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4772A - 滑轨总成 - Google Patents

滑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4772A
CN114554772A CN202011363617.1A CN202011363617A CN114554772A CN 114554772 A CN114554772 A CN 114554772A CN 202011363617 A CN202011363617 A CN 202011363617A CN 114554772 A CN114554772 A CN 114554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support
wall
assembly
sl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636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庚金
杨顺和
周继志
王俊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King Sli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King Sli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King Sli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636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547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54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47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8Construction of rack or frame
    • H05K7/183Construction of rack or frame support rail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一种滑轨总成,包含有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以及一第三轨。该第一轨包含一支撑特征;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该第三轨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轨与该第二轨之间;当该滑轨总成处于一预定状态时,该支撑特征以一预定距离超出该第三轨的一端部,且该支撑特征用以支撑该第二轨。

Description

滑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轨,特别是指一种无论滑轨有无设置收合锁定机制,皆能让滑轨在收合位置时额外提供支撑,以强化其结构的支撑强度。
背景技术
如美国专利公告号US 6,820,954 B2(以下简称'954专利案)揭露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外轨、一中轨与一内轨。其中,当该外轨、该中轨与该内轨相对彼此延伸,使该滑轨总成处于一延伸状态时,该内轨通过一控制器可以相对该中轨被锁定(如该'954专利案的图6或图16所示)。然而,该'954专利案并未揭露该内轨相对该外轨收合时,该内轨可由该外轨(或该外轨上的相关构件)支撑,且该'954专利案也未揭露该滑轨总成的内轨相对外轨收合时具有锁定机制。
如美国专利公告号US 10,244,868 B2(以下简称'868专利案)揭露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与一第三轨可相对彼此位移。其中,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锁定在一收合位置(如该'868专利案的图17所示),有利于滑轨总成的整体长度缩减,如此可让滑轨总成应用于一狭隘空间的环境(如该'868专利案的图21所示)。然而,该'868专利案并未揭露该第三轨相对该第一轨收合时,该第三轨可由该第一轨(或该第一轨上的相关构件)支撑,且该'868专利案也未揭露该滑轨总成的该第三轨相对该第一轨收合时具有锁定机制。
如美国专利公告号10,631,639B2(以下简称'639专利案)揭露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与一第三轨活动地安装在该第一轨与该第二轨之间。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处于一收合位置时,通过一操作件与一挡件的相互阻挡能防止该第二轨从该收合位置往一第一方向(开启方向)位移(如该'639专利案的图5)。然而,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处于该收合位置时,该操作件并未被第一轨(或第一轨上的相关构件)支撑,因此,结构强度或支撑强度仍有改善空间。
如美国专利公告号8,282,176B1(以下简称'176专利案)揭露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与一第三轨活动地安装在该第一轨与该第二轨之间。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处于一收合位置时(如该'176专利案的图6),通过一锁件与一挡部的相互阻挡能防止该第二轨从该收合位置往一开启方向位移,且通过一释放件的一操作部被往外拉出,该锁件枢转而能脱离该挡部。然而,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处于该收合位置时,该释放件并未被第一轨(或第一轨上的相关构件)支撑,因此,结构强度或支撑强度仍有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强化滑轨在收合位置时的结构强度的滑轨总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以及一第三轨。该第一轨包含一支撑特征;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纵向地位移;该第三轨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轨与该第二轨之间;其中,当该滑轨总成处于一预定状态时,该支撑特征以一预定纵向距离超出该第三轨的一端部,且该支撑特征用以支撑该第二轨。
较佳地,该支撑特征位于相邻该第一轨的一端部。
较佳地,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连接件设置于该第二轨,当该滑轨总成处于该预定状态时,该支撑特征通过该连接件支撑该第二轨。
较佳地,该连接件连接在相邻该第二轨的一端部。
较佳地,该连接件包含一上段、一下段与一中间段位于该上段与该下段之间,该支撑特征包含一上支撑墙、一下支撑墙与一中间墙连接在该上支撑墙与该下支撑墙之间,该支撑特征的下支撑墙用以支撑该连接件的下段。
较佳地,该支撑特征的上支撑墙用以支撑该连接件的上段。
较佳地,该支撑特征的上支撑墙与下支撑墙用以分别至少局部地包覆该连接件的上段与下段。
较佳地,该第一轨具有一第一墙、一第二墙与一纵向墙连接在该第一轨的第一墙与第二墙之间,且该第一轨配置有一支撑件,该支撑件具有一第一支撑部、一第二支撑部与一纵向部连接在该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之间;该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纵向部分别相邻该第一轨的第一墙、第二墙与纵向墙。
较佳地,该第一轨的第一墙、第二墙与纵向墙共同定义一第一通道用以容纳该第三轨,且该第三轨具有多个墙共同定义一第二通道用以容纳该第二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一第三轨以及一锁件。该第一轨包含一支撑特征;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纵向地位移;该第三轨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轨与该第二轨之间;该锁件可相对该第二轨活动;其中,当该滑轨总成处于一收合状态时,该第三轨相对该第一轨收合,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三轨处于一收合位置,且该第二轨通过该锁件处于一锁定状态能相对该第一轨锁定,用以防止该第二轨往一开启方向离开该收合位置;其中,当该滑轨总成处于该收合状态时,该支撑特征以一预定纵向距离超出该第三轨的一端部,且该支撑特征用以支撑该第二轨。
较佳地,当该锁件从该锁定状态被操作而转换至一解锁状态时,该第二轨不能相对该第一轨锁定,用以允许该第二轨往该开启方向离开该收合位置。
较佳地,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连接件设置于该第二轨,该锁件可操作地连接该第二轨与该连接件的其中之一,当该滑轨总成处于该收合状态时,该支撑特征通过该连接件支撑该第二轨。
较佳地,该锁件可操作地在该连接件的一容纳空间活动;当该锁件处于该锁定状态与该解锁状态的其中之一时,该锁件的至少一部位是暴露至该容纳空间外。
较佳地,该连接件的一预定部位具有供使用者识别该锁件处于该锁定状态与该解锁状态的其中之一的至少一识别特征。
较佳地,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操作件用以操作该锁件从该锁定状态转换至该解锁状态。
较佳地,该操作件可操作地在该连接件的一容纳空间活动;当该锁件处于该锁定状态与该解锁状态的其中之一时,该操作件的至少一部位是暴露至该容纳空间外。
较佳地,该连接件具有一主体部,该主体部包含一上段、一下段与一中间段位于该上段与该下段之间,该支撑特征包含一上支撑墙、一下支撑墙与一中间墙连接在该上支撑墙与该下支撑墙之间;该支撑特征的上支撑墙与下支撑墙用以分别支撑该主体部的上段与下段。
较佳地,该连接件还包含一延伸部连接该主体部的中间段,且该操作件可活动地安装在该连接件的延伸部。
较佳地,该第一轨配置有一支撑件,且该支撑件与该第一轨的其中之一设置有一阻挡部,该阻挡部用以供该锁件处于该锁定状态时锁定;该支撑特征设置于该支撑件。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观点,一种滑轨总成适用于一机架,该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以及一第三轨。该第一轨通过一安装件安装至该机架,该第一轨包含一支撑特征;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纵向地位移;该第三轨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轨与该第二轨之间;其中,当该滑轨总成处于一收合状态时,该第三轨相对该第一轨收合,且该安装件是相邻该第三轨的一端部;其中,当该滑轨总成处于一收合状态时,该支撑特征以一预定纵向距离超出该第三轨的该端部,且该支撑特征用以支撑该第二轨。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显示图2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处于一预定状态的局部断面示意图。
图5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一第一轨可通过安装件安装至一机架,且一承载物可通过一第二轨可安装至该第一轨的通道内的一第三轨的示意图。
图6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安装至该机架的示意图。
图7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显示图7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滑轨总成处于该预定状态,且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被锁定的示意图。
图10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滑轨总成处于该预定状态,且该第二轨未相对该第一轨被锁定的示意图。
图11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往一开启方向位移的示意图。
图12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往一收合方向位移的示意图。
图13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滑轨总成,且锁件处于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滑轨总成,且锁件处于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滑轨总成,且锁件处于该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滑轨总成,且锁件处于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滑轨总成20包含一第一轨22(例如外轨)、一第二轨24(例如内轨)以及一第三轨26(例如中轨)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轨22与该第二轨24之间。该第一轨22、该第二轨24与该第三轨26皆具有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例如是前端部与后端部,但实施上不局限。进一步而言,该第一轨22具有第一端部22a与第二端部22b;该第二轨24具有第一端部24a与第二端部24b;且该第三轨26具有第一端部26a与第二端部26b。此外,该第三轨26的长度小于该第一轨22的长度与该第二轨24的长度,且该第一轨22的长度与该第二轨24的长度实质上相同,但实施上不局限。其中,该第一轨22、该第二轨24与该第三轨26可相对彼此纵向地位移。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实施例以X轴方向为纵向(或滑轨的长度方向或位移方向),Y轴方向为横向(或滑轨的侧向),且Z轴方向为垂直方向(或滑轨的高度方向)。
该第一轨22包含一支撑特征28。较佳地,该支撑特征28位于相邻该第一轨22的一端部(例如第一端部22a),在此,以该第一轨22配置有一支撑件30,该支撑件30连接(例如固接)至该第一轨22而可视为该第一轨22的一部分,且该支撑特征28设置于该支撑件30为例。在此,该支撑特征28整合至该支撑件30,因此,该第一轨22、该支撑件30与该支撑特征28可视为一体。
较佳地,如图1所示,该第一轨22具有一第一墙32a、一第二墙32b与一纵向墙34连接在该第一轨22的第一墙32a与第二墙32b之间。该支撑件30具有一第一支撑部36a、一第二支撑部36b与一纵向部38连接在该支撑件30的第一支撑部36a与该第二支撑部36b之间,且该支撑件30的第一支撑部36a、第二支撑部36b与纵向部38分别相邻该第一轨22的第一墙32a、第二墙32b与纵向墙34。
较佳地,该第一轨22的第一墙32a、第二墙32b与纵向墙34共同定义一第一通道用以容纳该第三轨26;相似地,该第三轨26具有多个墙共同定义一第二通道用以容纳该第二轨24。
当该滑轨总成20处于一预定状态(例如图2所示的收合状态)时,该第三轨26相对该第一轨22收合,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三轨26或该第一轨22处于一收合位置R,其中,该支撑特征28以一预定纵向距离L超出该第三轨26的一端部(例如第一端部26a),且该支撑特征28用以支撑该第二轨24。
较佳地,该滑轨总成20还包含一连接件40设置于该第二轨24。例如,该连接件40连接(例如固接)至该第二轨24而可视为该第二轨24的一部分,且该连接件40连接在相邻该第二轨24的一端部(例如第一端部24a),其中,该连接件40可通过卡接、扣接、抵接或铆接等方式连接至该第二轨24,但实施上不局限;当该滑轨总成20处于该预定状态时,该支撑特征28通过该连接件40支撑该第二轨24(如图2所示)。
如图2至图4所示,该连接件40包含一上段42a、一下段42b与一中间段44位于该上段42a与该下段42b之间,该支撑特征28包含一上支撑墙46a、一下支撑墙46b与一中间墙48连接在该上支撑墙46a与该下支撑墙46b之间,该支撑特征28的下支撑墙46b用以支撑该连接件40的下段42b;或者,该支撑特征28的上支撑墙46a用以支撑该连接件40的上段42a。
由此可知,当该滑轨总成20处于该预定状态(例如收合状态)时,由于该第三轨26的长度小于该第二轨24的长度,该第二轨24的端部(例如第一端部24a)及其相邻轨段无法被该第三轨26支撑,在此情况下,可通过该支撑特征28支撑该连接件40,使该第二轨24处于该收合位置R时也能够被支撑,据此,可确保该滑轨总成20处于该预定状态时的结构强度或稳定性。
较佳地,该支撑特征28的上支撑墙46a用以至少局部地包覆该连接件40的上段42a;或者,该支撑特征28的下支撑墙46b用以至少局部地包覆该连接件40的下段42b。据此,当该滑轨总成20处于该预定状态(例如收合状态)时,该第一轨22通过该支撑特征28包覆该连接件40,可让该第二轨24处于该收合位置R时,防止该连接件40往垂直方向(Z轴方向)或横向(Y轴方向)的活动,以确保机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而言,该支撑特征28的上支撑墙46a具有一第一支撑段K1与一第二支撑段K2实质上垂直地连接该第一支撑段K1。该第一支撑段K1、该第二支撑段K2与该中间墙48的一第一墙部48a共同定义一第一空间52可至少局部地容纳该连接件40的上段42a(如图4所示)。或者,该支撑特征28的下支撑墙46b具有一第三支撑段K3与一第四支撑段K4实质上垂直地连接该第三支撑段K3。该第三支撑段K3、该第四支撑段K4与该中间墙48的一第二墙部48b共同定义一第二空间54可至少局部地容纳该连接件40的下段42b(如图4所示)。
如图5与图6所示,该滑轨总成20适用于一机架56。其中,为了将该第一轨22安装至该机架56,该第一轨22(的纵向墙34)的一预定位置必须设置有至少一安装特征55(例如孔),在此情况下,该第三轨26的长度必须小于该第一轨22的长度,才能让至少一安装件58(例如螺丝或螺栓,但不局限)穿入至该安装特征55内,用以将该第一轨22固定至该机架56的一柱体56a。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安装件58安装至该机架56后,所述安装件58并未阻挡在该第三轨26的位移路径上,亦即,该第三轨26相对该第一轨22可纵向地位移。
进一步而言,当该滑轨总成20处于该预定状态(例如收合状态)时,该第三轨26相对该第一轨22收合,且所述安装件58是相邻该第三轨26的一端部(第一端部26a)。其中,当该滑轨总成20处于该预定状态(例如收合状态)时,该第三轨26相对该第一轨22收合,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三轨26处于该收合位置R,其中,该支撑特征28以上述预定纵向距离L超出该第三轨26的该端部(例如第一端部26a),且该支撑特征28通过该连接件40可支撑该第二轨24,据此,可确保该滑轨总成20处于该预定状态时的结构强度或稳定性。值得一提得是,该第二轨24可用以承载一承载物60。
如图7至图9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滑轨总成。此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实质上在于: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锁件202可相对该第二轨24活动,且该支撑件30与该第一轨22的其中之一设置有一阻挡部204,该阻挡部204用以与该锁件202搭配使用。在此,以该支撑件30的支撑特征28(的中间墙48)设置有该阻挡部204为例(如图7所示),但实施上不局限。较佳地,该支撑件30的支撑特征28(的中间墙48)设置有一预定结构205,且该预定结构205具有该阻挡部204。
较佳地,该锁件202可操作地连接该第二轨24与该连接件40的其中之一,在此,以该锁件202通过一轴件206枢接至该第二轨24。该锁件202具有一锁部208a与一驱动部208b,且该轴件206位于该锁部208a与该驱动部208b之间。
较佳地,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弹性件210用以提供弹力至该锁件202,且该弹性件210具有一第一弹力部212a、一第二弹力部212b与一安装部214连接在该第一弹力部212a与该第二弹力部212b之间,且该安装部214安装在该轴件206,其中,该第二弹力部212b相邻且接触该驱动部208b。
较佳地,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操作件216用以操作该锁件202活动。
进一步而言,当该滑轨总成处于一收合状态时,该第三轨26相对该第一轨22收合,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三轨26处于该收合位置R(此部分已记载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2及其相关说明,为了简明起见,不另赘述),且该第二轨24通过该锁件202处于一锁定状态S1能锁定该阻挡部204,使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一轨22锁定,用以防止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一轨22往一开启方向D1离开该收合位置R(如图9所示)。此外,当该滑轨总成处于该收合状态时,该支撑特征28以该预定纵向距离L超出该第三轨26的端部(例如第一端部26a),且该支撑特征28用以支撑该第二轨24(此部分已记载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2及其说明,为了简明起见,不另赘述)。
较佳地,当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一轨22处于该收合位置R时,可通过该支撑特征28的上支撑墙46a与下支撑墙46b分别支撑该连接件40的上段42a与下段42b,使该第二轨24处于该收合位置R时也因此被支撑,据此,可确保该滑轨总成20处于该预定状态时的结构强度(如图9或配合图4所示),也有助于该锁件202处于该锁定状态S1锁定该阻挡部204的稳定性(如图9所示)。
较佳地,当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一轨22处于该收合位置R时,可通过该支撑特征28的上支撑墙46a与下支撑墙46b分别至少局部地包覆该连接件40的上段42a与下段42b,防止该连接件40往上述垂直方向(Z轴方向)或横向(Y轴方向)的活动,以确保机构的稳定性(如图9或配合图4所示)。
较佳地,当该第二轨24处于该收合位置R时,该锁件202通过该弹性件210的第一弹力部212a接触在该预定结构205与该连接件40的一壁面41之间而能保持在该锁定状态S1。此时,该弹性件210的第一弹力部212a累积一弹力(如图9所示)。另一方面,该弹性件210的第二弹力部212b提供一第二弹力至该锁件20的驱动部208b,而该锁件20的驱动部208b响应该第二弹力而作用至该操作件216,使该操作件216露出在该第二轨24的连接件40之外。
较佳地,如图8所示,该连接件40具有一主体部40a与一延伸部40b,其中,该主体部40a包含该上段42a、该下段42b与该中间段44位于该上段42a与该下段42b之间;该延伸部40b连接该主体部40a的中间段44,且该操作件216可活动地安装在该连接件40的延伸部40b。
较佳地,该操作件216可操作地在该连接件40的一容纳空间X活动(如图9所示);当该锁件202处于该锁定状态S1时,该锁件202的锁部208a与该阻挡部204形成锁定关系,该操作件216处于一第一位置P1,且该操作件216的至少一部位216a(例如是操作部)是暴露至该容纳空间X外(如图9所示),用以供使用者识别该锁件202处于该锁定状态S1,例如,当该第二轨24处于该收合位置R时,用户可据此判断该锁件202处于该锁定状态S1且锁定该阻挡部204。
如图9至图11所示,当该锁件202从该锁定状态S1(如图9所示)被操作而转换至一解锁状态S2时(如图10所示),该锁件202的锁部208a与该阻挡部204解除锁定关系,亦即该锁件202不能锁定该阻挡部204,使该第二轨24不能相对该第一轨22锁定,用以允许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一轨22能往该开启方向D1离开该收合位置R。例如,该第二轨24可相对该第一轨22从该收合位置R(如图10所示)往该开启方向D1纵向地位移至一延伸位置E(如图11所示)。
较佳地,该操作件216用以操作该锁件202从该锁定状态转S1换至该解锁状态S2。例如,使用者可施加一力量F至该操作件216,使该操作件216从该第一位置P1活动至一第二位置P2且接触该锁件202的驱动部208b,此时该弹性件210的第二弹力部212b累积一弹力,而该锁件202从该锁定状态S1(如图9所示)枢转一角度至该解锁状态S2(如图10所示),以致该锁件202的锁部208a不再锁定该阻挡部204。另一方面,此时若未将该第二轨24往该开启方向D1拉出,而放开原对该操作件216的施加力量F时,则该弹性件210的第二弹力部212b释放该累积的弹力,致该锁件20的驱动部208b响应该弹力而作用至该操作件216,使该操作件216回复露出在该第二轨24的连接件40之外。
值得一提的是,当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一轨22处于该延伸位置E时(如图11所示),由于该弹性件210的第一弹力部212a不再接触在该预定结构205与该连接件40的壁面41之间,因此,该弹性件210的第一弹力部212a释放该弹力,且该操作件216保持在该第二位置P2。
如图11与图12所示,当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一轨22从该延伸位置E(如图11所示)往一收合方向D2位移至上述收合位置R的过程中,该弹性件210的第一弹力部212a会接触该预定结构205(如图12所示),随后,该锁件202再次地通过该弹性件210的第一弹力部212a接触在该预定结构205与该连接件40的壁面41之间而能再次累积该弹力(此部分可配合参阅图10所示),使该锁件202从该解锁状态S2(如图10所示)回到该锁定状态S1(此部分可配合参阅图9所示),且该锁件202通过该驱动部208b能驱动该操作件216从该第二位置P2(如图10所示)回到该第一位置P1(如图9所示)。因此,在收合位置,用户可通过该操作件216的位置以据此判断该锁件202处于该锁定状态S1或未处于该锁定状态S1,提醒使用者滑轨的收合位置是已达到或未达到,以及滑轨是否处于锁定状态。
如图13与图14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滑轨总成。此第三实施例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差异实质上在于:省略第二实施例的操作件216。此第三实施例的锁件300可直接被操作而从锁定状态S1(如图13所示)转换至解锁状态S2(如图14所示),且该锁件300具有至少一部位302(例如操作部)连接该驱动部308b。
具体而言,该锁件300可操作地在该连接件40的容纳空间X活动;当该锁件300处于该锁定状态S1时(如图13所示),该锁件300的该至少一部位302是暴露至该容纳空间X外,也能够用以供使用者识别该锁件300处于该锁定状态S1或未处于该锁定状态S1。较佳地,该锁件300的该至少一部位302具有一识别特征304(例如是颜色、形状、文字或符号,但实施上不局限),可供使用者更容易识别该锁件300处于该锁定状态S1(如图13所示)。进一步而言,使用者可以施加力量F至该锁件300的该至少一部位302,使该锁件300从该锁定状态S1(如图13所示)转换至该解锁状态S2(如图14所示)。
如图15与图16绘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滑轨总成。此第四实施例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差异实质上在于:省略第二实施例的操作件216。此第四实施例的锁件400可直接被操作而从锁定状态S1(如图15所示)转换至解锁状态S2(如图16所示),且该锁件400具有至少一部位402(例如操作部)连接该驱动部408b。
较佳地,连接件40的一预定部位(例如延伸部40b)具有一开口404连通该连接件40的容纳空间X,且该锁件400的该至少一部位402通过该开口404暴露至该容纳空间X外。
较佳地,该连接件40的该预定部位(例如延伸部40b)具有供使用者识别该锁件400处于该锁定状态S1与该解锁状态S2的其中之一的至少一识别特征(例如是颜色、形状、文字或符号,但实施上不局限),例如一第一识别特征406a与一第二识别特征406b。具体而言,当该锁件400处于该锁定状态S1时,该至少一部位402(例如操作部)的位置是对应该第一识别特征406a(如图15所示),用以供使用者识别该锁件400处于该锁定状态S1;当该锁件400处于该解锁状态S2时,该至少一部位402(例如操作部)的位置是对应该第二识别特征406b(如图16所示),用以供使用者识别该锁件400处于该解锁状态S2。进一步而言,使用者可以施加力量F至该锁件400的至少一部位402,使该锁件400从该锁定状态S1(如图15所示)转换至该解锁状态S2(如图16所示)。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增进功效与优点即在于:
1.当该滑轨总成20处于预定状态时,该支撑特征28以一预定纵向距离L超出该第三轨26的端部,且该支撑特征28用以支撑该第二轨26。
2.该第三轨26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轨22与该第二轨24之间,且该第三轨26的长度小于该第一轨22的长度与该第二轨24的长度。
3.当该滑轨总成20处于该预定状态(例如收合状态)时,可通过该支撑特征28支撑该连接件40,使该第二轨24处于该收合位置R时也能够被支撑,据此,可确保该滑轨总成20处于该预定状态时的结构强度或稳定度,也有助于该锁件202处于该锁定状态S1锁定该阻挡部204的稳定性。
4.当该滑轨总成20处于该预定状态(例如收合状态)时,该第一轨22通过该支撑特征28包覆该连接件40,可让该第二轨24处于该收合位置R时,防止该连接件40往垂直方向(Z轴方向)或横向(Y轴方向)的活动,以确保机构的稳定性。
5.该操作件216的至少一部位216a(例如是操作部)是暴露至该容纳空间X外(如图9所示),用以供使用者识别该锁件202处于该锁定状态S1或未处于该锁定状态S1。
6.在省略操作件216的情况下,该锁件(300;400)亦可直接被操作(如图13、图14与图15、图16),且该锁件(300,400)具有识别特征(304;406a,406b)用以供使用者识别该锁件202处于该锁定状态S1或该锁定状态S2。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及一第三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轨包含一支撑特征;
所述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纵向地位移;以及
所述第三轨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轨与该第二轨之间;
其中,当该滑轨总成处于一预定状态时,该支撑特征以一预定纵向距离超出该第三轨的一端部,且该支撑特征用以支撑该第二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特征位于相邻该第一轨的一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连接件设置于该第二轨,当该滑轨总成处于该预定状态时,该支撑特征通过该连接件支撑该第二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连接在相邻该第二轨的一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含一上段、一下段与一中间段位于该上段与该下段之间,该支撑特征包含一上支撑墙、一下支撑墙与一中间墙连接在该上支撑墙与该下支撑墙之间,该支撑特征的下支撑墙用以支撑该连接件的下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特征的上支撑墙用以支撑该连接件的上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特征的上支撑墙与下支撑墙用以分别至少局部地包覆该连接件的上段与下段。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具有一第一墙、一第二墙与一纵向墙连接在该第一轨的第一墙与第二墙之间,且该第一轨配置有一支撑件,该支撑件具有一第一支撑部、一第二支撑部与一纵向部连接在该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之间;该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纵向部分别相邻该第一轨的第一墙、第二墙与纵向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的第一墙、第二墙与纵向墙共同定义一第一通道用以容纳该第三轨,且该第三轨具有多个墙共同定义一第二通道用以容纳该第二轨。
10.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一第三轨及一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轨包含一支撑特征;
所述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纵向地位移;
所述第三轨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轨与该第二轨之间;以及
所述锁件可相对该第二轨活动;
其中,当该滑轨总成处于一收合状态时,该第三轨相对该第一轨收合,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三轨处于一收合位置,且该第二轨通过该锁件处于一锁定状态能相对该第一轨锁定,用以防止该第二轨往一开启方向离开该收合位置;
其中,当该滑轨总成处于该收合状态时,该支撑特征以一预定纵向距离超出该第三轨的一端部,且该支撑特征用以支撑该第二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当该锁件从该锁定状态被操作而转换至一解锁状态时,该第二轨不能相对该第一轨锁定,用以允许该第二轨往该开启方向离开该收合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连接件设置于该第二轨,该锁件可操作地连接该第二轨与该连接件的其中之一,当该滑轨总成处于该收合状态时,该支撑特征通过该连接件支撑该第二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件可操作地在该连接件的一容纳空间活动;当该锁件处于该锁定状态与该解锁状态的其中之一时,该锁件的至少一部位是暴露至该容纳空间外。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一预定部位具有供使用者识别该锁件处于该锁定状态与该解锁状态的其中之一的至少一识别特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操作件用以操作该锁件从该锁定状态转换至该解锁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可操作地在该连接件的一容纳空间活动;当该锁件处于该锁定状态与该解锁状态的其中之一时,该操作件的至少一部位是暴露至该容纳空间外。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具有一主体部,该主体部包含一上段、一下段与一中间段位于该上段与该下段之间,该支撑特征包含一上支撑墙、一下支撑墙与一中间墙连接在该上支撑墙与该下支撑墙之间;该支撑特征的上支撑墙与下支撑墙用以分别支撑该主体部的上段与下段。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含一延伸部连接该主体部的中间段,且该操作件可活动地安装在该连接件的延伸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配置有一支撑件,且该支撑件与该第一轨的其中之一设置有一阻挡部,该阻挡部用以供该锁件处于该锁定状态时锁定;该支撑特征设置于该支撑件。
20.一种滑轨总成,适用于一机架,该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及一第三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轨通过一安装件安装至该机架,该第一轨包含一支撑特征;
所述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纵向地位移;以及
所述第三轨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轨与该第二轨之间;
其中,当该滑轨总成处于一收合状态时,该第三轨相对该第一轨收合,且该安装件是相邻该第三轨的一端部;
其中,当该滑轨总成处于一收合状态时,该支撑特征以一预定纵向距离超出该第三轨的该端部,且该支撑特征用以支撑该第二轨。
CN202011363617.1A 2020-11-27 2020-11-27 滑轨总成 Pending CN1145547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3617.1A CN114554772A (zh) 2020-11-27 2020-11-27 滑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3617.1A CN114554772A (zh) 2020-11-27 2020-11-27 滑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4772A true CN114554772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67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63617.1A Pending CN114554772A (zh) 2020-11-27 2020-11-27 滑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547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75338B1 (en) Slide rail assembly
EP3322269B1 (en) Bracket device and slide rail assembly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030111942A1 (en) Front release for a slide assembly
KR101385629B1 (ko) 서랍
US20080211366A1 (en) Compact multifunctional self-closing slide assembly
EP3417740B1 (en) Telescopic rail with locking mechanism
EP3826441B1 (en) Slide rail mechanism
US10716398B1 (en) Slide rail assembly
US20050017613A1 (en) Front-release lock arrangement for slide assembly
CN108851656B (zh) 滑轨总成
CN114554772A (zh) 滑轨总成
CN107763070B (zh) 滑轨总成
CN102038371B (zh) 可拉出的家具部件的关闭系统和家具
TW201914397A (zh) 托架裝置
US10736420B2 (en) Bracket device
TWI712379B (zh) 滑軌總成
TWI733625B (zh) 滑軌總成
CN111755998B (zh) 缆线臂托架及缆线臂托架系统
CN112754197B (zh) 滑轨总成
CN112841949A (zh) 滑轨机构
CN111050521A (zh) 滑轨总成
CN113455843B (zh) 滑轨总成
CN111188970B (zh) 托架装置
CN216974469U (zh) 推拉锁及推拉门窗
CN115989932A (zh) 滑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