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4817A - 射流装置、空调 - Google Patents

射流装置、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4817A
CN114484817A CN202011259691.9A CN202011259691A CN114484817A CN 114484817 A CN114484817 A CN 114484817A CN 202011259691 A CN202011259691 A CN 202011259691A CN 114484817 A CN114484817 A CN 114484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nnular
air conditioner
fluidic device
rota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596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超
李婧
田志强
顾明亮
田丰
劳春峰
潘光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596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48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84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48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射流装置,包括:环形气道、旋转部和引流通道。旋转部与所述环形气道转动连接,且包括射流口所述射流口与所述环形气道连通;引流通道与所述环形气道连通。在本申请中,环形气道针对圆形的空调出风口设计,便于沿着空调的圆形的出风口设置,射流装置的射流口设置在旋转部上,可通过旋转调整射流口的位置,在射流口旋转到不同的位置射流的出风位置不同,通过射流位置的改变,可带动空调整体出风的改变,进而使空调整体具有多种多样的出风模式,满足人们对出风模式的多种多样的需求。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

Description

射流装置、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射流装置、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普通方形柜式空调已经满足不了使用者的要求,空调送风方式开始向智能化、多样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多种可通过射流提高空调送风距离或者中和空调出风温度的空调。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射流出风的模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人们丰富多彩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射流装置、空调,以使空调整体具多种多样的出风模式,满足人们对出风模式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射流装置包括:环形气道、旋转部和引流通道。旋转部与所述环形气道转动连接,且包括射流口所述射流口与所述环形气道连通;引流通道与所述环形气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射流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射流装置、空调,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环形气道针对圆形的空调出风口设计,便于沿着空调的圆形的出风口设置,射流装置的射流口设置在旋转部上,可通过旋转调整射流口的位置,在射流口旋转到不同的位置射流的出风位置不同,通过射流位置的改变,可带动空调整体出风的改变,进而使空调整体具有多种多样的出风模式,满足人们对出风模式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射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喇叭状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喇叭状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引流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环形安装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导流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导流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导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弧形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预设角度a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引流通道与环形气道连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流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倾斜角度b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环形气道;101、环形安装口;102、内环面;200、旋转部;201、射流口;300、引流通道;301、分流仓;302、八字形导流片;400、喇叭状通道;401、粗口;402、细口;500、风机;501、离心叶轮;502、叶轮电机;503、传动轴;504、进风口;600、导流座;601、锥形部;602、弧形部;603、环形气流通道;700、驱动装置;701、环形齿;702、电机;703、电机支架;800、壳体;801、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射流装置,包括:环形气道100、旋转部200和引流通道300。旋转部200与环形气道100转动连接,且包括射流口201,射流口201与环形气道100连通;引流通道300与环形气道100连通。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射流装置,通过环形气道100针对圆形的空调出风口设计,便于沿着空调的圆形的出风口设置,射流装置的射流口201设置在旋转部200上,可通过旋转调整射流口201的位置,在射流口201旋转到不同的位置射流的出风位置不同,通过射流位置的改变,可带动空调整体出风的改变,进而使空调整体具有多种多样的出风模式,满足人们对出风模式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可选地,环形气道100的内环面102呈倾斜面或弧形面设置,且内环面102限定出喇叭状通道400。这样,在环形气道100在具有出风口的空调上安装使用的情况下,空调的出风气流通过喇叭状通道400时,环形气道100的内环面102能够对流经的气流聚集导流,使出风更集中,提高出风效果。
可选地,喇叭状通道400的一端为粗口401一端为细口402。这样,在环形气道100在空调上安装使用的情况下,空调内的气流通过粗口401进入环形气道100内环面102限定出的喇叭状空间内,在内环面102的聚集导流作用下从细口402处流出,使出风更集中,提高出风效果。
可选地,环形气道100的内环面102呈倾斜面。这样,使喇叭状通道400的内径由其粗口401处至其细口402处逐渐缩小,在环形气道100安装在空调上使用的情况下,能够更均匀的对流经空调出风口的气流进行聚集和导流。
可选地,环形气道100在其轴向上具有预设宽度。这样,使得环形气道100内环面102在其轴向上具有一定的宽度,在环形气道100安装在空调的出风口801处使用的情况下,使环形气道100的内环面102具有适当的宽度对流经空调出风口801处的气流进行聚集和导流,使出风更集中,提高出风效果。
可选地,预设宽度为L,且5cm≤L≤10cm。这样,在环形气道100的预设宽度小于5cm的情况下,环形气道100的内环面102在其轴向上的宽度较小,聚集和导流的效果较差,在环形气道100的预设宽度大于10cm的情况下,占用安装空间过大,因此当环形气道100的预设宽度L大于或等于5cm,且小于或等于10cm情况下,环形气道100内环面102在其轴向的宽度能较好的聚集和导流的同时,更便于安装,进而提高对流经空调出风口801处的气流聚集和导流的效果。
可选地,预设宽度L为8cm。这样,使得环形气道100的内环面102在其轴向上具有8cm的宽度,从而使环形气道100内环面102在其轴向的宽度能较好的聚集和导流的同时,更便于安装,进而提高对流经空调出风口801处的气流聚集和导流的效果。
结合图4-6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引流通道300与风机500连通。这样,通过风机500提供引流动力,将气流吸入引流通道300内,提高引流效率。
可选地,风机500包括:离心叶轮501、叶轮电机502和传动轴503。离心叶轮501设置于风机500的壳体内;叶轮电机502设置于风机500的壳体外,且通过传动轴503与离心叶轮501连接,被配置为驱动离心叶轮501转动。这样,通过叶轮电机502驱动离心叶轮501转动,由于离心叶轮501通过传动轴503与叶轮电机502连接,因此离心叶轮501与叶轮电机502分离,在离心叶轮501轴向进风,径向出风的特性下,离心叶轮501的轴向上的两端均可以进风,提高了风机500的进风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引流效率。
可选地,风机500包括:叶轮电机502和离心叶轮501。叶轮电机502在其轴向上的两端均设有输出轴;离心叶轮501设有两个,且分别与叶轮电机502的输出轴连接。这样,将两个离心叶轮501分别与叶轮电机502轴向上两端的输出轴连接,利用一个叶轮电机502同时驱动两个离心叶轮501转动,由于离心叶轮501轴向进风,径向出风的特性,在离心叶轮501的轴向上具有两个进风端,提高了风机500的进风效率,进而提高了引流效率。
可选地,离心叶轮501轴向上的进风端对应的风机500壳体上均设有进风口504。这样,在风机500壳体上对应的设有进风口504,在离心叶轮501轴向进风的特性下,提高了进风效率,进而提高引流效率。
结合图7-8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环形气道100上设有环形安装口101,旋转部200活动安装在环形安装口101内。这样,环形安装口101的设置便于旋转部200的安装,使安装后的旋转部200能够更好的在环形安装口101内转动,旋转部200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始终使射流口201与环形气道100的内部连通,在环形气道100安装在空调上使用的情况下,旋转部200上的射流口201喷射出的气流能够带动空调出风口处流出的气流发生偏移,进而使空调整体具有多种多样的出风模式,满足人们对出风模式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可选地,环形安装口101设置于环形气道100的内环面102。这样,在环形气道100安装在空调上使用的情况下,空调出风口处的气流通过内环面102流出,将旋转部200活动安装在环形气道100的内环面102上,旋转部200上的射流口201喷射出的气流能够带动空调出风口801处流出的气流发生偏移,进而使空调整体具有多种多样的出风模式,满足人们对出风模式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可选地,环形安装口101与喇叭状通道400的细口402之间的距离小于与其粗口401之间的距离。这样,使得旋转部200安装在更靠近喇叭状通道400的细口402的位置,在环形气道100安装在空调上使用的情况下,空调的出风经细口402排出,射流口201处喷射出的气流能够带动细口402处流出的空调气流发生偏移,从而改变空调的出风气流的流向,由于射流口201的位置是随着旋转部200转动,射流口201喷射出的气流方向也是随之改变的,从而使空调整体具有多种多样的出风模式,满足人们对出风模式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可选地,旋转部200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安装在环形安装口101内。这样,由于旋转部200是活动安装在环形安装口101内,通过密封轴承来安装旋转部200,可增强旋转部200与环形气道100之间的气密性,减少环形气道100内气压的损失。
结合图9-13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该射流装置还包括:导流座600。导流座600设置在环形气道100的一侧。这样,在环形气道100安装在空调上使用的情况下,设置于环形气道100一侧的导流座600可以对空调出风口处的气流进行导流,提高空调的出风效果。
可选地,导流座600部分伸入喇叭状通道400内,且与环形气道100的内环面102之间形成均匀的环形气流通道603。这样,在环形气道100安装在空调上使用的情况下,空调内的气流可通过导流座600与环形气道100的内环面102之间形成的环形气流通道603流出,气流在导流座600的导流座600作用下改变流向,然后通过环形气流通道603均匀流出,使得空调的出风更均匀。
可选地,导流座600包括:锥形部601和弧形部602。锥形部601设置于环形气道100一侧;弧形部602设置于环形气道100的内环面102限定出的喇叭状通道400内,且与环形气道100内环面102之间形成均匀的环形气流通道603。这样,在环形气道100安装在空调上使用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于环形气道100一侧的锥形部601将空调出风口处的气流导流,改变其流向使气流聚集,然后从弧形部602与环形气道100内环面102之间形成的环形气流通道603流出,从而使空调出风口801处的出风更加均匀。
可选地,弧形部602为以锥形部601的圆形端面为基础,朝反向锥形部601一侧凸出的球面凸起结构。这样,使得导流座600为锥形部601和弧形部602组成的整体圆滑的结构,便于气流沿着导流座600表面流动,气流在流动的过程中压力损失较小,提高导流效果。
可选地,弧形部602的部分由喇叭状通道400的细口402处伸出。这样,当空调出风口处的气流通过弧形部602与环形气道100的内环面102之间形成的环形气流通道603均匀流出时,弧形部602伸出细口402的部分能对经过环形气流通道603流出的气流进行导流,进而改变环形气流通道603内流出气流的流向,使空调出风方向多样化,满足人们对出风模式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可选地,弧形部602伸出的部分与细口402所在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2cm≤H≤5cm。这样,当H小于2cm时,此时弧形部602伸出细口402所在平面的部分较少,对环形气流通道603内流出的气流的导流效果较差,当H大于5cm时,此时弧形部602伸出细口402所在平面的部分较多,环形气流通道603内流出的气流大部分都会与弧形部602伸出部分的弧形面发生碰撞,使得气流总体的压力损失较大,导流效果较差,因此,当H大于或等于2cm,小于或等于5cm时,弧形部602伸出细口402的部分能更好的对环形气流通道603内流出的气流进行导流,且气流的压力损失较小,使空调出风方向多样化。
可选地,弧形部602伸出细口402的部分与细口402所在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H为3cm。这样,当弧形部602的伸出部分与细口402所在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cm时,使得从环形气流通道603内流出的气流与弧形部602伸出细口402所在平面的弧形面之间既能发生碰撞改变流向,提高导流效果,又能减小气流的压力损失。
可选地,弧形部602与细口402所在平面相交处的切面与细口402所在平面之间具有预设夹角。这样,使弧形部602伸出细口402的部分能对经过环形气流通道603流出的气流进行导流,进而改变环形气流通道603内流出气流的流向,提高送风距离。
可选地,预设夹角为a,30°≤a≤60°。这样,当预设夹角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时,弧形部602伸出细口402的部分能对经过环形气流通道603流出的气流进行更好的导流,且气流的压力损失较小,使空调出风方向多样化。如图13所示的夹角a即为弧形部602与细口402所在平面相交处的切面与细口402所在平面之间的预设夹角。
可选地,预设夹角a为45°。这样,当弧形部602与细口402所在平面相交线处的切面与细口402所在平面之间具有45°的夹角时,弧形部602伸出细口402的部分能对经过环形气流通道603流出的气流进行更好的导流,且导流后的气流压力损失较小。
结合图14-15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引流通道300与环形气道100的上半部分连通。这样,在该射流装置应用到空调上使用的情况下,由于空调内自身的气流通道是由下至上流通的,因此将环形气道100安装在空调的出风口处使用时,将引流通道300与环形气道100的上半部分连通,使得引流通道300与空调自身的气流通道之间的相互扰流影响较小,便于空调自身的出风和引流通道300的引流。
可选地,引流通道300通过分流仓301与环形气道100连通。这样,通过分流仓301可将引流通道300内引入的气流均匀的分流到环形气道100内,使环形气道100内的气压趋于平衡,便于射流口201处喷射出压力均匀的气流。
可选地,分流仓301内设有八字形导流片302。这样,通过八字形导流片302将分流仓301内的气流分别向不同方向导流,从而减少分流的气流与环形气道100内壁碰撞造成压力损失,增大环形气道100内的压力,便于气流从射流口201喷射出。
结合图16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旋转部200朝向环形气道100圆心的一侧面具有设定的倾斜角度。这样,使设置于旋转部200上的射流口201处喷射出的气流方向与流经环形气道100内环面102的空调气流方向之间具有角度,从而通过射流口201处喷射处的气流带动流经环形气道100内环面102的空调气流发生偏移,使空调具有多种多样的出风模式,满足人们对出风模式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可选地,倾斜角度是指旋转部200朝向环形气道100圆心的一侧面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倾斜角度。这样,使设置于旋转部200上的射流口201处喷射出的气流方向与流经环形气道100内环面102的空调气流方向之间具有角度,从而通过射流口201处喷射处的气流带动流经环形气道100内环面102的空调气流发生偏移,使空调具有多种多样的出风模式,满足人们对出风模式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如图16所示,b即为旋转部200朝向环形气道100圆心的一侧面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的倾斜角度。
可选地,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1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这样,当倾斜角度小于10度时,此时旋转部200朝向环形气道100圆心的一侧面与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较小,从而使得设置于旋转部200上的射流口201处喷射出的气流方向与从环形气道100内环面102流出的气流之间的角度较大,两股气流在接触时会造成较大的压力损失,影响出风的强度,当倾斜角度大于60度时,此时旋转部200朝向环形气道100圆心的一侧面与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较大,从而使得设置于旋转部200上的射流口201处喷射出的气流方向与从环形气道100内环面102流出的气流之间的角度较小,从而导致射流口201处喷射处的气流不易带动流经环形气道100内环面102的空调气流发生偏移,因此,当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1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时,此时射流口201处喷射处的气流能较好的带动流经环形气道100内环面102的空调气流发生偏移,且气流压力损失较小,使空调具有多种多样的出风模式,满足人们对出风模式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可选地,倾斜角度为45度。这样,使射流口201处喷射处的气流能较好的带动流经环形气道100内环面102的空调气流发生偏移,且气流压力损失较小,既提高了出风的多样化,又降低了气流压力的损失。
结合图17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该射流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700。驱动装置700与旋转部200连接,被配置为驱动旋转部200转动。这样,通过驱动装置700来驱动旋转部200旋转,使旋转部200可平稳的旋转,使设置于旋转部200上射流口201随着旋转部200平稳的旋转,从而提高空调出风的多样化,满足人们对出风模式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可选地,驱动装置700包括:环形齿701和电机702。环形齿701环绕设置在旋转部200上;电机702其输出端设有齿轮,齿轮与环形齿701啮合。这样,通过电机702的输出端上设有的齿轮来带动环形齿701旋转,从而通过环形齿701来带动旋转部200旋转,通过齿轮与环形齿701啮合,由于齿轮与环形齿701之间的传动比较稳定,从而使设置于旋转部200上射流口201随着旋转部200平稳的旋转,提高空调出风的多样化,满足人们对出风模式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可选地,电机702通过电机支架703固定,且电机支架703与环形气道100连接。这样,通过电机支架703将电机702固定,使电机702与环形气道100连接,增强了电机702的稳定性。
可选地,电机702具有低、中、高三个档位。这样,使得电机702的转速可调节,进而使得通过电机702驱动的旋转部200可调节,从而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来调节电机702的转速,进而调节旋转部200的转速,提高空调出风的多样化,满足人们对出风模式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可选地,电机702的低档对应的旋转部200的转速为8r/min;电机702的中档对应的旋转部200的转速为15r/min;电机702的高档对应的旋转部200的转速为20r/min。这样,可根据用户对旋转部200的转速需求对应的调节电机702的档位,提高空调出风的多样化,满足人们对出风模式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结合图1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射流装置。
可选地,该空调还包括:壳体800。壳体800上设置有出风口801,环形气道100安装在出风口801内。这样,将环形气道100安装在空调壳体800的出风口801处,通过导流座600与环形气道100内环面102之间形成的环形气流通道603来替代空调的出风口801进行出风,使得空调的出风的流向改变且更加均匀。
可选地,环形气道100通过密封垫圈安装在出风口801内。这样,增强环形气道100与出风口801之间气密性,使得空调的出风通过环形气流通道603流出,减少空调出风的损失,使空调出风更加均匀。
可选地,空调还包括:导流座支架。导流座600通过导流座支架与壳体800连接。这样,当该射流装置安装在空调上使用时,通过导流座支架对该射流装置中的导流座600进行支撑,提高导流座600的稳定性。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气道;
旋转部,与所述环形气道转动连接,且包括射流口,所述射流口与所述环形气道连通;
引流通道,与所述环形气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道上设有环形安装口,所述旋转部活动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安装口设置于所述环形气道的内环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与所述环形气道的上半部分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朝向所述环形气道圆心的一侧面具有设定的倾斜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1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装置,与所述旋转部连接,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旋转部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环形齿,环绕设置在所述旋转部上;
电机,其输出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环形齿啮合。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1至9任一项所述的射流装置。
CN202011259691.9A 2020-11-12 2020-11-12 射流装置、空调 Pending CN1144848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9691.9A CN114484817A (zh) 2020-11-12 2020-11-12 射流装置、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9691.9A CN114484817A (zh) 2020-11-12 2020-11-12 射流装置、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4817A true CN114484817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91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59691.9A Pending CN114484817A (zh) 2020-11-12 2020-11-12 射流装置、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8481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02412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CN202789449U (zh) 风扇组件
CN108266808A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02900591U (zh) 风扇组件
CN109209946B (zh) 一种风扇
CN213811073U (zh) 射流装置、空调
CN114877510A (zh) 送风装置、空调
CN110398006A (zh) 一种空调扇风道转动结构及其空调扇
US20230088798A1 (en) Blower
CN114484817A (zh) 射流装置、空调
CN112113322A (zh) 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WO2022166571A1 (zh) 送风装置、空调
CN217682471U (zh) 一种环保降噪智能通风机
CN213811071U (zh) 射流装置、空调
CN209925254U (zh) 无轴向力的离心鼓风机
CN213811072U (zh) 射流装置、空调
CN213810857U (zh) 空调
CN114877509A (zh) 送风装置、空调
CN209340172U (zh) 一种带空气净化功能的柱式风扇
CN209925255U (zh) 一种新型离心鼓风机
CN104061140A (zh) 风扇
CN114484818A (zh) 射流装置、空调
CN207831522U (zh) 一种双风道空气净化器
CN114484826A (zh) 空调
CN114484819A (zh) 射流装置、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