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8834A - 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控制板 - Google Patents

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控制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8834A
CN114498834A CN202210095805.3A CN202210095805A CN114498834A CN 114498834 A CN114498834 A CN 114498834A CN 202210095805 A CN202210095805 A CN 202210095805A CN 114498834 A CN114498834 A CN 114498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luster
battery pack
real
battery clu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958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科
王光明
杨洸
郭富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yperstr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yperst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yperstr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yperst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958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88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8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8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02J7/0016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using shunting, discharge or bypass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2J7/04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2The other DC source being a battery actively interacting with the first one, i.e. battery to battery char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控制板,该方法应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控制板,包括:获取车辆的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并确定车辆中的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确定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电池簇为第一电池组,并向第一电池组发送第一放电指令;第二电池组包括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电池簇;在第一电池组放电的过程中,实时获取第一电池组的实时电压值、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一充电指令,避免电池簇放电时,电池簇内部环流过大而导致电池簇受损,无法满足车辆供电需求的现象。

Description

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控制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控制板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避免单一电池簇供电不足的问题,通常采用将多个电池簇并联在一起的方法来提高电池模块的输出电流,以满足设备的供电需求。
对于包括有并联的多个电池簇的电池模块而言,由于各电池簇内阻很小,在电池模块放电过程中,若电池簇间存在比较大的电压差时,则会在电池簇之间形成较大的环流,容易造成电池簇的损坏。
为了确保并联电池簇的安全运行,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的并联电池簇的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控制板,用以解决并联电池簇在放电过程中容易造成损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控制板,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的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车辆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并确定所述车辆中的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所述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为所述每一电池簇的初始电压值与所述车辆中的具有最大初始电压值的电池簇的初始电压值之间的差值;
确定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电池簇为第一电池组,并向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一放电指令,所述第一放电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放电;第二电池组包括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电池簇,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在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放电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簇实时电压值;
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簇,发送第一充电指令,其中,所述实时电压差值为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一充电指令用于指示向所述第二电池组预充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向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一放电指令,包括:
向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进行闭合,以使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簇,发送第一充电指令,包括:
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预充开关进行闭合,以使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对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预充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向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放电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放电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向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放电指令,包括:
向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三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预充开关断开以及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闭合,以使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闭合后,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预充开关断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车辆的充电接口处的插枪信号,所述插枪信号用于表征向所述车辆中的电池簇充电,并确定所述车辆中的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值;
确定具有最小电压值的电池簇为第三电池组,并向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充电指令,所述第二充电指令用于指示向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充电;
在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充电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每一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
向实时差值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值的电池簇,发送第三充电指令,所述第三充电指令用于指示向所述电池簇充电,所述实时差值为所述每一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向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充电指令,包括:
向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四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进行闭合,以向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充电。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并联电池簇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控制板,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获取车辆的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车辆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并确定所述车辆中的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所述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为所述每一电池簇的初始电压值与所述车辆中的具有最大初始电压值的电池簇的初始电压值之间的差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电池簇为第一电池组,并向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一放电指令,所述第一放电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放电;第二电池组包括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电池簇,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放电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簇实时电压值。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簇,发送第一充电指令,其中,所述实时电压差值为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一充电指令用于指示向所述第二电池组预充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进行闭合,以使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预充开关进行闭合,以使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对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预充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若确定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向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放电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放电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三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预充开关断开以及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闭合,以使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闭合后,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预充开关断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监测车辆的充电接口处的插枪信号,所述插枪信号用于表征向所述车辆中的电池簇充电,并确定所述车辆中的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值。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具有最小电压值的电池簇为第三电池组,并向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充电指令,所述第二充电指令用于指示向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充电。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充电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每一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实时差值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值的电池簇,发送第三充电指令,所述第三充电指令用于指示向所述电池簇充电,所述实时差值为所述每一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四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进行闭合,以向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充电。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系统控制板,所述电池系统控制板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的电池系统控制板、以及多个电池簇,所述电池系统控制板与所述多个电池簇中的每一电池簇连接。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控制板,该方法应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控制板,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并确定车辆中的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确定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电池簇为第一电池组,并向第一电池组发送第一放电指令;在第一电池组放电的过程中,实时获取第一电池组的实时电压值、第二电池组的实时电压值,其中,第二电池组为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电池簇;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发送第一充电指令,避免电池簇放电时,电池簇内部环流过大而导致电池簇内部的器件受损,无法满足车辆供电需求的现象。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架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并联电池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并联电池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目前,受限于单个电池簇的容量的限制,为了满足设备(例如,车辆、基站等)的供电需求,通常采用多个电池簇并联的方式来向设备供电。然而,当多个电池簇并联连接时,由于不同电池簇之间的运行状态不一致,各电池簇之间的电压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多个并联的电池簇同时运行时,若电池簇之间的压差较大,则容易导致在电池簇之间形成较大的环流,即会出现电压较高的电池簇向电压较低的电池簇进行充电进而形成环流,而当该环流较大时,很容易造成电池的损坏。
本申请提供的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控制板,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车辆上的电池系统控制板。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车辆的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用于指示车辆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并确定车辆中的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为每一电池簇的初始电压值与车辆中的具有最大初始电压值的电池簇的初始电压值之间的差值。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的车辆上包括有控制器、并联电池簇以及与多个并联电池簇连接的电池系统控制板。其中,车辆上的电池系统控制板可用于接收来自车辆上的控制器发送的指令以实现对车辆上的并联电池簇的控制。
当接收到车辆控制器发送的用于指示车辆中的电池簇放电的控制指令时,电池系统控制板会获取车辆上的并联电池簇中的每一电池簇的初始电压值,并且比较确定出所获取的初始电压值中的最大初始电压值。之后,确定出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值与最大初始电压值之间的差值,作为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一些示例中,车辆上的控制器可以为整车控制器(Vehicle Control Unit,VCU)。车辆控制器与电池系统控制板之间可采用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技术实现通讯
S102、确定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电池簇为第一电池组,并向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一放电指令,第一放电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放电;第二电池组包括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电池簇,第二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
示例性地,在确定出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之后,将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并在并联电池簇中将电压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的电池簇作为第一电池组,并通过向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一放电指令,控制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放电。即,在步骤S102中,当需要并联电池簇放电时,首先,控制并联电池簇中与最大初始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所对应的电池簇(即,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在实际控制过程中,第一电池组可以包括有多个电池簇,因此在向第一电池组发送第一放电指令时,可以向第一电池组中的每一电池簇发送第一放电指令,也可以向第一电池组中的部分电池簇发送第一放电指令,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此外,将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电池簇作为第二电池组。
S103、在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放电的过程中,实时获取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簇实时电压值。
示例性地,当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处于放电阶段时,电池系统控制板还需要实时监控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以及第二电池组的实时电压值。需要说明的是,当存在第一电池组中存在多个电池簇,且多个电池簇均处于放电过程中,由于多个电池簇为并联连接的,因此第一电池组中多个电池簇在放电过程中,多个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相同。
S104、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簇,发送第一充电指令,其中,实时电压差值为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第一充电指令用于指示向第二电池组预充电。
示例性地,在实时监测第一电池组与第二电池组各自的实时电压值的过程中,还会依据获取到的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进行差值比较,实时确定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实时电压差值。
并向实时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一充电指令,进而使得向实时电压值满足上述条件的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预充电。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向第二电池组进行预充电可以为通过正在放电的第一电池组向第二电池组进行充电。
而对于实时电压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的电池簇,由于实时电压值的差值较大,则为了避免环流较大时,对实时电压差值满足大于第二预设值条件的电池簇造成损坏,因此对于满足实时电压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的电池簇而言,暂不进行任何处理。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并联电池簇在放电时,并联电池簇内部环流过大而导致电池簇内部的器件受损,无法满足车辆供电需求的现象,当需要电池簇放电时,首先会控制并联电池簇中与初始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处于放电状态,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先不放电。后续,在第一电池组放电过程中,实时比较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与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之间的实时电压差值,并控制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处于充电状态,而对实时电压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的电池簇不做处理。进而,依据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方式,在第一电池组放电过程中,通过仅控制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处于预充电状态,来避免实时电压差值较大的电池簇处于充电状态时容易损坏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向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一放电指令时,即在执行步骤S102时,可以具体采用如下方式:向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指示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进行闭合,以使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簇中包括有分系统控制板以及主回路开关。该主回路开关与电池簇中多个串联的电池单体的最后一个电池单体的正接线端连接,当主回路开关闭合时,电池簇可向外放电。并且电池簇中的分系统控制板可用于控制电池簇中所包含的主回路开关的状态,当分系统控制板获取电池系统控制板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时,分析系统控制板会控制主回路开关闭合,以使电池簇可以通过该主回路开关进行放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一充电指令,即在执行步骤S104时,可采用如下步骤执行: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预充开关进行闭合,以使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对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预充电。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在电池簇中包括有预充开关以及分系统控制板。分系统控制板可用于获取电池系统控制板发送的第一充电指令,进而控制电池簇中的预充开关开启,以使得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第二预设值且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处于充电状态,即正在放电的第一电池组向实时电压差值满足上述条件的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预充电的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充开关通过一个限流电阻连接至电池簇中的电池正接线端,进而通过设置该限流电阻以避免较大环流电流对该电池簇中的电池的影响。
举例来说,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方法可应用到如图2所示的电池管理系统的架构图中的电池系统控制板中。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架构图。具体来说,图2中包括有并联的电池簇,每一电池簇中包括有分系统控制板、主回路开关(图中用K1标识)、预充开关(图中用K2标识)。并且,每一电池簇还包括有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池单体,并且每一电池单体还对应设置有一个采集控制板,用于采集电池单体的电压值。并且同一电池簇中的多个采集控制板通过菊花链的通信方法向电池簇中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所采集到的电池单体的实时电压值,并由分系统控制板确定出该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此外,主回路开关可直接连接至多个串联的电池单体中的最后一个电池单体的正极,预充开关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连接至多个串联的电池单体中的最后一个电池单体的正极。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向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一放电指令时,此时,电池系统控制板可以向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进而分系统控制板依据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主回路开关(K1)闭合。当需要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一充电指令时,可以通过向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进而分系统控制板依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预充开关(K2)闭合,进而处于放电的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可以依次通过与其连接的预充开关(K2),与预充开关(K2)连接的限流电阻向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电池充电。
进而,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式应用到图2所示的电池管理框架中的电池系统控制板中时,可以避免电池簇之间电压差较大时,所产生的环流造成电压值较小的电池簇中的开关以及电池单体的损坏。
在图1所示的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该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确定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向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放电指令,其中,第二放电指令用于指示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
示例性地,在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放电的过程中,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电压会出现下降的现象,并且,随着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向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预充电,使得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与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之间的实时电压差值也会不断减小,当确定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此时,可以通过向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放电指令,以使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放电。并且,随着上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不断放电,原本初始电压值与第一电池组的初始电压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差与第一电池组的实时电压差值也会不断减小,进而实时差值由原本的大于第二预设值,变化至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状态,当实时电压差值落在上述第一预设值与第二预设值之间时,也可以控制满足上述条件的电池簇处于充电状态,进而通过充电以减小与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之间的实时电压差,最终使得车辆上每一电池簇均处于放电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若确定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第一电池组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向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放电指令时,具体的可以采用如下步骤;
向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三控制信号,以使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第三控制信号用于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预充开关断开以及控制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闭合,以使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即,在该步骤中,可以结合图2所示的电池管理系统框图,当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通过向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预充电以使得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与处于预充电状态的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之间的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此时,则电池系统控制板可以向第二电池组中满足上述实时电压差值条件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用于控制预充开关关闭以及控制主回路开关闭合的第三控制信号,以使得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可以通过主回路开关向外输出供电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池控制系统向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的第三控制信号具体用于指示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闭合后,控制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预充开关断开。即,在需要令原本处于预充电的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时,此时,需要先控制主回路开关闭合再控制预充开关断开,进而避免电池簇的预充开关先断开时,电池簇的电压值出现下降的情况,进而使得后续主回路开关闭合之后,该电池簇还会由于电压值下降而发生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以下步骤来控制对并联电池簇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监测车辆的充电接口处的插枪信号,插枪信号用于表征向车辆中的电池簇充电,并确定车辆中的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值。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车辆上的电池系统控制板具有充电接口连接,充电接口可用于检测当前是否存在充电枪插入车辆的充电接口,当检测到有充电枪插入时也就是,监测到插枪信号时,此时,该插枪信号用于指示向车辆上的电池簇进行充电。
S202、确定具有最小电压值的电池簇为第三电池组,并向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充电指令,第二充电指令用于指示向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充电。
示例性地,通过比较步骤S201获取到的各电池簇对应的电压值,将具有最小电压值的电池簇作为第三电池组,并且通过向第三电池组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向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充电。
一个示例中,在向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充电指令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电池系统控制板向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四控制信号,第四控制信号用于指示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进行闭合,以向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充电。
S203、在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充电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每一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
S204、向实时差值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值的电池簇,发送第三充电指令,第三充电指令用于指示向电池簇充电,实时差值为每一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
示例性地,在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充电过程中,电池系统控制板还需要实时获取每一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由于第三电池组在充电过程中,由于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会不断升高,当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车辆上的其余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实时差值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值时,则此时向实时差值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值的电池簇,发送第三充电指令,以向实时差值满足上述条件的电池簇充电。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预设值的取值可以为0。
通过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在对车辆电池簇充电时,可以先从电压值最低的电池簇开始充电,并且随着处于充电状态电池簇的电压值不断升高,再为与上述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差小于第三预设值的其余电池簇充电,直至所有电池簇处于充电状态,进而可以避免当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差较大时,所产生的环流过大所导致的电池簇损坏的现象。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并联电池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41,用于获取车辆的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指示车辆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并确定车辆中的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为每一电池簇的初始电压值与车辆中的具有最大初始电压值的电池簇的初始电压值之间的差值。
第二确定单元42,用于确定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电池簇为第一电池组,并向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一放电指令,第一放电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放电;第二电池组包括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电池簇,第二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
第一获取单元43,用于在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放电的过程中,实时获取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簇实时电压值。
第一发送单元44,用于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簇,发送第一充电指令,其中,实时电压差值为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第一充电指令用于指示向第二电池组预充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确定单元42具体用于:
向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指示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进行闭合,以使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发送单元44具体用于:
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预充开关进行闭合,以使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对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预充电。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并联电池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所示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45,用于若确定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向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放电指令,其中,第二放电指令用于指示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发送单元45具体用于:
向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三控制信号,以使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第三控制信号用于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预充开关断开以及控制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闭合,以使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控制信号具体用于指示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闭合后,控制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预充开关断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46,用于监测车辆的充电接口处的插枪信号,插枪信号用于表征向车辆中的电池簇充电,并确定车辆中的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值。
第四确定单元47,用于确定具有最小电压值的电池簇为第三电池组,并向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充电指令,第二充电指令用于指示向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充电。
第二获取单元48,用于在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充电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每一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
第三发送单元49,用于向实时差值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值的电池簇,发送第三充电指令,第三充电指令用于指示向电池簇充电,实时差值为每一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发送单元49具体用于:
向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四控制信号,第四控制信号用于指示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进行闭合,以向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系统控制板,电池系统控制板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系统控制板、以及多个电池簇,电池系统控制板与多个电池簇中的每一电池簇连接。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任一项的方法。
本申请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项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3)

1.一种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控制板,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的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车辆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并确定所述车辆中的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所述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为所述每一电池簇的初始电压值与所述车辆中的具有最大初始电压值的电池簇的初始电压值之间的差值;
确定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电池簇为第一电池组,并向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一放电指令,所述第一放电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放电;第二电池组包括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电池簇,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在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放电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簇实时电压值;
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簇,发送第一充电指令,其中,所述实时电压差值为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一充电指令用于指示向所述第二电池组预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一放电指令,包括:
向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进行闭合,以使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簇,发送第一充电指令,包括:
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预充开关进行闭合,以使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对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预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向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放电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放电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放电指令,包括:
向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三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预充开关断开以及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闭合,以使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闭合后,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预充开关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车辆的充电接口处的插枪信号,所述插枪信号用于表征向所述车辆中的电池簇充电,并确定所述车辆中的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值;
确定具有最小电压值的电池簇为第三电池组,并向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充电指令,所述第二充电指令用于指示向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充电;
在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充电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每一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
向实时差值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值的电池簇,发送第三充电指令,所述第三充电指令用于指示向所述电池簇充电,所述实时差值为所述每一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二充电指令,包括:
向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发送第四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分系统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主回路开关进行闭合,以向所述第三电池组中的电池簇进行充电。
9.一种并联电池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控制板,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获取车辆的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车辆中的电池簇进行放电,并确定所述车辆中的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所述每一电池簇的电压差值为所述每一电池簇的初始电压值与所述车辆中的具有最大初始电压值的电池簇的初始电压值之间的差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电池簇为第一电池组,并向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发送第一放电指令,所述第一放电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放电;第二电池组包括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电池簇,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放电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簇实时电压值;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实时电压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实时电压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簇,发送第一充电指令,其中,所述实时电压差值为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与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簇的实时电压值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一充电指令用于指示向所述第二电池组预充电。
10.一种电池系统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控制板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系统控制板、以及多个电池簇,所述电池系统控制板与所述多个电池簇中的每一电池簇连接。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095805.3A 2022-01-26 2022-01-26 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控制板 Pending CN1144988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5805.3A CN114498834A (zh) 2022-01-26 2022-01-26 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控制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5805.3A CN114498834A (zh) 2022-01-26 2022-01-26 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控制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8834A true CN114498834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77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5805.3A Pending CN114498834A (zh) 2022-01-26 2022-01-26 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控制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883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3311A (zh) * 2022-11-30 2023-03-21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4041256A1 (zh) * 2022-08-24 2024-02-29 广州疆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的并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1256A1 (zh) * 2022-08-24 2024-02-29 广州疆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的并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33311A (zh) * 2022-11-30 2023-03-21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4360B (zh) 能够进行高速单体平衡和节能的充电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US10742044B2 (en) Equalizat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circuit for power battery
CN114498834A (zh) 并联电池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控制板
CN112039157A (zh) 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0783989A (zh) 一种电池组并联工作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094676B (zh) 一种笔记本电池充电管理方法、系统
CN113922437B (zh) 可远程控制的锂电池无环流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276181A (zh) 电池组的并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10601A1 (zh) 一种并联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24190A (zh) 电池簇并入并出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设备
CN114583771A (zh) 一种电池包并联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6797132A (zh) 电池充电方法、充电系统、充电器及电池
CN104103860A (zh) 控制智能电池自检的方法、电池控制器及智能电池
CN112701746B (zh) 电池的均衡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3415196B (zh) 车辆充电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7353432B (zh) 电量均衡电路、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811138A (zh) 高压电池预充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4285102A (zh) 一种电流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317050A (zh) 一种锂电池箱并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614066A (zh) 电池系统、环流抑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800431A (zh) 一种通过ip协议对电池的控制方法、系统
CN116749831A (zh) 一种电池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395118A (zh) 电池包充电平衡控制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及介质
CN116365654A (zh) 电池管理系统充放电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5378072A (zh) 充电平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