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0160A -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0160A
CN114510160A CN202210109224.0A CN202210109224A CN114510160A CN 114510160 A CN114510160 A CN 114510160A CN 202210109224 A CN202210109224 A CN 202210109224A CN 114510160 A CN114510160 A CN 114510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fingerprint
electrodes
layer
touc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092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10160B (zh
Inventor
张豪峰
郭瑞
张萌
许庆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092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0160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21010922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5101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0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016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1944 priority patent/WO2023142504A1/zh
Priority to KR1020237041603A priority patent/KR20230170979A/ko
Priority to US18/508,684 priority patent/US2024007796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10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0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06Sensors therefor non-optical, e.g. ultrasonic or capacitive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具有触控区和指纹识别区,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金属网格层,包括设于所述触控区内的多个触控电极和设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内的多个指纹识别电极;第二金属网格层,包括多条指纹引线,每一所述指纹引线与对应的所述指纹识别电极电性连接;以及介质层,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之间;其中,所述介质层设有接触孔,所述指纹引线和该指纹引线对应的所述指纹识别电极通过所述接触孔电性连接。本申请能够改善光学均匀性。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装置具有自发光、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及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具有支付、通讯、文件管理等功能的移动终端。为提高产品性能与用户体验,现已公开在触控层集成指纹识别模块的显示面板,使得显示面板的至少部分区域兼具触控与指纹识别功能。但,指纹电极的排布密度远远超出普通触控电极的排布密度,上述指纹电极对应设置的引线需经触控区域连接至相应的控制芯片,引线布设受限,还会影响指纹识别区域周边的光学均匀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光学均匀性的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和指纹识别区,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第一金属网格层,包括设于所述触控区内的多个触控电极和设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内的多个指纹识别电极;
第二金属网格层,包括多条指纹引线,每一所述指纹引线与对应的所述指纹识别电极电性连接;以及
介质层,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之间;
其中,所述介质层设有接触孔,所述指纹引线和该指纹引线对应的所述指纹识别电极通过所述接触孔电性连接。
上述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和指纹识别区,触控面板包括第一金属网格层、第二金属网格层和介质层,第一金属网格层包括设于触控区内的多个触控电极和设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内的多个指纹识别电极,第二金属网格层包括多个指纹引线,每一指纹引与对应的指纹识别电极电性连接,介质层设于第一金属网格层和第二金属网格层之间,介质层设有接触孔,指纹引线和该指纹引线对应的指纹识别电极通过接触孔电性连接,这样连接指纹识别电极的指纹引线与触控电极位于不同的金属网格层中,指纹引线的布设不再受到触控电极的限制,有利于改善指纹识别区域周边的光学均匀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包括多条第二网格线,每一所述指纹引线包括彼此电性连接且延伸方向不同的多条所述第二网格线;
优选地,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内形成有多个第二网格,每一所述指纹引线包括多个所述第二网格;
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指纹引线的电抗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引线采用走向不同的第二网格线构成,不同指纹引线可以包括不同位置、数目的第二网格,使得各指纹引线的电抗相等,便于指纹识别电极与指纹引线的排布设计,提高指纹识别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包括多条第一网格线;
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下方的衬底,每一所述第二网格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不超出对应的所述第一网格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第二网格线与相应位置的所述第一网格线重合设置,即将所述第二网格线设置不超出第一网格线,所述第二网格线不影响所述触控面板的出光,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触控面板整体的光学均匀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
所述子电极沿垂直于所述触控面板的方向的正投影为第一图形,所述指纹识别电极沿垂直于所述触控面板的方向的正投影为第二图形,所述第一图形与所述第二图形一致;
优选地,所述触控区的子电极的排布密度等于所述指纹识别区的指纹识别电极的排布密度。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子电极沿垂直于触控面板的方向的正投影与指纹识别电极沿垂直于触控面板的方向的正投影的图形一致,这样触控电极与指纹识别电极的图案密度是一样的,光学效果是一致的,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得到改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还包括多条触控引线,每一所述触控引线与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金属网格层还包括多条触控引线,每一触控引线与对应的触控电极电性连接,对于邻近所述指纹识别区的触控电极来说,所述触控引线能够有效避免在指纹识别区触控布线,保证光学均匀性;再者,所述触控引线与指纹引线同层布置,方便后续邦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下方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间隔排布的多个发光区、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区之间的遮挡区,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遮挡区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网格层在发光层上的正投影、第二金属网格层在发光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遮挡区内,发光层产生的光线可以从发光区射出,可以避免影响到画面的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多个指纹感应电极和多个指纹驱动电极;
每一所述指纹感应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所述指纹识别电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指纹识别电极的第一指纹连接线;
每一所述指纹驱动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所述指纹识别电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指纹识别电极的第二指纹连接线;
所述第一指纹连接线或第二指纹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指纹连接线或第二指纹连接线位于第二金属网格层,就是说将指纹识别电极的桥接线设置在第二金属网格层,可以减少工艺流程,降低实现成本,并且有利于触控面板变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和多个触控驱动电极;
每一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沿第三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所述触控电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的第一触控连接线;
每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包括沿第四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所述触控电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的第二触控连接线;
所述第一触控连接线或第二触控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连接线或第二触控连接线位于第二金属网格层,可以减少工艺流程,降低实现成本,并且有利于触控面板变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45度夹角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三方向与第四方向相垂直,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呈45度夹角设置,方便布线。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面板。
上述显示装置,具有触控区和指纹识别区,触控面板包括第一金属网格层、第二金属网格层和介质层,第一金属网格层包括设于触控区内的多个触控电极和设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内的多个指纹识别电极,第二金属网格层包括多个指纹引线,每一指纹引与对应的指纹识别电极电性连接,介质层设于第一金属网格层和第二金属网格层之间,介质层设有接触孔,指纹引线和该指纹引线对应的指纹识别电极通过接触孔电性连接,这样连接指纹识别电极的指纹引线与触控电极位于不同的金属网格层中,指纹引线的布设不再受到触控电极的限制,有利于改善指纹识别区域周边的光学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金属网格层与第二金属网格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发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第一电极,102-第二电极,103-第三电极,104-第四电极,105-指纹引线;
A-触控区,B-指纹识别区;
10-第一金属网格层,11-触控电极,12-指纹识别电极,13-指纹感应电极,14-指纹驱动电极,15-第一指纹连接线,16-触控感应电极,17-触控驱动电极,18-第一触控连接线,19-子电极;
20-第二金属网格层,21-指纹引线,22-触控引线,23-第二指纹连接线,24-第二触控连接线;
30-介质层,31-接触孔;
40-衬底;
50-发光层;51-发光区;52-遮挡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文中,空间相关的术语如“上部”和“下部”是参照附图定义的。因此,将理解“上部”和“下部”可互换地使用。将理解,当层被称为在另一个层“上”时,其可直接地形成在其他层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层。因此,将理解,当层被称为是“直接在”另一个层“上”时,没有中间层插入在其中间。
在下文中,尽管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这样的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必须限于上面的术语。上面的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还将理解的是,以单数形式使用的表达包含复数的表达,除非单数形式的表达在上下文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含义。此外,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还将理解的是,这里使用的术语“包含”和/或“具有”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或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为相关技术中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域和指纹识别区域。触控区域包括交叉排布的多个第一电极101和多个第二电极102。具体地,多个第一电极101沿一个方向排布成多行,多个第二电极102沿另一个方向排布成多列。
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之间形成电容,多个第一电极101依次发出激励信号,多个第二电极102同时接收信号,从而得到各个第一电极101和各个第二电极102之间的电容量。手指进行触摸操作时,触摸点附近的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之间的电容量会发生变化,据此便可判断触摸操作的位置。
类似地,指纹识别区域包括交叉排布的多个第三电极103和多个第四电极104,多个第三电极103和多个第四电极104分别排布成多行与多列,第三电极103、第四电极104通过相应的指纹引线105向外引出。
根据第三电极103和第四电极104之间的电容变化量,判断对应的指纹凸起处和指纹凹陷处。与触摸操作相比,指纹识别需要在识别出手指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出手指上的凸起处和凹陷处,因此指纹识别区域的电极图案的密度远大于触控区域的电极图案的密度。由此,上述指纹引线105的密度也相应大于触控区域的电极图案的密度,导致指纹引线105的布设会受到周围第一电极101、第二电极102的制约,还会影响触控面板的光学均匀性。
基于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和指纹识别区,该触控面板包括第一金属网格层、第二金属网格层和介质层。第一金属网格层包括设于触控区内的多个触控电极和设于指纹识别区内的多个指纹识别电极。第二金属网格层包括多条指纹引线,每一指纹引线与对应的指纹识别电极电性连接。介质层设于第一金属网格层和第二金属网格层之间。其中,介质层设有接触孔,指纹引线和该指纹电极对应的指纹识别电极通过接触孔电性连接。这样连接指纹识别电极的指纹引线与触控电极位于不同的金属网格层中,指纹引线的布设不再受到触控电极的限制,有利于改善指纹识别区域周边的光学均匀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应用于手机终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等电子设备。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第一金属网格层10、第二金属网格层20、介质层30与衬底40。
再结合图3所示,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A和指纹识别区B。第一金属网格层10包括设于触控区A内的多个触控电极11和设于指纹识别区B内的多个指纹识别电极12。
第二金属网格层20包括多条指纹引线21,每一指纹引线21与对应的指纹识别电极12电性连接。介质层30设于第一金属网格层10和第二金属网格层20之间。其中,介质层30设有接触孔31,指纹引线21和该指纹引线21对应的指纹识别电极12通过接触孔31电性连接。连接指纹识别电极的指纹引线与触控电极位于不同的金属网格层中,指纹引线的布设不再受到触控电极的限制,有利于改善指纹识别区周边的光学均匀性。
具体地,介质层30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多层的层叠结构。当介质层30为单层结构时,单层结构为绝缘材料。当介质层30为多层结构时,各层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至少一层为绝缘材料。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触控区A至少部分围绕指纹识别区B设置。具体地,指纹识别区B邻近触控面板边缘设置,此时触控区A部分围绕指纹识别区B;或者,指纹识别区B远离触控面板边缘设置,此时触控区A环绕指纹识别区B设置。
如图2所示,衬底40位于第一金属网格层10和第二金属网格层20的下方,衬底40上还依次层叠设置有阵列层(未图示)与发光层5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金属网格层20位于第一金属网格层10和衬底40之间,即第二金属网格层20位于第一金属网格层10下方,可以避免第二金属网格层20位于第一金属网格层10上方对电容造成屏蔽,进而影响到触控和指纹识别。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金属网格层10包括多条第一网格线,每一触控电极11包括彼此电性连接且延伸方向不同的多条第一网格线,每一指纹识别电极12包括彼此电性连接且延伸方向不同的多条第一网格线。换言之,第一金属网格层10中的部分第一网格线彼此电性连接成一个触控电极11或者指纹识别电极12。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格线的线宽可根据产品设计需求与现场工艺水平进行设置,不同位置的第一网格线的线宽可以相同或不同。
第一金属网格层10内形成有多个第一网格,第一网格由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网格线构成。容易理解地,触控电极11比指纹识别电极12大,每一触控电极11中第一网格的数量大于指纹识别电极12中第一网格的数量。示例性地,每一触控电极11包括多个第一网格,每一指纹识别电极1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网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金属网格层20包括多条第二网格线,每一指纹引线21包括彼此电性连接且延伸方向不同的多条第二网格线,就是说第二金属网格层20中的部分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二网格线彼此电性连接成一条指纹引线21。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引线21采用走向不同的第二网格线构成,不同指纹引线21可以包括不同位置、数目的第二网格,使得各指纹引线21的电抗相等,便于指纹识别电极12与指纹引线21的排布设计,提高指纹识别精度。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一第二网格线的衬底40上的正投影不超出对应的第一网格线在衬底40上的正投影。也就是说,增设的第二金属网格层20不会对触控面板的光学均匀性造成额外的影响,保证触控面板整体的光学均匀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网格线与相应位置的第一网格线重合设置,即将第二网格线设置不超出第一网格线,第二网格线不影响触控面板的出光,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触控面板整体的光学均匀性。
示例性地,第二金属网格层20内形成有多个第二网格,每一指纹引线21包括多个第二网格。具体地,第二网格由第二网格线交叉形成。
整体来说,第一金属网格层10和第二金属网格层20优选采用同样规格样式的金属网格图案,简化工艺制程。对于第二网格线的布设区域而言,第二网格线在衬底4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网格线在衬底40上的正投影重合,确保触控面板整体的光学均匀性。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二网格线可以铺设于整个触控面板,也可以仅布设在指纹引线21等所在的区域。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网格线在衬底4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网格线在衬底40上的正投影还可以交错排布,有利于减小指纹引线21和触控电极11之间的寄生电容,降低信号干扰。
示例性地,第二网格的顶点在衬底4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网格的中心在衬底40上的正投影重合,和/或,第二网格的中心在衬底4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网格的顶点在衬底40上的正投影重合,可以最大程度减小指纹引线21和触控电极11之间的寄生电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指纹引线21的电抗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多条指纹引线21的电抗尽可能相等,指纹引线21传输信号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指纹的区别,有利于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多条指纹引线21两两之间的电抗差在设定范围内,以避免影响到指纹识别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金属网格层20还包括多条触控引线22,每一触控引线22与对应的触控电极11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金属网格层20还包括多条触控引线22,每一触控引线22与对应的触控电极11电性连接,对于邻近指纹识别区B的触控电极11来说,触控引线22能够有效避免在指纹识别区B触控布线,保证光学均匀性;再者,触控引线22与指纹引线21同层布置,方便后续邦定。
触控引线22包括彼此电性连接的多条第二网格线,示例性地,每一触控引线22包括多个第二网格。
触控引线22与邻近指纹识别区B的触控电极相连接(跨越指纹识别区),或将既定触控电极11引出至该触控面板的非显示区。对于前者而言,触控引线22可以避免在指纹识别区B所对应的第一金属网格层10内进行触控走线,提高触控面板的光学均匀性。对于后者来说,触控引线22与指纹引线21均位于第二金属网格层20,方便后续邦定,再者,还方便将与外部电性连接的不同触控引线22的电抗设置较为一致,提高识别精度与产品性能。
除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所标识的指纹引线21、触控引线22仅为方便读者对本技术方案的理解,而非是对指纹引线21、触控引线22具体图案与走向的限定。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发光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发光层50包括间隔排布的多个发光区51、以及位于发光区51之间的遮挡区52,第一金属网格层10在发光层50上的正投影、第二金属网格层20在发光层50上的正投影均位于遮挡区52内。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网格线、第二网格线与相应遮挡区52的边缘预留有既定距离,不会影响发光层50产生的光线输出,保证画面显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触控面板包括多个指纹感应电极13和多个指纹驱动电极14。每一指纹感应电极13包括沿第一方向a依次排布的多个指纹识别电极12、以及连接在第一方向a上相邻的两个指纹识别电极12之间的第一指纹连接线15。每一指纹驱动电极14包括沿第二方向b依次排布的多个指纹识别电极12、以及连接在第二方向b上相邻的两个指纹识别电极12之间的第二指纹连接线23。第一指纹连接线15或第二指纹连接线23位于第二金属网格层20,即将指纹感应电极13或指纹驱动电极14的桥接线设置在第二金属网格层20。
示例性地,第一指纹连接线15与指纹识别电极12同层设置,第二指纹连接线23位于第二金属网格层20。
就互容式的指纹识别结构而言,触控面板仍只有两层金属膜层,第二金属网格层20也可理解为与桥接金属层集成设置,减少工艺流程,降低实现成本,并且有利于触控面板变薄。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相垂直,方便第一指纹连接线15和第二指纹连接线23走线。
在实际应用中,每一指纹感应电极13对应连接一条指纹引线21,每一指纹驱动电极14对应连接一条指纹引线21。
再参图3所示,触控面板包括多个触控感应电极16和多个触控驱动电极17。每一触控感应电极16包括沿第三方向c依次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11、以及连接在第三方向c上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11的第一触控连接线18。每一触控驱动电极17包括沿第四方向d依次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11、以及连接在第四方向d上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11的第二触控连接线24。第一触控连接线18或第二触控连接线24位于第二金属网格层20;示例性地,第一触控连接线18与触控电极11同层设置,第二触控连接线24位于第二金属网格层20。同理,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减少工艺流程,降低实现成本,并且有利于触控面板变薄。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第三方向c与第四方向d相垂直,方便第一触控连接线18和第二触控连接线24走线。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第三方向c与第一方向a呈45度夹角设置,方便触控感应电极16、触控驱动电极17、指纹感应电极13、指纹驱动电极14的布置。
在实际应用中,每一触控感应电极16对应连接一条触控引线22,每一触控驱动电极17对应连接一条触控引线22。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指纹连接线23、第二触控连接线24也均由第二网格线构成。容易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指纹连接线、第二触控连接线亦可设置在独立于第一金属网格层10与第二金属网格层20的桥接金属层;另,还可以将前述触控感应电极16与触控驱动电极17、指纹感应电极13与指纹驱动电极14采用分层设置,也可理解为该触控面板包括两层第一金属网格层10,第二网格线同样满足前述设计,不再赘述。
在相关技术中,指纹电极的排布密度远远超出普通触控电极的排布密度,电极图案的密度不同会造成光学效果的差异,影响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一触控电极11包括多个子电极19。子电极19沿垂直于触控面板的方向的正投影为第一图形,指纹识别电极12沿垂直于触控面板的方向的正投影为第二图形,第一图形与第二图形一致。具体地,沿垂直于触控面板的方向的正投影为在衬底40上的正投影。需要说明的,任一指纹识别电极12与子电极19的电极图案一致,图3中所示出的电极图块色调不同仅为更好地体现出指纹感应电极13与指纹驱动电极14、触控感应电极16与触控驱动电极17的位置。
例如,指纹识别电极12在衬底40上的正投影是边长为l的菱形,则子电极19在衬底40上的正投影也是边长为l的菱形。又如,指纹识别电极12在衬底40上的正投影是半径为r的圆形,则子电极19在衬底40上的正投影也是半径为r的圆形。需要说明的是,指纹识别电极的形状是指单一指纹识别电极的整体轮廓图形,考虑实际设计需求与工艺误差,指纹识别电极的形状并非严格意义的几何图形。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图形和第二图形包括但不限于是圆形、矩形、菱形等规则图形,也可以是不规则图形。
通过上述设计,子电极19与指纹识别电极12的图案是一样的,光学效果是一致的,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得到改善。而且指纹识别电极12集成在触控面板内部,不需要额外设置指纹识别模组,降低成本,简化结构,有利于指纹识别、触控和显示采用同一个驱动芯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区A的子电极19的排布密度等于指纹识别区B的指纹识别电极12的排布密度,相邻两个子电极19的中心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指纹识别电极12的中心距离,触控面板整体的光学均匀性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上方”和“下方”是以触控面板的层叠方向来定义的,衬底40位于触控面板的最下方,按照层叠的顺序,先层叠的位于后层叠的下方。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控制芯片和上述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触控区A环绕指纹识别区B,控制芯片设于邦定区,并与多条指纹引出线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可以为OLED显示装置、QLED显示装置、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和指纹识别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第一金属网格层,包括设于所述触控区内的多个触控电极和设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内的多个指纹识别电极;
第二金属网格层,包括多条指纹引线,每一所述指纹引线与对应的所述指纹识别电极电性连接;以及
介质层,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之间;
其中,所述介质层设有接触孔,所述指纹引线和该指纹引线对应的所述指纹识别电极通过所述接触孔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包括多条第二网格线,每一所述指纹引线包括彼此电性连接且延伸方向不同的多条所述第二网格线;
优选地,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内形成有多个第二网格,每一所述指纹引线包括多个所述第二网格;
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指纹引线的电抗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包括多条第一网格线;
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下方的衬底,每一所述第二网格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不超出对应的所述第一网格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
所述子电极沿垂直于所述触控面板的方向的正投影为第一图形,所述指纹识别电极沿垂直于所述触控面板的方向的正投影为第二图形,所述第一图形与所述第二图形一致;
优选地,所述触控区的子电极的排布密度等于所述指纹识别区的指纹识别电极的排布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还包括多条触控引线,每一所述触控引线与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下方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间隔排布的多个发光区、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区之间的遮挡区,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遮挡区内。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多个指纹感应电极和多个指纹驱动电极;
每一所述指纹感应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所述指纹识别电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指纹识别电极的第一指纹连接线;
每一所述指纹驱动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所述指纹识别电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指纹识别电极的第二指纹连接线;
所述第一指纹连接线或第二指纹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和多个触控驱动电极;
每一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沿第三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所述触控电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的第一触控连接线;
每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包括沿第四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所述触控电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的第二触控连接线;
所述第一触控连接线或第二触控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45度夹角设置。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CN202210109224.0A 2022-01-28 2022-01-28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5101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9224.0A CN114510160B (zh) 2022-01-28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PCT/CN2022/121944 WO2023142504A1 (zh) 2022-01-28 2022-09-28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0237041603A KR20230170979A (ko) 2022-01-28 2022-09-28 터치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8/508,684 US20240077967A1 (en) 2022-01-28 2023-11-14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9224.0A CN114510160B (zh) 2022-01-28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0160A true CN114510160A (zh) 2022-05-17
CN114510160B CN114510160B (zh) 2024-06-25

Family

I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2504A1 (zh) * 2022-01-28 2023-08-0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215434A (zh) * 2023-11-09 2023-12-12 浙江鑫柔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网格及其制备方法、触控传感器、电子设备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1288A (zh) * 2017-12-29 2018-05-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089757A (zh) * 2017-12-29 2018-05-2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196735A (zh) * 2017-12-29 2018-06-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8126362U (zh) * 2017-12-29 2018-11-2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CN109062430A (zh) * 2018-07-12 2018-12-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10034168A (zh) * 2019-03-29 2019-07-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90294846A1 (en) * 2017-12-29 2019-09-26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427121A (zh) * 2019-07-05 2019-11-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10427125A (zh) * 2019-07-19 2019-11-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11240516A (zh) * 2020-01-08 2020-06-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451376A (zh) * 2021-06-18 2021-09-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557470A (zh) * 2020-02-25 2021-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223305A1 (zh) * 2020-05-06 2021-11-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94846A1 (en) * 2017-12-29 2019-09-26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089757A (zh) * 2017-12-29 2018-05-2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196735A (zh) * 2017-12-29 2018-06-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8126362U (zh) * 2017-12-29 2018-11-2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CN108021288A (zh) * 2017-12-29 2018-05-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062430A (zh) * 2018-07-12 2018-12-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10034168A (zh) * 2019-03-29 2019-07-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27121A (zh) * 2019-07-05 2019-11-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10427125A (zh) * 2019-07-19 2019-11-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11240516A (zh) * 2020-01-08 2020-06-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557470A (zh) * 2020-02-25 2021-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223305A1 (zh) * 2020-05-06 2021-11-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13451376A (zh) * 2021-06-18 2021-09-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2504A1 (zh) * 2022-01-28 2023-08-0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215434A (zh) * 2023-11-09 2023-12-12 浙江鑫柔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网格及其制备方法、触控传感器、电子设备
CN117215434B (zh) * 2023-11-09 2024-05-24 浙江鑫柔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网格及其制备方法、触控传感器、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70979A (ko) 2023-12-19
US20240077967A1 (en) 2024-03-07
WO2023142504A1 (zh) 2023-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5964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76408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891764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CN109388287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N111722744B (zh) 显示装置
KR102581472B1 (ko) 터치-지문 복합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233676B1 (ko) 터치 센서-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089762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072572U (zh) 触控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US20240077967A1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73212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40152915A1 (en) Touch panel
CN109683751B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867570A (zh) 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面板
CN111610879B (zh) 触控面板、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510160B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293017B1 (ko) 베젤의 폭을 줄인 터치 패널
US2022039104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102402657B1 (ko) 지문센서 일체형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113268152B (zh) 触控显示面板与触控显示装置
CN113934317A (zh) 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触控识别方法
US11977707B2 (en) Touch sensor
CN114237423B (zh) 一种触控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442853B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屏
KR102532773B1 (ko) 터치 센서-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