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4216A - 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4216A
CN104714216A CN201510066724.0A CN201510066724A CN104714216A CN 104714216 A CN104714216 A CN 104714216A CN 201510066724 A CN201510066724 A CN 201510066724A CN 104714216 A CN104714216 A CN 104714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act point
impact
blocked
angular altitude
maximum ele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667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佳佳
王金岭
马胜杰
马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unke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unke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unke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unke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667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142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14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42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0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 G01S7/4052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by simulation of echo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确定回波信号中,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计算各目标点的高低角,所述高低角为雷达至目标点的连线与地垂线间的夹角;将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进行比较;若存在高低角大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未被遮挡,若存在高低角小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被遮挡。本发明实现了回波信号中由于高程起伏而引起的被遮挡的目标点的识别。

Description

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回波信号仿真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集成技术的发展,成像雷达系统越来越复杂,设备越来越庞大,价格越来越昂贵,雷达的运行成本也越来越高;为保证雷达的正常工作,往往需要对雷达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评估测试,在对雷达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评估测试时,需要产生大量的雷达回波数据,若这些数据通过真实实验获得,则实验成本将非常高;为减少实验成本,雷达回波信号模拟器应运而生,通过雷达回波信号模拟器采用模拟手段获取雷达回波信号,以模拟代替真实实验可以大大降低测试成本,减少测试时间。本文所述的雷达包括但不限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目前地面高程起伏是影响雷达回波信号特性及雷达成像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地面高程起伏对回波信号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地面高程起伏会影响不同高度目标点的回波的返回时间,从而造成成像图像的缩短、错位等失真;此外,地面高程起伏使得后面低高程的目标点将由于前面目标点的遮挡而无法被雷达探测到,从而使成像出现阴影。
高程起伏造成的成像图像缩短或错位失真会在回波的距离信息上自动体现;而由于高程起伏引起的目标点的遮挡,所造成的最终成像图像出现阴影的情况,需要在模拟过程中判断并呈现;然而,现有的雷达回波信号模拟器在进行雷达回波信号模拟时,并没有考虑高程起伏引起的目标点的遮挡情况,并没有判断目标点遮挡的机制,这导致后续模拟过程中无法对目标点的遮挡进行模拟,使得模拟效果的真实度存在缺陷。
因此,提供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的方法,以对回波信号中由于高程起伏而被遮挡的目标点进行识别,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及装置,以对回波信号中由于高程起伏而被遮挡的目标点进行识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包括:
确定回波信号中,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
计算各目标点的高低角,所述高低角为雷达至目标点的连线与地垂线间的夹角;
将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进行比较;
若存在高低角大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未被遮挡,若存在高低角小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被遮挡。
其中,所述将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进行比较包括:
以所述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为序,依序进行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比较;
对于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最近的目标点,将该目标点对应的高低角,与初始地形最大高低角进行比较;其中,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最近的目标点,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所述初始地形最大高低角;
对于其他各目标点,将目标点对应的高低角,与上一未被遮挡的目标点的高低角进行比较;其中,其他各目标点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上一未被遮挡的目标点的高低角。
其中,所述计算各目标点的高低角包括:
按照所述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依序计算各目标点的高低角。
其中,所述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还包括:
将未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置为第一状态,将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置为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不同。
其中,所述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还包括:
将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与对应的目标后向散射系数RCS进行与操作,以使被遮挡目标点的回波幅度为0。
其中,所述确定回波信号中,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包括:
确定回波信号所对应的在地面投影的视线角范围;
对所述视线角范围进行视角划分,得到多个视角;
确定各视角中的多个目标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装置,包括:
目标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回波信号中,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
高低角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目标点的高低角,所述高低角为雷达至目标点的连线与地垂线间的夹角;
比较模块,用于将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进行比较;
结果确定模块,用于若存在高低角大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未被遮挡,若存在高低角小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被遮挡。
其中,所述比较模块包括:
依序比较单元,用于以所述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为序,依序进行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比较;
第一比较单元,用于对于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最近的目标点,将该目标点对应的高低角,与初始地形最大高低角进行比较;其中,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最近的目标点,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所述初始地形最大高低角;
第二比较单元,用于对于其他各目标点,将目标点对应的高低角,与上一未被遮挡的目标点的高低角进行比较;其中,其他各目标点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上一未被遮挡的目标点的高低角。
其中,所述目标点遮挡判断装置还包括:
状态处置模块,用于将未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置为第一状态,将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置为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不同;
与模块,用于将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与对应的目标后向散射系数RCS进行与操作,以使被遮挡目标点的回波幅度为0。
其中,所述目标点确定模块包括:
范围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回波信号所对应的在地面投影的视线角范围;
划分单元,用于对所述视线角范围进行视角划分,得到多个视角;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各视角中的多个目标点。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可确定回波信号中,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计算各目标点的高低角,所述高低角为雷达至目标点的连线与地垂线间的夹角;将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进行比较;若存在高低角大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未被遮挡,若存在高低角小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被遮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通过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比较,实现了目标点是否被遮挡的判断,实现了回波信号中由于高程起伏而引起的被遮挡的目标点的识别,为后续模拟过程中对遮挡的目标点进行模拟,提升模拟效果的真实度提供了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点阵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遮挡判断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6为目标视线角划分的地面投影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遮挡判断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比较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低角计算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遮挡判断装置的另一结构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确定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具有雷达回波信号模拟器的设备中,参照图1,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0、确定回波信号中,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
可选的,在通过雷达回波信号模拟器使用模拟方式获取到雷达回波信号后,本发明实施例可得到回波信号对应的视角范围,该视角范围可具有多个视角,处在同一个视角的多个目标点会存在遮挡的问题,而由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知不同视角互不影响;图2示出了视角的示意图,图中所示视角1至视角9为回波信号对应的视角范围,示意图中视角5可表示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该示意图是离散化的,实际的视角应是一个扇形区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点就是将一片特定地面区域离散表示为等间距的点阵,点阵里每个点代表一个目标点,点阵如图3所示;所有目标点的高程信息在模拟过程中预先给定,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就是从所有目标点中确定哪些目标点被遮挡了;而在处理角度上,是以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为基础进行处理,由于不同视角互不影响,因此不同视角所分别对应的多个目标点可并行处理。
步骤S110、计算各目标点的高低角,所述高低角为雷达至目标点的连线与地垂线间的夹角;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可按照所述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依序计算各目标点的高低角;显然,也可按照随机顺序进行各目标点的高低角的计算,只要能够计算出各目标点的高低角即可。
步骤S120、将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进行比较;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为序,依序进行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比较;对于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最近的目标点,其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初始地形最大高低角(一般为0);对于其他的各目标点(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不是最近的其他各目标点),其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上一未被遮挡的目标点的高低角;
以目标点为A、B和C为例,A、B和C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由近至远,则A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初始地形最大高低角0;若A未遮挡,则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更新为A的高低角,B的高低角将与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A的高低角)比较;若B未遮挡,则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更新为B的高低角,C的高低角与B的高低角进行比较,当然,若B遮挡,则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维持为A的高低角,C的高低角与A的高低角进行比较。
步骤S130、若存在高低角大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未被遮挡,若存在高低角小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被遮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可确定回波信号中,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计算各目标点的高低角,所述高低角为雷达至目标点的连线与地垂线间的夹角;将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进行比较;若存在高低角大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未被遮挡,若存在高低角小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被遮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通过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比较,实现了目标点是否被遮挡的判断,实现了回波信号中由于高程起伏而引起的被遮挡的目标点的识别,为后续模拟过程中对遮挡的目标点进行模拟,提升模拟效果的真实度提供了基础。
为便于理解,图4示出了目标点遮挡判断的示意图,参照图4,同一视角的3个目标点为a、b和c;a、b和c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由近至远,则计算顺序可为a至b至c;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设定初始地形最大高低角为0;
2、判断a点高低角大于当前最大高低角0,所以a点没被遮挡,且更新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a点高低角;
3、判断b点的高低角大于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a的高低角),所以b点没被遮挡,更新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b点的高低角;
4、判断c点的高低角小于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b点的高低角),所以c点被遮挡,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还是上一未被遮挡的目标点的高低角(b点的高低角);以此类推。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动态调整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实现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的另一流程图,参照图5,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00、确定回波信号中,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
步骤S210、计算各目标点的高低角;
步骤S220、以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为序,进行高低角比较;
步骤S230、判断当前比较的是否为第一目标点,若是,执行步骤S240,若否,执行步骤S270;
可选的,可以所述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为序,对各目标点进行排序,处于最近的为第一目标点,以此类推。
步骤S240、判断第一目标点的高低角是否大于初始地形最大高低角,若是,执行步骤S250、若否,执行步骤S260;
步骤S250、确定第一目标点未被遮挡,调整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第一目标点的高低角;
步骤S260、确定第一目标点被遮挡,维持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所述初始地形最大高低角;
步骤S270、判断当前目标点的高低角是否大于当前的地形最大高低角,若是,执行步骤S280、若否,执行步骤S290;
步骤S280、确定当前目标点未被遮挡,调整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当前目标点的高低角;
步骤S290、确定当前目标点被遮挡,维持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
可选的,在确定未被遮挡目标点和被遮挡目标点后,本发明实施例可对未被遮挡目标点和被遮挡目标点进行状态标志;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可将未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置为第一状态,将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置为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不同;
可选的,为便于后续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与RCS(目标后向散射系数)的与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可设置第一状态可以为1,第二状态可以为0;
在将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置为第二状态后,本发明实施例还可将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与对应的RCS进行与操作,以使被遮挡目标点的回波幅度为0;如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置0后,标志0可与该目标点的RCS进行与操作,使该目标点的回波幅度为0,等效为在回波仿真中不计算该目标点的回波。
可选的,目标地面投影与导弹地面投影连线,该连线与中心波束方向地面投影间的夹角称为雷达视角,本发明实施例对目标遮挡的判断可在同一个视角范围内进行;而考虑到严格计算目标的视角并进行遮挡判断的计算量将非常大,因而本发明实施例可在雷达波束照射范围内散射目标的地面投影内,进行视线角度划分;处于同一个小视线角范围内的目标点由近至远,按照其高低角进行遮挡判断,这样可实现多个视线角并行处理,降低处理时间。具体的,在确定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可确定回波信号所对应的在地面投影的视线角范围;对所述视线角范围进行视角划分,得到多个视角;确定各视角中的多个目标点。
目标视线角划分的地面投影如图6所示;假设仿真中目标点在地面投影的视线角计算范围为而将视角划分为N份,则每个视角的范围宽度为每个视角的遮挡判断互不影响,可并行进行以降低计算时间。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可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回波信号模拟中。
本发明实现了回波信号中由于高程起伏而引起的被遮挡的目标点的识别,为后续模拟过程中对遮挡的目标点进行模拟,提升模拟效果的真实度提供了基础。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遮挡判断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目标点遮挡判断装置可与上文描述的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相互对应参照。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遮挡判断装置的结构框图,该目标点遮挡判断装置可应用于具有雷达回波信号模拟器的设备,参照图7,该装置可以包括:
目标点确定模块100,用于确定回波信号中,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
高低角计算模块200,用于计算各目标点的高低角,所述高低角为雷达至目标点的连线与地垂线间的夹角;
比较模块300,用于将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进行比较;
结果确定模块400,用于若存在高低角大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未被遮挡,若存在高低角小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被遮挡。
可选的,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比较模块300的一种可选结构,参照图8,比较模块300可以包括:
依序比较单元310,用于以所述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为序,依序进行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比较;
第一比较单元320,用于对于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最近的目标点,将该目标点对应的高低角,与初始地形最大高低角进行比较;其中,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最近的目标点,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所述初始地形最大高低角;
第二比较单元330,用于对于其他各目标点,将目标点对应的高低角,与上一未被遮挡的目标点的高低角进行比较;其中,其他各目标点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上一未被遮挡的目标点的高低角。
可选的,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低角计算模块200的一种可选结构,参照图9,高低角计算模块200可以包括:
依序计算单元210,用于按照所述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依序计算各目标点的高低角。
可选的,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遮挡判断装置的另一结构框图,结合图7和图10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状态处置模块500,用于将未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置为第一状态,将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置为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不同;
与模块600,用于将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与对应的目标后向散射系数RCS进行与操作,以使被遮挡目标点的回波幅度为0。
可选的,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确定模块100的一种可选结构,参照图11,目标点确定模块100可以包括:
范围确定单元110,用于确定回波信号所对应的在地面投影的视线角范围;
划分单元120,用于对所述视线角范围进行视角划分,得到多个视角;
确定单元130,用于确定各视角中的多个目标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点遮挡判断装置,通过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比较,实现了目标点是否被遮挡的判断,实现了回波信号中由于高程起伏而引起的被遮挡的目标点的识别,为后续模拟过程中对遮挡的目标点进行模拟,提升模拟效果的真实度提供了基础。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回波信号中,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
计算各目标点的高低角,所述高低角为雷达至目标点的连线与地垂线间的夹角;
将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进行比较;
若存在高低角大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未被遮挡,若存在高低角小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被遮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进行比较包括:
以所述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为序,依序进行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比较;
对于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最近的目标点,将该目标点对应的高低角,与初始地形最大高低角进行比较;其中,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最近的目标点,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所述初始地形最大高低角;
对于其他各目标点,将目标点对应的高低角,与上一未被遮挡的目标点的高低角进行比较;其中,其他各目标点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上一未被遮挡的目标点的高低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各目标点的高低角包括:
按照所述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依序计算各目标点的高低角。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未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置为第一状态,将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置为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与对应的目标后向散射系数RCS进行与操作,以使被遮挡目标点的回波幅度为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回波信号中,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包括:
确定回波信号所对应的在地面投影的视线角范围;
对所述视线角范围进行视角划分,得到多个视角;
确定各视角中的多个目标点。
7.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回波信号中,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
高低角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目标点的高低角,所述高低角为雷达至目标点的连线与地垂线间的夹角;
比较模块,用于将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进行比较;
结果确定模块,用于若存在高低角大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未被遮挡,若存在高低角小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目标点,则确定该目标点被遮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目标点遮挡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模块包括:
依序比较单元,用于以所述同一视角的多个目标点,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为序,依序进行各目标点的高低角与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的比较;
第一比较单元,用于对于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最近的目标点,将该目标点对应的高低角,与初始地形最大高低角进行比较;其中,在水平面投影的距离最近的目标点,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所述初始地形最大高低角;
第二比较单元,用于对于其他各目标点,将目标点对应的高低角,与上一未被遮挡的目标点的高低角进行比较;其中,其他各目标点对应的当前地形最大高低角为,上一未被遮挡的目标点的高低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目标点遮挡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状态处置模块,用于将未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置为第一状态,将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置为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不同;
与模块,用于将被遮挡目标点的标志,与对应的目标后向散射系数RCS进行与操作,以使被遮挡目标点的回波幅度为0。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目标点遮挡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点确定模块包括:
范围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回波信号所对应的在地面投影的视线角范围;
划分单元,用于对所述视线角范围进行视角划分,得到多个视角;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各视角中的多个目标点。
CN201510066724.0A 2015-02-09 2015-02-09 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47142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66724.0A CN104714216A (zh) 2015-02-09 2015-02-09 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66724.0A CN104714216A (zh) 2015-02-09 2015-02-09 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4216A true CN104714216A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13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66724.0A Pending CN104714216A (zh) 2015-02-09 2015-02-09 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1421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6021A (zh) * 2015-12-02 2017-06-09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通过考虑相关的信号发送器来影响车辆系统的系统
CN113447896A (zh) * 2021-06-07 2021-09-28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遮挡判断的起伏地形sar回波仿真方法
CN114509042A (zh) * 2020-11-17 2022-05-17 易图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遮蔽检测方法、观测路线的遮蔽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6181A (zh) * 2011-10-31 2012-06-1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面向规模化生产的真正射影像制作方法
CN103698752A (zh) * 2012-09-27 2014-04-0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O七所 一种雷达高度表模拟装置
CN103778633A (zh) * 2014-01-20 2014-05-07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确定数字高程模型单元网格遮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76338A (zh) * 2014-07-08 2014-10-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数字高程和数字地表覆盖的机载雷达杂波仿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6181A (zh) * 2011-10-31 2012-06-1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面向规模化生产的真正射影像制作方法
CN103698752A (zh) * 2012-09-27 2014-04-0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O七所 一种雷达高度表模拟装置
CN103778633A (zh) * 2014-01-20 2014-05-07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确定数字高程模型单元网格遮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76338A (zh) * 2014-07-08 2014-10-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数字高程和数字地表覆盖的机载雷达杂波仿真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6021A (zh) * 2015-12-02 2017-06-09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通过考虑相关的信号发送器来影响车辆系统的系统
CN114509042A (zh) * 2020-11-17 2022-05-17 易图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遮蔽检测方法、观测路线的遮蔽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447896A (zh) * 2021-06-07 2021-09-28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遮挡判断的起伏地形sar回波仿真方法
CN113447896B (zh) * 2021-06-07 2023-03-14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遮挡判断的起伏地形sar回波仿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896967T3 (es) Método para determinar trayectorias de objetos físicos móviles en un espacio, en base a datos de detección de varios sensores
CN104714216A (zh) 一种目标点遮挡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10286389A (zh) 一种用于障碍物识别的栅格管理方法
KR102148561B1 (ko) 차량의 adas 테스트를 위한 가상 레이더 센서의 장애물 검출 방법
CN103268496A (zh) Sar图像目标识别方法
KR101421128B1 (ko) 레이저 레이더 기반의 3차원 원시 데이터를 이용한 건물 영역 추출 방법
CN103760544A (zh) 雷达目标的散射中心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03778633B (zh) 确定数字高程模型单元网格遮挡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03033A (zh) 基于置信分值来合并三维模型
US20130179063A1 (en) Ground threat location for an aircraft using burst recognition
EP4283571A1 (en)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computer device,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vehicle
CN109376422A (zh) 一种均匀圆阵优化设计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5116393A (zh) 一种基于位置指纹的高空目标飞行高度和雷达截面积估计方法
CN109541541B (zh) 一种室内三角定位精度修正方法及装置
CN103631990A (zh) Sar照射区域的仿真场景模型建立方法和系统
CN116128886A (zh) 一种点云数据分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075093A1 (en) Method for typhoon center automatic selection using vectors calculated from radar image data by optical flow technique, recording medium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15033991A (zh) 一种用于智能驾驶汽车仿真的毫米波雷达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7705319A (zh) 一种基于空天背景小目标实时检测跟踪方法
EP3754361B1 (en) Method for predicting a false positive for a radar sensor
Lamentowski et al. Tracking algorithm analysis for the PCL-PET fusion system
RU2645006C1 (ru) Способ испытаний систем защиты объектов от поражения высокоточным оружием
Kalender et al. Improvements for sparse grid tiles (STile) filter
JP7389883B1 (ja) 地表点抽出装置、地表点抽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260153A1 (en) Navigation of an underground min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