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3741A - 终端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3741A
CN114503741A CN202080069565.9A CN202080069565A CN114503741A CN 114503741 A CN114503741 A CN 114503741A CN 202080069565 A CN202080069565 A CN 202080069565A CN 114503741 A CN114503741 A CN 114503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h
base station
occasions
ssb
occa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95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野裕昭
草岛直纪
津田信一郎
松田大辉
唐懿夫
栗木宽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Grou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503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37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终端装置具备无线收发器和从基站接收设定信息的电路。设定信息包括:第1信息要素,表示波束形成的多个SSB的与第1及第2多个时机这两者的映射;以及第2信息要素,涉及第1及第2多个时机在频域及时域中重叠的情况。从涉及第1及第2多个时机的重叠的3种情形中,将其中之一设定为第2信息要素。电路基于设定信息,在第1多个时机的与第1SSB对应的时机中发送第1前导码,在第2多个时机的与第2SSB对应的时机中发送第2前导码。第1及第2时机为在频域及时域中互不相同的时机。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制定了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以下也称为5G)的规范。在5G中,设想使用2GHz至100GHz的频率。当频率变高时,为了补偿传播损耗,进行通过使发送电波的方向变窄的波束成形(beam-forming)来获得增益。另外,已知在使用这样的定向波束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定向波束的扫描的设定来高效地使用资源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42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当在使用定向波束的情况下未连接的终端想要连接到基站时,要求确定各自要使用的波束。为了确定波束,使用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这样的频率及时间资源,进行被称为波束管理的过程。然而,在波束管理中,当频率变高而波束变得尖锐时,波束扫描的波束数量增大。因此,当波束数量增大时,波束扫描(beam sweeping)的频率及时间资源的开销增大。
于是,在本公开中提出一种能够减少波束扫描的频率及时间资源的终端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终端装置具备:无线收发器;以及电路,经由所述无线收发器从基站接收设定信息,其中,所述设定信息包括:1个以上的第1信息要素,表示波束形成的多个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同步信号块)与第1多个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时机(occasion)及第2多个RACH时机这两者分别映射的情况;以及第2信息要素,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重叠的情况,从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的重叠的3种情形中,将其中之一设定为所述第2信息要素,所述电路构成为基于所述设定信息,至少在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1SSB对应关联的第1RACH时机中发送第1前导码,在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2SSB对应关联的第2RACH时机中发送第2前导码,所述第1RACH时机和所述第2RACH时机是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互不相同的时机。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低频的波束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为示出高频的波束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为示出多个基站装置中为最大接收功率的波束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为示出DL波束的资源与UL RACH时机的对应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为示出天线面板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为示出同步信号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为示出以往的减少RACH时机的开销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为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为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为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为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为示出两个波束的RACH时机完全重叠(Full overlap)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为示出IE:msg1-FDM为“1”且完全重叠时的映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为示出IE:msg1-FDM为“4”且完全重叠时的映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为示出两个波束的RACH时机部分重叠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6为示出IE:msg1-FDM为“1”且部分重叠时的映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为示出IE:msg1-FDM为“4”且部分重叠时的映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为示出两个波束的RACH时机不重叠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为示出IE:msg1-FDM为“4”且不重叠时的映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0为示出设想的标准的记载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1为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控制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序列图。
图22为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控制处理的另一个例子的序列图。
图23为示出将第2个RACH时机转用于UL时的一个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
1:通信系统;10:管理装置;20:基站装置;40:终端装置;11、21、41:通信部;12、22、42:存储部;13、24、45:控制部;23、43:网络通信部;44:输入输出部;211、411:接收处理部;211a:无线接收部;211b:复用分离部;211c:解调部;211d:解码部;212、412:发送处理部;212a:编码部;212b:调制部;212c:复用部;212d:无线发送部;214、414: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各实施方式中,对相同部位附加相同附图标记,由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另外,按照以下所示的项目顺序对本公开进行说明。
1.引言
1-1.波束扫描概述
1-2.波束的开销
1-3.波束的形成
1-4.同步用信号的详情
2.通信系统的结构
2-1.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
2-2.管理装置的结构
2-3.基站装置的结构
2-4.终端装置的结构
3.通信系统的工作
3-1.RACH时机的关联
3-2.针对两个波束的相同前导码的发送
3-3.将第2个RACH时机转用于UL的情况
4.变形例
5.总结
<<1.引言>>
<1-1.波束扫描概述>
在利用波束成形获得增益的情况下,要求通过波束增益来补偿传播损耗。为了提高波束增益,需要尖锐的波束,覆盖一定方向的波束数量变多。
图1为示出低频的波束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为示出高频的波束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及图2所示,在终端装置600连接于基站装置300的情况下,在图1所示的低频波束301和图2所示的高频波束302中,由于波束302的传播损耗较大,因此需要尖锐的波束。
图3为示出多个基站装置中为最大接收功率的波束的一个例子的图。基站装置300和终端装置600各自具有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对于下行链路(DL:Downlink),需要确定基站装置300的发送波束和终端装置600的接收波束。另外,对于上行链路(UL:Uplink),需要确定终端装置600的发送波束和基站装置300的接收波束。在这些情况下,需要从多个波束中确定波束以使在接收侧的波束的接收功率为最大。在图3的例子中,关于在终端装置600接收功率为最大的波束,在基站装置3001为波束3031,在基站装置3002为波束3032,在基站装置3003为波束3033
为了确定波束,用于发送的波束被进行扫描。另一方面,在接收侧,通过在接收被扫描的发送波束当中的1个波束时一边扫描接收侧的接收波束一边测定波束的接收功率,能够确定哪个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是最佳的。该波束的扫描在基站装置300接收波束的情况以及终端装置600接收波束的情况的任意情况下都是必需的过程。该过程被称为波束管理(以下也称为波束扫描)。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以下行链路波束扫描(管理)为对象进行说明。
波束扫描能够通过两种过程来进行。第一个是使用同步信号的波束扫描。同步信号从基站装置300被发送,终端装置600基于同步信号在网络侧进行同步。进行同步的理由是,当终端装置600不识别从基站装置300发来的祯时,无法顺利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第二个是使用如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这样的下行链路的参考信号、上行链路的参考信号的波束扫描。第一个使用同步信号的波束扫描是针对小区整体来提供的,与之相对,第二个的CSI-RS、SRS能够实现为1台终端装置600提供的波束扫描。另外,使用同步信号的波束大多为比CSI-RS、SRS的波束粗的波束。也就是说,第一个使用同步信号的波束扫描针对小区整体的覆盖范围提供波束,因此波束导致的频率及时间资源的浪费较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关注于第一个使用同步信号的波束扫描。
<1-2.波束的开销>
为了终端装置600初次连接到网络,需要使用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这样的发送分组有可能与其它终端发生冲突的频率/时间资源(Uplink,上行链路)连接到基站。这是由于终端装置600未与基站装置300连接,因此没有办法从基站装置300被分配资源。
在使用同步信号进行波束扫描的情况下,在最初的随机接入中,预先准备与来自基站装置300的波束数量相应的随机接入时机(Random Access Occasion)。于是,基站装置300能够根据终端装置600在哪个随机接入时机进行随机接入(即发送来Random AccessPreamble(随机接入前导码)),来获知终端装置600所期望的基站装置300的发送波束。
另外,当频率变高、波束变尖锐时,波束扫描所需的波束数量增大。例如,如果波束覆盖的角度从10度变为1度,则简单来说需要使用10倍的波束来覆盖各个方向。列举频率中的一个例子,在6GHz时能够用10条来覆盖的情况下,在60GHz时,需要用60条波束来进行波束扫描。也就是说,除非朝向60处错开波束的时间来发送,否则无法将覆盖范围内覆盖。在该情况下,下行链路(DL)波束扫描自身所需的频率及时间资源的开销、和对是哪个波束进行通知的上行链路(UL)的随机接入时机的数量与波束同样地增加,这导致的开销造成问题。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随机接入时机称为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时机(Occasion)。
在此,使用图4对DL波束的资源与UL RACH时机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图4为示出DL波束的资源与UL RACH时机的对应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4所示,1个UL RACH时机与1个DL波束相对应。因此,当波束数量增加时,DL波束及UL RACH时机一起增加。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减少UL RACH时机的频率及时间资源的开销这一点进行说明。
<1-3.波束的形成>
接下来,使用图5对波束的形成进行说明。图5为示出天线面板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作为对天线的方向性进行控制的方法,有全数字方式。在全数字方式下,需要在数字区域中具有与天线元件相同数量的天线权重。天线权重是指用于控制振幅和相位的权重。但是,在全数字方式下,数字电路变大。因此,如图5所示,通常进行使用作为在模拟区域中仅能控制相位的天线权重的移相器。这样的方式被称为模拟数字混合架构。
数字区域的天线权重是使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方式在频域中实现的,也就是发送时在IFFT(Inverse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里叶逆变换)之前、接收时在FFT(Fast 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之后实现。因此,在数字区域的天线权重在频域中实现的情况下,即使在同一时间,也能使用不同频率的资源来将波束指向不同方向。另一方面,由于在模拟区域中实现的天线权重总是在时域中控制天线权重,因此在同一时间只能在全部频域将波束指向相同方向。基本上,模拟区域中的波束处理在成本方面是优选的,所以在相同时刻将波束指向不同方向对终端装置、基站装置这两者来说不是优选的。
在图5的天线面板的结构例中,对1个数字区域的权重连接有3个模拟区域的移相器。将这一组集中而配置为天线面板。在图5的例子中示出了用3个天线元件构成1个天线面板、有两个天线面板的情况。通常,无法通过1个天线面板在相同时间使用不同频率而生成不同方向的波束。但是,如果使用两个天线面板,则即使在同一时间,也能够生成不同方向的波束。该天线面板的结构在基站装置侧和终端装置侧这两方被使用。
<1-4.同步用信号的详情>
根据3GPP TS38.211,关于在随机接入中使用的终端装置(以下也称为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发送的前导码,针对各RACH时机分配64个不同的前导码。因此,在认为基站装置的相同发送波束较好的UE在相同RACH时机发送了前导码的情况下,如果使用不同的前导码,则能够在基站装置侧进行分离并判别。RACH时机、也就是UE能够发送前导码的UL资源的范围用从基站装置提供的系统信息(例如,SIB1)来通知。用系统信息对UE通知频率及时间资源。作为与波束对应的要素的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同步信号块)与RACH时机基本上为一对一的关系。设想在发送SSB时将发送波束指向某个方向的基站装置在接收对应的RACH时机的资源时,使用向着相同方向的接收波束来进行接收。
图6为示出同步信号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6所示,同步信号为周期性地发送由多个被波束成形的SSB这样的要素构成的SSB burst(SSB突发,SS burst(SS突发))的信号。SSB中有被用作同步信号的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号)和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辅同步信号)这样的序列以及PBCH(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这样的进行广播的系统信息。PSS和SSS与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同样地,可以被用于时间/频率同步以及小区ID(PhysicalCell Identifier,物理小区标识符)的导出。各SSB向着不同方向被波束赋形(beamformed)并被发送。因此,终端装置接收向着终端装置的方向的SSB而进行同步。
图7为示出以往的减少RACH时机的开销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7所示,以往,作为减少RACH时机的开销的方法,针对多个波束准备1个RACH时机。另外,没有设想终端装置在1个RACH时机进行针对多个波束的报告的情况。而且,没有考虑将RACH时机移用于其它目的的情况。
根据3GPP Rel.15TS38.331,示出了事先提供是否对1个RACH时机分配多个波束、以及在多个RACH时机的全部时机中发送表示与1个波束对应的结果的前导码。然而,关于多个波束与多个RACH时机的关系,终端装置怎样对多个波束进行报告(前导码的发送)尚不明确。
(前导码的发送的技术课题)
当变到高频时,波束变细,波束扫描所需的波束数量增大。进行报告的RACH时机这样的频率及时间资源与各波束相关联,所以基站装置需要用与终端装置观测到DL波束时相同方向性的接收波束来进行等候。终端装置在该RACH时机中发送由随机序列构成的前导码。一般认为如果使用上述的对1个RACH时机分配多个波束的现有技术,则有减少RACH时机所需的频率及时间资源的效果。这是由于如果设为与多个波束对应的RACH时机,则RACH时机的数量少也没问题。
在终端装置对多个波束(例如两个)进行报告的情况下,可能能够设想同时在相同的RACH时机中进行报告的情况。在此时,终端装置获取对于接收DL的两个波束所期望的接收波束(Rx beam)。在报告时,使用向着与这两个接收波束相同方向的两个发送波束(Txbeam),在1个RACH时机中进行报告。也就是说,终端装置需要以相同的频率及时间资源,使用向着不同方向的发送波束同时进行两个报告。在终端装置侧,在用模拟区域的移相器生成发送波束的情况下,这样的操作对终端装置而言很困难。也就是说,在终端装置中,由于成本问题、功耗、RF电路的复杂度,在同一时间使用不同方向的波束发送前导码是很困难的。
即,由于终端装置在1个RACH时机中同时发送多个前导码很困难,因此无法对波束适当地进行报告。此外,前提是,在基站装置侧准备有能够接收多个波束的RACH时机的情况下,使用数字区域的接收波束,或者针对每个不同的波束准备不同的天线面板。
(基于标准的观点下的技术课题)
3GPP Rel.15TS38.331公开了:(1)将1个SSB分配到多个RACH时机的设定(例如,ssb-perRACH-Occasion/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为1/8、1/4、1/2)以及(2)将多个波束(SSB index(索引)不同的多个SSB)分配到1个RACH时机的设定(例如,ssb-perRACH-Occasion/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为2、4、8、16)。此外,在3GPP标准中,1个子帧(1ms)中可以包含1个或多个PRACH时隙(PRACH slot(s)),在1个PRACH时隙中可以包含1个或多个RACH时机。
其中(2)的意思是多个波束被分配到1个PRACH时机的设定(configuration,配置),未提及在时间轴方向的1个PRACH时机中实际上同时要发送的波束(前导码)数量是否为多个。(2)可能允许1个UE在时间轴方向上的1个PRACH时机中同时发送与不同的多个波束(SSB)对应的前导码,但是如前所述是不现实的。这是由于当将在时间轴方向的1个PRACH时机中能够发送的波束数量或前导码数量设为多个时,预料到制造成本、功耗、RF电路的复杂度增大,这尤其在终端装置侧造成大的问题。
因此,根据(2),将多个波束(SSB index不同的多个SSB)分配到1个RACH时机,针对多个波束当中的无线质量好的1个波束在该RACH时机中进行前导码发送,这样的安装也许是现实的。基站装置侧如果等待接收与该RACH时机对应的多个波束,则针对从UE(终端装置)发送的波束,能够对可能的多个波束当中的与UE发送出的波束对应的SSB index进行识别。
另一方面,在毫米波这样的高频带中,即使是UE与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之间的微小障碍物,无线质量也有可能发生劣化,无线链路(Radio Link)也有可能产生问题。为了迅速进行无线链路恢复(Radio Link recovery),可能应该确保(也就是应该预先向网络报告)多个无线质量好的波束(例如SSB)。即,至少在1次PRACH时隙中向网络报告多个波束是有好处的。
如像(1)等那样,将“ssb-perRACH-Occasion/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设定为“1/8、1/4、1/2、1”,则能够使用与各SSB对应的多个RACH时机在1次PRACH时隙中报告多个波束(SSB)。
在此,在现在的3GPP的规范中,1个SSB突发中的SSB的最大数量(Lmax)为64。即,最大形成64个波束来进行波束扫描等。由于FR2为频带24250MHz~52600MHz的频率范围,因此Lmax=64被规定为该频带也能够应对的SSB数量。
但是,将来这可能会被扩展而新规定比52600MHz更高的频带(例如100GHz频带)及频率范围(例如FR3)。在该情况下,1个SSB突发中的SSB的最大数量(Lmax)为64可能不够。当Lmax的数量增加时(例如为Lmax=128),将“ssb-perRACH-Occasion/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设定为“1/8、1/4、1/2、1”,则PRACH时机可能会不够。也有将PRACH前导码等其它PRACH资源进行划分的方法,但是考虑到与其它UE的冲突,可能不太现实。
因此,期望规定如下机制:将多个波束(SSB index不同的多个SSB)分配到1个RACH时机,且在包括多个被分配有多个波束的RACH时机的1个PRACH时隙中能够将该多个波束(SSB index不同的多个SSB)报告给网络。
<<2.通信系统的结构>>
通信系统1具备基站装置,能够与终端装置无线连接。
此外,通信系统1可以对应于LTE、NR(New Radio)等无线接入技术(RAT:RadioAccess Technology,无线接入技术)。LTE及NR为蜂窝通信技术的一种,通过将基站覆盖的区域按小区状来配置多个,由此实现终端装置的移动通信。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设“LTE”中包含LTE-A(LTE-Advanced,LTE增强版)、LTE-APro(LTE-Advanced Pro,LTE增强版Pro)及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演进型通用地面无线接入)。另外,设NR中包含NRAT(New Radio AccessTechnology,新无线接入技术)及FEUTRA(Further EUTRA)。此外,单个基站可以管理多个小区。在以下说明中,与LTE对应的小区被称为LTE小区,与NR对应的小区被称为NR小区。
NR为LTE(包括LTE-Advanced、LTE-Advanced Pro的第4代通信)的下一代(第5代)的无线接入技术(RAT)。NR为能够应对包括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型移动宽带)、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大规模机器式通信)及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的各种使用案例的无线接入技术。关于NR,正在针对与这些使用案例中的利用场景、要求条件及配置场景等对应的技术框架进行研究。
以下,具体说明通信系统1的结构。
<2-1.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8为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通信系统1为对终端装置提供无线接入网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通信系统1为使用LTE、NR等无线接入技术的蜂窝通信系统。在此,无线接入网可以为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型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NG-RAN(Next Generation RadioAccess Network,下一代无线接入网)。
如图8所示,通信系统1具备管理装置10、基站装置20和终端装置40。通信系统1通过构成通信系统1的各无线通信装置协同工作,从而对用户提供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无线网络。本实施方式的无线网络包括无线接入网RAN和核心网CN。此外,无线通信装置为具有无线通信的功能的装置,在图8的例子中,相当于基站装置20及终端装置40。
在通信系统1中,既可以分别具备多个管理装置10、基站装置20及终端装置40,也可以是各装置分别具备1个。在图8的例子中,通信系统1具备管理装置101、102等作为管理装置10。另外,通信系统1具备基站装置201、202、203等作为基站装置20。另外,通信系统1具备终端装置401、402、403等作为终端装置40。
此外,可以认为图中的装置是逻辑意义上的装置。也就是说,图中的装置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虚拟机(VM:Virtual Machine)、容器(Container)、应用容器引擎(Docker)等来实现,这些可以在物理意义上安装于同一硬件上。
此外,LTE基站有时被称为eNodeB(Evolved Node B,演进型节点B)或eNB。另外,NR基站有时被称为NGRAN Node(Next Generation RAN node,下一代RAN节点)、gNodeB或gNB。另外,在LTE及NR中,终端装置(也称为移动站、移动站装置或终端)有时被称为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此外,终端装置为通信装置的一种,也被称为移动站、移动站装置或终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这样的概念不仅包含便携终端等可移动的移动装置(终端装置),还包含设置于构造物、移动体的装置。可以将构造物、移动体自身视为通信装置。另外,通信装置这样的概念不仅包含终端装置,还包含基站装置及中继装置。通信装置为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一种。另外,通信装置能够改称为发送装置或接收装置。
(管理装置)
管理装置10为管理无线网络的装置。例如,管理装置10为管理基站装置20的通信的装置。例如,管理装置10是作为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或SMF(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发挥功能的装置。此外,MME为后述的EPC节点的1种,通过S1接口与EUTRAN连接,进行与UE之间的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信令的控制、UE的移动性的管理。AMF为后述的5GC节点的1种,通过NG接口与NGRAN连接,进行与UE之间的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信令的控制、UE的移动性的管理。
管理装置10可以与网关装置等一同被包含于核心网CN。核心网CN为例如移动通信运营商等规定实体(主体)具有的网络。例如,核心网CN为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型分组核心)、5GC(5G Core network,5G核心网)。此外,规定实体可以与使用、运用和/或管理基站装置20的实体相同,也可以与之不同。
此外,核心网除了包括管理装置10这样的控制面(C-Plane)节点之外,还可以包括在分组数据网络(OPDN)或数据网络(DN)与RAN之间转发用户数据的用户面(U-Plane)节点。EPC中的用户面节点可以包括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P-GW(PDN-Gateway,分组数据网网关)。5GC中的用户面节点可以包括UPF(U-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例如,管理装置10按照由多个小区构成的区域单位(例如,Tracking Area(追踪区域)、RANNotification Area(RAN通知区域))针对通信系统1内的每个终端装置40(UE)来管理终端装置40存在于哪个位置。此外,管理装置10可以按照小区单位针对每个终端装置40掌握并管理终端装置40连接于哪个基站(或哪个小区)、存在于哪个基站(或哪个小区)的通信区域内等。
此外,管理装置10可以具有网关的功能。例如,如果核心网为EPC,则管理装置10可以具有作为S-GW、P-GW的功能。另外,如果核心网为5GC,则管理装置10可以具有作为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的功能。另外,管理装置10可以为SMF、PCF、UDM等。核心网CN可以包括SMF、PCF、UDM等。
此外,管理装置10可以不一定是构成核心网CN的装置。例如,假设核心网CN为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cdma2000(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码分多址接入2000)的核心网。此时,管理装置10可以是作为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发挥功能的装置。
管理装置10与多个基站装置20分别连接。例如在5GS的情况下,在AMF与NG-RAN之间存在N2参考点,AMF与NG-RAN经由NG接口而互相逻辑连接。
管理装置10管理基站装置20的通信。例如,管理装置10按照由多个小区构成的区域单位(例如,Tracking Area(追踪区域)、RAN Notification Area(RAN通知区域))针对每个终端装置40管理终端装置40存在于哪个位置。此外,管理装置10也可以针对每个终端装置40掌握并管理终端装置40连接于哪个基站装置(或哪个小区)、存在于哪个基站装置(或哪个小区)的通信区域内等。
(基站装置)
基站装置20为与终端装置40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基站装置20为通信装置的一种。另外,基站装置20为信息处理装置的一种。
基站装置20可以是与例如无线基站(Base Station(基站)、Node B(节点B)、eNB、gNB等)、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相当的装置。此外,在基站装置20为eNB、gNB等的情况下,基站装置20可以被称为3GPP接入(3GPP Access)。另外,在基站装置20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为非3GPP接入(Non-3GPP Access)。另外,基站装置20可以为无线中继站(Relay Node,中继节点)。另外,基站装置20可以为被称为RRH(RemoteRadio Head,射频拉远头)的光学扩展装置。另外,基站装置20可以为FPU(Field PickupUnit,现场转播单元)等接收站装置。另外,基站装置20可以为通过时分复用、频分复用或空分复用提供无线接入线路和无线回程线路的IAB(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综合接入和回程)施主节点(Donor Node)或IAB中继节点。
此外,在基站装置20为gNB的情况下,基站装置可以被称为gNB CU(Central Unit,中央单元)与gNB DU(Distributed Unit,分布式单元)的组合或它们中的任意者。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将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称为基站装置。基站装置20可以构成为能够与其它基站装置20进行无线通信。例如,在多个基站装置20互为eNB或为eNB与gNB的组合的情况下,有关装置之间可以通过X2接口来连接。另外,在多个基站装置20互为gNB或为eNB与gNB的组合的情况下,有关装置之间可以通过Xn接口来连接。另外,在多个基站装置20为gNB CU与gNB DU的组合的情况下,有关装置之间可以通过F1接口来连接。后述的消息/信息(例如RRC信令或DCI的信息)可以在多个基站装置20之间(例如经由X2、Xn、F1接口)进行通信。
此外,基站装置20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蜂窝通信技术,也可以为无线LAN技术。当然,基站装置20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不限于这些,也可以为其它无线接入技术。基站装置20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LPWA(Low Power Wide Area,低功耗广域)通信技术。在此,LPWA通信为依照LPWA标准的通信。作为LPWA标准,可以列举例如ELTRES、ZETA、SIGFOX、LoRaWAN、NB-Iot等。当然,LPWA标准不限于这些,也可以为其它LPWA标准。另外,基站装置20使用的无线通信可以为使用毫米波的无线通信。另外,基站装置20使用的无线通信可以为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也可以为使用红外线、可见光的无线通信(光无线)。
可以是基站装置20能够与终端装置40进行NOMA(Non-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非正交多址接入)通信。在此,NOMA通信为使用非正交资源的通信(发送、接收或这两者)。此外,基站装置20可以构成为能够与其它基站装置20进行NOMA通信。
此外,可以是基站装置20经由基站装置-核心网间接口(例如,S1 Interface(S1接口)、NG interface(NG接口)等)而能够互相通信。该接口可以为有线及无线的任意方式。另外,可以是基站装置经由基站装置间接口(例如,X2 Interface(X2接口)、Xn Interface(Xn接口)等)而能够互相通信。该接口可以为有线及无线的任意方式。
此外,可以是多个基站装置20经由基站装置-核心网间接口(例如,NG Interface(NG接口)、S1 Interface(S1接口)等)而能够互相通信。该接口可以为有线及无线的任意方式。另外,可以是基站装置经由基站装置间接口(例如,Xn Interface(Xn接口)、X2Interface(X2接口)等)而能够互相通信。该接口可以为有线及无线的任意方式。
而且,基站装置20可以由多个物理上或逻辑上的装置的集合构成。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可以被区分为BBU(Baseband Unit,基带单元)及RU(Radio Unit,射频单元)的多个装置,被解释为这些多个装置的集合体。进一步地或替代地,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基站可以为BBU及RU中的任意者或这两者。BBU与RU可以通过规定的接口(例如,eCPRI)来连接。进一步地或替代地,RU可以被称为RRU(Remote Radio Unit,射频拉远单元)或RD(RadioDoT,无线点)。进一步地或替代地,RU可以对应于gNB-DU。进一步地或替代地,BBU可以对应于gNB-CU。进一步地或替代地,RU可以为与天线一体地形成的装置。基站具有的天线(例如,与RU一体地形成的天线)可以采用Advanced Antenna System(高级天线系统),支持MIMO(例如,FD-MIMO)、波束成形。在高级天线系统(Advanced Antenna System)中,基站具有的天线(例如,与RU一体地形成的天线)可以具备例如64个发送用天线端口及64个接收用天线端口。
此外,可以是多个基站装置20互相连接。1个或多个基站装置20可以被包含于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即,基站也可以简称为RAN、RAN节点、AN(AccessNetwork,接入网)、AN节点。LTE中的RAN被称为EUTRAN(Enhanc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N,增强型通用陆地RAN)。NR中的RAN被称为NGRAN。W-CDMA(UMTS)中的RAN被称为UTRAN。
此外,LTE的基站有时被称为eNodeB(Evolved Node B,演进节点B)或eNB。即,EUTRAN包括1个或多个eNodeB(eNB)。另外,NR的基站有时被称为gNodeB或gNB。即,NGRAN包括1个或多个gNB。而且,EUTRAN可以包括与LTE的通信系统(EPS)中的核心网(EPC)连接的gNB(en-gNB)。同样地NGRAN可以包括与5G通信系统(5GS)中的核心网5GC连接的ng-eNB。
而且,在基站为eNB、gNB等的情况下,也可以被称为3GPP接入(3GPP Access)。而且,在基站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的情况下,也可以被称为非3GPP接入(Non-3GPPAccess)。而且,基站可以是被称为RRH(Remote Radio Head,射频拉远头)的光学扩展装置。进一步地或替代地,在基站为gNB的情况下,基站也可以被称为前述的gNB CU(CentralUnit,中央单元)与gNB DU(Distributed Unit,分布式单元)的组合或它们中的任意者。
为了与UE进行通信,gNB CU(Central Unit,中央单元)管理(host)接入层(AccessStratum)中的多个上级层(例如,RRC、SDAP、PDCP)。另一方面,gNB-DU管理(host)接入层中的多个下级层(例如,RLC、MAC、PHY)。即,后述的消息及信息中的RRC signalling(RRC信令,准静态通知)可以由gNB CU生成,DCI(动态通知)可以由gNB-DU生成。或者RRCconfiguration(RRC配置,准静态通知)中的、例如cellGroupConfig IE(InformationElements,信息元素)等一部分配置(configuration)可以由gNB-DU生成,剩余的配置可以由gNB-CU生成。这些配置可以通过F1接口来发送接收。
基站装置20可以构成为能够与其它基站装置20进行通信。例如,在多个基站装置20互为eNB或为eNB与en-gNB的组合的情况下,有关基站装置20之间可以通过X2接口来连接。而且,在多个基站装置20互为gNB或互gn-eNB与gNB的组合的情况下,有关装置之间可以通过Xn接口来连接。而且,在多个基站装置20为gNB CU(Central Unit,中央单元)与gNB DU(Distributed Unit,分布式单元)的组合的情况下,有关装置之间可以通过前述的F1接口来连接。消息、信息(RRC signalling(RRC信令)或DCI的信息)可以在多个基站之间(例如经由X2、Xn、F1接口)进行通信。
基站装置20可以被各种各样的实体(主体)使用、运用和/或管理。例如,作为实体,可以设想移动通信运营商(MNO:Mobile Network Operator)、移动虚拟通信运营商(MVNO: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移动虚拟网络提供商(MVNE:Mobile VirtualNetwork Enabler)、中立主机网络(NHN:Neutral Host Network)运营商、企业、教育机构(学校法人、各地方政府教育委员会等)、不动产(大楼、公寓等)管理者、个人等。
当然,基站装置20的使用、运用和/或管理的主体不限于这些。基站装置20可以为1个运营商进行设置和/或运用的装置,也可以为一个人进行设置和/或运用的装置。当然,基站装置20的设置/运用主体不限于这些。例如,基站装置20可以为多个运营商或多个个人共同进行设置/运用的装置。另外,基站装置20可以为多个运营商或多个个人使用的共用设施。在该情况下,设施的设置和/或运用可以由与使用者不同的第三方来实施。
此外,基站装置(也称为基站)这样的概念不仅包含施主基站,还包含中继基站(也称为中继站(Relay station)、中转站、中转基站或中转站装置)。另外,基站这样的概念不仅包含具备基站的功能的构造物(Structure),还包含设置于构造物的装置。
构造物为例如摩天大楼、房屋、铁塔、车站设施、机场设施、港口设施、体育场等建筑物。此外,构造物这样的概念不仅包含建筑物,还包含隧道、桥梁、水坝、墙壁、铁柱等构筑物(Non-building structure,非建筑构筑物)、起重机、门、风车等设施。另外,构造物这样的概念不仅包含陆地上(狭义的地上)或地下的构造物,还包含码头、浮坞等水上构造物、海洋观测设施等水下构造物。基站装置能够改称为处理装置或信息处理装置。
基站装置20既可以为施主站,也可以为中继站(中转站)。另外,基站装置20可以为固定站,也可以为移动站。移动站是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基站装置)。此时,基站装置20既可以为设置于移动体的装置,也可以为移动体自身。例如,具有移动能力(Mobility)的中继站装置能够视为作为移动站的基站装置20。另外,车辆、无人机(Aerial Vehicle)、智能手机等原本就具有移动能力、且搭载有基站装置的功能(至少基站装置的功能的一部分)的装置也相当于作为移动站的基站装置20。
在此,移动体可以为智能手机、便携电话等移动终端。另外,移动体可以为在陆地上(狭义的地上)移动的移动体(例如汽车、自行车、公共汽车、卡车、摩托车、火车、线性发动机牵引列车等车辆),也可以为在地下(例如隧道内)移动的移动体(例如地铁)。
另外,移动体既可以为在水上移动的移动体(例如客船、货船、气垫船等船舶),也可以为在水下移动的移动体(例如潜水器、潜艇、无人潜水机等潜水船)。
另外,移动体既可以为在大气圈内移动的移动体(例如飞机、飞艇、无人机等航空器(Aerial Vehicle)),也可以为在大气圈外移动的移动体(例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探测器等人造天体)。在大气圈外移动的移动体能够改称为宇宙移动体。
另外,基站装置20可以为设置于地上的地面基站装置(地面站装置)。例如,基站装置20可以为在地上的构造物配置的基站装置,也可以为设置于在地上移动的移动体的基站装置。更具体而言,基站装置20可以为设置于大楼等构造物的天线及与该天线连接的信号处理装置。当然,基站装置20也可以为构造物、移动体自身。“地上”不仅是陆地上(狭义的地上),还是包括地下、水上、水下的广义的地上。此外,基站装置20不限于地面基站装置。基站装置20可以为能够漂浮在空中或宇宙的非地面基站装置(非地面站装置)。例如,基站装置20可以为航空器站装置、卫星站装置。
航空器站装置为航空器等能够漂浮在大气圈(包括平流层)内的无线通信装置。航空器站装置可以为搭载于航空器等的装置,也可以为航空器自身。此外,航空器这样的概念不仅包含飞机、滑翔机等重型航空器,还包含气球、飞艇等轻型航空器。另外,航空器这样的概念不仅包含重型航空器、轻型航空器,还包含直升机、自转旋翼机(Autogyro)等旋翼机。此外,航空器站装置(或搭载有航空器站装置的航空器)可以为无人机(Aerial Vehicle)等无人航空器。此外,在航空器站装置作为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发挥功能的情况下,该航空器站装置可以为航空UE(Aerial UE)。
此外,无人航空器这样的概念还包含无人航空系统(UAS:Unmanned AircraftSystems)、系留无人航空系统(tethered UAS)。另外,无人航空器这样的概念包含轻型无人航空系统(LTA:Lighter than Air UAS)、重型无人航空系统(HTA:Heavier than AirUAS)。另外,无人航空器这样的概念还包含高空无人航空系统平台(HAPs:High AltitudeUAS Platforms)。
卫星站装置为能够漂浮在大气圈外的无线通信装置。卫星站装置可以为搭载于人造卫星等宇宙移动体的装置,也可以为宇宙移动体自身。作为卫星站装置的卫星可以为低轨(LEO:Low Earth Orbiting,近地轨道)卫星、中轨(MEO:Medium Earth Orbiting,中地球轨道)卫星、静止(GEO: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ing,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椭圆轨道(HEO:Highly Elliptical Orbiting,高椭圆轨道)卫星中的任意者。当然,卫星站装置也可以为搭载于低轨卫星、中轨卫星、静止卫星或高椭圆轨道卫星的装置。
基站装置20的覆盖范围的大小可以是像宏小区这样大的范围,也可以是像微微小区这样小的范围。当然,基站装置20的覆盖范围的大小也可以是像毫微微小区这样极小的范围。另外,基站装置20可以具有波束成形的能力。在该情况下,基站装置20可以针对每个波束来形成小区、服务区域。
由基站装置20提供的小区被称为服务小区(Serving cell)。服务小区可以包括pCell(Primary Cell,主小区)及sCell(Secondary Cell,辅小区)。在对UE(例如终端装置40)提供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的情况下,由主节点(MN:Master Node)提供的pCell及sCell(s)被称为主小区组(Master Cell Group)。作为双连接的例子,可以列举EUTRA-EUTRA双连接、EUTRA-NR双连接(ENDC)、具有5GC的EUTRA-NR双连接、NR-EUTRA双连接(NEDC)、NR-NR双连接。
而且,服务小区可以包括PSCell(主辅小区(Primary Secondary Cell)或主SCG小区(Primary SCG Cell))。即,在对UE提供双连接的情况下,由SN(Secondary Node,辅节点)提供的PSCell及sCell(s)被称为SCG(Secondary Cell Group,辅小区组)。
1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和1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Uplink Component Carrier)可以与1个小区对应起来。另外,与1个小区对应的系统带宽可以分割为多个频带部分(BWP:Bandwidth Part)。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对UE设定1个或多个BWP,1个BWP作为激活BWP(Active BWP),被用于UE。另外,针对每个小区、每个分量载波或每个BWP,终端装置40能够使用的无线资源(例如频带、参数(Numerology)(子载波间隔)、时隙格式(Slot configuration,时隙配置))可以不同。另外,一个基站装置可以提供多个小区。
在图8的例子中,基站装置201能够与终端装置40进行无线通信。同样地,基站装置202能够与终端装置40进行无线通信。
(终端装置)
终端装置40为与基站装置20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终端装置40为例如便携电话、智能设备(智能手机或平板)、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个人计算机。另外,终端装置40可以为如具备有通信功能的专业相机这样的设备,也可以为搭载有FPU(Field Pickup Unit,现场转播单元)等通信设备的摩托车、移动中转车等。另外,终端装置40也可以为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对机器)设备或IoT(Internet ofThings,物联网)设备。终端装置40有时也被称为例如MTC UE、NB-IoT UE、Cat.MUE。另外,终端装置40也可以被称为MS(Mobile Station,移动站)、WTRU(Wireless TransmissionReception Unit,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另外,可以是终端装置40能够与其它终端装置40进行侧链通信。可以是终端装置40在进行侧链通信时能够使用HARQ等自动重传技术。可以是终端装置40能够与基站装置20进行NOMA通信。此外,可以是终端装置40在与其它终端装置40的通信(侧链)中也能够进行NOMA通信。另外,可以是终端装置40能够与其它通信装置(例如基站装置20及其它终端装置40)进行LPWA通信。另外,终端装置40使用的无线通信可以为使用毫米波的无线通信。此外,终端装置40使用的无线通信(包括侧链通信)可以为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也可以为使用红外线、可见光的无线通信(光无线)。
另外,终端装置40可以为移动装置。在此,移动装置为能够移动的无线通信装置。此时,终端装置40可以为设置于移动体的无线通信装置,也可以为移动体自身。例如终端装置40可以为汽车、公共汽车、卡车、摩托车等在道路上移动的车辆(Vehicle)或搭载于该车辆的无线通信装置。此外,移动体可以为移动终端,也可以为在陆地上(狭义的地上)、地下、水上或水下移动的移动体。另外,移动体可以为无人机(Aerial UE(航空UE))、直升机等在大气圈内移动的移动体,也可以为人造卫星等在大气圈外移动的移动体。
终端装置40可以同时与多个基站装置或多个小区连接而实施通信。例如在1个基站装置能够提供多个小区的情况下,终端装置40将某个小区作为PCell来使用、将其它小区作为SCell来使用从而能够执行载波聚合。另外,在多个基站装置20分别能够提供1个或多个小区的情况下,终端装置40通过将一个基站装置(MN(例如MeNB或MgNB))所管理的1个或多个小区作为PCell或PCel和SCell(s)来使用、将另一个基站装置(SN(例如SeNB或SgNB))所管理的1个或多个小区作为PSCell或PSCell和SCell(s)来使用从而能够实现DC(DualConnectivity,双连接)。DC也可以被称为MC(Multi Connectivity,多连接)。
此外,在经由不同的基站装置20的小区(具有不同的小区标识符或同一小区标识符的多个小区)来支持通信区域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技术、双连接(DC:Dual Connectivity)技术、多连接(MC:Multi-Connectivity)技术,将这些多个小区捆绑起来通过基站装置20和终端装置40进行通信。或者,也能够经由不同的基站装置20的小区,利用协同发送接收(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Reception,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技术,从而终端装置40与这些多个基站装置20进行通信。
此外,终端装置40不一定是人直接使用的装置。如所谓的MTC(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机器类型通信)那样,终端装置40可以是在工厂的机器等设置的传感器。另外,终端装置40可以为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对机器)设备或IoT(Internet ofThings,物联网)设备。另外,终端装置40可以如D2D(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V2X(Vehicle to everything,车联网)所代表的那样,为具备中继通信功能的装置。另外,终端装置40可以为在无线回程等中利用的被称为CPE(Client Premises Equipment,客户端设备)的设备。
以下,具体说明构成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各装置的结构。此外,以下所示的各装置的结构仅为一个例子。各装置的结构可以与以下的结构不同。
<2-2.管理装置的结构>
图9为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管理装置10为管理无线网络的装置。管理装置10具备通信部11、存储部12和控制部13。此外,图9所示的结构为功能性结构,硬件结构可以与此不同。另外,管理装置10的功能可以分散为多个物理上分离的结构来安装。例如管理装置10可以由多个服务器装置来构成。
通信部11为用于与其它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通信部11可以为网络接口,也可以为设备连接接口。例如,通信部11可以为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等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接口,也可以为由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主控制器、USB端口等构成的USB接口。另外,通信部11可以为有线接口,也可以为无线接口。通信部11作为管理装置10的通信单元发挥功能。通信部11依照控制部13的控制与基站装置20进行通信。
存储部12为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硬盘等能够读写数据的存储装置。存储部12作为管理装置10的存储单元发挥功能。存储部12存储例如终端装置40的连接状态。例如,存储部12存储终端装置40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的状态、ECM(EPS Connection Management,EPS连接管理)的状态。存储部12可以作为存储终端装置40的位置信息的内部存储器(Home Memory)发挥功能。
控制部13为控制管理装置10的各部分的控制器(controller)。控制部13由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等处理器来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将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作为工作区来执行存储于管理装置10内部的存储装置的各种程序来实现控制部13。此外,控制部13可以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集成电路来实现。CPU、MPU、ASIC及FPGA都能被视为控制器。
<2-3.基站装置的结构>
接下来说明基站装置20的结构。图10为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基站装置20能够使用同一频带同时进行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例如,基站装置20能够与终端装置40等其它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频带内全双工通信。也可以是基站装置20能够与其它无线通信装置进行NOMA通信。
基站装置20具备通信部21、存储部22、网络通信部23和控制部24。此外,图10所示的结构为功能性结构,硬件结构可以与此不同。另外,基站装置20的功能可以分散为多个物理上分离的结构来安装。
通信部21为用于与其它无线通信装置(例如终端装置40及其它基站装置20)进行无线通信的信号处理部。通信部21能够使用同一频带同时进行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例如,基站装置20能够与终端装置40等其它通信装置进行频带内全双工通信。通信部21依照控制部24的控制而工作。通信部21适应1个或多个无线接入方式。例如,通信部21适应NR及LTE这两者。通信部21除了NR、LTE之外,还可以适应W-CDMA、cdma2000。另外,通信部21还可以应对使用NOMA的通信。
通信部21具备接收处理部211、发送处理部212和天线214。通信部21可以分别具备多个接收处理部211、发送处理部212及天线214。此外,在通信部21适应多个无线接入方式的情况下,可以针对每个无线接入方式独立地构成通信部21的各部分。例如,可以按照LTE和NR来独立地构成接收处理部211及发送处理部212。
接收处理部211进行经由天线214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处理。接收处理部211具备无线接收部211a、复用分离部211b、解调部211c和解码部211d。
无线接收部211a对上行链路信号进行下变频、去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控制放大电平、正交解调、变换到数字信号、去除保护间隔(循环前缀)、基于高速傅里叶变换的频域信号的提取等。复用分离部211b从自无线接收部211a输出的信号中分离PUSCH(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等上行链路信道及上行链路参照信号。解调部211c对上行链路信道的调制符号,使用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等调制方式来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解调部211c使用的调制方式可以为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64QAM或256QAM。在该情况下,星座图上的信号点不一定为等距离。星座图可以为非均匀星座图(NUC:Non Uniform Constellation)。解码部211d对解调后的上行链路信道的编码比特进行解码处理。解码后的上行链路数据及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被输出到控制部24。
发送处理部212进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及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处理。发送处理部212具备编码部212a、调制部212b、复用部212c和无线发送部212d。
编码部212a使用块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编码方式对从控制部24输入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及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此外,编码部212a可以进行基于极性码(Polarcode)的编码、基于LDPC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编码。调制部212b用BPSK、QPSK、16QAM、64QAM、256QAM等规定的调制方式对从编码部212a输出的编码比特进行调制。在该情况下,星座图上的信号点不一定为等距离。星座图可以为非均匀星座图。复用部212c将各信道的调制符号与下行链路参照信号复用,配置于规定的资源元素。无线发送部212d对来自复用部212c的信号进行各种信号处理。例如,无线发送部212d进行基于高速傅里叶变换的向时域的变换、附加保护间隔(循环前缀)、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正交调制、上变频、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功率的放大等处理。由发送处理部212生成的信号从天线214被发送。
存储部22为DRAM、SRAM、闪存、硬盘等能够读写数据的存储装置。存储部22作为基站装置20的存储单元发挥功能。
网络通信部23为用于与在网络上位于上级的节点(例如管理装置10)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例如,网络通信部23为NIC等LAN接口。网络通信部23可以为有线接口,也可以为无线接口。网络通信部23作为基站装置20的网络通信单元发挥功能。
控制部24为控制基站装置20的各部分的控制器。控制部24由例如CPU、MPU等处理器(硬件处理器)来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将RAM等作为工作区而执行存储于基站装置20内部的存储装置的各种程序来实现控制部24。此外,控制部24可以通过ASIC、FPGA等集成电路来实现。CPU、MPU、ASIC及FPGA都能被视为控制器。
<2-4.终端装置的结构>
接下来说明终端装置40的结构。图11为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终端装置40能够使用同一频带同时进行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例如,终端装置40能够与基站装置20等其它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频带内全双工通信。也可以是终端装置40能够与其它无线通信装置进行NOMA通信。
终端装置40具备通信部41、存储部42、网络通信部43、输入输出部44和控制部45。此外,图11所示的结构为功能性结构,硬件结构可以与此不同。另外,终端装置40的功能可以分散为多个物理上分离的结构来安装。此外,在终端装置40的结构中,网络通信部43及输入输出部44可以不是必需的构成要素。
通信部41为用于与其它无线通信装置(例如基站装置20及其它终端装置40)进行无线通信的信号处理部。通信部41能够使用同一频带同时进行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例如,通信部41能够与基站装置20及终端装置40等其它通信装置进行频带内全双工通信。通信部41依照控制部45的控制而工作。通信部41适应1个或多个无线接入方式。例如,通信部41适应NR及LTE这两者。通信部41除了NR、LTE之外,还可以适应W-CDMA、cdma2000。另外,通信部41可以应对使用NOMA的通信。
通信部41具备接收处理部411、发送处理部412和天线414。通信部41可以分别具有多个接收处理部411、发送处理部412及天线414。通信部41、接收处理部411、发送处理部412及天线414的结构与基站装置20的通信部21、接收处理部211、发送处理部212及天线214是同样的。
存储部42为DRAM、SRAM、闪存、硬盘等能够读写数据的存储装置。存储部42作为终端装置40的存储单元发挥功能。存储部42存储从基站装置20获取的设定信息。之后将对设定信息进行详细说明。
网络通信部43为用于与在网络上位于上级的节点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例如,网络通信部43为NIC等LAN接口。网络通信部43可以为有线接口,也可以为无线接口。网络通信部43作为终端装置40的网络通信单元发挥功能。网络通信部43依照控制部45的控制与其它装置进行通信。
输入输出部44为用于与用户交换信息的用户接口。例如,输入输出部44为键盘、鼠标、操作键、触摸面板等用于供用户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装置。或者,输入输出部44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有机EL显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Display,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装置。输入输出部44可以为扬声器、蜂鸣器等音响装置。另外,输入输出部44也可以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等照明装置。输入输出部44作为终端装置40的输入输出单元(输入单元、输出单元、操作单元或通知单元)发挥功能。
控制部45为控制终端装置40的各部分的控制器。控制部45由例如CPU、MPU等处理器(硬件处理器)来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将RAM等作为工作区而执行存储于终端装置40内部的存储装置的各种程序来实现控制部45。此外,控制部45可以通过ASIC、FPGA等集成电路来实现。CPU、MPU、ASIC及FPGA都能被视为控制器。
<<3.通信系统的工作>>
以上对通信系统1的结构进行了描述,接下来说明通信系统1的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随机接入中的RACH时机的频率及时间资源的开销,将基站装置20的多个波束、也就是对应的SSB与多个(例如两个)RACH时机关联。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将两个波束(SSB)与两个RACH时机关联的情况为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作为关联方式的情形,列举3种情形。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RACH时机表达为RACH OC。
<3-1.RACH时机的关联>
图12为示出两个波束的RACH时机完全重叠时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2所示,Beam(0)被关联于(被分配到)RACH OC(0)和RACH OC(1),Beam(1)也同样地被关联于RACH OC(0)和RACH OC(1)。
当终端装置40以比规定的接收功率(例如RSRP)大的值从多个DL波束(Downlinkbeam,下行链路波束)中接收到两个DL波束时,对接收到的两个DL波束进行报告。此时,与接收到的两个DL波束相关联的RACH时机有时会相同。在该情况下,因为RACH时机有两个,所以终端装置40在各个RACH时机中发送用于各个DL波束的前导码。据此,终端装置40能够通知基站装置20侧该两个DL波束是终端装置40期望的。此外,在这个例子中,终端装置40为了向基站装置20进行波束报告而使用的多个RACH时机可以为1个PRACH时隙内的多个RACH时机。
像这样,通过分割RACH时机,即使在终端装置40只能同时用1个波束发送前导码的情况下也没有问题。此外,多个DL波束与RACH时机的关联方式可以为其它模式。例如,在将多个(8个)DL波束与1个RACH时机关联并将其准备两组的情况下,与通常相比,能够使RACH时机所需的频率及时间资源变为1/4。并且,在该情况下,即使需要同时进行与关联于相同RACH时机的两个DL波束对应的报告(report),也能够无冲突地进行报告。
在此,关于与要报告的波束对应的前导码,使用两个RACH时机中的哪个来进行发送可以考虑各种情形。例如,在要报告的波束只有1个的情况下,根据以下3种模式进行设定。(模式1)使用两个RACH时机中的最初的RACH时机发送前导码。(模式2)使用两个RACH时机中的最后的RACH时机发送前导码。(模式3)由网络侧设定使用两个RACH时机中的哪个RACH时机发送前导码。
另外,例如在要报告的波束有两个的情况下,将要报告的波束的SSB的资源编号(例如SSB Index)小(时间在前,频率低)的波束关联于(分配到)RACH时机的资源编号(例如RACH时机的标识符)小(时间在前,频率低)的RACH时机。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1个波束分配的RACH时机为多个,但目标不在于在多个RACH时机中发送相同波束的前导码。实现的是在尽可能避免1个终端装置40在相同RACH时机使用指向不同方向的波束发送前导码的情况的同时缩减RACH时机的资源。即,在减少RACH时机所需的频率及时间资源的同时能够适当地进行波束的报告。
接下来,对关联方式的3种情形的区分进行说明。基于终端装置40从基站装置20接收的设定信息来进行关联方式的3种情形的区分。
在一些本实施方式中,关联方式的3种情形的区分使用包含于设定信息中的第1信息要素和第2信息要素中的第2信息要素。第2信息要素为涉及第1多个RACH时机与第2多个RACH时机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重叠的情况的信息。另外,第2信息要素设定表示3种情形的区分的标示(indication)。第1种为表示第1多个RACH时机与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完全重叠的情况的标示(full-Overlap,完全重叠)。第2种为表示第1多个RACH时机与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部分重叠的情况的标示(partial-Overlap,部分重叠)。第3种为表示第1多个RACH时机不与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重叠的情况的标示(non-Overlap,不重叠)。此外,第1信息要素为表示多个波束(SSB)与第1多个RACH时机及第2多个RACH时机这两者分别映射的情况的信息。
接下来对多个波束(被波束赋形的SSB)与多个RACH时机的对应关联(Association)的3种情形(模式)进行说明。首先,使用图13及图14对完全重叠(full-Overlap)时的多个波束(被波束赋形的SSB)与多个RACH时机的对应关联(Association)的模式进行说明。图13为示出IE:msg1-FDM为“1”且完全重叠时的映射的一个例子的图。IE:msg1-FDM表示频率方向上的PRACH occasion(PRACH时机)的数量。在图13的例子中,在时间方向(时域)上,对第1个PRACH时机(RO#1)关联有与两个波束对应的SSB#0、#1的前导码(0)~(3)。另外,对第2个PRACH时机(RO#2)关联有与两个波束对应的SSB#0、#1的前导码(4)~(7)。
在3GPP Rel.15TS38.331中,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能够设定为“1/2”。即,1个SSB被对应关联于两个RACH occasion(RACH时机)。在图13中,不仅SSB#0,SSB#1也对应关联于相同的两个RACH时机。因此,多个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被作为1个列表(例如IE“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List”)而被定义多个,对应关联的模式(例如IE“MultipleRACH-OccasionsOverlap”)被定义为“full-Overlap”(完全重叠)。此外,在图13中,每1个SSB的前导码数量“preamblesPerSSB”被设定为“n8”。另外,在图13中,6个RACH时机可以包含于1个PRACH slot(PRACH时隙)中。
图14为示出IE msg1-FDM为“4”且完全重叠时的映射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4的例子中,第1个时间方向上的PRACH时机(RO#1)在频率方向上进一步被分成4个时机,针对与两个波束对应的SSB#0、#1的每个前导码进行关联。也就是说,时间方向上的PRACH时机(RO#1)包括分别关联有SSB#0、#1的前导码(0)~(3)的时机。另外,同样地第2个时间方向上的PRACH时机(RO#2)包括分别关联有SSB#0、#1的前导码(4)~(7)的时机。
如前所述,在3GPP Rel.15TS38.331中,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能够设定为“1/8”。即,1个SSB被对应关联于两个时间方向上的RACH时机(再包含频率方向为8个RACH时机)。在图14中,不仅SSB#0,SSB#1也被对应关联于相同的两个时间方向上的RACH时机(再包含频率方向为8个RACH时机)。因此,多个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被作为1个列表(例如IE“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List”)而被定义多个,对应关联的模式(例如IE“MultipleRACH-OccasionsOverlap”)被定义为“full-Overlap”(完全重叠)。此外,在图14中,每1个SSB的前导码数量“preamblesPerSSB”也被设定为“n8”。另外,在图14中,6个时间方向上的RACH时机可以包含于1个PRACH slot(PRACH时隙)中。
接下来,使用图15至图17来对部分重叠(partial-Overlap)时的多个波束(被波束赋形的SSB)与多个RACH时机的对应关联(Association)的模式进行说明。图15为示出两个波束的RACH时机部分重叠时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5所示,Beam(0)被关联于(被分配到)时间方向上的RACH OC(0)和时间方向上的RACH OC(1),Beam(1)被关联于时间方向上的RACHOC(1)和时间方向上的RACH OC(2)。也就是说,时间方向上的RACH OC(1)在Beam(0)和Beam(1)之间重叠。
图16为示出IE:msg1-FDM为“1”且部分重叠时的映射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6的例子中,在时间方向(时域)上,对第1个PRACH时机(RO#1)关联有与第1个波束对应的SSB#0的前导码(0)~(3)。另外,对第2个时间方向上的PRACH时机(RO#2)关联有与两个波束对应的SSB#0的前导码(4)~(7)和SSB#1的前导码(0)~(3)。另外,对第3个时间方向上的PRACH时机(RO#3)关联有与第2个波束对应的SSB#1的前导码(4)~(7)。
如前所述,在3GPP Rel.15TS38.331中,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能够设定为“1/2”。即,1个SSB被对应关联于两个RACH时机。在图16中,在RO#2中,不仅SSB#0,SSB#1也被对应关联于相同的RACH时机。因此,多个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被作为1个列表(例如IE“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List”)而被定义多个,对应关联的模式(例如IE“MultipleRACH-OccasionsOverlap”)被定义为“partial-Overlap”(部分重叠)。此外,在图16中,每1个SSB的前导码数量“preamblesPerSSB”也设定为“n8”。另外,在图16中,6个时间方向上的RACH时机可以包含于1个PRACH slot(PRACH时隙)中。
图17为示出IE:msg1-FDM为“4”且部分重叠时的映射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7的例子中,第1个时间方向上的PRACH时机(RO#1)在频率方向上进一步被分成4个时机,被关联于与第1个波束对应的SSB#0的每个前导码。也就是说,时间方向上的PRACH时机(RO#1)包括分别关联有SSB#0的前导码(0)~(3)的时机。另外,第2个时间方向上的PRACH时机(RO#2)包括分别关联有SSB#0的前导码(4)~(7)和SSB#1的前导码(0)~(3)的时机。另外,第3个时间方向上的PRACH时机(RO#3)包括分别关联有SSB#1的前导码(4)~(7)的时机。
如前所述,在3GPP Rel.15TS38.331中,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能够设定为“1/8”。即,1个SSB被对应关联于两个时间方向上的RACH时机(再包含频率方向为8个RACH时机)。在图17中也是,在时间方向上的RO#2(再包含频率方向为4个RACH时机)中,不仅SSB#0,SSB#1也被对应关联于相同的RACH时机。因此,多个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被作为1个列表(例如IE“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List”)而被定义多个,对应关联的模式(例如IE“MultipleRACH-OccasionsOverlap”)被定义为“partial-Overlap”(部分重叠)。此外,在图17中,每1个SSB的前导码数量“preamblesPerSSB”也被设定为“n8”。另外,在图17中,6个时间方向上的RACH时机可以被包含于1个PRACH slot(PRACH时隙)中。
接下来,使用图18及图19对在不重叠时(non-Overlap)的多个波束(被波束赋形的SSB)与多个RACH时机的对应关联(Association)的模式进行说明。图18为示出两个波束的RACH时机不重叠时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8所示,Beam(0)被关联于(被分配到)RACH OC(0)和RACH OC(1),Beam(1)被关联于RACH OC(2)和RACH OC(3)。也就是说,RACH时机在Beam(0)与Beam(1)之间不重叠。
图19为示出IE msg1-FDM为“4”且不重叠时的映射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9的例子中,第1个时间方向上的PRACH时机(RO#0)在频率方向上进一步被分成4个时机,被关联于与第1个波束对应的SSB#0的每个前导码。也就是说,PRACH时机(RO#0)包括分别关联有SSB#0的前导码(0)~(3)的时机。另外,第2个PRACH时机(RO#1)包括分别关联有SSB#0的前导码(4)~(7)的时机。同样地,第3个PRACH时机(RO#2)包括分别关联有SSB#1的前导码(0)~(3)的时机。另外,第4个PRACH时机(RO#3)包括分别关联有SSB#1的前导码(4)~(7)的时机。此外,第5个PRACH时机(RO#4)和第6个PRACH时机(RO#5)同样地与SSB#2对应。
如前所述,在3GPP Rel.15TS38.331中,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能够设定为“1/8”。即,1个SSB被对应关联于两个时间方向上的RACH时机(再包含频率方向为8个RACH时机)。在图19中,不仅SSB#0,SSB#1、SSB#2也分别被对应关联于两个时间方向上的RACH时机(再包含频率方向为8个RACH时机)。因此,多个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被作为1个列表(例如IE“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List”)而被定义多个,对应关联的模式(例如IE“MultipleRACH-OccasionsOverlap”)被定义为“non-Overlap”(不重叠)。此外,在图19中,每1个SSB的前导码数“preamblesPerSSB”也被设定为“n8”。另外,在图19中,6个RACH时机可以被包含于1个PRACH slot(PRACH时隙)中。
使用图13~19来说明的多个波束(被波束赋形的SSB)与多个RACH时机的对应关联(Association)的模式可以用图20所示的ASN.1形式而被定义为RRC的参数。在图20中,IE:ssb-RACH-OccasionConfig表示1个或多个SSB与1个或多个RACH时机的关联(association)。IE:ssb-RACH-OccasionConfig可以包括IE: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List及IE:multipleRACH-OccasionsOverlap。IE: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List可以包括1个或多个IE: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可以仅在IE: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List包括多个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的情况下设定IE:multipleRACH-OccasionsOverlap。
另外,IE:multipleRACH-OccasionsOverlap表示与多个SSB分别映射的、且由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List中的1个或多个IE来示出的多个RACH时机相关的重叠模式。“Value full-Overlap”表示多个RACH时机全部完全互相重叠的情况。“Value partial-Overlap”表示多个RACH时机的至少一部分与多个RACH时机的其它部分为部分重叠的情况。“Value non-Overlap”表示两个RACH时机不互相重叠的情况。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随机接入的通信控制处理。图21为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控制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序列图。如图21所示,基站装置20将多个DL波束与两个RACH时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与关联方式(对应关联)的3种情形(模式)有关的设定(configuration,配置)通知到终端装置40(步骤S101)。该设定的通知可以通过上述的各种信令来进行。例如,该设定的通知可以通过从基站装置20发送的RRC消息(例如SystemInformationType X(SIBX)message(SIBX消息)、RRCSetup message(RRCSetup消息)、RRCReconfiguration message(RRCReconfiguration消息))来进行。进一步或替代地,该设定的通知也可以通过从基站装置20发送的MAC CE(MAC Control Element,MAC控制元素)或DCI的发送来进行。进一步或替代地,该设定的通知可以通过RRC消息与DCI的组合来进行。例如,可以用RRC消息来发送示出多个波束(被波束赋形的SSB)与多个RACH时机的对应关联(Association)的IE: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List,用DCI来发送对应关联的模式(full-Overlap(完全重叠)、partial-Overlap(部分重叠)、non-Overlap(不重叠))。在该情况下,对应关联的模式(full-Overlap(完全重叠)、partial-Overlap(部分重叠)、non-Overlap(不重叠))可以针对每个PRACH slot(PRACH时隙)、每个Subframe(子帧)或每个祯进行变更并通知。
进一步或替代地,可以使用IE:ssb-perRACH-Occasion来代替上述的IE: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
基站装置20在通知设定后,执行DL波束扫描(即,用不同波束发送多个最大Lmax的数量的具有不同SSB index的SSB)(步骤S102)。在检测到的波束(例如SSB)为1个的情况下,终端装置40在第1个RACH时机中报告前导码(即,Random Access Preamble transmission,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在检测到的波束(例如SSB)为两个的情况下,终端装置40在对应关联的第1个和第2个RACH时机中报告前导码(步骤S103)。据此,能够减少RACH时机所需的频率及时间资源且适当地进行波束的报告。
<3-2.针对两个波束的相同前导码的发送>
在图21所示的通信控制处理以后的Random Access Procedure(随机接入过程)中,对终端装置40返回响应(Response)。关于该响应,如果前导码不同,则返回不同的响应。更具体而言,基站装置20以发送了该Preamble(前导码)的终端装置40为目的地发送包括与接收(检测)到的Random Access Preamble(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Identifier(标识符)的Random 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通常,对每个RACH时机分配能够使用的前导码。因此,如果为不同的RACH时机,则终端装置40分别返回任意选择的前导码。但是,在该情况下,响应之后的过程变复杂。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装置40报告与多个波束对应的多个前导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相同的前导码。这是由于,在基站装置20中不需要区分从1个终端装置40报告的前导码。在该情况下,基站装置20使用对应的两个DL波束来发送以后的Random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
图22为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控制处理的另一个例子的序列图。如图22所示,基站装置20对终端装置40发送关于随机接入的DL波束(步骤S201)。终端装置40例如在判断为两个DL波束(例如两个SSB)的接收功率好的情况下,在与一个DL波束(beam1)对应的RACH时机(OC1)和与另一个DL波束(beam2)对应的RACH时机(OC2)中报告相同的前导码(Preamble1,前导码1)(步骤S202、S203)。
基站装置20使用与报告的前导码的发送中使用的RACH时机对应的两个DL波束来发送Random 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步骤S204)。据此,能够防止Random Access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的过程变复杂。另外,对于将前导码的序列这样的资源白白浪费地使用的情况,能够防患于未然。而且,由于与两个DL波束对应的前导码相同,因此能够以一次来进行对于前导码的Random 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从而能够减少下行链路的频率及时间资源以及延迟。
<3-3.将第2个RACH时机转用于UL的情况>
如图12所示,当与1个DL波束对应的RACH时机增加时,即使在终端装置40不再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前导码的情况下,由于终端装置40有可能发来前导码,因此基站装置20需要用与下行链路的发送波束(Tx beam)对应的接收波束(Rx beam)来进行等候。因此,在该情况下,增加的RACH时机变为白白浪费的上行链路资源。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RACH时机双重化(例如full-Overlap(完全重叠)、non-Overlap(部分重叠))的情况下,当在最初的RACH时机中连1个前导码也没有接收到时,在第2个RACH时机的区域中,对终端装置40许可grant free(免授权)的上行链路中的数据发送。通过在第2个RACH时机开始之前从基站装置20对终端装置40发送可以进行grantfree(免授权)发送的意思的广播信号来进行该许可。也就是说,将第2个RACH时机的资源转用于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此外,Grant(授权)是指从基站装置20对终端装置40指示用什么资源来进行接收或发送。因此,Grant free(免授权)是指在没有来自基站装置20的许可的状态下终端装置40进行上行链路的发送。
同样地,从基站装置20对终端装置40发送给予下行链路的assignment(分配)的信号作为广播信号,从而也能够将第2个RACH时机的资源转用于下行链路的数据通信。另外,还可以设为从基站装置20对特定终端装置40发送给予下行链路的assignment(分配)的信号。
图23为示出将第2个RACH时机转用于UL时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23所示,通常,RACH时机是为了不知是否会接收的来自终端装置40的前导码而必须空出的区域,但在使RACH时机双重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利用。此外,RACH时机的转用在关联方式的3种情形中的完全重叠的情况与不重叠的情况下是可能的。另外,作为前提条件,需要如下条件:当从终端装置40发送前导码时,从最初的RACH时机起连续使用。像这样,由于能够减少RACH时机的上行链路的频率及时间资源,因此能够使通常的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的吞吐量提高。
<<4.变形例>>
上述的实施方式示出了一个例子,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及应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一些信息要素(例如ssb-RACH-OccasionConfig、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List、multipleRACH-OccasionsOverlap)可以包含于IE:CellGroupConfig。换言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一些信息要素(例如ssb-RACH-OccasionConfig、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List、multipleRACH-OccasionsOverlap)可以由作为基站装置20的gNB-DU生成,用F1AP:DUtoCURRCInformation消息发送到作为其它基站装置20的gNB-CU。作为其它基站装置20的gNB-CU对于接收到的F1AP:DUtoCURRCInformation消息中的信息要素,可以按原样采用作为应该应用到终端装置40的RRC设定,也可以在应该应用到终端装置40的RRC设定中进行考虑(take into account)。
另外,对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10、基站装置20或终端装置40进行控制的处理装置(控制装置)可以通过专用计算机系统或通用计算机系统来实现。
例如将用于执行上述工作的通信程序保存于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磁带、软盘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并分发。而且,例如通过将该程序安装于计算机并执行上述处理来构成控制装置。此时,控制装置可以为管理装置10、基站装置20或终端装置40的外部的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另外,控制装置也可以为管理装置10、基站装置20或终端装置40的内部的装置(例如控制部13、控制部24或控制部45)。
另外,也可以设为将上述通信程序预先保存于因特网等网络上的服务器装置具备的盘(disk)装置中,使得能够下载到计算机等。另外,可以通过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协作来实现上述的功能。在该情况下,可以将OS以外的部分保存于介质并分发,也可以设为将OS以外的部分预先保存于服务器装置并使得能够下载到计算机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各个处理中的、被说明为自动进行的处理的全部或一部分也能够手动进行,或者是被说明为手动进行的处理的全部或一部分也能够通过公知的方法自动进行。此外,除非特殊记载的情况之外,能够任意变更上述文件中、附图中所示的处理流程、具体名称、包括各种数据或参数的信息。例如,各图所示的各种信息不限于图示的信息。
另外,图示的各装置的各构成要素为功能概念性要素,无需一定在物理上如图示那样地构成。即,各装置的分散/集成的具体形态不限于图示的内容,而能够根据各种负载、使用状况等,按照任意单位将其全部或一部分在功能上或物理上分散/集成而构成。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使处理内容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序列图所示的各步骤能够适当变更顺序。
另外,例如,本实施方式也能够作为构成装置或系统的所有结构、例如作为系统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等的处理器、使用多个处理器等的模块、使用多个模块等的单元、对单元进一步附加其它功能而成的组件等(即,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而实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是指多个构成要素(装置、模块(部件)等)的集合,而不论全部构成要素是否处于同一壳体中。因此,在容纳于单独的壳体且经由网络连接的多个装置、以及1个壳体之中容纳有多个模块的1个装置都是系统。
另外,例如,本实施方式能够采用经由网络由多个装置分担1个功能而共同进行处理的云计算的结构。
<<5.总结>>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终端装置40为具备无线收发器(通信部41)和经由无线收发器从基站(基站装置20)接收设定信息的电路(控制部45)的终端装置。设定信息包括:1个以上的第1信息要素,表示波束形成的多个SSB与第1多个RACH时机及第2多个RACH时机这两者分别映射的情况;以及第2信息要素,涉及第1多个RACH时机与第2多个RACH时机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重叠的情况。从涉及第1多个RACH时机与第2多个RACH时机的重叠的3种情形中,将其中之一设定为第2信息要素。电路构成为如下:基于设定信息至少在第1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多个SSB中的第1SSB对应关联的第1RACH时机中发送第1前导码,在第2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多个SSB中的第2SSB对应关联的第2RACH时机中发送第2前导码。第1RACH时机和第2RACH时机是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互不相同的时机。其结果是,能够减少波束扫描的频率及时间资源。
3种情形以表示第1多个RACH时机与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完全重叠的情况的标示、表示第1多个RACH时机与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部分重叠的情况的标示和表示第1多个RACH时机不与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重叠的情况的标示来表示。其结果是,能够减少波束扫描的频率及时间资源。
在设定了表示第1多个RACH时机与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完全重叠的情况的标示或表示第1多个RACH时机不与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重叠的情况的标示、并且基站(基站装置20)在第1多个RACH时机及第2多个RACH时机中的开头的RACH时机未检测到前导码的接收的情况下,当在第2个以后的RACH时机开始之前接收到从基站发送的、可以发送grant(授权)或grant free(免授权)的意思的广播信号时,终端装置40将第2个以后的RACH时机的资源转用于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其结果是,由于能够减少RACH时机的上行链路的频率及时间资源,因此能够使通常的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的吞吐量提高。
广播信号为给予下行链路的assignment(分配)的信号,终端装置40将第2个以后的RACH时机的资源转用于下行链路的数据发送。其结果是,能够使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的吞吐量提高。
电路在第1前导码及第2前导码中发送相同的前导码。其结果是,能够防止Random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的过程变复杂。
以上,对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是原样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意思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另外,可以将不同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所涉及的构成要素适当进行组合。
另外,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各实施方式的效果仅为例示性的而非限定性的,也可以具有其它效果。
此外,本技术也能够采用以下的结构。
(1)一种终端装置,具备:
无线收发器;以及
电路,经由所述无线收发器从基站接收设定信息,
其中,所述设定信息包括:
1个以上的第1信息要素,表示波束形成的多个同步信号块SSB(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与第1多个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时机及第2多个RACH时机这两者分别映射的情况;以及
第2信息要素,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重叠的情况,
从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的重叠的3种情形中,将其中之一设定为所述第2信息要素,
所述电路被构成为:基于所述设定信息,至少
在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1SSB对应关联的第1RACH时机中发送第1前导码,
在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2SSB对应关联的第2RACH时机中发送第2前导码,
所述第1RACH时机和所述第2RACH时机是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互不相同的时机。
(2)根据所述(1)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3种情形以如下标示来表示:
表示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完全重叠的情况的标示;
表示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部分重叠的情况的标示;以及
表示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不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重叠的情况的标示。
(3)根据所述(2)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
在设定了表示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完全重叠的情况的标示或表示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不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重叠的情况的标示的情况下,
在所述基站在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及在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开头的RACH时机中未检测到前导码的接收的情况下,当接收到从所述基站发送的、在第2个以后的RACH时机开始之前可以发送grant(授权)或grant free(免授权)的意思的广播信号时,将所述第2个以后的RACH时机的资源转用于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
(4)根据所述(3)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广播信号为给予下行链路的assignment(分配)的信号,
将所述第2个以后的RACH时机的资源转用于下行链路的数据发送。
(5)根据所述(1)~(4)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在所述第1前导码及所述第2前导码中发送相同的前导码。
(6)一种基站,具备:
无线收发器;以及
电路,经由所述无线收发器对终端装置发送设定信息,
其中,所述设定信息包括:
1个以上的第1信息要素,表示波束形成的多个同步信号块SSB(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与第1多个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时机及第2多个RACH时机这两者分别映射的情况;以及
第2信息要素,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重叠的情况,
从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的重叠的3种情形中,将其中之一设定为所述第2信息要素,
从所述终端装置,基于所述设定信息,至少
接收在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1SSB对应关联的第1RACH时机中发送的第1前导码,
接收在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2SSB对应关联的第2RACH时机中发送的第2前导码,
所述第1RACH时机和所述第2RACH时机是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互不相同的时机。
(7)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处理器执行经由无线收发器从基站接收设定信息,在所述通信控制方法中,
所述设定信息包括:
1个以上的第1信息要素,表示波束形成的多个同步信号块SSB(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与第1多个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时机及第2多个RACH时机这两者分别映射的情况;以及
第2信息要素,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重叠的情况,
从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的重叠的3种情形中,将其中之一设定为所述第2信息要素,
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基于所述设定信息,至少
在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1SSB对应关联的第1RACH时机中发送第1前导码,
在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2SSB对应关联的第2RACH时机中发送第2前导码,
所述第1RACH时机和所述第2RACH时机是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互不相同的时机。
(8)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处理器执行经由无线收发器对终端装置发送设定信息,在所述通信控制方法中,
所述设定信息包括:
1个以上的第1信息要素,表示波束形成的多个同步信号块SSB(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与第1多个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时机及第2多个RACH时机这两者分别映射的情况;以及
第2信息要素,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重叠的情况,
从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的重叠的3种情形中,将其中之一设定为所述第2信息要素,
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
从所述终端装置,基于所述设定信息,至少
接收在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1SSB对应关联的第1RACH时机中发送的第1前导码,
接收在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2SSB对应关联的第2RACH时机中发送的第2前导码,
所述第1RACH时机和所述第2RACH时机是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互不相同的时机。
(9)一种通信控制程序,使处理器执行经由无线收发器从基站接收设定信息,其中,
所述设定信息包括:
1个以上的第1信息要素,表示波束形成的多个同步信号块SSB(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与第1多个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时机及第2多个RACH时机这两者分别映射的情况;以及
第2信息要素,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重叠的情况,
从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的重叠的3种情形中,将其中之一设定为所述第2信息要素,
所述通信控制程序包括:
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基于所述设定信息,至少
在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1SSB对应关联的第1RACH时机中发送第1前导码,
在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2SSB对应关联的第2RACH时机中发送第2前导码,
所述第1RACH时机和所述第2RACH时机是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互不相同的时机。
(10)一种通信控制程序,使处理器执行经由无线收发器对终端装置发送设定信息,其中,
所述设定信息包括:
1个以上的第1信息要素,表示波束形成的多个同步信号块SSB(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与第1多个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时机及第2多个RACH时机这两者分别映射的情况;以及
第2信息要素,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重叠的情况,
从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的重叠的3种情形中,将其中之一设定为所述第2信息要素,
所述通信控制程序包括:
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
从所述终端装置,基于所述设定信息,至少
接收在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1SSB对应关联的第1RACH时机中发送的第1前导码,
接收在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2SSB对应关联的第2RACH时机中发送的第2前导码,
所述第1RACH时机和所述第2RACH时机是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互不相同的时机。

Claims (8)

1.一种终端装置,具备:
无线收发器;以及
电路,经由所述无线收发器从基站接收设定信息,
其中,所述设定信息包括:
1个以上的第1信息要素,表示波束形成的多个同步信号块SSB(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与第1多个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时机及第2多个RACH时机这两者分别映射的情况;以及
第2信息要素,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重叠的情况,
从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的重叠的3种情形中,将其中之一设定为所述第2信息要素,
所述电路被构成为:基于所述设定信息,至少
在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1SSB对应关联的第1RACH时机中发送第1前导码,
在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2SSB对应关联的第2RACH时机中发送第2前导码,
所述第1RACH时机和所述第2RACH时机是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互不相同的时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3种情形以如下标示来表示:
表示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完全重叠的情况的标示;
表示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部分重叠的情况的标示;以及
表示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不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重叠的情况的标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在设定了表示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完全重叠的情况的标示或表示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不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互相重叠的情况的标示的情况下,
在所述基站在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及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开头的RACH时机中未检测到前导码的接收的情况下,当接收到从所述基站发送的、在第2个以后的RACH时机开始之前可以发送授权grant或免授权grant free的意思的广播信号时,将所述第2个以后的RACH时机的资源转用于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广播信号为给予下行链路的分配assignment的信号,
将所述第2个以后的RACH时机的资源转用于下行链路的数据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在所述第1前导码及所述第2前导码中发送相同的前导码。
6.一种基站,具备:
无线收发器;以及
电路,经由所述无线收发器对终端装置发送设定信息,
其中,所述设定信息包括:
1个以上的第1信息要素,表示波束形成的多个同步信号块SSB(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与第1多个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时机及第2多个RACH时机这两者分别映射的情况;以及
第2信息要素,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重叠的情况,
从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的重叠的3种情形中,将其中之一设定为所述第2信息要素,
从所述终端装置,基于所述设定信息,至少
接收在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1SSB对应关联的第1RACH时机中发送的第1前导码,
接收在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2SSB对应关联的第2RACH时机中发送的第2前导码,
所述第1RACH时机和所述第2RACH时机是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互不相同的时机。
7.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处理器执行经由无线收发器从基站接收设定信息,在所述通信控制方法中,
所述设定信息包括:
1个以上的第1信息要素,表示波束形成的多个同步信号块SSB(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与第1多个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时机及第2多个RACH时机这两者分别映射的情况;以及
第2信息要素,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重叠的情况,
从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的重叠的3种情形中,将其中之一设定为所述第2信息要素,
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基于所述设定信息,至少
在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1SSB对应关联的第1RACH时机中发送第1前导码,
在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2SSB对应关联的第2RACH时机中发送第2前导码,
所述第1RACH时机和所述第2RACH时机是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互不相同的时机。
8.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处理器执行经由无线收发器对终端装置发送设定信息,在所述通信控制方法中,
所述设定信息包括:
1个以上的第1信息要素,表示波束形成的多个同步信号块SSB(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与第1多个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时机及第2多个RACH时机这两者分别映射的情况;以及
第2信息要素,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重叠的情况,
从涉及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与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的重叠的3种情形中,将其中之一设定为所述第2信息要素,
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
从所述终端装置,基于所述设定信息,至少
接收在所述第1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1SSB对应关联的第1RACH时机中发送的第1前导码,
接收在所述第2多个RACH时机当中的与所述多个SSB中的第2SSB对应关联的第2RACH时机中发送的第2前导码,
所述第1RACH时机和所述第2RACH时机是在频域、时域或频域及时域中互不相同的时机。
CN202080069565.9A 2019-10-09 2020-09-25 终端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5037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6086 2019-10-09
JP2019186086A JP2021061567A (ja) 2019-10-09 2019-10-09 端末装置、基地局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PCT/JP2020/036260 WO2021070631A1 (ja) 2019-10-09 2020-09-25 端末装置、基地局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3741A true CN114503741A (zh) 2022-05-13

Family

ID=75380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9565.9A Pending CN114503741A (zh) 2019-10-09 2020-09-25 终端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61567A (zh)
CN (1) CN114503741A (zh)
WO (1) WO202107063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97140A1 (en) * 2017-05-04 2020-08-19 Ofinno, LLC Rach power offs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61567A (ja) 2021-04-15
WO2021070631A1 (ja) 2021-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022315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performed by base station
WO2020235326A1 (ja) 通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通信方法、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11785479B2 (en)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1090596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基地局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4762385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及程序
WO2020218183A1 (ja) 基地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の制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端末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240048266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0166200A1 (ja) 通信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US20230189107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non-geostationary satellite, ground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1070631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4303422A (zh) 通信控制设备、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方法
WO2023162763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EP4280498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255067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230351A1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WO2021065534A1 (ja) 通信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085125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1241302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210484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20405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erminal device, non-terrestrial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US20240121144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4216650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240102945A (ko) 통신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CN113615305A (zh) 通信设备、基站设备、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程序
TW202308340A (zh)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