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1140A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1140A
CN104061140A CN201310094093.4A CN201310094093A CN104061140A CN 104061140 A CN104061140 A CN 104061140A CN 201310094093 A CN201310094093 A CN 201310094093A CN 104061140 A CN104061140 A CN 104061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fan
nozzle
pedestal
in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940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0940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611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61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11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风扇,它包括喷嘴、基座和T形三通管;该喷嘴包括闭合的环形壳体、内部通道、排气口和进气端;该基座包括外壳体、叶轮、马达和出气端;该T形三通管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T形三通管的进气端与基座的出气端连接,T形三通管的出气端与喷嘴的进气端连接;其中,在所述两个连接中有一个连接属于转动连接。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特别地,但不是排除性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风扇,如家用台扇,用于增加室内、办公室和其它环境中的空气循环和空气流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家用风扇通常包括马达和由马达驱动进行旋转运动的一组叶片或叶轮。该组叶片通常位于笼子内,该笼子允许气流穿过,然而却阻止人体接触到旋转的叶片。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该种风扇还存在着人体触及到该组旋转叶片的风险。
2010年9月1日授权公告号为CN 201568346 U的中国专利描述了一种风扇,该种风扇包括基座、喷嘴和风道支架;所述基座包括外壳体、容纳在所述外壳体内的叶轮罩、位于叶轮罩内的叶轮和驱动叶轮以产生穿过叶轮罩的气流的马达;所述喷嘴包括闭合的环形壳体、用于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用于发射气流的排气口和位于喷嘴中部两侧的两个具有进口的进气端;其中,所述喷嘴的两个进气端通过枢转件与所述风道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基座与所述风道支架固定。
该种风扇的喷嘴能相对于风道支架和基座进行大角度的仰俯调整,但所述风道支架所占空间较大,基座与喷嘴之间的气流通路较长,气流的传输损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风扇。该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喷嘴、基座和位于所述喷嘴与所述基座之间的T形三通管;所述喷嘴包括构成闭合环路的环形壳体、用于接受气流的内部通道、用于输出气流的排气口和位于喷嘴底部附近的具有进口的进气端;所述基座包括外壳体、位于所述外壳体内的叶轮、驱动所述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和具有出口的出气端;所述T形三通管包括具有进口的进气端和具有出口的出气端,所述T形三通管的进气端与所述基座的出气端连接,所述T形三通管的出气端与所述喷嘴的进气端连接;其中,在T形三通管的进气端与基座的出气端之间和T形三通管的出气端与喷嘴的进气端之间的两个连接中有一个连接属于转动连接。
该种风扇能使喷嘴相对于T形三通管转动或通过T形三通管带动喷嘴相对于基座转动,能使喷嘴的仰俯角进行大角度的调整;另外,该种风扇通过T形三通管将气流从基座输送至喷嘴,基座与喷嘴之间的气流通路较短,有利于减少气流的传输损耗;还有,该种风扇的结构较为紧凑,有利于风扇的小型化和提高风扇的美观度。
优选,所述喷嘴仅有一个进气端,所述基座具有两个出气端,所述T形三通管具有两个进气端和一个出气端,其中,所述喷嘴的一个进气端与所述T形三通管的一个出气端固定连接,所述基座的两个出气端分别与所述T形三通管的两个进气端转动连接。
优选,所述喷嘴具有两个进气端,所述基座仅有一个出气端,所述T形三通管具有一个进气端和两个出气端,其中,所述喷嘴的两个进气端分别与所述T形三通管的两个出气端转动连接,所述基座的一个出气端与所述T形三通管的一个进气端固定连接。
为了使风扇在所述转动连接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所述风扇优选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连接处的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优选包括密封圈。
所述基座可以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马达的马达壳体和位于所述外壳体内的用于输送气流的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至少包括一段软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马达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体密封连接。
优选,所述风扇包括位于所述T形三通管内的加热装置。这样可以使风扇选择输出冷风,也可以选择输出热风。所述加热装置通常包括PTC发热组件和电热丝,优选地包括PTC发热组件。所述加热装置的功率通常在200W至3000W之间,优选地在500W至1500W之间。
所述T形三通管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的最大角度通常位于30°至240°之间,优选地位于60°至180°之间。
所述喷嘴相对于所述T形三通管转动的最大角度通常位于30°至240°之间,优选地位于60°至180°之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T形三通管具有两个进气端,该两个进气端之间的距离优选地位于50mm至100mm之间。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T形三通管具有两个出气端,该两个出气端之间的距离优选地位于50mm至100mm之间。
在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T形三通管具有两个进气端,所述基座具有两个出气端,所述T形三通管在T形三通管的两个进气端处的进气方向大致相反,并且所述基座在基座的两个出气端处的出气方向也大致相反。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T形三通管具有两个出气端,所述喷嘴具有两个进气端,所述T形三通管在T形三通管的两个出气端处的出气方向大致相反,并且所述喷嘴在喷嘴的两个进气端处的进气方向也大致相反。
优选,所述T形三通管与所述环形壳体的部分壳体成整体或与所述基座的部分壳体成整体。这样有利于减少风扇部件的数量,以提高制造效率。
所述T形三通管通常具有竖直方向的高度,其高度优选地位于35mm至1500mm之间。
所述排气口优选地为缝隙状排气口,其缝隙状排气口的宽度通常在0.5mm至8mm之间,优选地在1mm至5mm之间。
所述马达可以是交流马达,也可以是直流无刷马达;所述叶轮可以是离心叶轮,也可以是混流叶轮,优选地为混流叶轮。所述叶轮的转速通常位于800rpm至9000rpm之间,优选地位于1200rpm至7500rpm之间。
所述风扇可以是台扇,可以是壁扇,可以是吊扇,可以是落地风扇,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风扇。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l是本发明的风扇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l所示的风扇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风扇的喷嘴部分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风扇的T形三通管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风扇的基座部分的示意图。
图6是沿图2的A—A线所截取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从图3的F方向观察的沿图3的B—B线所截取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风扇在T形三通管向前转动至某一位置的侧视图。
图9是图1所示的风扇在T形三通管向后转动至某一位置的侧视图。
图l0是本发明的风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风扇的喷嘴部分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的风扇的T形三通管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0所示的风扇的基座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l是从装置前方观察的本发明的风扇的示意图,图2是图l所示的风扇的侧视图,图3、图4和图5分别展示了风扇的喷嘴、T形三通管和基座。从图1至图5中可以看出,风扇50包括基座2、T形三通管4和喷嘴1。基座2包括底座13和位于底座13上的基部11。基座2具有进口18,进口18为形成在基座的外壳体12上的多个孔的形式,空气通过进口18从风扇外部被吸入到外壳体12内。在基座2的上部具有两个出气端55、56,出气端55具有出口57,出气端56具有出口58。基座2进一步包括用于允许用户操作风扇50的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包括用户可操作的多个按钮15、16、17。
喷嘴1包括构成闭合环路的环形壳体3、由环形壳体3所限定的内部通道、排气口7和位于喷嘴底部59附近的进气端49,进气端49具有进口54,喷嘴1限定了位于中央的开口8。结合图7,环形壳体3包括壳体5和壳体6,壳体5和壳体6共同限定内部通道20。喷嘴1的壳体5位于喷嘴1的前部,喷嘴1的壳体6位于喷嘴1的后部。壳体5是壁511、壁512和固定件19一体化的壳体。排气口7由壁511与壁512的相对表面所限定。固定件19位于内部通道20中,固定件19与排气口7相隔一定的距离D,排气口7位于喷嘴1的前端处,且被设置为朝风扇的前面发射气流。在本实施例中,排气口7为缝隙状排气口,其排气口7的宽度为1.2mm,固定件19与排气口7的距离D为16mm。
T形三通管4包括两个进气端46、47和一个出气端48,进气端46具有进口51,进气端47具有进口52,出气端48具有出口53。T形三通管4的出气端48与喷嘴1的进气端49固定连接,T形三通管4的进气端46与基座2的出气端55转动连接,T形三通管4的进气端47与基座2的出气端56转动连接。T形三通管4可以将从基座2所输出的气流输送到喷嘴1中,同时T形三通管4对喷嘴1起支撑作用,另外,T形三通管4可以带动喷嘴1相对于基座2转动,以调节喷嘴1的仰俯角。在本实施例中,喷嘴1能调节的仰俯角的范围在-90°到+90°之间,这里以竖直方向的仰俯角为0°作为参考标准。该种风扇进行这样大角度的仰俯调整,能完全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
图6展示了风扇50的内部结构。从图6中可以看出,喷嘴1的内部通道20大致为闭合的圆形通道,喷嘴1的用于输入气流的进口54位于喷嘴底部59附近并与T形三通管4的出口53连通;T形三通管4的两个进口51、52位于T形三通管的下端部附近,进口51与基座2的出口57连通,进口52与基座2的出口58连通。
基座2包括具有外壳体14的底座13和具有外壳体12的基部11,在基部11的外壳体12内设置有叶轮罩22、叶轮23和驱动叶轮23旋转工作的马达24。叶轮23位于叶轮罩22内,叶轮罩22包括进口26、出口27、进气端28和出气端29。
马达24容纳在马达壳体34中。马达壳体34包括上面部分36和下面部分35,上面部分36通过螺丝与下面部分35固定并将马达24固定在其中。马达24的转轴31穿过形成在马达壳体34的下面部分35底部的孔,以允许叶轮23被连接到转轴31上。马达壳体34的上面部分36还包括多个固定杆37,马达24通过马达壳体34与叶轮罩22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叶轮23和叶轮罩22成形为当叶轮23和马达壳体34被叶轮罩22支撑时,叶轮23的叶片末梢极为接近叶轮罩22的内表面,但没有接触到该内表面,叶轮23与叶轮罩22大致同轴。
在叶轮罩22上设置有电缆穿孔(图中未画出),在马达壳体34的一个固定杆37上也设置有电缆穿孔(图中未画出),叶轮罩22上的电缆穿孔与固定杆37上的电缆穿孔对准使电缆可穿过,方便电缆从电路装置44连接到马达24上。在本实施例中,马达壳体34、叶轮罩22和叶轮23优选地由塑料所形成。
在外壳体12内还设置有输气管40。该输气管40优选为一段软管,如一段橡胶管,使用软管有利于衰减马达24和叶轮23的一些振动和噪音向外壳体12和喷嘴1传递。该输气管40的下端与马达壳体34固定连接,该输气管40的上端与外壳体12进行密封连接,以防止从输气管40所输出的气流从输气管40与外壳体12之间的缝隙回流到叶轮罩22的进口26。在本实施例中,输气管40具有输送气流、密封和衰减振动或噪音等多种作用。
叶轮罩22被多个支撑构件31所支撑。在图6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构件31为一弹簧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构件31的数量为6个,即弹簧元件的数量为6个,弹簧元件的上端与形成在叶轮罩22外表面上的凸块30固定,弹簧元件的下端被固定于与外壳体12连接的台座321上。该台座321为具有中央孔位的圆形板,该具有中央孔位的圆形板与外壳体12一体化。由于支撑构件31为弹簧元件,弹簧元件能有效吸收来自马达24和叶轮23的一些振动和噪音,否则这些振动和噪音容易通过叶轮罩22传递给外壳体12并放大。
底座13用于接合风扇50所在的表面。基部11包括用户界面和设置在与外壳体12相连接的底板322上的电路装置44,电路装置44用于响应用户界面的各种操作。基座2还包括用于使基部11相对于底座13来回摆动的摆动机构,该摆动机构包括同步马达47,摆动机构的操作由电路装置44响应用户按下用户界面的按钮17来控制。摆动范围优选地在60°和120°之间,且摆动机构被设置为每分钟执行3至6个摆动周期。用于供应电力到风扇的主电源线(没有画出)穿过形成在底座13上的孔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马达24是直流无刷马达,马达的转速可通过电路装置44响应用户操作旋钮16来改变。马达24的最高速度优选在6000rpm至8000rpm的范围。
为了操作风扇,用户按下用户界面的按钮15,响应该操作,电路装置44激活马达24以旋转叶轮23。叶轮23的旋转使空气通过进口18进入基座2的外壳体12内。用户可通过操纵旋钮16来调节马达24的转速。输气管40接收来自叶轮23所形成的气流并向基座的顶部输送,然后通过基座2的两个出气端55、56输送到T形三通管4中。在T形三通管4中,气流从位于下端部附近的两个进口51、52向位于上端部的出口53流动,然后气流被送入喷嘴1中。
在喷嘴1中,气流被分为两股,它们分别在喷嘴的内部通道20中行进。在内部通道20中行进的气流被排气口7所发射,风扇周围的部分空气被从排气口7所发射的气流卷吸通过开口8,这样从排气口7发射的气流与被卷吸的气流的结合构成从喷嘴1向前发射的总气流。
图8展示了图1所示的风扇在T形三通管4向前转动至某一位置的侧视图,图9展示了图1所示的风扇在T形三通管4向后转动至某一位置的侧视图。从图8和图9中容易看出,T形三通管4和喷嘴1可以一起相对于基座2转动。这种转动可以调节喷嘴1的出风方位,使喷嘴1的出风方位在竖直平面上发生变化,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图l0、图11、图12和图13展示了本发明的风扇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喷嘴1具有两个进气端491、492,进气端491具有进口541,进气端492具有进口542;基座2仅有一个出气端555,出气端555具有出口571;T形三通管4具有一个进气端461和两个出气端481、482,进气端461具有进口501,出气端481具有出口531,出气端482具有出口532;喷嘴1的进气端491与T形三通管4的出气端481转动连接,喷嘴1的进气端492与T形三通管4的出气端482转动连接;基座2的出气端555与T形三通管4的进气端461固定连接。喷嘴1可以相对于T形三通管4转动,使喷嘴1相对于T形三通管4和基座2倾斜,以调整喷嘴1的仰俯角。在本实施例中,喷嘴1能调节的仰俯角的范围也在-90°到+90°之间,这里以竖直方向的仰俯角为0°作为参考标准。该实施例的风扇也具有结构紧凑和气流传输损耗低等特点。
尽管已经展示和描述了目前认为是优选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例如,T形三通管4的高度和孔径可以进行变化或调整。

Claims (10)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喷嘴、基座和位于所述喷嘴与所述基座之间的T形三通管;所述喷嘴包括构成闭合环路的环形壳体、用于接受气流的内部通道、用于输出气流的排气口和位于喷嘴底部附近的具有进口的进气端;所述基座包括外壳体、位于所述外壳体内的叶轮、驱动所述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和具有出口的出气端;所述T形三通管包括具有进口的进气端和具有出口的出气端,所述T形三通管的进气端与所述基座的出气端连接,所述T形三通管的出气端与所述喷嘴的进气端连接;其中,在T形三通管的进气端与基座的出气端之间和T形三通管的出气端与喷嘴的进气端之间的两个连接中有一个连接属于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仅有一个进气端,所述基座具有两个出气端,所述T形三通管具有两个进气端和一个出气端,其中,所述喷嘴的一个进气端与所述T形三通管的一个出气端固定连接,所述基座的两个出气端分别与所述T形三通管的两个进气端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具有两个进气端,所述基座仅有一个出气端,所述T形三通管具有一个进气端和两个出气端,其中,所述喷嘴的两个进气端分别与所述T形三通管的两个出气端转动连接,所述基座的一个出气端与所述T形三通管的一个进气端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l至3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连接处的密封构件。
5.如权利要求l至3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马达的马达壳体和位于所述外壳体内的用于输送气流的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至少包括一段软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马达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体密封连接。
6.如权利要求l至3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位于所述T形三通管内的加热装置。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三通管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的最大角度位于60°至180°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三通管的两个进气端之间的距离位于50mm至100mm之间。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相对于所述T形三通管转动的最大角度位于60°至180°之间。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三通管的两个出气端之间的距离位于50mm至100mm之间。
CN201310094093.4A 2013-03-22 2013-03-22 风扇 Pending CN1040611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94093.4A CN104061140A (zh) 2013-03-22 2013-03-22 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94093.4A CN104061140A (zh) 2013-03-22 2013-03-22 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1140A true CN104061140A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49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94093.4A Pending CN104061140A (zh) 2013-03-22 2013-03-22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6114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9330A (zh) * 2015-06-02 2015-09-02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无叶风扇的俯仰结构及无叶风扇
CN104895768A (zh) * 2014-12-18 2015-09-09 任文华 风扇组件及其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
US11767859B2 (en) 2018-11-01 2023-09-26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Fan assembl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71895U (zh) * 2010-05-27 2010-12-15 章恒毅 一种可吹热风的无风叶风扇
CN202300949U (zh) * 2011-09-27 2012-07-04 任文华 无叶风扇
CN202381366U (zh) * 2011-11-09 2012-08-15 余姚市华昌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无叶风扇
CN202545381U (zh) * 2012-01-28 2012-11-21 任文华 无叶风扇以及用于无叶风扇的喷嘴
CN202811297U (zh) * 2012-07-25 2013-03-20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风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71895U (zh) * 2010-05-27 2010-12-15 章恒毅 一种可吹热风的无风叶风扇
CN202300949U (zh) * 2011-09-27 2012-07-04 任文华 无叶风扇
CN202381366U (zh) * 2011-11-09 2012-08-15 余姚市华昌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无叶风扇
CN202545381U (zh) * 2012-01-28 2012-11-21 任文华 无叶风扇以及用于无叶风扇的喷嘴
CN202811297U (zh) * 2012-07-25 2013-03-20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风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5768A (zh) * 2014-12-18 2015-09-09 任文华 风扇组件及其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
CN104879330A (zh) * 2015-06-02 2015-09-02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无叶风扇的俯仰结构及无叶风扇
CN104879330B (zh) * 2015-06-02 2017-05-2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无叶风扇的俯仰结构及无叶风扇
US11767859B2 (en) 2018-11-01 2023-09-26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Fan assembl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01452B1 (en) A fan assembly
CA2807509C (en) A fan assembly
CN104481932B (zh) 风扇
GB2482547A (en) A fan assembly with a heater
AU2011287441A1 (en) A fan assembly
CN106196286A (zh) 柜式空调及混风方法
CN103277329A (zh) 风扇
CN104061140A (zh) 风扇
CN106123265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混风方法
CN202140355U (zh) 风扇
CN203130444U (zh) 风扇
CN203272184U (zh) 风扇
CN204024988U (zh) 风扇
CN203130432U (zh) 风扇
CN103982402A (zh) 风扇
CN203146376U (zh) 风扇
CN203098219U (zh) 风扇
CN203130443U (zh) 风扇
CN203130434U (zh) 风扇
CN104100495A (zh) 风扇
CN203130441U (zh) 风扇
CN203130442U (zh) 风扇
CN203098218U (zh) 风扇
CN103982406A (zh) 风扇
CN203130445U (zh) 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