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8786B -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8786B
CN114508786B CN202210147295.XA CN202210147295A CN114508786B CN 114508786 B CN114508786 B CN 114508786B CN 202210147295 A CN202210147295 A CN 202210147295A CN 114508786 B CN114508786 B CN 1145087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
heat
conditioning system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472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8786A (zh
Inventor
植雄智
杨梅
江标
张奕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1472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87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8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8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8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87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3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not covered by group F24F2110/00
    • F24F2130/10Weather information or forecas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空调系统在高温制冷、低温制热等恶劣工况下,换热量较低的技术问题。该空调系统包括用以与室外侧空气换热的第一换热组件、与室内侧空气换热的第二换热组件以及连通于两者之间的第三换热组件,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外侧具有导通状态和阻断状态,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外侧处于导通状态时,能与室外侧空气换热。本发明当空调系统在低温制热或高温制冷的恶劣工况下,第三换热组件和第一换热组件均能与室外侧空气换热,增大室外机冷凝器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量。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室内机和室外机在高温制冷、低温制热等非额定工况时,冷凝器与蒸发器换热面积的最优配比不相同。
在高温制冷的恶劣工况下,需要更大换热面积的冷凝器,以保证室外机的冷凝器有足够的换热面积散热;在低温制热的恶劣工况下,需要更大换热面积的蒸发器,以保证室外机的蒸发器有足够的换热面积吸收更多的热量。
在常温制热或常温制冷的额定工况下,又需要室内机的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足够大,以提高室内机的换热效率,使室内环境尽快的达到设定温度;但是,室内机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大,在低温制热工况下将导致出风温度低,甚至在一些极限工况,导致保护停机。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受到冷凝器换热面积与蒸发器换热面积配比的限制,在上述高温制冷、低温制热等恶劣工况下,换热量较低,舒适性差、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调系统在高温制冷、低温制热等恶劣工况下,换热量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用以与室外侧空气换热的第一换热组件、与室内侧空气换热的第二换热组件以及连通于两者之间的第三换热组件,其中:
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外侧具有导通状态和阻断状态,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外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能与室外侧空气换热。
优选的,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内侧具有导通状态和阻断状态,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内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能与室内侧空气换热。
优选的,所述第三换热组件包括第三换热器和壳体,其中:
所述第三换热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回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室外侧之间能通过所述第一回风口导通或阻断,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风侧和室外侧之间能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导通或阻断。
优选的,所述第一回风口上设置有第一回风阀,所述第一出风口上设置有第一出风阀。
优选的,所述第三换热组件包括第三换热器和壳体,其中:
所述第三换热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回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室内侧之间能通过所述第二回风口导通或阻断,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风侧和室内侧之间能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导通或阻断。
优选的,所述第二回风口上设置有第二回风阀,所述第二出风口上设置有第二出风阀。
优选的,所述第二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与室内机机壳的内部具有导通状态和阻断状态,其中,所述第三换热组件的进风侧和第二换热组件的进风侧之间能通过所述第二回风口导通或阻断,所述第三换热组件的出风侧和第二换热组件的出风侧之间能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导通或阻断。
优选的,所述第三换热组件包括第三换热器和第三风机,所述第三风机位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风侧,用于使气流穿过所述第三换热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组件与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之间的冷媒流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换热组件与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之间的冷媒流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室外环境温度;
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或,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且压缩机排气温度大于预设排气温度,其中,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或者,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值;
则控制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外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并与室外侧空气换热。
优选的,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内侧具有导通状态和阻断状态,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内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能与室内侧空气换热;
所述控制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外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并与室外侧空气换热,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内侧处于所述阻断状态。
优选的,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或,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且压缩机排气温度小于等于预设排气温度;或者,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三预设值;
则控制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外侧处于所述阻断状态,且控制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内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并与室内侧空气换热。
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组件与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之间的冷媒流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换热组件与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之间的冷媒流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阀;
当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仅与室外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节流阀全开,使所述第二节流阀用于节流;
当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仅与室内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二节流阀全开,使所述第一节流阀用于节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
控制模块,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或,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且压缩机排气温度大于预设排气温度,其中,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或者,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低于第三预设值;
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外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并与室外侧空气换热。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第三换热组件能够调节冷凝器与蒸发器换热面积的比值,当空调系统在低温制热或高温制冷的恶劣工况下,使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外侧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第三换热组件和第一换热组件均能与室外侧空气换热,提高空调系统的换热效率。使得在高温制冷时能够增大室外机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增强冷凝效果,降低高压,保证空调系统可靠运行;在低温制热时,能够加强室外机换热器的吸热量,提高室内出风温度与制热量,使用户更加舒适。而在常温热或者常温制冷时,可以使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外侧处于阻断状态,保证室内机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使室内环境尽快的达到设定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在常温制热、高温制热工况下,空调系统的冷媒流向和空气流向示意图;
图3是在常温制冷工况下,空调系统的冷媒流向和空气流向示意图;
图4是在低温制热工况下,空调系统的冷媒流向和空气流向示意图;
图5是在高温制冷工况下,空调系统的冷媒流向和空气流向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第一换热组件;11、第一换热器;12、第一风机;2、第二换热组件;21、第二换热器;22、第二风机;20、室内机机壳;3、第三换热组件;31、第三换热器;32、第三风机;30、壳体;41、第一回风口;42、第一出风口;43、第二回风口;44、第二出风口;51、第一回风阀;52、第一出风阀;53、第二回风阀;54、第二出风阀;6、第一节流阀;7、第二节流阀;8、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当空调系统在低温制热或高温制冷的恶劣工况下,第三换热组件和第一换热组件均能与室外侧空气换热,提高空调系统的换热量。
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所示,其中,图1-图5中的实线箭头方向表示冷媒流向,虚线箭头方向表示空气流向。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用以与室外侧空气换热的第一换热组件1、与室内侧空气换热的第二换热组件2以及连通于两者之间的第三换热组件3,其中: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具有导通状态和阻断状态,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导通状态时,能与室外侧空气换热。
其中,第一换热组件1、第二换热组件2和第三换热组件3可串联于冷媒流路中,第一换热组件1始终位于室外侧,用以与室外空气换热,第二换热组件2始终位于室内侧,用以与室内空气换热;当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三换热组件3作为室外侧换热器,能与室外侧空气换热。
本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第三换热组件3能够调节冷凝器与蒸发器换热面积的比值,当空调系统在低温制热或高温制冷的恶劣工况下,使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第三换热组件3和第一换热组件1均能与室外侧空气换热,提高空调系统的换热量。使得在高温制冷时能够增大室外机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增强冷凝效果,降低高压,保证空调系统可靠运行。
在低温制热时,能够加强室外机换热器的吸热量,提高室内出风温度与制热量,使用户更加舒适。而在常温热或者常温制冷时,可以使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阻断状态,保证室内机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使室内环境尽快的达到设定温度。
其中,在常温制热或常温制冷的额定工况下,可以使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阻断状态。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内侧具有导通状态和阻断状态,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内侧处于导通状态时,能与室内侧空气换热。
上述结构能够使得,在常温制热或常温制冷的额定工况下,使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阻断状态,并使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内侧处于导通状态,第三换热组件3能够与第二换热组件2共同与室内侧空气换热,增大室内侧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以提高室内机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使室内环境尽快的达到设定温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5所示,第三换热组件3包括第三换热器31和壳体30,其中:第三换热器31位于壳体30内,壳体30上设置有第一回风口41和第一出风口42,第三换热器31的进风侧和室外侧之间能通过第一回风口41导通或阻断,第三换热器31的出风侧和室外侧之间能通过第一出风口42导通或阻断。
上述壳体30将第三换热器31罩设在内,第三换热器31的进风侧和出风侧能分别通过壳体30上设置的第一回风口41、第一出风口42与室外侧导通。第三换热器31与室外侧导通时,能够与第一换热组件1配合,增大室外机换热器的面积,提高室外侧的换热效率,保证恶劣工况下空调系统的换热效率。
具体的,当第一回风口41开启时,第三换热器31的进风侧和室外侧之间能通过第一回风口41导通;当第一回风口41关闭时,第三换热器31的进风侧和室外侧之间能通过第一回风口41阻断。当第一出风口42开启时,第三换热器31的出风侧和室外侧之间能通过第一出风口42导通;当第一出风口42关闭时,第三换热器31的出风侧和室外侧之间能通过第一出风口42阻断。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回风口41上设置有第一回风阀51,第一出风口42上设置有第一出风阀52。
上述第一回风阀51、第一出风阀52的结构,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风阀,其作为现有的成熟技术,在此对其结构不做赘述。
上述第一回风阀51能够实现第一回风口41的开启和关闭,上述第一出风阀52能够实现第一出风口42的开启和关闭。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三换热组件3的壳体30上还设置有第二回风口43和第二出风口44,第三换热器31的进风侧和室内侧之间能通过第二回风口43导通或阻断,第三换热器31的出风侧和室内侧之间能通过第二出风口44导通或阻断。
上述壳体30将第三换热器31罩设在内,第三换热器31的进风侧和出风侧能分别通过壳体30上设置的第二回风口43、第二出风口44与室内侧导通。第三换热器31与室内侧导通时,能够与第二换热组件2配合,增大室内机换热器的面积,提高室内侧的换热效率。
具体的,当第二回风口43开启时,第三换热器31的进风侧和室内侧之间能通过第二回风口43导通;当第二回风口43关闭时,第三换热器31的进风侧和室内侧之间能通过第二回风口43阻断。当第二出风口44开启时,第三换热器31的出风侧和室内侧之间能通过第二出风口44导通;当第二出风口44关闭时,第三换热器31的出风侧和室内侧之间能通过第二出风口44阻断。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回风口43上设置有第二回风阀53,第二出风口44上设置有第二出风阀54。
上述第二回风阀53、第二出风阀54的结构,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风阀,其作为现有的成熟技术,在此对其结构不做赘述。
上述第二回风阀53能够实现第二回风口43的开启和关闭,上述第二出风阀54能够实现第二出风口44的开启和关闭。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回风口43和第二出风口44均与室内机机壳20的内部具有导通状态和阻断状态,其中,第三换热组件3的进风侧和第二换热组件2的进风侧之间能通过第二回风口43导通或阻断,第三换热组件3的出风侧和第二换热组件2的出风侧之间能通过第二出风口44导通或阻断。
具体的,第三换热组件3的壳体30内部通过第二回风口43、第二出风口44与室内机机壳20内部相连通。
当第三换热组件3的进风侧和第二换热组件2的进风侧之间通过第二回风口43导通,且第三换热组件3的出风侧和第二换热组件2的出风侧之间通过第二出风口44导通时,室内侧空气经室内机机壳20的进风口进入,一部分流向第二换热组件2,与第二换热组件2换热;一部分流向第三换热组件3,与第三换热组件3换热,换热之后,第三换热组件3出风侧的换热后空气经第二出风阀54流向室内机机壳20的出风口。上述结构无需另外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结构简单、紧凑。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三换热组件3包括第三换热器31和第三风机32,第三风机32位于第三换热器31的进风侧,用于使气流穿过第三换热器31。第三风机32能够使气流穿过第三换热器31,使空气与流经第三换热器31的冷媒进行换热,提高空气与第三换热器31的换热效率。
同样的,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换热组件2包括第二换热器21和第二风机22,第二风机22位于第二换热器21的进风侧,用于使气流穿过第二换热器21,提高空气与第二换热器21的换热效率。
参见图1-图5所示,第一换热组件1包括第一换热器11和第一风机12,第一风机12位于第一换热器11的进风侧,用于使气流穿过第一换热器11,提高空气与第一换热器11的换热效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5所示,第一换热组件1与第三换热组件3之间的冷媒流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阀6,第二换热组件2与第三换热组件3之间的冷媒流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阀7。
上述第一节流阀6和第二节流阀7中,其中之一用于作为空调系统冷媒流路上的节流元件,其中另一用于减小第一换热器11与第三换热器31之间,或第二换热器21与第三换热器31之间的冷媒流动阻力。
具体的,当第三换热组件3仅与室外侧处于导通状态时,此时第三换热器31与第一换热器11共同作为室外侧换热器,因此,可以控制第一节流阀6全开,减小第三换热器31与第一换热器11之间的阻力;而此时使第二节流阀7用于节流,参见图4,当冷媒由第二换热器21流向第三换热器31,或,参见图5,冷媒由第三换热器31流向第二换热器21时,实现冷媒在室内侧和室外侧之间的节流流动。
当第三换热组件3仅与室内侧处于导通状态时,此时第三换热器31与第二换热器21共同作为室内侧换热器,因此,控制第二节流阀7全开,减小第三换热器31与第二换热器21之间的阻力;而此时使第一节流阀6用于节流,参见图2,当冷媒由第三换热器31流向第一换热器11,或,参见图3,冷媒由第一换热器11流向第三换热器31时,实现冷媒在室内侧和室外侧之间的节流流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室外环境温度;
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或,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且压缩机8排气温度大于预设排气温度,其中,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或者,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值;
则控制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导通状态,并与室外侧空气换热。
其中,上述第一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42℃-48℃,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预设值为45℃;上述第二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37℃-43℃,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预设值为40℃;上述第三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0℃-5℃,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预设值为2℃。上述预设排气温度的取值范围为90℃-110℃,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的排气温度的为100℃。
换言之,当空调系统在高温制冷或低温制热的恶劣工况下,控制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第三换热组件3和第一换热组件1均能与室外侧空气换热,提高空调系统的换热效率。使得在高温制冷时能够增大室外机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增强冷凝效果,降低高压,保证空调系统可靠运行。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6,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空调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
S20:判断当前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
S30:在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时,均获取室外环境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室外环境的温度检测,也可以通过空调关联的APP所采集的第三方天气数据。例如可以通过获取气象站的气象数据。
S40:在制冷模式下,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45℃),或,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40℃)小于第一预设值且压缩机8排气温度大于预设排气温度(100℃),其中,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S50:若是(高温制冷工况),则控制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内侧处于阻断状态,且控制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导通状态,并使第三换热器31与室外侧空气换热。
若否(常温制冷工况),则控制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阻断状态,且控制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内侧处于导通状态,并使第三换热器31与室内侧空气换热。
步骤S40中还包括:在制热模式下,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值(2℃),若是(低温制热工况),则控制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内侧处于阻断状态,且控制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导通状态,并使第三换热器31与室外侧空气换热。
S50:若否(常温制热工况),则控制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阻断状态,且控制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内侧处于导通状态,并使第三换热器31与室内侧空气换热。
其中,在上述步骤S50中还包括:当第三换热组件3仅与室外侧处于导通状态时,控制第一节流阀6全开,使第二节流阀7用于节流;当第三换热组件3仅与室内侧处于导通状态时,控制第二节流阀7全开,使第一节流阀6用于节流。
当第三换热组件3仅与室内侧处于导通状态时,此时第三换热器31与第二换热器21共同作为室内侧换热器,因此,控制第二节流阀7全开,减小第三换热器31与第二换热器21之间的阻力;而此时使第一节流阀6用于节流,参见图2和图4,当冷媒由第三换热器31流向第一换热器11,或,参见图3和图5,冷媒由第一换热器11流向第三换热器31时,实现冷媒在室内侧和室外侧之间的节流流动。
在该步骤S50中,当高温制冷工况时,参见图5所示,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内侧处于阻断状态,且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导通状态,压缩机8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第一换热器11、全开的第一节流阀6、第三换热器31,在第三换热器31和第一换热器11中与室外侧空气换热,气态冷媒被冷凝,增大室外侧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增强冷凝,降低高压,保证系统可靠运行;之后冷媒经第二节流阀7的节流作用,流经第二换热器21与室内侧空气换热,在第二换热器21中蒸发,吸收室内侧空气的热量,使室内空气温度降低。
当常温制冷工况时,参见图3所示,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阻断状态,且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内侧处于导通状态,压缩机8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流经第一换热器11,气态冷媒被冷凝;经过第一节流阀6的节流作用后,依次流经第三换热器31、全开的第二节流阀7、第二换热器21,在第三换热器31和第二换热器21中与室内侧空气换热,冷媒蒸发吸热,增大室内侧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提高制冷量。
当低温制热工况时,参见图4所示,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内侧处于阻断状态,且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导通状态,压缩机8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流经第二换热器21,在第二换热器21中气态冷媒被冷凝;经过第二节流阀7的节流作用后,依次流经第三换热器31、全开的第一节流阀6、第一换热器11,在第三换热器31和第一换热器11中与室外侧空气换热,气态冷媒被冷凝,增大室外侧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增强冷凝,降低高压,保证系统可靠运行。
当常温制热或高温制热工况时,其中,当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8℃时为高温制热工况,当大于2℃室外环境温度小于18℃时为常温制热工况。此时,参见图2所示,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阻断状态,且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内侧处于导通状态,压缩机8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第二换热器21、全开的第二节流阀7、第三换热器31,在第三换热器31和第二换热器21中与室内侧空气换热,冷媒冷凝放热。能够增加室内侧的换热面积,在高温制热工况时能够降低内管温以及制热高压,延缓进入防高温(防高温一般处理方法为停外风机,在内管温继续上升时保护停机),提高舒适性。在常温制热工况时,能够提高室内侧的制热量与能效。冷媒经过第一节流阀6的节流作用后,冷经第一换热器11,在第一换热器11中与室外侧空气换热,冷媒蒸发吸热。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
控制模块,当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或,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且压缩机8排气温度大于预设排气温度;或者,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低于第三预设值;
用于控制第三换热组件3与室外侧处于导通状态,并与室外侧空气换热。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上述相关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与室外侧空气换热的第一换热组件、与室内侧空气换热的第二换热组件以及连通于两者之间的第三换热组件,其中:
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外侧具有导通状态和阻断状态,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外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能与室外侧空气换热;
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内侧具有导通状态和阻断状态,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内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能与室内侧空气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组件包括第三换热器和壳体,其中:
所述第三换热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回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室外侧之间能通过所述第一回风口导通或阻断,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风侧和室外侧之间能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导通或阻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风口上设置有第一回风阀,所述第一出风口上设置有第一出风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组件包括第三换热器和壳体,其中:
所述第三换热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回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室内侧之间能通过所述第二回风口导通或阻断,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风侧和室内侧之间能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导通或阻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风口上设置有第二回风阀,所述第二出风口上设置有第二出风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与室内机机壳的内部具有导通状态和阻断状态,其中,所述第三换热组件的进风侧和第二换热组件的进风侧之间能通过所述第二回风口导通或阻断,所述第三换热组件的出风侧和第二换热组件的出风侧之间能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导通或阻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组件包括第三换热器和第三风机,所述第三风机位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风侧,用于使气流穿过所述第三换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与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之间的冷媒流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换热组件与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之间的冷媒流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阀。
9.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室外环境温度;
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或,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且压缩机排气温度大于预设排气温度,其中,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或者,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值;
则控制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外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并与室外侧空气换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内侧具有导通状态和阻断状态,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内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能与室内侧空气换热;
所述控制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外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并与室外侧空气换热,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内侧处于所述阻断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或,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且压缩机排气温度小于等于预设排气温度;或者,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三预设值;
则控制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外侧处于所述阻断状态,且控制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内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并与室内侧空气换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与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之间的冷媒流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换热组件与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之间的冷媒流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阀;
当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仅与室外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节流阀全开,使所述第二节流阀用于节流;
当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仅与室内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二节流阀全开,使所述第一节流阀用于节流。
13.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
控制模块,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或,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且压缩机排气温度大于预设排气温度,其中,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或者,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低于第三预设值;
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换热组件与室外侧处于所述导通状态,并与室外侧空气换热。
CN202210147295.XA 2022-02-17 2022-02-17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Active CN1145087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7295.XA CN114508786B (zh) 2022-02-17 2022-02-17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7295.XA CN114508786B (zh) 2022-02-17 2022-02-17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8786A CN114508786A (zh) 2022-05-17
CN114508786B true CN114508786B (zh) 2024-06-14

Family

ID=81552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7295.XA Active CN114508786B (zh) 2022-02-17 2022-02-17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878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4928A (zh) * 2021-10-28 2021-12-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6924514U (zh) * 2022-02-17 2022-07-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75740B2 (ja) * 2000-05-19 2010-06-0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US6606872B1 (en) * 2002-05-20 2003-08-19 American Standard International Inc. Active refrigerant circuit using condenser fan of an inactive circuit
KR20150047027A (ko) * 2013-10-23 2015-05-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히트 펌프
CN104315739B (zh) * 2014-10-17 2016-09-28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双冷凝双散热的冷液机
CN108885031B (zh) * 2016-04-21 2020-06-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排热回收式空气调和装置
CN105783328A (zh) * 2016-04-28 2016-07-20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冷源的混合动力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51624B (zh) * 2016-05-10 2020-08-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空调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7351628B (zh) * 2016-05-10 2020-02-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空调系统及电动汽车
WO2018018764A1 (zh) * 2016-07-29 2018-02-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6440434B (zh) * 2016-10-19 2022-11-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6708099B2 (ja) * 2016-11-15 2020-06-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6871470B (zh) * 2017-02-05 2019-06-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
CN106918118A (zh) * 2017-03-09 2017-07-04 安徽味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调节居住环境的方法
CN110030764A (zh) * 2018-01-11 2019-07-19 开利公司 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7154035B2 (ja) * 2018-05-08 2022-10-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KR20200073471A (ko) * 2018-12-14 2020-06-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 방법
CN111351182A (zh) * 2018-12-24 2020-06-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调节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CN113685916A (zh) * 2020-05-19 2021-11-23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02480A (zh) * 2021-03-25 2021-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外机
CN113847749A (zh) * 2021-09-16 2021-1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13959107A (zh) * 2021-10-09 2022-0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864929A (zh) * 2021-10-28 2021-12-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4928A (zh) * 2021-10-28 2021-12-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6924514U (zh) * 2022-02-17 2022-07-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8786A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61907A1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WO2018047331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2524836B (zh) 一种三管制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130219927A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14536909U (zh) 空调系统
EP3786546B1 (en) Heat pump system
CN213395606U (zh) 一种空调器
KR100225636B1 (ko) 냉난방겸용 공기조화기
CN216924514U (zh) 空调系统
WO2020211301A1 (zh) 空调系统、空调器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4508786B (zh)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KR20050026591A (ko) 냉매가열식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6766330A (zh) 一种空调系统、其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7449129B (zh)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705496A (zh) 一种微通道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645809B (zh) 冷却装置、空调系统和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449130B (zh)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EP4184080A1 (en) Outdoor unit for refrigeration device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comprising same
JP372401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207417B (zh) 空调系统
CN206291522U (zh) 一种微通道空调器
CN215723753U (zh) 空调系统
CN215892609U (zh) 冷热空调系统和单冷空调系统
CN11148653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KR100591323B1 (ko) 히트 펌프식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