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1734B -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1734B
CN114531734B CN202210211646.9A CN202210211646A CN114531734B CN 114531734 B CN114531734 B CN 114531734B CN 202210211646 A CN202210211646 A CN 202210211646A CN 114531734 B CN114531734 B CN 1145317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cch
uplink signal
information
time domain
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16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31734A (zh
Inventor
陈文洪
林亚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116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17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1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1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31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17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组索引。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在不同TRP的PDSCH对应的HARQ‑ACK同时和另外一个上行信号在时间上重叠,终端无法确定如何传输这些上行信号的问题。

Description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多个传输点/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的下行和上行的非相干传输中,TRP之间的回程(backhaul)连接可以是理想的或者非理想的,理想的backhaul下TRP之间可以快速动态的进行信息交互,非理想的backhaul下由于时延较大TRP之间只能准静态的进行信息交互。在下行非相干传输中,多个TRP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信道独立调度一个终端的多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传输,也可以采用同一个控制信道调度不同TRP的传输,其中不同TRP的数据采用不同的传输层,后者只能用于理想backhaul的情况。
在非理想backhaul的情况下,不同TRP传输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HARQ-ACK)反馈需要在不同的时间上传输。如果不同TRP的PDSCH对应的HARQ-ACK同时和另外一个上行信号在时间上重叠,终端无法确定如何传输这些上行信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以解决在不同TRP的PDSCH对应的HARQ-ACK同时和另外一个上行信号在时间上重叠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无法确定如何传输这些上行信号的问题,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和节约信道资源。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在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控制资源集(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组索引。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和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PUCCH,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PUCCH,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上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CORESET组索引,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同时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组索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和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PUCCH,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PUCCH,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上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CORESET组索引,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同时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确定在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解决在不同TRP的PDSCH对应的HARQ-ACK同时和另外一个上行信号在时间上重叠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无法确定如何传输这些上行信号的问题,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和节约信道资源。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和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PUCCH,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PUCCH,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上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CORESET组索引,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同时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通过基站的资源调度来解决一个上行信号同时与不同TRP的PUCCH发生资源冲突,从而尽可能的解决了终端需要丢弃上行信息的情况,也降低了终端进行信息复用的处理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系统架构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多PDCCH的下行非相干传输的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多PDCCH的下行非相干传输的示意图;
图1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单PDCCH的下行非相干传输的示意图;
图1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个HARQ-ACK与CSI时域重叠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PUCCH,第二PUCCH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示意图;
图2C为第一PUCCH与第一上行信号在第一上行信号中复用示意图;
图2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PUCCH与第一上行信号在第一PUCCH中复用示意图;
图2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PUCCH与第一上行信号在第一上行信号中复用示意图;
图2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不传输第一上行信号的示意图;
图2G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PUCCH与第一上行信号在第一上行信号中复用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示例通信系统100,该示例通信系统100包括终端110和网络设备120,终端110与网络设备120通信连接。
该示例通信系统100例如可以是:非地面通信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系统、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 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110可以指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中继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120可以是用于与终端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ed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设备、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AAU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AA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项或多项的设备。此外,可以将CU划分为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110或网络设备120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或者,是终端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在新空口(New Radio,NR)中,终端可以采用模拟波束来传输上行数据和上行控制信息。终端可以基于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信号来进行上行波束管理,从而确定上行传输所用的模拟波束。具体的,网络可以给终端配置SRS探测参考信号资源集合1,集合中包含N个SRS资源(N>1)。终端可以采用不同的波束发送所述N个SRS资源,网络设备分别对N个SRS资源进行接收质量的测量,选择其中接收质量最好的K个SRS资源。网络设备可以再配置一个SRS资源集合2,其中包括K个SRS资源,并令终端采用集合1中选择出来的K个SRS资源所用的模拟波束来传输集合2中的SRS资源。这可以通过将集合1中选择出的K个SRS资源分别配置为集合2中的K个SRS资源的参考SRS资源来实现。此时,基于终端在SRS资源集合2中传输的SRS,网络设备可以选择出接收质量最好的一个SRS资源,并将对应的SRI(SRS资源指示)通知给终端。终端接收到SRI后,将SRI指示的SRS资源所用的模拟波束确定为传输PUSCH所用的模拟波束。对于PUSCH,所述SRI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下行控制信息中的SRI指示域来指示,或者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参数来指示其中,对于RRC配置的PUSCH用RRC参数指示。
对于PUCCH,也采用类似的方法来指示所用的波束。具体的,对于每个PUCCH资源,在RRC信令中配置多个空间相关信息(PUCCH-spatialrelationinfo),再通过MAC层信令从中指示当前所用的PUCCH-spatialrelationinfo。其中,每个PUCCH-spatialrelationinfo中包含一个用于确定PUCCH的发送波束的参考信号。对于每个SRS资源,也可以通过RRC信令配置对应的SRS-spatialrelationinfo,其中包含一个用于确定SRS的发送波束的参考信号。
在NR系统中引入了基于多个TRP的下行和上行的非相干传输。其中,TRP之间的backhaul连接可以是理想的或者非理想的,理想的backhaul下TRP之间可以快速动态的进行信息交互,非理想的backhaul下由于时延较大TRP之间只能准静态的进行信息交互。在下行非相干传输中,多个TRP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信道独立调度一个终端的多个PDSCH传输,也可以采用同一个控制信道调度不同TRP的传输,其中不同TRP的数据采用不同的传输层,后者只能用于理想backhaul的情况。
对于采用多个PDCCH调度的下行传输,所调度的PDSCH可以在相同的时隙或不同的时隙传输。终端需要支持同时接收来自不同TRP的PDCCH和PDSCH。图1B为基于多PDCCH的下行非相干传输示意图,终端反馈确认应答/否定确认应答(Acknowledge/Non-Acknowledge,ACK/NACK)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时,如图1B所示,可以将ACK/NACK和CSI各自反馈给传输相应PDSCH的不同TRP,如图1C所示,也可以合并上报给一个TRP。前者可以应用于理想backhaul和非理想backhaul两种场景,后者只能用于理想backhaul的场景。其中,不同TRP传输的用于调度PDSCH的DCI可以通过不同的CORESET来承载,即网络设备配置多个CORESET,每个TRP采用各自的CORESET进行调度,即可以通过CORESET来区分不同的TRP。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每个CORESET配置一个CORESET组索引,不同的索引对应不同的TRP。终端反馈CSI时,需要分别反馈每个TRP各自对应的CSI。所述CSI包含佚指示(RankIndicator,R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MatrixIndicator,PMI),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Quality Indicator,CQI)等内容,可以用于各自TRP进行下行传输的调度。
图1D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单PDCCH的下行非相干传输示意图。如图1D所示,对于采用单个PDCCH调度的多TRP下行传输,同一个DCI可以调度来自不同TRP的多个传输层。其中,来自不同TRP的传输层采用不同码分复用(Code-Division Multiplexing,CDM)组中的解调参考符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ymbol,DMRS)端口,且采用不同的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TCI)状态。网络设备需要在一个DCI中指示来自不同CDM组的DMRS端口,以及不同CDM组所分别对应的TCI状态,从而支持不同的DMRS端口采用不同的波束来传输。这种情况下,HARQ-ACK反馈和CSI上报可以重用现有协议中的机制。这种方案只能用于理想backhaul的场景。
在非理想backhaul的情况下,不同TRP传输的PDSCH对应的HARQ-ACK反馈需要在不同的时间上传输,不能进行复用传输。例如,不同TRP的HARQ-ACK可以通过一个时隙内的两个占用不同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的PUCCH资源传输。但是,如图1E所示如果这两个HARQ-ACK和另外一个上行信号同时发生了时间上的重叠,由于终端不知道这个上行信号是发给哪个TRP的,就无法确定这个上行信号应该和哪个HARQ-ACK进行复用,或者是否应该传输这个上行信号。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A,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终端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组索引。
其中,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都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是指第一PUCCH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上至少部分重叠,且第二PUCCH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上也至少存在部分重叠,如图2B所示,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PUCCH,第二PUCCH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示意图。
其中,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UCCH泛指两个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的PUCCH中的其中一个PUCCH,并非特定的一个PUCCH。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PUCCH泛指两个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的PUCCH中的其中一个PUCCH。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并没有时间先后的限制。因此,后续描述中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其中,所述第一PUCCH可以是承载HARQ-ACK的PUCCH,可以是承载CSI的PUCCH,或者是承载调度请求(Schedule Request,SR)的PUCCH。所述第二PUCCH可以是承载HARQ-ACK的PUCCH,可以是承载CSI的PUCCH,或者是承载SR的PUCCH。
具体实现中,所述方法可以用于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的情况。即本方法可以描述为:在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且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都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目标PUCCH为所述第一PUCCH和/或所述第二PUCCH,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的在时域上不重叠且关联不同的CORESET组索引。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解决在不同TRP的PDSCH对应的HARQ-ACK同时和另外一个上行信号在时间上重叠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无法确定如何传输这些上行信号的问题,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和节约信道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包括: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类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类型;网络配置的确认应答否定确认应答(Acknowledge Non-Acknowledge,ACK/NACK)反馈模式。
具体实现中,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可以是根据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可以是根据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可以是根据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类型,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可以是根据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可以是根据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类型,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可以是根据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或者是根据上述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的方案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此处不在过多赘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解决在不同TRP的PDSCH对应的HARQ-ACK同时和另外一个上行信号在时间上重叠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无法确定如何传输这些上行信号的问题,提高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效率,节约信道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包括: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与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相同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和/或,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与所述第二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不同情况下,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或者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
其中,将第一上行信号中的信息与第一PUCCH中的信息复用后,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同时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这种方式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式一般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携带的信息较少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第一PUCCH承载第一上行信号中的信息与第一PUCCH中的信息。
具体实现中,终端设备将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相同的CORESET组索引的PUCCH进行复用传输,这里假设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相同的CORESET组索引。例如,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CORESETPoolIndex)为0,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CORESETPoolIndex)也为0,所述第二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CORESETPoolIndex)为1,则此时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PUCCH与所述第一信号的CORESET组索引不同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或者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和所述第二PUCCH。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UCCH泛指两个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的PUCCH中的其中一个PUCCH,并非特定的一个PUCCH。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PUCCH泛指两个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的PUCCH中的其中一个PUCCH。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并没有时间先后的限制。因此,后续描述中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因此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相同的CORESET组索引的也可以是第二PUCCH,此时终端将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二PUCCH进行复用传输。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通过将发给同一个TRP(即关联相同的CORESET组索引)的上行信号复用传输,并优先传输复用后的信息,从而尽可能少的避免丢弃信息,节约信道资源,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包括: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的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相同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和/或,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与所述第二PUCCH的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不同时,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或者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
其中,所述空间相关信息(Spatial relation Information)指示的参考源信号用于确定对应上行信号的发送波束,终端可以根据发送或接收所述参考源信号的波束,确定对应上行信号的发送波束。
举例说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所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为SRS资源0,所述第一PUCCH的空间相关信息所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也为SRS资源0,所述第二PUCCH的空间相关信息所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也SRS资源1。
其中,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包括:将第一上行信号中的信息与第一PUCCH中的信息复用后,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同时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这种方式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式一般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携带的信息较少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第一PUCCH承载第一上行信号中的信息与第一PUCCH中的信息。
具体的,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的具体方式参考前述示例中的描述,这里不再絮述。具体的,终端设备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以及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和所述第二PUCCH的具体的方式参考前述示例中的描述,这里不再絮述。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相同的PUCCH也可以是第二PUCCH,此时终端将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二PUCCH进行复用传输。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将发给同一个TRP的上行信号复用传输,并优先传输复用后的信息,从而尽可能少的避免丢弃信息,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和节约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类型;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PUSCH时,在所述PUSCH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PUSCH承载的数据,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PUSCH时,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调度的PUSCH时,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第三PUCCH时,在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三PUCCH或第四PUCCH中传输所述第一PUCCH与所述第三PUCCH中承载的信息。
具体实现中,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可以是: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PUSCH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PUSCH中的数据复用后,在所述PUSCH上传输,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
其中,所述PUSCH可以是DCI调度的PUSCH,或者,也可以是RRC调度的PUSCH。
例如,如图2C所示,图2C为第一PUCCH与第一上行信号在第一上行信号中复用示意图,所述第一PUCCH承载HARQ-ACK1,所述第二PUCCH承载HARQ-ACK2,终端可以将所述第一PUCCH上的HARQ-ACK1与所述PUSCH中的数据复用后,在所述PUSCH上传输。此时,由于第二PUCCH与所述PUSCH是重叠的,终端就会放弃此次第二PUCCH的传输。
具体实现中,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可以是: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调度的PUSCH的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
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图2F所示,所述RRC调度的PUSCH为类型1配置的PUSCH(type1configured grant PUSCH),所述PUSCH的传输参数是RRC配置的,且传输资源是周期性出现的,周期是RRC配置的。
具体实现中,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可以是: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第三PUCCH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三PUCCH中携带的信息复用后,在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三PUCCH和第四PUCCH中的任意一个上传输。
其中,所述第三PUCCH可以是承载CSI的PUCCH,或者是承载SR的PUCCH。
其中,终端将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三PUCCH中携带的信息复用后,可以是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可以是在所述第三PUCCH上传输,可以是在第四PUCCH上传输。
在本示例中,所述第四PUCCH可以是网络配置的专门用于复用传输多个上行控制信息的PUCCH资源。例如,如图2D所示,图2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PUCCH与第三PUCCH在第一PUCCH中复用示意图,所述第一PUCCH承载HARQ-ACK1,所述第三PUCCH承载SR,则可以将所述HARQ-ACK1和所述SR复用后,在第一PUCCH上传输。此时,终端仍然可以在其他时域资源上传输第二PUCCH。
又例如,如图2E所示,所述第一PUCCH承载HARQ-ACK,所述第三PUCCH承载CSI,则可以将所述HARQ-ACK和所述CSI复用后,在第三PUCCH上传输。此时,由于第二PUCCH与第三PUCCH在时域上是重叠的,终端就会放弃此次第二PUCCH的传输。
具体实现中,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也可以是上述传输方式任意组合,不在此处过多赘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通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在存在第一上行信号与两个PUCCH同时重叠的情况下,可以优先发送更重要的上行信息对应的信号类型,从而尽可能降低对下行传输性能的影响,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和节约信道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TCI状态;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包括: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TCI状态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的TCI状态或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相同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和/或,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TCI状态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的TCI状态或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不同时,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或者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
其中,所述TCI状态指示的参考源信号可以用于确定对应上行信号的发送波束,也可以用于确定对应上行信号的其他信息,例如定时信息。以发送波束为例,终端可以根据发送或接收所述参考源信号的波束,确定对应上行信号的发送波束。
举例说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PUSCH,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TCI状态所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为CSI-RS资源0,所述第一PUCCH的空间相关信息所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也为CSI-RS资源0,所述第二PUCCH的空间相关信息所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为SRS资源0。此时,所述PUSCH与所述第一PUCCH进行复用传输。
又例如,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第三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TCI状态所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为CSI-RS资源0,所述第一PUCCH的TCI状态所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也为CSI-RS资源0,所述第二PUCCH的TCI状态所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为SRS资源0。此时,所述PUSCH与所述第一PUCCH进行复用传输。
具体的,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的具体方式参考前述示例中的描述,这里不再絮述。具体的,终端设备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以及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和所述第二PUCCH的具体的方式参考前述示例中的描述,这里不再絮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TCI状态,将发给同一个TRP的上行信号复用传输,并优先传输复用后的信息,从而尽可能少的避免丢弃信息,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和节约信道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类型,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数据,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CSI时,确定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数据,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数据,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HARQ-ACK时,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CSI,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CSI时,确定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或者,确定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以及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CSI,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HARQ时,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SR,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CSI时,确定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以及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SR,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HARQ时,确定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以及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
具体实现中,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可以是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数据,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CSI时,确定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数据,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可以是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数据,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HARQ-ACK时,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可以是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CSI,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CSI时,确定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或者,确定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以及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可以是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CSI,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HARQ时,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可以是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SR,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CSI时,确定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以及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可以是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SR,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HARQ时,确定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以及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或者是上述传输方式的任意组合,此处不在过多的赘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类型,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可以将发给同一个TRP的上行信号复用传输,并优先传输复用后的信息,可以是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信息,从而尽可能少的避免丢弃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第三PUCCH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是指:将所述第一PUCCH与所述第三PUCCH承载的信息复用;以及在所述第一PUCCH或所述第三PUCCH或第四PUCCH上传输复用后的信息。
其中,终端将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三PUCCH中携带的信息复用,可以是将所述第一PUCCH携带的信息和所述第三PUCCH携带的信息级联后进行信道编码。
例如,如图2D所示,所述第一PUCCH承载HARQ-ACK1,所述第三PUCCH承载SR,则可以将所述HARQ-ACK1和所述SR复用后,在第一PUCCH上传输。此时,终端仍然可以在其他时域资源上传输第二PUCCH,即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和所述第二PUCCH。
又例如,如图2E所示,所述第一PUCCH承载HARQ-ACK,所述第三PUCCH承载CSI,则可以将所述HARQ-ACK和所述CSI复用后,在第三PUCCH上传输。此时,由于第二PUCCH与第三PUCCH是时域重叠的,终端就会放弃此次第二PUCCH的传输。
具体实现中,终端还可以在第四PUCCH上传输复用后的上行信息,所述第四PUCCH可以是网络上报配置的专门用于复用传输多个上行控制信息的PUCCH资源。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通过将所述第一PUCCH与所述第三PUCCH承载的信息复用;以及在所述第一PUCCH或所述第三PUCCH或第四PUCCH上传输复用后的信息,避免丢弃信息,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和节约信道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是指:将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PUSCH中的数据复用后,在所述PUSCH上传输复用后的数据。此时,终端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
其中,所述PUSCH可以是DCI调度的PUSCH,或者,也可以是RRC调度的PUSCH。
其中,所述RRC调度的PUSCH为类型1配置的PUSCH(type 1configured grantPUSCH),所述PUSCH的传输参数是RRC配置的,且传输资源是周期性出现的,周期是RRC配置的。
例如,如图2C所示,所述第一PUCCH承载HARQ-ACK1,所述第二PUCCH承载HARQ-ACK2,终端可以将所述第一PUCCH上的HARQ-ACK1与所述PUSCH中的数据复用后,在所述PUSCH上传输。此时,由于第二PUCCH与所述PUSCH是重叠的,终端就会放弃此次第二PUCCH的传输。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通过将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PUSCH中的数据复用后,在所述PUSCH上传输复用后的数据,尽可能的避免了丢弃信息,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和节约信道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具体是指:将第一上行信号中的信息与第一PUCCH中的信息复用后,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同时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
其中,本示例的方法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式一般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携带的信息较少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第一PUCCH承载第一上行信号中的信息与第一PUCCH中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具体是指: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
其中,本示例中的方法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一般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携带的信息较多或者所述第二PUCCH承载的信息的优先级高于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的情况。例如,所述第二PUCCH承载HARQ-ACK,或者SR,或者较为重要的CSI的情况。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包括:在所述ACK/NACK反馈模式为联合反馈的情况下,确定将所述第一PUCCH,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进行复用,在同一个PUCCH或PUSCH上传输;和/或,在所述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确定将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进行复用,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上传输,以及确定不传输第二PUCCH;确定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将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进行复用,确定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以及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
其中,所述ACK/NACK反馈模式可以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
具体实现中,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可以是:如图2G所示,在所述ACK/NACK反馈模式为联合反馈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PUCCH,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进行复用,在同一个PUCCH或PUSCH上传输。
其中,所述同一个PUCCH可以是所述第一PUCCH,可以是所述第二PUCCH,可以是第一上行信号,可以是除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外的配置的PUCCH。所述PUSCH可以是第一上行信号,可以是另外配置的PUSCH。
具体实现中,所述传输方式可以是:在所述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目标PUCCH的复用方式包括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
具体实现中,所述传输方式可以是:在所述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目标PUCCH的复用方式包括将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进行复用,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上传输,以及不传输第二PUCCH;
具体实现中,所述传输方式可以是:在所述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目标PUCCH的复用方式包括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以及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
具体实现中,所述传输方式可以是:在所述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目标PUCCH的复用方式包括将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进行复用,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以及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
具体实现中,所述传输方式可以是上述传输方式的任意组合,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具体实现中,采用上述哪种传输方式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空间相关信息或信号类型或TCI状态来确定,具体参考前述示例描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通过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和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传输复用后的数据,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和节约信道资源。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的backhaul情况,配置采用独立反馈还是联合反馈,从而支持不同backhaul情况下的上行信息复用,在资源冲突时传输尽可能多的上行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包括:根据预设的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
具体实现中,在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都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根据预设的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目标PUCCH的复用方式,其中,所述目标PUCCH为所述第一PUCCH和/或所述第二PUCCH,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组索引。
具体实现中,所述方法可以用于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的情况。即本方法可以进一步描述为:在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且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都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的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目标PUCCH的复用方式,其中,所述目标PUCCH为所述第一PUCCH和/或所述第二PUCCH,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的在时域上不重叠且关联不同的CORESET组索引。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无法确定第一上行信号对应的TRP(即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规则确定复用方式可以解决终端丢弃掉所有资源冲突的上行信息问题,传输尽可能多的上行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预设的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预设值的PUCCH复用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时间靠前的PUCCH复用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触发DCI时间靠前的PUCCH复用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对应PDSCH传输时间靠前的PUCCH复用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触发DCI采用约定的DCI格式的PUCCH复用传输。
具体实现中,所述预设的规则可以是: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预设值的PUCCH复用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可以是与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0的PUCCH复用传输,或者是与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1的PUCCH复用传输。
例如,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0,所述第二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1,则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可以是与第一PUCCH进行复用传输。
具体实现中,所述预设的规则可以是: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时间靠前的PUCCH复用传输。
例如,如果第一PUCCH占用的OFDM符号比第二PUCCH占用的OFDM符号更靠前,则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第一PUCCH复用传输,不与第二PUCCH复用传输。
具体实现中,所述预设的规则可以是: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触发DCI时间靠前的PUCCH复用传输。
其中,在所述第一PUCCH携带HARQ-ACK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的触发DCI可以是用于调度所述HARQ-ACK对应的PDSCH的DCI。在所述第二PUCCH携带HARQ-ACK情况下,所述第二PUCCH的触发DCI可以是用于调度所述HARQ-ACK对应的PDSCH的DCI。
例如,在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携带HARQ-ACK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的PUCCH携带的HARQ-ACK对应的PDSCH的调度DCI时间更靠前,则第一上行信号和上述调度DCI时间更靠前的PUCCH复用传输。
其中,在所述第一PUCCH携带CSI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的触发DCI可以是用于触发所述CSI的DCI。在所述第二PUCCH携带CSI情况下,所述第二PUCCH的触发DCI可以是用于触发所述CSI的DCI。
例如,在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携带CSI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的PUCCH携带的CSI的PDSCH的调度DCI时间更靠前,则第一上行信号和上述调度DCI时间更靠前的PUCCH复用传输。
具体实现中,所述预设的规则可以是: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对应PDSCH传输时间靠前的PUCCH复用传输。
例如,在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携带HARQ-ACK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的PUCCH携带的HARQ-ACK对应的PDSCH时间更靠前,则第一上行信号就和上述PDSCH时间更靠前的PUCCH复用传输。
具体实现中,所述预设的规则可以是: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触发DCI采用约定的DCI格式的PUCCH复用传输。
其中,所述约定的DCI格式可以是特定的DCI格式,例如DCI格式1_0或DCI格式0_0。
举例说明,所述第一PUCCH的触发DCI采用DCI格式1_0,所述第二PUCCH的触发DCI采用DCI格式1_1,则第一上行信号就和第一PUCCH复用传输。
具体实现中,所述预设的规则可以是上述预设规则的任意组合,此处不在过多赘述。
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上述传输方式可以是预设的,可以是根据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所确定的。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无法确定第一上行信号对应的TRP(即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规则确定传输方式可以解决终端丢弃掉所有资源冲突的上行信息得问题,传输尽可能多的上行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包括: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
换句话说,在本方法中,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为:不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
在本示例中,本方法可以用于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的情况下。此时,本方法可以描述为:在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且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都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的情况下,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CORESET组索引。
在本示例中,本方法也可以描述为:在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且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CORESET组索引的情况下,终端不期望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同时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一旦出现了这种时域重叠的情况,终端会视为一个error case,不进行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传输,这些信道上传输的信息将会被丢弃。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基站的资源调度来解决一个上行信号同时与不同TRP的PUCCH发生资源冲突,从而尽可能的避免了终端需要丢弃上行信息的情况,也降低了终端进行信息复用的处理复杂度。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包括以下任意一种:PUSCH、承载CSI的PUCCH或者承载SR的PUCCH。
其中,所述PUSCH可以是DCI调度的PUSCH,或者,也可以是RRC调度的PUS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第一HARQ-ACK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调度所述第一HARQ-ACK对应的PDSCH的PDCCH所在的CORESET的CORESET组索引;
在所述第二PUCCH承载第二HARQ-ACK的情况下,所述第二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调度所述第二HARQ-ACK对应的PDSCH的PDCCH所在的CORESET的CORESET组索引。
其中,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可以是1,可以是0,可以是是预设的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CSI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与所述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者,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与所述CSI对应的CSI上报配置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
在所述第二PUCCH也承载CSI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以上方法确定,即所述第二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与所述第二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者,所述第二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与所述CSI对应的CSI上报配置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
其中,高层信令配置的与所述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可以为1,也可以是0,或者是预设的值。与所述CSI对应的CSI上报配置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可以为1,也可以是0,或者是预设的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SR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与所述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者,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0。
其中,高层信令配置的与所述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可以为1,也可以是0,或者是预设的值。
在所述第二PUCCH也承载SR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以上方法确定,即所述第二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与所述第二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者,所述第二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0。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的在时域上不重叠。
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的在时域上不重叠具体是指: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占用一个时隙内的不同OFDM符号。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的在时域上不重叠是指: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占用一个时隙内的不同OFDM符号。
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占用一个时隙内的不同OFDM符号,可以是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占用一个时隙内的相邻的不同OFDM符号,可以是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占用一个时隙内的不相邻的不同OFDM符号。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信号。
本示例中,如果所述传输方式为: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则终端不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如果所述传输方式不为以上方式,则在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目标PUCCH的传输方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信号。具体的传输方式可以参考前面示例的描述。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所指示的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301,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和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PUCCH,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PUCCH,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上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CORESET组索引。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同时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
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同时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表示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和第三配置信息时,不能配置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同时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即要排除以下情况:第一PUCCH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且第二PUCCH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
具体实现时,如果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且配置的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CORESET组索引,则网络设备不能配置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同时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上重叠。网络设备在配置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资源时应该避免这种情况,否则终端设备可以不发送这些信号。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基站的资源调度来避免一个上行信号同时与不同TRP的PUCCH发生资源冲突,从而尽可能的避免了终端需要丢弃上行信息的情况,也降低了终端进行信息复用的处理复杂度。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第一HARQ-ACK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调度所述第一HARQ-ACK对应的PDSCH的PDCCH所在的CORESET的CORESET组索引;所述第二PUCCH承载第二HARQ-ACK的情况下,所述第二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调度所述第二HARQ-ACK对应的PDSCH的PDCCH所在的CORESET的CORESET组索引。
其中,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可以是1,可以是0,可以是是预设的值;所述第二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可以是1,可以是0,可以是是预设的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CSI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以下任意一种:高层信令配置的与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者,与所述CSI对应的CSI上报配置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
其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CSI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可以是高层信令配置的与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者是,与所述CSI对应的CSI上报配置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SR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以下任意一种:高层信令配置的与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者,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0。
其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SR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可以是高层信令配置的与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者是,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0。其中,高层信令配置的与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可以是1,可以是0,可以是预设的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的在时域上不重叠。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的在时域上不重叠是指: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占用一个时隙内的不同OFDM符号。
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占用一个时隙内的不同OFDM符号,可以是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占用一个时隙内的相邻的不同OFDM符号,可以是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占用一个时隙内的不相邻的不同OFDM符号。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包括以下任意一种:PUSCH,承载CSI的PUCCH或者承载SR的PUCCH。
其中,所述PUSCH可以是DCI调度的PUSCH,或者,也可以是RRC调度的PUS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不同时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之后,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所述第一PUCCH,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信号。
与上述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4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终端400包括处理器410、存储器420、通信接口44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42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421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420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410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421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组索引。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通过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根据所述传输方式,传输复用后的信息,优先传输复用后的信息,从而尽可能少的避免丢弃信息,提高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效率和节约信道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方面,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类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类型;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在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方面,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与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相同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和/或,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与所述第二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不同情况下,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或者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在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方面,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的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相同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和/或,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与所述第二PUCCH的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不同时,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或者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类型;在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方面,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下至少一项操作的指令: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PUSCH时,在所述PUSCH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PUSCH承载的数据,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PUSCH时,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调度的PUSCH时,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第三PUCCH时,在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三PUCCH或第四PUCCH中传输所述第一PUCCH与所述第三PUCCH中承载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TCI状态;在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方面,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TCI状态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的TCI状态或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相同时,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和/或,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TCI状态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的TCI状态或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不同时,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或者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类型,在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方面,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下至少一项操作的指令: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数据,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CSI时,确定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数据,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数据,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HARQ-ACK时,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CSI,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CSI时,确定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或者,确定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以及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CSI,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HARQ时,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SR,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CSI时,确定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以及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SR,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HARQ时,确定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以及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第三PUCCH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包括:将所述第一PUCCH与所述第三PUCCH承载的信息复用;以及在所述第一PUCCH或所述第三PUCCH上传输复用后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是指:将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PUSCH中的数据复用后,在所述PUSCH上传输复用后的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将第一上行信号中的信息与第一PUCCH中的信息复用后,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同时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具体是指: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包括:在所述ACK/NACK反馈模式为联合反馈的情况下,确定将所述第一PUCCH,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进行复用,在同一个PUCCH或PUSCH上传输;和/或,在所述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确定将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进行复用,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上传输,以及确定不传输第二PUCCH;确定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将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进行复用,确定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以及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包括:根据预设的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预设的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预设值的PUCCH复用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时间靠前的PUCCH复用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触发DCI时间靠前的PUCCH复用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对应PDSCH传输时间靠前的PUCCH复用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触发DCI采用约定的DCI格式的PUCCH复用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包括: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包括以下任意一种:PUSCH、承载CSI的PUCCH或者承载SR的PUC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第一HARQ-ACK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调度所述第一HARQ-ACK对应的PDSCH的PDCCH所在的CORESET的CORESET组索引;在所述第二PUCCH承载第二HARQ-ACK的情况下,所述第二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调度所述第二HARQ-ACK对应的PDSCH的PDCCH所在的CORESET的CORESET组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CSI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与所述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者,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与所述CSI对应的CSI上报配置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SR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与所述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者,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0。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的在时域上不重叠。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的在时域上不重叠是指: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占用一个时隙内的不同OFDM符号。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之后,所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根据所述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接收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所指示的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网络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10、存储器520、通信接口53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52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521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520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510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521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向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和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PUCCH,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PUCCH,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上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CORESET组索引,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同时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通过向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和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PUCCH,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PUCCH,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上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CORESET组索引;确定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同时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提高终端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效率和节约信道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第一HARQ-ACK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调度所述第一HARQ-ACK对应的PDSCH的PDCCH所在的CORESET的CORESET组索引;所述第二PUCCH承载第二HARQ-ACK的情况下,所述第二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调度所述第二HARQ-ACK对应的PDSCH的PDCCH所在的CORESET的CORESET组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CSI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以下任意一种:高层信令配置的与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者,与所述CSI对应的CSI上报配置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SR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以下任意一种:高层信令配置的与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者,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0。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的在时域上不重叠。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的在时域上不重叠是指: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占用一个时隙内的不同OFDM符号。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包括以下任意一种:PUSCH,承载CSI的PUCCH或者承载SR的PUC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所述确定所述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不同时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之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所述第一PUCCH,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信号。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6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信息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信息传输装置600应用于终端,具体包括:处理单元602和通信单元603。处理单元602用于对终端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602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2A中的步骤201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603用于支持终端与其他设备的通信。终端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601,用于存储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6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603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器、收发电路等,存储单元601可以是存储器。当处理单元6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6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6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可以为图4所示的终端。
具体实现时,所述处理单元602用于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执行的任一步骤,且在执行诸如发送等数据传输时,可选择的调用所述通信单元603来完成相应操作。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处理单元602,确定用于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组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所述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包括: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类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类型;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在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与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相同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和/或,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与所述第二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不同情况下,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或者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在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的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相同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和/或,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与所述第二PUCCH的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不同时,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或者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类型;在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一项: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PUSCH时,在所述PUSCH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PUSCH承载的数据,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PUSCH时,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调度的PUSCH时,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第三PUCCH时,在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三PUCCH或第四PUCCH中传输所述第一PUCCH与所述第三PUCCH中承载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TCI状态;在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TCI状态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的TCI状态或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相同时,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和/或,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TCI状态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的TCI状态或空间相关信息指示的参考源信号不同时,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或者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类型,在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一项: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数据,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CSI时,确定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数据,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数据,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HARQ-ACK时,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CSI,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CSI时,确定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二PUCCH,或者,确定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以及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CSI,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HARQ时,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SR,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CSI时,确定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以及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SR,且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承载HARQ时,确定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以及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第三PUCCH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是指:将所述第一PUCCH与所述第三PUCCH承载的信息复用;以及在所述第一PUCCH或所述第三PUCCH上传输复用后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为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是指:将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与所述PUSCH中的数据复用后,在所述PUSCH上传输复用后的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复用传输具体是指:将第一上行信号中的信息与第一PUCCH中的信息复用后,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同时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具体是指: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在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ACK/NACK反馈模式为联合反馈的情况下,确定将所述第一PUCCH,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承载的信息进行复用,在同一个PUCCH或PUSCH上传输;和/或,在所述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确定将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进行复用,在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上传输,以及确定不传输第二PUCCH;确定传输所述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以及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将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承载的信息进行复用,确定在所述第一PUCCH上传输,以及确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二PUC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的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预设的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预设值的PUCCH复用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时间靠前的PUCCH复用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触发DCI时间靠前的PUCCH复用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对应PDSCH传输时间靠前的PUCCH复用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触发DCI采用约定的DCI格式的PUCCH复用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包括以下任意一种:PUSCH、承载CSI的PUCCH或者承载SR的PUC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第一HARQ-ACK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调度所述第一HARQ-ACK对应的PDSCH的PDCCH所在的CORESET的CORESET组索引;所述第二PUCCH承载第二HARQ-ACK的情况下,所述第二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调度所述第二HARQ-ACK对应的PDSCH的PDCCH所在的CORESET的CORESET组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CSI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与所述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者,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与所述CSI对应的CSI上报配置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SR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与所述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者,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0。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的在时域上不重叠。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的在时域上不重叠是指: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占用一个时隙内的不同OFDM符号。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确定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中至少一个的传输方式之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根据所述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所指示的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7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信息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信息传输装置700应用于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单元702和通信单元703。处理单元702用于对网络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702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图3中的S301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703用于支持网络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701,用于存储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7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703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器、收发电路等,存储单元701可以是存储器。当处理单元7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7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7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可以为图5所示的网络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向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和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PUCCH,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PUCCH,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上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CORESET组索引;以及用于确定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不同时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第一HARQ-ACK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调度所述第一HARQ-ACK对应的PDSCH的PDCCH所在的CORESET的CORESET组索引;所述第二PUCCH承载第二HARQ-ACK的情况下,所述第二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调度所述第二HARQ-ACK对应的PDSCH的PDCCH所在的CORESET的CORESET组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CSI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以下任意一种:高层信令配置的与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者,与所述CSI对应的CSI上报配置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PUCCH承载SR的情况下,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以下任意一种:高层信令配置的与第一PUCCH的PUCCH资源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或者,所述第一PUCCH关联的CORESET组索引为0。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的在时域上不重叠。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的在时域上不重叠是指: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占用一个时隙内的不同OFDM符号。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包括以下任意一种:PUSCH,承载CSI的PUCCH或者承载SR的PUCCH。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不同时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之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所述第一PUCCH,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方法实施例与装置实施例为相同技术构思的不同呈现形式,因此,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部分的内容应同步适配于装置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其中,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接入网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接入网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指示信息;
当所述指示信息所指示的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时,且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组索引的情况下,终端不期望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同时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不期望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同时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包括以下任意一种:PUSCH、承载CSI的PUCCH或者承载SR的PUCC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不期望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同时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时,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视为一个错误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在时域上不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在时域上不重叠是指:
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占用一个时隙内的不同OFDM符号。
7.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ACK/NACK反馈模式指示信息,所述ACK/NACK反馈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ACK/NACK反馈模式是否为独立反馈模式,以使得所述终端在所述指示信息所指示的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时,且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组索引的情况下,不期望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同时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
8.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网络配置的ACK/NACK反馈模式指示信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指示信息所指示的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时,且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组索引的情况下,不期望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同时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不传输所述第一PUCCH、所述第二PUCCH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包括以下任意一种:PUSCH、承载CSI的PUCCH或者承载SR的PUCCH。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不期望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同时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方面,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第一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第二PUCCH均与第一上行信号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视为一个错误例。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在时域上不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在时域上不重叠是指:
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占用一个时隙内的不同OFDM符号。
14.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ACK/NACK反馈模式指示信息,所述ACK/NACK反馈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ACK/NACK反馈模式是否为独立反馈模式,以使得所述终端在所述指示信息所指示的ACK/NACK反馈模式为独立反馈时,且第一PUCCH和第二PUCCH关联不同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组索引的情况下,不期望所述第一PUCCH和所述第二PUCCH同时与第一上行信号时域重叠。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7.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211646.9A 2020-02-07 2020-02-07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45317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1646.9A CN114531734B (zh) 2020-02-07 2020-02-07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80036238.3A CN113924743A (zh) 2020-02-07 2020-02-07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PCT/CN2020/074562 WO2021155608A1 (zh) 2020-02-07 2020-02-07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202210211646.9A CN114531734B (zh) 2020-02-07 2020-02-07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6238.3A Division CN113924743A (zh) 2020-02-07 2020-02-07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1734A CN114531734A (zh) 2022-05-24
CN114531734B true CN114531734B (zh) 2023-07-18

Family

ID=7719973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6238.3A Pending CN113924743A (zh) 2020-02-07 2020-02-07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202210211646.9A Active CN114531734B (zh) 2020-02-07 2020-02-07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6238.3A Pending CN113924743A (zh) 2020-02-07 2020-02-07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87010A1 (zh)
EP (1) EP4054106A4 (zh)
JP (1) JP7471421B2 (zh)
KR (1) KR20220131899A (zh)
CN (2) CN113924743A (zh)
WO (1) WO20211556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93535A4 (en) * 2019-07-31 2022-07-2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HANNE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17652117A (zh) * 2021-09-08 2024-03-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102848A1 (zh) * 2021-12-09 2023-06-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3159354A1 (en) * 2022-02-22 2023-08-31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etermining resources
WO2023197295A1 (en) * 2022-04-15 2023-10-19 Lenovo (Beijing) Limited Resource multiplexing for multi-dci based multi-panel simultaneous ul transmission
CN116997017A (zh) * 2022-04-24 2023-11-03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
CN117998608A (zh) * 2022-11-07 2024-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4434A (zh) * 2017-10-26 2019-07-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分配
CN110535608A (zh) * 2019-07-31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591888A1 (en) * 2018-04-05 2020-01-08 LG Electronics Inc. -1-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010213A1 (en) * 2018-07-06 2020-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for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60061B2 (en) 2018-07-05 2021-10-26 Apple Inc. Uplink transmission for multi-panel oper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4434A (zh) * 2017-10-26 2019-07-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分配
EP3591888A1 (en) * 2018-04-05 2020-01-08 LG Electronics Inc. -1-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010213A1 (en) * 2018-07-06 2020-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for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CN110535608A (zh) * 2019-07-31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71421B2 (ja) 2024-04-19
WO2021155608A1 (zh) 2021-08-12
EP4054106A4 (en) 2022-11-16
EP4054106A1 (en) 2022-09-07
KR20220131899A (ko) 2022-09-29
CN114531734A (zh) 2022-05-24
JP2023518637A (ja) 2023-05-08
CN113924743A (zh) 2022-01-11
US20220287010A1 (en) 2022-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31734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425697B2 (en) Dynamic management of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network
US10681682B2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830176B (zh) 一种harq-ack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3678558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932820B (zh) 发送和接收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1585707B (zh) 一种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220104208A1 (en) Csi report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566961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3711657B (zh)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4375046A (zh) Pucch重复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1068264A1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WO2022237611A1 (zh) 一种信息确认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4826524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资源确定方法
CN114830576A (zh) 信息反馈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4070488B (zh) Uci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US20240196426A1 (en) Method transmitting uci on pusch, terminal, and device
EP4319396A1 (en) Method transmitting uci on pusch, terminal, and device
US20240196427A1 (en) Channel multiplex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3178482A1 (zh)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489790A (zh) Uci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489791A (zh) 上行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24510280A (ja) 情報伝送方法、装置、デバイス及び記憶媒体
CN117998627A (zh) 一种冲突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7015044A (zh) C-dai顺序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