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3941A - 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3941A
CN114533941A CN202210175033.4A CN202210175033A CN114533941A CN 114533941 A CN114533941 A CN 114533941A CN 202210175033 A CN202210175033 A CN 202210175033A CN 114533941 A CN114533941 A CN 114533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solution
hemostatic
preparing
modified polyami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50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33941B (zh
Inventor
徐福建
胡杨
刘晶
付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1750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39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3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3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33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3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00Surgical adhesives or cements; Adhesives for colostomy devices
    • A61L24/001Use of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00Surgical adhesives or cements; Adhesives for colostomy devices
    • A61L24/04Surgical adhesives or cements; Adhesives for colostomy device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4/043Mixtures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48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00/0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2400/04Materials for stopping bleed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用β‑丙内酯和酸酐接枝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得到正电荷密度降低的改性多氨基聚合物,其中β‑丙内酯的接枝量控制在50%~85%,酸酐的接枝量控制在5~60%;将得到的改性多氨基聚合物与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共混,得到共混溶液,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与改性多氨基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00:0.2~8;将得到的共混溶液制成凝胶或膜或将共混溶液对基材进行改性,制备得到止血材料。通过在多氨基聚合物上接枝β‑丙内酯或酸酐来达到调控氨基比例的目的,适量的正电性可促进凝血,将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与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共混构建一种促凝血成分,进而制备不同形式的止血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止血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创伤、手术、先天性疾病、相关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出血并发症在平民和军事人口中造成大量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在预防、手术和紧急情况下,止血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但人体固有的止血机制能力有限,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借助止血材料或止血装置进行快速止血。在临床应用中,常用的止血方法是用棉纱布压迫和用缝线或钉针缝合伤口,工业生产出多种止血材料,例如胶原蛋白、沸石、明胶、海藻酸盐、壳聚糖、纤维素和氰基丙烯酸酯。但这些材料的止血效果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要求。因此,近年来人们在高性能止血材料的改进上做了大量的努力。有研究发现,正电性止血材料可以聚集血液中的红细胞,从而达到促凝血的目的,但是过强的正电性反而会抑制内源性凝血途径,导致凝血时间增加。基于此,通过对多氨基聚合物进行正电性屏蔽改性,使得其具备适量的正电性,从而提高止血性能,再将其与具有基础止血性能的多糖羟丙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止血材料。将改性多氨基聚合物与羟丙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止血材料,这一技术国内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具体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
1)用β-丙内酯和酸酐接枝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得到正电荷密度降低的改性多氨基聚合物,其中β-丙内酯的接枝量控制在50%~85%,酸酐的接枝量控制在5~60%;
2)将步骤1)得到的改性多氨基聚合物与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共混,得到共混溶液,所述的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与改性多氨基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00:0.2~8;
3)将步骤2)得到的共混溶液制成凝胶或膜,或将共混溶液对基材进行改性,制备得到止血材料。
进一步,步骤3)所述的共混溶液成制膜,制备方法为:将步骤2)得到的改性多氨基聚合物与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的混合溶液高温干燥,制成具有止血性能的止血膜,所述的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为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等亲水性纤维素衍生物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步骤3)所述的共混溶液制成凝胶,制备方法为:用水或生理盐水配置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的溶液,加入步骤1)的改性多氨基聚合物,得到混合凝胶,所述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为泊洛沙姆、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乙二醇-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PEG-PLGA)、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等温敏亲水性聚合物一种或多种混合;步骤3)所述的共混溶液对基材改性方法为:利用步骤2)得到的改性多氨基聚合物与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的混合溶液,对基材进行浸泡,然后取出基材进行干燥,所选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为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等亲水性纤维素衍生物一种或多种混合,所选的基材为金属钛钉、形状记忆微弹簧圈、注射针头等金属医用材料以及纱布、明胶海绵、海藻酸无纺布等高分子医用材料。
进一步,步骤1)所述的酸酐为丁酸酐或丁二酸酐,丁酸酐的接枝量控制在10~25%,丁二酸酐的接枝量控制在5~25%。
进一步,步骤1)所述的多氨基聚合物为合成氨基聚合物或天然氨基聚合物。
进一步,所述的合成氨基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甲氨基乙酯、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或聚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
进一步,所述的天然氨基聚合物为聚赖氨酸。
进一步,步骤1)所述的β-丙内酯接枝氨基聚合物的反应条件为:将氨基聚合物溶于甲醇,通氮气确保惰性反应环境,加入β-丙内酯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20~40℃,反应时间10~24小时,透析、冷冻、干燥,得到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
进一步,步骤1)所述的酸酐接枝氨基聚合物的反应条件为:将氨基聚合物溶于溶剂,溶剂可以是二甲基亚砜或水,通氮气确保惰性反应环境,加入酸酐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30~50℃,反应时间1~10小时,透析、冷冻、干燥,得到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
进一步,步骤3)所述的制成膜和对基材进行改性的步骤为:将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羟乙基纤维素配置成浓度范围为100~200mg/mL的水溶液,加入改性多氨基聚合物,使其在溶液中的浓度范围为0.3~5mg/mL。
进一步,步骤3)所述的制成凝胶的步骤为:将泊洛沙姆配置成浓度范围为100~400 mg/mL的水或生理盐水溶液,加入改性多氨基聚合物使其在溶液中的浓度范围为0.3~8 mg/m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制备了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通过在多氨基聚合物上接枝β-丙内酯或酸酐来达到调控氨基比例的目的,适量的正电性可通过聚集血细胞、激活血小板来促进凝血。但这种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存在着机械性能差、不能直接用于止血以及使用量过多时有可能会对凝血产生不利的缺点,因此,将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与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共混构建一种促凝血成分,进而制备不同形式的止血材料,通过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来达到缓释促凝血聚合物的目的,两种组分缺一不可。本发明实现了止血成分的灵活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1)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14mL,EBIB 50μL,PMDETA 1.34mL,甲醇7mL,去离子水7mL,通氮气20min,加入CuBr 300mg,30℃搅拌3h,反应结束后,用3500Da透析袋透析3天,冻干,得到多氨基聚合物PDMAEMA,记为D;
2)将300mg PDMAEMA溶于10mL无水甲醇,通氮气15min,加入β-丙内酯(BPL) 90μL,常温下搅拌12h,反应结束后,用3500Da透析袋透析两天,冻干,得到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D-B-1,其中β-丙内酯的接枝量为78%;
3)将羟丙基纤维素用去离子水配置成浓度为100mg/mL的溶液,加入D-B-1使得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3mg/mL,取1mL混合溶液充分铺展于4.4*4.4cm的模具中,70℃烘干24h,得到具有止血性能的多糖止血膜X1。
实施例2
将羟丙基纤维素用去离子水配置成100mg/mL的溶液,加入实施例1步骤1)中的 D-B-1使得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3mg/mL,取0.7mL混合溶液充分浸透3*3cm医用纱布,常温环境下风干24h,得到具有止血性能的改性纱布X2。
实施例3
1)将4g聚赖氨酸溶于40mL二甲基亚砜,通氮气15min,加入丁酸酐1mL,50℃下搅拌反应5h,反应结束后,用3500Da透析袋透析两天,冻干,得到改性的聚赖氨酸 E-C-1,其中丁酸酐的接枝量是16%;
2)将羟丙基纤维素用去离子水配置成浓度为100mg/mL的溶液,加入E-C-1使得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1mg/mL,取1mL混合溶液充分铺展于4.4*4.4cm的模具中,70℃烘干24h,得到具有止血性能的多糖止血膜X3。
实施例4
将泊洛沙姆(F127)用生理盐水配置成浓度为300mg/mL的溶液,加入实施例1步骤1)中的D-B-1使得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1mg/mL,得到具有止血性能的凝胶X4。
实施例5
1)将4g聚赖氨酸溶于40mL去离子水,通氮气15min,加入丁二酸酐0.5g,50℃下搅拌反应4h,反应结束后,用3500Da透析袋透析两天,冻干,得到改性的聚赖氨酸 E-H-1,其中丁二酸酐的接枝量是7%;
2)将羟丙基纤维素用去离子水配置成浓度为100mg/mL的溶液,加入一定量E-H 使得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3mg/mL,取1mL混合溶液充分铺展于4.4*4.4cm的模具中, 70℃烘干24h,得到具有止血性能的多糖止血膜X5。
对比例1
1)称取实施例1中的PDMAEMA 300mg,将其溶于10mL无水甲醇,通氮气15min,加入β-丙内酯(BPL)45μL,常温下搅拌12h,反应结束后,用3500Da透析袋透析两天,冻干,得到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D-B-2,其中β-丙内酯的接枝量是40%;
2)将羟丙基纤维素用去离子水配置成浓度为100mg/mL的溶液,加入D-B-2使得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3mg/mL,取1mL混合溶液充分铺展于4.4*4.4cm的模具中,70℃烘干24h,得到具有止血性能的多糖止血膜Y1。
对比例2
1)称取实施例1中的PDMAEMA 300mg,将其溶于10mL无水甲醇,通氮气15min,加入β-丙内酯(BPL)150μL,常温下搅拌12h,反应结束后,用3500Da透析袋透析两天,冻干,得到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D-B-3,其中β-丙内酯的接枝量是97%;
2)将羟丙基纤维素用去离子水配置成浓度为100mg/mL的溶液,加入D-B-3使得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3mg/mL,取1mL混合溶液充分铺展于4.4*4.4cm的模具中,70℃烘干24h,得到具有止血性能的多糖止血膜Y2。
对比例3
1)将4g聚赖氨酸溶于40mL去离子水,通氮气15min,加入丁二酸酐0.122g,50℃下搅拌反应5h,反应结束后,用3500Da透析袋透析两天,冻干,得到改性的聚赖氨酸E-H-2,其中丁二酸酐的接枝量为2%;
2)将羟丙基纤维素用去离子水配置成浓度为100mg/mL的溶液,加入一定量E-H-2使得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3mg/mL,取1mL混合溶液充分铺展于4.4*4.4cm的模具中,70℃烘干24h,得到具有止血性能的多糖止血膜Y3。
对比例4
1)将4g聚赖氨酸溶于40mL去离子水,通氮气15min,加入丁二酸酐8.4g,50℃下搅拌反应5h,反应结束后,用3500Da透析袋透析两天,冻干,得到改性的聚赖氨酸E-H-3,其中丁二酸酐的接枝量为32%;
2)将羟丙基纤维素用去离子水配置成浓度为100mg/mL的溶液,加入一定量E-H-3使得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3mg/mL,取1mL混合溶液充分铺展于4.4*4.4cm的模具中,70℃烘干24h,得到具有止血性能的多糖止血膜Y4。
对比例5
1)将4g聚赖氨酸溶于40mL二甲基亚砜,通氮气15min,加入丁酸酐0.15mL, 50℃下搅拌反应5h,反应结束后,用3500Da透析袋透析两天,冻干,得到改性的聚赖氨酸E-C-2,其中丁酸酐的接枝量是3%;
2)将羟丙基纤维素用去离子水配置成浓度为100mg/mL的溶液,加入一定量E-C-2使得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1mg/mL,取1mL混合溶液充分铺展于4.4*4.4cm的模具中, 70℃烘干24h,得到具有止血性能的多糖止血膜Y5。
对比例6
1)将4g聚赖氨酸溶于40mL二甲基亚砜,通氮气15min,加入丁酸酐1.8mL,50℃下搅拌反应5h,反应结束后,用3500Da透析袋透析两天,冻干,得到改性的聚赖氨酸 E-C-3,其中丁酸酐的接枝量是28%;
2)将羟丙基纤维素用去离子水配置成浓度为100mg/mL的溶液,加入一定量E-C-3使得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1mg/mL,取1mL混合溶液充分铺展于4.4*4.4cm的模具中, 70℃烘干24h,得到具有止血性能的多糖止血膜Y6。
对比例7
将羟丙基纤维素用去离子水配置成浓度为100mg/mL的溶液,加入D-B-1使得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1mg/mL,取1mL混合溶液充分铺展于4.4*4.4cm的模具中,70℃烘干24h,得到具有止血性能的多糖止血膜Y7。
对比例8
将羟丙基纤维素用去离子水配置成浓度为100mg/mL的溶液,加入一定量D-B-1,使得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10mg/mL,取1mL混合溶液充分铺展于4.4*4.4cm的模具中, 70℃烘干24h,得到具有止血性能的多糖止血膜Y8。
对比例9
将实施例1中得到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D-B-1以3mg/mL的浓度配置水溶液,取700μL溶液充分浸透3*3cm医用纱布,常温环境下风干24h,得到具有止血性能的改性纱布Y9。
对比例10
将羟丙基纤维素用去离子水配置成浓度为100mg/mL的溶液,取1mL溶液充分铺展于4.4*4.4cm的模具中,70℃烘干24h,得到具有止血性能的多糖止血膜Y10。
对比例11
将泊洛沙姆(F127)用生理盐水配置成浓度为300mg/mL的溶液,得到凝胶Y11。
测试例1
制备的表面促凝血增强型止血材料X1~X5,对比例Y1~Y11,未进行止血改性的医用纱布进行体外凝血效果对比实验。
测试方法:将止血膜称取5mg,纱布裁1*1cm,水凝胶吸取50μL分别放入2mL塑料离心管,然后加入100μL的新鲜抗凝血混匀,再加入10μL的氯化钙溶液(CaCl2; 0.2M),在37℃的恒温水浴锅中孵育2分钟。然后再缓慢的加入10mL去离子水,将没有形成血凝块的多余血液充分裂解,继续孵育3分钟,将血红蛋白(HGB)释放出来。吸取2mL裂解后的液体离心(2500rmp,3分钟)。最后吸取100μL离心后的上清液,加入96孔板,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试545nm处的吸光度Abs来计算血红蛋白含量,空白是100μL新鲜抗凝血加入10mL去离子水,37℃的恒温水浴锅中孵育5分钟,吸取 100μL测试545nm处的吸光度Abs。最后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凝血指数(BCI)。
凝血指数%(BCI)=(Abs样品/Abs空白)×100%...................式
式中:Abs样品是实验组在545nm处的吸光度;Abs空白是空白组在545nm处的吸光度。实施例及对比例的BCI指数如表1所示:
表1体外凝血效果测试
Figure RE-GDA0003592950600000061
Figure RE-GDA0003592950600000071
BCI(Blood clotting index,凝血指数),可以表征材料的凝血效果,通常BCI的数值越小,表示材料的凝血效果越好。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5得到的止血材料X1~X5的BCI指数明显低于对比例Y1~11以及未改性的医用纱布。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止血性能增强的止血材料。
在多氨基聚合物上接枝适量的小分子可屏蔽其正电性,带有适量正电性的改性多氨基聚合物可使聚集血细胞的能力得到增强,同时可以有效地粘附血小板,能够加快凝血过程,不会对内源性凝血产生负面影响。
对比例1)是制备步骤1)中,是将少量的β-丙内酯接枝到多氨基聚合物PDMAEMA上,再将改性的聚合物与羟丙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止血膜,BCI结果表明止血膜的止血性能没有得到改善,如表1所示。因此说明,多氨基聚合物接枝少量的两性离子小分子对正电性屏蔽不够,导致材料正电性过强会对内源性凝血途径产生负面影响,凝血过程遭到抑制,以至于无法有效提高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
对比例2是制备步骤1)中,将过量的β-丙内酯接枝到多氨基聚合物PDMAEMA上,再将改性的聚合物与羟丙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止血膜,BCI结果表明止血膜的止血性能没有得到改善,如表1所示。因此说明,多氨基聚合物接枝过量的两性离子小分子难以有效的聚集血细胞、粘附血小板,以至于无法有效的加快凝血过程。
对比例3是制备步骤1)中,将少量的丁二酸酐接枝到多氨基聚合物聚赖氨酸上,再将改性的聚合物与羟丙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止血膜,BCI结果表明止血膜止血性能没有得到改善,如表1所示。因此说明,接枝少量的羧基难以提高聚合物聚集血细胞、粘附血小板的性能,以至于无法有效的提高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
对比例4是制备步骤1)中,将过量的丁二酸酐接枝到多氨基聚合物聚赖氨酸上,再将改性的聚合物与羟丙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止血膜,BCI结果表明止血膜止血性能没有得到改善,如表1所示。因此说明,接枝大量的羧基会极大的减弱聚赖氨酸的正电性,从而影响其聚集血细胞的性能,以至于无法有效的提高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
对比例5是制备步骤1)中,将少量的丁酸酐接枝到多氨基聚合物聚赖氨酸上,再将改性的聚合物与羟丙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止血膜,BCI结果表明止血膜止血性能没有得到改善,如表1所示。因此说明,接枝少量的正丁基难以提高聚合物聚集血细胞、粘附血小板的性能,以至于无法有效的提高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
对比例6是制备步骤1)中,将过量的丁酸酐接枝到多氨基聚合物聚赖氨酸上,再将改性的聚合物与羟丙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止血膜,BCI结果表明止血膜止血性能没有得到改善,如表1所示。因此说明,接枝大量的正丁基会极大的减弱聚赖氨酸的正电性,从而影响其聚集血细胞的性能,以至于无法有效的提高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
对比例7是羟丙基纤维素与低浓度的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配置混合溶液用于制备止血膜,BCI结果表明止血膜止血性能没有得到改善,如表1所示。因此说明,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添加量较少,无法发挥止血性能。
对比例8是羟丙基纤维素与高浓度的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配置混合溶液用于制备止血膜,BCI结果表明止血膜止血性能没有得到改善,如表1所示。因此说明,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添加量较多,会对凝血产生负面效果,不利于止血。
对比例9是不添加羟丙基纤维素,单独使用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用于改性医用纱布, BCI结果表明改性纱布的止血性能没有得到改善,如表1所示。因此说明,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只有与羟丙基纤维素等(第二成分)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混合使用,才能最有效地发挥聚合物聚集血细胞、粘附血小板的性能,进而提升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
对比例10是不添加任何改性材料,单独使用羟丙基纤维素制备止血膜,BCI结果表明止血膜止血性能没有添加改性材料之后的性能好,如表1所示。因此说明,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会提升HPC止血膜的止血性能。
对比例11是不添加任何改性材料,单独使用泊洛沙姆(F127)制备水凝胶,BCI结果表明水凝胶的止血性能没有添加改性材料之后的性能好,如表1所示。因此说明,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会提升水凝胶的止血性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
1)用β-丙内酯和酸酐接枝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得到正电荷密度降低的改性多氨基聚合物,其中β-丙内酯的接枝量控制在50%~85%,酸酐的接枝量控制在5~60%;
2)将步骤1)得到的改性多氨基聚合物与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共混,得到共混溶液,所述的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与改性多氨基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00:0.2~8;
3)将步骤2)得到的共混溶液制成凝胶或膜,或将共混溶液对基材进行改性,制备得到止血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共混溶液成制膜,制备方法为:将步骤2)得到的改性多氨基聚合物与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的混合溶液高温干燥,制成具有止血性能的止血膜,所述的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为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等亲水性纤维素衍生物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步骤3)所述的共混溶液制成凝胶,制备方法为:用水或生理盐水配置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的溶液,加入步骤1)的改性多氨基聚合物,得到混合凝胶,所述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为泊洛沙姆、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乙二醇-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PEG-PLGA)、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等温敏亲水性聚合物一种或多种混合;步骤3)所述的共混溶液对基材改性方法为:利用步骤2)得到的改性多氨基聚合物与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的混合溶液,对基材进行浸泡,然后取出基材进行干燥,所选亲水性不带电荷聚合物为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等亲水性纤维素衍生物一种或多种混合,所选的基材为金属钛钉、形状记忆微弹簧圈、注射针头等金属医用材料以及纱布、明胶海绵、海藻酸无纺布等高分子医用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酸酐为丁酸酐或丁二酸酐,丁酸酐的接枝量控制在10~25%,丁二酸酐的接枝量控制在5~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多氨基聚合物为合成氨基聚合物或天然氨基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氨基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甲氨基乙酯、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或聚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氨基聚合物为聚赖氨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β-丙内酯接枝氨基聚合物的反应条件为:将氨基聚合物溶于甲醇,通氮气确保惰性反应环境,加入β-丙内酯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20~40℃,反应时间10~24小时,透析、冷冻、干燥,得到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酸酐接枝氨基聚合物的反应条件为:将氨基聚合物溶于溶剂,溶剂可以是二甲基亚砜或水,通氮气确保惰性反应环境,加入酸酐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30~50℃,反应时间1~10小时,透析、冷冻、干燥,得到改性的多氨基聚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制成膜和对基材进行改性的步骤为:将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羟乙基纤维素配置成浓度范围为100~200mg/mL的水溶液,加入改性多氨基聚合物,使其在溶液中的浓度范围为0.3~5mg/mL。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制成凝胶的步骤为:将泊洛沙姆配置成浓度范围为100~400mg/mL的水或生理盐水溶液,加入改性多氨基聚合物使其在溶液中的浓度范围为0.3~8mg/mL。
CN202210175033.4A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5339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5033.4A CN114533941B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5033.4A CN114533941B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3941A true CN114533941A (zh) 2022-05-27
CN114533941B CN114533941B (zh) 2023-01-31

Family

ID=81679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5033.4A Active CN114533941B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394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3383A (zh) * 2006-11-30 2009-11-18 Bmg株式会社 具有自分解性的粉末-液体及粉末-粉末的2反应剂型的医疗用粘接剂
CN102309779A (zh) * 2010-06-30 2012-01-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治疗骨疾病的温度敏感性组合物
CN104350034A (zh) * 2012-06-08 2015-02-11 梅塔玻利克斯公司 可再生丙烯酸生产和自其制备的产物
US20150086503A1 (en) * 2013-09-25 2015-03-26 Clemson University Compliant Surgical Adhesive
US9827349B1 (en) * 2013-11-26 2017-11-28 Abyrx Inc. Settable surgical implants and their packaging
TW201900226A (zh) * 2017-05-17 2019-01-01 高雄醫學大學 一種含藥物之複合性支架
JP2019092645A (ja) * 2017-11-20 2019-06-20 株式会社ビーエムジー 自己分解性及び接着性に優れた医療用接着剤、及びそのための粉体スプレー装置
CN113244442A (zh) * 2021-06-01 2021-08-13 北京化工大学 多氨基阳离子化合物在制备表面促凝血增强型止血材料上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3383A (zh) * 2006-11-30 2009-11-18 Bmg株式会社 具有自分解性的粉末-液体及粉末-粉末的2反应剂型的医疗用粘接剂
CN102309779A (zh) * 2010-06-30 2012-01-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治疗骨疾病的温度敏感性组合物
CN104350034A (zh) * 2012-06-08 2015-02-11 梅塔玻利克斯公司 可再生丙烯酸生产和自其制备的产物
US20150086503A1 (en) * 2013-09-25 2015-03-26 Clemson University Compliant Surgical Adhesive
US9827349B1 (en) * 2013-11-26 2017-11-28 Abyrx Inc. Settable surgical implants and their packaging
TW201900226A (zh) * 2017-05-17 2019-01-01 高雄醫學大學 一種含藥物之複合性支架
JP2019092645A (ja) * 2017-11-20 2019-06-20 株式会社ビーエムジー 自己分解性及び接着性に優れた医療用接着剤、及びそのための粉体スプレー装置
CN113244442A (zh) * 2021-06-01 2021-08-13 北京化工大学 多氨基阳离子化合物在制备表面促凝血增强型止血材料上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季平等: "高分子立构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3941B (zh)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1216B (zh) 一种快速止血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27386A (zh) 功能性水凝胶医用敷料
CN105327385A (zh) 功能性水凝胶医用敷料的制造方法
CN114404649B (zh) 一种具有pH/葡萄糖双响应性释放二甲双胍的水凝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41677B (zh) 一种局部急性止血可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67919B (zh) 一种快速止血用水凝胶粉末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Guan et al. Injectable gelatin/oxidized dextran hydrogel loaded with apocynin for skin tissue regeneration
CN107137748B (zh) 一种核壳静电纺丝壳聚糖纳米纤维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8598A (zh) 一种组织粘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20155708A1 (zh) 一种甲壳素/石墨烯复合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22121255A1 (zh) 一种止血用壳聚糖 /Mxene 抗菌复合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ai et al. Silk fibroin/gelatin/calcium alginate composite materials: Preparation, pore characteristics, comprehensive hemostasis in vitro
Wang et al. Fabrication of microspheres containing coagulation factors by reverse microemulsion method for rapid hemostasis and wound healing
CN114533941B (zh) 一种聚合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Xu et al. Hierarchically cross-linked Gelatin/Tannic acid/Laponite hybrid antimicrobial hydrogel for hemostatic dressings
CN116999607A (zh) 一种自凝胶快速止血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588309B (zh) 一种双交联的多重微孔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
CN115282319A (zh) 人工肌肉纤维、其制备方法及伤口愈合敷料
CN114702695A (zh) 一种pha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887111B (zh) 一种可生物吸收的复合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536919B (zh) 一种改性壳聚糖粘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04650B (zh) 一种温敏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14432487B (zh) 一种具有止血和组织愈合功能的聚赖氨酸聚乙二醇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487344B (zh) 一种具有监测和治疗功能的抗菌止血冷冻凝胶
CN113350565B (zh) 一种血管封闭用医用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