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7134A - 分动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分动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7134A
CN114537134A CN202210255639.9A CN202210255639A CN114537134A CN 114537134 A CN114537134 A CN 114537134A CN 202210255639 A CN202210255639 A CN 202210255639A CN 114537134 A CN114537134 A CN 114537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haft
input shaft
insections
shaft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56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37134B (zh
Inventor
王志明
王男
赵雪松
杨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2556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71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7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7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37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7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3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 B60K17/34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having a transfer gear
    • B60K17/34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having a transfer gear the transfer gear being a differential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动器及车辆。分动器包括输入轴、前输出轴和后输出轴,后输出轴位于输入轴的外周且与输入轴间隔设置,分动器还包括:差速部,位于输入轴的外周,差速部具有第一传输端、第二传输端以及与输入轴传动连接的输入端,第一传输端与前输出轴传动连接;动力切换件,位于输入轴和后输出轴的外周,动力切换件沿输入轴的轴线可移动地设置,动力切换件能够与输入轴、第二传输端和后输出轴中的至少两个啮合设置,以通过不同路径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和/或后输出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分动器既具有动力性,又具有经济性。

Description

分动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动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分动器是一种齿轮传动系统,其输入轴直接或通过万向传动装置与变速器输出轴相连,而其输出轴则有若干个,分别经万向传动装置与汽车的不同驱动桥连接。
目前,市场上汽车的四驱系统至少包括分时四驱系统和全时四驱系统。其中,分时四驱是一种通过手动来调节驱动模式的结构,实现两驱和四驱模式的切换,由于其无法实现差速功能,前后轴分配的扭矩只有50:50和0:100两种,其四驱模式仅适用于特定情况,难以适应复杂路况;而全时四驱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道路都是四轮独立运动,会导致汽车油耗较高的问题,难以满足日常使用时的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动器及车辆,上述分动器既具有动力性,又具有经济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动器,包括输入轴、前输出轴和后输出轴,后输出轴位于输入轴的外周且与输入轴间隔设置,分动器还包括:差速部,位于输入轴的外周,差速部具有第一传输端、第二传输端以及与输入轴传动连接的输入端,第一传输端与前输出轴传动连接;动力切换件,位于输入轴和后输出轴的外周,动力切换件沿输入轴的轴线可移动地设置,动力切换件能够与输入轴、第二传输端和后输出轴中的至少两个啮合设置,以通过不同路径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和/或后输出轴。
进一步地,动力切换件包括轴套、设置于轴套的内壁的第一齿纹和设置于轴套的外壁的第二齿纹,第一齿纹和第二齿纹沿轴套的轴向间隔设置;输入端和第一传输端传动连接,以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第二传输端与第二齿纹啮合设置,第一齿纹与后输出轴啮合设置,以使输入轴依次经输入端、第二传输端和动力切换件与后输出轴传动连接,以将动力传递至后输出轴,分动器处于四驱模式。
进一步地,动力切换件还包括设置于轴套的内壁的第三齿纹,第三齿纹与第一齿纹沿轴套的轴向间隔设置,且第三齿纹与第二齿纹位于第一齿纹的同一侧,第三齿纹能够与后输出轴啮合或脱离,第二齿纹能够与第二传输端脱离或啮合,以使分动器由四驱模式切换为后驱模式或前驱模式。
进一步地,第二传输端与第二齿纹啮合设置,输入轴与第三齿纹啮合设置,第一齿纹与后输出轴脱离,第一传输端和第二传输端均与输入端传动连接,以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分动器处于前驱模式;或者,第二传输端与第二齿纹脱离,输入轴和后输出轴均与第三齿纹啮合设置,以将动力传递至后输出轴。
进一步地,输入轴、第二传输端和后输出轴均能够与动力切换件啮合设置,以使分动器还具有脱困模式。
进一步地,动力切换件包括轴套、设置于轴套的内壁的第一齿纹和设置于轴套的外壁的第二齿纹;输入端和第一传输端传动连接,以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第二传输端与第二齿纹啮合设置,输入轴和后输出轴均与第一齿纹啮合设置,以使输入轴分别与第二传输端和后输出轴传动连接,分动器处于脱困模式。
进一步地,差速部包括:行星支架,位于输入轴的外周,部分行星支架形成输入端;两个行星齿轮,均与行星支架传动连接,沿行星支架的轴向,两个行星齿轮分别位于输入轴的相对两侧;两个半轴齿轮,均位于输入轴的外周,沿输入轴的轴向,两个半轴齿轮分别位于行星齿轮的相对两侧,且两个半轴齿轮均与行星齿轮啮合设置,其中,两个半轴齿轮中的一个形成第一传输端,两个半轴齿轮中的另一个形成第二传输端。
进一步地,行星支架包括:轴架,轴架上设有安装通孔和与安装通孔呈夹角设置的两个安装孔,输入轴穿设于安装通孔以与轴架传动连接,轴架形成输入端;两个行星轴,分别穿设于两个安装孔,行星齿轮位于行星轴的外周。
进一步地,分动器还包括驱动装置和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拨动件,动力切换件上有卡槽,拨动件位于卡槽内,以驱动动力切换件沿自身轴线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分动器和与分动器连接的驱动桥。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能够与输入轴、第二传输端和后输出轴中的至少两个啮合设置的动力切换件,可以通过不同路径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和/或后输出轴,从而可以使分动器至少具有四驱模式、前驱模式和后驱模式,这样通过设置一个动力切换件可以在四驱的基础功能上,实现轻松切换至前驱或后驱模式,从而在保证车辆不仅可以满足在复杂路况的动力性,又可以满足在日常使用时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动器处于四驱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动器处于前驱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动器处于后驱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动器处于脱困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1的分动器的动力切换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输入轴;2、后输出轴;3、前输出轴;4、第一球轴承;5、第二球轴承;6、第一滚针轴承;7、第二滚针轴承;8、第三滚针轴承;9、第三球轴承;10、第四球轴承;111、主动齿轮;112、从动齿轮;113、传动链;12、行星支架;13、行星轴;14、行星齿轮;121、输入端;151、第一传输端;152、第二传输端;16、外壳;17、动力切换件;171、轴套;172、第一齿纹;173、第二齿纹;174、第三齿纹;175、卡槽;20、差速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动器。分动器包括输入轴1、前输出轴3和后输出轴2,后输出轴2位于输入轴1的外周且与输入轴1间隔设置,分动器还包括差速部20和动力切换件17。其中,差速部20位于输入轴1的外周,差速部20具有第一传输端151和第二传输端152以及与输入轴1传动连接的输入端121,第一传输端151与前输出轴3传动连接;动力切换件17位于输入轴1和后输出轴2的外周,动力切换件17沿输入轴1的轴线可移动地设置,动力切换件17能够与输入轴1、第二传输端152和后输出轴2中的至少两个啮合设置,以通过不同路径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3和/或后输出轴2。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能够与输入轴1、第二传输端152和后输出轴2中的至少两个啮合设置的动力切换件17,可以通过不同路径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3和/或后输出轴2,从而可以使分动器至少具有四驱模式、前驱模式和后驱模式,这样通过设置一个动力切换件17可以在四驱的基础功能上,实现轻松切换至前驱或后驱模式,从而在保证车辆不仅可以满足在复杂路况的动力性,又可以满足在日常使用时的经济性。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分动器处于四驱模式时,输入轴1通过差速部20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3,输入轴1通过差速部20和动力切换件17将动力传递至后输出轴2;当分动器处于前驱模式时,输入轴1通过差速部20和动力切换件17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3;当分动器处于后驱模式时,输入轴1通过动力切换件17将动力传递至后输出轴2。这样可以使分动器至少具有四驱模式、前驱模式和后驱模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分动器还包括用于支撑输入轴1的第一球轴承4和用于支撑后输出轴2的第二球轴承5,这样可以使输入轴1和后输出轴2转动地更加顺畅。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分动器还包括位于输入轴1和后输出轴2之间的第一滚针轴承6和第二滚针轴承7,这样可以使后输出轴2相对于输入轴1转动得更加顺畅。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分动器还包括用于支撑前输出轴3的第三球轴承9和第四球轴承10,这样可以使前输出轴3转动得更加顺畅。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差速部20包括行星支架12、两个行星齿轮14和两个半轴齿轮。其中,行星支架12位于输入轴1的外周,部分行星支架12形成输入端121;两个行星齿轮14均与行星支架12传动连接,沿行星支架12的轴向,两个行星齿轮14分别位于输入轴1的相对两侧;两个半轴齿轮均位于输入轴1的外周,沿输入轴1的轴向,两个半轴齿轮分别位于行星齿轮14的相对两侧,且每个半轴齿轮均与两个行星齿轮14啮合设置,其中,两个半轴齿轮中的一个形成第一传输端151,两个半轴齿轮中的另一个形成第二传输端152。
通过上述设置,行星支架12和两个行星齿轮14可以随着输入轴1绕输入轴1的轴线转动,从而实现行星齿轮14的公转,而通过设置均与行星齿轮14啮合设置的两个半轴齿轮,行星支架12可以通过两个半轴齿轮分别输出动力,并且通过改变行星齿轮14的自转转速可以对输出的动力进行分配,从而使输入至前输出轴3和后输出轴2的动力不一样,进而使车辆可以适应复杂工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行星支架12的轴向是指图1中的竖直方向。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行星支架12包括轴架和两个行星轴13。其中,轴架上设有安装通孔和与安装通孔呈夹角设置的两个安装孔,输入轴1穿设于安装通孔以与轴架传动连接,轴架形成输入端121;两个行星轴13分别穿设于两个安装孔,行星齿轮14位于行星轴13的外周。这样行星轴13和轴架可以进行分别加工,从而降低加工难度。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安装通孔的内壁面和输入轴1与安装通孔对应的外壁面均设有花键,这样可以实现输入轴1和轴架之间的传动连接。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动力切换件17包括轴套171、设置于轴套171的内壁的第一齿纹172和设置于轴套171的外壁的第二齿纹173,第一齿纹172和第二齿纹173沿轴套171的轴向间隔设置;输入端121和第一传输端151传动连接,以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3;第二传输端152与第二齿纹173啮合设置,第一齿纹172与后输出轴2啮合设置,以使输入轴1依次经输入端121、第二传输端152和动力切换件17与后输出轴2传动连接,以将动力传递至后输出轴2,分动器处于四驱模式。
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输入轴1可以通过输入端121和第一传输端151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3;另一方面,输入轴1可以通过输入端121、第二传输端152和动力切换件17将动力传递至后输出轴2,可以使分动器处于四驱模式,这样,在路况恶劣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车辆的通过性。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分动器处于四驱模式,且车辆处于复杂工况时,第二传输端152通过动力切换件17与后输出轴2传动连接,第一传输端151与前输出轴3传动连接,根据车辆前后轮所反馈的扭矩不同,第一传输端151和第二传输端152具有不同的转速。因此,差速部20的行星齿轮14不仅会随着行星支架12绕输入轴1的轴线公转,而且也会绕行星轴13自转,这样,可以根据路况对前输出轴3和后输出轴2进行动力分配,从而可以提高车辆的通过性。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输入轴1的动力可以经行星支架12和行星齿轮14分别传递给两个半轴齿轮,从而实现四驱模式。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动力切换件17还包括设置于轴套171的内壁的第三齿纹174,第三齿纹174与第一齿纹172沿轴套171的轴向间隔设置,且第三齿纹174与第二齿纹173位于第一齿纹172的同一侧,第三齿纹174能够与后输出轴2啮合或脱离,第二齿纹173能够与第二传输端152脱离或啮合,以使分动器由四驱模式切换为前驱模式或后驱模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一个可移动的动力切换件,这样,在四驱的基础功能上,可以实现轻松切换至前驱模式或后驱模式,从而在保证车辆不仅可以满足在复杂路况的动力性,又可以满足在日常使用时的经济性。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动力切换件17为齿套。这样,相对于采用结构复杂的离合器而言,通过设置一个可移动的齿套,更加简单地实现四驱模式、前驱模式和后驱模式之间的切换,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2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传输端152与第二齿纹173啮合设置,输入轴1与第三齿纹174啮合设置,第一齿纹172与后输出轴2脱离,第一传输端151和第二传输端152均与输入端121传动连接,以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3,分动器处于前驱模式。
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输入轴1可以通过输入端121和第一传输端151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3;另一方面,输入轴1可以经动力切换件17、第二传输端152、输入端121和第一传输端151所形成的路径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3,同时,第一齿纹172与后输出轴2脱离可以使动力无法传递至后输出轴2,这样,车辆在常规路况下行驶时,可以切换至前驱模式,从而能够降低车辆耗油,以提高车辆的经济性。
进一步地,分动器由四驱模式切换至前驱模式,也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效率。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输入轴1通过输入端121将动力传输至第一传输端151,输入轴1通过动力切换件17将动力输入至第二传输端152,这样可以通过动力切换件17实现差速锁止,从而使第一传输端151和第二传输端152的转速均和输入轴1的转速一致,因此,差速部20的行星齿轮14只随着行星支架12绕输入轴1的轴线公转,而不发生自转。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传输端152与第二齿纹173脱离,输入轴1和后输出轴2均与第三齿纹174啮合设置,以将动力传递至后输出轴2。
通过上述设置,输入轴1可以直接通过动力切换件17将动力传递至后输出轴2,同时,第二传输端152与第二齿纹173脱离,差速部20不传递扭矩,第一传输端151和第二传输端152不输出扭矩,这样,车辆在常规路况下行驶时,可以切换至后驱模式,从而能够降低车辆耗油,以提高车辆的经济性。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分动器不仅可以从四驱模式切换至后驱模式,还可以从前驱模式切换至后驱模式,这样可以提高车辆的操纵性和车辆行驶的舒适度;或者,分动器还可以从后驱模式切换至前驱模式,这样可以降低车辆的耗油量,提高车辆行驶效率。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分动器处于后驱模式时,由于第二传输端152与第二齿纹173脱离,后轮难以将扭矩反馈至第二传输端152,这样,差速部20不传递扭矩,行星齿轮14会随着输入轴1和行星支架12绕输入轴1的轴线公转,而不发生自转。
发明人还知道一种适时四驱系统,适时四驱系统可以自动分配驱动力,在常规驾驶路面上,当系统感知到车辆打滑或者某个轮胎失去抓地力时,链接前后轴的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就会介入工作将动力分配给前后轴,但在一些复杂的路段上,如果出现了单侧两个车轮打滑的情况下,车辆无法脱困。
并且大部分车辆为全时四驱或适时四驱模式,无法同时满足节油和脱困需求,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脱困模式且能够节油的分动器。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输入轴1、第二传输端152和后输出轴2均能够与动力切换件17啮合设置,以使分动器还具有脱困模式。
通过上述设置,输入轴1可以通过差速部20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3,输入轴1也可以通过动力切换件17将动力传递至后输出轴2,以使分动器还具有脱困模式,这样,分动器可以实现完全同步的四驱模式,从而可以提高四驱模式下的动力传递效率,进而提高配备有该分动器的车辆的脱困能力。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动力切换件17包括轴套171、设置于轴套171的内壁的第一齿纹172和设置于轴套171的外壁的第二齿纹173;输入端121和第一传输端151传动连接,以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3;第二传输端152与第二齿纹173啮合设置,输入轴1和后输出轴2均与第一齿纹172啮合设置,以使输入轴1分别与第二传输端152和后输出轴2传动连接,分动器处于脱困模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一方面,通过使第二传输端152与第二齿纹173啮合设置,输入轴1与第一齿纹172啮合设置,这样可以使第二传输端152的转速与输入轴1的转速一致;另一方面,第一传输端151通过输入端121与输入轴1传动连接,这样可以使第一传输端151的转速与输入轴1的转速一致,这样,前输出轴3和后输出轴2的转速一致,从而通过动力切换件17实现差速锁止,进而保证车辆快速脱困。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传输端151的转速与输入轴1的转速一致,因此,行星齿轮14只随着行星支架12绕输入轴1的轴线公转。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端151和第二传输端152均可以选择性地与输入端121传动连接或断开。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分动器还包括驱动装置和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拨动件,动力切换件17上有卡槽175,拨动件位于卡槽175内,以驱动动力切换件17沿自身轴线移动。
通过上述设置,驱动装置可以驱动动力切换件17沿自身轴线移动,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地使分动器在四驱模式、前驱模式、后驱模式和脱困模式之间切换。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可以为液压缸或者伸缩推杆。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差速部20还包括与行星支架12连接的外壳16。这样,可以避免因灰尘进入到差速部20内而影响差速部20的动力传递。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分动器还包括主动齿轮111、从动齿轮112和传动链113。其中,主动齿轮111位于输入轴1的外周且与输入轴1转动连接,主动齿轮111的一端与第一传输端151啮合设置;从动齿轮112位于前输出轴3的外周且与前输出轴3连接;主动齿轮111的另一端通过传动链113与从动齿轮112传动连接。这样可以实现第一传输端151和前输出轴3之间的传动连接。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端151位于主动齿轮111的外周,且第一传输端151与主动齿轮111通过花键连接,从而实现动力传递。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从动齿轮112与前输出轴3固定连接,这样,从动齿轮112可以带动前输出轴3转动。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分动器还包括位于输入轴1和主动齿轮111之间的第三滚针轴承8,这样可以使主动齿轮111相对于输入轴1转动地更加顺畅。
本发明的分动器集合了现有的全时四驱、适时四驱、分时四驱的全部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分动器和与分动器连接的驱动桥。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能够与输入轴、第二传输端和后输出轴中的至少两个啮合设置的动力切换件,可以通过不同路径将动力传递至前输出轴和/或后输出轴,从而可以使分动器至少具有四驱模式、前驱模式和后驱模式,这样通过设置一个动力切换件可以在四驱的基础功能上,实现轻松切换至前驱或后驱模式,从而在保证车辆不仅可以满足在复杂路况的动力性,又可以满足在日常使用时的经济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动器,包括输入轴(1)、前输出轴(3)和后输出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输出轴(2)位于所述输入轴(1)的外周且与所述输入轴(1)间隔设置,所述分动器还包括:
差速部(20),位于所述输入轴(1)的外周,所述差速部(20)具有第一传输端(151)、第二传输端(152)以及与所述输入轴(1)传动连接的输入端(121),所述第一传输端(151)与所述前输出轴(3)传动连接;
动力切换件(17),位于所述输入轴(1)和所述后输出轴(2)的外周,所述动力切换件(17)沿所述输入轴(1)的轴线可移动地设置,所述动力切换件(17)能够与所述输入轴(1)、所述第二传输端(152)和所述后输出轴(2)中的至少两个啮合设置,以通过不同路径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前输出轴(3)和/或所述后输出轴(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切换件(17)包括轴套(171)、设置于所述轴套(171)的内壁的第一齿纹(172)和设置于所述轴套(171)的外壁的第二齿纹(173),所述第一齿纹(172)和所述第二齿纹(173)沿所述轴套(171)的轴向间隔设置;
所述输入端(121)和所述第一传输端(151)传动连接,以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前输出轴(3);所述第二传输端(152)与所述第二齿纹(173)啮合设置,所述第一齿纹(172)与所述后输出轴(2)啮合设置,以使所述输入轴(1)依次经所述输入端(121)、所述第二传输端(152)和所述动力切换件(17)与所述后输出轴(2)传动连接,以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后输出轴(2),所述分动器处于四驱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切换件(17)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轴套(171)的内壁的第三齿纹(174),所述第三齿纹(174)与所述第一齿纹(172)沿所述轴套(171)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齿纹(174)与所述第二齿纹(173)位于所述第一齿纹(172)的同一侧,所述第三齿纹(174)能够与所述后输出轴(2)啮合或脱离,所述第二齿纹(173)能够与所述第二传输端(152)脱离或啮合,以使所述分动器由四驱模式切换为后驱模式或前驱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端(152)与所述第二齿纹(173)啮合设置,所述输入轴(1)与所述第三齿纹(174)啮合设置,所述第一齿纹(172)与所述后输出轴(2)脱离,所述第一传输端(151)和所述第二传输端(152)均与所述输入端(121)传动连接,以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前输出轴(3),所述分动器处于前驱模式;或者,
所述第二传输端(152)与所述第二齿纹(173)脱离,所述输入轴(1)和所述后输出轴(2)均与所述第三齿纹(174)啮合设置,以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后输出轴(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所述第二传输端(152)和所述后输出轴(2)均能够与所述动力切换件(17)啮合设置,以使所述分动器还具有脱困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切换件(17)包括轴套(171)、设置于所述轴套(171)的内壁的第一齿纹(172)和设置于所述轴套(171)的外壁的第二齿纹(173);
所述输入端(121)和所述第一传输端(151)传动连接,以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前输出轴(3);所述第二传输端(152)与所述第二齿纹(173)啮合设置,所述输入轴(1)和所述后输出轴(2)均与所述第一齿纹(172)啮合设置,以使所述输入轴(1)分别与所述第二传输端(152)和所述后输出轴(2)传动连接,所述分动器处于所述脱困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部(20)包括:
行星支架(12),位于所述输入轴(1)的外周,部分所述行星支架(12)形成所述输入端(121);
两个行星齿轮(14),均与所述行星支架(12)传动连接,沿所述行星支架(12)的轴向,两个所述行星齿轮(14)分别位于所述输入轴(1)的相对两侧;
两个半轴齿轮,均位于所述输入轴(1)的外周,沿所述输入轴(1)的轴向,两个所述半轴齿轮分别位于所述行星齿轮(14)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半轴齿轮均与所述行星齿轮(14)啮合设置,其中,两个所述半轴齿轮中的一个形成所述第一传输端(151),两个所述半轴齿轮中的另一个形成所述第二传输端(1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支架(12)包括:
轴架,所述轴架上设有安装通孔和与所述安装通孔呈夹角设置的两个安装孔,所述输入轴(1)穿设于所述安装通孔以与所述轴架传动连接,所述轴架形成所述输入端(121);
两个行星轴(13),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安装孔,所述行星齿轮(14)位于行星轴(13)的外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动器还包括驱动装置和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拨动件,所述动力切换件(17)上有卡槽(175),所述拨动件位于所述卡槽(175)内,以驱动所述动力切换件(17)沿自身轴线移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动器和与所述分动器连接的驱动桥。
CN202210255639.9A 2022-03-15 2022-03-15 分动器及车辆 Active CN1145371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5639.9A CN114537134B (zh) 2022-03-15 2022-03-15 分动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5639.9A CN114537134B (zh) 2022-03-15 2022-03-15 分动器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7134A true CN114537134A (zh) 2022-05-27
CN114537134B CN114537134B (zh) 2023-07-25

Family

ID=81663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5639.9A Active CN114537134B (zh) 2022-03-15 2022-03-15 分动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713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33123A (ja) * 1988-03-14 1989-09-18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四輪駆動車の駆動力伝達・断続装置
JPH0675855U (ja) * 1993-04-09 1994-10-25 栃木富士産業株式会社 四輪駆動車用トランスファ
WO2012172638A1 (ja) * 2011-06-14 2012-12-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4輪駆動車用のトランスファ
CN104002670A (zh) * 2014-05-27 2014-08-27 贾新成 一种纵置的汽车四驱机构
CN104010859A (zh) * 2011-12-22 2014-08-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分动装置
CN205009993U (zh) * 2015-09-29 2016-02-0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轴可选分动器、驱动系统及汽车
CN106274467A (zh) * 2015-05-28 2017-01-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及其分动器
CN108443495A (zh) * 2018-05-18 2018-08-24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差速及差速锁止的四驱分动箱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33123A (ja) * 1988-03-14 1989-09-18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四輪駆動車の駆動力伝達・断続装置
JPH0675855U (ja) * 1993-04-09 1994-10-25 栃木富士産業株式会社 四輪駆動車用トランスファ
WO2012172638A1 (ja) * 2011-06-14 2012-12-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4輪駆動車用のトランスファ
CN104010859A (zh) * 2011-12-22 2014-08-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分动装置
CN104002670A (zh) * 2014-05-27 2014-08-27 贾新成 一种纵置的汽车四驱机构
CN106274467A (zh) * 2015-05-28 2017-01-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及其分动器
CN205009993U (zh) * 2015-09-29 2016-02-0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轴可选分动器、驱动系统及汽车
CN108443495A (zh) * 2018-05-18 2018-08-24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差速及差速锁止的四驱分动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7134B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70934B2 (ja) 2速全車輪駆動システム
CN101191533B (zh) 连接到变速箱输出端用于产生向前和反向驱动的驱动单元
EP3630521B1 (en) Electric drive unit assembly
US8308600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output shafts and at least two multi-shaft planetary gear sets
EP2001698B1 (en) Vehicular drive force distribution device
JPS6194822A (ja) 四輪駆動車用動力伝達装置
CN107345558A (zh) 纯电动二档变速驱动桥及电动车
JPH01122730A (ja) センターデフ付4輪駆動車
CN210591398U (zh) 带差速限制的分时四驱商用车分动箱
CN210082943U (zh) 一种分动器
JP2615086B2 (ja) センターデフ付4輪駆動車
RU58460U1 (ru) Двухступенчатая раздаточная коробка с симметричным блокируемым дифференциалом
JPH11315905A (ja)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CN114537134B (zh) 分动器及车辆
JP3647824B2 (ja) 常時インターロック式万能差動伝動装置
JPS6358730B2 (zh)
CN103072479A (zh) 四驱车差速机构及应用其的汽车
CN108638846B (zh) 一种动力传动装置及车辆
CN201863716U (zh) 一种多桥汽车的动力传动装置
CN217994141U (zh) 减速器、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JP6595938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219821116U (zh) 车辆的驱动桥及车辆
CN214465905U (zh) 一种变速箱及农业机械
CN214499948U (zh) 一种分动箱及农业机械
JPH0343860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