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9042A - 一种遮蔽检测方法、观测路线的遮蔽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遮蔽检测方法、观测路线的遮蔽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09042A CN114509042A CN202011288507.3A CN202011288507A CN114509042A CN 114509042 A CN114509042 A CN 114509042A CN 202011288507 A CN202011288507 A CN 202011288507A CN 114509042 A CN114509042 A CN 1145090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bservation
- preset
- shielding
- point
- observation 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873 mas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00—Measuring angl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0—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遮蔽检测方法、观测路线的遮蔽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包括:获取地形数据集中第一最高点对预设观测点的第一遮蔽距离;根据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和第一遮蔽距离在地形数据集中提取以预设观测点为中心的地形数据;根据预设观测点所在的地形高度获得地形数据中第二最高点对预设观测点的第二遮蔽距离;在第二遮蔽距离小于第一遮蔽距离的情况下,将第二遮蔽距离作为第一遮蔽距离并再一次执行根据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和第一遮蔽距离在地形数据集中提取以预设观测点为中心的地形数据的步骤;在第二遮蔽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遮蔽距离的情况下,根据地形数据获得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输出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遮蔽检测方法、观测路线的遮蔽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雷达在某个方向上发现目标的最小高低角为遮蔽角。采用雷达等观测设备观测目标时,在观测设备的最小观测角小于遮蔽角的情况下,由于地形或者地物的遮挡,会导致观测设备无法发现目标。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发生,通常都需要测量遮蔽角。
目前,都是基于作业区域的地形数据来测量遮蔽角,不能将观测设备周边所有能够产生遮蔽角的地形都纳入测量范围内,测量结果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获得遮蔽角的新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遮蔽检测方法,获取地形数据集中的第一最高点对于预设观测点的第一遮蔽距离;根据所述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一遮蔽距离,在所述地形数据集中提取以所述预设观测点为中心的地形数据;根据所述预设观测点所在的地形高度,获得所述地形数据中的第二最高点对于所述预设观测点的第二遮蔽距离;在所述第二遮蔽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遮蔽距离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遮蔽距离作为所述第一遮蔽距离,并再一次执行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一遮蔽距离,在所述地形数据集中提取以所述预设观测点为中心的地形数据的步骤;在所述第二遮蔽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遮蔽距离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地形数据获得所述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输出所述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
可选地,所述输出所述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包括:控制显示设备在显示界面中,显示以所述预设观测点为中心的封闭曲线,其中,所述预设观测点指向所述封闭曲线上点的线段方向反映观测方向,所述预设观测点指向所述点的线段长度反映所述预设观测点在所述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的余角。
可选地,所述获取地形数据集中的第一最高点对于预设观测点的第一遮蔽距离,包括:根据观测设备的最小观测角和所述第一最高点的第一高度,获得所述第一遮蔽距离。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观测点所在的地形高度,获得所述地形数据中的第二最高点对于所述预设观测点的第二遮蔽距离,包括:获取所述第二最高点的第二高度;根据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地形高度,获得所述预设观测点与所述第二最高点的高度差;根据所述高度差以及观测设备的最小观测角,获得所述第二遮蔽距离。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地形高度,获得所述预设观测点与所述第二最高点的高度差,包括:对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地形高度的求差,得到第一求差结果作为所述高度差;或者,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地形高度,获得所述预设观测点与所述第二最高点的高度差,包括:对所述观测设备的高度和所述地形高度求和,得到求和结果;对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求和结果求差,得到第二求差结果作为所述高度差。
可选地,所述方法在所述获取地形数据集中的第一最高点对于预设观测点的第一遮蔽距离之前,还包括:提供交互接口;接收通过所述交互接口输入的观测数据;其中,所述观测数据包括:所述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和所述观测设备的最小观测角。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地形数据获得所述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包括:获取所述地形数据对应的高程矩阵;根据所述高程矩阵计算得到所述预设观测点在所述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
可选地,根据所述地形数据确定所述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包括:根据所述地形数据,获得所述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多个遮蔽角;选取所述多个遮蔽角中的最大遮蔽角,作为所述预设观测点在所述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
可选地,上述遮蔽检测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预设观测点的地形高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在所述地形高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的地球曲率修正模型修正所述遮蔽角。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观测路线的遮蔽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多条观测用的观测路线;获取在所述观测路线上选取的多个预设观测点;针对所述多个预设观测点中的每一预测观测点,执行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的方法,获得每一预测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作为对应观测路线的遮蔽数据;输出每一观测路线的遮蔽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基于包括所有地形数据的地形数据集来测量遮蔽角,并且能够通过预设观测点的地形高度和位置坐标对地形数据集对应的区域进行一次或多次提取,最终得到能够产生遮蔽角的最小区域并获得该最小区域对应的地形数据,并基于该地形数据来测量遮蔽角。由此可见,本公开实施例能够将观测设备周边所有能够产生遮蔽角的地形都纳入测量范围内,有效提高了测量结果准确性,并且能够基于产生遮蔽角的最小区域对应的地形数据测量遮蔽角,有效减小了运算过程中的地形数据的数据量,提升运算效率。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实施例的原理。
图1为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中遮蔽角和观测角的示意图;
图2是能够应用根据一实施例的遮蔽检测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的遮蔽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遮蔽检测方法中建立的规则网格的高程矩阵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遮蔽检测方法的第一遮蔽距离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遮蔽检测方法的地形数据的范围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遮蔽检测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遮蔽检测方法的第一遮蔽距离和第二遮蔽距离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遮蔽检测方法的第一遮蔽距离和第二遮蔽距离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遮蔽检测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遮蔽检测方法的根据遮蔽角显示的视野范围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遮蔽检测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遮蔽检测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实施例的观测路线的遮蔽检测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根据一实施例的观测路线的遮蔽检测方法中根据遮蔽角显示的视野范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环境和硬件设备>
在使用观测设备观测空中目标时,例如地面的雷达站需要观测周围天空的物体、地面的车载雷达需要对卫星进行观测通信等场景中,如图1所示,以观测设备为雷达为例,S为雷达天线的中心点,H为一地物(例如高山等障碍物)的最高位置,S位于平面G内且平面G与地面平行,S与H所在的直线与平面G之间的夹角为遮蔽角α,S发出的电波信号(如图1中点划线所示)与平面G之间的夹角为观测角θ。
请继续参见图1,观测设备本身存在最小观测角θmin的限制,在观测设备的最小观测角θmin小于遮蔽角α的情况下,S发出的电波信号会被地物遮挡,此时雷达无法发现空中的目标。在此情况下,为了能够清楚地获知观测设备所能够观测的视野范围,需要获取观测设备的遮蔽角。
相关技术中,都是基于需要作业区域的地形数据来测量遮蔽角,然而上述方式不能将观测设备周边所有能够产生遮蔽角的地形都纳入测量范围内,测量结果准确性较低。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遮蔽检测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应用于测量遮蔽角的场景。
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20包括存储器21、处理器22、接口装置23、通信装置24、显示装置25、以及输入装置26。
处理器22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采用比如x86、Arm、RISC、MIPS、SSE等架构的指令集编写。存储器21例如包括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
存储器2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度用于控制处理器22进行操作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遮蔽检测方法。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案设计该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如何控制处理器进行操作,这是本领域公知,故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接口装置23例如包括各种总线接口,例如串行总线接口(包括USB接口)、并行总线接口等。通信装置24例如能够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显示装置25例如是液晶显示屏、LED显示屏等。输入装置26例如可以包括触摸屏、键盘等。
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在图2中示出了电子设备20的多个装置,但是,本公开可以仅涉及其中的部分装置,例如,电子设备20只涉及存储器21和处理器22。
可以理解的是,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20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决不是为了要限制本发明、其应用或用途。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例子。
<方法实施例一>
图3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遮蔽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以图2中的电子设备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遮蔽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310~S370。
步骤S310,获取地形数据集中的第一最高点对于预设观测点的第一遮蔽距离。
地形数据集可以是预先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即:一定范围内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和高程z的数据集。地形数据集的数据结构可以采用栅格数据结构(即: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地网格,每个网格为栅格单元,各栅格单元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以便于计算地形中的等高线、坡度坡向、山坡阴影、和自动提取流域地形,并且还能够对数据进行动态加载。
地形数据集包括预存的所有地区范围内的地形数据,上述所有地区范围例如是全球范围,又例如是包括由指定的经度和纬度等边界信息划定的地区范围。其中,上述指定的经度和纬度等边界信息可以由用户根据情况进行设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例地,如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建立规则格网的高程矩阵。每个网格内的数据表示该网格位置处地形的高程(即高度)。
第一最高点即地形数据集中的最高点(对应实际地形中的最高障碍物),例如地形数据集包括全球范围内的地形数据,在此情况下,第一最高点即全球最高点(珠穆朗玛峰,8848m)。又例如地形数据集包括由指定的经度和纬度等边界信息划定的地区范围,在此情况下,第一最高点即该地区范围内的最高点。
当观测设备位于以第一最高点为中心,以第一遮蔽距离为半径的区域内时,第一最高点会遮挡观测设备发出的电波信号,导致观测设备发出的电波信号无法到达目标,使得观测设备会无法观测到目标。也就是说,在观测设备位于预设观测点,且预设观测点与第一最高点的距离小于第一遮蔽距离的情况下,第一最高点会遮挡该观测设备,进而导致该观测设备无法观测到该目标。如图5所示,位于道路L上的观测设备A、B、C、D均位于以第一最高点H1为中心,以第一遮蔽距离R1为半径的区域内,在此情况下,第一最高点H1会遮挡观测设备A、B、C、D观测目标。
第一遮蔽距离R1可以根据第一最高点H1的第一高度h1和观测设备的最小观测角θmin来获得。例如,将第一高度h1与最小观测角θmin正切的比值作为第一遮蔽距离R1,在此情况下,第一遮蔽距离R1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R1=h1/tanθmin。
例如,第一最高点H1的第一高度h1为100m,观测设备的最小观测角为5°,R1=100m/tan5°=1143m。
步骤S320,根据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和通过步骤S310获取到的第一遮蔽距离,在地形数据集中提取以预设观测点为中心的地形数据。
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可以是接收到的由用户设定的与预设观测点对应的地理位置的坐标。例如,预设观测点的纬度为北纬105°,经度为东经28°,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对应为(N105°,E28°)。
在地形数据集中提取以预设观测点为中心的地形数据时,可以以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为中心,然后在纬度的延伸方向上,分别获取距离预设观测点为第一遮蔽距离的位置点的第一纬度和第二纬度,以及在经度的延伸方向上,分别获取距离预设观测点为第一遮蔽距离的位置点的第一经度和第二经度,然后提取位于第一纬度到第二纬度范围内且位于第一经度到第二经度范围内的地形数据。
如图6所示,N表示方向北,S表示方向南,W表示方向西,E表示方向东。若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为(N105°,E28°),第一遮蔽距离为100km,假设1纬度和1经度对应的距离均为100km,位于预设观测点的第一遮蔽距离位置处的第一纬度和第二纬度分别为N104°和N106°,位于预设观测点的第一遮蔽距离位置处的第一经度和第二经度分别为E27°和E29°,则提取N104°~N106°,E27°~E29°范围内的地形数据。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除上述方式以外的其他方式在地形数据集中根据第一遮蔽距离提取以预设观测点为中心的地形数据。例如,提取以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为中心,以第一遮蔽距离为半径的区域内的地形数据,等等。
步骤S330:根据预设观测点所在的地形高度,获得步骤S320中获得的地形数据中的第二最高点对于预设观测点的第二遮蔽距离。
第二最高点即步骤S320中获得的地形数据中的最高点。观测设备位于以第二最高点为中心,以第二遮蔽距离为半径的区域内时,第二最高点会遮挡观测设备发出的电波信号,导致观测设备发出的电波信号无法到达目标,使得观测设备会无法观测到目标。也就是说,对位于预设观测点的观测设备,在预设观测点与第二最高点的距离小于第二遮蔽距离的情况下,第二最高点会遮挡该观测设备,进而导致该观测设备无法观测到该目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遮蔽距离可以通过如下步骤S710~S730获得:
步骤S710:获取第二最高点的第二高度。
第二高度对应第二最高点的高程,示例地,可以直接从地形数据集中提取第二最高点的高程作为第二高度。
步骤S720:根据第二高度与地形高度,获得预设观测点与第二最高点的高度差。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对第二高度与地形高度的求差,得到第一求差结果作为高度差。
在另一些示例中,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精确度,在计算第二遮蔽距离的过程中还可以考虑观测设备的高度。在此情况下,本步骤中可以对观测设备的高度和地形高度求和,得到求和结果;然后对第二高度与求和结果求差,得到第二求差结果作为上述高度差。
步骤S730:根据高度差以及观测设备的最小观测角,获得第二遮蔽距离。
可以将第二高度h2与最小观测角θmin正切的比值作为第二遮蔽距离R2,在此情况下,第二遮蔽距离R2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R2=h2/tanθmin。
步骤S340:判断第二遮蔽距离是否小于第一遮蔽距离。
如图8所示,在第一最高点H1与预设观测点X之间的距离Rxh小于第一遮蔽距离R1的情况下,第一最高点H1位于以预设观测点X为中心,以第一遮蔽距离R1为半径的区域内,在此情况下,第二最高点H2即第一最高点H1,第二遮蔽距离R2即第一最高点H1与预设观测点X之间的距离Rxh,第二最高点H2会对位于预设观测点X的观测设备形成遮挡,因此遮蔽角的计算需要考虑第二最高点H2。其中,若第二遮蔽距离R2小于第一遮蔽距离R1,则步骤S320中获得的地形数据不是计算上述遮蔽角所需最小区域对应的地形数据,反之,第二遮蔽距离R2大于或等于第一遮蔽距离R1,步骤S320中获得的地形数据即计算上述遮蔽角所需最小区域对应的地形数据。
如图9所示,在第一最高点H1与预设观测点X之间的距离Rxh大于第一遮蔽距离R1的情况下,第一最高点H1位于以预设观测点X为中心,以第一遮蔽距离R1为半径的区域之外,在此情况下,第一最高点H1不会对预设观测点的观测设备形成遮挡,第二最高点H2可能会对位于预设观测点X的观测设备形成遮挡,因此需要考虑第二最高点H2是否会对位于预设观测点X的观测设备形成遮挡。在此情况下,第二遮蔽距离R2即第二最高点H2与预设观测点X之间的距离,第二遮蔽距离R2小于第一遮蔽距离R1。
基于上述分析,在本步骤(即步骤S340)中,若判断结果为是,即第二遮蔽距离小于第一遮蔽距离,执行步骤S350;若判断结果为否,即第二遮蔽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遮蔽距离,执行步骤S360。
步骤S350:在第二遮蔽距离小于第一遮蔽距离的情况下,将第二遮蔽距离作为第一遮蔽距离,并再一次执行步骤S320。
在第二遮蔽距离小于第一遮蔽距离的情况下,根据步骤S340中的分析可知,需要重新确认第二最高点H2是否会对位于预设观测点X的观测设备形成遮挡,或者需要获得计算上述遮蔽角所需最小区域对应的地形数据,因此,再一次执行步骤S320。
步骤S360:在第二遮蔽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遮蔽距离的情况下,根据步骤S320中获得的地形数据获得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
在第二遮蔽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遮蔽距离的情况下,根据步骤S340中的分析可知,步骤S320中获得的地形数据即计算上述遮蔽角所需最小区域对应的地形数据,因此在本步骤中,根据步骤S320中获得的地形数据获得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步骤S320中得到的地形数据,获得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多个遮蔽角,然后选取多个遮蔽角中的最大遮蔽角作为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高程矩阵计算遮蔽角以实现快速处理大量数据的目的,有效提高运算效率。如图10所示,通过高程矩阵获得遮蔽角的过程可以通过步骤S1010~步骤S1020实现:
步骤S1010:获取地形数据对应的高程矩阵。
高程矩阵中的中心元素为预设观测点的高程,高程矩阵中的其他元素为地形数据中除预设观测点以外的其他位置的高程。
步骤S1020:根据步骤S1010中获得的高程矩阵计算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
可以首先计算该高程矩阵内每个其他元素与该高程矩阵的中心元素之间的欧式距离,得到距离矩阵Mdis;其中,在距离矩阵Mdis中,每个元素对应的位置上的数值为该元素与中心元素之间的欧式距离。
计算距离矩阵Mdis中的中心元素与其他元素之间的方位角,得到方位角矩阵Mdir。其中,在方位角矩阵Mdir中,每个元素对应的位置上的数值为该元素与中心元素之间的方位角。
在此之后,根据距离矩阵Mdis和方位角矩阵Mdir,计算每个元素到观测位置之间的遮蔽角,得到遮蔽角矩阵Mdeg。其中,在遮蔽角矩阵Mdeg中,每个元素对应的位置上的数值为该元素位置对于中心元素对应位置处的遮蔽角。
最后,根据遮蔽角矩阵Mdeg与方位角矩阵Mdir中各元素的位置,将遮蔽角矩阵Mdeg与方位角矩阵Mdir中位于相同位置的元素对应,得到一个或多个方位角(对应一个或多个设定观测方向)对应的遮蔽角。
在获得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之后,执行步骤S370。
步骤S370:输出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
根据每个设定观测方向对应的遮蔽角,输出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
例如,可以直接在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中输出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对应的数值大小;或者,也可以在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中以图示方式显示遮蔽角。
由于遮蔽角能够反映地物对观测设备的遮蔽情况,遮蔽角的余角(参见图1中γ)能够反映观测设备的视野范围。在此情况下,可以控制显示设备在显示界面中,显示以预设观测点为中心的封闭曲线,其中,预设观测点指向封闭曲线上点的线段方向反映观测方向,预设观测点指向点的线段长度反映预设观测点在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的余角,以向用户展示观测设备对应的视野范围。参见图11,图11中加粗的封闭曲线围成的封闭区域表示观测设备的视野范围。其中,图11中最外围一圈向内的每圈表示遮蔽角的余角的度数,图11中最外围一圈的度数为90°,由最外围的一圈向内每圈的度数依次为80°,70°,60°,50°,40°,30°,20°,10°。图11中的中心为预设观测点,最外围一圈对应的半径为第二遮蔽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执行步骤S310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10:提供交互接口。
交互接口例如是能够连接输入设备的接口。上述输入设备例如包括键盘、手写输入板、语音输入装置等能够供用户输入信息的设备。
步骤1220:接收通过步骤S1210中的交互接口输入的观测数据;其中,观测数据包括: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和观测设备的最小观测角。
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和观测设备的最小观测角可以有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用户可以通过与交互接口连接的输入设备输入实际情况中测量遮蔽角时对应的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和观测设备的最小观测角。
实际情况中,由于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通常情况下,在建立地形数据集时,都是将地球简化为一个球形(例如半径为6371km的球),计算遮蔽角的过程中都是使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然而,受地球曲率的影响,水准面是指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的封闭曲面,在此情况下,必然会导致计算结果出现误差,为了减小上述误差,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得到遮蔽角后,如图13所示,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S1310:判断预设观测点的地形高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预设阈值可以是低空或者超低空中的任一高度。低空为与地面垂直距离100m-1000m的高度,超低空为与地面垂直距离100m以下的高度。
其中,若判断结果为是,即预设观测点的地形高度小于预设阈值,执行步骤S1320;若判断结果为否,即预设观测点的地形高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结束本步骤。
步骤S1320:在地形高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的地球曲率修正模型修正遮蔽角。
具体地,可以将如下公式作为地球曲率修正模型,根据如下公式修正步骤S1020中每个元素对应的位置与中心元素对应的预设观测点之间的欧式距离,以修正遮蔽角。
其中,dg为A、B两点之间的距离,R为地球半径、λA.λB分别为A、B两点的经度,θA.θB分别为A、B两点的纬度。
另外,在一些实施中,受到天气的气压、密度、适度、以及温度变化的影响,导致大气介质不均匀,在此情况下,观测设备发出的电波信号通过不均匀的大气介质时折射率也不相同,会出现误差。为了修正上述误差,可以通过预设的大气修正模型对高程矩阵中各位置上的高程进行修正,以修正最后得到的遮蔽角。
例如,可以将如下公式作为大气修正模型:
hT为目标地点(第二最高点)的修正后的高程,hc为目标地点的原始高程,Re为预设观测点到目标地点之间的直线距离,rc为目标地点与地心之间的距离,θc为预设观测点到目标地点的观测角。
<方法实施例二>
图14给出了根据一实施例的观测路线的遮蔽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现以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观测路线的遮蔽检测方法。
如图14所示,该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410~步骤S1440:
步骤S1410:获取多条观测用的观测路线。
步骤S1420:获取在观测路线上选取的多个预设观测点。
多个预设观测点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可以通过交互接口接收用户输入的多个位置坐标,将每个位置坐标对应的位置作为预设观测点。又例如,可以通过交互接口接收用户输入的预设间隔,根据预设间隔在观测路线上依次选取多个预设观测点,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预设观测点之间的距离为上述预设间隔。
步骤S1430:针对多个预设观测点中的每一预测观测点,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获得每一预测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作为对应观测路线的遮蔽数据。
遮蔽数据的获取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对应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1440:输出每一观测路线的遮蔽数据。
示例地,如图15所示,可以控制显示设备在显示界面中,显示以预设观测点为中心的封闭曲线(图15中的虚线部分),其中,预设观测点指向封闭曲线上点的线段方向反映观测方向,预设观测点指向点的线段长度反映预设观测点在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的余角,以向用户展示观测设备对应的视野范围。参见图15,A、B、C、D分别表示预设观测点。以预设观测点A为例,预设观测点A最外围的一圈为以预设观测点A为中心,以预设观测点A对应的第二遮蔽距离为半径提取的地形数据在地图中的范围,以虚线方式展示的封闭曲线则表示预设观测点A对应的视野范围。预设观测点B、C、D显示的图像中各元素的含义与预设观测点A相同,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关于预设观测点A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从图15可以看出,图15中以虚线方式展示的封闭曲线,该封闭曲线围成的封闭区域表示位于预设观测点的观测设备的视野范围,由此可以显示观测路线的沿途中多个预设观测点处的观测设备对应的视野范围。
本公开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公知的是,通过硬件方式实现、通过软件方式实现以及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都是等价的。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1)
1.一种遮蔽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地形数据集中的第一最高点对于预设观测点的第一遮蔽距离;
根据所述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一遮蔽距离,在所述地形数据集中提取以所述预设观测点为中心的地形数据;
根据所述预设观测点所在的地形高度,获得所述地形数据中的第二最高点对于所述预设观测点的第二遮蔽距离;
在所述第二遮蔽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遮蔽距离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遮蔽距离作为所述第一遮蔽距离,并再一次执行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一遮蔽距离,在所述地形数据集中提取以所述预设观测点为中心的地形数据的步骤;
在所述第二遮蔽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遮蔽距离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地形数据获得所述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
输出所述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出所述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包括:
控制显示设备在显示界面中,显示以所述预设观测点为中心的封闭曲线,其中,所述预设观测点指向所述封闭曲线上点的线段方向反映观测方向,所述预设观测点指向所述点的线段长度反映所述预设观测点在所述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的余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地形数据集中的第一最高点对于预设观测点的第一遮蔽距离,包括:
根据观测设备的最小观测角和所述第一最高点的第一高度,获得所述第一遮蔽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观测点所在的地形高度,获得所述地形数据中的第二最高点对于所述预设观测点的第二遮蔽距离,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最高点的第二高度;
根据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地形高度,获得所述预设观测点与所述第二最高点的高度差;
根据所述高度差以及观测设备的最小观测角,获得所述第二遮蔽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地形高度,获得所述预设观测点与所述第二最高点的高度差,包括:
对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地形高度的求差,得到第一求差结果作为所述高度差;或者,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地形高度,获得所述预设观测点与所述第二最高点的高度差,包括:
对所述观测设备的高度和所述地形高度求和,得到求和结果;
对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求和结果求差,得到第二求差结果作为所述高度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在所述获取地形数据集中的第一最高点对于预设观测点的第一遮蔽距离之前,还包括:
提供交互接口;
接收通过所述交互接口输入的观测数据;其中,所述观测数据包括:所述预设观测点的位置坐标和所述观测设备的最小观测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地形数据获得所述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包括:
获取所述地形数据对应的高程矩阵;
根据所述高程矩阵计算得到所述预设观测点在所述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地形数据确定所述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包括:
根据所述地形数据,获得所述预设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多个遮蔽角;
选取所述多个遮蔽角中的最大遮蔽角,作为所述预设观测点在所述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预设观测点的地形高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在所述地形高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的地球曲率修正模型修正所述遮蔽角。
10.一种观测路线的遮蔽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多条观测用的观测路线;
获取在所述观测路线上选取的多个预设观测点;
针对所述多个预设观测点中的每一预测观测点,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每一预测观测点在设定观测方向上的遮蔽角,作为对应观测路线的遮蔽数据;
输出每一观测路线的遮蔽数据。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88507.3A CN114509042B (zh) | 2020-11-17 | 2020-11-17 | 一种遮蔽检测方法、观测路线的遮蔽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88507.3A CN114509042B (zh) | 2020-11-17 | 2020-11-17 | 一种遮蔽检测方法、观测路线的遮蔽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09042A true CN114509042A (zh) | 2022-05-17 |
CN114509042B CN114509042B (zh) | 2024-05-24 |
Family
ID=81546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88507.3A Active CN114509042B (zh) | 2020-11-17 | 2020-11-17 | 一种遮蔽检测方法、观测路线的遮蔽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09042B (zh) |
Citations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112601A (en) * | 1981-12-14 | 1983-07-20 | Secr Defence | Shadowing for radar simulator |
JPH045767A (ja) * | 1990-04-23 | 1992-01-09 | Fujitsu Ltd | レーダ覆域図の作成方法 |
JPH11211822A (ja) * | 1998-01-20 | 1999-08-0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レーダ装置 |
US6771207B1 (en) * | 2003-02-11 | 2004-08-03 | Unisys Corporation | Establishing radar coverage, blockage, and clutter region maps for radar product data based on terrain elevation data |
JP2004272353A (ja) * | 2003-03-05 | 2004-09-30 | Canon Inc | 座標入力装置 |
JP2009192526A (ja) * | 2008-01-16 | 2009-08-27 | Ihi Corp | レーザ距離測定装置及びその遮蔽物検出方法 |
CN103196452A (zh) * | 2013-04-23 | 2013-07-10 | 易图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真三维导航地图上路桥相对高度的表现方法和装置 |
US20130293408A1 (en) * | 2010-11-11 | 2013-11-07 |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 Radar image processing |
US20140039850A1 (en) * | 2012-08-03 | 2014-02-06 | Joon-Bum JEE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forming solar radiation model applying topographical effects |
JP2014085219A (ja) * | 2012-10-23 | 2014-05-12 | Toyota Motor Corp | 位置検出装置、位置検出方法、及び運転支援装置 |
CN104714216A (zh) * | 2015-02-09 | 2015-06-17 |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及装置 |
CN105651267A (zh) * | 2016-03-21 | 2016-06-08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研究院雷达与电子对抗研究所 |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和gis的雷达阵地堪选方法 |
CN105807271A (zh) * | 2016-05-11 | 2016-07-27 | 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 激光雷达的校准系统及方法 |
CN106777917A (zh) * | 2016-11-29 | 2017-05-31 | 武汉理工大学 | 水工建筑物对海事交管雷达遮蔽区域计算和影响评价方法 |
KR101868594B1 (ko) * | 2018-01-17 | 2018-07-19 | 엘아이지넥스원 주식회사 | 레이더 빔을 이용한 지형 가시선 분석 장치 및 장거리 레이더 시스템 |
CN108318032A (zh) * | 2017-12-21 | 2018-07-2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考虑攻防对抗的无人机航迹智能规划方法 |
CN109186533A (zh) * | 2018-07-13 | 2019-01-11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地面防空雷达遮蔽角计算方法 |
CN109405834A (zh) * | 2018-11-23 | 2019-03-01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一种基于数字地图的遮蔽角实时解算方法以及系统 |
CN109581349A (zh) * | 2018-11-08 | 2019-04-05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雷达地形遮蔽分析及显示方法 |
CN110456319A (zh) * | 2019-08-29 | 2019-11-15 |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一种基于srtm的雷达通视性计算方法 |
CN110658513A (zh) * | 2019-11-05 | 2020-01-07 | 戴姆勒股份公司 | 用于预测激光雷达线束有效性和计算屏蔽角度的辅助工具 |
CN110927685A (zh) * | 2019-12-13 | 2020-03-27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一种搜索雷达发现概率的评估方法 |
CN111060882A (zh) * | 2020-03-06 | 2020-04-24 | 成都蓉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高度下雷达地形遮蔽盲区的快速计算方法 |
CN111314597A (zh) * | 2018-12-11 | 2020-06-1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终端、对焦方法及装置 |
CN111413821A (zh) * | 2020-05-12 | 2020-07-14 | 常州汉韦聚合物有限公司 | 全贴合用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475916A (zh) * | 2020-03-09 | 2020-07-31 | 北京仿真中心 | 一种基于dem的雷达遮蔽角计算方法及系统 |
CN111523240A (zh) * | 2020-04-28 | 2020-08-11 | 鲁东大学 | 一种基于dem数据的通视分析方法 |
CN111859255A (zh) * | 2020-07-17 | 2020-10-30 | 中国人民解放军78125部队 | 一种地形遮蔽影响下雷达探测范围计算方法 |
CN116400346A (zh) * | 2022-11-18 | 2023-07-07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 一种雷达管制扇区最低雷达引导高度的优化方法 |
-
2020
- 2020-11-17 CN CN202011288507.3A patent/CN11450904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112601A (en) * | 1981-12-14 | 1983-07-20 | Secr Defence | Shadowing for radar simulator |
JPH045767A (ja) * | 1990-04-23 | 1992-01-09 | Fujitsu Ltd | レーダ覆域図の作成方法 |
JPH11211822A (ja) * | 1998-01-20 | 1999-08-0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レーダ装置 |
US6771207B1 (en) * | 2003-02-11 | 2004-08-03 | Unisys Corporation | Establishing radar coverage, blockage, and clutter region maps for radar product data based on terrain elevation data |
JP2004272353A (ja) * | 2003-03-05 | 2004-09-30 | Canon Inc | 座標入力装置 |
JP2009192526A (ja) * | 2008-01-16 | 2009-08-27 | Ihi Corp | レーザ距離測定装置及びその遮蔽物検出方法 |
US20130293408A1 (en) * | 2010-11-11 | 2013-11-07 |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 Radar image processing |
US20140039850A1 (en) * | 2012-08-03 | 2014-02-06 | Joon-Bum JEE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forming solar radiation model applying topographical effects |
JP2014085219A (ja) * | 2012-10-23 | 2014-05-12 | Toyota Motor Corp | 位置検出装置、位置検出方法、及び運転支援装置 |
CN103196452A (zh) * | 2013-04-23 | 2013-07-10 | 易图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真三维导航地图上路桥相对高度的表现方法和装置 |
CN104714216A (zh) * | 2015-02-09 | 2015-06-17 |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及装置 |
CN105651267A (zh) * | 2016-03-21 | 2016-06-08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研究院雷达与电子对抗研究所 |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和gis的雷达阵地堪选方法 |
CN105807271A (zh) * | 2016-05-11 | 2016-07-27 | 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 激光雷达的校准系统及方法 |
CN106777917A (zh) * | 2016-11-29 | 2017-05-31 | 武汉理工大学 | 水工建筑物对海事交管雷达遮蔽区域计算和影响评价方法 |
CN108318032A (zh) * | 2017-12-21 | 2018-07-2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考虑攻防对抗的无人机航迹智能规划方法 |
KR101868594B1 (ko) * | 2018-01-17 | 2018-07-19 | 엘아이지넥스원 주식회사 | 레이더 빔을 이용한 지형 가시선 분석 장치 및 장거리 레이더 시스템 |
CN109186533A (zh) * | 2018-07-13 | 2019-01-11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地面防空雷达遮蔽角计算方法 |
CN109581349A (zh) * | 2018-11-08 | 2019-04-05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雷达地形遮蔽分析及显示方法 |
CN109405834A (zh) * | 2018-11-23 | 2019-03-01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一种基于数字地图的遮蔽角实时解算方法以及系统 |
CN111314597A (zh) * | 2018-12-11 | 2020-06-1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终端、对焦方法及装置 |
CN110456319A (zh) * | 2019-08-29 | 2019-11-15 |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一种基于srtm的雷达通视性计算方法 |
CN110658513A (zh) * | 2019-11-05 | 2020-01-07 | 戴姆勒股份公司 | 用于预测激光雷达线束有效性和计算屏蔽角度的辅助工具 |
CN110927685A (zh) * | 2019-12-13 | 2020-03-27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一种搜索雷达发现概率的评估方法 |
CN111060882A (zh) * | 2020-03-06 | 2020-04-24 | 成都蓉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高度下雷达地形遮蔽盲区的快速计算方法 |
CN111475916A (zh) * | 2020-03-09 | 2020-07-31 | 北京仿真中心 | 一种基于dem的雷达遮蔽角计算方法及系统 |
CN111523240A (zh) * | 2020-04-28 | 2020-08-11 | 鲁东大学 | 一种基于dem数据的通视分析方法 |
CN111413821A (zh) * | 2020-05-12 | 2020-07-14 | 常州汉韦聚合物有限公司 | 全贴合用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859255A (zh) * | 2020-07-17 | 2020-10-30 | 中国人民解放军78125部队 | 一种地形遮蔽影响下雷达探测范围计算方法 |
CN116400346A (zh) * | 2022-11-18 | 2023-07-07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 一种雷达管制扇区最低雷达引导高度的优化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李舰, 肖明, 麻红: "基于DIS技术的雷达模拟器遮蔽角算法及其应用", 系统仿真学报, no. 03, 20 March 2004 (2004-03-20), pages 81 - 82 * |
韩丹;高浩然;: "雷达遮蔽角计算及影响分析", 科技与创新, no. 21, 5 November 2018 (2018-11-05), pages 15 - 17 * |
黄太山;: "巧用GIS空间叠置分析计算遮蔽角", 北京测绘, no. 06, 25 December 2014 (2014-12-25), pages 59 - 61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09042B (zh) | 2024-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8241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ng reflectance map | |
US1062752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ng reflectance map | |
US9978161B2 (en) | Supporting a creation of a representation of road geometry | |
US20100315290A1 (en) | Globally-convergent geo-location algorithm | |
US8818722B2 (en) | Rapid lidar image correlation for ground navigation | |
US8817093B2 (en) | Photogrammetric networks for positional accuracy | |
CN110160545B (zh) | 一种激光雷达与gps的增强定位系统及方法 | |
JP2016114603A (ja) | Gpsドリフトの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 |
US20220309708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estimation of 3d orientation of a physical asset | |
CN109581349A (zh) | 一种雷达地形遮蔽分析及显示方法 | |
JP2009187440A (ja) | 観測画像補正装置、観測画像補正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観測画像補正方法 | |
CN110647600B (zh) | 三维地图的构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JP2019027799A (ja) | 測位精度情報算出装置及び測位精度情報算出方法 | |
CN114993328A (zh) | 车辆定位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KR20170107315A (ko) | 이동체의 위치를 측정하는 장치, 방법,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 |
CN117011476B (zh) | 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的位型布局方法、设备及介质 | |
CN114509042B (zh) | 一种遮蔽检测方法、观测路线的遮蔽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6305360A (zh) | 一种基于地球椭球模型下的雷达遮蔽角计算及可视化方法 | |
US20200184719A1 (en) | Geospatial Surveying Tool | |
CN112867052A (zh) | 一种高原地区通导设备覆盖范围盲区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 |
CN113724229B (zh) | 高程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10591300B2 (en) | Fixing magnetometer based azimuth according to sun positioning | |
CN116805047A (zh) |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的不确定性表达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6299534A (zh) | 车辆位姿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940994A (zh) | 定位初始化方法及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