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6450A - 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6450A
CN114496450A CN202111195794.8A CN202111195794A CN114496450A CN 114496450 A CN114496450 A CN 114496450A CN 202111195794 A CN202111195794 A CN 202111195794A CN 114496450 A CN114496450 A CN 114496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terminal portion
core
wind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57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川一彰
尾崎俊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yo Parts I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Parts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Parts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yo Parts I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96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64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76Forming taps or terminals while winding, e.g. by wrapping or soldering the wire onto pins, or by directly forming terminals from the wi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 H01F5/0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coils, e.g. l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将外部连接用的端子部的结构等最优化的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线圈装置(10)具备:线圈(12),由被卷绕形成的导线构成;芯(11),具有将线圈(12)卷绕的卷绕部(17);底座(13),将芯(11)固定;以及端子部(19),与线圈(12)电连接。此外,端子部(19)具有与线圈(12)的下侧末端(124)等连接并配置在前方侧的第1前方侧端子部(191)等、以及与线圈(12)的上侧末端(123)等连接并配置在后方侧的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等。进而,第1前方侧端子部(191)等与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等长度不同。

Description

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具有外部连接用的端子部的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线圈装置被作为噪声滤波器等电子零件使用。
图8(A)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噪声滤波器10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8(B)是表示噪声滤波器100的结构的立体图。
参照图8(A)及图8(B),噪声滤波器100具有台座102、被固定在台座102上的磁性芯101和卷绕在磁性芯101上的绕线104。这里,在磁性芯101上卷绕着2个绕线104。
如图8(A)所示,通过将绕线104的下端附近成形为直线状,形成下方端部105,通过将绕线104的上端附近成形为直线状,形成上方端部106。
在台座102的下端的四角,配置有4个导电性针103。导电性针103是作为安装噪声滤波器100时的端子的部位。
磁性芯101在作为扁平线的绕线104被扁立卷绕的状态下被固定到台座102上。此外,下方端部105被钎焊熔接到配置于台座102的前方侧的导电性针103上。另一方面,上方端部106被钎焊熔接到配置于台座102的后方侧的导电性针103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101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的结构的噪声滤波器100中,从其结构及制造方法的观点,还有改善的余地。
具体而言,如图8(B)所示,在作为绕线104的末端的下方端部105和上方端部106,长度不同。即,被从绕线104的上端引绕到下方的上方端部106被形成为比下方端部105长。由此,上方端部106的引绕工序等并不简单。
此外,为了使较长的上方端部106成为直线状,需要将弯曲为圆弧状的绕线104解绕的成形作业,有制造工序变复杂且制造成本上升的课题。
进而,上方端部106及下方端部105与导电性针103的临时连接通过卷绕来进行,但是有将扁平线卷绕到导电性针103上的作业并不简单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外部连接用的端子部的结构等优化的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以下,记载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另外,在以下记载的各技术方案中采用的构成要素能够尽可能以任意的组合采用。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或者技术的特征并不限定于以下记载,而基于在说明书整体及附图中记载者、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这些记载能够掌握的发明思想来识别。
关于线圈装置的本发明的第1的技术方案具备:线圈,具有由被卷绕形成的导线构成的线圈部;芯,具有卷绕上述线圈的卷绕部;底座,将上述芯固定;以及端子部,与上述线圈电连接;上述端子部具有与上述线圈的下侧末端连接并配置在前方侧的前方侧端子部、以及与上述线圈的上侧末端连接并配置在后方侧的后方侧端子部;上述前方侧端子部和上述后方侧端子部长度不同。
此外,在关于线圈装置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中,上述底座具有台座和背面板;上述芯沿着上述背面板被固定在上述台座上;从上述线圈的上述线圈部到上述后方侧端子部的上述上侧末端的长度是上述线圈的上述线圈部的外周长的一半以下。
此外,在关于线圈装置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中,上述后方侧端子部插通在上述底座的上述背面板的内部。
此外,在关于线圈装置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中,上述卷绕部被形成为直线状;上述线圈将扁平线扁立卷绕而构成。
此外,在关于线圈装置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中,上述端子部具有铅直部和水平部;上述线圈的末端将上述水平部与上述底座之间插通。
此外,在关于线圈装置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中,上述端子部的上述水平部与上述底座的背面板对置。
此外,在关于线圈装置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中,上述芯是具有直线状的第1卷绕部及第2卷绕部的没有接缝的闭磁芯;上述线圈具有被卷绕在上述第1卷绕部上的第1线圈和被卷绕在上述第2卷绕部上并且卷绕方向与上述第1线圈相反的第2线圈;上述前方侧端子部具有与上述第1线圈的下侧末端连接的第1前方侧端子部、以及与上述第2线圈的下侧末端连接的第2前方侧端子部;上述后方侧端子部具有与上述第1线圈的上侧末端连接的第1后方侧端子部、以及与上述第2线圈的上侧末端连接的第2后方侧端子部。
此外,关于线圈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本发明的第1的技术方案是制造线圈装置的方法,所述线圈装置具备:线圈,具有由被卷绕形成的导线构成的线圈部;芯,具有卷绕上述线圈的卷绕部;底座,将上述芯固定;以及端子部,与上述线圈电连接;上述端子部具有与上述线圈的下侧末端连接并配置在前方侧的前方侧端子部、以及与上述线圈的上侧末端连接并配置在后方侧的后方侧端子部;上述前方侧端子部和上述后方侧端子部长度不同;该方法具备:准备卷绕着上述线圈的上述芯、以及装入有上述前方侧端子部及上述后方侧端子部的上述底座的工序;将上述芯向上述底座装入的工序;以及将上述前方侧端子部及上述后方侧端子部与上述线圈电连接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装置,通过前方侧端子部和后方侧端子部长度不同,通过使形成得较长的端子部延伸到线圈的端部,能够提高前方侧端子部及后方侧端子部与线圈端部的连接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装置,通过线圈的上侧末端的长度为线圈部的外周长的一半以下,能够使上侧末端变短,能够不需要用来将线圈的上侧末端解绕的成形作业。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装置,通过将后方侧端子部插通底座的背面板的内部,能够将形成得比较长的后方侧端子部用背面板保护。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装置,能够简单地将对扁平线进行扁立卷绕而构成的线圈的末端与端子部连接,进而能够提高线圈的末端与端子部的连接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装置,通过将线圈的末端插通在端子部的水平部与底座之间,能够容易地将线圈的末端与端子部连接。进而,在线圈装置的制造工序中,通过将线圈的末端插通在端子部的水平部与底座之间而进行临时固定,能够在该状态下进行钎焊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装置,通过使端子部的水平部与底座的背面板的背面侧对置,能够提高水平部的绝缘性。进而,在将线圈的上侧末端与端子部的水平部钎焊连接时,能够通过钎焊烙铁将水平部及上侧末端推压在背面板上,能够可靠且容易地进行钎焊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装置,通过具有闭磁芯、第1线圈及第2线圈,能够作为线路滤波器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装置的制造方法,通过使前方侧端子部和后方侧端子部长度不同,使形成得较长的端子部延伸到线圈的端部,由此能够不需要为了将线圈的末端连接而解开的成形作业,能够使线圈的连接作业简略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图,图1(A)是从前方观察线圈装置的立体图,图1(B)是从后方观察线圈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图,是表示线圈卷绕后的芯及线圈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底座的图,图3(A)是从前方观察底座的立体图,图3(B)是从后方观察底座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图,图4(A)是表示第2线圈的上侧末端与第2后方侧端子部的水平部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第2线圈的下侧末端与第2前方侧端子部的水平部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图,是表示作为线圈的端部的上侧末端的线长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图,图6(A)、图6(B)、图6(C)及图6(D)是表示端子部的连接部处的底座的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图,是表示底座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有关背景技术的线圈装置的图,图8(A)是分解立体图,图8(B)是立体图。
标号说明
10…线圈装置;11…芯;12…线圈;121…第1线圈;122…第2线圈;123…上侧末端;124…下侧末端;125…上侧末端;126…下侧末端;127…线圈部;128…线圈部;13…底座;131…台座;132…背面板;133…突出部;134…挖空部;135…对置面;136…突起部;137…凹状部;138…左方支承部;139…右方支承部;17…卷绕部;171…第1卷绕部;172…第2卷绕部;19…端子部;191…第1前方侧端子部;192…第2前方侧端子部;193…第1后方侧端子部;194…第2后方侧端子部;195…铅直部;196…水平部;197…铅直部;198…水平部;100…噪声滤波器;101…磁性芯;102…台座;103…导电性针;104…绕线;105…下方端部;106…上方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0及其制造方法。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原则上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A)是从前方观察线圈装置10的立体图,图1(B)是从后方观察线圈装置10的立体图。
参照图1(A)及图1(B),线圈装置10主要具有芯11、线圈12、底座13和端子部19。线圈装置10例如可以作为线路滤波器、噪声滤波器、共模噪声滤波器、变压器等使用。此外,线圈装置10是相对于安装基板等的安装面安装的安装零件。作为线圈装置10的安装构造,可以采用插入或钎焊熔接等。进而,如后述那样,第1线圈121及第2线圈122相对于线圈装置10的安装面大致垂直地卷绕着导线。
芯11从前方观察呈大致矩形的框形状。作为芯11的材料,可以采用非晶合金、硅钢板、铁素体等磁性体。芯11的详细情况参照图2在后面叙述。
线圈12由卷绕形成的导线构成。具体而言,线圈12将扁平线扁立卷绕而构成。构成线圈12的导线的表面被用较薄的树脂膜(例如由聚氨酯树脂构成的膜)覆盖。这里,线圈12由第1线圈121及第2线圈122构成,其详细情况参照图2在后面叙述。
底座13是构成为能够将芯11固定的、由合成树脂等形成的部件,其结构等参照图3在后面叙述。
端子部19与线圈12电连接,是配置在线圈装置10的下端的连接机构。端子部19是将由铜及铝等形成的导线弯折加工而成的。具体而言,端子部19具有与第1线圈121的下侧末端126连接的第1前方侧端子部191、与第2线圈122的下侧末端124连接的第2前方侧端子部192、与第1线圈121的上侧末端125连接的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以及与第2线圈122的上侧末端123连接的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这些各端子部的详细情况参照图4等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前方侧端子部191及第2前方侧端子部192和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及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长度不同。这里,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及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被形成为比第1前方侧端子部191及第2前方侧端子部192长。通过这样,如后述那样,能够使第1线圈121及第2线圈122的上方侧的末端变短。该事项参照图2在后面叙述。
图2是表示芯11及线圈12的立体图。
芯11是作为卷绕部17而具有直线状的第1卷绕部171及第2卷绕部172的没有接缝的闭磁芯。第1卷绕部171及第2卷绕部172在这里相对于未图示的线圈装置10的安装面大致垂直。
线圈12具有被卷绕在第1卷绕部171上的第1线圈121、以及被卷绕在第2卷绕部172上并且卷绕方向与第1线圈121相反的第2线圈122。在第1线圈121和第2线圈122中,导线的截面形状(导体宽度、导体厚度)及匝数相同。通过这样,能够将包括第1线圈121及第2线圈122的线圈装置10如上述那样作为噪声滤波器等使用。此外,线圈部127及线圈部128在这里相对于未图示的线圈装置10的安装面大致垂直。
第1线圈121具有由卷绕在第1卷绕部171上的导线构成的线圈部127、将线圈部127的上端部分的导线解绕的上侧末端125、以及将线圈部127的下端部分的导线解绕的下侧末端126。
第2线圈122具有由卷绕在第2卷绕部172上的导线构成的线圈部128、将线圈部128的上端部分的导线解绕的上侧末端123、以及将线圈部128的下端部分的导线解绕的下侧末端124。另外,线圈部127及线圈部128具有大致相同的外径、外周长。
图3(A)是从前方观察底座13的立体图,图3(B)是从后方观察底座13的立体图。
参照图3(A),底座13具有台座131和背面板132。图2所示的芯11在台座131上沿着背面板132被固定。
突出部133通过使背面板132的前表面中央部朝向前方突出以使其沿着上下方向为纵长而形成。突出部133被嵌入在上述芯11的中央开口中。
挖空部134通过使背面板132的前表面部分地大致以椭圆形凹陷而形成。这里,在背面板132的前表面中,在左方上部、右方上部及中央下部形成有挖空部134。通过形成挖空部134,能够减少底座13的制造所需要的树脂量,实现低成本化。
左方支承部138及右方支承部139是将台座131的左右方向两端向上方向突出的部位。左方支承部138及右方支承部139的内部侧面呈适应于芯11的形状的曲面。通过左方支承部138及右方支承部139,能够在左右方向上保持上述的芯11。
参照图3(B),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及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的垂直延伸的部分(参照图4(A)后述的铅直部195)将底座13的背面板132的内部插通。通过这样,能够由底座13将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及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牢固地支承,能够确保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及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的绝缘。
图4(A)是表示第2线圈122的上侧末端123与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的水平部196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第2线圈122的下侧末端124与第2前方侧端子部192的水平部198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参照图4(A),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由铅直部195和水平部196构成。换言之,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的中途部分被弯折加工为大致直角。铅直部195的下端从底座13的下端向下方露出。此外,水平部196与底座13的背面板132的后表面(对置面135)对置。此外,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与上述的第1前方侧端子部191等相比被形成得较长。由此,能够将作为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的上端的水平部196配置在第2线圈122的上端附近,使上侧末端123的线长变短。
第2线圈122的上侧末端123被插通或夹持在水平部196与背面板132的背面之间。此外,上侧末端123与水平部196的连接部分在这里被用未图示的钎焊熔接。上侧末端123被插通或夹持的结构参照图6及图7在后面叙述。
通过这样,能够将上侧末端123与水平部196牢固地连接。进而,由于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的水平部196被配置在第2线圈122的上端部的附近,所以能够使上侧末端123变短为与后述的下侧末端124相同的程度。此外,图1(B)所示的第1线圈121的上侧末端125与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的连接构造和图4(A)所示的连接构造是同样的。
参照图4(B),第2前方侧端子部192具有铅直部197和水平部198。此外,在水平部198与台座131的前表面(对置面135)之间,夹持或插通着第2线圈122的下侧末端124。进而,水平部198与下侧末端124的连接部分在这里被用未图示的钎焊熔接。这样的连接构造关于图1(A)所示的第1前方侧端子部191及第1线圈121的下侧末端126也是同样的。
图5是表示上侧末端123的线长的一例的图。将第2线圈122的上端解绕的上侧末端123的长度L11优选的是线圈部128的外周长L10的一半以下。这里,上侧末端123的长度L11,是从第2线圈122的解绕部分P1到上侧末端123与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的水平部196连接的部分P2的长度。该长度是和线圈部128的上端附近的第2卷绕部172的端面与水平部196的距离L13大致相同的长度。
该事项关于其他的末端即上侧末端125、下侧末端124及下侧末端126是同样的。通过这样,能够使解绕的长度变短以使上侧末端123等成为大致直线状,能够将制造工序简略化而降低制造成本。
更优选的是,通过使将第2线圈122的上端解绕的上侧末端123的长度L11成为线圈部128的外周长L10的1/3以下,能够使该效果变得显著。该事项关于其他的末端即上侧末端125、下侧末端124及下侧末端126是同样的。
图6(A)、图6(B)、图6(C)及图6(D)是表示各端子的水平部与底座13的水平部的对置面135的关联结构的各形态的图。在图6的各图中,用对置面135与各水平部之间夹持图4所示的各上侧末端及各下侧末端。
参照图6(A),底座13前表面的对置面135与水平部198被设为大致平行。对置面135和水平部198的距离L12被设为图4(B)所示的下侧末端124的宽度(厚度)的同等以下。通过这样做,能够用对置面135与水平部198之间夹持下侧末端126。
参照图6(B),这里底座13前表面的对置面135相对于水平部198倾斜。具体而言,对置面135是朝向作为左右方向外侧的左方向后方倾斜的倾斜面。通过这样,能够用作为倾斜面的对置面135与水平部198之间适当地夹持下侧末端126。
参照图6(C),这里通过使面向水平部196的部分的对置面135部分地朝向后方突出而形成突起部136。突起部136既可以形成为点状,也可以形成为沿着左右方向连续地细长地延伸的线状。突起部136的突端既可以配置在水平部196的附近,也可以与水平部196接触。通过这样,能够用突起部136与水平部196之间更牢固地夹持图4(A)所示的上侧末端123。
参照图6(D),这里通过使面对于水平部196的部分的对置面135朝向前方凹陷而形成凹状部137。通过这样,上侧末端125在水平部196与凹状部137之间在弯曲的状态下被夹持,所以能够将上侧末端125更牢固地夹持。
图6(A)至图6(D)所示的结构能够对图1所示的全部的连接部应用。即,能够应用于图1(A)所示的下侧末端124与第2前方侧端子部192的连接构造、下侧末端126与第1前方侧端子部191的连接构造、图1(B)所示的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与上侧末端125的连接构造、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与上侧末端123的连接构造。
参照图7,说明将水平部198与下侧末端126连接的部分的其他形态。这里,底座13前表面的对置面135与水平部198的后面的距离L12被设为比下侧末端126的宽度(厚度)长。通过这样,下侧末端126被插通到对置面135与水平部198之间。如果是这样的结构,也通过用钎焊熔接,能够将水平部198与下侧末端126电连接并将下侧末端126的位置固定。此外,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在制造工序中,下侧末端126也通过被插通到对置面135与水平部198之间而能够临时固定。
基于图1至图4,一边也参照上述的各图,一边说明具有图1等所示的结构的线圈装置10的制造方法。
参照图2,在芯11上卷绕着第1线圈121及第2线圈122。此外,在第1线圈121的上端及下端,通过将导线解绕而形成上侧末端125及下侧末端126。在第2线圈122的上端及下端上,通过将导线解绕而形成有上侧末端123及下侧末端124。
芯11被从前方装入到图3(A)所示的底座13中。此时,底座13的突出部133被插入到芯11的中央开口中。此外,芯11的下端部被左方支承部138及右方支承部139从左右方向外侧支撑。此外,在底座13上,预先组装着用来连接线圈12的各末端的端子部19,在各端子的各水平部(196、198)与底座的对置面135之间设有规定的间隔。
参照图4(B),将下侧末端124夹持或插通在第2前方侧端子部192的水平部198与台座131的前表面之间,将水平部198及下侧末端124用钎焊烙铁推抵,使将下侧末端124的周围覆盖的树脂膜熔融,进而进行钎焊熔接。由此,将下侧末端124与水平部198电连接。此外,通过同样的工序,将图1(A)所示的第1前方侧端子部191的水平部198与下侧末端126电连接。
参照图1(B),与上述的第2前方侧端子部192的水平部198的情况同样,将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的水平部196与上侧末端123连接。进而,将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的水平部196与上侧末端125连接。
通过上述工序,制造出图1所示的线圈装置10。
通过上述的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以下这样的主要的效果。
参照图1(B),根据本发明的线圈装置10,通过使第1前方侧端子部191及第2前方侧端子部192与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及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的长度不同,使较长地形成的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及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延伸到线圈12的上端附近。由此,参照图4(A),能够使上侧末端123变短,能够提高连接可靠性。进而,由于在将第2线圈122的上侧末端123与水平部196连接后,不需要对水平部196施以端子弯曲等的后加工,所以通过省去这些作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参照图5,还通过线圈12的上侧末端123的长度为线圈部128的外周长的一半以下,能够使上侧末端123变短,能够使将线圈12的上侧末端123解绕的成形作业简单化或不再需要。
参照图3(B),还通过将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及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插通在底座13的背面板132的内部,能够将形成得比较长的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及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用背面板132保护并提高绝缘性。
参照图1(A),还能够将对扁平线进行扁立卷绕而构成的第1线圈121及第2线圈122的末端与第1前方侧端子部191或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简单地连接,能够提高连接可靠性。
参照图4(A),还通过将第2线圈122的上侧末端123夹在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的水平部196与底座13之间,能够将上侧末端123和端子部19牢固地连接。进而,在线圈装置10的制造工序中,通过将上侧末端123夹持或插通在水平部196与底座13之间而进行临时固定,能够在该状态下进行钎焊连接。
参照图4(A),还通过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的水平部196与底座13的背面板132对置,能够提高水平部196的绝缘性。进而,在将上侧末端123与水平部196钎焊连接时,能够用钎焊烙铁将水平部196及上侧末端123推压在背面板132上,能够可靠且容易地进行钎焊连接。
参照图1(A),还通过具有闭磁芯、第1线圈121及第2线圈122,能够作为线路滤波器使用。
参照图1(B),还通过在制造方法中使较长地形成的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及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延伸到线圈12的上端附近,能够不需要将线圈12的端部为了连接而解开的成形作业,能够使线圈12的连接构造及连接作业简略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中变更。此外,上述的各形态能够相互组合。
例如,参照图3(B),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及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插通在底座13的背面板132的内部,但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构造将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及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装入到背面板132上。例如,也可以在背面板132的背面上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状区域,将第1后方侧端子部193及第2后方侧端子部194嵌入到该槽状区域中。
进而,参照图1(A),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芯11而采用矩形状芯,但作为芯11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芯,例如,作为芯11也可以采用环状芯。此外,也可以仅设计1个线圈作为电感使用。

Claims (11)

1.一种线圈装置,具备:
线圈,具有由被卷绕形成的导线构成的线圈部;
芯,具有卷绕上述线圈的卷绕部;
底座,将上述芯固定;以及
端子部,与上述线圈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子部具有与上述线圈的下侧末端连接并配置在前方侧的前方侧端子部、以及与上述线圈的上侧末端连接并配置在后方侧的后方侧端子部;
上述前方侧端子部和上述后方侧端子部长度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座具有台座和背面板;
上述芯沿着上述背面板被固定在上述台座上;
从上述线圈的上述线圈部到上述后方侧端子部的上述上侧末端的长度是上述线圈的上述线圈部的外周长的一半以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方侧端子部插通在上述底座的上述背面板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卷绕部被形成为直线状;
上述线圈将扁平线扁立卷绕而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芯是具有直线状的第1卷绕部及第2卷绕部的没有接缝的闭磁芯;
上述线圈具有被卷绕在上述第1卷绕部上的第1线圈和被卷绕在上述第2卷绕部上并且卷绕方向与上述第1线圈相反的第2线圈;
上述前方侧端子部具有与上述第1线圈的下侧末端连接的第1前方侧端子部、以及与上述第2线圈的下侧末端连接的第2前方侧端子部;
上述后方侧端子部具有与上述第1线圈的上侧末端连接的第1后方侧端子部、以及与上述第2线圈的上侧末端连接的第2后方侧端子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座具有台座和背面板;
上述芯沿着上述背面板被固定在上述台座上;
从上述线圈的上述线圈部到上述后方侧端子部的上述上侧末端的长度是上述线圈的上述线圈部的外周长的一半以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方侧端子部插通在上述底座的上述背面板的内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卷绕部被形成为直线状;
上述线圈将扁平线扁立卷绕而构成。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子部具有铅直部和水平部;
上述线圈的末端插通上述水平部与上述底座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子部的上述水平部与上述底座的背面板对置。
11.一种制造线圈装置的方法,所述线圈装置具备:
线圈,具有由被卷绕形成的导线构成的线圈部;
芯,具有卷绕上述线圈的卷绕部;
底座,将上述芯固定;以及
端子部,与上述线圈电连接;
上述端子部具有与上述线圈的下侧末端连接并配置在前方侧的前方侧端子部、以及与上述线圈的上侧末端连接并配置在后方侧的后方侧端子部;
上述前方侧端子部和上述后方侧端子部长度不同;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备:
准备卷绕着上述线圈的上述芯、以及装入有上述前方侧端子部及上述后方侧端子部的上述底座的工序;
将上述芯向上述底座装入的工序;以及
将上述前方侧端子部及上述后方侧端子部与上述线圈电连接的工序。
CN202111195794.8A 2020-10-28 2021-10-14 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44964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0590A JP2022071555A (ja) 2020-10-28 2020-10-28 コイル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0-180590 2020-10-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6450A true CN114496450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91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5794.8A Pending CN114496450A (zh) 2020-10-28 2021-10-14 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71555A (zh)
CN (1) CN114496450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71555A (ja) 202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1211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coil
EP1752997B1 (en) Inductor
US10163559B2 (en) Coil component
JP2015015492A (ja) 表面実装磁性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32167B2 (ja) チップコイルおよびチップコイルを実装した基板
CN101202159A (zh) 卧式小型线圈部件和其线圈末端的连接方法
CN107039769B (zh) 一种天线装置以及该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US11776742B2 (en) Coil component
JP4490698B2 (ja) チップコイル
CN111128513B (zh) 线圈部件和电子器件
US20090146768A1 (en) Magnetic device unit and fixing component thereof
CN114496450A (zh) 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869704B2 (en) Coil device
JP4983389B2 (ja) コイル部品
JP2021048321A (ja) インダクタ部品
JP3699442B2 (ja) ソレノイド
JP7490346B2 (ja) コイル装置
JP7027731B2 (ja) コイル
CN114496451A (zh) 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246028A1 (ja) ノイズフィルタ及び電源装置
JP2009038173A (ja) 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798551B2 (ja) フィルタ部品
US20210166862A1 (en) Coil device
CN117877867A (zh) 线圈装置
US20230290558A1 (en) Coi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