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27633B - 振镜定位工装和激光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振镜定位工装和激光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7633B
CN114527633B CN202210020883.7A CN202210020883A CN114527633B CN 114527633 B CN114527633 B CN 114527633B CN 202210020883 A CN202210020883 A CN 202210020883A CN 114527633 B CN114527633 B CN 1145276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rod
axis
vibrating mirror
hole
elastic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208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27633A (zh
Inventor
邓自然
黄宇传
陈伯鹫
王书方
宋秀敏
夏长锋
何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 An Zhisensor Technologies Co ltd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Smc Multi Media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 An Zhisensor Technologies Co ltd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Smc Multi Media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 An Zhisensor Technologies Co ltd,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Smc Multi Media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 An Zhisenso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208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276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27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7633A/zh
Priority to US17/813,759 priority patent/US2023022110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27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7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coordi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05Scanning systems with one or more pivoting mirrors or galvano-mirr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 G03G15/043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by introducing an optical element in the optical path, e.g. a fil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镜定位工装和激光打印机。一种振镜定位工装,包括底座、支架和转动组件,底座上设有承接面,承接面上设有第一凹球面;支架放置在承接面上,支架上面向承接面的侧面上设有定位组件,支架上安装有振镜,振镜的反射中心位于第一凹球面所在球的球心上;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与支架滑动连接,第一转动杆相对于底座转动时能够带动支架以振镜的y轴为转轴转动。通过旋转第一转动杆就能调整振镜绕振镜的y轴转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提高了振镜安装位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Description

振镜定位工装和激光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振镜定位工装和激光打印机。
背景技术
激光打印机具有打印速度快、成像质量高等优点,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打印设备。激光打印机上的激光扫描单元包括激光器、扫描元件和感光鼓,激光器产生激光束通过扫描元件反射后在感光鼓上扫描,感光鼓再与碳粉盒配合将信息写入纸张。
振镜因其体积小、价格低、调整方便、频率高、打印速度快等特点而作为激光打印机上的扫描元件使用,极大地降低激光打印机的生产成本,提升激光打印机性能。振镜不仅可以反射激光束,还能通过改变振镜的安装方位改变激光束的扫描路径。因此,振镜的安装方位极大地影响激光束在感光鼓上的打点位置,从而影响最终输出图像的精度和准度。
MEMS振镜是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而制作的微小可驱动反射镜。该反射镜的镜面上设有反射中心,激光器将激光束射向反射中心并通过反射中心反射到感光鼓上,MEMS振镜上具有相互垂直的x轴、y轴、z轴三个方向,其中x轴、y轴、z轴均经过反射中心,x轴、y轴位于反射镜的镜面上,z轴与反射镜的镜面垂直,反射镜的镜面分别关于x轴、y轴对称。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了提高振镜安装位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提供振镜定位工装和激光打印机。
一种振镜定位工装,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承接面,所述承接面上设有第一凹球面;
支架,所述支架放置在所述承接面上,所述支架上面向所述承接面的侧面上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凹球面抵接的接触点,多个所述接触点均位于一个虚拟球面上,所述虚拟球面的球心与所述第一凸球面所在球的球心重合,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振镜,所述振镜的反射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凹球面所在球的球心上;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轴线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轴线与所述振镜的y轴平行,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能够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轴线为转轴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支架以所述振镜的y轴为转轴转动。
上述的振镜定位工装,将支架与底座通过定位组件和第一凸球面配合抵接,使得支架能够在第一凸球面内360°转动,因此将振镜安装在支架上,振镜可以随着支架相对于底座进行360°转动,从而方便调整振镜的反射平面的反射角度。由于振镜的反射中心位于第一凹球面的所在球的球心上,无论振镜60绕x轴、y轴和z轴如何旋转,振镜的反射中心都保持不变。同时设置了转动组件,第一转动杆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与支架连接,因此旋转第一转动杆就能调整振镜绕振镜的y轴转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提高了振镜安装位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承接面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弹片上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上设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钉不位于所述第一凹球面内,所述第一螺钉的轴线与所述振镜的x轴垂直,所述第一螺钉的轴线位于所述振镜的y轴和所述振镜的z轴所在的平面上,所述第一螺钉为所述第一弹片提供靠近所述承接面的作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片上面向所述承接面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凸球面,所述第一凸球面位于所述第一螺钉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凸球面与所述承接面相切抵接;
和/或,所述承接面上设有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位于所述第一螺钉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垫块与所述第一弹片上面向所述承接面的侧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弹片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动杆能够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振镜的x轴平行,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直径相适应,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振镜的z轴平行,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直径,所述第二转动杆能够插入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承接面间隔布置,当所述第一转动杆插入所述第一通孔时所述第二转动杆能够插入所述第二通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承接面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弹片上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钉不位于所述第一凹球面内,所述第二螺钉的轴线与所述振镜的z轴垂直,所述第二螺钉的轴线位于所述振镜的x轴和所述振镜的y轴所在的平面上,所述第二螺钉为所述第二弹片提供靠近所述承接面的作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片上面向所述承接面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凸球面,所述第二凸球面位于所述第二螺钉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凸球面与所述承接面相切抵接;
和/或,所述承接面上设有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位于所述第二螺钉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垫块与所述第二弹片上面向所述承接面的侧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弹片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转动杆能够插入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通孔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振镜的z轴平行,所述第四通孔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直径相适应,所述第四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振镜的x轴平行,所述第四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直径,所述第二转动杆能够插入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承接面间隔布置,当所述第一转动杆插入所述第三通孔时所述第二转动杆能够插入所述第四通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三个定位件,三个所述定位件在所述支架上间隔设置,所述定位件面向所述承接面的端面向外凸起形成第三凸球面,所述第三凸球面与所述第一凹球面内切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板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板面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板面与所述承接面平行,所述第一凸球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面向所述承接面的侧面上,所述振镜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板面上;
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轴向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板面垂直,所述定位柱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所述振镜的侧面,多个所述定位柱的圆周面与所述振镜上垂直于所述反射平面的侧面抵接,使得所述振镜的反射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凹球面所在球的球心上。
一种激光打印机,包括振镜和所述的振镜定位工装,所述振镜安装在所述振镜定位工装的支架上,所述振镜的反射中心位于所述振镜定位工装的第一凹球面所在球的球心上。
上述的激光打印机,通过将振镜安装在振镜安装在振镜定位工装上,从而可以在装配或维修激光打印机时调整振镜与激光器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振镜反射激光束的角度,进而保证激光束在感光鼓上打点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振镜的正视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振镜的侧视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振镜的俯视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振镜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振镜定位工装的俯视图;
图6为图5实施例中振镜定位工装A-A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100、振镜定位工装;10、底座;11、承接面;12、第一凹球面;13、第一垫块;14、第二垫块;15、第一通孔;16、第三通孔;20、支架;21、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定位组件;231、定位件;232、第三凸球面;24、第一弹片;241、第一凸球面;242、第二通孔;25、第二弹片;251、第二凸球面;252、第四通孔;30、转动组件;31、第一转动杆;32、第二转动杆;33、操作杆;40、第一螺钉;41、第一垫片;50、第二螺钉;51、第二垫片;60、振镜;61、反射镜;62、反射中心;63、线缆收纳件;70、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镜定位工装100和激光打印机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振镜定位工装100,包括底座10,支架20和转动组件30;
如图6所示,其中,底座10上设有承接面11,承接面11上设有第一凹球面12;
如图6所示,其中,支架20放置在承接面11上,支架20上面向承接面11的侧面上设有定位组件23,定位组件23上具有多个与第一凹球面12抵接的接触点,多个接触点均位于一个虚拟球面上,且此虚拟球面的球心与第一凹球面12所在球的球心重合,支架20上安装有振镜60,振镜60的反射中心62位于第一凹球面12所在球的球心上;
如图4所示,其中,转动组件30包括第一转动杆31和第二转动杆32,第一转动杆31与第二转动杆32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31的轴线与第二转动杆32的轴线平行间隔布置,第一转动杆31的轴线与振镜60的y轴平行,第一转动杆31与底座10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31能够以第一转动杆31的轴线为转轴相对于底座10转动,第二转动杆32与支架20滑动连接,第一转动杆31相对于底座10转动时能够带动支架20以振镜60的y轴为转轴转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中,振镜60上设有反射镜61,反射镜61的镜面上设有反射中心62,反射中心62用于接收并反射激光器射出的激光束,振镜60上设有相互垂直的x轴、y轴、z轴三个方向,其中x轴、y轴、z轴均经过反射中心62,x轴、y轴位于反射镜61的镜面上,z轴与反射镜61的镜面垂直,反射镜61的镜面分别关于x轴、y轴对称。
上述的振镜定位工装100,将支架20与底座10通过定位组件23和第一凹球面12配合抵接,使得支架20能够在第一凹球面12内进行360°转动,因此将振镜60安装在支架20上,振镜60可以随着支架20相对于底座10进行360°转动,从而方便调整反射镜61的镜面的反射角度。由于振镜60的反射中心62位于第一凹球面12的所在球的球心上,无论振镜60绕x轴、y轴和z轴如何旋转,振镜60的反射中心62都保持不变。同时设置了转动组件30,第一转动杆31与底座10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32与支架20连接,因此旋转第一转动杆31就能调整振镜60绕振镜60的y轴转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提高了振镜60安装位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振镜60粘接在支架20上。
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支架20上设有第一弹片24,第一弹片24与承接面11间隔布置,第一弹片24上远离支架20的一端上设有第一螺钉40,第一螺钉40穿过第一弹片24与底座10螺纹连接,第一螺钉40不位于第一凹球面12内,第一螺钉40的轴线与振镜60的x轴垂直,第一螺钉40的轴线位于振镜60的y轴和振镜60的z轴所在的平面上,第一螺钉40为第一弹片24提供靠近承接面11的作用力。由于支架20和第一螺钉40在第一弹片24上间隔布置,当第一螺钉40为第一弹片24的一端提供靠近承接面11的作用力时,第一弹片24的另一端带动支架20(即第一弹片24与支架20连接的一端)转动,定位组件23与第一凹球面12一直保持抵接,即定位组件23与第一凹球面12的接触点在第一凹球面12上滑动。由于第一螺钉40的轴线与振镜60的x轴垂直,且位于振镜60的y轴和振镜60的z轴所在的平面上,第一弹片24的变形作用力使得支架20以x轴为转轴转动,最终带动振镜60以x轴为转轴转动。因此,第一弹片24和第一螺钉40的设置能够带动振镜60以x轴为转轴转动,从而调整振镜60反射激光束的扫描方向绕x轴转动。同时,通过第一螺钉40抵压第一弹片24的微小变形精确调整振镜60的扫描方向,从而调整激光束在感光鼓上的打点位置,提高输出图像的精度和准度。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螺钉40的螺帽与第一弹片24抵接,第一螺钉40为第一弹片24提供靠近承接面11的抵压力。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螺钉40的螺帽与第一弹片24之间设有第一垫片41。第一垫片41提高了第一螺钉40抵压第一弹片24的可靠性,防止第一螺钉40穿过第一弹片24。
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弹片24上面向承接面11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凸球面241,第一凸球面241位于第一螺钉40远离支架20的一侧,第一凸球面241与承接面11相切抵接。第一凸球面241与承接面11抵接,保证了第一弹片24和承接面11间隔设置。同时由于第一螺钉40位于第一凸球面241和支架20之间,第一螺钉40为第一弹片24提供靠近承接面11的作用力时,第一凸球面241始终抵压承接面11,第一凸球面241与承接面11的抵接位置发生转动,第一弹片24变形带动支架20绕x轴旋转。
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承接面11上设有第一垫块13,第一垫块13位于第一螺钉40远离支架20的一侧,第一垫块13与第一弹片24上面向承接面11的侧面抵接。第一垫片41用于保证了第一弹片24和承接面11间隔设置,固定第一弹片24与底座10的间隔位置。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弹片24上面向承接面11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凸球面241,第一凸球面241位于第一螺钉40远离支架20的一侧,承接面11上设有第一垫块13,第一垫块13位于第一螺钉40远离支架20的一侧,第一垫块13位于第一凸球面241和承接面11之间,第一凸球面241与第一垫块13相切抵接。第一凸球面241与第一垫块13增大了第一弹片24与承接面11之间的间隔距离,扩大了第一螺钉40抵压第一弹片24时第一弹片24的变形空间,从而扩大了振镜60绕x轴旋转的可旋转角度。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底座10上设有第一通孔15,第一转动杆31能够插入第一通孔15与底座10转动连接。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弹片24上设有第二通孔242,第二通孔242的宽度方向与振镜60的x轴平行,第二通孔242的宽度与第二转动杆32的直径相适应,第二通孔242的长度方向与振镜60的z轴平行,第二通孔242的长度大于第二转动杆32的直径,第二转动杆32能够插入第二通孔242与支架20滑动连接,第二转动杆32与承接面11间隔布置。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底座10上设有第一通孔15,第一弹片24上设有第二通孔242,第一转动杆31能够插入第一通孔15与底座10转动连接,第二通孔242的宽度方向与振镜60的x轴平行,第二通孔242的宽度与第二转动杆32的直径相适应,第二通孔242的长度方向与振镜60的z轴平行,第二通孔242的长度大于第二转动杆32的直径,第二转动杆32能够插入第二通孔242与支架20滑动连接,第二转动杆32与承接面11间隔布置,当第一转动杆31插入第一通孔15时第二转动杆32能够插入第二通孔242中。操作第一转动杆31在第一通孔15中转动,由于第二通孔242的长度方向与振镜60的z轴平行,而第二转动杆32绕第一转动杆31的转动的运动轨迹为圆弧形,因此第二转动杆32沿第二通孔242的长度方向在第二通孔242中滑动时,第二转动杆32会产生一个平行于x轴的作用力,使得第一弹片24沿x轴变形,从而带动支架20以y轴为转轴发生转动,从而调整振镜60反射激光束在感光鼓上的初始位置。因此振镜60在安装时,可以通过旋转第一转动杆31调整振镜60反射路径,操作简单。并且通过第一弹片24的微小变形实现振镜60绕y轴旋转,提高了振镜60的调整精度,提高激光打印机输出图像的精度和准度。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底座10上设有第一通孔15,支架20上设有第二通孔242,第一转动杆31能够插入第一通孔15与底座10转动连接,第二通孔242的宽度方向与振镜60的x轴平行,第二通孔242的宽度与第二转动杆32的直径相适应,第二通孔242的长度方向与振镜60的z轴平行,第二通孔242的长度大于第二转动杆32的直径,第二转动杆32能够插入第二通孔242与支架20滑动连接,第二转动杆32与承接面11间隔布置,当第一转动杆31插入第一通孔15时第二转动杆32能够插入第二通孔242中。
进一步具体地,转动组件30还包括操作杆33,第一转动杆31与第二转动杆32分别与操作杆33上靠近承接面11的端面连接,第一转动杆31与第二转动杆32在操作杆33上靠近承接面11的端面上间隔布置。操作人员可通过旋转操作杆33带动第一转动杆31在第一通孔15内转动,第二转动杆32在第二通孔242中滑动。
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支架20上设有第二弹片25,第二弹片25与承接面11间隔布置,第二弹片25上远离支架20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螺钉50,第二螺钉50穿过第二弹片25与底座10螺纹连接,第二螺钉50不位于第一凹球面12内,第二螺钉50的轴线与振镜60的z轴垂直,第二螺钉50的轴线位于振镜60的x轴和y轴所在的平面上,第二螺钉50为第二弹片25提供靠近承接面11的作用力。支架20和第二螺钉50分别设置在第二弹片25的两端,当第二螺钉50为第二弹片25的一端提供靠近承接面11的作用力时,第二弹片25的另一端带动支架20(即第二弹片25与支架20连接的一端)转动,定位组件23与第一凹球面12一直保持抵接关系,即定位组件23与第一凹球面12的接触点在第一凹球面12上滑动。由于第一螺钉40的轴线与振镜60的z轴垂直,且位于振镜60的x轴和振镜60的y轴所在的平面上,第二弹片25的变形作用力使得支架20以z轴为转轴转动,最终带动振镜60以z轴为转轴转动。因此,第一弹片24和第一螺钉40的设置能够带动振镜60以z轴为转轴转动,从而调整振镜60反射激光束的扫描方向绕z轴转动。同时,通过第一弹片24的微小变形精确调整振镜60反射激光束的倾斜角度,提高输出图像的精度和准度。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螺钉50的螺帽与第二弹片25抵接,第二螺钉50为第二弹片25提供靠近承接面11的抵压力。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螺钉50的螺帽与第二弹片25之间设有第二垫片51。第二垫片51提高了第二螺钉50抵压第二弹片25的可靠性,防止第二螺钉50穿过第二弹片25。
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弹片25上面向承接面11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凸球面251,第二凸球面251位于第二螺钉50远离支架20的一侧,第二凸球面251与承接面11相切抵接。第二凸球面251与承接面11抵接,保证了第二弹片25和承接面11间隔设置。同时由于第二螺钉50位于第二凸球面251和支架20之间,第二螺钉50为第二弹片25提供靠近承接面11的作用力时,第二凸球面251始终抵压承接面11,第二凸球面251与承接面11的抵接位置发生转动,第二弹片25变形带动支架20绕z轴旋转。
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承接面11上设有第二垫块14,第二垫块14位于第二螺钉50远离支架20的一侧,第二垫块14与第二弹片25上面向承接面11的侧面抵接。第二垫片51用于保证了第二弹片25和承接面11间隔设置,为第二弹片25提高支撑。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弹片25上面向承接面11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凸球面251,第二凸球面251位于第二螺钉50远离支架20的一侧,承接面11上设有第二垫块14,第二垫块14位于第二螺钉50远离支架20的一侧,第二垫块14位于第二凸球面251和承接面11之间,第二凸球面251与第二垫块14相切抵接。第二凸球面251与第二垫块14增大了第一弹片24与承接面11之间的间隔距离,扩大了第二螺钉50抵压第二弹片25时第二弹片25的变形空间,从而扩大了振镜60绕z轴旋转的可旋转角度。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底座10上设有第三通孔16,第一转动杆31能够插入第三通孔16与底座10转动连接。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弹片25上设有第四通孔252,第四通孔252的宽度方向与振镜60的z轴平行,第二通孔242的宽度与第二转动杆32的直径相适应,第二通孔242的长度方向与振镜60的x轴平行,第二通孔242的长度大于第二转动杆32的直径,第二转动杆32能够插入第四通孔252与支架20滑动连接,第二转动杆32与承接面11间隔布置。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底座10上设有第三通孔16,第二弹片25上设有第四通孔252,第一转动杆31能够插入第三通孔16与底座10转动连接,第四通孔252的宽度方向与振镜60的z轴平行,第四通孔252的宽度与第二转动杆32的直径相适应,第四通孔252的长度方向与振镜60的x轴平行,第四通孔252的长度大于第二转动杆32的直径,第二转动杆32能够插入第四通孔252与支架20滑动连接,第二转动杆32与承接面11间隔布置,当第一转动杆31插入第三通孔16时第二转动杆32能够插入第四通孔252中。操作第一转动杆31在第三通孔16中转动,由于第四通孔252的长度方向与振镜60的x轴平行,而第二转动杆32绕第一转动杆31的转动的运动轨迹为圆弧形,因此第二转动杆32沿第四通孔252的长度方向在第四通孔252中滑动时,第二转动杆32会产生一个平行于z轴的作用力,使得第二弹片25沿z轴变形,从而带动支架20以y轴为转轴发生转动,从而调整振镜60反射激光束在感光鼓上的初始位置。因此振镜60在安装时,可以通过旋转第一转动杆31调整振镜60反射路径,操作简单。并且通过第二弹片25的微小变形实现振镜60绕y轴旋转,提高了振镜60的调整精度,提高激光打印机输出图像的精度和准度。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支架20上设有第一弹片24,第一弹片24与承接面11间隔布置,第一弹片24上远离支架20的一端上设有第一螺钉40,第一螺钉40穿过第一弹片24与底座10螺纹连接,第一螺钉40不位于第一凹球面12内,第一螺钉40的轴线与振镜60的x轴垂直,第一螺钉40的轴线位于振镜60的y轴和振镜60的z轴形成的平面上,第一螺钉40为第一弹片24提供靠近承接面11的作用力,支架20上设有第二弹片25,第二弹片25与承接面11间隔布置,第二弹片25上远离支架20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螺钉50,第二螺钉50穿过第二弹片25与底座10螺纹连接,第二螺钉50不位于第一凹球面12内,第二螺钉50的轴线与振镜60的z轴垂直,第二螺钉50的轴线位于振镜60的x轴和y轴形成的平面上,第二螺钉50为第二弹片25提供靠近承接面11的作用力。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转动组件30设有两个,两个转动组件30分别与第一弹片24、第二弹片25滑动连接。一个转动组件30用于调整振镜60绕y轴顺时针旋转,另一个转动组件30用于调整振镜60绕y轴逆时针旋转。
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定位组件23包括三个定位件231,三个定位件231在支架20上间隔设置,定位件231面向承接面11的端面向外凸起形成第三凸球面232,第三凸球面232与第一凹球面12内切抵接。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定位组件23包括一个第四凸球面,第四凸球面与第一凹球面12贴合抵接,第四凸球面所在球的球心与第一凹球面12所在球的球心重合。
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支架20包括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第一支撑板21的板面和第二支撑板22的板面垂直连接,第一支撑板21的板面与承接面11平行,第一凸球面241位于第一支撑板21面向承接面11的侧面上,振镜60位于第二支撑板22的板面上。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能够保证在初始位置时反射镜61的镜面垂直于底座10的承接面11,便于以承接面11为参照调整反射镜61的镜面与承接面11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一体成型。第一支撑板、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为不锈钢冲压件。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上远离振镜的侧面上设有线缆收纳件63。线缆收纳件63用于收纳振镜60的连接线缆,防止线缆干扰振镜60的方位调整。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22上设有多个定位柱70,定位柱70的轴向与第二支撑板22的板面垂直,定位柱70凸出于第二支撑板22上设有振镜60的侧面,多个定位柱70的圆周面与振镜60上垂直于反射平面的侧面抵接,使得振镜60的反射中心62位于第一凹球面12所在球的球心上。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一部分定位柱70的圆周面与振镜60的第一侧边抵接,另一部分定位柱70的圆周面与振镜60的第二侧边抵接,振镜60的第一侧边和振镜60的第二侧边相互垂直,振镜60的第一侧边和振镜60的第二侧边均垂直于反射镜61的镜面。在振镜60安装到支架20上的过程中,振镜60只需与多个定位柱70的圆周面抵接,就能保证振镜60的反射中心62位于第一凹球面12所在球的球心,简化了振镜60安装过程。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定位柱70为3个,其中2个定位柱的的圆周面与振镜60的第一侧边抵接,其中1个定位柱70的圆周面与振镜60的第二侧边抵接。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一种激光打印机,包括振镜60和的振镜定位工装100,振镜60安装在振镜定位工装100的支架20上,振镜60的反射中心62位于振镜定位工装100的第一凹球面12所在球的球心上。
上述的激光打印机,通过将振镜60安装在振镜60安装在振镜定位工装100上,从而可以在装配或维修激光打印机时调整振镜60与激光器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振镜60反射激光束的角度,进而保证激光束在感光鼓上打点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提高激光打印机输出图像的精度和准度。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振镜60为MEMS振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振镜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承接面,所述承接面上设有第一凹球面;
支架,所述支架放置在所述承接面上,所述支架上面向所述承接面的侧面上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凹球面抵接的接触点,多个所述接触点均位于一个虚拟球面上,且所述虚拟球面的球心与所述第一凹球面所在球的球心重合,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振镜,所述振镜的反射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凹球面所在球的球心上;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轴线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轴线与所述振镜的y轴平行,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能够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轴线为转轴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所述支架开设有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直径相适应,且长度方向大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第二通孔和/或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或所述第四通孔插设有所述第二转动杆,以使得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转动杆相对所述支架滑动,并使所述支架发生弹性变形,以与所述支架一同以所述振镜的y轴为转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镜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承接面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弹片上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上设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钉不位于所述第一凹球面内,所述第一螺钉的轴线与所述振镜的x轴垂直,所述第一螺钉的轴线位于所述振镜的y轴和所述振镜的z轴所在的平面上,所述第一螺钉为所述第一弹片提供靠近所述承接面的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镜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上面向所述承接面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凸球面,所述第一凸球面位于所述第一螺钉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凸球面与所述承接面相切抵接;
和/或,所述承接面上设有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位于所述第一螺钉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垫块与所述第一弹片上面向所述承接面的侧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镜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板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板面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板面与所述承接面平行,所述第一凸球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面向所述承接面的侧面上,所述振镜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板面上;
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轴向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板面垂直,所述定位柱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所述振镜的侧面,所述振镜具有反射平面,多个所述定位柱的圆周面与所述振镜上垂直于所述反射平面的侧面抵接,使得所述振镜的反射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凹球面所在球的球心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镜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弹片上设有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动杆能够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振镜的x轴平行,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振镜的z轴平行,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承接面间隔布置,当所述第一转动杆插入所述第一通孔时所述第二转动杆能够插入所述第二通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镜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承接面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弹片上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钉不位于所述第一凹球面内,所述第二螺钉的轴线与所述振镜的z轴垂直,所述第二螺钉的轴线位于所述振镜的x轴和所述振镜的y轴所在的平面上,所述第二螺钉为所述第二弹片提供靠近所述承接面的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镜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片上面向所述承接面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凸球面,所述第二凸球面位于所述第二螺钉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凸球面与所述承接面相切抵接;
和/或,所述承接面上设有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位于所述第二螺钉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垫块与所述第二弹片上面向所述承接面的侧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镜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弹片上设有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转动杆能够插入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通孔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振镜的z轴平行,所述第四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振镜的x轴平行,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承接面间隔布置,当所述第一转动杆插入所述第三通孔时所述第二转动杆能够插入所述第四通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振镜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三个定位件,三个所述定位件在所述支架上间隔设置,所述定位件面向所述承接面的端面向外凸起形成第三凸球面,所述第三凸球面与所述第一凹球面内切抵接。
10.一种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振镜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振镜定位工装,所述振镜安装在所述振镜定位工装的支架上,所述振镜的反射中心位于所述振镜定位工装的第一凹球面所在球的球心上。
CN202210020883.7A 2022-01-10 2022-01-10 振镜定位工装和激光打印机 Active CN1145276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0883.7A CN114527633B (zh) 2022-01-10 2022-01-10 振镜定位工装和激光打印机
US17/813,759 US20230221107A1 (en) 2022-01-10 2022-07-20 Galvanometer positioning tool and laser print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0883.7A CN114527633B (zh) 2022-01-10 2022-01-10 振镜定位工装和激光打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7633A CN114527633A (zh) 2022-05-24
CN114527633B true CN114527633B (zh) 2024-02-20

Family

ID=81620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0883.7A Active CN114527633B (zh) 2022-01-10 2022-01-10 振镜定位工装和激光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21107A1 (zh)
CN (1) CN1145276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8810B (zh) * 2023-11-28 2024-02-06 乐山市通达交通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隧道变形检测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8240A (ja) * 1997-05-21 1998-12-02 Komatsu Ltd 位置決め機構
CN104097402A (zh) * 2014-07-08 2014-10-15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打标机及其打标方法
CN204771141U (zh) * 2015-07-21 2015-11-18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一种旋转式振镜扫描装置
CN106405787A (zh) * 2016-12-10 2017-02-15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用于反射镜光学元件的角度调整装置
CN110153923A (zh) * 2019-06-28 2019-08-23 江苏金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转盘式八工位镜片粘接工装
CN210803865U (zh) * 2019-09-26 2020-06-19 中科国光激光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振镜光路定位机构
CN111791589A (zh) * 2020-09-10 2020-10-20 季华实验室 基于喷墨打印机的定位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8240A (ja) * 1997-05-21 1998-12-02 Komatsu Ltd 位置決め機構
CN104097402A (zh) * 2014-07-08 2014-10-15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打标机及其打标方法
CN204771141U (zh) * 2015-07-21 2015-11-18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一种旋转式振镜扫描装置
CN106405787A (zh) * 2016-12-10 2017-02-15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用于反射镜光学元件的角度调整装置
CN110153923A (zh) * 2019-06-28 2019-08-23 江苏金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转盘式八工位镜片粘接工装
CN210803865U (zh) * 2019-09-26 2020-06-19 中科国光激光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振镜光路定位机构
CN111791589A (zh) * 2020-09-10 2020-10-20 季华实验室 基于喷墨打印机的定位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折射式扫描系统设计及应用;潘涌;骆公序;安博言;陈俊;姜兆华;;应用激光(第0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7633A (zh) 2022-05-24
US20230221107A1 (en) 2023-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93408A (en)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for adjusting focus position
JP4427580B2 (ja) 形状測定装置用プローブ及び形状測定装置
KR20100123643A (ko) 3차원 형상 측정 장치용 프로브 및 3차원 형상 측정 장치
CN114527633B (zh) 振镜定位工装和激光打印机
JP2004006592A (ja) 半導体レーザー装置及びその取付構造、並びに光源装置の取付構造
JP5153586B2 (ja) 光学走査装置
CN110940989A (zh) 一种振镜和激光雷达
JPH04282606A (ja) レーザビーム走査光学装置
JPH03194510A (ja) 光学装置
US7667723B2 (en) Angular adjustment of MEMS torsion oscillator scanner
CN114578504A (zh) 一种基于柔性支撑的无反作用力快速反射镜
CN114355552A (zh) 光学单元
JP2002296532A (ja) 偏向走査装置
JP3470286B2 (ja) 光書込ユニット保持機構
JP2000131054A (ja) 回転軸の傾き測定方法及び傾き調整方法
JP3772510B2 (ja) 光走査装置
EP0382221B1 (en) Light deflecting device
JPH0784205A (ja) 走査光学ユニット
JP2770306B2 (ja) 光走査装置
JP2003279823A (ja) チルト調芯機構
JPH06148490A (ja) 光学部材保持機構及び光ビーム走査光学系
JP3702678B2 (ja) 光偏向装置
JPH11237305A (ja) 光軸ずれ検出装置
JP2008304628A (ja) 光偏向器
JPH11174297A (ja) 光学走査装置のシリンダーレンズ調整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