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8460A - 驱动器、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器、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8460A
CN114488460A CN202011531161.5A CN202011531161A CN114488460A CN 114488460 A CN114488460 A CN 114488460A CN 202011531161 A CN202011531161 A CN 202011531161A CN 114488460 A CN114488460 A CN 114488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recognition
optical
imaging lens
equal
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11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昱辰
周明达
翁梁杰
张明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an Digi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Digi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Digi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Digit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88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84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G02B7/30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using parallactic triangle with a base line
    • G02B7/32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using parallactic triangle with a base line using active means, e.g. light emit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2Lateral adjustment of le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2Motion detection based on additional sensors, e.g. acceleration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3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a processor, e.g. controlling the readout of an image memo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achieving an enlarged field of view, e.g. panoramic image cap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03B2205/0038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by displacing the image plane with respect to the optic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驱动器、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所述驱动器用以驱动成像镜头。驱动器包含框架部、承接部、驱动部、光学辨识结构以及液体。框架部用以收纳成像镜头。承接部设置于框架部,用以承接成像镜头,且用以提供成像镜头相对于框架部移动的自由度。驱动部用以驱动成像镜头移动。光学辨识结构设置于部分的框架部、承接部或驱动部。光学辨识结构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光学辨识单元相邻地排列,且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包含第一光学辨识面。液体设置于光学辨识结构。液体与相邻于光学辨识结构的成像镜头、框架部、承接部或驱动部实体接触。所述取像装置具有上述驱动器,并且所述电子装置具有上述取像装置。

Description

驱动器、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器、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驱动器及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更加精进,使得电子感光元件性能可容纳更多的像素,因此,具备高成像品质的光学镜头俨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外,需要驱动器来驱动光学镜头,使光学镜头达成对焦及光学防抖动等效果。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配备驱动器与光学镜头的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驱动器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样化。
然而,驱动器以多个元件组成,这些元件大多因为节省空间等需求而被紧凑地组装在一起,而点胶工艺经常被使用于接合驱动器中的相邻元件。这将导致在点胶工艺中,容许误差会大幅降低到很小的范围,进而造成点胶工艺的困难度大幅提升。因此,如何改良驱动器的结构,以供精确地点胶,已成为目前光学领域的重要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揭露一种驱动器、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有助于在点胶工艺中能够被光学辨识系统检测而及时回馈当下的点胶状况,借以得到具有良好粘着状态组装元件的驱动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器,用以驱动一成像镜头。驱动器包含一框架部、一承接部、一驱动部、一光学辨识结构以及一液体。框架部用以收纳成像镜头。承接部设置于框架部,承接部用以承接成像镜头,且承接部用以提供成像镜头相对于框架部移动的至少一自由度。驱动部用以驱动成像镜头沿所述至少一自由度的方向移动。光学辨识结构设置于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其中一者的一部分,且光学辨识结构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所述多个光学辨识单元相邻地排列。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液体设置于光学辨识结构,且液体与相邻于光学辨识结构的成像镜头、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其中一者实体接触。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所述多个第一光学辨识面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1[平方毫米]≤A≤0.5[平方毫米];以及
0.03[毫米]≤D≤1.0[毫米]。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器,用以驱动一成像镜头。驱动器包含一框架部、一承接部、一驱动部、一光学辨识结构以及一液体。框架部用以收纳成像镜头。承接部设置于框架部,承接部用以承接成像镜头,且承接部用以提供成像镜头相对于框架部移动的至少一自由度。驱动部用以驱动成像镜头沿所述至少一自由度的方向移动。光学辨识结构用以设置于成像镜头,光学辨识结构朝向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至少其中一者的一部分,且光学辨识结构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所述多个光学辨识单元相邻地排列。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液体设置于光学辨识结构,且液体与相邻于光学辨识结构的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其中一者实体接触。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所述多个第一光学辨识面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1[平方毫米]≤A≤0.5[平方毫米];以及
0.03[毫米]≤D≤1.0[毫米]。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包含上述驱动器与成像镜头。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上述取像装置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
当A满足上述条件时,可使第一光学辨识面具有足够的面积范围,以利于被光学辨识系统检测。
当D满足上述条件时,可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光学辨识面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范围,以利于被光学辨识系统分辨。
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驱动器搭配成像镜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的PP区域中光学辨识结构经设置液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绘示图2的成像镜头的光学辨识结构的QQ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绘示图1的驱动器搭配成像镜头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绘示图4的成像镜头的RR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绘示图5的成像镜头的光学辨识结构经设置液体的示意图。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驱动器搭配成像镜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绘示图7的部分的驱动器的SS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绘示图7的部分的驱动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0绘示图9的部分的驱动器的TT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绘示图10的部分的驱动器的光学辨识结构经设置液体的示意图。
图12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驱动器搭配成像镜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3绘示图12的部分的驱动器的UU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绘示图13的部分的驱动器的光学辨识结构经设置液体的示意图。
图15绘示图13的部分的驱动器的光学辨识结构经设置液体后与其他部分的驱动器的接合示意图。
图16绘示图12的成像镜头的正视示意图。
图17绘示图12的成像镜头的侧视示意图。
图18绘示图12的成像镜头的后视示意图。
图19绘示图18的成像镜头的VV区域中光学辨识结构经设置液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0绘示图12的成像镜头的光学辨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2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3绘示图22的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图24绘示图22的电子装置的系统方块图。
图25绘示图22的电子装置以介于11mm至14mm之间的等效焦距所撷取到的影像示意图。
图26绘示图22的电子装置以介于22mm至30mm之间的等效焦距所撷取到的影像示意图。
图27绘示图22的电子装置以介于100mm至150mm之间的等效焦距所撷取到的影像示意图。
图28绘示图22的电子装置以介于400mm至600mm之间的等效焦距所撷取到的影像示意图。
图29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参数θ的示意图。
图30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立体式光学辨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1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立体式光学辨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2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立体式光学辨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3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平面式光学辨识结构的示意图。
图34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平面式光学辨识结构的示意图。
图35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平面式光学辨识结构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2、3…驱动器;
11、21、31…框架部;
11a、31a…承接部安装位;
211、311…上框架;
212…衬垫;
213、313…下框架;
12、22、32…承接部;
22a…承接部安装位;
121、321…支持元件;
222…上簧片;
223…下簧片;
224…载座;
13、23、33…驱动部;
131、231、331…线圈;
132、232、332…磁性元件;
14a、14b、24a、34a、34b、34c、TOIS、TOIS1、TOIS2、TOIS3、TOIS4、TOIS5、TOIS6…光学辨识结构;
140a、140b、240a、340a、340b、340c、TOIS1_0、TOIS2_0、TOIS3_0、TOIS4_0、TOIS5_0、TOIS6_0…光学辨识单元;
141a、141b、241a、341a、341b、341c、TOIS1_1、TOIS2_1、TOIS3_1、TOIS4_1、TOIS5_1、TOIS6_1…第一光学辨识面;
142a、142b、242a、342a、342b、342c、TOIS1_2、TOIS2_2、TOIS3_2、TOIS4_2、TOIS5_2、TOIS6_2…第二光学辨识面;
143b、243a、343a、343b、343c、TOIS1_3、TOIS4_3、TOIS5_3、TOIS6_3…第三光学辨识面;
244a、344a、344b、344c、TOIS4_4、TOIS5_4、TOIS6_4…第四光学辨识面;
345b、TOIS5_5…第五光学辨识面;
346b、TOIS5_6…第六光学辨识面;
347b、TOIS5_7…第七光学辨识面;
348b、TOIS5_8…第八光学辨识面;
349b…第九光学辨识面;
3410b…第十光学辨识面;
3411b…第十一光学辨识面;
3412b…第十二光学辨识面;
15a、15b、25a、35a、35b、35c…液体;
10、20、30…成像镜头;
10a、10b、30c…驱动部安装位;
30b…承接部安装位;
101、201、301…光轴;
102、202、302…光学元件;
103、203、303…镜筒;
204、304…成像面;
4、5a、5b、5c、5d、5e、5f、5g…取像装置;
43、IS…电子感光元件;
44…影像稳定模块;
5…电子装置;
5h…提示灯;
52…闪光灯模块;
53…对焦辅助模块;
54…影像信号处理器;
55…使用者介面;
551…拍摄按钮;
552…影像回放按键;
553…取像装置切换按键;
554…集成选单按键;
56…影像软件处理器;
57、CB…电路板;
571…连结器;
58、EC…电子元件;
581…信号发射模块;
582…存储器;
583…随机存储器;
584…陀螺仪;
585…位置定位器;
59…单晶片系统;
9…光学辨识系统;
DA…组装方向;
DCF…圆周方向;
DOB…观察方向;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FT…滤光片;
LB2…第二镜筒;
OBJ…被摄物;
OFE…光轴转折元件;
PH…定位孔;
PR…定位凸起;
A、Aap…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
A2…第二光学辨识面的面积;
A3…第三光学辨识面的面积;
A4…第四光学辨识面的面积;
A5…第五光学辨识面的面积;
A6…第六光学辨识面的面积;
A7…第七光学辨识面的面积;
A8…第八光学辨识面的面积;
A9…第九光学辨识面的面积;
A10…第十光学辨识面的面积;
A11…第十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
A12…第十二光学辨识面的面积;
D、Dap…第一光学辨识面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
ΔH…每一光学辨识单元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与第二光学辨识面在垂直于第一光学辨识面的方向上的高度差值;
θ…观察方向与光学辨识结构的夹角;
Φ…每一光学辨识单元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与第二光学辨识面的相交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附图,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器,用以驱动一成像镜头。驱动器包含一框架部、一承接部以及一驱动部。框架部用以收纳成像镜头。承接部设置于框架部,承接部用以承接成像镜头,且承接部用以提供成像镜头相对于框架部移动的至少一自由度。驱动部用以驱动成像镜头沿所述至少一自由度的方向移动。
具体来说,承接部可包含弹簧片、悬吊线、滚珠、导杆或滑块等等,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请参照图1,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驱动器1的承接部12包含球体形状的滚珠的支持元件121的示意图。请参照图7,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驱动器2的承接部22包含弹簧片形状的上簧片222与下簧片223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2,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驱动器3的承接部32包含弹簧片形状的支持元件321的示意图。
成像镜头可具有一光轴。成像镜头可包含多个光学元件以及一个镜筒。所述多个光学元件沿光轴排列。镜筒环绕光轴,且所述多个光学元件的至少其中一者收纳于镜筒。所述多个光学元件可至少包含一片透镜、一片面镜、一光轴转折元件、一遮光元件、一空间间隔元件或一固定件等等,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驱动器还包含一光学辨识结构。光学辨识结构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所述多个光学辨识单元相邻地排列。在一种实施态样中,光学辨识结构可设置于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其中一者的一部分。请参照图8,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驱动器2的承接部22的载座224上所设置的光学辨识结构24a,且光学辨识结构24a朝向承接部22的上簧片222(绘示于图7)。请参照图13,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驱动器3的框架部31的下框架313上所设置的光学辨识结构34a,且光学辨识结构34a朝向承接部32的支持元件321(绘示于图12)。在另一种实施态样中,光学辨识结构可设置于成像镜头,且光学辨识结构朝向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至少其中一者的一部分。请参照图1,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0的镜筒103上所设置的光学辨识结构14a,且光学辨识结构14a朝向其中一个驱动部13的磁性元件132。
驱动器还包含一液体。液体设置于光学辨识结构,并可朝向另一个相邻元件。液体可以是常态下处于固态或非固态。处于固态的液体可为粘着剂;借此,有利于在固化后提供将相邻元件固定的接合力。或者,处于固态的液体也可为被有机溶剂溶化的液态塑胶;借此,利用涂布有机溶剂,可将相邻元件的相邻塑胶材质表面溶化,并在经溶化的液态塑胶固化后与所述相邻元件合为一体。其中,有机溶剂可例如但不限于丙酮、丁酮、氯仿。又或者,处于非固态的液体可为润滑剂与阻尼;借此,液体可被用于延长驱动器的寿命并减少镜头移动时所产生的震动,进一步提升驱动器的稳定性。
在光学辨识结构设置于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其中一者的一部分的态样中,液体与相邻于光学辨识结构的成像镜头、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其中一者实体接触。请参照图11,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承接部22的载座224上的光学辨识结构24a上所设置的液体25a,且液体25a与上簧片222实体接触以将承接部22的上簧片222与载座224彼此接合。在光学辨识结构设置于成像镜头的态样中,液体与相邻于光学辨识结构的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其中一者实体接触。请参照图1与图2,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0的镜筒103上的光学辨识结构14a上所设置的液体15a,且液体15a与磁性元件132实体接触,以将驱动部13的磁性元件132与成像镜头10的镜筒103彼此接合。
光学辨识结构的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在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中,第一光学辨识面于一方向上可与光学辨识单元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异的光泽度。借此,有利于标示出待点胶的位置,并能及时回馈当下的点胶状况。详细来说,前述的液体可用于点胶,且液体与第一光学辨识面接触时会改变第一光学辨识面的光泽度。因此,在点胶工艺中,可通过光学辨识方法获取光学辨识结构表面上的讯息,此讯息可为液体的实际位置、填充量多寡以及流向等等,借以能在点胶工艺将当下的点胶状况与目标的点胶结果及时对照并及时修正。如此一来,可避免点胶不全或是溢胶等瑕疵发生,进一步提高点胶工艺的合格率与准确度以提升后续的组装工艺的速度,并减少液体对非点胶处的污染。其中,液体可以通过覆盖、腐蚀、改变表面微结构或染色等方式,来改变第一光学辨识面的光泽度,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0.001[平方毫米]≤A≤0.5[平方毫米]。借此,可使第一光学辨识面具有足够的面积范围,以利于被光学辨识系统检测。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0.0015[平方毫米]≤A≤0.1[平方毫米]。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0.002[平方毫米]≤A≤0.042[平方毫米]。请参照图2,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参数A的示意图。
第一光学辨识面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0.03[毫米]≤D≤1.0[毫米]。借此,可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光学辨识面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范围,以利于被光学辨识系统分辨。其中,第一光学辨识面的图形中心是指第一光学辨识面范围的几何中心。请参照图2,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参数D的示意图。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第一光学辨识面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5≤√(A)/D≤1.5。借此,可将第一光学辨识面面积及相邻两个第一光学辨识面图形中心间隔距离的无因次关系式定义为一辨识度因子,并配合适当间隔距离与面积的第一光学辨识面,以在搜集点胶填充量信息的同时,显示出液体分布状态以及流向。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0.1≤√(A)/D≤1.0。
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还可包含一第二光学辨识面,且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与第二光学辨识面相邻地排列。第一光学辨识面与第二光学辨识面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异的光泽度。其中,第一光学辨识面与第二光学辨识面可以通过不同的表面粗糙度、不同方向的表面微结构、高低差、角度差等实现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异的光泽度,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可从一观察方向检视本发明所揭露的光学辨识结构。观察方向与光学辨识结构的夹角为θ,每一光学辨识单元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与第二光学辨识面于观察方向上的光泽度差值为ΔG,其可满足下列条件:50[度]≤θ≤90[度];以及15[光泽单位]≤ΔG≤50[光泽单位]。借此,第一光学辨识面与第二光学辨识面能通过其光泽度差值,而能够被光学辨识系统辨别;原理为通过光线照射表面后,光线的反射率换算可得到该表面的光泽度,光泽度越高则代表光线越容易被该表面所反射。若θ为60度,则对应量测范围为0~1000光泽单位(Gloss Unit)。举例来说,若第一光学辨识面与第二光学辨识面分别于θ为60度的观察方向上测得的反射率为0.5%以及3%,则可得知第一光学辨识面与第二光学辨识面的光泽度为5光泽单位及30光泽单位,两者相差25光泽单位,符合上述条件式「15[光泽单位]≤ΔG≤50[光泽单位]」。其中,θ也可为85度,则对应量测范围为0~160光泽单位。请参照图29,是绘示有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学辨识结构TOIS由光学辨识系统9沿夹角为θ的观察方向DOB所观察的示意图。
下表为光学辨识系统,在50[度]≤θ≤90[度];以及15[光泽单位]≤ΔG≤50[光泽单位]的辨识环境下,可识别相同表面结构的光学辨识面在不同面积(即上述A)及不同间距(即上述D)下的实验数据,其中下表的实验数据皆可被光学辨识系统所识别,且点胶后的光学辨识面可以进一步被光学辨识系统所检测。
Figure BDA0002851710950000101
Figure BDA0002851710950000111
每一光学辨识单元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与第二光学辨识面于一方向上的粗糙度差值为ΔR,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1[微米]≤ΔR≤3.5[微米]。借此,第一光学辨识面与第二光学辨识面可通过相异的粗糙度,而产生相异的光泽度,进而能够被光学辨识系统辨别。由于在切削工艺中,可于不同方向产生相异的粗糙度,因此同样的表面在不同方向上所量测到的粗糙度会有所不同。第一光学辨识面与第二光学辨识面可通过不同的切削方向,而于同一个量测粗糙度的方向上具有相异的粗糙度,进而产生相异的光泽度。在本发明中,若未特别说明,则粗糙度皆是指「算数平均粗糙度Ra」。
每一光学辨识单元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与第二光学辨识面在垂直于第一光学辨识面的方向上的高度差值为ΔH,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01[毫米]≤ΔH≤0.1[毫米]。借此,可进一步引导液体的流动,将液体滞留于较低的光学辨识面,以提升点胶辨识的效果,并且通过光学辨识单元被液体覆盖的比例来推估液体当下的填充量。请参照图3,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参数ΔH的示意图。
每一光学辨识单元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与第二光学辨识面的相交角度为Φ,其可满足下列条件:3[度]≤Φ≤75[度]。借此,可通过改变反射观察方向光线的角度,产生表面光泽度的差异。请参照图5,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参数Φ的示意图。
框架部可具有一安装位。光学辨识结构与液体设置于安装位。相邻于光学辨识结构的成像镜头、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其中一者的一部分设置于安装位并朝向光学辨识结构。借此,可确保设置于安装位的成像镜头、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所述其中一者的所述一部分能与光学辨识结构稳固地搭接,进而提升组装品质。请参照图12与图13,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框架部31的下框架313于物侧的承接部安装位31a,且承接部32的支持元件321设置于承接部安装位31a并朝向光学辨识结构34a。
在框架部具有安装位的态样中,框架部可包含一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位于安装位。相邻于光学辨识结构的成像镜头、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其中一者具有一定位孔,且定位孔与定位凸起相对应。借此,当成像镜头、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所述其中一者通过定位孔与定位凸起接合时,将覆盖至少一部分的光学辨识结构,进而更加地提升组装品质。此外,光学辨识结构可环绕定位凸起。请参照图12与图13,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承接部安装位31a上所设置的定位凸起PR,且支持元件321具有与框架部31的定位凸起PR相对应的定位孔PH。
成像镜头可具有一安装位。光学辨识结构与液体设置于安装位。相邻于光学辨识结构的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其中一者的一部分设置于安装位并朝向光学辨识结构。借此,可确保设置于安装位的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所述其中一者的所述一部分能与光学辨识结构稳固地搭接,进而提升组装品质。请参照图12,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0的镜筒303在垂直于光轴301的方向上的驱动部安装位30c,且驱动部33的线圈331设置于驱动部安装位30c并朝向光学辨识结构34c。
在成像镜头具有安装位的态样中,成像镜头可包含一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位于安装位。相邻于光学辨识结构的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其中一者具有一定位孔,且定位孔与定位凸起相对应。借此,当框架部、承接部与驱动部的所述其中一者通过定位孔与定位凸起接合时,将覆盖至少一部分的光学辨识结构,进而更加地提升组装品质。此外,光学辨识结构可环绕定位凸起。请参照图12,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驱动部安装位30c上所设置的定位凸起PR,且线圈331具有与成像镜头30的定位凸起PR相对应的定位孔PH。
驱动部可包含一线圈以及一磁性元件。线圈与磁性元件在空间中相对设置。在框架部具有安装位的态样中,线圈与磁性元件的其中一者可设置于安装位并通过液体与框架部接合。线圈与磁性元件的另外一者可设置于成像镜头。在成像镜头具有安装位的态样中,线圈与磁性元件的其中一者可设置于安装位并通过液体与成像镜头接合。线圈与磁性元件的另外一者可设置于框架部。在本发明中,当给予线圈电流时,线圈与磁性元件之间会因为磁场间的排斥或吸引而产生作用力。借此,有利于带动成像镜头移动。此外,驱动部可包含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材料、压电(Piezoelectric)材料、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致动器等等,通过可逆的变形来带动成像镜头移动,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请参照图4,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0的驱动部安装位10b上所设置的磁性元件132,且磁性元件132通过液体15b与成像镜头10的镜筒103接合。
承接部可包含一支持元件。支持元件同时与框架部和成像镜头实体接触。在框架部具有安装位的态样中,支持元件的一部份可设置于安装位并通过液体与框架部接合。在成像镜头具有安装位的态样中,支持元件的一部份可设置于安装位并通过液体与成像镜头接合。借此,可确保框架部与成像镜头之间的连接关系。请参照图12至图15,是绘示有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框架部31的承接部安装位31a与成像镜头30的承接部安装位30b上所设置的支持元件321,支持元件321通过液体35a与框架部31的下框架313接合,且支持元件321通过液体35b与成像镜头30的镜筒303的像侧接合。
上述本发明驱动器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6,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驱动器搭配成像镜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的PP区域中光学辨识结构经设置液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绘示图2的成像镜头的光学辨识结构的QQ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绘示图1的驱动器搭配成像镜头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绘示图4的成像镜头的RR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且图6绘示图5的成像镜头的光学辨识结构经设置液体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器1用以驱动一成像镜头10。驱动器1包含一框架部11、一承接部12以及两个驱动部13。成像镜头10具有一光轴101,且成像镜头10包含多个光学元件102以及一个镜筒103。光学元件102沿光轴101排列。镜筒103环绕光轴101。光学元件102皆收纳于镜筒103。
框架部11具有一容置空间(未另标号),以供成像镜头10的镜筒103沿一组装方向DA收纳于框架部11的容置空间内。承接部12设置于框架部11。具体来说,承接部12包含四个支持元件121。支持元件121为球体形状的滚珠。框架部11具有对应球体形状的四个承接部安装位11a。承接部12的支持元件121一端用以承接成像镜头10,且承接部12的支持元件121的另一端设置于承接部安装位11a内,以同时与框架部11和成像镜头10实体接触,并用于提供成像镜头10相对于框架部11沿光轴101移动的自由度。
驱动部13在垂直于光轴101的方向与垂直于组装方向DA的方向上设置于成像镜头10的镜筒103的相对两侧。每一个驱动部13包含一线圈131以及一磁性元件132。每一个驱动部13中的线圈131与磁性元件132在空间中相对设置。
具体来说,成像镜头10具有两驱动部安装位10a、10b。驱动部安装位10a与驱动部安装位10b在垂直于光轴101的方向与垂直于组装方向DA的方向上设置于成像镜头10的镜筒103的相对两侧。磁性元件132设置于成像镜头10的驱动部安装位10a与驱动部安装位10b,而线圈131设置于框架部11对应到磁性元件132的位置。当给予线圈131电流时,线圈131与磁性元件132之间会因为磁场间的排斥或吸引而产生作用力,且驱动部13用以利用此作用力,来驱动成像镜头10沿光轴101的自由度的方向移动。
驱动器1还包含两个光学辨识结构14a、14b。光学辨识结构14a与光学辨识结构14b分别设置于驱动部安装位10a与驱动部安装位10b。光学辨识结构14a在垂直于光轴101的方向与垂直于组装方向DA的方向上朝向其中一个驱动部13的磁性元件132,而光学辨识结构14b在组装方向DA上朝向另外一个驱动部13的磁性元件132。
光学辨识结构14a为立体式光学辨识结构,其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140a。光学辨识结构14b为立体式光学辨识结构,其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140b。
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140a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141a以及一第二光学辨识面142a。第一光学辨识面141a与第二光学辨识面142a在光轴101方向与组装方向DA上相邻地排列。光学辨识单元140a在光轴101方向与组装方向DA上相邻地排列,使得光学辨识结构14a呈网格状的外观。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141a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A=9.0×10E-2[平方毫米]。
第一光学辨识面141a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D=0.6[毫米]。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141a的面积为A,第一光学辨识面141a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A)/D=0.5。
第一光学辨识面141a与第二光学辨识面142a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异的光泽度。
一观察方向与光学辨识结构14a的夹角为θ,其满足下列条件:50[度]≤θ≤90[度]。每一光学辨识单元140a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141a与第二光学辨识面142a于观察方向上的光泽度差值为ΔG,其满足下列条件:15[光泽单位]≤ΔG≤50[光泽单位]。
每一光学辨识单元140a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141a与第二光学辨识面142a在垂直于第一光学辨识面141a的方向上的高度差值为ΔH,其满足下列条件:ΔH=0.005[毫米]。
驱动器1还包含一液体15a。液体15a设置于光学辨识结构14a,并且液体15a朝向驱动部13的磁性元件132。液体15a与磁性元件132实体接触,以将磁性元件132与成像镜头10的镜筒103彼此接合。
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140b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141b、一第二光学辨识面142b以及一第三光学辨识面143b。第一光学辨识面141b与第二光学辨识面142b在两个驱动部13的连线方向上相邻地排列,且第三光学辨识面143b在光轴101方向上与第一光学辨识面141b和第二光学辨识面142b相邻地排列。光学辨识单元140b在光轴101方向上相邻地排列。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141b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A=8.4×10E-2[平方毫米]。
每一个第二光学辨识面142b的面积为A2,其满足下列条件:A2=8.4×10E-2[平方毫米]。
每一个第三光学辨识面143b的面积为A3,其满足下列条件:A3=1.61×10E-1[平方毫米]。
第一光学辨识面141b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D=0.47[毫米]。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141b的面积为A,第一光学辨识面141b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A)/D=0.617。
第一光学辨识面141b、第二光学辨识面142b与第三光学辨识面143b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异的光泽度。
一观察方向与光学辨识结构14b的夹角为θ,其满足下列条件:50[度]≤θ≤90[度]。每一光学辨识单元140b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141b、第二光学辨识面142b与第三光学辨识面143b当中任两者于观察方向上的光泽度差值为ΔG,其满足下列条件:15[光泽单位]≤ΔG≤50[光泽单位]。
每一光学辨识单元140b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141b与第三光学辨识面143b在垂直于第一光学辨识面141b的方向上的高度差值为ΔH,其满足下列条件:ΔH=0.025[毫米]。
每一光学辨识单元140b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141b与第二光学辨识面142b的相交角度为Φ,其满足下列条件:Φ=5[度]。
驱动器1还包含一液体15b。液体15b设置于光学辨识结构14b。请参照图6,是绘示成像镜头的光学辨识结构经设置液体的示意图。当液体15b覆盖所有第三光学辨识面143b与部分第二光学辨识面142b时,则代表液体15b的给量适当。当液体15b只覆盖部分第三光学辨识面143b时,则代表液体15b的给量不足。当液体15b覆盖所有第一光学辨识面141b时,则代表液体15b的给量过度。液体15b朝向驱动部13的磁性元件132。液体15b与磁性元件132实体接触,以将磁性元件132与成像镜头10的镜筒103彼此接合。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7至图11,其中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驱动器搭配成像镜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绘示图7的部分的驱动器的SS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绘示图7的部分的驱动器的立体示意图,图10绘示图9的部分的驱动器的TT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且图11绘示图10的部分的驱动器的光学辨识结构经设置液体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器2用以驱动一成像镜头20。驱动器2包含一框架部21、一承接部22以及一驱动部23。成像镜头20具有一光轴201,且成像镜头20包含多个光学元件202以及一个镜筒203。光学元件202沿光轴201排列。镜筒203环绕光轴201。光学元件202皆收纳于镜筒203。
框架部21包含一上框架211、一衬垫212以及一下框架213。衬垫212设置于上框架211。下框架213与上框架211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未另标号),以供成像镜头20的镜筒203沿光轴201方向收纳于框架部21的容置空间内。承接部22包含一上簧片222、两个下簧片223以及一载座224。上簧片222设置于框架部21的上框架211,并设置于载座224的一侧。下簧片223设置于于框架部21的下框架213,并设置载座224的另一侧。承接部22的载座224用以承接成像镜头20,并与成像镜头20实体接触。上簧片222与下簧片223为可在光轴201方向弹性变形的弹簧片,并用以提供成像镜头20相对于框架部21沿光轴201移动的自由度。
具体来说,承接部22的载座224于物侧具有四个承接部安装位22a。承接部22包含四个定位凸起PR。定位凸起PR位于载座224的承接部安装位22a。上簧片222具有四个定位孔PH,且定位孔PH与定位凸起PR相对应。上簧片222通过定位孔PH穿过设置于承接部安装位22a上的定位凸起PR,以覆盖至少一部分的载座224。
驱动部23在垂直于光轴201的方向上设置于载座224的周围。每一个驱动部23包含一线圈231以及四个磁性元件232。每一个驱动部23中的线圈231与磁性元件232在空间中相对设置。具体来说,线圈231环绕地设置于载座224。四个磁性元件232设置于上框架211,并分别位于线圈231与上框架211四个角落之间的空间内。当给予线圈231电流时,线圈231与磁性元件232之间会因为磁场间的排斥或吸引而产生作用力,且驱动部23用以利用此作用力,来驱动成像镜头20沿光轴201的自由度的方向移动。
驱动器2与成像镜头20于像侧搭配一电子感光元件IS、多个电子元件EC以及一电路板CB。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镜头20的一成像面204上,并电性连接电子元件EC与电路板CB,以接受成像面204上的成像光信息,并将成像光信息传递给电子元件EC与电路板CB。
驱动器2还包含四个光学辨识结构24a。光学辨识结构24a设置于载座224的承接部安装位22a。光学辨识结构24a在光轴201方向上朝向承接部22的上簧片222。
每一个光学辨识结构24a为平面式光学辨识结构,其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240a。
每一个光学辨识结构24a中的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240a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241a、一第二光学辨识面242a、一第三光学辨识面243a以及一第四光学辨识面244a。第一光学辨识面241a与第二光学辨识面242a于环绕定位凸起PR的圆周方向DCF上相邻地排列。第三光学辨识面243a与第四光学辨识面244a于圆周方向DCF上相邻地排列,且较第一光学辨识面241a与第二光学辨识面242a远离定位凸起PR。也就是说,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240a中,第一光学辨识面241a、第二光学辨识面242a、第三光学辨识面243a与第四光学辨识面244a可被视为2×2的弧形矩阵排列。光学辨识单元240a沿圆周方向DCF与沿远离定位凸起PR的方向相邻地排列,使得光学辨识结构24a呈网格状的外观。此外,光学辨识结构24a也沿光轴201方向延伸并设置于部分的定位凸起PR。
最远离定位凸起PR的第一光学辨识面241a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A=1.77×10E-2[平方毫米]。
最远离定位凸起PR的第一光学辨识面241a中在圆周方向DCF上的其中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D=0.50[毫米]。此处所指的「第一光学辨识面241a中在圆周方向DCF上的其中相邻两者」,是为与定位凸起PR的几何中心实质上等距离的相邻两个第一光学辨识面241a。
最远离定位凸起PR的第一光学辨识面241a的面积为A,最远离定位凸起PR的第一光学辨识面241a中在圆周方向DCF上的其中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A)/D=0.266。
第一光学辨识面241a与第二光学辨识面242a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异的光泽度,第一光学辨识面241a与第三光学辨识面243a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泽度,且第二光学辨识面242a与第四光学辨识面244a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泽度。
一观察方向与光学辨识结构24a的夹角为θ,其满足下列条件:50[度]≤θ≤90[度]。每一光学辨识单元240a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241a与第二光学辨识面242a于观察方向上的光泽度差值为ΔG,其满足下列条件:15[光泽单位]≤ΔG≤50[光泽单位]。
驱动器2还包含四个液体25a。液体25a设置于光学辨识结构24a,并且液体25a朝向上簧片222。液体25a与上簧片222实体接触,以将承接部22的上簧片222与载座224彼此接合。如图10与图11所示,当朝向光学辨识结构24a的上簧片222通过定位孔PH与定位凸起PR接合时,仅会覆盖部分的光学辨识结构24a。如此一来,没有被上簧片222覆盖的光学辨识结构24a可用于后续点胶工艺的光学辨识。借此,可进一步提高光学辨识结构24a在被覆盖后的可辨识度,以提高点胶工艺的合格率。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12至图20,其中图12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驱动器搭配成像镜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3绘示图12的部分的驱动器的UU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绘示图13的部分的驱动器的光学辨识结构经设置液体的示意图,图15绘示图13的部分的驱动器的光学辨识结构经设置液体后与其他部分的驱动器的接合示意图,图16绘示图12的成像镜头的正视示意图,图17绘示图12的成像镜头的侧视示意图,图18绘示图12的成像镜头的后视示意图,图19绘示图18的成像镜头的VV区域中光学辨识结构经设置液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且图20绘示图12的成像镜头的光学辨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器3用以驱动一成像镜头30。驱动器3包含一框架部31、一承接部32以及两个驱动部33。成像镜头30具有一光轴301,且成像镜头30包含多个光学元件302、一个镜筒303以及一第二镜筒LB2。光学元件302沿光轴301排列,且包含一光轴转折元件OFE。镜筒303环绕光轴301,且多个光学元件302收纳于镜筒303。第二镜筒LB2设置于镜筒303的物侧,且光轴转折元件OFE收纳于第二镜筒LB2。如图12所示,光轴转折元件OFE例如为棱镜(Prism)或反射镜(Mirror),由成像镜头30物侧延伸的光轴301经过光轴转折元件OFE后会被转向90度,借以获得较高弹性的空间配置。
框架部31包含一上框架311以及一下框架313。下框架313与上框架311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未另标号),以供成像镜头30的镜筒303沿光轴301方向收纳于框架部31的容置空间内。承接部32包含两个支持元件321。支持元件321设置于框架部31的下框架313,且支持元件321同时与下框架313和成像镜头30实体接触。承接部32的支持元件321用以承接成像镜头30。支持元件321为可在光轴301方向弹性变形的弹簧片,并用以提供成像镜头30相对于框架部31沿光轴301移动的自由度。
具体来说,框架部31的下框架313于物侧具有四个承接部安装位31a。框架部31包含四个定位凸起PR。框架部31的定位凸起PR位于下框架313的承接部安装位31a。支持元件321具有四个定位孔PH,且定位孔PH与框架部31的定位凸起PR相对应。支持元件321通过定位孔PH穿过设置于承接部安装位31a上的定位凸起PR,以覆盖至少一部分的下框架313。成像镜头30于像侧具有四个承接部安装位30b。成像镜头30包含四个非圆柱形的定位凸起PR。成像镜头30的定位凸起PR位于承接部安装位30b。支持元件321的一部分设置于承接部安装位30b。
驱动部33在垂直于光轴301的方向上设置于成像镜头30的镜筒303的相对两侧。每一个驱动部33包含一线圈331以及一磁性元件332。每一个驱动部33中的线圈331与磁性元件332在空间中相对设置。
具体来说,成像镜头30具有两个驱动部安装位30c。驱动部安装位30c在垂直于光轴301的方向上设置于成像镜头30的镜筒303的相对两侧。成像镜头30包含两个定位凸起PR。成像镜头30的定位凸起PR位于驱动部安装位30c。线圈331具有两个定位孔PH,且定位孔PH与成像镜头30的定位凸起PR相对应。线圈331通过定位孔PH穿过设置于驱动部安装位30c上的定位凸起PR,而磁性元件332设置于上框架311对应到线圈331的位置。当给予线圈331电流时,线圈331与磁性元件332之间会因为磁场间的排斥或吸引而产生作用力,且驱动部33用以利用此作用力,来驱动成像镜头30沿光轴301的自由度的方向移动。
驱动器3与成像镜头30于像侧搭配一滤光片FT、一电子感光元件IS以及一电路板CB。滤光片FT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下框架313及电子感光元件IS之间,并不影响成像镜头30的焦距。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镜头30的一成像面304上,并电性连接电路板CB,以接受成像面304上的成像光信息,并将成像光信息传递给电路板CB。仅基于绘示简洁的目的,本实施例中仅有图12是绘示出通过转折的光轴301配置,本实施例其余附图仍绘示一直线的光轴301。
驱动器3还包含四个光学辨识结构34a、四个光学辨识结构34b以及两个光学辨识结构34c。光学辨识结构34a设置于下框架313的承接部安装位31a。光学辨识结构34a在光轴301方向上朝向承接部32的支持元件321。光学辨识结构34b设置于成像镜头30的承接部安装位30b。光学辨识结构34b在光轴301方向上朝向承接部32的支持元件321。光学辨识结构34c设置于成像镜头30的驱动部安装位30c。光学辨识结构34b在垂直于光轴301的方向上朝向驱动部33的线圈331。
每一个光学辨识结构34a为平面式光学辨识结构,其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340a。每一个光学辨识结构34b为平面式光学辨识结构,其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340b。每一个光学辨识结构34c为立体式光学辨识结构,其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340c。
每一个光学辨识结构34a中的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340a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341a、一第二光学辨识面342a、一第三光学辨识面343a以及一第四光学辨识面344a。第一光学辨识面341a与第二光学辨识面342a在垂直于光轴301的一个垂直方向上相邻地排列。第三光学辨识面343a与第四光学辨识面344a在垂直于光轴301的同一个垂直方向上相邻地排列,且在垂直于光轴301的另一个垂直方向上与第一光学辨识面341a和第二光学辨识面342a相邻地排列。也就是说,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340a中,第一光学辨识面341a、第二光学辨识面342a、第三光学辨识面343a与第四光学辨识面344a可被视为2×2的矩阵排列。光学辨识单元340a在垂直于光轴301的两个垂直方向上相邻地排列,使得光学辨识结构34a呈网格状的外观。
未设置于承接部安装位31a的外缘的第一光学辨识面341a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A=5.8×10E-3[平方毫米]。
未设置于承接部安装位31a的外缘的第一光学辨识面341a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D=0.15[毫米]。
未设置于承接部安装位31a的外缘的第一光学辨识面341a的面积为A,未设置于承接部安装位31a的外缘的第一光学辨识面341a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A)/D=0.5。
第一光学辨识面341a与第二光学辨识面342a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异的光泽度,第一光学辨识面341a与第三光学辨识面343a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泽度,且第二光学辨识面342a与第四光学辨识面344a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泽度。
一观察方向与光学辨识结构34a的夹角为θ,其满足下列条件:50[度]≤θ≤90[度]。每一光学辨识单元340a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341a与第二光学辨识面342a于观察方向上的光泽度差值为ΔG,其满足下列条件:15[光泽单位]≤ΔG≤50[光泽单位]。
驱动器3还包含四个液体35a。液体35a设置于光学辨识结构34a,并且液体35a朝向支持元件321。液体35a与支持元件321实体接触,以将框架部31的下框架313与承接部32的支持元件321彼此接合。如图14所示,液体35a覆盖部分的光学辨识结构34a。如此一来,可通过辨识没有被液体35a所覆盖的光学辨识结构34a的面积,来估算液体35a的填充量。如此一来,当如图15所示,朝向光学辨识结构34a的支持元件321通过定位孔PH与框架部31的定位凸起PR接合后,可避免支持元件321所覆盖的液体35a产生溢胶,以利于支持元件321通过液体35a与框架部31的下框架313彼此接合。
每一个光学辨识结构34b中的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340b包含两个第一光学辨识面341b、两个第二光学辨识面342b、一第三光学辨识面343b、一第四光学辨识面344b、一第五光学辨识面345b、一第六光学辨识面346b、一第七光学辨识面347b、一第八光学辨识面348b、一第九光学辨识面349b、一第十光学辨识面3410b、两个第十一光学辨识面3411b以及两个第十二光学辨识面3412b。每一个光学辨识结构34b呈椭圆形的外观。第一光学辨识面341b与第二光学辨识面342b于椭圆形的短轴方向上相邻地排列。第三光学辨识面343b、第四光学辨识面344b、第五光学辨识面345b与第六光学辨识面346b于椭圆形的短轴与长轴之间由承接部安装位30b上的定位凸起PR朝远离定位凸起PR的一斜向方向依序地排列。第七光学辨识面347b、第八光学辨识面348b、第九光学辨识面349b与第十光学辨识面3410b于椭圆形的短轴与长轴之间由承接部安装位30b上的定位凸起PR朝远离定位凸起PR的另一斜向方向依序地排列,并且分别相邻第三光学辨识面343b、第四光学辨识面344b、第五光学辨识面345b与第六光学辨识面346b。第十一光学辨识面3411b与第十二光学辨识面3412b于椭圆形的长轴方向上相邻地排列。也就是说,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340b可被视为四分之一个椭圆。光学辨识单元340b沿环绕定位凸起PR的圆周方向DCF相邻地排列,使得光学辨识结构34b呈椭圆形的网格状外观。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341b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A=7×10E-3[平方毫米]。
每一个第二光学辨识面342b的面积为A2,其满足下列条件:A2=7×10E-3[平方毫米]。
每一个第三光学辨识面343b的面积为A3,其满足下列条件:A3=2.2×10E-3[平方毫米]。
每一个第四光学辨识面344b的面积为A4,其满足下列条件:A4=4.1×10E-3[平方毫米]。
每一个第五光学辨识面345b的面积为A5,其满足下列条件:A5=6.1×10E-3[平方毫米]。
每一个第六光学辨识面346b的面积为A6,其满足下列条件:A6=8.1×10E-3[平方毫米]。
每一个第七光学辨识面347b的面积为A7,其满足下列条件:A7=2.2×10E-3[平方毫米]。
每一个第八光学辨识面348b的面积为A8,其满足下列条件:A8=4.1×10E-3[平方毫米]。
每一个第九光学辨识面349b的面积为A9,其满足下列条件:A9=6.1×10E-3[平方毫米]。
每一个第十光学辨识面3410b的面积为A10,其满足下列条件:A10=8.1×10E-3[平方毫米]。
每一个第十一光学辨识面3411b的面积为A11,其满足下列条件:A11=3×10E-3[平方毫米]。
每一个第十二光学辨识面3412b的面积为A12,其满足下列条件:A12=3×10E-3[平方毫米]。
第一光学辨识面341b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D=0.1[毫米]。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341b的面积为A,第一光学辨识面341b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A)/D=0.837。
第一光学辨识面341b与第二光学辨识面342b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异的光泽度,第一光学辨识面341b、第四光学辨识面344b、第六光学辨识面346b、第七光学辨识面347b、第九光学辨识面349b与第十二光学辨识面3412b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泽度,且第二光学辨识面342b、第三光学辨识面343b、第五光学辨识面345b、第八光学辨识面348b、第十光学辨识面3410b与第十一光学辨识面3411b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泽度。
一观察方向与光学辨识结构34b的夹角为θ,其满足下列条件:50[度]≤θ≤90[度]。每一光学辨识单元340b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341b与第二光学辨识面342b于观察方向上的光泽度差值为ΔG,其满足下列条件:15[光泽单位]≤ΔG≤50[光泽单位]。
驱动器3还包含至少四个液体35b。液体35b设置于光学辨识结构34b,并且液体35b朝向支持元件321。液体35b与支持元件321实体接触;液体35b可以为接合剂;借此,可将成像镜头30的镜筒303的像侧与承接部32的支持元件321彼此接合;液体35b也可为润滑剂或阻尼;借此,液体可被用于延长驱动器的寿命并减少镜头移动时所产生的震动,进一步提升驱动器的稳定性。
每一个光学辨识结构34c中的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340c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一第二光学辨识面342c、一第三光学辨识面343c以及一第四光学辨识面344c。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与第二光学辨识面342c在垂直于光轴301的方向上相邻地排列。第三光学辨识面343c与第四光学辨识面344c在垂直于光轴301的方向上相邻地排列,且在光轴301方向上与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和第二光学辨识面342c相邻地排列。也就是说,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340c中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第二光学辨识面342c、第三光学辨识面343c与第四光学辨识面344c可被视为2×2的矩阵排列。光学辨识单元340c在光轴301方向与垂直于光轴301的方向上相邻地排列,使得光学辨识结构34c呈网格状的外观。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A=4.0×10E-2[平方毫米]。
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D=0.4[毫米]。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的面积为A,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A)/D=0.5。
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与第二光学辨识面342c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异的光泽度,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与第三光学辨识面343c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泽度,且第二光学辨识面342c与第四光学辨识面344c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泽度。
一观察方向与光学辨识结构34c的夹角为θ,其满足下列条件:50[度]≤θ≤90[度]。每一光学辨识单元340c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与第二光学辨识面342c于观察方向上的光泽度差值为ΔG,其满足下列条件:15[光泽单位]≤ΔG≤50[光泽单位]。
每一光学辨识单元340c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与第二光学辨识面342c在垂直于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的方向上的高度差值为ΔH,其满足下列条件:ΔH=0.025[毫米]。并且,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与第四光学辨识面344c在垂直于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高度,而第二光学辨识面342c与第三光学辨识面343c在垂直于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高度。
驱动器3还包含至少两个液体35c。液体35c设置于光学辨识结构34c,并且液体35c朝向驱动部33的线圈331,以将线圈331与成像镜头30的镜筒303彼此接合。在设置液体35c的过程中,可通过辨识没有被液体35c所覆盖的光学辨识结构34c的面积,来估算液体35c的填充量。此外,由于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与第四光学辨识面344c在垂直于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高度,连续地相邻设置的第一光学辨识面341c与第四光学辨识面344c形成条状凸起,可有利于引导液体35c的流向。
本发明不以上述实施例的光学辨识结构为限,可视情形将上述任一种光学辨识结构更换成另一种光学辨识结构,或者也可视情形更换成下述其中一种平面式或立体式光学辨识结构。
请参照图30,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立体式光学辨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0所示,一立体式光学辨识结构TOIS1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TOIS1_0。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TOIS1_0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1_1、一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1_2以及一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1_3。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1_1与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1_2在第一方向D1上相邻地排列。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1_3与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1_1和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1_2在第二方向D2上相邻地排列,其中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一方向D1。
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1_1与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1_2于一方向上可具有相同的光泽度与相同的粗糙度。
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1_2与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1_3于一方向上可具有相异的光泽度与相同的粗糙度。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1_1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A=1.0×10E-2[平方毫米]。
每一个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1_3的面积为A3,其满足下列条件:A3=2.0×10E-2[平方毫米]。
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1_1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D=0.2[毫米]。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1_1的面积为A,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1_1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A)/D=0.5。
每一光学辨识单元TOIS1_0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1_1与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1_3在垂直于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1_1的方向上的高度差值为ΔH,其满足下列条件:ΔH=0.072[毫米]。并且,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1_1与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1_3彼此平行。
每一光学辨识单元TOIS1_0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1_1与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1_2的相交角度为Φ,其满足下列条件:Φ=36[度]。
请参照图31,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立体式光学辨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1所示,一立体式光学辨识结构TOIS2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TOIS2_0。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TOIS2_0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2_1以及一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2_2。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2_1与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2_2在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上相邻地排列,其中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一方向D1。
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2_1与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2_2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异的光泽度。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2_1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A=2.5×10E-3[平方毫米]。
每一个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1_2的面积为A2,其满足下列条件:A2=7.5×10E-3[平方毫米]。
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2_1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D=0.1[毫米]。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2_1的面积为A,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2_1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A)/D=0.5。
每一光学辨识单元TOIS2_0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2_1与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2_2在垂直于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2_1的方向上的高度差值为ΔH,其满足下列条件:ΔH=0.018[毫米]。并且,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2_1与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2_2彼此平行,且两个相邻的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2_2进一步在第二方向相D2连接。
请参照图32,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立体式光学辨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2所示,一立体式光学辨识结构TOIS3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TOIS3_0。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TOIS3_0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3_1以及一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3_2。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3_1与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3_2相邻地排列。
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3_1与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3_2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异的光泽度与相同的粗糙度。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3_1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A=1.0×10E-2[平方毫米]。
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3_1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D=0.20[毫米]。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3_1的面积为A,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3_1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A)/D=0.5。
每一光学辨识单元TOIS3_0中的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3_1与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3_2的相交角度为Φ,其满足下列条件:Φ=20[度]。
请参照图33,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平面式光学辨识结构的示意图。如图33所示,一平面式光学辨识结构TOIS4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TOIS4_0。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TOIS4_0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4_1、一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4_2、一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4_3以及一第四光学辨识面TOIS4_4。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4_1与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4_2于第一方向D1上相邻地排列。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4_3与第四光学辨识面TOIS4_4于第一方向D1上相邻地排列,且在第二方向D2上与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4_1和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4_2相邻地排列,其中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一方向D1。也就是说,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TOIS4_0中,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4_1、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4_2、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4_3与第四光学辨识面TOIS4_4可被视为2×2的矩阵排列。光学辨识单元TOIS4_0沿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相邻地排列,使得光学辨识结构TOIS4呈网格状的外观。
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4_1与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4_2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异的光泽度,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4_1与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4_3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泽度,且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4_2与第四光学辨识面TOIS4_4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泽度。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4_1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A=1.21×10E-2[平方毫米]。
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4_1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D=0.22[毫米]。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4_1的面积为A,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4_1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A)/D=0.5。
请参照图34,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平面式光学辨识结构的示意图。如图34所示,一平面式光学辨识结构TOIS5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TOIS5_0。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TOIS5_0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5_1、一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5_2、一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5_3、一第四光学辨识面TOIS5_4、一第五光学辨识面TOIS5_5、一第六光学辨识面TOIS5_6、一第七光学辨识面TOIS5_7以及一第八光学辨识面TOIS5_8。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5_1、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5_2、第七光学辨识面TOIS5_7与第八光学辨识面TOIS5_8于第一方向D1上相邻地排列。第四光学辨识面TOIS5_4、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5_3、第六光学辨识面TOIS5_6与第五光学辨识面TOIS5_5于第一方向D1上相邻地排列,且第二方向D2上与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5_1、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5_2、第七光学辨识面TOIS5_7和第八光学辨识面TOIS5_8相邻地排列,其中第二方向D2与第一方向D1的夹角为60度。从图34可看出,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5_1、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5_2、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5_3、第四光学辨识面TOIS5_4、第五光学辨识面TOIS5_5、第六光学辨识面TOIS5_6、第七光学辨识面TOIS5_7与第八光学辨识面TOIS5_8可被视为八个三角形组成一个梯形外观。光学辨识单元TOIS5_0沿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相邻地排列,使得光学辨识结构TOIS5呈网格状的外观。此外,从图34中可看出,光学辨识结构TOIS5于侧缘处还包含面积仅有光学辨识单元TOIS5_0一半的1/2光学辨识单元(未另标号),使得光学辨识结构TOIS5可如图34所示,形成矩形。
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5_1、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5_2、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5_3与第四光学辨识面TOIS5_4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异的光泽度,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5_1与第五光学辨识面TOIS5_5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泽度,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5_2与第六光学辨识面TOIS5_6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泽度,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5_3与第七光学辨识面TOIS5_7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泽度,且第四光学辨识面TOIS5_4与第八光学辨识面TOIS5_8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泽度。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5_1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A=5.2×10E-3[平方毫米]。此外,其中一个1/2光学辨识单元中的1/2第一光学辨识面(未另标号)的面积为2.6×10E-3平方毫米。
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5_1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D=0.22[毫米]。
每一个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5_1的面积为A,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5_1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A)/D=0.328。
请参照图35,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平面式光学辨识结构的示意图。如图35所示,一平面式光学辨识结构TOIS6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TOIS6_0。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TOIS6_0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6_1、一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6_2、一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6_3以及一第四光学辨识面TOIS6_4。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6_1与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6_2于圆周方向DCF上相邻地排列。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6_3与第四光学辨识面TOIS6_4于圆周方向DCF上相邻地排列,且较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6_1与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6_2靠近圆心。也就是说,每一个光学辨识单元TOIS6_0中,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6_1、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6_2、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6_3与第四光学辨识面TOIS6_4可被视为2×2的弧形矩阵排列。光学辨识单元TOIS6_0沿圆周方向DCF与沿远离圆心的方向相邻地排列,使得光学辨识结构TOIS6呈网格状的外观。
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6_1与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6_2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异的光泽度,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6_1与第三光学辨识面TOIS6_3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泽度,且第二光学辨识面TOIS6_2与第四光学辨识面TOIS6_4于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泽度。
最远离圆心的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6_1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A=3.03×10E-2[平方毫米]。
最靠近圆心的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6_1的面积为Aap,其满足下列条件:Aap=1.64×10E-2[平方毫米]。
最远离圆心的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6_1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沿圆周方向DCF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D=0.406[毫米]。
最远离圆心的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6_1与最靠近圆心的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6_1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ap,其满足下列条件:Dap=0.286[毫米]。
最远离圆心的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6_1的面积为A,最远离圆心的第一光学辨识面TOIS6_1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沿圆周方向DCF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A)/D=0.429。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21,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取像装置4为一相机模块。取像装置4包含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0、驱动器1、电子感光元件43以及影像稳定模块44。取像装置4也可改为配置上述其他实施例的成像镜头与驱动器,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取像装置4利用成像镜头10聚光产生影像,并配合驱动器1进行影像对焦,最后成像于电子感光元件43并且能作为影像资料输出。
驱动器1可具有自动对焦(Auto-Focus)功能,其驱动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微机电系统、压电系统、以及记忆金属等驱动系统。驱动器1可让成像镜头10取得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摄物于不同物距的状态下,皆能拍摄清晰影像。此外,取像装置4搭载一感光度佳及低杂讯的电子感光元件43(如CMOS、CCD)设置于成像镜头10的成像面(未绘示),可真实呈现成像镜头10的良好成像品质。
影像稳定模块44例如为加速计、陀螺仪或霍尔元件(Hall Effect Sensor)。驱动器1可搭配影像稳定模块44而共同作为一光学防手震装置(Optical ImageStabilization,OIS),通过调整成像镜头10不同轴向的变化以补偿拍摄瞬间因晃动而产生的模糊影像,或利用影像软件中的影像补偿技术,来提供电子防手震功能(ElectronicImage Stabilization,EIS),进一步提升动态以及低照度场景拍摄的成像品质。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22至图24,其中图22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3绘示图22的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的立体示意图,图24绘示图22的电子装置的系统方块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5为一移动装置,其中移动装置可以是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装置、空拍机或车用影像纪录与显示仪器等等,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电子装置5包含取像装置4、取像装置5a、取像装置5b、取像装置5c、取像装置5d、取像装置5e、取像装置5f、取像装置5g、闪光灯模块52、对焦辅助模块53、影像信号处理器54(Image SignalProcessor)、使用者介面55以及影像软件处理器56。
取像装置4、取像装置5a、取像装置5b、取像装置5c及取像装置5d是皆配置于电子装置5的同一侧。取像装置5e、取像装置5f、取像装置5g及使用者介面55是皆配置于电子装置5的另一侧,并且使用者介面55为显示装置,以使取像装置5e及取像装置5f可作为前置镜头以提供自拍功能,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取像装置5a、取像装置5b、取像装置5c、取像装置5d、取像装置5e、取像装置5f及取像装置5g皆可包含本发明的驱动器且皆可具有与取像装置4类似的结构配置。详细来说,取像装置5a、取像装置5b、取像装置5c、取像装置5d、取像装置5e、取像装置5f及取像装置5g各可包含一成像镜头、一驱动器、一电子感光元件以及一影像稳定模块。其中,取像装置5a、取像装置5b、取像装置5c、取像装置5d、取像装置5e、取像装置5f及取像装置5g的成像镜头各可包含一光学镜组、用于承载光学镜组的一镜筒以及一支持装置。
取像装置4为一广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5a为一超广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5b为一微距取像装置,取像装置5c为一望远取像装置,取像装置5d为一超望远取像装置,取像装置5e为一超广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5f为一广角取像装置,且取像装置5g为一飞时测距(Timeof Flight,ToF)取像装置。本实施例的取像装置4、取像装置5a、取像装置5b、取像装置5c与取像装置5d具有相异的视角,使电子装置5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率,以达到光学变焦的拍摄效果。举例来说,超广角取像装置5a或5e具有105度至125度的最大视角,其能达成介于11mm至14mm之间等效焦距的影像,而超广角取像装置5a或5e能被视为可提供0.5倍的放大倍率。在此情况下所拍摄到的影像可参照图25,是绘示有电子装置5以介于11mm至14mm之间的等效焦距所撷取到的影像示意图,其中所撷取到的影像包含整体教堂、周边建筑与广场上的人物。图25的影像具有较大的视角与景深,但常伴随有较大的畸变。广角取像装置4或5f具有70度至90度的最大视角,其能达成介于22mm至30mm之间等效焦距的影像,而广角取像装置4或5f能被视为可提供1倍的放大倍率。在此情况下所拍摄到的影像可参照图26,是绘示有电子装置5以介于22mm至30mm之间的等效焦距所撷取到的影像示意图,其中所撷取到的影像包含整体教堂与教堂前的人物。望远取像装置5c具有15度至30度的最大视角,其能达成介于100mm至150mm之间等效焦距的影像,而望远取像装置5c能被视为可提供5倍的放大倍率。在此情况下所拍摄到的影像可参照图27,是绘示有电子装置5以介于100mm至150mm之间的等效焦距所撷取到的影像示意图,其中所撷取到的影像包含教堂前方飞翔的鸟群。图27的影像具有较小的视角与景深,使得望远取像装置5c可用于拍摄移动目标,驱动器驱动成像镜头对目标快速且连续的自动对焦,使目标物不会因为远离对焦位置而模糊不清。超望远取像装置5d具有4度至8度的最大视角,其能达成介于400mm至600mm之间等效焦距的影像,而超望远取像装置5d能被视为可提供20倍的放大倍率。在此情况下所拍摄到的影像可参照图28,是绘示有电子装置5以介于400mm至600mm之间的等效焦距所撷取到的影像示意图,其中所撷取到的影像包含教堂尖塔上方的天使像与十字架。图28的影像具有更小的视角与景深,使得超望远取像装置5d的成像镜头更容易因抖动而失焦,因此驱动器在提供驱动力使超望远取像装置5d的成像镜头对目标物聚焦时,可同时提供修正抖动的反馈力以达成光学防抖的功效。另外,取像装置5g是可取得影像的深度信息。上述电子装置5以包含多个取像装置4、5a、5b、5c、5d、5e、5f、5g为例,但取像装置的数量与配置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当使用者拍摄被摄物OBJ时,电子装置5利用取像装置4、取像装置5a、取像装置5b、取像装置5c或取像装置5d聚光取像,启动闪光灯模块52进行补光,并使用对焦辅助模块53提供的被摄物OBJ的物距信息进行快速对焦,再加上影像信号处理器54进行影像最佳化处理,来进一步提升成像镜头10所产生的影像品质。对焦辅助模块53可采用红外线或激光对焦辅助系统来达到快速对焦。
此外,电子装置5也可利用取像装置5e、取像装置5f或取像装置5g进行拍摄。当取像装置5e、取像装置5f或取像装置5g进行拍摄时,可有一提示灯5h发光以提醒使用者电子装置5正在拍摄中。使用者介面55可采用触控屏幕或实体拍摄按钮551,配合影像软件处理器56的多样化功能进行影像拍摄以及影像处理。通过影像软件处理器56处理后的影像可显示于使用者介面55。使用者还可通过使用者介面55的影像回放按键552重播先前拍摄的影像,也可通过取像装置切换按键553以选取适合的取像装置来进行拍摄,还可通过集成选单按键554来对当下的拍摄场景进行适合的拍摄条件调整。
进一步来说,电子装置5还包含一电路板57,且电路板57承载多个电子元件58。取像装置4、5a、5b、5c、5d、5e、5f、5g通过电路板57上的连结器571电性连接电子元件58,其中电子元件58可包含一信号发射模块581,可通过信号发射模块581将影像传递至其他电子装置或是云端储存。其中,信号发射模块581可以是无线网络技术(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蓝牙模块、红外线模块、网络服务模块或上述多种信号发射的集成模块,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电子元件58也可包含存储器582、随机存储器583以储存影像信号、陀螺仪584、位置定位器585以利电子装置5的导航或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影像信号处理器54、影像软件处理器56与随机存储器583整合成一个单晶片系统59,但本发明不以此配置为限。在部分其他实施例中,电子元件也可以整合于取像装置或也可设置于多个电路板的其中一者。
本发明的驱动器1~3不以应用于移动装置为限。驱动器1~3更可视需求应用于移动对焦的系统,并兼具优良像差修正与良好成像品质的特色。举例来说,驱动器1~3可多方面应用于三维(3D)影像撷取、数字相机、移动装置、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视、网络监控设备、行车记录仪、倒车显影装置、多镜头装置、辨识系统、体感游戏机与穿戴式装置等电子装置中。前揭电子装置仅是示范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际运用例子,并非限制本发明的相机模块的运用范围。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诸项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30)

1.一种驱动器,用以驱动一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含:
一框架部,用以收纳所述成像镜头;
一承接部,设置于所述框架部,所述承接部用以承接所述成像镜头,且所述承接部用以提供所述成像镜头相对于所述框架部移动的至少一自由度;
一驱动部,用以驱动所述成像镜头沿所述至少一自由度的方向移动;
一光学辨识结构,设置于所述框架部、所述承接部与所述驱动部的其中一者的一部分,所述光学辨识结构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所述光学辨识单元相邻地排列,且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以及
一液体,设置于所述光学辨识结构,且所述液体与相邻于所述光学辨识结构的所述成像镜头、所述框架部、所述承接部与所述驱动部的其中一者实体接触;
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1平方毫米≤A≤0.5平方毫米;以及
0.03毫米≤D≤1.0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15平方毫米≤A≤0.1平方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2平方毫米≤A≤0.042平方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0.05≤√(A)/D≤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0.1≤√(A)/D≤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还包含一第二光学辨识面,且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与所述第二光学辨识面相邻地排列;
其中,一观察方向与所述光学辨识结构的夹角为θ,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与所述第二光学辨识面于所述观察方向上的光泽度差值为ΔG,其满足下列条件:
50度≤θ≤90度;以及
15光泽单位≤ΔG≤50光泽单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与所述第二光学辨识面于一方向上的粗糙度差值为ΔR,其满足下列条件:
0.01微米≤ΔR≤3.5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与所述第二光学辨识面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方向上的高度差值为ΔH,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1毫米≤ΔH≤0.1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与所述第二光学辨识面的相交角度为Φ,其满足下列条件:
3度≤Φ≤75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部具有一安装位,且所述光学辨识结构与所述液体设置于所述安装位;
其中,相邻于所述光学辨识结构的所述成像镜头、所述框架部、所述承接部与所述驱动部的其中一者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位并朝向所述光学辨识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含一线圈以及一磁性元件,且所述线圈与所述磁性元件在空间中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线圈与所述磁性元件的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安装位并通过所述液体与所述框架部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包含一支持元件,且所述支持元件同时与所述框架部和所述成像镜头实体接触;
其中,所述支持元件的一部份设置于所述安装位并通过所述液体与所述框架部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部包含一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安装位,相邻于所述光学辨识结构的所述成像镜头、所述框架部、所述承接部与所述驱动部的其中一者具有一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对应。
14.一种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
15.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取像装置;以及
一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上。
16.一种驱动器,用以驱动一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含:
一框架部,用以收纳所述成像镜头;
一承接部,设置于所述框架部,所述承接部用以承接所述成像镜头,且所述承接部用以提供所述成像镜头相对于所述框架部移动的至少一自由度;
一驱动部,用以驱动所述成像镜头沿所述至少一自由度的方向移动;
一光学辨识结构,用以设置于所述成像镜头,所述光学辨识结构朝向所述框架部、所述承接部与所述驱动部的至少其中一者的一部分,所述光学辨识结构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所述光学辨识单元相邻地排列,且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以及
一液体,设置于所述光学辨识结构,且所述液体与相邻于所述光学辨识结构的所述框架部、所述承接部与所述驱动部的其中一者实体接触;
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1平方毫米≤A≤0.5平方毫米;以及
0.03毫米≤D≤1.0毫米。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15平方毫米≤A≤0.1平方毫米。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2平方毫米≤A≤0.042平方毫米。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0.05≤√(A)/D≤1.5。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0.1≤√(A)/D≤1.0。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还包含一第二光学辨识面,且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与所述第二光学辨识面相邻地排列;
其中,一观察方向与所述光学辨识结构的夹角为θ,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与所述第二光学辨识面于所述观察方向上的光泽度差值为ΔG,其满足下列条件:
50度≤θ≤90度;以及
15光泽单位≤ΔG≤50光泽单位。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与所述第二光学辨识面于一方向上的粗糙度差值为ΔR,其满足下列条件:
0.01微米≤ΔR≤3.5微米。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与所述第二光学辨识面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方向上的高度差值为ΔH,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1毫米≤ΔH≤0.1毫米。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与所述第二光学辨识面的相交角度为Φ,其满足下列条件:
3度≤Φ≤75度。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具有一安装位,且所述光学辨识结构与所述液体设置于所述安装位;
其中,相邻于所述光学辨识结构的所述框架部、所述承接部与所述驱动部的其中一者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位并朝向所述光学辨识结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含一线圈以及一磁性元件,且所述线圈与所述磁性元件在空间中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线圈与所述磁性元件的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安装位并通过所述液体与所述成像镜头接合。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包含一支持元件,且所述支持元件同时与所述框架部和所述成像镜头实体接触;
其中,所述支持元件的一部份设置于所述安装位并通过所述液体与所述成像镜头接合。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包含一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安装位,相邻于所述光学辨识结构的所述框架部、所述承接部与所述驱动部的其中一者具有一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对应。
29.一种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器;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镜头。
3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取像装置;以及
一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上。
CN202011531161.5A 2020-11-13 2020-12-22 驱动器、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44884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9687 2020-11-13
TW109139687A TWI751786B (zh) 2020-11-13 2020-11-13 用以驅動成像鏡頭的驅動器和包含其的取像裝置與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8460A true CN114488460A (zh) 2022-05-13

Family

ID=7760762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16895.5U Active CN214174721U (zh) 2020-11-13 2020-12-22 驱动器、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
CN202011531161.5A Pending CN114488460A (zh) 2020-11-13 2020-12-22 驱动器、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16895.5U Active CN214174721U (zh) 2020-11-13 2020-12-22 驱动器、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95402B2 (zh)
CN (2) CN214174721U (zh)
TW (1) TWI7517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8418B (zh) * 2022-11-11 2024-01-0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頭戴式顯示裝置與調整模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4829B2 (ja) * 2006-10-27 2011-12-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5936177B2 (ja) * 2011-06-10 2016-06-15 新シコー科技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
KR20150139406A (ko) * 2014-06-03 2015-12-1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의 구동제어 시스템
CN117352526A (zh) * 2016-04-29 2024-01-05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装置
KR20170139982A (ko) * 2016-06-10 2017-1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2663990B1 (ko) * 2016-12-08 2024-05-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18235463A1 (ja) * 2017-06-20 2018-12-2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前記レンズ駆動装置を使用した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0401590B2 (en) * 2017-11-07 2019-09-03 Google Llc Embeddable camera with lens actuator
TWI793233B (zh) * 2018-03-20 2023-02-21 晶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鏡頭攝像模組
CN210015272U (zh) 2019-04-19 2020-02-0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
KR20220162547A (ko) * 2021-06-01 2022-12-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배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1786B (zh) 2022-01-01
CN214174721U (zh) 2021-09-10
US11895402B2 (en) 2024-02-06
TW202219620A (zh) 2022-05-16
US20220159187A1 (en) 2022-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80808A1 (en) Anti-shake compensation structure for auto-focus
CN116954002A (zh) 可达成影像稳定的反射模组
CN214174717U (zh) 成像镜头、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
US1152305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mera module
TWM541586U (zh) 雙鏡頭驅動裝置及電子裝置
US20220014653A1 (en) Camera module
US20240160085A1 (en) Controllable aperture stop, compact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4174721U (zh) 驱动器、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
US20230269453A1 (en) Camera actuator and camera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214381107U (zh) 相机模组及移动终端
US20230384652A1 (en) Light pass aperture module,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5340557U (zh) 光学系统
US20220244486A1 (en) Lens driving module, photographing camera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185052A1 (en) Camera actuator and camera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215526212U (zh) 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US12003834B2 (en) Camera actuator and camera module comprising same
KR20230011048A (ko) 카메라 엑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장치
KR20220011519A (ko) 카메라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JP2022552506A (ja) カメラ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221263901U (zh) 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US20230168565A1 (en) Camera actuator and camera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217484583U (zh) 摄影模块与电子装置
TWI782787B (zh) 相機模組、電子裝置與車輛工具
US20230185161A1 (en) Camera actuator and camera device comprising same
US20230188850A1 (en) Camera actuator and camera device compri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