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8855A - 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8855A
CN114498855A CN202210182451.6A CN202210182451A CN114498855A CN 114498855 A CN114498855 A CN 114498855A CN 202210182451 A CN202210182451 A CN 202210182451A CN 114498855 A CN114498855 A CN 114498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rotective tube
spring
casing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824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仁波
谢红军
万永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ke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ke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ke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ke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824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88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8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885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4222 priority patent/WO2023160244A1/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其包括壳体、保险管以及弹簧,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汽车供电系统电连接的连接端以及用于与移动设备数据线电连接的接口输出端,所述保险管与弹簧安装在壳体内部靠近连接端,所述保险管一端与弹簧一端相抵接,所述弹簧驱动保险管朝向连接端处运动,还包括金属隔片,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限制保险管与弹簧位于壳体中轴线位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内形成有容纳保险管与弹簧的限位槽,所述弹簧远离保险管一端与所述限位件相抵接,所述金属隔片宽度与限位槽宽度一致,所述金属隔片滑动连接于限位件内且位于所述弹簧与所述保险管之间。本申请具有提高保险管与弹簧使用寿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中设置有车载充电器以便车载冰箱、行车记录仪等电子产品的电源供应。
目前,现有的车载充电器主要包括壳体、保险管以及弹簧,其中,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汽车供电系统电连接的连接端以及用于与移动设备数据线电连接的接口输出端,保险管以及弹簧设置于壳体内靠近连接端处,保险管与连接端相抵接,弹簧一端抵接于保险管远离连接端一端,弹簧总是驱动保险管朝向连接端处运动,推动保险管抵紧连接端。然后,由于弹簧的端部与保险管抵接的面积较少,使得保险管端部受力不均匀,进而使得保险管与连接端抵触的稳定性不高,在使用过程中保险管容易报废。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的缺陷在于保险管与弹簧直接抵触导致使用寿命低,对此有待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保险管与弹簧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保险管以及弹簧,所述壳体上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汽车供电系统电连接的连接端以及用于与移动设备数据线电连接的接口输出端,所述保险管与弹簧安装在壳体内部靠近连接端,所述保险管一端与弹簧一端相抵接,所述弹簧驱动保险管朝向连接端处运动,还包括金属隔片,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限制保险管与弹簧位于壳体中轴线位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内形成有容纳保险管与弹簧的限位槽,所述弹簧远离保险管一端与所述限位件相抵接,所述金属隔片宽度与限位槽宽度一致,所述金属隔片滑动连接于限位件内且位于所述弹簧与所述保险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隔片的宽度与限位槽的宽度一致,保证了金属隔片沿着限位件内壁被弹簧抵接滑动时,金属隔片仍然保持水平状态,不因弹簧弹力不均匀而发生倾斜,进而使得金属隔片均匀化了弹簧的弹力,使得保险管受力均匀,不易发生倾斜从而与壳体发生摩擦,有效提高了保险管与弹簧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手持部、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手持部与所述第一壳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框以及第二限位框,所述第一限位框设置在第一壳体内壁处,所述第二限位框设置在第二壳体内壁处,所述第一限位框与所述第二限位框内壁皆设置有用于与保险管侧壁与金属隔片侧壁相抵接的限位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的生产工艺也较传统一体成型的壳体简单方便,造价成本低,通过可拆卸式的连接提高了壳体的使用寿命,有效避免了由于保险管坏掉而导致整个车载充电器不能使用的窘境发生,从而提高了车载充电器的适用性。设置的第一限位框与第二限位框形成的限位槽能够对保险管以及弹簧进行支撑保护,同时,与限位条相互配合能够将保险管、金属隔片以及弹簧限制在壳体的中轴线上。
可选的,所述连接端包括正极柱以及紧固盖,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外壁下端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紧固盖开设有供正极柱穿出的输入端口且其内壁设置有与用于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螺纹配合连接的内螺纹,所述紧固盖的内螺纹处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外螺纹处设有第二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与紧固盖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式连接,螺纹连接方式能够更加稳定,也便对于安装腔内的保险管进行更换,紧固盖螺纹连接到壳体内将正极柱与保险管抵靠住,当拧下紧固盖,保险管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出,方便保险管的更换。设置的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接触时,用户可感知连接已到位,同时,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相互阻挡,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不会松动,提高了紧固盖和壳体的连接紧密度,进而提高了车载充电器的使用安全性 。
可选的,所述金属隔片一侧一体成型有滑插杆,所述第一限位框与所述第二限位框顶端一侧皆开设有供滑插杆穿插的滑口,所述滑插杆顶端侧面处设置有卡接块,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位于第一限位框上方设置有防滑脱块,所述防滑脱块开设有供滑插杆进行滑插的滑插口,所述卡接块顶端侧面一体成型有与卡接块顶部相抵接的卡接部;所述金属隔片底面两侧设置有金属夹持弹片,所述正极柱靠近紧固盖一端开设有供保险管嵌入的嵌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滑插杆在滑口的限制作用下,提高了金属隔片滑动的稳定性。而设置的卡接部与防滑脱块能够限制金属隔片在限制槽内的位置范围,减少在更换保险管时,弹簧弹出保险管,由于弹力多大保险管被弹出的位置过多,导致保险管因惯性而冲出穿口掉落地面发生损坏的情况。设置的金属夹持弹片稳固夹持保险管其中一端,设置的嵌位槽能够稳固夹持保险管另一端,使得保险管接触时更加稳固不松动,也能够更好地保护弹簧的寿命及弹力。同时,与正极柱的接触面以及金属隔片的接触面增加,能够过大电流,提高散热效果,安全性更高。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靠近滑插杆侧面内侧壁处设置有与限位条宽度一致的限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限制块有效限制滑插杆沿着壳体轴向进行滑插,进一步增加金属隔片滑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接口输出端包括顶盖、卡接板以及接口元器件,所述顶盖可拆卸式安装在壳体顶端,所述接口元器件包括有线输出元器件以及接线接口元器件,所述顶盖上开设有供有线输出元器件卡接嵌合的数据线孔以及供接线接口元器件卡接嵌合的接线接口,所述卡接板设置在顶盖底端处,所述接线接口元器件侧面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卡接板靠近接线接口元器件处设置有安插板,所述安插板上开设有供卡接凸起卡接的卡接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接线接口元器件和有线输出元器件有效增加了本申请适用产品的范围,设置的卡接凸起以及卡接口卡接配合能够实现对接线接口元器件的固定。
可选的,所述壳体设置有负极弹性片,所述第一壳体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端面,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端面,所述第一连接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端面对应第一凹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能够连通形成供负极弹性片凸起部穿出的安装孔,所述负极弹性片中部处设置有卡块,所述卡接板上开设供卡块卡接的卡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的形成给负极弹性片提高安装空间。同时,负极弹性片进一步通过卡块以及卡块固定安装在卡接板上,有效增强负极弹性片安装的稳定性,卡接的方式也便于安装与拆卸。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壁对称设置有插接块,所述第二壳体内壁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上开设有用于与插接块卡接配合的插接槽,所述第一连接端面底部设置有凸柱,所述第二连接端面对于所述凸柱的位置开设有与凸柱插接配合的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块与插接槽卡接配合,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连接,同时,由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具有一定长度,仅靠插接槽和插接块的配合不足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即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下端连接不够稳定,因此,将凸柱与插槽进一步进行配合,进一步增加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的稳定性,也十分便于拆卸和安装。
可选的,所述顶盖底面一体成型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开设有嵌位环槽,所述嵌位环槽内设置有若干凸块,所述手持部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凸块卡接配合的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位环槽给手持部与顶盖连接提供空间,也提高手持部与顶盖之间的连接紧密度,缺口和凸块卡接配合有效实现顶盖与壳体的可拆卸式连接,安装拆卸十分方便。
可选的,所述紧固盖底部环绕输入端口周边开设有若干呈椭圆形的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散热孔有效快速散发正极热量,从而有利于车载充电器的良好运行。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设置的金属隔片的宽度与限位槽的宽度一致,保证了金属隔片沿着限位件内壁被弹簧抵接滑动时,金属隔片仍然保持水平状态,不因弹簧弹力不均匀而发生倾斜,进而使得金属隔片均匀化了弹簧的弹力,使得保险管受力均匀,不易发生倾斜从而与壳体发生摩擦,有效提高了保险管与弹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除第一壳体外其余零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除第二壳体与负极弹性片外其余零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本申请实施例1中紧固盖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第二壳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第一壳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顶盖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2与实施例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0、手持部;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紧固件;14、菱形凸起;2、保险管;20、弹簧;3、连接端;30、正极柱;300、嵌位槽;31、紧固盖;32、输入端口;33、第一定位块;34、第二定位块;35、散热孔;4、接口输出端;40、顶盖;41、卡接板;42、接线接口元器件;43、有线输出元器件;44、接线接口;45、数据线孔;46、安插板;47、卡接凸起;48、卡接口;49、让位槽;5、金属隔片;50、滑插杆;51、滑口;52、卡接块;53、卡接部;54、限制块;55、防滑脱块;56、滑插口;57、加强筋;58、穿线槽;59、金属夹持弹片;6、限位件;60、第一限位框;61、第二限位框;62、限位槽;63、限位条;64、穿口;7、负极弹性片;70、第一连接端面;71、第二连接端面;72、安装孔;720、第一凹槽;721、第二凹槽;73、卡块;74、卡口;8、插接块;80、插接部;81、插接槽;82、凸柱;83、插槽;84、限位部;9、安装部;90、嵌位环槽;91、凸块;92、缺口;93、卡槽口;100、左壳体;101、右壳体;102、螺纹盖;103、环抱式金属夹管;104、形变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
实施例1:
参照图1与图2,耐用型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1、保险管2以及弹簧20,其中,壳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端3以及接口输出端4,在本实施例中,以连接端3为壳体1的底端,以接口输出端4为壳体1的顶端,以下将不多加赘述。连接端3用于与汽车供电系统电连接,接口输出端4用于与移动设备数据线电连接,壳体1内部呈中空状态,保险管2与弹簧20安装在壳体1内部靠近连接端3处,具体的,弹簧20与保险管2沿着壳体1轴向依次从靠近接口输出端4到连接端3进行设置,保险管2一端与弹簧20一端相抵接,弹簧20总是由有驱动保险管2朝向连接端3处运动的力。本申请还包括金属隔片5,同时,在壳体1内设置有限位件6,限位件6能够限制保险管2与弹簧20位于壳体1中轴线位置,限位件6内形成有限位槽62,限位槽62容纳保险管2与弹簧20,弹簧20远离保险管2一端与限位件6内壁相抵接,设置的金属隔片5呈水平滑动连接于限位件6内,金属隔片5位于弹簧20以及保险管2之间,金属隔片5的宽度与限位槽62的宽度一致,保证了金属隔片5沿着限位件6内壁被弹簧20抵接滑动时,仍然保持水平状态,不因弹簧20弹力不均匀而发生倾斜。对保险管2而言,金属隔片5均匀化了弹簧20的弹力,使得保险管2受力均匀,不易发生倾斜从而与壳体1发生摩擦,有效提高了保险管2与弹簧20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参照图2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手持部10、第一壳体11以及第二壳体12,手持部10与第一壳体11一体成型,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可拆卸式连接,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围合形成空心圆柱。而限位件6则包括第一限位框60以及第二限位框61,第一限位框60一体成型于第一壳体11内壁处,第二限位框61一体成型于第二壳体12内壁处,第一限位框60与第二限位框61内壁皆设置有限位条63,限位条63延伸方向与壳体1轴向一致,限位条63与保险管2侧壁与金属隔片5侧壁相抵接,限位条63能够将保险管2、金属隔片5以及弹簧20限制在壳体1的中轴线上,两个限位条63之间形成的空间即为限位槽62,形成的限位槽62能够对保险管2以及弹簧20进行支撑保护。
参照图2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框60与第二限位框61朝向连接端3处形成有穿口64,穿口64可供保险管2进行穿插,该设置是为了便于更换保险管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端3包括正极柱30以及紧固盖31,其中,参照图4,紧固盖31开设有输入端口32,正极柱30穿过输入端口32与保险管2进行抵接,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外壁下端均设有外螺纹,紧固盖31其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通过转动紧固盖31打开紧固盖31能够实现对保险管2的更换,设置的弹簧20能够自动将保险管2弹出,提高了更换的便捷性。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简化紧固盖31的生产工艺,紧固盖31内壁的内螺纹是断续的,这样设置是为了好脱模,便于生产。
进一步地,参照图2与图5,为了加固紧固盖31与壳体1的连接紧密度,在紧固盖31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位置且靠近紧固盖31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块33,在第二壳体12设置外螺纹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块34,在将第一定位块33旋到与第二定位块34接触时,操作人员可以感受到并得知此时已旋转到位,这样设置可以有效防止螺纹松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块34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定位块34还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1上,在此并不做限定。
此外,参照图2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金属隔片5一侧一体成型有滑插杆50,滑插杆50延伸方向与壳体1轴向一致,第一限位框60与第二限位框61顶端一侧皆开设有滑口51,设置的滑口51供滑插杆50进行穿插,滑插杆50顶端侧面处一体成型有卡接块52,具体的,卡接块52顶端侧面还一体成型有卡接部53,在第一壳体11内壁位于第一限位框60上方一体成型有防滑脱块55,在防滑脱块55上开设有滑插口56,设置的滑插口56供滑插杆50进行滑插,卡接部53底部与防滑脱块55顶部相抵接。在滑插杆50以及滑口51的限制作用下,金属隔片5滑动更加稳定。而设置的卡接部53以及防滑脱块55能够限制金属隔片5在限制槽内的位置范围,也有效阻挡弹簧20过度对保险管2产生的弹力作用,减少在更换保险管2时,弹簧20弹出保险管2,由于弹力多大保险管2被弹出的位置过多,导致保险管2因惯性而冲出穿口64掉落地面发生损坏的情况。
此外,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金属隔片5底面两侧一体成型有金属夹持弹片59,保险管2夹持于金属夹持弹片59内,金属夹持弹片59中部朝向保险管2处凹陷,有效增强对保险管2的夹持稳定效果。同时,正极柱30靠近紧固盖31一端开设有嵌位槽300,嵌位槽300供保险管2嵌入,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嵌位槽300为圆柱槽,嵌位槽300半径与保险管2半径一致,能够有效增加与保险管2端部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过大电流,增强散热效果,提高安全性。设置的金属夹持弹片59以及嵌位槽300能够稳固夹持保险管2两端使得保险管2接触时更加稳固,不容易走位,也能够更好地保护弹簧20的寿命及弹力。
参照图3,为了简化生产工艺,卡接块52位于卡接部53底侧位置处弯折成型有加强筋57,加强筋57与滑插杆50之间形成有穿线槽58,有利于固定壳体1内部线路,设置的防滑脱块55也能给导线等其他零部件提供了受力点以及固定的位置,使得壳体1内部的零部件互不干扰,正常工作,即使在整个车载充电器晃动的时候,也不会使内部结构产生送到,提高了安全性。
此外,参照图2与图6,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靠近滑插杆50侧面内侧壁处设置有限制块54,设置的限制块54宽度与限位条63宽度一致,限制块54能够有效限制滑插杆50沿着壳体1轴向进行滑插,进一步增加金属隔片5滑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与图3,设置的接口输出端4包括顶盖40、卡接板41以及接口元器件,其中,顶盖40可拆卸式安装在壳体1顶端,设置的接口元器件包括有线输出元器件43以及接线接口元器件42,有效增加了本申请的适用范围。 顶盖40上开设有供有线输出元器件43卡接嵌合的数据线孔45,同时,顶盖还开设有供接线接口元器件42卡接嵌合的接线接口44,其中,接线接口44类型包括有TypeC接口、USB接口或者集成USB以及TypeC的接口等。卡接板41卡接在顶盖40底端处,卡接板41被容纳于壳体1内部处,卡接板41呈梯形,在接线接口元器件42侧面设置有卡接凸起47,卡接板41靠近接线接口元器件42处一体成型有安插板46,安插板46垂直于卡接板41,安插板46上开设有卡接口48,设置的卡接口48供卡接凸起47进行卡接,从而实现对接线接口元器件的固定,卡接板41上开设有让位槽49,让位槽49用于给有线输出元器件43进行让位,有线输出元器件43卡接于顶盖40底面处。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与图3,壳体1内安装有负极弹性片7,具体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连接处形成有连接端3面,第一壳体11上称为第一连接端3面,第二壳体12上的称为第二连接端3面,在第一连接端3面处开设有第一凹槽720,第二连接端3面对应第一凹槽720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721,第一凹槽720与第二凹槽721能够连通形成有安装孔72,安装孔72供负极弹性片7的凸起部穿出,负极弹性片7中部处一体成型有卡块73,并在卡接板41上开设有卡口74,设置的卡口74供卡块73进行卡接,从而实现对负极弹性片7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与图3,关于第一壳体11以及第二壳体12之间的可拆卸式安装,在第一壳体11靠近手持部10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插接块8,相应地,在第二壳体12内壁对称设置有插接部80,并在插接部80上开设有插接槽81,插接块8能够与插接槽81配合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上端固定连接。
参照图2与图3,为了使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和手持部10连接更加稳定紧密。在第二壳体12靠近手持部1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84,限位部84具体是块弧形板,限位部84与第二壳体12一体成型。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连接时,限位部84与手持部10的内壁抵触连接。该设置既能有效提高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连接稳定性,也能减少第二壳体12与手持部10之间连接处的缝隙,进而提高车载充电器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2与图3,由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具有一定长度,仅靠插接槽81和插接块8的配合不足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即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的下端连接不够稳定。因此,在每个第一连接端3面下端设置有一个凸柱82,相应的,在第二连接端3面开设有插槽83,凸柱82与插槽83插接配合实现对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下端的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插接块8、插接槽81,凸柱82、插槽83的设置位置不做限定,具体来说,插接块8、插接槽81不仅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1也可设置第二壳体12上,凸柱82、插槽83不仅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端3面也可设置第二连接端3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手持部10具体为上端半径大,下端半径小的圆筒。手持部10的外形轮廓为弧形,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契合手握的形状,提升使用时的体验感。此外,手持部10靠近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一侧还设置有若干菱形凸起14,增加与手部的摩擦力,加强握持的稳定性。
关于本申请中,参照图2与图7,顶盖40与壳体1之间的可拆卸式安装,顶盖40底面一体成型有安装部9,设置的安装部9开设有嵌位环槽90,安装部9外底壁设计成波浪形,安装部9内底壁设计成为圆形,在嵌位环槽90底部设置有若干凸块9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凸块91数量可选为5块,其中两个凸块91呈紧挨设置,此外,安装部9内底壁开设有供卡接板41卡接的卡槽口93。同时,在手持部10上端的外周对应安装部9外底壁形状也设置成波浪形,增加与顶盖40的紧密嵌合。为了配合凸块91,在手持部10内壁的上端周向设有5个缺口92,其中两个缺口92紧挨设置,缺口92和凸块91卡接配合实现顶盖40与壳体1的可拆卸式连接。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安装拆卸方便,一方面可以提高连接紧密度,另一方面能够提升美感,利于市场推广。紧挨设置的凸块91和缺口92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
另外,参照图4,在紧固盖31底部环绕输入端口32周边开设有若干散热孔35,有效散去正极柱30附近的热量,散热孔35呈椭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孔35的形状还可以是方形、菱形、圆形等形状。
进一步地,参照图1,为了减少紧固盖31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处的缝隙,在连接处的位置设置了紧固件13。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3具体是固定圈。这样设置既达到了减少缝隙,也可提升美感,利于市场推广。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将金属隔片5设置在保险管2与弹簧20之间,且与限位槽62宽度一致,能够保证了金属隔片5沿着限位件6内壁被弹簧20抵接滑动时,仍然保持水平状态,不因弹簧20弹力不均匀而发生倾斜。同时,金属隔片5均匀化了弹簧20的弹力,使得保险管2受力均匀,不易发生倾斜从而与壳体1发生摩擦,有效提高了保险管2与弹簧20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参照图8与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壳体1与接口输出端4,其中,壳体1包括左壳体100以及右壳体101,左壳体100与右壳体101通过螺丝进行固定为一体,接口输出端4包括螺纹盖102、卡接板41以及接口元器件,其中,螺纹盖102内壁处设置有内螺纹,左壳体100以及右壳体101顶部分别设置有外螺纹,螺纹盖102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连接于壳体1顶部,卡接板41卡接在螺纹盖102底端处,卡接板102被容纳于壳体1内部处,在本实施例中,接口元器件优选为接线接口元器件42,右壳体101上开设有供接线接口元器件42卡接嵌合的接线接口44,在实际应用中,接线接口44类型主要包括有TypeC接口、USB接口或者集成USB以及TypeC接口等。
实施例3:
参照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金属隔片5底面一体成型有环抱式金属夹管103,保险管2插设于环抱式金属夹管103内,环抱式金属夹管103中部朝向保险管2处凹陷,有效增强对保险管2的夹持稳定效果,环抱式金属夹管103远离金属隔片5处一端均匀开设有形变口104,有效容纳夹持保险管2后发生的形变。设置的环抱式金属夹管103使得金属与保险管2的接触面积更广,从而增加了导电系数并降低了阻抗,进而保护产品在过大电流时,温度得到有效降低,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此外,产品使用过程中温度存储在环抱式金属夹管103内,稳定性更好,也保护壳体1不受损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1)、保险管(2)以及弹簧(20),所述壳体(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汽车供电系统电连接的连接端(3)以及用于与移动设备数据线电连接的接口输出端(4),所述保险管(2)与弹簧(20)安装在壳体(1)内部靠近连接端(3),所述保险管(2)一端与弹簧(20)一端相抵接,所述弹簧(20)驱动保险管(2)朝向连接端(3)处运动,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隔片(5),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限制保险管(2)与弹簧(20)位于壳体(1)中轴线位置的限位件(6),所述限位件(6)内形成有容纳保险管(2)与弹簧(20)的限位槽(62),所述弹簧(20)远离保险管(2)一端与所述限位件(6)相抵接,所述金属隔片(5)宽度与限位槽(62)宽度一致,所述金属隔片(5)滑动连接于限位件(6)内且位于所述弹簧(20)与所述保险管(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手持部(10)、第一壳体(11)以及第二壳体(12),所述手持部(10)与所述第一壳体(1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限位件(6)包括第一限位框(60)以及第二限位框(61),所述第一限位框(60)设置在第一壳体(11)内壁处,所述第二限位框(61)设置在第二壳体(12)内壁处,所述第一限位框(60)与所述第二限位框(61)内壁皆设置有用于与保险管(2)侧壁与金属隔片(5)侧壁相抵接的限位条(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3)包括正极柱(30)以及紧固盖(31),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外壁下端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紧固盖(31)开设有供正极柱(30)穿出的输入端口(32)且其内壁设置有与用于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外螺纹配合连接的内螺纹,所述紧固盖(31)的内螺纹处设有第一定位块(33),所述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的外螺纹处设有第二定位块(3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隔片(5)一侧一体成型有滑插杆(50),所述第一限位框(60)与所述第二限位框(61)顶端一侧皆开设有供滑插杆(50)穿插的滑口(51),所述滑插杆(50)顶端侧面处设置有卡接块(52),所述第一壳体(11)内壁位于第一限位框(60)上方设置有防滑脱块(55),所述防滑脱块(55)开设有供滑插杆(50)进行滑插的滑插口(56),所述卡接块(52)顶端侧面一体成型有与卡接块(52)顶部相抵接的卡接部(53);所述金属隔片(5)底面两侧设置有金属夹持弹片(59),所述正极柱(30)靠近紧固盖(31)一端开设有供保险管(2)嵌入的嵌位槽(3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靠近滑插杆(50)侧面内侧壁处设置有与限位条(63)宽度一致的限制块(5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输出端包括顶盖(40)、卡接板(41)以及接口元器件,所述顶盖(40)可拆卸式安装在壳体(1)顶端,所述接口元器件包括有线输出元器件(43)以及接线接口元器件(42),所述顶盖(40)上开设有供有线输出元器件(43)卡接嵌合的数据线孔(45)以及供接线接口元器件(42)卡接嵌合的接线接口(44),所述卡接板(41)设置在顶盖(40)底端处,所述接线接口元器件(42)侧面设置有卡接凸起(47),所述卡接板(41)靠近接线接口元器件(42)处设置有安插板(46),所述安插板(46)上开设有供卡接凸起(47)卡接的卡接口(4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置有负极弹性片(7),所述第一壳体(11)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端(3)面,所述第二壳体(12)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端(3)面,所述第一连接端(3)面开设有第一凹槽(720),所述第二连接端(3)面对应第一凹槽(720)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721),所述第一凹槽(720)与所述第二凹槽(721)能够连通形成供负极弹性片(7)凸起部穿出的安装孔(72),所述负极弹性片(7)中部处设置有卡块(73),所述卡接板(41)上开设供卡块(73)卡接的卡口(7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壁对称设置有插接块(8),所述第二壳体(12)内壁设置有插接部(80),所述插接部(80)上开设有用于与插接块(8)卡接配合的插接槽(81),所述第一连接端(3)面底部设置有凸柱(82),所述第二连接端(3)面对于所述凸柱(82)的位置开设有与凸柱(82)插接配合的插槽(8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0)底面一体成型有安装部(9),所述安装部(9)开设有嵌位环槽(90),所述嵌位环槽(90)内设置有若干凸块(91),所述手持部(10)远离第一壳体(1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凸块(91)卡接配合的缺口(92)。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盖(31)底部环绕输入端口(32)周边开设有若干呈椭圆形的散热孔(35)。
CN202210182451.6A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 Withdrawn CN1144988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2451.6A CN114498855A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
PCT/CN2022/144222 WO2023160244A1 (zh) 2022-02-25 2022-12-30 耐用型车载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2451.6A CN114498855A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8855A true CN114498855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85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82451.6A Withdrawn CN114498855A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8855A (zh)
WO (1) WO20231602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244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深圳市汇科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耐用型车载充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1516B (zh) * 2007-12-26 2010-09-22 李向达 矿用隔爆型插销连接器
CN201289944Y (zh) * 2008-04-16 2009-08-12 盛明良 大电流汽车点烟器插头
CN201466246U (zh) * 2009-02-28 2010-05-12 中山市格美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充电器插头
TWM370518U (en) * 2009-06-08 2009-12-11 L & K Precision Tech Co Ltd Charger for automobile
CN202068064U (zh) * 2011-05-20 2011-12-07 深圳市雨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点烟器的适配器
CN206524641U (zh) * 2016-12-02 2017-09-26 深圳森威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110071025B (zh) * 2019-05-04 2020-11-27 林义 智能化电路熔断保护器
CN110071024B (zh) * 2019-05-04 2020-12-01 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路熔断保护器的快速更换方法
CN210744335U (zh) * 2019-12-13 2020-06-12 深圳市华科达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点烟器插头
CN213071476U (zh) * 2020-09-27 2021-04-27 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带保险丝的车充装置
CN114498855A (zh) * 2022-02-25 2022-05-13 深圳市汇科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244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深圳市汇科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耐用型车载充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60244A1 (zh) 2023-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56309B1 (ko) 다기종 배터리 사용이 가능한 휴대단말기 보호케이스
JP3872806B2 (ja) 電動自転車用電池ケースの取付構造
CN114498855A (zh) 一种耐用型车载充电器
KR20140004290U (ko) 충전커넥터 일체형 스마트폰 케이스
CN106848694B (zh) 直流充电枪功率接触插针组件
CN203850894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US20050170676A1 (en) Battery charger
CN209863642U (zh) 用于吸尘器的电池包及吸尘器
CN210200778U (zh) 一种便携式电池盒
CN210073948U (zh) 电池设置模块
CN205584682U (zh) 一种稳压器上的断路器安装结构
CN219626921U (zh) 充电连接装置
CN107463858B (zh) 触摸一体机
KR101627265B1 (ko) 안정적 배전을 위한 지중배전선 간 연결설치대
CN210592307U (zh) 用于电动车的刹车线
CN220359151U (zh) 一种手持机结构
CN219534914U (zh) 一种dc端子可换式的直流充电接口插座
CN220291225U (zh) 一种防误插型电连接器
CN205051545U (zh) 一种设有电刷的电机
CN209805462U (zh) 一种带数据线的移动电源
CN201594630U (zh) 电连接器
CN214068339U (zh) 移动硬盘
CN213109613U (zh) 一种摩托车油箱
CN210860355U (zh) 一种快速拆卸的通讯测试仪器用直插式仪表安装结构
CN210222622U (zh) 便捷式智能云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