝、金、铜等金属颗粒、石墨、Graphite、碳纤维等碳材料、氧化铝(alumina)、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氧化镁、滑石、勃姆石、氮化硼、氮化铝、氮化硅、碳化硅等陶瓷颗粒等。其中,从导热效率优异、端部保护层18的散热性优异等观点出发,优选为氧化铝颗粒。
从端部保护层18的散热性的提高效果优异等观点出发,端部保护层18中的导热性材料的含量相对于粘合剂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从耐磨损性、端部保护层的树脂强度等观点出发,端部保护层18中的导热性材料的含量相对于粘合剂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9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份以下。
在端部保护层18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添加各种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以列举为导电剂、增塑剂、流平剂、填充剂、硫化促进剂、加工助剂、脱模剂等。
由于端部保护层18不构成图像形成区域,因此端部保护层18的体积电阻率没有特别限定。端部保护层18的体积电阻率设定为从半导电区域到非导电区域的范围即可。具体而言,例如可以设定在1.0×107~1.0×1015Ω·cm的范围内。体积电阻率可以依据JISK6911进行测定。由于端部保护层18不构成图像形成区域,因此端部保护层18的体积电阻率可以设定为比作为图像形成区域的表层16的体积电阻率高。
端部保护层18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设定为0.1~5.0μm的范围等。端部保护层18的厚度可以通过使用激光显微镜(例如KEYENCE制造的“VK-9510”等)对截面进行观察来测定。例如,可以针对任意位置的五个部位分别对从表层16的表面到端部保护层18的表面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并通过其平均来表示。由于端部保护层18具有预定的厚度,因此在端部保护层18的表面与表层16的表面产生高低差。该高低差抑制图像形成区域的调色剂向辊端部移动,因此也能够得到由此带来的调色剂泄漏抑制的效果。
显影辊10可以通过在轴体12的外周面上形成弹性体层14、在弹性体层14的外周面上形成表层16、在表层16的外周面上在轴向的两端部形成端部保护层18来制造。
弹性体层14例如能够以如下方式形成。首先,将轴体12同轴地设置于辊成形模具的中空部,注入未交联的导电性橡胶组合物,使其加热、固化(交联)后,进行脱模,或者在轴体12的表面对未交联的导电性橡胶组合物进行挤出成形等,由此在轴体12的外周面上形成弹性体层14。
表层16可以通过使用表层16的形成材料(表层用组合物),将其涂布于弹性体层14的外周面并适当进行干燥处理等而形成。表层16的形成材料可以包含稀释溶剂。作为稀释溶剂,可列举为甲基乙基酮(MEK)、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系溶剂、异丙醇(IPA)、甲醇、乙醇等醇系溶剂、己烷、甲苯等烃系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乙酸系溶剂、二乙醚、四氢呋喃等醚系溶剂、水等。
端部保护层18可以通过使用端部保护层18的形成材料(端部保护层用组合物),将其在表层16的外周面上涂布于轴向的两端部并适当进行干燥处理等而形成。端部保护层18的形成材料可以包含稀释溶剂。作为稀释溶剂,可列举为甲基乙基酮(MEK)、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系溶剂、异丙醇(IPA)、甲醇、乙醇等醇系溶剂、己烷、甲苯等烃系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乙酸系溶剂、二乙醚、四氢呋喃等醚系溶剂、水等。
根据以上构成的显影辊10,端部保护层18含有粘合剂聚合物和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因此辊端部的残余电荷量变多,能够抑制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弹性体层用组合物的制备>
将导电性硅橡胶(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X-34-264A/B、混合质量比A/B=1/1”)利用静态混合器混合,由此制备弹性体层用组合物。
<弹性体层的制作>
作为轴体,准备直径为6mm的实心圆柱状的铁棒,在其外周面涂布粘接剂。将该轴体设置于辊成形用模具的中空空间后,将所制备的弹性体层用组合物注入中空空间内,在190℃下加热30分钟使其固化,进行脱模。由此,沿着轴体的外周面形成由导电性硅橡胶构成的辊状的弹性体层(厚度为3mm)。
<表层的制作>
将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东曹公司制造,“NIPPOLLAN5199”)10质量份、聚醚二醇(双官能聚丙二醇)(ADEKA公司制造,“ADEKA聚醚P-1000”)60质量份、聚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东曹公司制造,“CORONATE HX”)30质量份、电子导电剂(炭黑)(LION公司制造,“Ketjen EC300J”)3质量份、离子导电剂(四甲基氯化铵)(东京化成工业公司制造)0.5质量份以固体成分浓度为20质量%的方式溶解于MEK中,使用三辊磨充分地混合、分散。将所制备的表层用组合物辊涂于弹性体层的外周面上,并实施热处理,由此在弹性体层的外周面上形成表层(厚度为15μm)。
<端部保护层的制作>
以成为表中记载的配合(质量份)的方式配合各成分,利用稀释溶剂(MIBK)进行浓度调整,使固体成分浓度为25质量%,制备端部保护层用组合物。接着,将端部保护层用组合物在表层的外周面上辊涂于轴向的两端部(非图像形成区域),并实施热处理,由此在表层的外周面上在轴向的两端部形成端部保护层(厚度为1μm)。通过以上操作,制作显影辊。
用作端部保护层的材料的材料如下。
·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日本聚氨酯工业制造的“NIPPOLLAN5196”
·PPG系多元醇:ADEKA制造的“ADEKA聚醚P1000”
·TDI系异氰酸酯:东曹制造的“CORONATE L”
·表面改性剂<1>:氟系(有氰基),东亚合成制造的“ARON GF400”
·表面改性剂<2>:硅酮系(有氰基),合成品A
·表面改性剂<3>:氟系(无氰基),DIC制造的“MEGAFACE F553”
·表面改性剂<4>:氟系(无氰基),DIC制造的“MEGAFACE F561”
·表面改性剂<5>:硅酮系(无氰基),东亚合成制造的“SYMAC US-270”
·导热性填料<1>:氧化铝,昭和电工制造的“AL-160SG-3”
·导热性填料<2>:氧化镁,协和化学工业制造的“Kyowamag MF30”
(表面改性剂<2>的合成)
在100mL的反应烧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试剂)9.98g(98.64mmol)、丙烯酸酯改性硅油(信越化学工业制造的“X-22-174DX”)1.66g(0.36mmol)、甲基丙烯腈(试剂)0.07g(1mmol)、二甲基1,1’-偶氮双(1-环己烷羧酸酯)(和光纯药工业制造的“VE-73”)1.24g(4mmol)以及MEK10.50g,边搅拌边进行5分钟氮气鼓泡后,在80℃的内液温度下聚合7小时。之后,加入MEK19.45g,得到固体成分为30%的表面改性剂<2>(合成品A)。
使用所制作的显影辊,进行调色剂泄漏的评价。另外,使用所制作的显影辊,进行残余电荷量的测定。进一步地,使用所制备的端部保护层用组合物,对膜电阻进行测定。将端部保护层用组合物的配合组成(质量份)和评价结果示于以下的表中。
(调色剂泄漏)
将所制作的显影辊在HH环境(32.5℃×85%RH)下养护4小时后,装入市售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兄弟工业制造的“HL-L9319CDW”),连续打印1,000张纯白图像后,对辊端部进行观察。如果调色剂未从辊端部漏出,则接着连续打印1,000张纯白图像,对辊端部进行观察。反复进行该操作直至调色剂从辊端部泄漏为止,对直至调色剂泄漏为止的耐久张数进行调查。
(残余电荷量)
从电源(放大器)对所制作的显影辊施加电压(1,000μA),利用表面电位计对停止施加5秒后的端部保护层中的残余电荷量进行测定。
(膜电阻)
通过将端部保护层用组合物棒涂在脱模PET上并进行热处理而成膜(厚度为15~30μm)。将所得到的膜从脱模PET剥离,作为评价片样品。使用电阻率计(测定量程为104~1018Ω)(Keithley Instruments制造,“6517B型静电计”),依据JIS-K6911,测定对评价片样品施加500V的施加电压时的体积电阻率(Ω·cm)。
Figure BDA0003595999330000121
表2
Figure BDA0003595999330000131
比较例1的端部保护层不包含表面改性剂。在比较例2~4中,端部保护层包含表面改性剂,但不包含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因此,比较例1~4容易发生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另一方面,在实施例中,端部保护层包含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因此,在实施例中,不易发生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
而且,对实施例2、5进行比较可知,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为氟系的表面改性剂时,抑制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的效果提高。另外,对实施例4、6、7进行比较可知,端部保护层除了包含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以外还包含导热性材料时,抑制从辊端部的调色剂泄漏的效果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的任何限定,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6)

1.一种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具备:轴体;弹性体层,其形成于所述轴体的外周面上;表层,其形成于所述弹性体层的外周面上;以及端部保护层,其在所述表层的外周面上形成于轴向的两端部,
所述端部保护层含有粘合剂聚合物和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为氟系的表面改性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氰基的表面改性剂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粘合剂聚合物100质量份为0.1~20质量份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聚合物为聚氨基甲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保护层还含有导热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性材料为氧化铝颗粒。
CN202080072269.4A 2019-11-29 2020-11-20 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 Active CN1145562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6100 2019-11-29
JP2019216100A JP7269159B2 (ja) 2019-11-29 2019-11-29 電子写真機器用現像ロール
PCT/JP2020/043349 WO2021106773A1 (ja) 2019-11-29 2020-11-20 電子写真機器用現像ロ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6233A CN114556233A (zh) 2022-05-27
CN114556233B true CN114556233B (zh) 2023-07-14

Family

ID=76087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2269.4A Active CN114556233B (zh) 2019-11-29 2020-11-20 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74875B2 (zh)
JP (1) JP7269159B2 (zh)
CN (1) CN114556233B (zh)
WO (1) WO202110677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16838A (ja) * 2008-03-07 2009-09-24 Sharp Corp キャリア、現像剤、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37914A (ja) * 2009-12-28 2011-07-14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導電性ローラ及び現像装置
JP4803771B1 (ja) * 2011-01-19 2011-10-26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現像ローラ、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37512A (ja) * 2010-12-24 2012-07-1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56396A (ja) * 2016-02-29 2017-09-07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機器用帯電ロ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80340B2 (ja) * 1997-04-18 2004-10-2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現像ローラ及び現像装置
JP2001194892A (ja) 2000-01-12 2001-07-19 Ricoh Co Ltd 現像ロール
JP2005169873A (ja) * 2003-12-11 2005-06-30 Ricoh Co Ltd 複合材料成形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現像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404108B2 (ja) 2007-06-12 2010-01-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一成分現像装置
JP2011017968A (ja) * 2009-07-10 2011-01-27 Oki Data Corp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58985B (zh) * 2010-08-19 2014-03-19 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 改性聚合物基底、其制造方法以及表面处理剂
CN103314330B (zh) * 2011-01-19 2016-04-13 信越聚合物股份有限公司 显影辊、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783870B2 (ja) 2011-09-29 2015-09-24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機器用現像ロール
JP5998001B2 (ja) * 2012-10-03 2016-09-28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装置用現像部材
JP6070201B2 (ja) * 2013-01-11 2017-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担持体
JP5968257B2 (ja) * 2013-03-29 2016-08-10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改質ゴム弾性体および電子写真用部材
JP2015215545A (ja) * 2014-05-13 2015-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05202B2 (ja) 2014-05-16 2018-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603642B2 (ja) * 2016-10-03 2019-11-06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現像ローラ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01374A (ja) 2017-12-07 2019-06-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導電性ロー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16838A (ja) * 2008-03-07 2009-09-24 Sharp Corp キャリア、現像剤、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37914A (ja) * 2009-12-28 2011-07-14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導電性ローラ及び現像装置
JP2012137512A (ja) * 2010-12-24 2012-07-1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03771B1 (ja) * 2011-01-19 2011-10-26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現像ローラ、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56396A (ja) * 2016-02-29 2017-09-07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機器用帯電ロ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74875B2 (en) 2023-10-03
JP2021086056A (ja) 2021-06-03
JP7269159B2 (ja) 2023-05-08
CN114556233A (zh) 2022-05-27
WO2021106773A1 (ja) 2021-06-03
US20220260939A1 (en) 2022-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54420B1 (ko) 롤 부재, 대전 장치,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US20120288306A1 (en) Conductive memb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ice
US8747701B2 (en) Electroconductive rubber composition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es and charging roller for use in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es manufactured using the same
JP2014065811A (ja) 電子写真機器用導電性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機器用導電性部材
US10444655B2 (en) Charging roll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equipment
US10656555B2 (en) Development roll for electrophotography device
CN114556233B (zh) 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
US20230314980A1 (en) Charging roll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2021096377A (ja) 電子写真機器用導電性ロール
CN111373331A (zh) 电子照相设备用显影辊
JP6637758B2 (ja) 電子写真機器用導電性部材
JP6722613B2 (ja) 電子写真機器用帯電ロール
US10859938B2 (en) Charging memb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equipment
US11385564B2 (en) Development roll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ice
JP2007199599A (ja) 帯電ローラ
CN112005172A (zh) 电子照相设备用导电性辊
WO2023127398A1 (ja) 電子写真機器用帯電ロールおよび電子写真機器用帯電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US10795277B2 (en) Charging memb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