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1708A - 感应加热器以及煮饭器 - Google Patents

感应加热器以及煮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1708A
CN114501708A CN202111233227.7A CN202111233227A CN114501708A CN 114501708 A CN114501708 A CN 114501708A CN 202111233227 A CN202111233227 A CN 202111233227A CN 114501708 A CN114501708 A CN 114501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induction heater
instruction value
supply power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32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雅菲
富江真弘
两角英树
柴田雅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01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1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483Warming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H05B6/062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for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 H05B6/065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for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using coordinated control of multiple induction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感应加热器以及煮饭器。感应加热器具备加热线圈、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逆变电路从电源电路的电力生成并输出向加热线圈供给的供给电力。控制电路使逆变电路以包含输出供给电力的导通期间Ton和不输出供给电力的断开期间Toff的周期T反复输出供给电力,调整供给电力的有效值。控制电路在从将供给电力的指示值设定为导通期间Ton的供给电力的目标值(P2)起直到导通期间Ton结束为止,作为下降处理,使指示值或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阶段性地减小,或者使指示值连续地减小。

Description

感应加热器以及煮饭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感应加热器及煮饭器。更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对向加热线圈供给的供给电力进行占空比控制的感应加热器以及具备该感应加热器的煮饭器。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平10-113278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作为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一种的煮饭器。该煮饭器具备:第一加热线圈,其用于对装卸自如地收纳在壳体内的内胆的底面进行加热;以及第二加热线圈,其用于对内胆的侧面下部进行加热。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煮饭器中,若增大向第一加热线圈或第二加热线圈供给的电力,则有时电压变动变大。电压变动的增加成为闪烁的原因。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闪烁的感应加热器及煮饭器。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感应加热器具备加热线圈、逆变电路以及控制电路。逆变电路从电源电路的电力生成并输出向加热线圈供给的供给电力。
控制电路使逆变电路以包含输出供给电力的导通期间和不输出供给电力的断开期间的周期反复输出供给电力,调整供给电力的有效值。
控制电路在从将供给电力的指示值设定为目标值起直到导通期间的结束为止,作为下降处理,使指示值或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阶段性地减小,或者使指示值连续地减小。
本公开的另一方式的煮饭器具备所述感应加热器和用于通过感应加热器进行加热的内胆。
根据本公开的方式,能够减少闪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占空比控制(duty control)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上升期间的第一逆变电路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下降期间的第一逆变电路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5是用于说明比较例的占空比控制的图。
图6是表示比较例的上升期间的第一逆变电路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比较例的下降期间的第一逆变电路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器向第一加热线圈供给的供给电力(输入电力)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变形例的占空比控制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三变形例的占空比控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但是,省略必要以上的详细说明。例如,省略已知事项的详细说明以及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
(1)实施方式
(1-1)概要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的结构的概略图。煮饭器1是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一种。煮饭器1具备内胆100和感应加热器10。内胆100是加热对象物。感应加热器10是用于对加热对象物(内胆100)进行感应加热的装置。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感应加热器10对内胆100进行感应加热来煮饭。但是,具备感应加热器1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并不限定于煮饭器1,也可以是IH烹调加热器(inductionhob)、感应加热方式的加热板(electric griddle)等。
如图1所示,感应加热器10具备加热线圈31、第一逆变电路51以及控制电路60。第一逆变电路51从电源电路20的输出电力生成并输出向加热线圈31供给的供给电力。
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60使第一逆变电路51以周期T反复输出供给电力,调整供给电力的有效值。周期T包含输出供给电力的导通期间Ton和不输出供给电力的断开期间Toff。
控制电路60执行下降处理。控制电路60在从将供给电力的指示值设定为目标值P2起直到导通期间Ton结束为止,作为下降处理,控制电路60使指示值或者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阶段性地减小,或者使指示值连续地减小。
根据该下降处理,与不执行下降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每单位时间的电力的变化量。由此,能够抑制作为闪烁的一个原因的电压变动。其结果,能够减少闪烁。
(1-2)详细内容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器10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感应加热器10具备电源电路20、加热线圈31、32、33、第一谐振电容器41、第二谐振电容器42、第一逆变电路51、第二逆变电路52以及控制电路60。
商用交流电源是供给220V~250V的交流电压的商用交流电源。电源电路20从外部电源200的交流电力生成直流电力并输出。省略与电源电路20相关的详细说明。
加热线圈31、32、33是用于对加热对象物(内胆100)进行感应加热的线圈。通过使高频电流流过加热线圈31、32、33而产生的高频磁场来对加热对象物进行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对象物是煮饭器1的内胆100。
加热线圈31作为主加热线圈是用于对加热对象物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加热线圈31配置于煮饭器1的主体部的内底部,对内胆100的下部进行加热。
加热线圈32、33作为副加热线圈是用于以比加热线圈31小的电力对加热对象物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加热线圈32配置于煮饭器1的主体部的内壁部,对内胆100的侧部(主体部)进行加热。加热线圈33配置于煮饭器1的盖部,对内胆100的上部进行加热。
加热线圈31连接在电源电路20的输出端子之间。加热线圈32与加热线圈33串联连接。加热线圈32、33的串联电路在电源电路20的输出端子之间与加热线圈31并联连接。
第一谐振电容器41与加热线圈31一起构成谐振电路。第一谐振电容器41与加热线圈31并联连接。第二谐振电容器42与加热线圈32、33的串联电路一起构成谐振电路。第二谐振电容器42与加热线圈32、33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
第一逆变电路51从电源电路20的输出电力生成并输出向加热线圈31供给的供给电力(第一供给电力)。第一逆变电路51具有与加热线圈31连接的开关元件510。即,第一逆变电路51向作为对应的加热线圈的加热线圈31输出供给电力。
加热线圈31与第一谐振电容器41一起构成第一谐振电路。开关元件510与第一谐振电路一起构成串联电路。开关元件510通过反复进行导通以及断开,使第一谐振电路产生高频的谐振电流(高频电流)。
具体而言,当开关元件510导通时,电流从电源电路20流向加热线圈31。当电流在加热线圈31中流动时,若使开关元件510断开,则加热线圈31与第一谐振电容器41谐振。由此,在加热线圈31中产生高频电流。
这样,向加热线圈31供给作为高频电力的第一供给电力。第一谐振电路和开关元件510的串联电路连接在电源电路20的输出端子之间。开关元件510是半导体开关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元件510是N沟道型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insulated gatebipolar transistor))。
第二逆变电路52从电源电路20的输出电力生成并输出向加热线圈32、33供给的供给电力(第二供给电力)。第二逆变电路52具有与加热线圈32、33连接的开关元件520。即,第二逆变电路52向作为对应的加热线圈的加热线圈32、33输出供给电力。
加热线圈32、33与第二谐振电容器42一起构成第二谐振电路。开关元件520与第二谐振电路一起构成串联电路。开关元件520通过反复进行导通以及断开,使第二谐振电路产生高频的谐振电流。
具体而言,当开关元件520导通时,电流从电源电路20流向加热线圈32、33。当电流在加热线圈32、33中流动时,若使开关元件520断开,则加热线圈32、33与第二谐振电容器42谐振。由此,在加热线圈32、33中产生高频电流。
这样,向加热线圈32、33供给作为高频电力的第二供给电力。第二谐振电路和开关元件520的串联电路连接在电源电路20的输出端子之间。开关元件520是半导体开关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元件520是N沟道型的IGBT。
控制电路60例如由包含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微处理器)和一个以上的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构成。控制电路60也可以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或者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其他集成电路构成。
控制电路60为了使第一谐振电路以及第二谐振电路各自谐振,使第一逆变电路51以及第二逆变电路52排他性地动作。
具体而言,控制电路60在第一逆变电路51的开关元件510导通的期间将第二逆变电路52的开关元件520断开。控制电路60在第二逆变电路52的开关元件520导通的期间将第一逆变电路51的开关元件510断开。
控制电路60使第一逆变电路51输出向加热线圈31供给的供给电力(第一供给电力)。控制电路60对第一逆变电路51进行占空比控制,调整向加热线圈31供给的第一供给电力的有效值。
以下,参照图2,对使用了第一逆变电路51的占空比控制进行说明。图2是用于说明煮饭器1中的占空比控制的图,特别是表示上升处理以及下降处理中的指示值的变化。
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60使第一逆变电路51以周期T反复输出第一供给电力,调整第一供给电力的有效值。周期T包含输出第一供给电力的导通期间Ton(时刻t1~时刻t2)和不输出第一供给电力的断开期间Toff(时刻t2~时刻t3)。
时刻t3也是后续的周期T的时刻t1。第一供给电力的有效值取决于占空比。占空比由导通期间Ton/周期T表示。第一供给电力的有效值与周期T中的第一供给电力的平均值对应。
控制电路60以第一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以上的驱动频率驱动第一逆变电路51的开关元件510。由此,向第一谐振电路的加热线圈31供给第一供给电力。控制电路60根据第一供给电力的指示值,设定用于第一逆变电路51的开关元件510的占空比。由此,调整第一供给电力的有效值。
控制电路60控制开关元件510的栅极-发射极间电压,使开关元件510动作。具体而言,控制电路60以使由开关元件510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的波形的包络线决定的电力与指示值对应的方式设定用于开关元件510的占空比。
控制电路60在导通期间Ton将第一供给电力的指示值设定为目标值P2。在本实施方式中,目标值P2是能够从第一逆变电路51向加热线圈31供给的第一供给电力的最大值。由此,能够增大第一供给电力的有效值。第一供给电力的最大值依赖于感应加热器10的电路结构、电路常数。例如,第一供给电力的最大值为1600[W]。
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60在导通期间Ton使指示值从初始值P1增加到目标值P2。控制电路60在时刻t110将第一供给电力的指示值设定为目标值P2,并将该设定维持规定期间(时刻t110~时刻t120)。
控制电路60在将第一供给电力的指示值设定为目标值P2之前,即在时刻t1~时刻t110执行上升处理。控制电路60在将第一供给电力的指示值设定为目标值P2之后经过规定期间后,即在时刻t120~时刻t2执行下降处理。
在上升处理中,使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阶段性地变化而使指示值增加至目标值P2。使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阶段性地变化而使指示值增加到目标值P2是指,到指示值的目标值P2为止的时间变化由具有不同斜率的多个直线表示。
在上升处理中,控制电路60使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阶段性地减小。具体而言,上升处理包含使指示值沿着不同斜率的直线增加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增加处理。
多个增加处理包含第一增加处理(时刻t1~时刻t101)和在第一增加处理之后执行的第二增加处理(时刻t101~时刻t110)。控制电路60在第一增加处理中使指示值沿着第一斜率的直线增加,在第二增加处理中使指示值沿着比第一斜率小的第二斜率的直线增加。
控制电路60在第一增加处理中使指示值从初始值P1增加到P31,在第二增加处理中使指示值从P31增加到P2。第二增加处理的期间比第一增加处理的期间长。例如,P31是1000[W]。
初始值P1是上升处理中的指示值的最小值。初始值P1是能够从第一逆变电路51向加热线圈31供给的第一供给电力的最小值。该值是保证第一逆变电路51的稳定动作的第一供给电力的最小值。
在将指示值设定为比第一供给电力的最小值小的值的情况下,对第一逆变电路51施加大的负荷,有可能产生噪声等。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对第一逆变电路51的负荷。第一供给电力的最小值依赖于感应加热器10的电路结构、电路常数。例如,第一供给电力的最小值为700[W]。
在下降处理中,控制电路60使指示值从目标值P2阶段性地减小。使指示值从目标值P2阶段性地减小是指,将指示值设定为比目标值P2低且比紧跟前的值低的至少一个值。
在下降处理中,控制电路60使指示值阶段性地减小。具体而言,下降处理包含在规定时间内将指示值维持在比目标值P2小的值的一个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减小处理。
一个以上的减小处理包含第一减小处理(时刻t120~时刻t121)和在第一减小处理之后执行的第二减小处理(图2的时刻t121~时刻t2)。控制电路60在第一减小处理中将指示值设定为比目标值P2小的第一指示值P41,在第二减小处理中将指示值设定为比第一指示值P41小的第二指示值P42。
第一减小处理的期间与第二减小处理的期间相等。在下降处理中,每一次的指示值的减小量被设定为目标值P2的1/2以下。因此,P2-P41为P2/2以下,P41-P42为P2/2以下。
例如,第一指示值P41为1300[W],第二指示值P42为1000[W]。在下降处理中,指示值的最小值为能够从第一逆变电路51向加热线圈31供给的供给电力的最小值(例如700[W])以上。由此,能够降低施加于第一逆变电路51的负荷。
在导通期间Ton中,进行上升处理的期间(时刻t1~时刻t110)根据导通期间Ton向加热线圈31供给的电力量的设定值而设定。进行下降处理的期间(时刻t120~时刻t2)也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60调整上升处理的期间以及下降处理的期间中的至少一方。由此,导通期间Ton的电力波形的累计值(供给电力的累计值)成为在导通期间Ton向加热线圈31供给的电力量的设定值。
其结果是,能够抑制上升处理以及下降处理所引起的电力量的降低,能够满足导通期间Ton所要求的电力量的必要条件。
控制电路60使第二逆变电路52输出向加热线圈32、33供给的供给电力(第二供给电力)。控制电路60对第二逆变电路52进行占空比控制,调整向加热线圈32、33供给的第二供给电力的有效值。
控制电路60以第二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以上的驱动频率驱动第二逆变电路52的开关元件520。由此,向第二谐振电路的加热线圈32、33供给第二供给电力。
控制电路60根据第二供给电力的指示值,设定用于第二逆变电路52的开关元件520的占空比。由此,调整第二供给电力的值。控制电路60控制开关元件520的栅极-发射极间电压,使开关元件520动作。
控制电路60在导通期间将第二供给电力的指示值设定为目标值。向加热线圈32、33供给比加热线圈31低的电力。第二供给电力的目标值比第一供给电力的目标值P2小。例如,第二供给电力的目标值为800[W]。
对于第二逆变电路52,控制电路60不执行对第一逆变电路51进行的上升处理以及下降处理中的任意一方。这是因为,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线圈32、33中的每单位时间的电力的变化量比加热线圈31小,作为闪烁的一个原因的电压变动自身小。
(1-3)感应加热器的动作的确认
为了确认上升处理以及下降处理中的感应加热器10的动作,测量第一逆变电路51的开关元件510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的时间变化以及向加热线圈31供给的供给电力的时间变化。
上升处理以及下降处理中的指示值的变化与图2所示的变化相同。在此,上升处理的期间(时刻t1~时刻t110)为0.1[秒]。下降处理的第一减小处理的期间(时刻t120~时刻t121)以及第二减小处理的期间(时刻t121~时刻t2)均为0.3[秒]。
图3和图4表示第一逆变电路51的开关元件510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的测量结果。
作为比较例,测量出控制电路60不执行上升处理以及下降处理的情况下的第一逆变电路51的开关元件510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以及向加热线圈31供给的供给电力的时间变化。图5表示比较例中的指示值的变化。
如图5所示,控制电路60在导通期间Ton使指示值从初始值P1增加到目标值P2。控制电路60在时刻t110将指示值设定为目标值P2,并将该设定维持规定期间(时刻t110~时刻t2)。在时刻t2,控制电路60将指示值设定为0。由此,断开期间Toff开始。
图6以及图7是表示该比较例中的第一逆变电路51的开关元件510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3表示包含上升处理的期间(时刻t1~时刻t110)的规定期间的开关元件510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的时间变化的一例。
如图3所示,在上升处理(时刻t1~时刻t110),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的包络线E1的斜率在时刻t101发生变化。即,在时刻t101,控制电路60使第一供给电力的指示值变化。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不执行上升处理的比较例的情况下,在时刻t1~时刻t110,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的包络线E2的斜率是固定的。
图4表示包含下降处理的期间(时刻t120~时刻t2)的规定期间的开关元件510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的时间变化的一例。
如图4所示,在下降处理(时刻t120~时刻t2)中,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阶段性地变化。具体而言,在时刻t120、t121、t2,控制电路60使第一供给电力的指示值变化。其结果,在时刻t120以前、时刻t120~时刻t121、时刻t121~时刻t2、时刻t2以后,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不同。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不执行下降处理的比较例的情况下,第一供给电力的指示值不发生变化。
图8表示向加热线圈31供给的供给电力(第一供给电力)的测量结果。在图8中,曲线G1表示加热线圈31的第一供给电力的测量值。曲线G2表示曲线G1的近似线。
根据曲线G2,在上升处理(时刻t1~时刻t110)中,第一供给电力的时间变化的斜率在时刻t101变化。即,在时刻t101,控制电路60使第一供给电力的指示值变化。
另一方面,在下降处理(时刻t120~时刻t2)中,第一供给电力阶段性地变化。即,控制电路60在时刻t120、t121、t2处使第一供给电力的指示值变化。
(1-4)闪烁的评价的结果
为了确认闪烁减少的效果,针对下述表1所示的模式A~模式D,评价Pst(短时间闪烁值(short-term flicker value))。Pst是表示闪烁程度的指标。表1所示的Pst针对图2所示的上升处理和下降处理中的指示值的模式A~模式D。
随着第一逆变电路的占空比控制的周期T[秒]变短,加热线圈31中的每单位时间的电力的变化量变大。因此,存在成为闪烁的一个原因的电压变动变大的倾向,其结果,Pst容易超过1。
在闪烁的评价中,基于Pst来评价能够使周期降低至何种程度。
在表1中,“上升时间”是上升处理的期间(图2的时刻t1~时刻t110)[秒]。“第一减小值”是下降处理中的第一减小处理的第一指示值P41[W]。“第一下降时间”是下降处理中的第一减小处理的期间(图2的时刻t120~时刻t121)[秒]。
“第二减小值”是下降处理中的第二减小处理的第二指示值P42[W]。“第二下降时间”是下降处理中的第二减小处理的期间(图2的时刻t121~时刻t2)[秒]。
初始值P1为700[W],目标值P2为1600[W]。在国际电工会议的IEC 61000-3-3“额定16A/相以下且不是带条件连接的对象的设备的、公共低压电源系统的电压变动、电压不稳、以及闪烁的限制”中,规定为Pst必须为1以下。在表1的“Pst”列中,OK表示Pst为1以下,NG表示Pst超过1。
(表1)
Figure BDA0003316635630000101
在不执行上升处理和下降处理中的任一方的比较例的情况下,通过Pst评价出能够使周期降低到何种程度。其结果,确认出若周期成为12[秒]以下则Pst超过1。
另一方面,如表1所示,在模式A~模式D中,均确认出即使使周期降低至4[秒],Pst也为1以下。特别是,在模式B中,也确认出即使将周期降低至2[秒],Pst也为1以下。因此,确认出通过执行上升处理和下降处理来改善Pst。
为了确认上升处理中的上升时间对闪烁降低效果的影响,针对在导通期间Ton仅执行上升处理的例子,也评价出Pst。表2示出了Pst的评价结果。
(表2)
上升时间[秒] Pst
0.04 0.888
0.1 0.836
0.12 0.768
如表2所示,确认出在上升处理中,如果延长上升时间,则Pst得到改善。
(2)变形例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只要能够解决本公开的课题,则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更。以下,列举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能够适当组合以下说明的变形例。
对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变形例的占空比控制的图。在第一变形例中,控制电路60如图9所示那样使指示值变化,执行上升处理以及下降处理。
如图9所示,在第一变形例的上升处理(时刻t1~时刻t110)中,指示值从初始值P1到目标值P2为止沿着固定斜率的直线增加。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越小,上升时间越长。
在上升处理中,从导通期间Ton开始起经过规定的上升时间后,将指示值设定为目标值P2。如表2所示,确认出在上升处理中,如果延长上升时间,则Pst得到改善。
当在导通期间Ton开始时将指示值设定为目标值P2时,对第一逆变电路51施加过剩的负荷。与以不对第一逆变电路51施加过剩的负荷的方式设定的最短时间相比,上升时间被设定得较长。
在图5所示的比较例中,以使指示值从初始值P1增加到目标值P2所需要的时间成为上述最短时间的方式设定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如图9所示,在第一变形例中,上升处理中的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比图5所示的比较例的时间变化的斜率小。
例如,上述最短时间为0.04[秒],在图9中,上升时间为0.2[秒]。例如,上升时间比以不对第一逆变电路51施加过剩的负荷的方式设定的最短时间长且为最短时间的5倍以下。
上升时间以使第一逆变电路51不会因温度上升而产生破损的方式设定。若在来自第一逆变电路51的供给电力比较低的状态下长时间驱动第一逆变电路51,则第一逆变电路51有可能因温度上升而破损。因此,上升时间以使第一逆变电路51不会因温度上升而产生破损的方式设定。
上升时间基于在周期T中从第一逆变电路51向加热线圈31供给的供给电力的有效值来设定。供给电力的有效值是周期T中的电力的累计值。
如图9所示,在第一变形例中,例如若将供给电力的有效值设为Ps、将时刻t1设为时刻t1=0,则Ps由下式表示。
Ps=(P2xt2-(P2-P1)xt110/2-(P2-P41)x(t2-t120)-(P41-P42)x(t2-t121)-(P42-P53)x(t2-t122))/T
时刻t110与上升时间对应。能够通过时刻t110调整有效值Ps。时刻t110以使有效值Ps成为在周期T中想要赋予加热线圈31的供给电力的值的方式设定。为了确保导通期间Ton中来自第一逆变电路51的供给电力成为目标值P2的期间,上升时间被设定为小于导通期间Ton的长度的一半。
如图9所示,在第一变形例中,下降处理包含在规定时间的期间将指示值维持在小于目标值P2的值的三个减小处理。三个减小处理是第一减小处理(时刻t120~时刻t121)、第二减小处理(时刻t121~时刻t122)、第三减小处理(时刻t122~时刻t2)。
在第一减小处理中,将指示值设定为比目标值P2小的第一指示值P41。第二减小处理在第一减小处理之后执行。在第二减小处理中,指示值被设定为比第一指示值P41小的第二指示值P42。第三减小处理在第二减小处理之后执行。在第三减小处理中,指示值被设定为比第二指示值P42小的第三值P43。
第一减小处理~第三减小处理的期间相等。在下降处理中,每一次的指示值的减小量被设定为目标值P2的1/2以下。
因此,P2-P41为P2/2以下,P41-P42为P2/2以下,P42-P43为P2/2以下。例如,第一指示值P41为1350[W],第二指示值P42为1100[W],P43为850[W]。
优选为,指示值的减小值是均匀的。在下降处理中,指示值的最小值为能够从第一逆变电路51向加热线圈31供给的供给电力的最小值(例如700[W])以上。
下降处理也可以包含四个以上的减小处理。在下降处理中,后面的减小处理的指示值也可以不必小于前面的减小处理的指示值。如图9所示,在第一变形例中,多个减小处理的期间全部相等。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对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第二变形例的上升处理包含使指示值沿着不同斜率的直线增加的三个增加处理,即第一增加处理、第二增加处理以及第三增加处理。
在第一增加处理中,使指示值沿着第一斜率的直线增加。第二增加处理在第一增加处理之后执行。在第二增加处理中,使指示值沿着比第一斜率小的第二斜率的直线增加。第三增加处理在第二增加处理之后执行。在第三增加处理中,使指示值沿着比第二斜率小的第三斜率的直线增加。
例如,在第一增加处理中,使指示值从初始值P1增加到1100[W]。在第二增加处理中,使指示值从1100[W]增加至1400[W]。在第三增加处理中,使指示值从1400[W]增加到1600[W]。
在第二变形例中,在第一增加处理~第三增加处理中,越是后面的增加处理,其期间越长。初始值P1是上升处理中的指示值的最小值,例如是700[W]。上升处理也可以包含四个以上的增加处理。
在上升处理中,后面的增加处理中的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也可以不必比前面的增加处理的斜率小。也可以是,在上升处理中,越是后面的增加处理则期间越长。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对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三变形例的占空比控制的图。在第三变形例中,控制电路60以使指示值如图10所示发生变化的方式执行上升处理以及下降处理。
如图10所示,在第三变形例的上升处理(时刻t1~时刻t110)中,使指示值连续地增加而不是阶段性地增加。使指示值连续地变化而使指示值增加到目标值P2是指,由曲线表示到指示值的目标值P2为止的时间变化。
控制电路60在从导通期间Ton开始到将供给电力的指示值设定为导通期间Ton中的供给电力的目标值P2为止,作为上升处理,使指示值连续地增加。
如图10所示,指示值从初始值P1到目标值P2为止以对数函数的方式增加。例如,P2为1600[W]。初始值P1是上升处理中的指示值的最小值,例如是700[W]。
如图10所示,下降处理包含在规定时间内将指示值维持在小于目标值P2的值的一个减小处理(图10的时刻t120~时刻t2)。在减小处理中,将指示值设定为比目标值P2小的第一指示值P41。
在下降处理中,每一次的指示值的减小量被设定为目标值P2的1/2以下。因此,P2-P41为P2/2以下。例如,P41为900[W]。
在下降处理中,指示值的最小值为能够从第一逆变电路51向加热线圈31供给的供给电力的最小值(例如700[W])以上。
对第四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四变形例的上升处理中,使指示值阶段性地变化而使指示值增加至目标值P2。即,在上升处理中,使供给电力的指示值不连续地变化。
也可以使指示值连续地变化而使指示值增加至目标值P2。在该情况下,指示值的时间变化优选为单调增加。总之,控制电路直到将指示值设定为目标值P2为止,作为上升处理,使指示值或者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阶段性地增加,或者使指示值连续地增加。
对第五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五变形例的下降处理中,使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阶段性地变化而使指示值从目标值P2减小。即,在下降处理中,使供给电力的指示值沿着不同斜率的直线变化。
也可以使指示值连续地变化而使指示值从目标值P2减小。在该情况下,指示值的时间变化优选为单调减小。总之,控制电路在从将指示值设定为目标值P2起直到导通期间Ton结束为止,作为下降处理,使指示值或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阶段性地减小,或者使指示值连续地减小即可。
对第六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六变形例中,控制电路60执行上升处理以及下降处理中的任意一方。
对第七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七变形例中,针对第二逆变电路52,控制电路60也执行上升处理以及下降处理中的至少一方。
感应加热器10具备用于对加热对象物(例如煮饭器1的内胆100)进行加热的多个加热线圈、以及生成并输出向多个加热线圈供给的供给电力的多个逆变电路。
针对多个逆变电路中的至少一方,控制电路60执行上升处理以及下降处理中的至少一方。感应加热器10可以具备单一的加热线圈和单一的逆变电路。即,加热线圈32、33、谐振电容器42以及第二逆变电路52不是必须的,能够省略。
(3)方式
第一方式的感应加热器(10)具备加热线圈(31)、逆变电路(51)和控制电路(60)。所述逆变电路(51)从电源电路(20)的电力生成并输出向所述加热线圈(31)供给的供给电力。
所述控制电路(60)使所述逆变电路以包含输出所述供给电力的导通期间(Ton)和不输出所述供给电力的断开期间(Toff)的周期(T)反复输出所述供给电力,调整所述供给电力的有效值。
所述控制电路(60)执行下降处理。所述控制电路(60)在从将所述供给电力的指示值设定为所述导通期间(Ton)中的所述供给电力的目标值(P2)起直到所述导通期间(Ton)结束为止,作为所述下降处理,使所述指示值或所述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阶段性地减小,或者使所述指示值连续地减小。根据本方式,能够减少闪烁。
第二方式是基于第一方式的感应加热器(10)。在第二方式的所述下降处理中,所述控制电路使所述指示值阶段性地减小,所述下降处理包含一个以上的减小处理,所述减小处理将所述指示值维持在比所述目标值(P2)小的值(P41、P42、P43)达规定时间。根据本方式,能够减少供给电力下降时的每单位时间的电力的变化量,能够减少闪烁。
第三方式是基于第二方式的感应加热器(10)。第三方式的所述一个以上的减小处理包含第一减小处理和第二减小处理。
在第一减小处理中,将所述指示值设定为比所述目标值(P2)小的第一指示值(P41)。第二减小处理在所述第一减小处理之后执行。在第二减小处理中,将所述指示值设定为比所述第一指示值(P41)小的第二指示值(P42)。根据本方式,能够减少供给电力下降时的每单位时间的电力的变化量,能够减少闪烁。
第四方式是基于第一方式的感应加热器(10)。在第四方式的所述下降处理中,所述控制电路使所述指示值阶段性地减小,每一次的所述指示值的减小量为所述目标值(P2)的1/2以下。根据本方式,能够减少供给电力下降时的每单位时间的电力的变化量,能够减少闪烁。
第五方式是基于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感应加热器(10)。在第五方式的所述下降处理中,所述指示值的最小值为能够从所述逆变电路(51)向所述加热线圈(31)供给的所述供给电力的最小值以上。根据本方式,能够降低施加于逆变电路(51)的负荷。
第六方式是基于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感应加热器(10)。在第六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60)执行上升处理。
作为所述上升处理,所述控制电路(60)从所述导通期间(Ton)开始起经过规定的上升时间而将所述指示值设定为所述目标值(P2)。所述规定的上升时间比被设定为不对所述逆变电路(51)施加负荷的最短时间长。根据本方式,能够降低施加于逆变电路(51)的负荷。
第七方式是基于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感应加热器(10)。在第七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60)执行上升处理。
所述控制电路(60)在从所述导通期间(Ton)开始起到将所述指示值设定为所述目标值(P2)为止,作为所述上升处理,使所述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阶段性地减小而使所述指示值增加,或者使所述指示值连续地增加。根据本方式,能够进一步减少闪烁。
第八方式是基于第七方式的感应加热器(10)。在第八方式中,所述上升处理包含使所述指示值沿着不同斜率的直线增加的多个增加处理。所述多个增加处理包含第一增加处理和第二增加处理。
在所述第一增加处理中,所述指示值沿着第一斜率的直线增加。所述第二增加处理在所述第一增加处理之后执行。在所述第二增加处理中,所述指示值沿着比所述第一斜率小的第二斜率的直线增加。根据本方式,能够减少供给电力上升时的每单位时间的电力的变化量,能够减少闪烁。
第九方式是基于第七方式或第八方式的感应加热器(10)。在第九方式的所述上升处理中,所述指示值的最小值为能够从所述逆变电路(51)向所述加热线圈(31)供给的所述供给电力的最小值以上。根据本方式,能够降低施加于逆变电路(51)的负荷。
第十方式是基于第一方式至第九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感应加热器(10)。在第十方式中,所述目标值(P2)是能够从所述逆变电路(51)向所述加热线圈(31)供给的所述供给电力的最大值。根据本方式,能够增大供给电力的有效值。
第十一方式是基于第一方式至第十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感应加热器(10)。在第十一方式中,根据在所述导通期间(Ton)向所述加热线圈(31)供给的电力量的设定值来决定所述下降处理的期间的长度。根据本方式,能够抑制因上升处理以及下降处理而导致的电力量的降低。
第十二方式是基于第一方式至第十一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感应加热器(10)。在第十二方式中,所述逆变电路(51、52)包含作为与所述加热线圈(31、32、33)连接的开关元件的晶体管(510、520)。
所述控制电路(60)以使由向所述晶体管(510、520)的集电极-发射极间施加的电压的波形的包络线决定的电压与所述指示值对应的方式,设定用于所述晶体管(510、520)的占空比。根据本方式,能够减少闪烁。
第十三方式是基于第一方式至第十二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感应加热器(10)。在第十三方式中,所述感应加热器(10)具备多个加热线圈(31、32、33)和多个所述逆变电路(51、52)。
多个所述逆变电路(51、52)分别向所述多个加热线圈(31、32、33)中的对应的加热线圈输出所述供给电力。所述控制电路(60)针对所述多个逆变电路(51、52)中的至少一方执行所述下降处理。根据本方式,能够减少闪烁。
第十四方式的煮饭器(1)具备:第一方式至第十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感应加热器(10);以及用于通过所述感应加热器(10)进行加热的内胆(100)。根据本方式,能够减少闪烁。
本公开能够应用于具备感应加热器的煮饭器。

Claims (14)

1.一种感应加热器,其中,
所述感应加热器具备:
加热线圈;
逆变电路,其构成为,从电源电路的电力生成并输出向所述加热线圈供给的供给电力;以及
控制电路,其构成为,使所述逆变电路以包含输出所述供给电力的导通期间和不输出所述供给电力的断开期间的周期反复输出所述供给电力,调整所述供给电力的有效值,
所述控制电路在从将所述供给电力的指示值设定为所述导通期间的所述供给电力的目标值起直到所述导通期间结束为止,作为下降处理,使所述指示值或所述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阶段性地减小,或者使所述指示值连续地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器,其中,
在所述下降处理中,所述控制电路使所述指示值阶段性地减小,所述下降处理包含一个以上的减小处理,所述减小处理将所述指示值维持在比所述目标值小的值达规定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加热器,其中,
所述一个以上的减小处理包含:
第一减小处理,其将所述指示值设定为比所述目标值小的第一值;以及
第二减小处理,其在所述第一减小处理之后执行,将所述指示值设定为比所述第一值小的第二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器,其中,
在所述下降处理中,所述控制电路使所述指示值阶段性地减小,每一次的所述指示值的减小量为所述目标值的1/2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器,其中,
在所述下降处理中,所述指示值的最小值为能够从所述逆变电路向所述加热线圈供给的所述供给电力的最小值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器,其中,
作为上升处理,所述控制电路从所述导通期间开始起经过规定的上升时间而将所述指示值设定为所述目标值,
所述规定的上升时间比被设定为不对所述逆变电路施加负荷的最短时间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器,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从所述导通期间开始起直到将所述指示值设定为所述目标值为止,作为上升处理,使所述指示值的时间变化的斜率阶段性地减小而使所述指示值增加,或者使所述指示值连续地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加热器,其中,
所述上升处理包含使所述指示值沿着不同斜率的直线增加的多个增加处理,
所述多个增加处理包含:
第一增加处理,其使所述指示值沿着第一斜率的直线增加;以及
第二增加处理,其在所述第一增加处理之后执行,使所述指示值以比所述第一斜率小的第二斜率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加热器,其中,
在所述上升处理中,所述指示值的最小值为能够从所述逆变电路向所述加热线圈供给的所述供给电力的最小值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器,其中,
所述目标值是能够从所述逆变电路向所述加热线圈供给的所述供给电力的最大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器,其中,
所述下降处理的期间的长度是根据在所述导通期间向所述加热线圈供给的电力量的设定值而决定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器,其中,
所述逆变电路包含晶体管,该晶体管是与所述加热线圈连接的开关元件,
所述控制电路构成为,以使由施加于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的电压的波形的包络线决定的电压与所述指示值对应的方式,设定用于所述晶体管的占空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器,其中,
所述感应加热器具备:
多个加热线圈;以及
多个所述逆变电路,它们分别向所述多个加热线圈中的对应的加热线圈输出所述供给电力,
所述控制电路构成为,对多个所述逆变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逆变电路执行所述下降处理。
14.一种煮饭器,其中,所述煮饭器具备: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器;以及用于通过所述感应加热器进行加热的内胆。
CN202111233227.7A 2020-10-28 2021-10-22 感应加热器以及煮饭器 Pending CN1145017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0832 2020-10-28
JP2020180832A JP7429925B2 (ja) 2020-10-28 2020-10-28 誘導加熱器、及び、炊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1708A true CN114501708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92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3227.7A Pending CN114501708A (zh) 2020-10-28 2021-10-22 感应加热器以及煮饭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29925B2 (zh)
CN (1) CN11450170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3061595A1 (ja) 2011-10-28 2015-04-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装置
JP5655829B2 (ja) 2012-09-03 2015-01-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電磁誘導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31792B2 (ja) 2018-03-28 2021-09-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71724A (ja) 2022-05-16
JP7429925B2 (ja)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09675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102152631B1 (ko) 유도 가열 장치
CN114080860B (zh) 用于控制向感应线圈提供电功率的方法
KR100745896B1 (ko) 유도 가열 조리기
KR100629334B1 (ko) 유도가열 조리기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CN114501708A (zh) 感应加热器以及煮饭器
KR20180002247A (ko) 전기 레인지 및 전기 레인지의 제어 방법
JP5183563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023439B2 (ja) 炊飯器
CN104470014B (zh) 用于电磁加热装置的升降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US2003021800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utput of magnetron of microwave oven
JP2011165418A (ja) 炊飯器
KR102306811B1 (ko) 전자 유도 가열 조리기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KR102306808B1 (ko) 전자 유도 가열 조리기
JP3036127B2 (ja) 炊飯器
KR20240030928A (ko) 유도 가열 장치 및 유도 가열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WO2014177177A1 (en) Induction cooker fan pwm control for noise reduction
JP2864800B2 (ja) 炊飯器
CN108662629B (zh) 调节电磁炉内功率器件温度的方法、装置和电磁炉
JP2631761B2 (ja) 誘導加熱装置
KR102306806B1 (ko) 전자 유도 가열 조리기
JPH04282595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WO2013088595A1 (ja) 誘導加熱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KR900004445B1 (ko) 고주파 유도전류식 가열장치
KR20040025141A (ko) 전기 밥솥의 구동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