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6470A - 信号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号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66470A CN114466470A CN202111619125.9A CN202111619125A CN114466470A CN 114466470 A CN114466470 A CN 114466470A CN 202111619125 A CN202111619125 A CN 202111619125A CN 114466470 A CN114466470 A CN 1144664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module
- signal processing
- time domain
- process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3467 frag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75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15 distribution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2 time depend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6—Weighted combining using weights depending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predetermined weights or beamfor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涉及通信领域。该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包括:接口模块,被配置为经由光纤与第二信号处理设备进行以太网数据传输;调度模块,被配置为基于传输配置信息将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或者第二处理模块;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按照第一切分模式处理来自调度模块的数据;第二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按照第二切分模式处理来自调度模块的数据;以及天线模块,被配置为发送第一处理模块或第二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和/或接收上行链路数据。如此,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可以按照第一切分模式或第二切分模式来处理数据,从而能够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这样能够降低部署的复杂度,从而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信号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分布式接入网设备已经作为一种主要的接入网设备形态。一些分布式接入网设备包括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和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其支持第一频段范围是有限的。随着技术的演进,另一些分布式接入网设备包括BBU和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其支持不同于第一频段范围的第二频段范围。
为了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运营商需要提供同时支持第一频段范围和第二频段范围的接入网设备。目前运营商会同时部署RRU和AAU来实现此目的,但是由于RRU和AAU需要分别安装,因此复杂度高,并且硬件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案,第一信号处理设备能够同时支持两种不同的切分模式,进而能够同时支持第一频段范围和第二频段范围。如此,通过第一信号处理设备便能够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这样能够降低部署的复杂度,进而降低成本。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信号处理设备。该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包括:接口模块,被配置为经由光纤与第二信号处理设备进行以太网数据传输;调度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传输配置信息,将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或者第二处理模块,待处理的数据包括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以太网数据,或者来自天线模块的上行链路数据;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按照第一切分模式处理来自调度模块的数据;第二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按照第二切分模式处理来自调度模块的数据;以及天线模块,被配置为发送第一处理模块或第二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和/或接收上行链路数据。
如此,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可以基于调度分别按照第一切分模式和第二切分模式来处理数据,可见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可以同时支持两种不同的切分模式,从而能够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这样,无需再分别部署RRU和AAU,能够降低复杂度,降低成本。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调度模块耦合地连接到接口模块、天线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如此,调度模块能够将来自接口模块或天线模块的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或第二处理模块,实现数据的正确分发。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切分模式为时域切分模式,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对来自调度模块的数据执行射频RF处理。可选地,第一切分模式可以指示物理层处理由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一基带模块执行,而射频处理由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一处理模块执行。可选地,第一切分模式可以为支持CPRI的切分模式,如此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可以支持CPRI的数据处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模块包括:转换子模块,被配置为实现以太网数据与时域数据之间的转换;以及波束赋形子模块,被配置为实现第一数量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二数量的多路第二时域数据之间的转换,第二数量对应于天线模块的天线通道数,第一数量小于第二数量。
如此,第一处理模块可以将以太网数据转换为时域数据,从而能够在时域执行波束赋形,从而确保对数据的正确处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待处理的数据包括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以太网数据,以太网数据所对应的天线通道数为第一数量,并且转换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以太网数据确定对应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及波束赋形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基于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及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确定多路第二时域数据。
如此,针对下行链路传输,能够从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以太网数据恢复出时域数据,并在时域执行波束赋形,这样第一信号处理设备支持时域切分模式,进而能够支持在第一频段范围的数据处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模块耦合地连接到天线模块,天线模块被配置为经由多个天线通道发送多路第二时域数据。如此,通过多个天线通道发送,能够充分利用多天线的特性,实现MIMO传输。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换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以太网数据的负载的拆分,确定多路第一时域数据。如此,通过将以太网数据的负载进行拆分,能够得到对应的时域数据,进而能够针对时域数据进行后续的时域处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待处理的数据包括来自天线模块的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数据包括第二数量的多路第二时域数据,并且波束赋形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多路第二时域数据以及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确定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及转换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多路第一时域数据确定对应的以太网数据。
如此,针对上行链路传输,能够将来自天线模块的数据转换为对应的更少天线通道的时域数据,从而便于在第二信号处理设备处的时域处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模块耦合地连接到接口模块,并且接口模块被配置为:将转换子模块所确定的以太网数据传输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换子模块被配置为:将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中的多个码片的数据进行组包,得到以太网数据。
如此,通过将时域数据中的多个码片进行组包,能够得到以太网数据,以此方式,实现了时域数据向以太网数据的转换,从而确保经由光纤的数据的正确传输。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码片的数量基于以下因素中的至少一项所确定:第一数量、多个码片中的至少一个码片的样点的数量、样点的位宽、或带宽。如此,在组包时能充分考虑各个因素,充分利用传输的带宽,传输效率更高,避免带宽资源的浪费。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口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量、第二数量、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或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如此,能够实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和第二信号处理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确保对数据处理的一致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输配置信息包括是否由第一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的指示信息。如此,能够简化配置方式,减少配置信息的传输开销。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输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频段范围与第一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频段范围与第二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此,能够确保第一处理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分别处理不同的频段范围,从而确保对数据的正确处理。以此方式,第一信号处理设备能够同时支持第一频段范围和第二频段范围,避免分别为不同的频段范围部署不同的设备,进而减少了硬件成本。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调度模块被配置为:如果待处理的数据处于第一频段范围,将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如果待处理的数据处于第二频段范围,将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第二处理模块。如此,调度模块能够基于频段范围来调度数据,确保第一处理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能够处理对应频段范围的数据,确保对数据的正确处理。这样,不同的载波可以经同一光纤进行传输,并且可以由调度模块实现向两个不同的处理模块的分发和调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切分模式为物理层内部切分模式。可选地,物理层内部切分模式可以指示:物理底层由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二处理模块来处理,而物理高层由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二基带模块来处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处理模块耦合地连接到接口模块、调度模块和天线模块。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光纤为增强的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Enhanced CommonPublic Radio Interface,eCPRI)光纤。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信号处理设备。该第二信号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基带模块,被配置为生成时域数据,时域数据所对应的天线通道数为第一数量;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时域数据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数据;以及接口模块,被配置为经由光纤将第一以太网数据传输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
如此,第二信号处理设备能够将生成的时域数据转换为以太网数据进行传输,这样能够确定通过光纤的正确传输,提高空口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换模块耦合地连接到第一基带模块和接口模块。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时域数据中的多个码片的数据进行组包,得到第一以太网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码片的数量基于以下因素中的至少一项所确定:第一数量、多个码片中的至少一个码片的样点的数量、样点的位宽、或带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基带模块,被配置为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并且接口模块还被配置为将第二以太网数据传输到第一信号接口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调度模块,并且接口模块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以太网数据;调度模块被配置为将以太网数据调度到转换模块或第二基带模块;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将调度模块所调度的以太网数据转换为对应的时域数据,对应的时域数据所对应的天线通道数为第一数量;第一基带模块被配置为处理对应的时域数据;以及第二基带模块被配置为处理调度模块所调度的以太网数据。如此,能够将上行链路数据调度到正确的基带模块进行处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基于以太网数据的负载的拆分,确定对应的时域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调度模块耦合地连接到转换模块和第二基带模块。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口模块还被配置为将传输配置信息发送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输配置信息包括是否由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一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的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输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频段范围与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一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频段范围与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二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口模块被配置为将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发送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第一数量、第二数量、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或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其中第二数量表示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天线模块收发数据的天线通道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光纤为增强的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eCPRI光纤。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上第一方面或任一实施例的第一信号处理设备以及如上第二方面或任一实施例的第二信号处理设备,其中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和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经由光纤连接。可选地,该光纤为eCPRI光纤。
在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的数据;基于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传输配置信息,将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或者第二处理模块,待处理的数据包括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以太网数据,或者来自天线模块的上行链路数据;由第一处理模块按照第一切分模式处理所调度的数据;以及由第二处理模块按照第二切分模式处理所调度的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切分模式为时域切分模式,并且由第一处理模块按照第一切分模式处理所调度的数据包括:由第一处理模块对所调度的数据执行RF处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待处理的数据包括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以太网数据,以太网数据所对应的天线通道数为第一数量,并且由第一处理模块按照第一切分模式处理所调度的数据包括:基于以太网数据确定对应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及基于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及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确定多路第二时域数据,第二数量对应于天线模块的天线通道数,第一数量小于第二数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经由天线模块的多个天线通道发送多路第二时域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以太网数据确定对应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包括:基于以太网数据的负载的拆分,确定多路第一时域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待处理的数据包括来自天线模块的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数据包括第二数量的多路第二时域数据,并且由第一处理模块按照第一切分模式处理所调度的数据包括:基于多路第二时域数据以及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确定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及基于多路第一时域数据确定对应的以太网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将所确定的以太网数据传输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多路第一时域数据确定对应的以太网数据包括:将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中的多个码片的数据进行组包,得到以太网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码片的数量基于以下因素中的至少一项所确定:第一数量、多个码片中的至少一个码片的样点的数量、样点的位宽、或带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获取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量、第二数量、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或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输配置信息包括是否由第一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的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输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频段范围与第一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频段范围与第二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传输配置信息将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或者第二处理模块包括:如果待处理的数据处于第一频段范围,将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如果待处理的数据处于第二频段范围,将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第二处理模块。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切分模式为物理层内部切分模式。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光纤为eCPRI光纤。
在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第一基带模块生成时域数据,时域数据所对应的天线通道数为第一数量;将时域数据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数据;以及经由光纤将第一以太网数据传输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时域数据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数据包括:将时域数据中的多个码片的数据进行组包,得到第一以太网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码片的数量基于以下因素中的至少一项所确定:第一数量、多个码片中的至少一个码片的样点的数量、样点的位宽、或带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由第二基带模块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以及经由光纤将第二以太网数据传输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经由光纤接收来自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以太网数据;将以太网数据调度到转换模块或第二基带模块;由转换模块将所调度的以太网数据转换为对应的时域数据,对应的时域数据所对应的天线通道数为第一数量;由第一基带模块处理对应的时域数据;以及由第二基带模块处理所调度的以太网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以太网数据转换为对应的时域数据包括:基于以太网数据的负载的拆分,确定对应的时域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将传输配置信息发送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输配置信息包括是否由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一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的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输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频段范围与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一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频段范围与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二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将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发送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第一数量、第二数量、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或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其中第二数量表示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天线模块收发数据的天线通道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光纤为eCPRI光纤。
在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上存储有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获取待处理的数据;基于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传输配置信息,将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或者第二处理模块,待处理的数据包括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以太网数据,或者来自天线模块的上行链路数据;由第一处理模块按照第一切分模式处理所调度的数据;以及由第二处理模块按照第二切分模式处理所调度的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切分模式为时域切分模式,并且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由第一处理模块对所调度的数据执行RF处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待处理的数据包括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以太网数据,以太网数据所对应的天线通道数为第一数量,并且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基于以太网数据确定对应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及基于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及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确定多路第二时域数据,第二数量对应于天线模块的天线通道数,第一数量小于第二数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经由天线模块的多个天线通道发送多路第二时域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基于以太网数据的负载的拆分,确定多路第一时域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待处理的数据包括来自天线模块的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数据包括第二数量的多路第二时域数据,并且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基于多路第二时域数据以及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确定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及基于多路第一时域数据确定对应的以太网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将所确定的以太网数据传输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将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中的多个码片的数据进行组包,得到以太网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码片的数量基于以下因素中的至少一项所确定:第一数量、多个码片中的至少一个码片的样点的数量、样点的位宽、或带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获取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量、第二数量、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或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输配置信息包括是否由第一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的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输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频段范围与第一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频段范围与第二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如果待处理的数据处于第一频段范围,将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如果待处理的数据处于第二频段范围,将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第二处理模块。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切分模式为物理层内部切分模式。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光纤为eCPRI光纤。
在本公开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上存储有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由第一基带模块生成时域数据,时域数据所对应的天线通道数为第一数量;将时域数据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数据;以及经由光纤将第一以太网数据传输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将时域数据中的多个码片的数据进行组包,得到第一以太网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码片的数量基于以下因素中的至少一项所确定:第一数量、多个码片中的至少一个码片的样点的数量、样点的位宽、或带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由第二基带模块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以及经由光纤将第二以太网数据传输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经由光纤接收来自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以太网数据;将以太网数据调度到转换模块或第二基带模块;由转换模块将所调度的以太网数据转换为对应的时域数据,对应的时域数据所对应的天线通道数为第一数量;由第一基带模块处理对应的时域数据;以及由第二基带模块处理所调度的以太网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基于以太网数据的负载的拆分,确定对应的时域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将传输配置信息发送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输配置信息包括是否由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一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的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输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频段范围与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一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频段范围与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二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将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发送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第一数量、第二数量、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或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其中第二数量表示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天线模块收发数据的天线通道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光纤为eCPRI光纤。
在本公开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第四方面或其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的操作,或者实现根据上述第五方面或其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的操作。
在本公开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或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芯片系统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根据上述第四方面或其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的操作,或者实现根据上述第五方面或其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的操作。
在本公开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有形地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第四方面或其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的操作,或者实现根据上述第五方面或其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的操作。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注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示出了分布式接入网设备的一个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分布式接入网设备的另一个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不同的切分模式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的一个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过程的信令交互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将时域数据转换为以太网数据的情形的一个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过程的信令交互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过程的信令交互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过程的信令交互图;以及
图11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及其类似用语应当理解为开放性包含,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应当理解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或“该实施例”应当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根据任何适当的通信协议来实施,包括但不限于,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第四代(4G)、第五代(5G)、第六代(6G)等蜂窝通信协议、诸如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等的无线局域网通信协议、和/或目前已知或者将来开发的任何其他协议。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应用于遵循任何适当通信协议的通信系统,例如: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系统(Enhanced Datarate for GSM Evolution,EDGE)、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UMT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宽带码分多址系统(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2000系统(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系统、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第五代系统或新无线电(New Radio,NR)、未来演进的第六代通信系统等等。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特定的通信系统,而是可以被应用到任何存在类似问题的各种通信系统中,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有线通信系统、或者将来开发的其他通信系统等。
在本公开中的术语“终端设备”指能够与网络设备之间或者彼此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的任何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有时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设备可以是任意类型的移动终端、固定终端或便携式终端。作为示例,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移动手机、站点、单元、设备、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订阅台、便携式订阅台、互联网节点、通信器、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个人通信系统设备、个人导航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定位设备、无线电广播接收器、电子书设备、游戏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车载设备、飞行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任何终端设备、可用于通信的其他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组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
在本公开中的术语“网络设备”是可以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实体或节点,例如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是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为移动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可以是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网络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基站。作为示例,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远程无线电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射频头(RadioHead,RH)、远程无线电头端(Remote Radio Head,RRH)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接入网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在3G网络中称为节点B(NodeB,NB),在5G网络中可以称为g节点B(gNB)或NR节点B(NR NB),等等。在某些场景下,接入网设备可以包含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CU和DU可以放置在不同的地方,例如:DU拉远,放置于高话务量的区域,CU放置于中心机房。或者,CU和DU也可以放置在同一机房。CU和DU也可以为一个机架下的不同部件。为方便描述,本公开后续的实施例中,上述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网络设备,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再具体限定。
分布式接入网设备是目前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的主要形态。
图1示出了分布式接入网设备100的一个示意框图。在图1中,分布式接入网设备100包括BBU 110和RRU 120,并且通过光纤130进行连接。RRU 120可以经由馈线101连接到天线102,从而能够与终端设备140进行通信。
图1中的光纤130可以是依照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Interface,CPRI)协议的线缆。CPRI是目前用于连接BBU与RRU的无线标准接口协议之一。并且在CPRI协议中,BBU也被称为无线电设备控制(Radio Equipment Control,REC),RRU也被称为无线电设备(Radio Equipment,RE)。
RRU 120可以包括4个模块:数字中频模块、收发信机模块、功放模块和滤波模块。以分布式接入网设备100到终端设备140的下行传输为例,数字中频模块可以用于光传输的调制解调、数字上下变频、模数(Analog/Digital,A/D)转换等;收发信机模块用于实现中频信号到射频信号的变换;被转换后的射频信号可以再经过功放模块和滤波模块,并通过天线102传输到终端设备140。
在如图1所示的分布式接入网设备100中,使用的是时域切分模式,也就是说,由BBU110完成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物理层等的处理,由RRU 120完成射频(Radio Frequency,RF)的处理。并且,RRU 120所支持的载波为第一频段范围,例如1.8GHz频段。
图2示出了分布式接入网设备200的另一个示意框图。在图2中,分布式接入网设备200包括BBU 210和AAU 220,并且通过光纤230进行连接,其中AAU 220包括天线模块,从而能够与终端设备240进行通信。可选地,BBU 210可以包括CU和DU,在图2中未示出。
光纤230可以是依照增强的通用公共无线接口(Enhanced Common Public RadioInterface,eCPRI)协议的线缆。如图2所示的分布式接入网设备200能够支持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assive MIMO),并使用物理层内部切分模式。也就是说,由BBU 210完成MAC层、高层物理层等的处理,由AAU 220完成低层物理层和RF的处理。并且,AAU 220所支持的载波为第二频段范围,例如2.1GHz频段。
图3示出了不同的切分模式300的示意图。在图3中示出了时域切分模式310,例如为选项8(Option-8),还示出了物理层内部切分模式320,例如选项7-1、选项7-2和选项7-3。
结合图3,以选项7-1为例:针对下行传输,由BBU执行物理高层的编码、速率匹配、加扰、调制、层映射、预编码、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映射、波束赋形(Beamforming,BF)端口扩展等,并由AAU执行物理底层的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iFFT)和循环移位(Cyclic Prefix,CP)添加等。针对上行传输,由AAU执行物理底层的CP移除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并由BBU执行物理高层的端口缩减、RE解映射、信道估计、分集组合、均衡、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nverse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iDFT)、解调制、解扰、解速率匹配、解码等。关于选项7-2和选项7-3可以结合图3,本公开中不再罗列。
示例性地,关于选项7-1、选项7-2和选项7-3可以参照3GPP TS 38.816(如15.0.0)中第4.2节的介绍,关于选项8可以参照3GPP TS 38.801(如14.0.0)中第11.1.2.8节的介绍.但是应注意,图3示出的切分方式仅是示意,不能解释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限制。
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中的切分模式也可以被称为切分方式或协议切分模式等,在一些场景下,切分模式可以被用于表征RRU或AAU与BBU之间的切分。例如,在BBU包括CU和DU时,切分方式可以表示AAU与DU之间的切分。
如上所述,RRU使用CPRI接口与BBU连接,且支持第一频段范围;AAU使用eCPRI接口与BBU连接,且支持第二频段范围。为了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运营商需要提供同时支持第一频段范围和第二频段范围的接入网设备。通过将RRU和BBU分别部署的方式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导致较高的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以及在类似场景中的潜在其他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设备,其可以通过光纤与第二信号处理设备连接,且支持两种不同的切分模式,也就是说能够同时支持第一频段范围和第二频段范围。这样,能够降低设备的硬件复杂度,并且降低安装成本。以下将结合图4至图11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提出的BBU和RRU以及BBU与AAU的场景,还可以被适用于其他的场景。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400的一个示意框图。接入网设备400包括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和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并且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与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通过光纤430进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可以被安装在室外,例如抱杆上;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可以被安装在楼宇内部。可选地,光纤430可以为eCPRI协议的光缆。相应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可以包括第一eCPRI接口,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可以包括第二eCPRI接口。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和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可以彼此传输以太网数据。例如针对下行链路传输,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将下行链路的以太网数据传输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例如针对上行链路传输,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将上行链路的以太网数据传输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
如图4所示,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可以包括接口模块411、调度模块412、第一处理模块413、第二处理模块414和天线模块415。接口模块411连接到调度模块412,调度模块412连接到第一处理模块413和第二处理模块414,调度模块412还连接到天线模块415。接口模块411可以被配置为经由光纤430与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进行以太网数据传输。调度模块412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传输配置信息,将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413或第二处理模块414。第一处理模块413可以被配置为按照第一切分模式处理来自调度模块412的数据。第二处理模块414可以被配置为按照第二切分模式处理来自调度模块412的数据。天线模块415可以被配置为发送下行链路数据和/或接收上行链路数据,其中下行链路数据为由第一处理模块413或第二处理模块414处理后的数据。具体地,调度模块412所调度的待处理的数据可以是来自接口模块411的以太网数据,或者可以是来自天线模块415的上行链路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调度模块412可以包括第一调度子模块和第二调度子模块。如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另一框图。如图5所示,接口模块411连接到第一调度子模块510,第一调度子模块510连接到第一处理模块413和第二处理模块414。天线模块415连接到第二调度子模块520,第二调度子模块520连接到第一处理模块413和第二处理模块414。
第一调度子模块510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传输配置信息,将来自接口模块411的以太网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413或第二处理模块414。第二调度子模块520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传输配置信息,将来自天线模块415的上行链路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413或第二处理模块414。可选地,第一调度子模块510还可以被配置为将由第一处理模块413或第二处理模块414处理之后的数据传输到接口模块411。第二调度子模块510还可以被配置为将由第一处理模块413或第二处理模块414处理之后的数据传输到天线模块415。
如图5所示,第一处理模块413可以包括转换子模块530和波束赋形子模块540,且转换子模块530连接到波束赋形子模块540。转换子模块53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以太网数据与时域数据之间的转换。波束赋形子模块54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第一数量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二数量的多路第二时域时间之间的转换。第一数量小于第二数量。举例而言,第一数量可以为1、2、4或8中的任一值,第二数量可以为32、64或128中的任一值。但是应注意,本公开中所列举的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的值仅是示意,不应解释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限制。
可理解,在一些示例中,实现转换功能的转换子模块530也可以被称为数据桥(bridge)或其他名称,本公开对此不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调度模块412可以是由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控制面(图中未示出)进行配置的,例如可以按照不同载波对应的切分模式进行配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可以是通过对如图2所示的AAU220进行升级改造而得到的。例如,可以在如图2所示的AAU 220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调度模块412和第一处理模块413以将AAU 220升级为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如此,能够充分地利用已有设备,避免大规模的设备替换,进一步降低成本。
如图4所示,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可以包括第一基带模块421、第二基带模块422、转换模块423和接口模块424。第一基带模块421连接到转换模块423,转换模块423和第二基带模块422连接到接口模块424。第一基带模块421可以被配置为生成或处理时域数据。第二基带模块422可以被配置为生成或处理以太网数据。转换模块423可以被配置为实现时域数据与以太网数据之间的转换。接口模块424可以被配置为经由光纤430与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进行以太网数据传输。具体而言,转换模块423可以将来自第一基带模块421的时域数据转换为以太网数据,可以将来自接口模块424的以太网数据转换为时域数据。
可选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还可以包括调度模块425。调度模块425可以连接到转换模块423和第二基带模块422,调度模块425还可以连接到接口模块424。调度模块425可以被配置为将来自接口模块424的以太网数据调度到转换模块423或第二基带模块422。相应地,转换模块423可以将来自调度模块425的以太网数据转换为时域数据,再将转换后的时域数据提供给第一基带模块421。
可理解,在一些示例中,实现转换功能的转换模块423也可以被称为数据桥或其他名称,本公开对此不限定。在一些示例中,可以理解调度模块425能够实现以太网数据的分发功能,相应地也可以将调度模块425称为分发模块,本公开对此不限定。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可以是通过对如图1所示的BBU110进行如图2所示的BBU 210进行升级改造而得到的。例如,可以在如图1所示的BBU 110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第二基带模块422和转换模块423,并将原CPRI接口替换为eCPRI接口以将BBU 110升级为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可以在如图2所示的BBU 210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第一基带模块421和转换模块423以将BBU 210升级为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如此,能够充分地利用已有设备,避免大规模的设备替换,进一步降低成本。
可以将从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以经由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天线模块415发射出去的传输称为下行链路传输。可以将经由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天线模块415接收,并从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传输称为上行链路传输。
应注意,尽管在图4和图5中示出了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包括多个模块,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包括多个模块,但是在图4或图5中的模块仅是示意,在实际场景中,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和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可以包括更少或更多的模块。例如天线模块415可以独立于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即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可以不包括天线模块415,等等。本公开中不再罗列。
应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模块或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也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为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下面将结合如下的图6至图8所示的信令交互图来更为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过程600的信令交互图。图6中涉及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和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并且过程600为从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下行链路传输。
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第一基带模块421生成610时域数据。具体地,第一基带模块421可以通过编码、速率匹配、…、添加CP等一系列操作生成时域数据。
时域数据也可以被称为同相正交(In-phase Quadrature,IQ)数据,或者可以被称为基带正交采样数据,或者可以被称为CPRI数据或其他名称,本公开对此不限定。可选地,第一基带模块421所生成的时域数据可以是用户面(User Plane)的以同相或正交调制的数字基带数据。
第一基带模块421所生成的时域数据可以包括对应于第一数量的天线通道数的多个IQ数据流。可选地,可以将第一基带模块421所生成的时域数据称为多路第一IQ数据,且多路的数量等于第一数量,例如1、2、4或8中的任一值。
时域数据的传输基本单位为基本帧(base frame),例如一个基本帧的时间长度为1/3.84MHz=260.41667纳秒(ns)。一个基本帧可以包括16个样点,其中第1个样点用于传输控制字,第2个样点至第16个样点用于传输IQ数据。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将基本帧中除去第1个样点之外的其余15个样点称为码片(chip),也就是说,一个基本帧包括1个样点的传输控制字以及15个样点的码片。
可理解,尽管上述的示例中,码片包括15个样点,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码片所包括的样点的数量可以等于8或其他值等。另外,上述的“样点”也可以被称为字(word)或其他名称等,本公开对此不限定。
样点的位宽可以表示样点包括多少个比特(bit),从而可理解,位宽可以觉得码片所包括的bit数。在具体实现中,第一基带模块421的基带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位宽,也就是说,可以预先将位宽配置在第一基带模块421中。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位宽的具体值不作限定,例如位宽可以等于15bit或其他值等。
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转换模块423将时域数据转换620为以太网数据。
具体而言,转换模块423可以通过将时域数据中的多个码片进行组包,以得到对应的以太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换模块423可以将时域数据中的码片进行依次拼接,并将拼接之后的数据作为以太网数据的负载。如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将时域数据转换为以太网数据的情形700的一个示意图。
如图7所示,时域数据710的基本单位为基本帧712,基本帧712包括控制字7121和码片7122。如图7所示,时域数据710的基本单位为基本帧712,基本帧712包括控制字7121和码片7122。以太网数据720可以包括传输网络层报头721、公共报头722、服务报头723和负载724,可选地还可以包括填充725。示例性地,可以将多个码片7122进行组包并作为以太网数据720的负载724。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以太网数据720的报文所包括的多个码片的数量可以基于以下因素来确定:第一数量、码片所包括的样点的数量、样点的位宽以及传输的带宽等。
举例而言,假设带宽为20MHz,该带宽对应的以太网数据的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Transmission Unit,MTU)为1500字节(byte)、包头长度为64字节。假设第一数量等于4,码片包括的样点的数量等于8,样点的位宽等于15。作为一例,可以确定多个码片的数量为:将(1500-64)/(4×8×15×2/8)下取整,即11。以此方式,能够充分地利用传输带宽,确保以太网的传输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可理解,上述确定多个码片的数量的方式仅是示意,在实际场景中,也可以多个码片的数量可以等于其他的值,例如可以等于比上述方式确定的数量更小的值,例如10或9等,本公开对此不限定。
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接口模块424经由光纤430将以太网数据传输630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相应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接口模块411可以接收到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以太网数据。
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调度模块412基于传输配置信息,将以太网数据调度640到第一处理模块413。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传输配置信息可以是由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预先发送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参照图6,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接口模块424将传输配置信息发送601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相应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接口模块411可以接收到传输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是否由第一处理模块413进行处理的指示信息。举例而言,该指示信息可以被理解为是第一处理模块413处理数据的开关,例如可以为1或0。可理解,该指示信息也可以为其他的形式,本公开对此不限定。如果该指示信息指示由第一处理模块413进行处理,则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调度模块412将从接口模块411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413。相反,如果该指示信息指示不由第一处理模块413进行处理,则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调度模块412将从接口模块411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调度到第二处理模块414。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频段范围与第一处理模块413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频段范围与第二处理模块414之间的对应关系。举例而言,从接口模块411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的某字段可以携带频率信息,如果该频率信息位于第一频段范围,则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调度模块412将从接口模块411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413。如果该频率信息位于第二频段范围,则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调度模块412将从接口模块411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调度到第二处理模块414。
应注意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传输配置信息也可以包括其他的指示形式,从而调度模块412可以基于传输配置信息,能够确定将来自接口模块411的以太网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413还是第二处理模块414。在图6的过程600中,假设调度模块412将以太网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413。
第一处理模块413对来自调度模块412的以太网数据,按照第一切分模式进行处理。第一切分模式可以为时域切分模式。可选地,第一切分模式可以是支持CPRI协议的切分模式,结合图3,该第一切分模式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选项8。示例性地,第一处理模块413对以太网数据进行RF处理,而不执行物理层的处理。
参照图6,转换子模块530将以太网数据转换650为时域数据。具体地,转换子模块530可以将以太网数据转换为第一数量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量可以是由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预先配置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601中的传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数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量可以独立于传输配置信息,例如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通过另一单独的信令将第一数量告知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
转换子模块530可以基于以太网数据的负载的拆分确定对应的第一数量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太网的负载可以为eCPRI负载,转换子模块530可以将负载按照码片的大小进行拆分,并在码片的基础上添加控制字而作为基本帧,从而得到多路第一时域数据。
波束赋形子模块540将第一数量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转换为第二数量的多路第二时域数据,其中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
具体而言,波束赋形子模块540可以基于第一数量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及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来确定第二数量的多路第二时域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数量和/或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可以是由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预先配置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601中的传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数量和/或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数量和/或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以独立于传输配置信息,例如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通过另一单独的信令将第二数量和/或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告知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示例性地,第二数量可以对应于天线模块415的天线通道数,例如第二数量可以等于或小于天线模块415的总通道数。
为了描述方便,可以将第一数量表示为N1,将第二数量表示为N2,且N1<N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N1路第一时域数据中的至少部分进行复制,得到N2路时域数据;然后将N2路时域数据中的每路乘以对应的第一天线权重参数,从而得到N2路第二时域数据。
举例而言,假设N1=4,N2=32。可以将N1路第一时域数据中的每一路时域数据复制8份,从而得到32路时域数据,例如32路时域数据中的第1路至第8路为N1路第一时域数据中的第1路第一时域数据,32路时域数据中的第9路至第16路为N1路第一时域数据中的第2路第一时域数据,32路时域数据中的第17路至第24路为N1路第一时域数据中的第3路第一时域数据,32路时域数据中的第25路至第32路为N1路第一时域数据中的第4路第一时域数据。可选地,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为第二数量的第一天线权重参数,可以将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依次表示为wt1、wt2、…wtN2。那么,可以将32路时域数据中的第i路乘以wti(i=1,2,…,N2)作为N2路第二时域数据中的第i路第二时域数据。
应注意,上述对波束赋形子模块540基于第一数量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得到第二数量的多路第二时域数据的实施例仅是示意,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波束赋形子模块540可以将N1路第一时域数据中的第j路(j=1,2,…,N1)第一时域数据复制N2份,并将复制后的N2份分别乘以对应的得到第一天线权重参数wti(i=1,2,…,N2)。
应注意,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处理模块413对数据的处理过程仅是示意,在实际场景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处理,例如功放、滤波等。
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天线模块415传输670多路第二时域数据。具体地,天线模块415可以通过其N2个天线通道将N2个第二时域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
如此,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转换模块423可以将时域数据转换为以太网数据,从而能够经由eCPRI光纤传输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这样能够支持更多的小区,提升空口的性能。并且,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第一处理模块413能够按照第一切分模式处理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以太网数据,从而能够支持第一频段范围。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过程800的信令交互图。图8中涉及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和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并且过程800为从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下行链路传输。
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第二基带模块422生成810以太网数据。
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接口模块424经由光纤430将以太网数据传输820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相应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接口模块411可以接收到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以太网数据。
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调度模块412基于传输配置信息,将以太网数据调度830到第二处理模块414。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传输配置信息可以是由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预先发送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参照图8,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接口模块424将传输配置信息发送801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相应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接口模块411可以接收到传输配置信息。关于该传输配置信息可以参照上述结合图6的601所描述的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重复。
第二处理模块414对来自调度模块412的以太网数据,按照第二切分模式进行处理840。第二切分模式可以为物理层内部切分模式。可选地,第二切分模式可以是支持eCPRI协议的切分模式,结合图3,该第二切分模式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选项7-1或选项7-2或选项7-3。示例性地,第二处理模块414对以太网数据进行物理底层处理和RF处理,而不执行物理高层的处理。以第二切分模式是选项7-1为例,第二处理模块414所执行的处理可以包括iFFT和添加CP等操作。
应注意,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二处理模块414对数据的处理过程仅是示意,在实际场景中,该处理过程可以包括例如频域波束赋形、功放、滤波等。在一些示例中,关于第二处理模块414的具体操作可以参照已有技术中的AAU的操作等。
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天线模块415传输850下行链路数据。
如此,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第二基带模块422能生成以太网数据,从而能够经由eCPRI光纤传输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并且,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第二处理模块414能够按照第二切分模式处理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以太网数据,从而能够支持第二频段范围。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过程900的信令交互图。图9中涉及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和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并且过程900为从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上行链路传输。
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天线模块415接收910上行链路数据。示例性地,该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来自于终端设备。可选地,天线模块415的第二数量个天线通道可以接收多路数据,例如称为第二数量的多路第二时域数据。
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调度模块412基于传输配置信息,将上行链路数据调度920到第一处理模块413。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传输配置信息可以是由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预先发送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参照图9,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接口模块424将传输配置信息发送901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相应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接口模块411可以接收到传输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是否由第一处理模块413进行处理的指示信息。举例而言,该指示信息可以被理解为是第一处理模块413处理数据的开关,例如可以为1或0。可理解,该指示信息也可以为其他的形式,本公开对此不限定。如果该指示信息指示由第一处理模块413进行处理,则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调度模块412将从天线模块415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413。相反,如果该指示信息指示不由第一处理模块413进行处理,则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调度模块412将从天线模块415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调度到第二处理模块414。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频段范围与第一处理模块413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频段范围与第二处理模块414之间的对应关系。举例而言,天线模块415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某字段可以携带频率信息,如果该频率信息位于第一频段范围,则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调度模块412将从天线模块415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413。如果该频率信息位于第二频段范围,则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调度模块412将从天线模块415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调度到第二处理模块414。
应注意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传输配置信息也可以包括其他的指示形式,从而调度模块412可以基于传输配置信息,能够确定将来自天线模块415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413还是第二处理模块414。在图9的过程900中,假设调度模块412将上行链路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413。
第一处理模块413对来自调度模块412的上行链路数据,按照第一切分模式进行处理。第一切分模式可以为时域切分模式。可选地,第一切分模式可以是支持CPRI协议的切分模式,结合图3,该第一切分模式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选项8。示例性地,第一处理模块413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RF处理,而不执行物理层的处理。
参照图9,波束赋形子模块540将上行链路数据转换930为第一数量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其中第一数量小于第二数量。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量可以是由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预先配置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901中的传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数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量可以独立于传输配置信息,例如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通过另一单独的信令将第一数量告知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
波束赋形子模块540可以将第二数量的多路第二时域数据转换为第一数量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具体而言,波束赋形子模块540可以基于第二数量的多路第二时域数据以及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来确定第一数量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可以是由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预先配置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901中的传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以独立于传输配置信息,例如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通过另一单独的信令将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告知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
为了描述方便,可以将第一数量表示为N1,将第二数量表示为N2,且N1<N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N2路第二时域数据中的每路乘以对应的第二天线权重参数,从而得到N2路时域数据;然后将N2路时域数据中的至少部分进行合并,得到N1路第一时域数据。
举例而言,假设N1=4,N2=32。可选地,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为第二数量的第二天线权重参数,可以将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依次表示为wr1、wr2、…wrN2。可以将N2路第二时域数据中的第i路第二时域数据乘以wri(i=1,2,…,N2)作为N2路时域数据中的第i路时域数据。然后,可以将N2路时域数据中第1路至第8路进行合并(例如求和)作为N1路第一时域数据中的第1路第一时域数据,将N2路时域数据中第9路至第16路进行合并(例如求和)作为N1路第一时域数据中的第2路第一时域数据,将N2路时域数据中第17路至第24路进行合并(例如求和)作为N1路第一时域数据中的第3路第一时域数据,将N2路时域数据中第25路至第32路进行合并(例如求和)作为N1路第一时域数据中的第4路第一时域数据。
应注意,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处理模块413对数据的处理过程仅是示意,在实际场景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处理,例如功放、滤波等。
转换子模块530将第一数量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转换940为以太网数据。具体地,转换子模块530的转换操作类似于前述结合图6所描述的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转换模块423进行转换620的操作,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接口模块411将以太网数据传输950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相应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接口模块424可以接收到来自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以太网数据。
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调度模块425将以太网数据调度960到转换模块423。具体而言,调度模块425可以基于以太网数据的频率信息进行调度。如果该频率信息位于第一频段范围,则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调度模块425将从接口模块424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调度到转换模块423。如果该频率信息位于第二频段范围,则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调度模块425将从接口模块424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调度到第二基带模块422。在图9的过程900中,假设调度模块425将以太网数据调度到转换模块423。
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转换模块423将以太网数据970转换为时域数据。具体地,转换模块423可以将以太网数据转换为第一数量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
转换模块423可以基于以太网数据的负载的拆分确定对应的第一数量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太网的负载可以为eCPRI负载,转换模块423可以将负载按照码片的大小进行拆分,并在码片的基础上添加控制字而作为基本帧,从而得到多路第一时域数据。
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第一基带模块421对时域数据进行处理980。具体地,第一基带模块421可以通过移除CP、FFT、…、解码等一系列操作对时域数据进行处理。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过程1000的信令交互图。图10中涉及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和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并且过程1000为从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上行链路传输。
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天线模块415接收1010上行链路数据。
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调度模块412基于传输配置信息,将上行链路数据调度1020到第二处理模块414。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传输配置信息可以是由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预先发送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参照图10,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接口模块424将传输配置信息发送1001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相应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接口模块411可以接收到传输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是否由第一处理模块413进行处理的指示信息。举例而言,该指示信息可以被理解为是第一处理模块413处理数据的开关,例如可以为1或0。可理解,该指示信息也可以为其他的形式,本公开对此不限定。如果该指示信息指示由第一处理模块413进行处理,则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调度模块412将从天线模块415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413。相反,如果该指示信息指示不由第一处理模块413进行处理,则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调度模块412将从天线模块415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调度到第二处理模块414。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频段范围与第一处理模块413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频段范围与第二处理模块414之间的对应关系。举例而言,从天线模块415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某字段可以携带频率信息,如果该频率信息位于第一频段范围,则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调度模块412将从天线模块415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413。如果该频率信息位于第二频段范围,则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调度模块412将从天线模块415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调度到第二处理模块414。
应注意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传输配置信息也可以包括其他的指示形式,从而调度模块412可以基于传输配置信息,能够确定将来自天线模块415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413还是第二处理模块414。在图10的过程1000中,假设调度模块412将上行链路数据调度到第二处理模块414。
第二处理模块414对来自调度模块412的上行链路数据,按照第二切分模式进行处理1030。第二切分模式可以为物理层内部切分模式。可选地,第二切分模式可以是支持eCPRI协议的切分模式,结合图3,该第二切分模式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选项7-1或选项7-2或选项7-3。示例性地,第二处理模块414对以太网数据进行物理底层处理和RF处理,而不执行物理高层的处理。以第二切分模式是选项7-1为例,第二处理模块414所执行的处理可以包括CP移除和FFT等操作。
应注意,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二处理模块414对数据的处理过程仅是示意,在实际场景中,该处理过程可以包括例如频域波束赋形、功放、滤波等。在一些示例中,关于第二处理模块414的具体操作可以参照已有技术中的AAU的操作等。并且可理解,经第二处理模块414处理后的数据为以太网数据。
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接口模块411将以太网数据传输1040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相应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接口模块424可以接收到来自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的以太网数据。
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调度模块425将以太网数据调度1050到第二基带模块422。具体而言,调度模块425可以基于以太网数据的频率信息进行调度。如果该频率信息位于第一频段范围,则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调度模块425将从接口模块424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调度到转换模块423。如果该频率信息位于第二频段范围,则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调度模块425将从接口模块424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调度到第二基带模块422。在图10的过程1000中,假设调度模块425将以太网数据调度到第二基带模块422。
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的第二基带模块422对以太网数据进行处理1060。具体地,以第二切分模式是选项7-1为例,第二基带模块422可以对数据执行端口缩减、RE解映射、…、解码等一系列操作。
如此,本公开实施例中针对来自天线模块415的上行链路数据,能够由调度模块412基于传输配置信息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413或第二处理模块414,如此能够分别由第一处理模块413按照第一切分模式进行处理,由第二处理模块414能够按照第二切分模式进行处理,从而能够同时支持第一频段范围和第二频段范围。
应理解,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等只是为了表示多个对象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同时不排除两个对象之间是相同的。“第一”,“第二”,“第三”等不应当解释为对本公开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还应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方式、情况、类别以及实施例的划分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不应构成特别的限定,各种方式、类别、情况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符合逻辑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结合。
还应理解,上述内容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而不是要限制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内容,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或变化或组合等。这样的修改、变化或组合后的方案也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内。
还应理解,上述内容的描述着重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前的不同之处,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或借鉴,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图11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设备1100的示意性框图。设备1100可以被实现为或者被包括在图4的第一信号处理设备410中,或者设备1100可以被实现为或者被包括在图4的第二信号处理设备420中。如图所示,设备1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10,耦合到处理器1110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120,以及耦合到处理器1110的通信模块1140。
通信模块1140可以用于双向通信。通信模块1140可以具有用于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可以包括与其他设备通信所必需的任何接口。
处理器1110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网络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或基于控制器的多核控制器架构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1100可以具有多个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其在时间上从属于与主处理器同步的时钟。
存储器11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1124、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硬盘、光盘(Compact Disc,CD)、数字视频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其他磁存储和/或光存储。易失性存储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1122、或不会在断电持续时间中持续的其他易失性存储器。
计算机程序1130包括由关联处理器1110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程序1130可以存储在ROM 1124中。处理器1110可以通过将程序1130加载到RAM 1122中来执行任何合适的动作和处理。
可以借助于程序1130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使得设备1100可以执行如参考图6至图10所讨论的任何过程。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硬件或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
程序1130可以有形地包含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在设备1100中(诸如在存储器1120中)或者可以由设备1100访问的其他存储设备。可以将程序1130从计算机可读介质加载到RAM 1122以供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有形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OM、EPROM、闪存、硬盘、CD、DVD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1100中的通信模块1140可以被实现为发送器和接收器(或收发器),其可以被配置为发送/接收诸如第一调度指示信息、第二调度指示信息、传输数据等。另外,设备11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调度器、控制器、射频/天线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公开不再详细阐述。
示例性地,图11中的设备1100可以被实现为电子设备,或者可以被实现为电子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限定。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和如上所述的第二信号处理设备。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可以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处理电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由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完成信令或数据的交互,由处理电路完成信令或数据信息的生成以及处理。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计算设备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当处理器运行该程序指令时,使得安装该芯片系统的设备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法。示例性地,该芯片系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指令,当处理器运行所述指令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涉及的方法和功能。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涉及的方法和功能。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运行所述指令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涉及的方法和功能。
通常,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以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一些方面可以用硬件实现,而其他方面可以用固件或软件实现,其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虽然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个方面被示出并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一些其他图示表示,但是应当理解,本文描述的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实现为,如非限制性示例,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或其某种组合。
本公开还提供有形地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包括在程序模块中的指令,其在目标的真实或虚拟处理器上的设备中执行,以执行如上参考附图的过程/方法。通常,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库、对象、类、组件、数据结构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程序模块之间组合或分割程序模块的功能。用于程序模块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可以在本地或分布式设备内执行。在分布式设备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本地和远程存储介质中。
用于实现本公开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编写。这些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程序代码在被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时候,引起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计算机上、部分在计算机上、作为独立的软件包、部分在计算机上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或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计算机程序代码或者相关数据可以由任意适当载体承载,以使得设备、装置或者处理器能够执行上文描述的各种处理和操作。载体的示例包括信号、计算机可读介质、等等。信号的示例可以包括电、光、无线电、声音或其它形式的传播信号,诸如载波、红外信号等。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包含或存储用于或有关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的程序的任何有形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其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详细示例包括带有一根或多根导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储存取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其任意合适的组合。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的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相反,流程图中描绘的步骤可以改变执行顺序。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组合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还应当注意,根据本公开的两个或更多装置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装置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装置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装置来具体化。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现,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的,并且也不限于所公开的各实现。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现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很好地解释各实现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公开的各个实现方式。
Claims (35)
1.一种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包括:
接口模块,被配置为经由光纤与第二信号处理设备进行以太网数据传输;
调度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传输配置信息,将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或者第二处理模块,所述待处理的数据包括来自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以太网数据,或者来自天线模块的上行链路数据;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按照第一切分模式处理来自所述调度模块的数据;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按照第二切分模式处理来自所述调度模块的数据;以及
所述天线模块,被配置为发送所述第一处理模块或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和/或接收所述上行链路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转换子模块,被配置为实现所述以太网数据与时域数据之间的转换;以及
波束赋形子模块,被配置为实现第一数量的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二数量的多路第二时域数据之间的转换,所述第二数量对应于所述天线模块的天线通道数,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待处理的数据包括来自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所述以太网数据,所述以太网数据所对应的天线通道数为所述第一数量,并且其中,
所述转换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以太网数据确定对应的所述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及
所述波束赋形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基于所述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及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确定所述多路第二时域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转换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以太网数据的负载的拆分,确定所述多路第一时域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待处理的数据包括来自所述天线模块的上行链路数据,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包括所述第二数量的多路第二时域数据,并且其中,
所述波束赋形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多路第二时域数据以及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确定所述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及
所述转换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多路第一时域数据确定对应的以太网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转换子模块被配置为:
将所述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中的多个码片的数据进行组包,得到所述以太网数据,其中所述多个码片的数量基于以下因素中的至少一项所确定:所述第一数量、所述多个码片中的至少一个码片的样点的数量、所述样点的位宽、或带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接口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来自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量、第二数量、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或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传输配置信息包括是否由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的指示信息;或者,其中所述传输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频段范围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频段范围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调度模块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待处理的数据处于第一频段范围,将所述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
如果所述待处理的数据处于第二频段范围,将所述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切分模式为时域切分模式,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对来自所述调度模块的所述数据执行射频RF处理,所述第二切分模式为物理层内部切分模式。
11.一种第二信号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基带模块,被配置为生成时域数据,所述时域数据所对应的天线通道数为第一数量;
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时域数据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数据;以及
接口模块,被配置为经由光纤将所述第一以太网数据传输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信号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时域数据中的多个码片的数据进行组包,得到所述第一以太网数据,其中所述多个码片的数量基于以下因素中的至少一项所确定:第一数量、所述多个码片中的至少一个码片的样点的数量、所述样点的位宽、或带宽。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第二信号处理设备,还包括:
第二基带模块,被配置为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
并且其中所述接口模块还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以太网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一信号接口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信号处理设备,还包括调度模块,并且其中,
所述接口模块,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以太网数据;
所述调度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以太网数据调度到所述转换模块或第二基带模块;
所述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调度模块所调度的所述以太网数据转换为对应的时域数据,所述对应的时域数据所对应的天线通道数为所述第一数量;
所述第一基带模块,被配置为处理所述对应的时域数据;以及
所述第二基带模块,被配置为处理所述调度模块所调度的所述以太网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信号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接口模块还被配置为将传输配置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传输配置信息包括是否由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的指示信息;或者,其中所述传输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频段范围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一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频段范围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二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信号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接口模块被配置为将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发送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所述第一数量、第二数量、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或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其中所述第二数量表示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天线模块收发数据的天线通道数。
17.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信号处理设备;以及
如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信号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经由光纤连接。
1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待处理的数据;
基于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传输配置信息,将所述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或者第二处理模块,所述待处理的数据包括来自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以太网数据,或者来自天线模块的上行链路数据;
由所述第一处理模块按照第一切分模式处理所调度的数据;以及
由所述第二处理模块按照第二切分模式处理所调度的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待处理的数据包括来自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所述以太网数据,所述以太网数据所对应的天线通道数为第一数量,并且其中由所述第一处理模块按照第一切分模式处理所调度的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以太网数据确定对应的所述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及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确定所述多路第二时域数据,所述第二数量对应于所述天线模块的天线通道数,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数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待处理的数据包括来自所述天线模块的所述上行链路数据,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包括第二数量的多路第二时域数据,并且其中由所述第一处理模块按照第一切分模式处理所调度的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多路第二时域数据以及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确定所述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多路第一时域数据确定对应的以太网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多路第一时域数据确定对应的以太网数据包括:将所述多路第一时域数据中的多个码片的数据进行组包,得到所述以太网数据,其中所述多个码片的数量基于以下因素中的至少一项所确定:所述第一数量、所述多个码片中的至少一个码片的样点的数量、所述样点的位宽、或带宽。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获取来自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量、第二数量、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或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
23.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配置信息包括是否由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的指示信息;或者,其中所述传输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频段范围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频段范围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2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来自第二信号处理设备的传输配置信息将所述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或者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如果所述待处理的数据处于第一频段范围,将所述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
如果所述待处理的数据处于第二频段范围,将所述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
25.根据权利要求18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切分模式为时域切分模式,并且其中由所述第一处理模块按照第一切分模式处理所调度的数据包括:由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对所调度的所述数据执行射频RF处理,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切分模式为物理层内部切分模式。
26.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由第一基带模块生成时域数据,所述时域数据所对应的天线通道数为第一数量;
将所述时域数据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数据;以及
经由光纤将所述第一以太网数据传输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时域数据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数据包括:将所述时域数据中的多个码片的数据进行组包,得到所述第一以太网数据,其中所述多个码片的数量基于以下因素中的至少一项所确定:所述第一数量、所述多个码片中的至少一个码片的样点的数量、所述样点的位宽、或带宽。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第二基带模块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以及
经由所述光纤将所述第二以太网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
29.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由所述光纤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以太网数据;
将所述以太网数据调度到所述转换模块或第二基带模块;
由所述转换模块将所调度的所述以太网数据转换为对应的时域数据,所述对应的时域数据所对应的天线通道数为所述第一数量;
由所述第一基带模块处理所述对应的时域数据;以及
由所述第二基带模块处理所调度的所述以太网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配置信息包括是否由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一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的指示信息;或者,其中所述传输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频段范围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一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频段范围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第二处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31.根据权利要求26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发送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所述第一数量、第二数量、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一天线权重参数、或第二数量的多个第二天线权重参数,其中所述第二数量表示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设备的天线模块收发数据的天线通道数。
32.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上存储有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8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8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上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8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一种芯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8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19125.9A CN114466470A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信号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KR1020247025167A KR20240125044A (ko) | 2021-12-27 | 2022-12-23 | 신호 처리 디바이스 및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
EP22914521.4A EP4440241A1 (en) | 2021-12-27 | 2022-12-23 |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
PCT/CN2022/141305 WO2023125267A1 (zh) | 2021-12-27 | 2022-12-23 | 信号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US18/755,331 US20240348296A1 (en) | 2021-12-27 | 2024-06-26 |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19125.9A CN114466470A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信号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66470A true CN114466470A (zh) | 2022-05-10 |
Family
ID=81407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19125.9A Pending CN114466470A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信号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348296A1 (zh) |
EP (1) | EP4440241A1 (zh) |
KR (1) | KR20240125044A (zh) |
CN (1) | CN114466470A (zh) |
WO (1) | WO202312526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25267A1 (zh) * | 2021-12-27 | 2023-07-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54560A (zh) * | 2016-07-05 | 2017-02-22 | 广州埃信电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业务数字光分布系统及多业务容量调度方法 |
CN110431861A (zh) * | 2017-04-07 | 2019-1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站功能部署方法及设备 |
CN110622604A (zh) * | 2017-06-12 | 2019-1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执行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719238A (zh) * | 2018-07-13 | 2020-0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和接入网设备 |
CN112351437A (zh) * | 2020-09-30 | 2021-02-0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前传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12511233A (zh) * | 2019-09-16 | 2021-03-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射频拉远装置、有源天线和基站系统 |
WO2021179453A1 (zh) * | 2020-03-09 | 2021-09-16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信号处理方法、接入网设备及多制式接入网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12562A (zh) * | 2017-12-27 | 2020-08-07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处理下行链路通信的分布式基站系统的方法、系统和单元 |
CN112398604B (zh) * | 2019-08-14 | 2022-05-13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12583455B (zh) * | 2019-09-29 | 2022-05-06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以及基站 |
CN114466470A (zh) * | 2021-12-27 | 2022-05-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
2021
- 2021-12-27 CN CN202111619125.9A patent/CN114466470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12-23 KR KR1020247025167A patent/KR20240125044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22-12-23 WO PCT/CN2022/141305 patent/WO2023125267A1/zh unknown
- 2022-12-23 EP EP22914521.4A patent/EP4440241A1/en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6-26 US US18/755,331 patent/US20240348296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54560A (zh) * | 2016-07-05 | 2017-02-22 | 广州埃信电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业务数字光分布系统及多业务容量调度方法 |
CN110431861A (zh) * | 2017-04-07 | 2019-1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站功能部署方法及设备 |
CN110622604A (zh) * | 2017-06-12 | 2019-1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执行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719238A (zh) * | 2018-07-13 | 2020-0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和接入网设备 |
CN112511233A (zh) * | 2019-09-16 | 2021-03-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射频拉远装置、有源天线和基站系统 |
WO2021179453A1 (zh) * | 2020-03-09 | 2021-09-16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信号处理方法、接入网设备及多制式接入网设备 |
CN112351437A (zh) * | 2020-09-30 | 2021-02-0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前传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25267A1 (zh) * | 2021-12-27 | 2023-07-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125267A1 (zh) | 2023-07-06 |
EP4440241A1 (en) | 2024-10-02 |
US20240348296A1 (en) | 2024-10-17 |
KR20240125044A (ko) | 2024-08-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16157B2 (en) | 5G/LTE dual connectivity | |
WO2018201846A1 (zh) | 资源指示方法及通信设备 | |
WO2019136724A1 (zh) | Srs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
EP3456128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using uplink transmission during a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 |
WO2019136723A1 (zh) |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
US20220248358A1 (en) | Multi-transmit-receive point transmission for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 |
US9647808B2 (en) | Bandwidt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WO2020062095A1 (en) |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design to support v2x traffic | |
KR20120130209A (ko) | 컴포넌트 캐리어들의 할당 | |
US11128412B2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 |
US20240348296A1 (en) |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 |
CN101926145A (zh) | 通过无线链路使用具有不同类型的分区的数据容器结构进行通信 | |
CN103404216A (zh) | 在多载波宽带无线系统中非相邻载波信令化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10853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symbol | |
JP2017511094A (ja) | 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 |
CN114982362A (zh) | 用于通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EP3691147B1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undling size, user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 |
JP6760571B2 (ja) | 情報伝送方法、端末デバイス、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 |
WO2022193252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s,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 |
WO2024168695A1 (en) | Extended capability for transmission switching | |
EP4401366A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WO2024174262A1 (en) |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 |
WO2024065845A1 (en) | Cell reselection control | |
WO2022087850A1 (en) |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 |
JP2024526309A (ja) | 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