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71470B - 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71470B CN106871470B CN201710065410.8A CN201710065410A CN106871470B CN 106871470 B CN106871470 B CN 106871470B CN 201710065410 A CN201710065410 A CN 201710065410A CN 106871470 B CN106871470 B CN 1068714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body
- heat exchanger
- air
- compressor
- pipe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其中,空调系统包括相互连通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一换热器或第二换热器连通,压缩机的吸气口与气液分离器连通;空调系统还设有调节管路,该调节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气液分离器的进口之间的第一管路连通,该调节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第二管路连通;该调节管路设有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之间设有存储罐。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使空调系统在工作时,冷媒循环回路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延长空调系统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回路,在工作时内部压力需保持在一定范围。对于工作环境温度范围较广的空调系统,如在中低温工况下,因冷媒温度较低而使得很多冷媒处于液态而存储在气液分离器中,进而使得冷媒循环回路内的压力过低。现有的解决方式是在冷媒循环回路中增加更多的冷媒,提高低温时压缩机的吸气密度,以使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然而,如此会存在以下问题,当工作环境由中低温工况转换到高温工况时,冷媒循环回路中尤其是气液分离器中的液态冷媒转换为气态冷媒,使得冷媒循环回路内的气压增加,导致排气压力过高,容易损坏空调系统循环回路中的元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旨在使空调系统在工作时,冷媒循环回路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延长空调系统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系统,包括相互连通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气液分离器,
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或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
所述空调系统还设有调节管路,该调节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气液分离器的进口之间的第一管路连通,该调节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第二管路连通;
该调节管路设有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之间设有存储罐。
可选地,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三管路,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设有第四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由一四通阀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体临近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阀体临近第二管路,所述第一阀体为电磁阀,所述第二阀体为第一电子膨胀阀。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节流组件,所述节流组件为膨胀阀组件或毛细管组件。
可选地,所述节流组件为膨胀阀组件时,所述膨胀阀组件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和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临近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临近所述第二换热器。
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S100:检测判断空调系统所处的工况环境;
步骤S110:当所述工况环境为高温工况时,关闭第一阀体,打开第二阀体,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冷媒经由第二管路后,一部分液态冷媒流经第二阀体存储于存储罐中;
步骤S120:当所述工况环境为中温工况时,打开第一阀体,关闭第二阀体,压缩机的排气口的气态冷媒流经第一阀体存储于存储罐中;
步骤S130:当所述工况环境为低温工况时,打开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冷媒经由第二换热器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所在的管路节流降压后,依次流经存储罐、第一阀体、气液分离器后回到压缩机的吸气口。
可选地,步骤S100检测判断空调系统所处的工况环境包括:
步骤S10:判断空调系统处于制热状态或制冷状态;
步骤S20: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状态时,检测压缩机的吸气口的压力值;
步骤S21:若该吸气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吸气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低温工况;
步骤S22:若该吸气压力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吸气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则检测压缩机的排气口的排气压力值;
步骤S221:若该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高温热工况;
步骤S222:若该排气压力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或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中温工况;
步骤S30:当空调系统处于制冷状态时,检测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压力值;
步骤S31:若该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高温工况;
步骤S32:若该排气压力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或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中温工况;
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阈值P1的范围值为:0.6MPa≤P1≤0.8MPa,所述第二预设阈值P2的范围值为:2.9MPa≤P2≤3.1MPa,所述预设时间t的范围值为:15s≤t≤25s。
可选地,所述高温工况的温度范围为T>35℃,所述中温工况的温度范围为-5℃≤T≤35℃,所述低温工况的温度范围为T<-5℃。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节流组件为膨胀阀组件时,
若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冷媒先流经第一换热器,则临近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电子膨胀阀全开,调节临近第二换热器的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节流降压;
若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冷媒先流经第二换热器,则临近第二换热器的第三电子膨胀阀全开,调节临近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节流降压。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设置一调节管路,在该调节管路上设置第一阀体、第二阀体、以及位于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之间的存储罐,来调节空调系统冷媒循环回路的内部压力。在空调系统运行时,先检测判定工况温度,该工况温度可通过冷媒循环管路的压力值判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判断。即为该空调系统的压缩机以及气液分离器部分室外管路所处的环境温度。当该工况温度为高温工况时,如高于35摄氏度时,冷媒循环回路中的气态冷媒较多,压力较大,因此,关闭第一阀体,打开第二阀体,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冷媒经由第二管路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存储在存储罐中。如此,将液态冷媒储存在存储罐中,而液态冷媒的密度大,因此存储罐中的液态冷媒占用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较多,进而减少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总量,从而降低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当该工况温度为中温工况时,如在-5℃至35℃时,打开第一阀体,关闭第二阀体,压缩机的排气口的气态冷媒经由第一阀体存储在存储罐中,因存储罐的空间一定,而气体的密度小,占用的体积较大,因此,当气态冷媒充满存储罐时,存储罐的气态冷媒只占用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的较少部分,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较多,从而提高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当该工况温度为低温工况时,如低于-5℃时,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较少,因此,打开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冷媒经由第二换热器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的节流降压后,依次经由存储罐、第一阀体、气液分离器后直接回到压缩机的吸气口,如此,基本上经由该调节管路的冷媒可直接回到压缩机的吸气口,进而改善压缩机吸气状态,提高压缩机的能力能效,提高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如此,通过调节管路的调节,不论压缩机处于制冷还是制热模式、处于低温工况、中温工况或者高温工况,均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延长空调系统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步骤S100的细化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空调系统 | 50 | 第二换热器 |
10 | 压缩机 | 61 | 第二电子膨胀阀 |
11 | 排气口 | 63 | 第三电子膨胀阀 |
13 | 吸气口 | 70 | 气液分离器 |
21 | 第一管路 | 80 | 四通阀 |
22 | 第二管路 | 90 | 调节管路 |
23 | 第三管路 | 91 | 第一阀体 |
24 | 第四管路 | 93 | 第二阀体 |
30 | 第一换热器 | 95 | 存储罐 |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100。
参照图1至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空调系统100包括相互连通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的压缩机10、第一换热器30、第二换热器50以及气液分离器70,
所述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0或第二换热器50连通,所述压缩机10的吸气口13与所述气液分离器70连通;
所述空调系统100还设有调节管路90,该调节管路90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和气液分离器70之间的第一管路21连通,该调节管路9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50之间的第二管路22连通;
该调节管路90设有第一阀体91和第二阀体93,所述第一阀体91和第二阀体93之间设有存储罐95。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设置一调节管路90,在该调节管路90上设置第一阀体91、第二阀体93、以及位于第一阀体91和第二阀体93之间的存储罐95,来调节空调系统100冷媒循环回路的内部压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设置一调节管路90,在该调节管路90上设置第一阀体91、第二阀体93、以及位于第一阀体91和第二阀体93之间的存储罐95,来调节空调系统100冷媒循环回路的内部压力。在空调系统100运行时,先检测判定工况温度,该工况温度可通过冷媒循环管路的压力值判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判断。即为该空调系统100的压缩机10以及气液分离器70部分室外管路所处的环境温度。当该工况温度为高温工况时,如高于35摄氏度时,冷媒循环回路中的气态冷媒较多,压力较大,因此,关闭第一阀体91,打开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二管路22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存储在存储罐95中。如此,将液态冷媒储存在存储罐95中,而液态冷媒的密度大,因此存储罐95中的液态冷媒占用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较多,进而减少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总量,从而降低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当该工况温度为中温工况时,如在-5℃至35℃时,打开第一阀体91,关闭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气态冷媒经由第一阀体91存储在存储罐95中,因存储罐95的空间一定,而气体的密度小,占用的体积较大,因此,当气态冷媒充满存储罐95时,存储罐95的气态冷媒只占用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的较少部分,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较多,从而提高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当该工况温度为低温工况时,如低于-5℃时,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较少,因此,打开第一阀体91和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二换热器50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的节流降压后,依次经由存储罐95、第一阀体91、气液分离器70后直接回到压缩机10的吸气口13,如此,基本上经由该调节管路90的冷媒可直接回到压缩机10的吸气口13,进而改善压缩机10吸气状态,提高压缩机10的能力能效,提高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冷媒循环管路的压力值进行判断工况温度以进行调节管路90的开闭切换。在空调系统100运行时,先判定该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还是制热模式,当处于制热模式时:
先检测压缩机10的吸气口13的压力值,当吸气口13的压力值过小时,具体的,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维持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时,则证明该压缩机10处于低温制热的工况,压缩机10的吸气能力不足。此时,打开第一阀体91和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二换热器50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的节流降压后,依次经由存储罐95、第一阀体91、气液分离器70后直接回到压缩机10的吸气口13,经由该调节管路90的冷媒可直接回到压缩机10的吸气口13,进而改善压缩机10吸气状态,提高压缩机10的能力能效,提高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若该吸气压力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吸气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则证明该压缩机10的吸气口13的吸气能力正常,该压缩机10处于中高温的制热工况,此时,需要检测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压力值,
若该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高温制热工况,则关闭第一阀体91,打开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二换热器50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存储在存储罐95中。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如高于35摄氏度时,冷媒循环回路中的气态冷媒较多,压力较大,因此,关闭第一阀体91,打开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二换热器50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存储在存储罐95中。如此,将液态冷媒储存在存储罐95中,而液态冷媒的密度大,因此存储罐95中的液态冷媒占用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较多,进而减少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总量,从而降低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若该排气压力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或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中温制热工况,打开第一阀体91,关闭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气态冷媒经由第一阀体91存储在存储罐95中。
当判定工况温度位于中温制热工况时,如工况温度在-5℃至35℃时,打开第一阀体91,关闭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气态冷媒经由第一阀体91存储在存储罐95中,因存储罐95的空间一定,而气体的密度小,占用的体积较大,因此,当气态冷媒充满存储罐95时,存储罐95的气态冷媒只占用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的较少部分,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较多,从而提高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当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因压缩机10不存在低温制冷的工况,因此只需要检测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压力值即可。
若该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高温制冷工况,则关闭第一阀体91,打开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一换热器30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存储在存储罐95中;
高温制冷工况与高温制热工况的调节管路90的调节方式类似,因为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如高于35摄氏度时,无论是高温制冷还是高温制热,冷媒循环回路中的气态冷媒都比较多,压力较大,因此,关闭第一阀体91,打开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一换热器30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存储在存储罐95中。如此,将液态冷媒储存在存储罐95中,而液态冷媒的密度大,因此存储罐95中的液态冷媒占用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较多,进而减少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总量,从而降低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若该排气压力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或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中温制冷工况,打开第一阀体91,关闭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气态冷媒经由第一阀体91存储在存储罐95中。
中温制冷工况与中温制热工况的调节管路90的调节方式类似,当判定工况温度位于中温制热工况时,如工况温度在-5℃至35℃时,打开第一阀体91,关闭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气态冷媒经由第一阀体91存储在存储罐95中,因存储罐95的空间一定,而气体的密度小,占用的体积较大,因此,当气态冷媒充满存储罐95时,存储罐95的气态冷媒只占用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的较少部分,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较多,从而提高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如此,通过调节管路90的调节,不论压缩机10处于制冷还是制热模式、处于低温工况、中温工况或者高温工况,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延长空调系统100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0之间设有第三管路23,所述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50之间设有第四管路24,所述第一管路21、第三管路23和第四管路24由一四通阀80连接。
通过该四通阀80,可调节冷媒循环管路的导通状态,进而调节压缩机10制冷和制热的模式。在判断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或制热的模式时,主要是通过判断四通阀80的通电状态,当四通阀80通电时,空调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当四通阀80断电时,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体91临近所述第一管路21,所述第二阀体93临近第二管路22,所述第一阀体91为电磁阀,所述第二阀体93为第一电子膨胀阀。
第二阀体93采用电磁膨胀阀,可以使得经由该第二阀体93的冷媒节流降压。第一阀体91采用电磁阀,方便控制调节管路90的开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22上设有节流组件,所述节流组件为膨胀阀组件或毛细管组件。
通过第二管路22上设置节流组件,使得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50之间的冷媒形成压差。
参照图1,进一步地,所述节流组件为膨胀阀组件时,所述膨胀阀组件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61和第三电子膨胀阀63,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61临近所述第一换热器30,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63临近所述第二换热器50。
在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50之间的距离较长时,在第二管路22上只设置一个节流组件,经过该节流组件后,因第二管路22的管路较长,冷媒的压力无法得到有效的调节。因此,在临近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50的位置均设置一节流组件。若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先流经第一换热器30,则临近第一换热器30的第二电子膨胀阀61全开,调节临近第二换热器50的第三电子膨胀阀63的开度进行节流降压;若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先流经第二换热器50,则临近第二换热器50的第三电子膨胀阀63全开,调节临近第一换热器30的第二电子膨胀阀61的开度进行节流降压。如此,能够有效的调节第二管路22的冷媒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30为室外翅片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50为室内空调换热器。也即,第一换热器30为室外机换热器,第二换热器50为室内机换热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系统100的压力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S100:检测判断空调系统所处的工况环境;
步骤S110:当所述工况环境为高温工况时,关闭第一阀体91,打开第二阀体93,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冷媒经由第二管路22后,一部分液态冷媒流经第二阀体93存储于存储罐95中;
步骤S120:当所述工况环境为中温工况时,打开第一阀体91,关闭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气态冷媒流经第一阀体91存储于存储罐95中;
步骤S130:当所述工况环境为低温工况时,打开第一阀体91和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二换热器50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的节流降压后,依次流经存储罐95、第一阀体91、气液分离器70后回到压缩机10的吸气口13。
本方法通过采用设置一调节管路90,在该调节管路90上设置第一阀体91、第二阀体93、以及位于第一阀体91和第二阀体93之间的存储罐95,来调节空调系统100冷媒循环回路的内部压力。在空调系统100运行时,先检测判定工况温度,该工况温度可通过冷媒循环管路的压力值判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判断。即为该空调系统100的压缩机10以及气液分离器70部分室外管路所处的环境温度。当该工况温度为高温工况时,如高于35摄氏度时,冷媒循环回路中的气态冷媒较多,压力较大,因此,关闭第一阀体91,打开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二管路22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存储在存储罐95中。如此,将液态冷媒储存在存储罐95中,而液态冷媒的密度大,因此存储罐95中的液态冷媒占用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较多,进而减少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总量,从而降低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当该工况温度为中温工况时,如在-5℃至35℃时,打开第一阀体91,关闭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气态冷媒经由第一阀体91存储在存储罐95中,因存储罐95的空间一定,而气体的密度小,占用的体积较大,因此,当气态冷媒充满存储罐95时,存储罐95的气态冷媒只占用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的较少部分,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较多,从而提高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当该工况温度为低温工况时,如低于-5℃时,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较少,因此,打开第一阀体91和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二换热器50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的节流降压后,依次经由存储罐95、第一阀体91、气液分离器70后直接回到压缩机10的吸气口13,如此,基本上经由该调节管路90的冷媒可直接回到压缩机10的吸气口13,进而改善压缩机10吸气状态,提高压缩机10的能力能效,提高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进一步地,步骤S100检测判断空调系统所处的工况环境包括:
步骤S10:判断空调系统100处于制热状态或制冷状态;
步骤S20:当空调系统100处于制热状态时,检测压缩机10的吸气口13的压力值;
步骤S21:若该吸气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吸气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低温工况;
打开第一阀体91和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二换热器50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的节流降压后,依次经由存储罐95、第一阀体91、气液分离器70后直接回到压缩机10的吸气口13。
步骤S22:若该吸气压力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吸气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则检测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排气压力值;
步骤S221:若该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高温工况;
关闭第一阀体91,打开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二换热器50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存储在存储罐95中。
步骤S222:若该排气压力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或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中温工况;
打开第一阀体91,关闭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气态冷媒经由第一阀体91存储在存储罐95中。
步骤S30:当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状态时,检测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压力值;
步骤S31:若该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高温工况;
关闭第一阀体91,打开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一换热器30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存储在存储罐95中。
步骤S32:若该排气压力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或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中温工况;
打开第一阀体91,关闭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气态冷媒经由第一阀体91存储在存储罐95中。
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本方法在空调系统100运行时,通过压力值来判定工况温度,进而切换调节第一阀体91和第二阀体93的开闭,控制调节管路90来调节冷媒循环管路的压力。
先判定该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还是制热模式,当处于制热模式时:
先检测压缩机10的吸气口13的压力值,当吸气口13的压力值过小时,具体的,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维持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时,则证明该压缩机10处于低温制热的工况,压缩机10的吸气能力不足。此时,打开第一阀体91和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二换热器50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的节流降压后,依次经由存储罐95、第一阀体91、气液分离器70后直接回到压缩机10的吸气口13,经由该调节管路90的冷媒可直接回到压缩机10的吸气口13,进而改善压缩机10吸气状态,提高压缩机10的能力能效,提高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若该吸气压力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吸气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则证明该压缩机10的吸气口13的吸气能力正常,该压缩机10处于中高温的制热工况,此时,需要检测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压力值,
若该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高温制热工况,则关闭第一阀体91,打开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二换热器50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存储在存储罐95中。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如高于35摄氏度时,冷媒循环回路中的气态冷媒较多,压力较大,因此,关闭第一阀体91,打开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二换热器50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存储在存储罐95中。如此,将液态冷媒储存在存储罐95中,而液态冷媒的密度大,因此存储罐95中的液态冷媒占用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较多,进而减少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总量,从而降低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若该排气压力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或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中温制热工况,打开第一阀体91,关闭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气态冷媒经由第一阀体91存储在存储罐95中。
当判定工况温度为中温制热工况时,如工况温度在-5℃至35℃时,打开第一阀体91,关闭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气态冷媒经由第一阀体91存储在存储罐95中,因存储罐95的空间一定,而气体的密度小,占用的体积较大,因此,当气态冷媒充满存储罐95时,存储罐95的气态冷媒只占用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的较少部分,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较多,从而提高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当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因压缩机10不存在低温制冷的工况,因此只需要检测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压力值即可。
若该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高温制冷工况,则关闭第一阀体91,打开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一换热器30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存储在存储罐95中;
高温制冷工况与高温制热工况的调节管路90的调节方式类似,因为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如高于35摄氏度时,无论是高温制冷还是高温制热,冷媒循环回路中的气态冷媒都比较多,压力较大,因此,关闭第一阀体91,打开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经由第一换热器30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93存储在存储罐95中。如此,将液态冷媒储存在存储罐95中,而液态冷媒的密度大,因此存储罐95中的液态冷媒占用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较多,进而减少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总量,从而降低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若该排气压力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或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中温制冷工况,打开第一阀体91,关闭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气态冷媒经由第一阀体91存储在存储罐95中。
中温制冷工况与中温制热工况的调节管路90的调节方式类似,当判定工况温度位于中温制热工况时,如工况温度在-5℃至35℃时,打开第一阀体91,关闭第二阀体93,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气态冷媒经由第一阀体91存储在存储罐95中,因存储罐95的空间一定,而气体的密度小,占用的体积较大,因此,当气态冷媒充满存储罐95时,存储罐95的气态冷媒只占用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的较少部分,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总量较多,从而提高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如此,通过调节管路90的调节,不论压缩机10处于制冷还是制热模式、处于低温工况、中温工况或者高温工况,使得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内部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延长空调系统100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P1的范围值为:0.6MPa≤P1≤0.8MPa,所述第二预设阈值P2的范围值为:2.9MPa≤P2≤3.1MPa,所述预设时间t的范围值为:15s≤t≤25s。
该第一预设阈值P1、第二预设阈值P2、以及预设时间t可根据不同的空调系统100、不同的压缩机10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本实施例优选设置为第一预设阈值P1的值为0.7MPa,第二预设阈值P2的值为3.0MPa,预设时间t的值为20s。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高温工况的温度范围为T>35℃,中温工况的温度范围为-5℃≤T≤35℃,低温工况的温度范围为T<-5℃。当然,还可以根据空调系统100的管路长短、压缩机10的功率,结合环境温度进行对三种工况的环境的适应性的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50之间的节流组件为膨胀阀组件时,
若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先流经第一换热器30,则临近第一换热器30的第二电子膨胀阀61全开,调节临近第二换热器50的第三电子膨胀阀63的开度进行节流降压;
若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先流经第二换热器50,则临近第二换热器50的第三电子膨胀阀63全开,调节临近第一换热器30的第二电子膨胀阀61的开度进行节流降压。
在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50之间的距离较长时,在第二管路22上只设置一个节流组件,经过该节流组件后,因第二管路22的管路较长,冷媒的压力无法得到有效的调节。因此,在临近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50的位置均设置一节流组件。若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先流经第一换热器30,则临近第一换热器30的第二电子膨胀阀61全开,调节临近第二换热器50的第三电子膨胀阀63的开度进行节流降压;若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的冷媒先流经第二换热器50,则临近第二换热器50的第三电子膨胀阀63全开,调节临近第一换热器30的第二电子膨胀阀61的开度进行节流降压。如此,能够有效的调节第二管路22的冷媒的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相互连通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气液分离器,
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或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
所述空调系统还设有调节管路,该调节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和气液分离器之间的第一管路连通,该调节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第二管路连通;
该调节管路设有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之间设有存储罐;
步骤S100:检测判断空调系统所处的工况环境;
步骤S110:当所述工况环境为高温工况时,关闭第一阀体,打开第二阀体,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冷媒经由第二管路后,一部分液态冷媒流经第二阀体存储于存储罐中;
步骤S120:当所述工况环境为中温工况时,打开第一阀体,关闭第二阀体,压缩机的排气口的气态冷媒流经第一阀体存储于存储罐中;
步骤S130:当所述工况环境为低温工况时,打开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冷媒经由第二换热器后,一部分液态冷媒经由第二阀体所在的管路节流降压后,依次流经存储罐、第一阀体、气液分离器后回到压缩机的吸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检测判断空调系统所处的工况环境包括:
步骤S10:判断空调系统处于制热状态或制冷状态;
步骤S20: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状态时,检测压缩机的吸气口的压力值;
步骤S21:若该吸气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吸气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低温工况;
步骤S22:若该吸气压力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吸气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则检测压缩机的排气口的排气压力值;
步骤S221:若该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高温工况;
步骤S222:若该排气压力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或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中温工况;
步骤S30:当空调系统处于制冷状态时,检测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压力值;
步骤S31:若该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高温工况;
步骤S32:若该排气压力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或排气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判定该情况属于中温工况;
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P1的范围值为:0.6MPa≤P1≤0.8MPa,所述第二预设阈值P2的范围值为:2.9MPa≤P2≤3.1MPa,所述预设时间t的范围值为:15s≤t≤25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工况的温度范围为T>35℃,中温工况的温度范围为-5℃≤T≤35℃,低温工况的温度范围为T<-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三管路,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设有第四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由一四通阀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临近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阀体临近第二管路,所述第二阀体为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阀体为电磁阀。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节流组件,所述节流组件为膨胀阀组件或毛细管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组件为膨胀阀组件时,所述膨胀阀组件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和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临近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临近所述第二换热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节流组件为膨胀阀组件时,
若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冷媒先流经第一换热器,则临近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电子膨胀阀全开,调节临近第二换热器的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节流降压;
若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冷媒先流经第二换热器,则临近第二换热器的第三电子膨胀阀全开,调节临近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节流降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65410.8A CN106871470B (zh) | 2017-02-05 | 2017-02-05 | 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65410.8A CN106871470B (zh) | 2017-02-05 | 2017-02-05 | 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71470A CN106871470A (zh) | 2017-06-20 |
CN106871470B true CN106871470B (zh) | 2019-06-04 |
Family
ID=59166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65410.8A Active CN106871470B (zh) | 2017-02-05 | 2017-02-05 | 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8714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89200A (zh) * | 2018-11-09 | 2019-03-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高压控制装置、空调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
CN110145889B (zh) * | 2019-06-12 | 2023-10-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系统、空调器及空调器系统控制的方法 |
CN114353369A (zh) * | 2021-12-20 | 2022-04-15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 |
CN114508786B (zh) * | 2022-02-17 | 2024-06-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926935Y (zh) * | 2006-06-14 | 2007-07-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低温热泵空调系统 |
CN203100306U (zh) * | 2012-12-26 | 2013-07-3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储液式空调系统 |
CN105091383A (zh) * | 2015-08-18 | 2015-11-25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制冷装置 |
CN205425557U (zh) * | 2016-03-29 | 2016-08-03 | 广东美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冷媒回收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23388A (ja) * | 1992-02-10 | 1993-08-3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暖冷房機 |
JP2943613B2 (ja) * | 1994-07-21 | 1999-08-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非共沸混合冷媒を用いた冷凍空調装置 |
-
2017
- 2017-02-05 CN CN201710065410.8A patent/CN1068714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926935Y (zh) * | 2006-06-14 | 2007-07-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低温热泵空调系统 |
CN203100306U (zh) * | 2012-12-26 | 2013-07-3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储液式空调系统 |
CN105091383A (zh) * | 2015-08-18 | 2015-11-25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制冷装置 |
CN205425557U (zh) * | 2016-03-29 | 2016-08-03 | 广东美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冷媒回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71470A (zh) | 2017-06-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15742B (zh) | 带经济器的电动汽车空调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0996753Y (zh) | 带经济器的中间补气压缩机制冷系统 | |
EP3453990A1 (en) | Heat pump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 |
CN106871470B (zh) | 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 | |
CN102042724B (zh) | 冷媒控制部件、空调制冷系统及冷媒循环控制方法 | |
EP3453544A1 (en) | Heat pum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electric automobile | |
EP3453989A1 (en) | Heat pum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electric automobile | |
US10843528B2 (en) | Heat pump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 |
CN209776090U (zh) |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 | |
CN100439809C (zh) | 一种压缩机补气系统及补气控制方法 | |
CN104748453A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及纯电动汽车 | |
CN105758036A (zh) | 单冷型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654679A (zh) | 一种冷凝系统、风冷式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 |
CN106931547B (zh) |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EP3453991A1 (en) | Heat pump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 |
CN110207273B (zh) | 室外换热器、制冷系统、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209101597U (zh) | 多联机循环系统及多联机空调 | |
CN103604237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352211A (zh) | 一种直接膨胀式机房节能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9310294U (zh) | 空调制冷系统 | |
CN110243102B (zh) | 一种制冷及制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4264061A (zh) |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空调系统以及空调器 | |
CN106801942B (zh) |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11251806B (zh) | 车辆、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9114838B (zh) | 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热水器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