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50937B -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投影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投影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50937B
CN114450937B CN202080067661.XA CN202080067661A CN114450937B CN 114450937 B CN114450937 B CN 114450937B CN 202080067661 A CN202080067661 A CN 202080067661A CN 114450937 B CN114450937 B CN 1144509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image
content
attribute information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76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50937A (zh
Inventor
石田一树
石塚晶启
增田智纪
井上和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450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0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50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0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5Geometric adjustment, e.g. keystone or converg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04N9/3194Testing thereof including sensor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7Multi-project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7/00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 G03B37/04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with cameras or projectors providing touching or overlapping fields of view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display 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6/00Systems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ieces of apparatus, e.g. for exchanging trimming information, for photo finis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一部分投影装置成为无法投影的状态,也能够进行使用可投影区域的有效的信息显示的投影用控制装置、控制方法、控制程序及投影系统。控制装置(4)控制投影范围不同的多个投影部的投影。控制部(42)使配置有内容的第1图像通过多个投影部投影到由多个投影部的投影范围构成的第1投影范围内。获取部(41)获取与内容建立对应关联的第1属性信息,所述第1属性信息表示在调整内容的尺寸时使纵横比可以变更,还是维持纵横比。若成为通过多个投影部中的排除了一部分投影部的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则控制部(42)使配置有内容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图像投影到第2投影范围内,并根据第1属性信息进行第2图像的生成中的内容的尺寸调整。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投影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投影系统,其分割一个图像而生成多个分割图像,并由多个投影装置分别投影分割图像,由此大画面显示一个图像(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2)。并且,在使用多个投影装置进行大画面显示的投影系统中,已知在一部分投影装置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剩余的投影装置的可投影区域投影缩小的图像的技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3、4)。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67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944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480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7-39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即使一部分投影装置成为无法投影的状态,也能够进行使用可投影区域的有效的信息显示的投影用控制装置、控制方法、控制程序及投影系统。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为控制投影范围不同的多个投影部的投影控制装置,其具备:控制部,使配置有内容的第1图像通过上述多个投影部投影到由上述多个投影部的投影范围构成的第1投影范围内;及获取部,获取与上述内容建立对应关联的第1属性信息,上述第1属性信息表示在调整上述内容的尺寸时使纵横比可以变更,还是维持纵横比,若成为通过上述多个投影部中的排除了一部分投影部的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则上述控制部使配置有上述内容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图像投影到由上述所排除的投影部的投影范围构成的第2投影范围内,并根据上述第1属性信息进行上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的上述内容的尺寸调整。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为控制投影范围不同的多个投影部的投影控制方法,其包括:控制步骤,使配置有内容的第1图像通过上述多个投影部投影到由上述多个投影部的投影范围构成的第1投影范围内;及获取步骤,获取与上述内容建立对应关联的第1属性信息,上述第1属性信息表示在调整上述内容的尺寸时使纵横比可以变更,还是维持纵横比,在上述控制步骤中,若成为通过上述多个投影部中的排除了一部分投影部的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则使配置有上述内容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图像投影到由上述所排除的投影部的投影范围构成的第2投影范围内,并根据上述第1属性信息进行上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的上述内容的尺寸调整。
本发明的控制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上述控制装置的上述获取部及上述控制部发挥作用。
本发明的投影系统包括上述控制装置和上述多个投影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一部分投影装置成为无法投影的状态,也能够进行使用可投影区域的有效的信息显示的投影用控制装置、控制方法、控制程序及投影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投影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投影系统100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仅由第2投影装置2进行投影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第1投影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由第1投影装置1及第2投影装置2投影第1图像51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仅由第2投影装置2投影第2图像52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仅由第2投影装置2投影第2图像52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控制装置4的功能框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通过图7所示的获取部41获取的内容的属性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控制装置4的属性信息设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图像数据的属性设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字符数据的属性设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图9所示的操作部的属性设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控制装置4对第2图像52的投影控制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投影系统100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仅由图14所示的第1投影装置1、第2投影装置2及第4投影装置9进行投影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由图14所示的各投影装置投影第1图像51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仅由图15所示的第1投影装置1、第2投影装置2及第4投影装置9投影第2图像52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仅由图15所示的第1投影装置1、第2投影装置2及第4投影装置9的第2图像52的投影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投影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投影系统100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投影系统100具备第1投影装置1、第2投影装置2、控制装置4、摄像部5及屏幕6。第1投影装置1和第2投影装置2分别例如由液晶投影仪或使用LCOS(Liquid crystal onsilicon:硅基液晶)的投影仪等构成。以下,将第1投影装置1和第2投影装置2分别作为液晶投影仪进行说明。
第1装置投影范围11是屏幕6中的第1投影装置1的投影范围。第2装置投影范围12是屏幕6中的第2投影装置2的投影范围,是与第1装置投影范围11不同的范围。在图1所示例中,第2装置投影范围12是只有一部分与第1装置投影范围11重叠的范围。
第1系统投影范围31是由第1装置投影范围11及第2装置投影范围12构成的投影范围。为便于图示,用比实际稍大的虚线框表示第1系统投影范围31。具体而言,第1系统投影范围31呈横长的矩形形状,其由第1装置投影范围11中不与第2装置投影范围12重叠的部分、第1装置投影范围11与第2装置投影范围12重叠的部分、第2装置投影范围12中不与第1装置投影范围11重叠的部分构成。第1系统投影范围31构成第1投影范围,该第1投影范围由投影系统100中所包括的多个投影装置(第1投影装置1及第2投影装置2)的投影范围构成。
投影系统100使分割图像从第1投影装置1投影到第1装置投影范围11内,使分割图像从第2投影装置2投影到第2装置投影范围12内,并通过该两个分割图像的接合而在第1系统投影范围31内显示横长的投影对象图像。通过第1投影装置1及第2投影装置2投影到第1系统投影范围31内的投影对象图像构成第1图像。
控制装置4是包括由各种处理器构成的控制部、用于与各部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省略图示)、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或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存储介质4a的装置,集中控制第1投影装置1、第2投影装置2及摄像部5。
作为控制装置4的控制部的各种处理器,执行程序而进行各种处理的通用的处理器即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在制造后可以变更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者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具有为了执行特定处理而专门设计的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专用电路等。
更具体而言,这些各种处理器的结构是将半导体元件等电路元件组合而成的电路。控制装置4的控制部可以由各种处理器中的一个构成,也可以通过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两个以上处理器的组合(例如多个FPGA的组合或CPU和FPGA的组合)构成。
摄像部5具备通过摄像光学系统拍摄被摄体的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型图像传感器或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图像传感器等成像元件,至少拍摄屏幕6中的第1系统投影范围31。由摄像部5拍摄的摄像图像输入到控制装置4。
在投影系统100中独立设置有摄像部5,但是摄像部5也可以内置于第1投影装置1或第2投影装置2中。并且,在投影系统100中,可以省略摄像部5。
图2是表示仅由第2投影装置2进行投影的状态的示意图。例如,由于第1投影装置1的故障等,第1投影装置1成为无法向第1装置投影范围11投影的非稳定状态。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4仅使用第1投影装置1及第2投影装置2中可以投影的第2投影装置2向第2装置投影范围12进行投影。
图2所示的第2系统投影范围32是仅由第2投影装置2的第2装置投影范围12构成的投影范围。为便于图示,用比实际稍大的虚线框表示第2系统投影范围32。第2系统投影范围32构成第2投影范围,该第2投影范围由投影系统100中所包括的各投影装置中的排除了一部分投影部(第1投影装置1)的投影部(第2投影装置2)的投影范围构成。
例如,控制装置4若检测到无法由第1投影装置1进行投影,则使投影对象图像从第2投影装置2投影到屏幕6的第2系统投影范围32(第2装置投影范围12)内。仅通过第2投影装置2投影到第2系统投影范围32内的投影对象图像构成第2图像。
由于第2系统投影范围32比第1系统投影范围31窄,因此投影到第2系统投影范围32内的第2图像需要比投影到上述第1系统投影范围31内的第1图像尺寸小。因此,若成为仅由第2投影装置2进行投影的状态,则控制装置4生成比第1图像尺寸小的第2图像,并使所生成的第2图像由第2投影装置2投影到第2系统投影范围32内。尺寸是指屏幕6上的显示(投影)尺寸。
作为第1投影装置1成为无法投影的非稳定状态的原因,例如,可以考虑第1投影装置1的内部组件的故障或劣化、停止向第1投影装置1供电、第1投影装置1的电池余量不足、第1投影装置1与其他设备(例如,控制装置4)之间的通信障碍、用户断开第1投影装置1的电源开关等各种原因。
由控制装置4检测第1投影装置1无法投影例如能够根据接收第1投影装置1输出的警报信号、未接收对发送到第1投影装置1信号的响应信号、摄像部5对第1装置投影范围11的摄像结果等各种信息来进行。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第1投影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另外,图1所示的第2投影装置2的内部结构由于与第1投影装置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第1投影装置1具备投影部23和控制部24。
投影部23具备包括光源21a及光调制部21b的显示部21、以及投影光学系统22。
光源21a包括激光器或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例如射出白色光。
光调制部21b由三个液晶面板构成,该三个液晶面板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21a射出并通过省略图示的颜色分离机构分离为红色、蓝色、绿色三种颜色的各色光进行调制,并射出各色图像。可以在该三个液晶面板上分别搭载红色、蓝色、绿色的滤光器,通过各液晶面板调制从光源21a射出的白色光而射出各色图像。
投影光学系统22入射有来自显示部21的光,并由包括至少一个透镜的例如中继光学系统构成。穿过投影光学系统22的光投影到屏幕6上。
控制部24根据从控制装置4输入的显示用数据来控制投影部23,由此使基于该显示用数据的图像投影到屏幕6上。输入到控制部24的显示用数据由红色显示用数据、蓝色显示用数据、绿色显示用数据三种数据构成。
图4是表示由第1投影装置1及第2投影装置2投影第1图像51的一例的示意图。在第1投影装置1及第2投影装置2均可以投影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通过第1投影装置1及第2投影装置2使第1图像51投影到第1系统投影范围31(第1投影范围)内。如图1所示,第1系统投影范围31是由第1投影装置1的第1装置投影范围11及第2投影装置2的第2装置投影范围12构成的范围。
第1图像51是例如具有与第1系统投影范围31相同的形状及尺寸的图像。由此,能够毫无浪费地利用第1系统投影范围31较大地投影整个第1图像51。在第1图像51中,作为内容而配置有图像内容IMG1、文本内容TXT1、文本内容TXT2及操作部CTR1。
图像内容IMG1例如是根据位图图像、向量图像等图像数据绘制的图像数据。在图4所示例中,图像内容IMG1是拍摄三个人物而得到的位图图像。
文本内容TXT1、TXT2是根据包括纯文本、富文本等字符代码的文本文件绘制的字符数据。在图4所示例中,文本内容TXT1、TXT2分别是对图像内容IMG1中所拍摄到的人物进行说明的字符串。文本内容TXT1是从“该人物是”开始的字符串。文本内容TXT2是从“经历”开始的字符串。
操作部CTR1是表示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指示的区域的操作部。在图4所示例中,操作部CTR1附有“OK”字符,是用于指示转移到下一个画面的按钮。
例如,控制装置4以幻灯片放映形式显示信息,第1图像51是幻灯片放映中所包括的一张幻灯片。在该情况下,若用户用指针等指示操作部CTR1的区域,则控制装置4使第1图像51的下一个幻灯片代替第1图像51而投影到第1系统投影范围31内。
对第1图像51的绘制进行说明。例如,在图1所示的存储介质4a中存储用于投影第1图像51的绘制数据。该绘制数据包括图像内容IMG1、文本内容TXT1、文本内容TXT2及操作部CTR1。并且,该绘制数据包括表示这些内容的配置(位置或大小)的配置信息。
控制装置4从存储介质4a读取该绘制数据并生成第1图像51,该第1图像51根据绘制数据中所包括的配置信息配置了绘制数据中所包括的各内容。然后,控制装置4使所生成的第1图像51通过第1投影装置1及第2投影装置2投影到第1系统投影范围31内。
图5是表示仅由第2投影装置2投影第2图像52的一例的示意图。例如,若成为因第1投影装置1的故障等而无法由第1投影装置1向第1装置投影范围11进行投影,且仅通过第2投影装置2进行投影的状态,则控制装置4使第2图像52通过第2投影装置2投影到第2系统投影范围32(第2投影范围)内。如图2所示,第2系统投影范围32是仅由第2投影装置2的第2装置投影范围12构成的范围。
第2图像52是配置有上述第1图像51中所包括的内容的至少一部分的图像。在图5所示例中,在第2图像52中配置有第1图像51中所包括的所有内容,即图像内容IMG1、文本内容TXT1、TXT2、操作部CTR1。然而,在难以将这些所有内容配置于第2图像52中的情况下,可以将其中一部分内容不配置于第2图像52中。
投影第2图像52的第2系统投影范围32比投影第1图像51的第1系统投影范围31窄。因此,控制装置4生成尺寸落入第2系统投影范围32内的第2图像52。
此时,假设为了生成落入第2系统投影范围32内的第2图像52,以固定纵横比缩小第1图像51。在该情况下,由于具有与第1系统投影范围31相同的形状及尺寸的第1图像51相对于第2系统投影范围32的纵横比不同,因此直到第1图像51的长边的长度(横向宽度)落入第2系统投影范围32的横向宽度为止缩小第1图像51,由此生成第2图像52。因此,因第2图像52的尺寸变小而第2图像52的可见性降低,并且在第2系统投影范围32中产生不投影图像的区域。
并且,假设为了生成落入第2系统投影范围32内的第2图像52,以与第2系统投影范围32的纵横比匹配的方式,在变更第1图像51的纵横比的同时缩小第1图像51。在该情况下,在第2系统投影范围32中不会产生不投影第2图像52的区域,但是关于第1图像51中所包括的图像内容IMG1等不希望变更纵横比的内容,也变更纵横比。
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4根据用于投影上述第1图像51的绘制数据,生成重新配置了上述第1图像51中所包括的各内容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图像52。此时,控制装置4针对第1图像51中所包括的各内容的每一个获取第1属性信息(例如,后述Keep_aspect),该第1属性信息表示在调整该内容的尺寸时是否使纵横比可以变更,或者在调整该内容的尺寸时是否维持纵横比。
然后,控制装置4当生成第2图像52时,根据所获取的第1属性信息将各内容配置于第2图像52中。例如,图像内容IMG1的第1属性信息表示在调整图像内容IMG1的尺寸时维持纵横比。并且,文本内容TXT1、TXT2及操作部CTR1的各第1属性信息表示在调整各个内容的尺寸时使纵横比可以变更。
在该情况下,例如,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4生成第2图像52,该第2图像52配置有一边维持纵横比,一边调整尺寸的图像内容IMG1,以可以变更纵横比的方式调整尺寸的文本内容TXT1、TXT2,以及操作部CTR1。
由此,关于不希望变更纵横比的图像内容IMG1,能够一边维持纵横比,一边调整尺寸,并配置于第2图像52中。并且,关于即使变更纵横比也影响少的文本内容TXT1、TXT2及操作部CTR1,通过以可以变更纵横比的方式调整尺寸并配置于第2图像52中,能够将这些内容灵活地配置于第2系统投影范围32的空白区域中。
图6是表示仅由第2投影装置2投影第2图像52的另一例的示意图。例如,若成为因第1投影装置1的故障等而无法由第1投影装置1向第1装置投影范围11进行投影,且仅通过第2投影装置2进行投影的状态,则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4可以通过第2投影装置2将投影状态61与投影状态62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切换。
投影状态61是配置有图像内容IMG1、文本内容TXT1及操作部CTR1的第2图像52被投影的状态。即,在投影状态61下,文本内容TXT2不包括在第2图像52中。
投影状态62是配置有图像内容IMG1、文本内容TXT2及操作部CTR1的第2图像52被投影的状态。即,在投影状态62下,文本内容TXT1不包括在第2图像52中。
并且,投影状态61下的文本内容TXT1的投影区域与投影状态62下的文本内容TXT2的投影区域彼此重叠。即,控制装置4在投影第2图像52的同时,在第2图像52的一部分区域中交替投影文本内容TXT1与文本内容TXT2。
例如,控制装置4针对第1图像51中所包括的各内容的每一个获取第2属性信息(例如,后述Always_disp),该第2属性信息表示在无法由投影系统100中的一部分投影装置进行投影的状态下始终投影该内容,还是在无法由投影系统100中的一部分投影装置进行投影的状态下交替投影该内容和其他内容。
然后,控制装置4在生成第2图像52时,根据所获取的第2属性信息将各内容配置于第2图像52中。例如,图像内容IMG1及操作部CTR1的各第2属性信息表示在无法由投影系统100中的一部分投影装置进行投影的状态下始终显示。并且,文本内容TXT1、TXT2的各第2属性信息表示在无法由投影系统100中的一部分投影装置进行投影的状态下与其他内容交替投影。
在该情况下,例如,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4生成第2图像52,该第2图像52将图像内容IMG1及操作部CTR1配置成不与其他内容重叠,将文本内容TXT1、TXT2配置于彼此重叠的位置上。然后,控制装置4在投影第2图像52时,将投影文本内容TXT1且不投影文本内容TXT2的投影状态61、以及投影文本内容TXT2且不投影文本内容TXT1的投影状态62,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切换。
由此,图像内容IMG1及操作部CTR1能够始终投影,文本内容TXT1、TXT2能够在时间上交替投影。然后,由于文本内容TXT1、TXT2配置于彼此重叠的位置上,因此可以更大地配置和投影各内容。
图7是表示控制装置4的功能框的一例的图。如图7所示,控制装置4具备获取部41和控制部42。获取部41针对第1图像51的每个内容获取上述第1属性信息及第2属性信息。
此外,获取部41可以针对第1图像51的每个内容获取表示优先度的第3属性信息或数据类型。内容的优先度是表示该内容比其他内容优先显示何种程度的信息。优先显示内容是指,可以将其他内容优先于该内容作为缩小对象,也可以使该内容的缩小幅度小于其他内容,也可以是上述两者。
这些各属性信息例如与每个内容建立对应关联地存储在存储介质4a中,控制装置4从存储介质4a获取各属性信息。或者,各属性信息可以与每个内容建立对应关联地存储在控制装置4的外部装置中,控制装置4使用通信接口从该外部装置获取各属性信息。
由获取部41获取各属性信息只要是在生成上述第2图像52之前即可。例如,获取部41可以在未发生投影装置的故障等且在第1系统投影范围31内投影有第1图像51时获取各属性信息,也可以在发生投影装置的故障等之后获取各属性信息。
控制部42控制投影系统100中所包括的基于各投影装置的投影。具体而言,控制部42具备图像生成部42a和投影控制部42b。图像生成部42a进行上述第1图像51或第2图像52的生成。并且,图像生成部42a在第2图像52的生成中,使用通过获取部41获取的各属性信息。
投影控制部42b通过控制第1投影装置1及第2投影装置2中可以投影的投影装置,使通过图像生成部42a生成的第1图像51或第2图像52投影到屏幕6上。
图8是表示通过图7所示的获取部41获取的内容的属性信息的一例的图。图7所示的获取部41针对第1图像51的各内容获取例如属性信息表80。属性信息表80是表示第1图像51的图像内容IMG1、文本内容TXT1、TXT2及操作部CTR1各自的Keep_aspect、Always_disp、Type、Min_Size_rate和Priority的信息。
Keep_aspect是上述第1属性信息,表示在调整内容的尺寸时是否维持纵横比。Keep_aspect=1表示在调整内容的尺寸时维持纵横比,Keep_aspect=0表示在调整内容的尺寸时使纵横比可以变更。
Always_disp是上述第2属性信息,表示在无法由一部分投影装置进行投影的状态下是否始终投影。Always_disp=1表示在无法由一部分投影装置进行投影的状态下始终投影,Always_disp=0表示在无法由一部分投影装置进行投影的状态下与其他内容交替投影。
Type是表示内容的数据类型的属性信息。例如,图像内容IMG1的Type是表示图像数据的“picture”。文本内容TXT1、TXT2的各Type是表示字符数据的“text”。操作部CTR1的Type是表示操作部的“control”。
Min_Size_rate是表示希望在调整内容的尺寸时遵守的、调整后的尺寸相对于原始内容的比率(最小尺寸比)的属性信息。例如,在调整Min_Size_rate=30%的内容的尺寸的情况下,希望调整后的尺寸不低于调整前尺寸的30%。
Priority是表示内容的显示优先度的第3属性信息。例如,在将图像内容IMG1、文本内容TXT1、TXT2及操作部CTR1配置于第2图像52中的情况下,至少需要缩小其中任一个内容,但是在这些内容中,Priority越低的内容,越优先缩小。
图9是表示控制装置4的属性信息设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控制装置4例如执行图9所示的处理,作为设定第1图像51的各内容的属性信息的属性信息设定处理。具体而言,控制装置4以第1图像51的各内容作为对象执行以下处理。
首先,控制装置4判断对象内容是否为图像数据(步骤S11)。在此,图像数据并不限定于静止图像的数据,而可以包括动态图像的数据。在对象内容是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1:是),控制装置4对对象内容进行图像数据的属性设定处理(步骤S12),并结束关于对象内容的处理。关于步骤S12中的图像数据的属性设定处理,在图10中进行说明。
在步骤S11中,在对象内容不是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1:否),控制装置4判断对象内容是否为字符数据(步骤S13)。在对象内容是字符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3:是),控制装置4对对象内容进行字符数据的属性设定处理(步骤S14),并结束关于对象内容的处理。关于步骤S14中的字符数据的属性设定处理,在图11中进行说明。
在步骤S13中,在对象内容不是字符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3:否),对象内容是操作部。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4对对象内容进行操作部的属性设定处理(步骤S15),并结束关于对象内容的处理。关于步骤S15中的操作部的属性设定处理,在图12中进行说明。
另外,在作为内容的数据类型而存在除了图像数据、字符数据及操作部以外的数据类型的情况下,进而追加条件分支,进行与内容的数据类型对应的属性设定处理。
图9所示的处理例如在从控制装置4获取第1图像51的绘制数据之后,到因一部分投影装置成为无法投影的状态而控制装置4开始投影第2图像52为止的期间的任意时刻执行。例如,图9所示的处理可以以投影系统100中的一部分投影装置的故障等为触发而执行,也可以在投影系统100中的一部分投影装置的故障等发生之前执行。
通过图9所示的处理而设定的各属性信息(例如,图8所示的属性信息表80)存储在例如存储介质4a中。在该情况下,图7所示的获取部41获取存储在存储介质4a中的各属性信息。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图像数据的属性设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作为图9所示的步骤S12中的图像数据的属性设定处理,控制装置4例如执行图10所示的处理。首先,控制装置4将对象内容的Type设定为“picture”,将对象内容的Keep_aspect设为“1”(步骤S21)。如此,关于图像数据,由于通常希望维持纵横比,因此将Keep_aspect设定为“1”。
接着,控制装置4判断是否始终投影对象内容(步骤S22)。步骤S22的判断能够根据对象内容是否为动画、对象内容是否为需要反映交互操作的特定内容等各种基准来进行。作为一例,能够判断为若对象内容是动画,则始终投影对象内容,若对象内容是静止图像,则不始终投影对象内容。
在步骤S22中,在判断为始终投影对象内容的情况下(步骤S22:是),控制装置4将对象内容的Always_disp设定为“1”(步骤S23)。在判断为不始终投影对象内容的情况下(步骤S22:否),控制装置4将对象内容Always_disp设定为“0”(步骤S24)。
接着,控制装置4计算调整对象内容的尺寸时的最小尺寸比X,并将所算出的最小尺寸比X设定为对象内容的Min_Size_rate(步骤S25)。最小尺寸比X的计算例如能够根据对象内容的像素数等各种基准来进行。
接着,控制装置4判定对象内容显示的优先度Y,在将所判定的优先度Y设定为对象内容的Priority(步骤S26),并结束关于对象内容的属性设定处理。步骤S26中的优先度Y的判定例如能够根据对象内容在第1图像51中所占的面积比例等各种基准来进行。作为一例,第1图像51中的面积比例越大的内容,越是重要内容的可能性越高,因此优先度Y设定得越高。
另外,图10所示的各属性信息的设定顺序可以适当地更换。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字符数据的属性设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作为图9所示的步骤S14中的字符数据的属性设定处理,控制装置4例如执行图11所示的处理。首先,控制装置4将对象内容的Type设定为“text”(步骤S31)。
接着,控制装置4判断在调整对象内容的尺寸时是否维持纵横比(步骤S32)。步骤S32的判断能够根据在作为字符数据的对象内容中是否有字体尺寸的区分使用、是否有靠中央等字符配置的区分使用等各种基准来进行。作为一例,关于有字体尺寸的区分使用的内容,由于字符串的布局重要的可能性高,因此能够判断在调整尺寸时维持纵横比,关于没有字体尺寸的区分使用的内容,由于字符串的布局不重要的可能性高,因此能够判断在调整尺寸时不维持纵横比。
在步骤S32中,判断为在调整对象内容的尺寸时维持纵横比的情况下(步骤S32:是),控制装置4将对象内容的Keep_aspect设定为“1”(步骤S33)。在判断为在调整对象内容的尺寸时不维持纵横比的情况下(步骤S32:否),控制装置4将对象内容的Keep_aspect设定为“0”(步骤S34)。
接着,控制装置4判断是否始终投影对象内容(步骤S35)。步骤S35的判断能够根据对象内容的显示内容是否随时间变化、对象内容是否为需要反映交互操作的特定内容等各种基准来进行。作为一例,在对象内容的显示内容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始终投影,在对象内容的显示内容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不始终投影。
在步骤S35中,在判断为始终投影对象内容的情况下(步骤S35:是),控制装置4将对象内容的Always_disp设定为“1”(步骤S36)。在判断为不始终投影对象内容的情况下(步骤S35:否),控制装置4将对象内容的Always_disp设定为“0”(步骤S37)。
接着,控制装置4提取在作为字符数据的对象内容中可换行部位(步骤S38)。在步骤S38中,例如提取在字符数据中的标点符号之后等作为可换行部位。
接着,控制装置4执行步骤S39、S40,结束关于对象内容的属性设定处理。步骤S39、S40与图10所示的步骤S25、S26相同。
另外,图11所示的各属性信息的设定顺序可以适当地更换。
图12是表示图9所示的操作部的属性设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作为图9所示的步骤S15中的操作部的属性设定处理,控制装置4例如执行图12所示的处理。首先,控制装置4将对象内容的Type设定为“control”(步骤S51)。
接着,控制装置4判断在调整对象内容的尺寸时是否维持纵横比(步骤S52)。步骤S52的判断能够根据作为对象内容的操作部是否为量规型(例如圆形量规型)操作部等可以判断纵横比的重要度的各种基准来进行。
在步骤S52中,判断为在调整对象内容的尺寸时维持纵横比的情况下(步骤S52:是),控制装置4将对象内容的Keep_aspect设定为“1”(步骤S53)。在判断为在调整对象内容的尺寸时不维持纵横比的情况下(步骤S52:否),控制装置4将对象内容的Keep_aspect设定为“0”(步骤S54)。
接着,控制装置4将对象内容的Always_disp设定为“1”(步骤S55)。如此,关于操作部,由于通常希望始终投影,因此将Always_disp设定为“1”。
接着,控制装置4执行步骤S56、S57,并结束关于对象内容的属性设定处理。步骤S56、S57与图10所示的步骤S25、S26相同。
另外,图12所示的各属性信息的设定顺序可以适当地更换。
在图9~图12中例示出设定第1图像51中的各内容的属性信息的方法,但是第1图像51中的各内容的属性信息的设定方法也可以由投影系统100的用户任意决定。并且,第1图像51中的各内容的属性信息中的至少任一个例如可以由第1图像51的创建者预先设定。
图13是表示控制装置4对第2图像52的投影控制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当第1图像51的绘制数据设定为投影对象的绘制数据时,在无法由第1投影装置1及第2投影装置2中的一部分投影装置进行投影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例如执行图13所示的投影控制处理。在此,因第1投影装置1的故障等而无法由第1投影装置1进行投影。
首先,控制装置4确定由可以投影的第2投影装置2的第2装置投影范围12构成的第2系统投影范围32(步骤S61)。并且,控制装置4生成具有与所确定的第2系统投影范围32相同的形状及尺寸的空白第2图像52。即,在该时刻的第2图像52中,所有区域成为空白区域。
接着,控制装置4在第1图像51的各内容中提取Always_disp为“1”且Keep_aspect为“1”的内容(步骤S62)。例如,在图8所示例中,通过步骤S62提取图像内容IMG1。
接着,控制装置4一边维持在纵横比的同时缩小通过步骤S62提取的内容,一边将其配置于第2图像52的空白区域中(步骤S63)。内容的缩小以缩小后的尺寸与缩小前的尺寸之比不低于该内容的Min_Size_rate的方式进行。
在通过步骤S62提取多个内容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参考各内容的Type以图像数据的内容、字符数据的内容、操作部的内容的顺序进行配置。如此,控制装置4以与各内容的数据类型对应的优先顺序将各内容配置于第2图像52中。
并且,在通过步骤S62提取Type相同的多个内容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针对该Type相同的多个内容,Priority越低的内容,越优先缩小。如此,控制装置4根据各内容的优先度进行尺寸调整。
并且,在第2图像52的空白区域不足且无法将通过步骤S62提取的内容遵守Min_Size_rate配置于第2图像52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不遵守Min_Size_rate而缩小通过步骤S62提取的内容,直到能够配置于第2图像52中为止。此时,控制装置4越优先缩小Priority越低的内容。
接着,控制装置4从第1图像51的各内容中提取Always_disp为“1”且Keep_aspect为“0”的内容(步骤S64)。例如,在图8所示例中,通过步骤S64提取操作部CTR1。
接着,控制装置4一边以可以变更纵横比的方式缩小通过步骤S64提取的内容,一边将其配置于第2图像52的空白区域中(步骤S65)。除了纵横比可以变更这一点以外,步骤S65中的内容的配置与步骤S63中的内容的配置相同。
接着,控制装置4从第1图像51的各内容中提取Always_disp为“0”且Keep_aspect为“1”的内容(步骤S66)。例如,在图8所示例中,不通过步骤S66提取内容。
接着,控制装置4一边在维持纵横比的同时缩小通过步骤S66提取的内容,一边以彼此可以重叠的方式将其配置于第2图像52的空白区域中(步骤S67)。除了彼此可以重叠这一点以外,步骤S67中的内容的配置与步骤S63中的内容的配置相同。
接着,控制装置4从第1图像51的各内容中提取Always_disp为“0”且Keep_aspect为“0”的内容(步骤S68)。例如,在图8所示例中,通过步骤S68提取文本内容TXT1、TXT2。
接着,控制装置4一边以可以变更纵横比的方式缩小通过步骤S68提取的内容,一边以彼此可以重叠的方式将其配置于第2图像52的空白区域中(步骤S69)。除了彼此可以重叠这一点以外,步骤S69中的内容的配置与步骤S65中的内容的配置相同。另外,在步骤S69中配置的内容可以与在步骤S67中的配置的内容(Always_disp为“0”)重叠配置。
接着,控制装置4将配置有各内容的第2图像52投影到通过步骤S61确定的第2系统投影范围32内(步骤S70),并结束一系列的投影控制处理。在步骤S70中,控制装置4始终投影配置在第2图像52中的Always_disp为“1”的内容。并且,控制装置4一边每隔一定时间切换配置在第2图像52的重叠区域中的Always_disp为0的内容彼此之间,一边进行投影。另外,即使是配置在第2图像52中的Always_disp为0的内容,在其他内容未配置在重叠区域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也始终投影。
在图13中例示出将各内容配置于第2图像52的方法,但是也可以通过图13所示的方法将各内容配置于第1图像51。在该情况下,在上述第1图像51的绘制数据中可以不包括表示各内容的配置的配置信息。
图14是表示投影系统100的变形例的示意图。投影系统100除了上述结构以外,还可以具备第3投影装置8及第4投影装置9。第3投影装置8及第4投影装置9的结构与第1投影装置1及第2投影装置2的结构相同。控制装置4除了基于控制第1投影装置1及第2投影装置2的投影以外,还可以控制基于第3投影装置8及第4投影装置9的投影。
第3装置投影范围13是屏幕6中的基于第3投影装置8的投影范围,是与第1装置投影范围11及第2装置投影范围12不同的范围。第4装置投影范围14是屏幕6中的基于第4投影装置9的投影范围,是与第1装置投影范围11、第2装置投影范围12及第3装置投影范围13不同的范围。在图14所示例中,第1装置投影范围11、第2装置投影范围12、第3装置投影范围13及第4装置投影范围14是彼此仅部分重叠的范围。
在该情况下,构成第1投影范围的第1系统投影范围31是由第1装置投影范围11、第2装置投影范围12、第3装置投影范围13及第4装置投影范围14构成的投影范围。在图14中,为便于图示,用比实际稍大的虚线框表示第1系统投影范围31。
投影系统100使分割图像分别从第1投影装置1、第2投影装置2、第3投影装置8及第4投影装置9投影,通过该四个分割图像的接合,在第1系统投影范围31内显示投影对象图像。通过第1投影装置1、第2投影装置2、第3投影装置8及第4投影装置9投影到第1系统投影范围31内的投影对象图像构成第1图像。
图15是表示仅由图14所示的第1投影装置1、第2投影装置2及第4投影装置9进行投影的状态的示意图。例如,因第3投影装置8的故障等而无法由第3投影装置8向第3装置投影范围13进行投影。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4仅使用可以投影的第1投影装置1、第2投影装置2及第4投影装置9进行投影。
在该情况下,构成第2投影范围的第2系统投影范围32是由第1装置投影范围11、第2装置投影范围12及第4装置投影范围14构成的投影范围。在图15中,为便于图示,用比实际稍大的虚线框表示第2系统投影范围32。如图15所示例,第2系统投影范围32并不限定于矩形。
图16是表示由图14所示的各投影装置投影第1图像51的一例的示意图。在第1投影装置1、第2投影装置2、第3投影装置8及第4投影装置9均可以投影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通过这些投影装置在第1系统投影范围31(第1投影范围)内投影例如图16所示的第1图像51。
图17是表示仅由图15所示的第1投影装置1、第2投影装置2及第4投影装置9投影第2图像52的一例的示意图。例如,若成为因第3投影装置8的故障等而无法由第3投影装置8向第3装置投影范围13进行投影,且仅通过第1投影装置1、第2投影装置2及第4投影装置9进行投影的状态,则控制装置4通过这些可以投影的投影装置在第2系统投影范围32内投影例如图17所示的第2图像52。该情况下的第2图像52是具有与由第1装置投影范围11、第2装置投影范围12及第4装置投影范围14构成的第2系统投影范围32相同的形状及尺寸的图像。
如图14~图17所示,投影系统100中的投影装置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是四个。并且,投影系统100中的投影装置的数量可以是三个,也可以是五个以上。
图18是表示仅由图15所示的第1投影装置1、第2投影装置2及第4投影装置9的第2图像52的投影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18所示的用户7是观察投影到屏幕6上的投影对象图像的用户(例如,通过幻灯片放映的演示的观众)。
控制装置4也可以获取表示第2系统投影范围32中离用户7较近的范围(与用户的位置对应的范围)的范围信息。在图18所示例中,第2系统投影范围32中离用户7较近的范围例如是第2系统投影范围32中由图15所示的第4装置投影范围14构成的范围。该范围信息例如可以根据通过摄像部5的拍摄而得到的图像来获取,也可以通过用户输入来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获取。
控制装置4当生成第2图像52时,可以根据所获取的范围信息,优先度(Priority)越高的内容越优先配置于在第2图像52中与范围信息所示范围对应的区域中。由此,将优先度高的内容靠近用户7进行投影,从而能够提高可见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着眼于在投影的第1图像中配置的内容中存在维持纵横比重要的内容和不重要的内容,获取与该内容建立对应关联的第1属性信息,该第1属性信息表示在调整内容的尺寸时是否使纵横比可以变更。
然后,若一部分投影装置成为无法投影的状态,则将配置有第1图像的内容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图像投影到剩余的投影装置的可投影范围内,并且根据第1属性信息对第2图像中的内容进行尺寸调整。由此,关于纵横比的维持重要的内容,能够在维持纵横比的同时进行尺寸调整并配置于第2图像中,关于纵横比的维持不重要的内容,能够以可以变更纵横比的方式进行尺寸调整并配置于第2图像中。
从而,能够在抑制纵横比的维持重要的内容的可见性降低的同时,将纵横比的维持不重要的内容灵活地配置于第2图像的空白区域中。因此,即使一部分投影装置成为无法投影的状态,也能够对可投影区域投影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显示的第2图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着眼于在投影的第1图像中配置的内容中存在需要始终显示的内容和不需要始终显示的内容,获取与该内容建立对应关联的第2属性信息,该第2属性信息表示在一部分投影装置无法投影的状态下始终投影内容,还是与其他内容交替投影。
然后,若一部分投影装置成为无法投影的状态,则将配置有第1图像的内容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图像投影到剩余的投影装置的可投影范围内,并且在第2图像的投影中,始终投影与表示始终投影的第2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内容,将与表示与其他内容交替投影的第2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内容与其他内容交替投影。
由此,通过交替投影不需要始终显示的内容彼此之间,能够相对于第2图像更大地配置内容,或者相对于第2图像配置更多内容。因此,即使一部分投影装置成为无法投影的状态,也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显示。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获取表示各内容的显示优先度的第3属性信息。然后,在第2图像的生成中,根据第3属性信息进行内容的尺寸调整。由此,能够优先缩小显示优先度低的内容并配置于第2图像中。因此,能够抑制显示优先度高的内容的可见性降低。
(本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
例如,如图15所示例,在第2系统投影范围32由多个装置投影范围构成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在这些多个装置投影范围中可以确定分辨率最高的投影装置的装置投影范围。然后,控制装置4可以将优先度(Priority)越高的内容越优先配置在第2图像52中与所确定的装置投影范围对应的区域。由此,能够将优先度高的内容从高分辨率的投影装置进行投影以提高可见性。
并且,在控制装置4中,在Always_disp为1的内容中能够指定当无法由一部分投影装置投影时不投影的区域。由此,能够投影其他内容的第2图像52的区域增加,因此能够投影更多信息。
并且,控制装置4在缩小优先度为恒定值以上的内容并配置于第2图像中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增加该内容的对比度的处理。由此,能够通过高对比度来弥补由重要内容的缩小引起的可见性的降低。
并且,在无法由一部分投影装置投影且显示有第2图像52时,控制装置4可以从用户接收对第2图像52的各内容的尺寸调整的指示,可以根据该结果进行第2图像52的内容的尺寸调整。由此,用户可以调整第2图像52的内容的尺寸。
并且,在投影系统100的一部分投影装置成为无法投影的非稳定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可以对用户输出表示该状态的信息。由此,用户识别出投影系统100的一部分投影装置成为无法投影的非稳定状态,进行修理等应对。
并且,如图8所示例,关于针对每个内容设定内容的属性信息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内容的属性信息与该内容对应关联,则能够设为各种形式的信息。例如、第1属性信息(Keep_aspect)可以是在调整第1图像51的各内容中的尺寸时维持纵横比的内容的列表、在调整第1图像51的各内容中的尺寸时可以变更纵横比的内容的列表等。
并且,对作为生成第2图像52时的内容的尺寸调整而主要进行缩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尺寸调整并不限定于缩小。即,例如,在图13所示的处理中,在配置某一内容时第2图像52的空白区域大的情况下,可以维持内容的尺寸进行配置,或者可以放大配置内容。
本说明书中至少记载有以下事项。
(1)一种控制装置,其控制投影范围不同的多个投影部的投影,所述控制装置具备:
控制部,使配置有内容的第1图像通过上述多个投影部投影到由上述多个投影部的投影范围构成的第1投影范围内;及
获取部,获取与上述内容建立对应关联的第1属性信息,上述第1属性信息表示在调整上述内容的尺寸时使纵横比可以变更,还是维持纵横比,
若成为通过上述多个投影部中的排除了一部分投影部的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则上述控制部使配置有上述内容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图像投影到由上述所排除的投影部的投影范围构成的第2投影范围内,并根据上述第1属性信息进行上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的上述内容的尺寸调整。
(2)根据(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通过上述所排除的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中上述一部分投影部处于非稳定状态。
(3)根据(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上述一部分投影部处于非稳定状态的情况下,通知表示上述非稳定状态的信息。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对与表示在调整上述尺寸时使纵横比可以变更的上述第1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上述内容,以可以变更纵横比的方式进行尺寸调整,对与表示在调整上述尺寸时维持纵横比的上述第1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上述内容,一边维持纵横比,一边进行尺寸调整。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获取部获取与上述内容建立对应关联的第2属性信息,上述第2属性信息表示在通过上述所排除的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下始终投影上述内容,还是将上述内容与其他内容交替投影,
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第2属性信息进行上述第2图像的生成及投影。
(6)根据(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若成为通过上述所排除的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则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第2图像的投影中,始终投影与表示始终投影的上述第2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上述内容,并将与表示与其他内容交替投影的上述第2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上述内容与其他内容交替投影。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内容包括多个内容,
上述获取部获取表示上述多个内容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优先度的第3属性信息,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根据上述第3属性信息进行上述内容的上述尺寸调整。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内容包括多个内容,
上述控制部以与上述多个内容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数据类型对应的优先顺序,将上述多个内容配置于上述第2图像中。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使缩小的内容的对比度增加,并将其配置于上述第2图像中。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内容包括多个内容,
上述获取部获取表示上述多个内容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优先度的第3属性信息,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根据在上述第2投影范围中表示与观察上述投影范围的用户的位置对应的范围的范围信息和上述第3属性信息,上述优先度越高的内容越优先配置于在上述第2图像中与对应于上述用户的位置的范围对应的区域。
(11)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内容包括多个内容,
上述获取部获取表示上述多个内容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优先度的第3属性信息,
在上述所排除的投影部包括两个以上投影部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根据上述第3属性信息,上述优先度越高的内容越优先配置于在上述两个以上投影部中与分辨率最高的投影部对应的上述第2图像的区域中。
(12)一种控制方法,其为控制投影范围不同的多个投影部的投影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步骤,使配置有内容的第1图像通过上述多个投影部投影到由上述多个投影部的投影范围构成的第1投影范围内;及
获取步骤,获取与上述内容建立对应关联的第1属性信息,上述第1属性信息表示在调整上述内容的尺寸时使纵横比可以变更,还是维持纵横比,
在上述控制步骤中,若成为通过上述多个投影部中的排除了一部分投影部的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则使配置有上述内容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图像投影到由上述所排除的投影部的投影范围构成的第2投影范围内,并根据上述第1属性信息进行上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的上述内容的尺寸调整。
(13)根据(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通过上述所排除的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中上述一部分投影部处于非稳定状态。
(14)根据(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上述一部分投影部处于非稳定状态的情况下,通知表示上述非稳定状态的信息。
(15)根据(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上述控制步骤中,在上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对与表示在调整上述尺寸时使纵横比可以变更的上述第1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上述内容,以可以变更纵横比的方式进行尺寸调整,对与表示在调整上述大尺寸时维持纵横比的上述第1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上述内容,一边维持纵横比,一边进行尺寸调整。
(16)根据(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上述获取步骤中,获取与上述内容建立对应关联的第2属性信息,上述第2属性信息表示在通过上述所排除的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下始终投影上述内容,还是将上述内容与其他内容交替投影,
在上述控制步骤中,根据上述第2属性信息进行上述第2图像的生成及投影。
(17)根据(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上述控制步骤中,若成为通过上述所排除的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则在上述第2图像的投影中,始终投影与表示始终投影的上述第2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上述内容,并将与表示与其他内容交替投影的上述第2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上述内容与其他内容交替投影。
(18)根据(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上述内容包括多个内容,
在上述获取步骤中,获取表示上述多个内容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优先度的第3属性信息,
在上述控制步骤中,在上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根据上述第3属性信息进行上述内容的上述尺寸调整。
(19)根据(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上述内容包括多个内容,
在上述控制步骤中,以与上述多个内容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数据类型对应的优先顺序,将上述多个内容配置于上述第2图像中。
(20)根据(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上述控制步骤中,使缩小的内容的对比度增加,并将其配置于上述第2图像中。
(21)根据(12)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上述内容包括多个内容,
在上述获取步骤中,获取表示上述多个内容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优先度的第3属性信息,
在上述控制步骤中,在上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根据在上述第2投影范围中表示与观察上述投影范围的用户的位置对应的范围的范围信息和上述第3属性信息,上述优先度越高的内容越优先配置于在上述第2图像中与对应于上述用户的位置的范围对应的区域。
(22)根据(12)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上述内容包括多个内容,
在上述获取步骤中,获取表示上述多个内容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优先度的第3属性信息,
在上述控制步骤中,在上述所排除的投影部包括两个以上投影部的情况下,在上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根据上述第3属性信息,上述优先度越高的内容越优先配置于在上述两个以上投影部中与分辨率最高的投影部对应的上述第2图像的区域中。
(23)一种控制程序,其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的上述获取部及上述控制部发挥作用。
(24)一种投影系统,其具备:
(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及
上述多个投影部。
以上,参考附图,对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当然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则很显然可以想到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或修正例,可知这些例子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任意组合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要件。
另外,本申请主张基于2019年9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9-177951),其内容作为参考援用于本申请中。
符号说明
1-第1投影装置,2-第2投影装置,4-控制装置,4a-存储介质,5-摄像部,6-屏幕,7-用户,8-第3投影装置,9-第4投影装置,11-第1装置投影范围,12-第2装置投影范围,13-第3装置投影范围,14-第4装置投影范围,21-显示部,21a-光源,21b-光调制部,22-投影光学系统,23-投影部,24、42-控制部,31-第1系统投影范围,32-第2系统投影范围,41-获取部,42a-图像生成部,42b-投影控制部,51-第1图像,52-第2图像,61、62-投影状态,80-属性信息表,100-投影系统,IMG1-图像内容,TXT1、TXT2-文本内容,CTR1-操作部。

Claims (24)

1.一种控制装置,其控制投影范围不同的多个投影部的投影,所述控制装置具备:
控制部,使配置有1个以上内容图像的第1图像通过所述多个投影部投影到由所述多个投影部的投影范围构成的第1投影范围内;及
获取部,获取与所述内容图像建立对应关联的第1属性信息,所述第1属性信息表示在变更所述内容图像的尺寸时使所述内容图像的纵横比可以变更,还是在变更所述内容图像的尺寸时维持所述内容图像的纵横比,
若成为通过所述多个投影部中的排除了一部分投影部的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则所述控制部使配置有所述内容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图像投影到由所排除的所述投影部的投影范围构成的第2投影范围内,并根据所述第1属性信息进行所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的所述内容图像的尺寸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通过所排除的所述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中所述一部分投影部处于非稳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一部分投影部处于非稳定状态的情况下,通知表示所述非稳定状态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对与表示在变更所述尺寸时使纵横比可以变更的所述第1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所述内容图像,以可以变更纵横比的方式进行尺寸调整,对与表示在变更所述尺寸时维持纵横比的所述第1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所述内容图像,一边维持纵横比,一边进行尺寸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获取部获取与所述内容图像建立对应关联的第2属性信息,所述第2属性信息表示在通过所排除的所述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下始终投影所述内容图像,还是将所述内容图像与其他内容图像交替投影,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2属性信息进行所述第2图像的生成及投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若成为通过所排除的所述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则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2图像的投影中,始终投影与表示始终投影的所述第2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所述内容图像,并将与表示与其他内容图像交替投影的所述第2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所述内容图像与其他内容图像交替投影。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内容图像包括多个内容图像,
所述获取部获取表示所述多个内容图像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优先度的第3属性信息,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根据所述第3属性信息进行所述内容图像的所述尺寸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内容图像包括多个内容图像,
所述控制部以与所述多个内容图像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数据类型对应的优先顺序,进行所述多个内容图像向所述第2图像的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使缩小的内容图像的对比度增加,并将其配置于所述第2图像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内容图像包括多个内容图像,
所述获取部获取表示所述多个内容图像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优先度的第3属性信息,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根据表示所述第2投影范围中的与观察所述投影范围的用户的位置对应的范围的范围信息和所述第3属性信息,将所述优先度越高的内容图像越优先配置于所述第2图像中的与对应于所述用户的位置的范围对应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内容图像包括多个内容图像,
所述获取部获取表示所述多个内容图像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优先度的第3属性信息,
在所排除的所述投影部包括两个以上投影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根据所述第3属性信息,将所述优先度越高的内容图像越优先配置于与所述两个以上投影部中的分辨率最高的投影部对应的所述第2图像的区域中。
12.一种控制方法,其为控制投影范围不同的多个投影部的投影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步骤,使配置有1个以上内容图像的第1图像通过所述多个投影部投影到由所述多个投影部的投影范围构成的第1投影范围内;及
获取步骤,获取与所述内容图像建立对应关联的第1属性信息,所述第1属性信息表示在变更所述内容图像的尺寸时使所述内容图像的纵横比可以变更,还是在变更所述内容图像时维持所述内容图像的纵横比,
在所述控制步骤中,若成为通过所述多个投影部中的排除了一部分投影部的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则使配置有所述内容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图像投影到由所排除所述的投影部的投影范围构成的第2投影范围内,并根据所述第1属性信息进行所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的所述内容图像的尺寸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通过所排除的所述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中所述一部分投影部处于非稳定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一部分投影部处于非稳定状态的情况下,通知表示所述非稳定状态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控制步骤中,在所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对与表示在变更所述尺寸时使纵横比可以变更的所述第1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所述内容图像,以可以变更纵横比的方式进行尺寸调整,对与表示在变更所述尺寸时维持纵横比的所述第1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所述内容图像,一边维持纵横比,一边进行尺寸调整。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获取步骤中,获取与所述内容图像建立对应关联的第2属性信息,所述第2属性信息表示在通过所排除的所述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下始终投影所述内容图像,还是将所述内容图像与其他内容图像交替投影,
在所述控制步骤中,根据所述第2属性信息进行所述第2图像的生成及投影。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控制步骤中,若成为通过所排除的所述投影部进行投影的状态,则在所述第2图像的投影中,始终投影与表示始终投影的所述第2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所述内容图像,并将与表示与其他内容图像交替投影的所述第2属性信息建立对应关联的所述内容图像与其他内容图像交替投影。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内容图像包括多个内容图像,
在所述获取步骤中,获取表示所述多个内容图像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优先度的第3属性信息,
在所述控制步骤中,在所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根据所述第3属性信息进行所述内容图像的所述尺寸调整。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内容图像包括多个内容图像,
在所述控制步骤中,以与所述多个内容图像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数据类型对应的优先顺序,进行所述多个内容图像向所述第2图像的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控制步骤中,使缩小的内容图像的对比度增加,并将其配置于所述第2图像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内容图像包括多个内容图像,
在所述获取步骤中,获取表示所述多个内容图像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优先度的第3属性信息,
在所述控制步骤中,在所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根据表示所述第2投影范围中的与观察所述投影范围的用户的位置对应的范围的范围信息和所述第3属性信息,将所述优先度越高的内容图像越优先配置于所述第2图像中的与对应于所述用户的位置的范围对应的区域。
22.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内容图像包括多个内容图像,
在所述获取步骤中,获取表示所述多个内容图像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优先度的第3属性信息,
在所述控制步骤中,在所排除的所述投影部包括两个以上投影部的情况下,在所述第2图像的生成中,根据所述第3属性信息,将所述优先度越高的内容图像越优先配置于与所述两个以上投影部中的分辨率最高的投影部对应的所述第2图像的区域中。
23.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的所述获取部及所述控制部发挥作用。
24.一种投影系统,其包括:
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及
所述多个投影部。
CN202080067661.XA 2019-09-27 2020-08-28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投影系统 Active CN1144509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7951 2019-09-27
JP2019-177951 2019-09-27
PCT/JP2020/032786 WO2021059870A1 (ja) 2019-09-27 2020-08-28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投影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0937A CN114450937A (zh) 2022-05-06
CN114450937B true CN114450937B (zh) 2024-04-26

Family

ID=75165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7661.XA Active CN114450937B (zh) 2019-09-27 2020-08-28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投影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95446B2 (zh)
JP (1) JP7112603B2 (zh)
CN (1) CN114450937B (zh)
WO (1) WO20210598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5220A1 (ja) * 2019-03-27 2020-10-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投影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47894A (ja) * 2013-08-30 2015-03-16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
CN105120249A (zh) * 2015-09-06 2015-12-02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装置及投影方法
JP2017016067A (ja) * 2015-07-06 2017-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9167527A1 (ja) * 2018-02-28 2019-09-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影制御装置、投影装置、投影制御方法、及び投影制御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6772A (ja) 2004-03-30 2005-10-13 Seiko Epson Corp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ディスプレイ
US20080002160A1 (en) * 2006-06-30 2008-01-03 Nelson Liang An Cha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displaying sub-frames with a multi-projector system
JP2008039795A (ja) 2006-08-01 2008-02-21 Seiko Epson Corp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US7742011B2 (en) 2006-10-31 2010-06-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mage display system
JP5367395B2 (ja) 2009-01-30 2013-12-11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装置
GB2499635B (en) * 2012-02-23 2014-05-14 Canon Kk Image processing for projection on a projection screen
JP5982948B2 (ja) * 2012-03-29 2016-08-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表示方法
JP2014194464A (ja) 2013-03-28 2014-10-09 Canon Inc 画像投射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6161820A (ja) * 2015-03-03 2016-09-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画像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画像表示制御システム
JP2017003910A (ja) 2015-06-15 2017-0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及び投射型表示システム
JP2017191974A (ja) * 2016-04-11 2017-10-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2018004809A (ja) 2016-06-29 2018-0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KR102340942B1 (ko) * 2017-11-17 2021-12-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KR102051498B1 (ko) * 2017-12-20 2019-12-03 스크린엑스 주식회사 다면 상영관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47894A (ja) * 2013-08-30 2015-03-16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
JP2017016067A (ja) * 2015-07-06 2017-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120249A (zh) * 2015-09-06 2015-12-02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装置及投影方法
WO2019167527A1 (ja) * 2018-02-28 2019-09-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影制御装置、投影装置、投影制御方法、及び投影制御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0937A (zh) 2022-05-06
JP7112603B2 (ja) 2022-08-03
JPWO2021059870A1 (zh) 2021-04-01
US20220217313A1 (en) 2022-07-07
WO2021059870A1 (ja) 2021-04-01
US11895446B2 (en)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54105B2 (en) Projection typ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9082330B2 (en) Projec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076162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apparatus
US20230037711A1 (en) Projection video display apparatus with variable light adjustment for multi-screen projection mode
US11016379B2 (en) Projector and control method of projector for notifying image supply device of resolution information
US10701325B2 (en) Multi-projection system, projec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ojector
US10349025B2 (en) Projec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rojector
JP2011082798A (ja)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US1030341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display processing apparatus, display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10638100B2 (en) Projector, multi-pro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ojector
CN110879694A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0182201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6707871B2 (ja) 画質補正方法、及び、画像投射システム
CN114450937B (zh)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投影系统
JP2019024180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US20160269697A1 (en) Projection Device, Projection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11145273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29722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20230254459A1 (en)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US11778150B2 (en) Image supply device,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rect display of second image
US20240146884A1 (en) Display method, projector,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US20210191532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974720B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JP2011252972A (ja)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203311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