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77A - 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记录介质上重播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记录介质上重播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77A
CN1144377A CN95118616A CN95118616A CN1144377A CN 1144377 A CN1144377 A CN 1144377A CN 95118616 A CN95118616 A CN 95118616A CN 95118616 A CN95118616 A CN 95118616A CN 1144377 A CN1144377 A CN 1144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acter
code data
character code
identifier
record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18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714C (zh
Inventor
北山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1733801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144377(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4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7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4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Warn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25Magneto-optical [MO]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25Magneto-optical [MO] discs
    • G11B2220/2529Mini-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Abstract

一种在具有码区域的记录介质上,例如盘状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在该码区域中可以记录用于在一个显示部分上或类似部分上显示与记录区域中记录的信息有关的字符信息的字符码数据,该装置包括输入部分、转换部分、记录和/或重播部分。多段不同类型的字符信息通过输入部分被输入。转换部分将由输入部分输入的字符信息中的每个字符转换成字符码数据。转换部分在转换期间在该字符码数据上加上一个识别符。

Description

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 记录介质上重播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记录介质上重播的方法及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记录介质上重播的方法及装置,其允许记录与待记录信息有关的字符信息的数据。
公知的能够记录和/或重播信息如音乐信息的记录和/或重播装置包括其记录介质为记录作为数字信号的音频信号的磁光盘或磁带。
利用使用磁光盘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和/或重播装置,使用者不仅能记录及重播诸如一首乐曲的声音,而且也能记录盘的标题(唱盘总标题),记录其上的各首乐曲的标题及类似信息如字符信息。在重播期间,可以在这种装置的显示部分上例如显示出盘的标题,各首乐曲的标题,作曲家的名字等。
在使用上述磁光盘的记录和/或重播装置的情况下,可常规记录在盘上的字符信息是如图1所示的ASCII码表示的字符串。换言之,仅是字母,数字及预定的符号能作为字符信息被记录磁光盘。
毋需说,除图1所示的字符外,可以利用将其转换成某种码来记录日文片假名字符及类似字符。例如,虽然图1中仅用列号2至7以JIS(日本工业标准)-0201码规格表示出字符,但片假名字符及符号可规定为列号A至D中的码。
但是,一些外国的标准对于以0201码规格规定片假名字符及类似字符的区域规定了与此不同的字符。其结果是,如果根据JIS-0201码规格记录在盘上的片假名码使用根据外国规格的装置进行重播时,将会显示出意外的字符。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要显示片假名字符时,待处理的字符数目将超过其中仅使用ASCII码的情况中所包含的字符数目的两倍。这将增加了所需的存储容量并抵消了对降低装置成本的努力。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上述磁光盘作记录介质的记录和/或重播装置被设计成仅是图1中所示的ASCII码能作为字符信息被记录在盘上。
但是,如果使用ASCII码表示字符信息,其问题在于日文字符信息读起来常是很困难的。假如记录了一首日本乐曲“川の流れのょうに”,然后,将该首乐曲的标题使用ASCII码以字母“KAWANONAGARENOYOUNI”记录在盘上。例如,如果在重播这首乐曲时,用字母来显示读起来将是非常困难的,并且不足以提供乐曲标题的显示功能。例如,如果能用片假名字符:“カワノナガレノヨウニ”来提供显示时,读起来将容易得多。因此,希望能解决有关片假名字符显示的问题,以便能用片假名字符输出这种显示。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记录介质上重播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记录介质上重播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具有码区域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在该码区域中可以记录用于输出与记录区域中记录的信息有关的字符信息的字符码数据,该装置包括输入部分,转换部分及记录和/或重播部分。输入部分用于输入字符信息。转换部分将由输入部分输入的字符信息中的每个字符转换成字符码数据,并在转换期间在该字符码数据上加上一个识别符。该识别符指示出:由输入部分输入的字符信息中字符串内的字符类型不同于在先字符串中字符的类型。来自转换部分的字符码数据被提供给记录和/或重播部分,后者则执行记录介质上信息及字符码数据的记录和/或重播。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具有码区域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在该码区域中可以记录用于显示与记录区域中记录的信息有关的字符信息的字符码数据,该装置包括输入部分,转换部分及记录和/或重播部分。输入部分用于输入多段不同类型的字符信息。转换部分将由输入部分输入的字符信息中的每个字符转换成字符码数据,并在转换期间在该字符码数据上加上一个识别符。该识别符指示出:由输入部分输入的字符信息中字符串内的字符类型是不同于在先字符串中字符类型的片假名字符。来自转换部分的字符码数据被提供给记录和/或重播部分,后者则执行记录介质上信息及字符码数据的记录和/或重播。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具有码区域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方法,在该码区域中可以记录用于输出与记录区域中记录的信息有关的字符信息的字符码数据。根据该记录和/或重播方法,从输入部分输入字符信息;在输入字符信息中的每个字符被转换成字符码数据;在转换期间将一个识别符加到该字符码数据上,以指示出:在输入字符信息中字符串内的字符类型不同于在先字符串中的字符类型;并将加上识别符的字符码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图1表示ASCII码;
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记录和/或重播装置的外观;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记录和/或重播装置的一个遥控指令器;
图4是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记录和/或重播装置的方框电路图;
图5表示P-TOC的区段0;
图6表示U-TOC的区段0;
图7表示U-TOC区段0中的连接方式;
图8表示P-TOC的区段1;
图9表示字母/片假名的转换方法;
图10表示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字符信息记录操作中的处理;
图11表示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字符信息记录操作中的处理;
图12是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字符信息记录操作中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3表示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字符信息重播操作中的处理;
图14是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字符信息重播中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一个装置。本实施例将在以下参照一个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进行描述,在该装置中使用磁光盘作为记录介质,并且在该磁光盘上记录了语音及音乐信息。
利用该记录和/或重播装置,可将字符如各首乐曲的标题记录在该磁光上,并且可使记录在磁光盘(以下简称为“盘”)上的字符信息如标题能被读出及输出用于显示。本发明的说明分成以下各部分,并以列出的顺序对它们进行描述。
1.记录和/或重播装置的结构;
2.盘的TOC′s的结构;
3.字符信息记录操作;
4.字符信息输出操作。
1.记录和/或重播装置的结构
图2表示该记录和/或重播装置外观的一个例子。在该记录和/或重播装置30的面板上设有由液晶显示装置或类似装置构成的显示部分31。该显示部分31显示操作方式,轨道号,记录或重播时间,编辑操作的状态及用于在盘上执行的记录或重播操作的类似显示。如以下所述地,字符信息可被记录在盘上,显示部分31显示出在输入这种字符信息期间被输入的字符及由盘上读出的字符信息。
通过盘插入部分32使盘插入到该记录和/或重播装置中或从其中弹出。在该装置30的面板上,设有用于接收由以下要描述的遥控指令器发送的红外信号的光接收部分33。
在装置30的面板上设有各种操作部分34至47。电源键34设置来对装置30的总电源进行开/关。重播键35也用作暂停键。标号36表示停止键,37表示记录键,38表示快进(FF)/倒盘(REW)键。一个AMS(自动乐曲扫描)拨盘39向右拨将使得其跳到轨道号小于目前轨道号的轨道上,而向左拨将使得其跳到轨道号大的轨道上。
弹出键40用于弹出盘的操作。当操作弹出键40时,盘将通过插入部分32从装置30中弹出。
重播方式键41,编程重播方式键42及混组重播方式键43是用于对记录在盘上的信息进行选择及设置的通常操作的键。
编辑键44用于对各种编辑方式作访问及终止的操作。一个YES键45及一个NO键46用于编辑操作及类似操作。
在装置30中,字符的输入被设置成编辑方式之一,及使用编辑键44来调用盘名输入方式或轨道名称输入方式。
一个轻转拨盘47用于输入字符。当转动该轻转拨盘47时,ASCII码字符、如图1所示的字母,数字及符号将顺序地显示在显示部分31上。然后,片假名字符也顺序地显示在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部分31上。例如,如果在显示某一字符时按一下YES键,则该字符就被确定为被输入的字符。
以此方式将字符输入,并利用按编辑键44或是在某一时间点上再按YES键45的操作使输入字符串固定下来并被写入到盘中。输入操作的程序并不局限于此,可依赖于设置的键类型具有各种其它的和程序。
如图3所示的一个遥控指令器90是和该记录和/或重播装置30相关地设置的。
该遥控指令器90根据按下的键从设在其中的一个ROM或RAM中读出一个指令码,调制该读出的指令码,再将它作为红外信号输出。该红外信号被光接收部分33接收并被转换成用作指令码脉冲的电信号,该信号被记录和/或重播装置30接收。该记录和/或重播装置30则根据由指令器90发送的指令码执行记录或重播操作。
遥控指令器90包括一个电源键91,用于使装置30的电源开通及关断。
遥控指令器90还包括与数字和字符有关的数字/字符键92,用于确定显示方式及重播方式的方式键,操作键94如重播、暂停、停止、记录、FF/REW及AMS(自动乐曲扫描)键,字符输入方式键95,用于选择任一输入方式即选择大写字母方式,小写字母方式,片假名方式的方式选择键96,用于选择数字输入方式的数字方式键97及选择键98。
数字/字符键92中的每个和一预定数目、字母、片假名、符号等有关。
该数字/字符键92可用作数字键。例如,如果在重播期间按下“3”键,该键用作进入到轨道号指定为3的轨道上的键(AMS键)。
当字符输入方式键被按过时,该数字/字符键92用作输入字符的键。根据方式选择键96或数字方式键97的操作设置字符输入。
例如,“1”键与数字“1”、字母“A”,片假名字符“ア”及“イ”有关。当启动大写字母输入方式时,按“1”键将引起字符“A”的输入。当启动小写字母输入方式时,按“1”键将引起字母“a”的输入。在片假名输入方式时,按“1”键将引起显示部分31显示字符“ア”,第二次按“1”键将引起字符“イ”的显示;第三次按该键将再显示“ア”。这就是执行了反复操作。使用者可在按了“1”键显示“イ”时按一下选择键98来输入“イ”。
当在通过这种操作输入一些字符后的某一时间点上按字符输入方式键95,就使在此时间已输入的字符串被固定下来以便记录到盘上。
图4是该记录和/或重播装置30主要部分的方框电路图。
在图4中,记录了音频数据的一个磁光盘1由主轴电动机2驱动旋转。在记录及重播期间,光头3将激光束照射到磁光盘1上。在记录期间它输出高功率级的激光,用于将盘的记录层加热到居里点,而在重播期间它输入相对低功率级的激光,以使得通过克耳磁效应由反射光检测数据。
光头3设有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由偏振光束分光器、物镜3a等组成光学系统,并有一检测器用于检测反射光。物镜3a由一个致动器4保持,以使得它能在盘的径向及移向和移开盘的方向即聚焦方向上位移。
磁头6a旋加一垂直磁场,该磁场已被提供给磁光盘1的数据所调制。磁头6a设置在光头3面对着的位置上,且磁光盘1夹在它们之间。光头3及磁头6a整体地由一给进机构5在盘的径向上移动。
在重播期间,由检测到磁光盘1反射光的磁头3的检测器所输出的信号提供到一个RF放大器7。该RF放大器基于光头3的输出信号执行算术运算以产生一个RF信号,一个跟踪误差信号,一个聚焦误差信号,槽信息(作为预制槽(螺旋预制槽)记录在磁光盘上的绝对位置信息)等。所产生的RF信号被提供给一个编码/解码部分8。跟踪信号及聚焦误差信号被提供给一个伺服电路9。槽信息被提供给一个地址解码器10,用以解码及作为绝对地址输出。
伺服电路9根据这样提供来的跟踪信号及聚焦误差信号,来自系统控制器11的跳轨指令及存取指令,检测的主轴电机的转速信息等产生出各个伺服驱动信号。所产生的各个伺服驱动信号被提供给致动器4及进给机构5,用以控制聚焦及跟踪。另外,主轴电机2受到控制,以致它以恒定线速度(CLV)驱动磁光盘1旋转。
RF信号在编码/解码部分8受到包括EFM解调及CIRC的解码处理,并然后被存储器控制器12暂时地写入到一个缓冲存储器13中。由光头3从磁光盘1读出数据及在系统中的重播数据从光头3一直传送到缓冲存储器13是间歇地以1.41Mbit/sec进行的。缓冲存储器13是由具有1Mbit,4Mgit等存储容量的RAM构成的。
缓冲存储器13中写入的数据定时地被读出,以使得重播数据的传送是以0.3Mbit/sec进行的。数据在编码/解码部分14受到包括音频压缩解码处理的重播信号处理,并被D-A转换器15转换成模拟信号,该模拟信号再从输出端子16提供给外部放大电路或类似电路。例如,从输出端子16输出的模拟信号从L及R模拟音频信号输出。
通过对写指针及读指针的控制使数据写入到缓冲存储器13中由存储器控制器12所规定的地址中及从其中读出数据。写指针(写地址)以1.41Mbit/sec定时地递增,而读指针(读地址)以0.3Mbit/sec定时地递增。写位速及读位速之间的差别使数据能积聚在缓冲存储器13中。当已积聚在缓冲存储器13中的数据充满了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时,写指针不再递增,并且由光头3从磁光盘1上的读数据也告停止。但是,因为读指针进一步递增,由输出端子16输出的模拟量信号未被阻断。
然后,当作为从缓冲存储器中连续读出的结果,在某一时间点上积聚在缓冲存储器13中的数据量低于一预定量时,将重新开始由光头3读数据及读指针递增来使数据积聚到缓冲存储器13中。
利用如上所述的通过缓冲存储器13输出重播信号,可以阻止重播信号输出的中断,即使当由于干扰等原因使跟踪伺服不能正常工作时也是如此。例如,可利用进入到在跟踪伺服故障前进行扫描的正确跟踪位置来恢复读数据,而缓冲存储器13中仍然具有数据。因此操作将不会对重播输出有任何影响地继续下去。这就大大地改善了抗振动特性。
由地址解码器10输出的地址信息及用于控制操作的子码数据通过编码/解码部分8提供给系统控制器11,用于各个控制操作。
系统控制器11由一个微计算机构成。如后面将描述的,系统控制器11将利用指令器90或轻转拨盘47输入的字符信息转换成字符码信息,并当作为遥控指令器90上选择键96的字符输入方式转换操作的结果而设置了片假名输入方式时,自动地产生一个识别字符。系统控制器11对从盘1上读出的字符码数据进行解码并将其传送到显示部分31作为显示数据。
此外,系统控制器11输出激光控制信号,用以控制光头3的激光二极管的操作。系统控制器11控制激光二极管输出的开通或关断,并能在重播期间输出的相对低功率级及记录期间输出的高功率级之间转换激光的功率。
当在磁光盘1上执行记录操作时,提供到输入端子17上的作为记录信号的模拟音频信号被A-D转换器18转换成数字信号,该信号又被传送到编码/解码部分14,由它执行音频压缩编码处理。
被编码/解码部分14压缩的数据暂时地由存储器控制器12写入到缓冲存储器13中,然后以预定的定时从缓冲存储器13中读出并送入到编码/解码部分8。在编码/解码部分8上数据受到例如CIRC编码及EFM调制的编码处理,并然后提供给磁头驱动电路6。
磁头驱动电路6根据待记录的编码数据将磁头驱动信号提供给磁头6a。尤其是由磁头6a将一个n极或s极垂直磁场提供给磁光盘1。系统控制器11将控制信号提供给光头3以使其以记录功率级输出激光束。
标号19表示一个操作输入部分,其上设有供使用者操作的键及类似体,其包括由标号34至47表示的上述操作键及拨盘。由操作输入部分19来的输入提供到系统控制器11。来自系统控制器11的显示数据提供给显示部分31,并且系统控制器11接收光接收部分33的输出信号。
当在盘1上执行记录和/或重播操作时,记录在盘1上的管理信息,即P-TOC(预记录的内容表)及U-TOC(用户记录内容表)必须被读出。基于该管理信息,系统控制器11确定出盘1上要执行记录区域的地址或要执行重播区域的地址。管理信息被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3中。为此目的,缓冲存储器13被分成用于暂存上述待记录及待重播的区域及用于保持管理信息的区域。
当盘1被加载并操作重播盘的记录了管理信息的内圆周侧时系统控制器11读出管理信息,并使缓冲存储器13存储它,并在然后执行的记录和/或重播操作期间参考它。系统控制器11可取出读入到缓冲存储器13中的部分TOC数据,存入到本身的RAM中。
当数据记录或删除时需对U-TOC进行编辑及改写。当每次数据记录或删除时,系统控制器11执行对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3中的U-TOC数据的编辑处理,并也根据改写操作的预定的定时改写盘1的U-TOC区域。例如,当盘1被弹或电源被关掉时,在盘1的U-TOC区域中的U-TOC数据改写后进行这种操作。
现在将基于区段数据对记录在盘1上的音频数据区段及对音频数据作记录和/或重播操作管理的P-TOC和U-TOC区段进行说明。
2.盘的TOC′s的结构
(1)P-TOC区段
首先对作为管理盘1的轨道的记录和/或重播操作的管理信息的P-TOC区段作出说明。
P-TOC数据的作用包括诸如盘的可重记录区域(用户可重记录区域)的区域的说明及U-TOC区域的管理。当盘1是专用于重播的光盘这种预记录盘时,P-TOC数据仅允许基于ROM对记录在盘上的各首乐曲进行管理。
图5表示P-TOC数据的一个区段(区段O),它被重复地记录在分配给P-TOC的一个区域中(例如在盘内圆周侧的一个预记录区域)。虽然具有P-TOC区段0至4,但区段0至4是任选的。
在P-TOC区段0的数据区域(4字节×588=2352字节)的开头加上4个字节,其中包括每个具有一字节数据且所有的位均为1或零的同步模型及指示数据群的地址及区段地址。它们组成首部。
在首部下面的一个预定地址上设有使用ASCII码的一个识别ID,它相对于字符“MINI”,用于指示它是一个P-TOC区域。
然后是记录的盘类型,记录电平,记录在盘上的第一首乐曲的标题号(第一TNO),最后一首乐曲的标题号(最后TNO),读出开始地址LOA,区段使用状态(已用区段),功率刻度区域的开始地址PCA,U-TOC的开始地址USTA,可重记录区域(可重记录用户区域)和开始地址RSTA等。
接着,提供规定数据部分的关联表,其中包括表示针(P-TNO1至P-TNO255),用于将各首乐曲及以位形式作为物理不规则量记录的类似信号与在管理表部分中的各部分表相联系,这将在后面描述。
在规定数据部分的关联表后的区域中,设置了包括255个部分表(01h)至(FFh)的管理表部分,它们与表指针P-TNO1至P-TNO255相关联。在该说明书中,带有“h”的数值是十六进制的。
一个部分的开始及结束地址及这部分的方式信息(轨道方式)可记录在每个部分表中。
作为每部分表中的轨道方式信息,记录是或不是改写的信息,及不管该部分是否具有音频信息及该信息是否是单声道或立体声的,对于该部分禁止数据复制。
在管理表部分中部分表(01h)至(FFh)的内容由各表指针P-TNO1至P-TNO255来指示。尤其是,对于第一首乐曲,某一部分表例如(01h)被记录为表指针P-TNO1。在此情况下,部分表(01h)的开始地址是其中记录了第一首乐曲的位置的开始地址。类似地,该部分表(01h)的结束地址是其中记录了第一首乐曲的位置的结束地址。轨道方式信息是关于第一首乐曲的信息。
实际上,表指针表示一个能经受预定算术运算处理的数字值,以便将其一部分表指示为P-TOC区段0中的字节位置。
类似地,对于第二首乐曲,其中记录了第二首乐曲的开始及结束地址及它的轨道方式信息记录在由表指针P-TNO2指示的部分表,如(02h)中。
因为类似的表指针一直设置到表指针P-TNO255,故在P-TOC上可管理到最多255首乐曲。
这样的一种P-TOC区段0的结构可以作到,例如在重播期间,对预定的各首乐曲进行存取及重播。
在其中所谓预记录乐曲区域未被设置的可重记录及可重播的磁光盘的情况下,上述的规定数据部分的关联表及管理表将不使用(它们由下面将描述的U-TOC来管理)。因此,所有的字节将为“00h”。
在其上所有各首乐曲以位的形式作为物理不规则量记录的预记录型盘或具有作为音乐等记录区域的其中可记录音乐等的ROM区域及光区域两者的混合型盘的情况下,上述的规定数据部分的关联表及管理数据表将用于ROM区域中的各首乐曲的管理。
(2)U-TOC区段
现在将参照U-TOC的区段0及1来描述U-TOC。区段2及4将在以下作简要描述。
区段3及区段5至7未被确定。<UTOC区段0>
图6表示U-TOC区段0的格式,它是一个其中记录用于自由区域的管理信息的数据区域,该自由区域是用户可记录各首乐曲及可记录各首新乐曲的区域。
例如,当一首乐曲要记录在盘1上时,系统控制器11由U-TOC区段0在盘上搜索一个自由区域,并将音频数据记录到这种搜索出的自由区域中。利用由U-TOC区段0确定出在其中记录了待重播的这首乐曲的区域及访问该区域来执行重播。
在图6中所示的U-TOC区段0中,类似于P-TOC,记录的数据包括一个首部,在首部后的预定地址中的厂商码,模式码,第一首乐曲的标题号(第一TNO),最后一首乐曲的标题号(最后TNO),区段使用状态,盘的系列号,及盘的ID。
为了通过将它们与以下要描述的管理表部分相联系来识别用户记录的各首乐曲的区域及识别自由区域,设置了一个区域作为规定数据部分的关联表来记录各种表指针P-DFA,P-EMPTY,P-FRA,及P-TNO1至P-TNO255。
设置了255个部分表01h至FFh作为管理表部分,它与从P-DFA直到P-TNO255的表指针相联系。类似于图5中所示的P-TOC区段0,将某一部分的开始及结束地址及该部分的方式信息(轨道方式)记录在部分表的每个中。这里所用的词“部分”意味着其中记录了数据的盘1记录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如后面要描述的,一项数据如声音可以记录在一部分,也可改变为被分成多个部分。
因为由U-TOC区段0中的每个部分表指示的部分可与另外的部分相连接,可记录连接信息以便指示与该部分的开始及结束地址相连接的部分表。
利用这种类型的记录和/或重播装置,可以没有任何问题地重播一首乐曲的数据,甚至实际是断续起来,即记录在多个部分中时也是如此,因为重播是利用在各部分之间存取数据来进行的。因此,为了能有效地利用可记录区域这样的目的,可由用户将一首乐曲等记录在多个部分中。
为此目的,设置了连接信息,例如通过用号01h至FFh分配给各部分表来规定待连接的部分表可以使各部分连接。
实际上,连接信息是一个数字值来表示的,该数值将受到预定的算术运算处理以便指示U-TOC区段0中的字节位置。具体地,部分表是利用304(连接信息)×8来确定的。
在一个预记录盘的情况下,以位的形式作为物理不规则量被记录的一首乐曲或类似信息通常不被分成多部分。因此,如图5所示,在P-TOC区段0中的连接信息全置成“(00h)”。
因此,在U-TOC区段0的管理表中的一个部分表代表一个部分。例如,在由三个彼此相连接的部分组成一首乐曲的情况下,这些部分的位置使用由连接信息连接的三个部分表来管理。
在U-TOC区段0的管理表部分中部分表01h至FFh的内容由以下要描述的规定数据部分的关联表中的表指针P-DFA,P-EMPTY,P-FRA及P-TNO1至P-TNO255来指示。
表指针P-DFA通过指定一个部分表或是多个部分表中的第一个表表明轨道的该部分(Part)是由于刮痕等产生的缺陷区域,从而指示出盘1上的缺陷区域。换句话说,如果存在缺陷部分,(01h)至(FFh)中的一个记录在表指针P-DFA中,并且该相应的部分表使用它的开始及结束地址指示缺陷部分。如果存在另一个缺陷区域,在该部分表中的连接信息确定出指示第二缺陷区域的另一部分表。如果没有另外的缺陷部分,连接信息将为“(00h)”,它指示出不存在与其相连接的另外缺陷部分。
表指针P-EMPTY指示管理表部分中一个未使用的部分表或多个未使用部分表中的第一个。如果存在一个未使用部分表,(01h)至(FFh)中的一个被记录为表指针P-EMPTY。如果存在多个未使用部分表,则这些部分表利用以被表指针P-EMPTY规定的部分表为启始的连接信息来依次地确定。因此,所有的未使用部分表在管理表部分上被连接起来。
表指针P-FRA指示在其中数据能被写在盘1上的自由区域(包括已删除区域)。它规定为表自由区域的轨道部分的一个部分表或多个部分表中的第一个。换句话说,如果存在一个自由区域,(01h)至(FFh)的一个被记录为表指针P-EMPTY,并且相应的部分表使用它的开始及结束地址来指示为自由区域的该部分。如果具有多个这种部分,即如果具有多个这种部分表,它们依次地由连接信息来确定,直到其连接信息为“(00h)”的部分表为止。
图7使用部分表概要地表示出为自由区域的部分的管理。图7表示,当部分(03h),(18h),(1Fh),(2Bh),及(E3h)为自由区域时,这种状态将通过规定其后跟随有部分表(03h),(18h),(1Fh),(2Bh)及(E3h)之间连接的数据P-ERA的关联表来表示。如上所述的缺陷区域及未使用部分的管理利用同样的方法进行。
在其上未记录音频数据如音乐的磁光盘及它没有缺陷的情况下,表指针P-FRA指定部分表(01h),由此指示盘的整个未记录用户区域为自由区域。在此情况下,因为剩余的部分表(02h)至(FFh)未被使用,上述表指针P-EMPTY指定部分表(02h);部分表(03h)由部分表(02h)上的连接信息来确定,并且这种连接一直持续到部分表(FFh)为止。部分表(FFh)的连接信息是“(00h)”,它指示不再有连接。
在此情况下,可记录的用户区域的开始地址被记录为部分表(01h)的开始地址,及读出开始地址前面的地址被记录为该同一部分表的结束地址。
表指针P-TNO1至P-TNO255指示由用户在磁光盘1上记录的各首乐曲。例如,表指示P-TNO1指定表示其中记录了第一首乐曲的单个部分的部分表或其中记录了第一首乐曲并暂时成为第一个的多个部分中的一个。
假定第一首乐曲不是记录在盘上分开的轨道上,即记录在一个单个部分中。然后,该第一首乐曲的记录区域在由表指针P-TNO1指示的部分表中被记录为开始及结束地址。
如果第二首乐曲被分离地记录在盘的多个部分中,这些相应的部分以时间的次序来指定,它们以该次序来指示记录的这首乐曲的位置。具体地,象图7中所示的情况那样,利用启始于由表指针P-TNO2指定的部分表的连接信息以时间顺序来依次地指定这些部分表,并一直连接到具有连接信息“(00h)”的部分表。因而,例如具有构成第二首乐曲的数据的所有部分依次地被指定并被记录。其结果是,当使用U-TOC区段0中的数据重播第二首乐曲或想在第二首乐曲的区域中进行改写时,可以利用使光头3及磁头6a访问它们从这些分离的部分中取出连续的音乐信息及执行记录,其中可记录区域得到有效的利用。<U-TOC区段1>
图8表示U-TOC区段1的格式,该区段是对由用户输入的字符信息记录用的数据区域,以便记录用户记录的各首乐曲的标题及记录盘的标题。
槽指针P-TNA1至P-TNA255设置在U-TOC区段1中作为指定与记录的各首乐曲有关的字符槽用的数据部分。另外,设置了由槽指针P-TNA1于P-TNA255指定的字符槽部分。该字符槽部分具有形成在其中的255个槽单元(01h)至(FFh),每一个单元包含8个字节。该字节槽部分基本上以与上述U-TOC区段0的情况中相同的方式来管理字符数据。
在槽(01h)至(FFh)中,使用如图1所示的ASCII码记录作为盘标题(盘名称)及各首乐曲的标题(轨道名称)的字符信息。在槽(01h)前面的8个字节组成的槽是专用于盘名称的区域。
例如,在由槽指针P-TNA1指定的槽中,记录了由用户输入的用于第一首乐曲的字符。
因为槽被连接信息彼此连接起来,甚至当字符数目超过七个字节(七个字符)时也可输入用于一首乐曲的字符。
在该U-TOC区段1中的槽指针P-EMPTY用来管理未使用的槽。具体地,未使用的槽是以和上述在U-TOC区段0中使用表指针P-EMPTY的未使用部分表的管理相同的方式管理的。
除了上述U-TOC区段0及1以外,设置了作为U-TOC区段2的数据区域,它主要用于记录数据及用户记录各首乐曲的时间。
还设置了作为U-TOC区段4的数据区域,它类似于区段1,用于记录由用户输入的字符信息,以便记录由用户记录的各首乐曲的标题及记录盘的标题。
但是,该区段用于记录与汉字字符及欧洲字符相关的码数据。除了图13中所示的区段1中的数据外,以预定的字节记录了字符码的标志。
如同在区段1中那样,在该U-TOC区段4中的字符信息的管理是使用作为指定字符槽的数据部分的槽指针P-TNA1至P-TNA255及由槽指针P-TNA1至P-TNA255指定的255个槽单元(01h)至(FFh)来进行的。3.字符信息记录操作
如上所述,字符信息可使用ASCII码被记录在盘1的U-TOC区段1的区域中。在本实施例中,除图1所示的ASCII码外,片假名可记录在U-TOC区段1中。然而,应该注意:实际上被记录的只有是ASCII码并且已被输入的任一片假名的记录是通过把它转换成一个ASCII码来进行的。下面将描述一个字符信息记录操作,其中仅利用的ASCII码能够记录片假名。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下列取决于字符输入的原则进行记录。
首先,如果进行片假名输入,每个输入的片假名字符被转换成如在图9中所示的字母。例如,“ア”被转换成“A”,和“ア”被转换成“a”。类似地,“カ”被转换成“KA”,和“ワ”被转换成“WA”。
这种转换是以在两种型式的字符之间的一个完全的一对一的关系为基础的。换句话说,一个片假名字符仅转换成一种字符表示。
例如,一个输入“シヤ”是由片假名字符“シ”和“ヤ”组成的,它们分别地被转换成“SI”和“ya”。“シ”不被转换成“SHI”,而“シ”和“ヤ”也不共同地被转换成“SYA”或“SHA”。
当一个片假名输入根据在图9中的对应关系被转换时。在该字符串之前和之后加上了识别字符。在这个实施例中,这种识别字符是“^”。“^”是在如图1中所示的可记录的ASCII码中的一个。例如,当使用者以片假名输入方式输入字符“キリシヤ”时,由于根据在图9中的规则转换的结果和附加识别字符“^”,它们将被转换成一种字符串“^GIRISIya^”。当操作在图3中所示的指令器90上的选择键96使字符输入方式从字母输入方式转换到片假名输入方式时,识别字符“^”自动地被加上。特别地当操作选择键96使转换能够到片假名输入方式时,跟随着以字母输入方式已经输入的字符码数据自动地加上识别字符“^”。当在以片假名字符输入方式完成输入之后再次操作选择键96能够做字母输入方式时,跟随着以片假名输入方式输入的字符码数据自动地加上识别字符“^”。
图10示出了根据上述两种规则已由输入字符变换的被记录的字符串的例子(a)至(d)。
在图10中,在没有片假名字符输入的(a)中示出了一种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字符串“ABC5de”以原样被记录在盘上。
在图10中(b)和(c)中所示的情况下。具有一个片假名输入。每个字符被转换成一个字母并且在被转换的字符之前和之后加上识别字符“^”。
在图10中(d)和(e)中所示的情况下,输入字符包括片假名字符和字母两者。在这些情况下,如在图10中所示,一部分片假名字符被变换成字母并且在已转换的字符之前和之后加上识别字符“^”。
有另一个规则,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的一个字符串不应有超过预定的字节数,例如80个字节的字节。
假设一个字符串“アイウエオカキクケコ…ラリルレロ”被输入,如在图10中的(f)中所示。然后,“アイウエオカキクケコ…ラリルレロ”根据在图9中所示的规则被转换成“^AIUELKAKIDUKEKO…RARIRURERO^”。在这种情况下,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的字符串的字节数是86(一个ASCII码是一个字节)。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字符串被分成几部分和相应地加上识别字符“^”。在图10中的(f)中所示的例1中,该字符串被分成“^AIUEOKAKIKUKEKO…RA^”和“^RIRURERO^”,以致于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的每个字符串不超过90个字节。这种分割可以按照如在例2中如示出的进行。不用说它也能够利用各种其它的分割方法。
当片假名输入字符被加到一个已被记录的字符串时,新的输入字符串(被变换的字符串)由识别字符“^”单独地夹在中间。例如假设如在图11中的(a)、(b)和(c)中所示的字符串“ABC”,“^AIU^”,和“ABCD”已被记录在与一个盘的轨迹相关的U-TOC区域中。然后,当加上片假名输入而不删去它们时,通过转换输入片假名字符所得到的字符串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如在图11中所示。例如,如在图11中的(b)中所示,新的输入字符串“カキク”单独地转换成“^AKIKU^”代替结合成一个字符串“^AIUKAKIKU^”。该目的是通过附加字符来防止由识别符“^”夹在中间的字节数被增加。
除了如上述的处理规则之外,用户禁止输入已被选作为一个字符的识别符的“^”。
特别地不能够通过操作轻转拨盘47来显示“^”,并且遥控指令器90不设有一个与“^”相关的键。
根据上面所述的规则,参照图12将描述通过系统控制器11所进行的处理以便在一个盘的U-TOC区域中写入输入字符。
如上面所述,记录和/或重放装置30响应在一个编辑键44上的操作或在遥控指令器90上一名字输入方式键95上的操作来进入到名称输入方式。如果当名称输入方式被起动时规定了一个特殊的轨迹,那么一个轨迹名称输入方式被启动用于输入一首乐曲的标题或与轨迹相关的类似内容。如果没有轨迹被规定,那么用于输入盘标题的盘名称输入方式或类似方式被启动。
如果启动名称输入方式,那么程序从步骤F101进入到步骤F102,并且如果输入字符不是片假名字符,程序进入到步骤F116。
如果在这时输入ASCII码字符,那么该字符被设置为待记录的一个字符串,如它们在步骤F119中的一样。
如果名称输入方式在此被终止,那么程序从步骤F117进入到步骤F121。例如,如在图10的(a)中所示,响应一个输入“ABC5de”来设置一个待记录的字符串“ABC5de”。
当在输入字母或数字之后输入片假名字符时,该程序从步骤F118返回到步骤F102,并然后进入到F103。
当进行片假名输入时,也就是当操作指令器90上的选择键96以便使转换到片假名输入方式时,在步骤F102确定片假名字符输入方式已被启动,并且程序进入到步骤F103。在步骤F103,一个“假名开始”认别位被启动。这是一个表示一个片假名字符串开始的认别位。然后,字节计数值BTN被设置成0(F104)。
如果用户利用指令器90或轻转拨盘47输入片假名字符,那么程序从步骤F105进入到步骤F108。当进行第一个片假名字符的输入时,“假名开始”认别位是导通的。程序进入到步骤F109以便在待记录的字符串中设置一个识别符“^”。然后,“假名的开始”识别位被关闭(F110)。
接下来,根据在图9中所示规则把一个输入片假名字符转换成一个字母(F111)。这样被转换的字母被设置在待记录的字符串中(F112)。此外,已转换的字母的字节数被加到字节计数值BTN上。例如,如要“ア”是输入,那么在变换之后的字母是“A”,并且待加的字节数是1。如果“カ”被输入,那么在转换之后的字母是“KA”,并且待加的字节数是2。
然后,该程序经过步骤F114返回到步骤F105以便等待第二个字符的输入。由于当第二个片假名字符被输入时“假名开始”识别位是关闭的,所以该程序从步骤F108进入到步骤F111以便实现转换成一个字母。该字母被设置在待转换的字符串中和字节数被计数,如上所述(F112和F113)。
如果由于操作指令器90上的选择键96来转变字符输入方式或类似方式的结果在一个确定点上及时地终止名称输入方式,那么程序从步骤F106进入到步骤F120,其中一个识别符“^”被设置在该字符串的末尾。
因此,如果字符“キリシヤ”被输入,如在图10中的(c)中的示,那么在步骤F109中设置一个识别字符“^”;此后,通过在步骤F111和F112中的程序把每个字符变换成一个字母并且设置每个字符;最后在步骤F120设置一个识别字符“^”。现在,待记录在盘1的U-TOC区域中字符串是“^GIRISIya^”,如在图10的(c)中所示。
如果“ABCアイウエオ”被输入,如在图10的(d)中所示,那么“ABC”首先在步骤F119中被设置和由于通过操作选择键96转换到片假名输入方式的结果该程序进入到步骤F103和其后的步骤,如上所述。一个识别字符“^”被设置(F109和F120)和每个片假名输入字符被变换成一个字母并且被设置以便提供一个待记录在盘1的U-TOC区域中的字符串“ABC^AIUEO^”。
当输入方式从片假名字符输入方式改变成一种ASCII码输入方式时,该程序从步骤F107进入到步骤F115以便在已被设置的字符串的末尾设置一个识别符“^”。然后,程序从步骤F102进入到步骤F116来起动一个ASCII码输入程序。
因此,例如,如果“カキクXYZ”被输入,如在图10的(e)中所示,那么在步骤F109和F115中设置识别符“^”;在被转换成一个字母之后设置每个片假名输入字符(F119);并且进行ASCII码输入程序(F119)。由此提供一个待记录的字符串“^KAKIKU^XYZ”。
如果输入大量的片假名字符,那么这样设置的字符串的字节数可能超过80。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步骤F114来确定是否字节计数值BTN已超过一个确定的值BTTH。例如,值BTTH可以是78个字节或可以被设置为大约30个字节。为了所设置的字符串的字节数不超过80个字节,值BTTH可以设置78个字节或更低。在把这个值设置为79个字节的情况下,如果下一个片假名输入是一个被转成两个字节的字母的字符,那么该字符串将具有81个字节。如果值BTTH被设置为79个字节或更小,能够避免这种情况。
当字节计数值BTN超过值BTTH时,程序进入到步骤F115,其中在已设置的字符串的末尾上设置一个识别字符“^”。然后,程序从步骤F102进入到步骤F103,在步骤F103上与假名输入有关的程序被继续进行。在如图10(f)中所示的情况下,一种排列被构成以致于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的一个字符串不超过80个字节,如在图10的(f)中的例1和例2中所示的。通过在步骤F114中所用的值BTTH来确定在这种情况中的分割点。
上面描述的程序适用于在图11中所示的一种情况,其中新的输入字符被加到一个已被记录的字符串上。特别是已被记录的字符串被设置为一个待记录的字符串,并且如果该字符串没有被删除,那么通过上述的程序把输入字符和识别字符附加地设置到该字符串上。
当终止名称输入方式时,在U-TOC中的数据在步骤F121中被修改更新。特别地,通过输入操作已被设置的待记录的字符串被写入在U-TOC区域1中一个预定位置中。这样一种修改操作在已被取入到缓冲存储器13中的U-TOC数据上被进行,并且当盘被取出或电源被切断时在盘1上的U-TOC数据被修改更新。
根据上面所述的规则上述在输入字符上的记录操作允许利用ASCII码来记片假名信息。
不用说,本发明不限于在图12中所示的示范性的程序,但发明可各种程序步骤被实现。4.字符信息输出操作
现在将描述利用ASCII码来显示在一个盘1的U-TOC区段1的区域中记录的字符信息所进行的程序。根据这个程序,一个已经由片假名输入转换成字母的字符串和一个如上所述附加的识别符“^”能够被转换成片假名字符和被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下列规则来进行字符的显示。
首先,根据在图9中所示的表以一对一为基础来进行字母和片假名字符之间的转换作为记录状态。
虽然在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的一个字母字符串上进行转换为片假名字符,但是,如果由识别符“^”夹在中间的字母字符串超过80个字节,那么该转换将不被进行。
例如,在图13的(g)中所示字符串“^AIUEO…RARIRURERO^”被用作为没有转换成片假名字符的显示数据,因为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的字母字符串超过了80个字节。
接着,如由识别符“^”夹在中间的字母字符串是80个字节或小于80个字节,那么该字符串被转换成片假名字符。然而,如果该字符串的任一部分不能够被转换,那么该字符串不能被转换成片假名字符。
例如,在图13的(d)中所示字符串“^GIRISIya^”是80个字节或小于80个字节并且根据在图9中所示的规则没有部分不能被转换。因此,它被转换成“キリシヤ”。已转换的数据被输出到显示部分31作为将显示字符信息“キリシヤ”的显示数据。然而,在图13的(e)中所示字符串“^GIRISYA^”的情况下,“SYA”部分不能被转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转换产生,和“^GIRISYA^”作为显示数据输出。
现在将参照图14来描述通过系统控制器11所进行的程序以便根据上面所述规则显示在一个盘的U-TOC区段1中记录的字符信息。
当盘被加载或被重放时进行这种显示操作。例如,当盘1在装置30中加载时,在显示部分31上显示记录为盘名称的字符信息直到在U-TOC中数据的写入完成为止。
在盘1的重放期间,记录作为用于轨迹被重放的轨迹名称的字符信息在显示部分31上被显示。
为了执行这种显示操作,待显示的字符信息首先从已经读入到缓冲存储13中的U-TOC数据被读入(F201)。
对于包括在读字符信息中的字符数设置一个变量M(F202)。例如,字符信息是“^GIRISIya^”,变量M被设置等于10。
此后,一个变量n设置1(F203),和一个变量Z被设置到变量n的值(F204)。因此,该变量Z最初地等于1。
现在确定是否在读字符串中的第n个字符是一个识别字符“^”。如果它不是一个识别符“^”和变量n不等于变量M(F206),那么该变量n被增加并且该程序返回到步骤F205。换句话说,这个循环是在字符串中寻找第一识别字符“^”的程序。
如果该字符串没有包括识别字符“^”,类似于字符串“ABC5de”,那么当变量n从1至5中取值时回答步骤F205是NO。由于该字符数M是6,所以当n取值为6时在步骤F206n等于M。然后,程序进入到步骤F208,在步骤F208中,在第Z个至第n个位置中的字符按它们的原样被设置为显示数据并且被传送到显示部分31,该显示部分31显示该字符信息。这里,由于此时变量Z等于1和变量n等于6,所以字符“ABC5de”被显示。
如果第n个字符是一个识别字符“^”,那么该程序进入到步骤F209来确定是否变量Z等于变量n。当由于在“^GIRISIya^”的情况下该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是一个识别字符“^”时,变量Z等于变量n。
当识别字符“^”是在第二介位置或其后位置时,如在图13中的(b)所示的“ABC^AIU^”的情况下,变量Z不等于变量n。当该识别字符“^”位于第二位置或其后位置时,在识别字符“^”之前的字符按它们没有被转换的原样被显示。因此,在步骤F210,位于第Z个至第n-1个位置上的字符按它们原样被设置为显示数据。在字符串“ABC^AIU^”的情况下,“ABC”部分首先直接地被设置为显示数据。
如果第n个字符是一个识别字符“^”,那么其后的字符串可以被输入为片假名字符。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个识别字符“^”应该跟随着已终止片假名输入的字符。
然后,一个变量X首先被设置为变量n的值(F211)。因此,变量X取一个代表识别字符“^”的位置的值,在该位置上片假名输入已被启动。现在利用已增值的变量n(F212)来确定是否第n个字符是一个识别字符“^”(F213)。
如果象没有包括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的字符串“ABC^DEF”这样的一种字符串的情况,那么步骤F213将不会由YES来回答。当名称输入方式被终止而片假名字符输入方式仍然启动时这种状态是可预料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当字符数M等于7而变量n等于7时,在步骤F214变量n等于变量M。然后,程序进入到步骤F215来设置和显示在第X个至第n个位置中作为显示数据的字符。也就是说,“^DEF”按它原样被设置为显示数据。在该例子中,该字符串“ABC”在步骤F210中已经被设置为显示数据。因此,字符串“ABC^DEF”不经过变化并且在显示部分31上将被显示为字符信息。
在象“^GIRISIya”这样的一个字符串的情况下,当n等于10时在步骤F213中的回答是YES。这就意味着具有一个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的字符串。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的字符串是位于在第(x+1)个至第(n-1)个位置上的字符。然后,步骤F216检验这个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的字符串。
该检验程序从检验是否该字符串的字节数量80或小于80开始。如果字节数超过80个字节,那么由于具有象这样一种字符串不应被转换成片假名字符的规则,所以在步骤F220中在包括识别字符“^”的第X个至第n个位置中的字符按照它们的原样被设置为显示数据。
如果字节数据是80或小于80,那么根据在图9中所示的规则检验是否具有不能被转换成片假名字符的任一部分。如果具有这样一个部分,那么由于具有象这样一个部分不应被变换成片假名字符的一个规则,所以在步骤F220中在包括识别字符“^”的第X个至第n个位置上的字符按它们的原样被设置为显示数据。
在字符串“^GIRISIya^”的情况下,位于第(X+1)个至第(n-1)个位置上的字符“GIRISIya”的字节数不超过80并且没有不可转换部分。然后,在步骤F219,位于第(X+1)个至第(n-1)个位置上的每个字符被转换成一个片假名字符并且被设置为显示数据。因此,字符“キリシヤ”被设置为显示数据并且被传送到也显示该字符信息“キリシヤ”的显示部分31上。
在步骤F221确定是否此刻变量n等于字符数M。如果是,该程序终止,因为读字符串已完全地被显示。如果具有另外的字符跟随着已经由U-TOC区域读入的字符串,那么这些变量不一致。然后,变量n被增值(F222)和变量Z被设置到变量n的值(F223)。程序随后进入到步骤F205来重复上述步骤。
例如,当如在图13中的(a)至(j)中所示的字符串被记录在U-TOC区域中时,经过上述步骤它们将被显示,如在图13的右手侧上所示的。
在图13的(a)中所示例子的情况下,由于没有识别字符“^”,所以已被记录的字符“ABC5de”按它们的原样经过在步骤F208的程序被显示。
在图13的(b)中所示例子的情况下,在步骤F210中第一半“ABC”被设置为显示数据,其随后部分“^AIU^”在步骤F219中被转换成“アイウ”和被设置为显示数据。因此“ABCアイウ”被显示。
在图13的(c)中所示例子的情况下,在步骤F219中,“^KAKIKU^”被转换成“カキク”并被设置为显示数据;此后,程序经过步骤F221、F222和F223返回到步骤F205;并且当变量n等于变量M时,位于第Z个至第n个位置上的字符,即在此情况下为“XYZ”,按照它们的原样被设置为显示数据。因此,在显示部分31上显示的字符信息是“カキクXYZ”。
在图13的(d)中所示例子的情况下,在步骤F219中,“^GIRISIya^”被转换成“キリシヤ”并被设置为显示数据。因此,在显示部分31上显示的字符信息是“キリシヤ”。
在图13的(e)中所示例子的情况下,在步骤F220中,“^GIRISYA^”没有转换地被设置为显示数据,原因是“SYA”部分不能够被转换。因此,在显示部分31上显示的字符信息是“^GIRISYA^”。
在图13的(f)中所示例子的情况下,在步骤F220中,“^GILISIya^”没有转换地被设置为显示数据,原因是“LI”部分不能被转换。因此,在显示部分31上显示的字符信息是“^GILISIya^”。
在图13的(g)中所示例子的情况下,其中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的部分超过80个字节,在步骤F220中,该数据按其原样被设置为显示数据。因此,在显示部分31上显示的字符信息是“^AIUWO…RARIRURERO^”。
在图13的(h)中所示例子的情况下,仅有“AIUEO…RA”部分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首先在步骤F219中这部分被转换成“アイウエオ…ラ”并被设置为显示数据。此后在步骤F208中“RIRURERO”被设置为显示数据。
在图13的(i)中所示例子的情况下,“AIUEO…RA”和“RIRURERO”的每一个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首先在步骤F219中“AIUEO…RA”被转换成“アイウエオ…ラ”并被设置为显示数据。然后在步骤F219中把“RIRURERO”换成“リルレロ”并把它设置为待输出的显示数据。其结果是,在显示部分31上显示的字符信息将完全是片假名字符。
在图13的(j)中所示例子的情况下,在步骤F220中“^ABC^”不能被转换并且它按原样被设置为显示数据;其后部分“ABC”在步骤F210中按其原样被设置为显示数据;在步骤F219中,“^ABE^”被转换成“アベ”并被设置为显示数据。因此,在显示部分31上显示的字符信息是“^ABC^アベ”。
对于在图12中所示的程序中利用片假名字符已被输入的字符,由在图14中所示程序进行的被记录的字符数据的显示和如在上面所述的将在显示部分31上提供以片假名字符形式的显示。如果根据在图12中所示的程序进行记录,那么在U-TOC区域中记录的任一字符串将不被显示为一个类似于由图13的(e)、(f)、(g)、和(j)所表示的字符串。因此,由于不可能的转换或超过字节数,所以一个片假名输入将能够以片假名字符的形式被显示。
不用说实际的处理不限于在图14中所示的例子,而且能够在各种程序中进行。
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字符信息记录和重放操作允许用户显示比字母更可读的字符。由于仅有ASCII码被记录,所以对于片假名字符和类似字符不需要存储专门被使用的特殊码。因此在所需存储容量上将没有大的增加。当转换不能被进行时,ASCII码按原样被显示。这就消除了被记录的字符被显示为以混淆方式的不同字符的可能性。
由于在片假名字符和字母之间的变换是以一对一为基础进行的,所以能够构成一个不引起混乱的简单的转换算法。这使它容易地制造软件和维持兼容性。
此外,一种配置被构成以致于在更容易地进行显示程序期间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待转换的字符串的字节数不超过一个预定的值。大量的字节数使一个程序确定每个字符的可转换性更复杂并且能够降低相应的显示输出。如果字节数被限制,那么能够简化码处理和转换算法。
由于在某个时刻在显示部分31上能够显示的字符数被限制,所以利用识别字符“^”能够把一个长字符串分成几部分。一种排列可以被做以致于能够对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的第二个字符串进行假名转换处理同时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的第一个字符串在被转换成片假名字符之间被显示。也就是说,能够缩短在显示之前的处理时间。
此外当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的一个字符串的字节数超过一个预定值时和当一个字符串包括不能被转换的任一部分时,通过禁止转换能够避免在一个显示程序中的任何延迟。
在记录期间禁止一个用户输入识别字符“^”以便于防止识别字符“^”被加到待记录的一个字符串中违反规则。这就消除了由识别字符“^”夹在中间的一个字符串不能被转换成片假名字符的可能性。
上述实施例通过使用一种配置能提供容易读的显示,特别是对于日文,在该配置中当在一个盘上记录时片假名字符被转换成ASCII码并且ASCII码被转换成用于显示的片假名字符。然而,本发明不限于片假名字符并且能够被变型以便允许变换成平假名字字符。
此外,如果一种配置被构成来使韩国(Hangul)字母,希腊字母,阿拉伯字符等等以一对一为基础变换成字母,那么通过仅用ASCII码记录它们能够记录和显示全世界名地的字符。
为了适应各种字符,例如可以利用不同的识别字符来区分它们。例如,可以利用一种技术,在该技术中如上述的“^”和“@”分别地用作为用于片假名字符和韩国字母的识别字符。
此外,象“JJJ”和“**”这样的某一字符串可用作为一个识别字符。
虽然一种特殊说明的实施例已被示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里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于本发明能够进行各种变型、变化和补入而不脱离如在下列权利要求中所提出的精神和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在一个具有码区域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该记录介质重播的装置,在该码区域中能够记录用于输出与在记录区域中记录的信息有关的字符信息的字符码数据:该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输入字符信息的输入装置;
一个用于把由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字符信息中的每个字符转换成字符码数据的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在转换期间把一个识别符加到字符码数据上,所述识别符表示;由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字符信息中的一个字符串中字符的类型不同于先前输入的字符串的字符类型;和
一个记录和/或重播部分,从所述转换装置来的字符码数据提供到该记录和/或重播部分,该记录和/或重播部分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记录介质上重播信息和字符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解码装置,用于把通过所述记录和/或重播部分从一个记录介质上读出的字符码数据解码成字符信息,所述解码装置以加到读出字符码数据上的识别符为基础进行解码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其特征是如果确定加到读出字符码数据上的所述识别符没有成对地加到字符码数据上,所述解码装置至少把跟随在读出字符码数据之中的识别符后面的字符码数据按其原样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其特征是:如果确定所述读出字符码数据不能够被解码,所述解码装置按其原样输出所述读出字符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其特征是:如果在由以成对设置的所述识别符夹在中间的所述读出字符码数据部分上数据的长度大于一个预定的数据长度,所述解码装置按其原样输出由以成对设置的所述识别符夹在中间的所述读出的字符码数据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2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其特征是:如果只有确定在由以成对设置的所述识别符夹在中间的所述读出字符数据部分上数据的长度等于或小于预定的数据长度并且能够被转换,那么所述解码装置把在由以成对设置的所述识别符夹在中间所述读出字符码数据部分上的数据转换成不同于所述读出字符码数据的其它部分的字符类型的一种字符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其特征是:当新的字符码数据被加到已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字符码数据上和一个识别符待被加到新加的字符码数据上时,所述解码装置加上一个识别符,该识别符不同于用于所述被记录的字符码数据的识别符。
8.一种在具有码区域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方法,在该码区域中可以记录用于输出与记录区域中记录的信息有关的字符信息的字符码数据,该方法包括步骤:
利用一个输入装置输入字符信息;
把在由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字符信息中的每个字符转换成字符码数据和在转换期间把一个识别符加到该字符码数据上,所述识别符指示出:在输入字符信息中字符串内的字符类型不同于在先字符串中的字符类型;和
把加上识别符的字符码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加到从记录介质上读出的字符码数据上的识别符进行解码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方法,其特征是:如果确定:加到从记录介质上读出的字符码数据上的识别符是成对地被加到该字符信息和被输出:并且如果确定:加到从记录介质读出的字符码数据上的所述识别符不是成对地被加该字符码数据上,那么至少跟随在读出的字符码数据之中的识别符之后的字符码数据按其原样被输出。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方法,其特征是:如果确定从记录介质上读出的字符码数据不能被解码,所述读出的字符码数按其原样被输出。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方法,其特征是:如果在由以成对设置的所述识别符夹在中间从记录介质读出的字符码数据部分上的数据长度长于一个预定的数据长度,那么由以成对设置的所述识别符夹在中间的所述读出的字符码数据部分按其原样被输出。
13.根据权利要求8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方法,其特征是:如果只有确定在由以成对设置的所述识别符夹在中间的从记录介质读出的字符码数据部分上的数据长度等于或小于预定的数据长度并且能够被转换时,把在由以成对设置的所述识别符夹在中间的所述读出字符码数据部分上的数据转换成不同于所述读出字符码数据的其它部分的字符类型的一种字符类型。
14.根据权利要求8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方法,其特征是:当新的字符码数据被加到已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字符码数据上和一个识别符待被加到新加的字符码数据上时,加上一个识别符,该识别符不同于用于所述被记录的字符码数据的识别符。
15.一种在具有码区域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在该码区域中可以记录用于显示与记录区域中记录的信息有关的字符信息的字符码数据,该装置包括:
一个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多段不同类型的字符信息;
一个转换装置,用于将由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字符信息中的每个字符转换成字符码数据,所述转换装置在转换期间在该字符码数据上加上一个识别符,所述识别符指示出:由输入装置输入的字符信息中的一个字符串是由不同于在先字符的假名字符组成的;和
一个记录和/或重播部分;来自所述转换装置的字符码数据被提供给该记录和/或重播部分,记录和/或重播部分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记录介质重播信息和字符码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解码装置,用于把通过所述记录和/或重播部分从一记录介质上读出的字符码数据解码成字符信息,所述解码装置以加到读出字符码数据上的识别符为基础进行解码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其特征是:如果确定加到读出字符码数据上的所述识别符没有成对地加到字符码数据上,所述解码装置至少把跟随在读出字符码数据之中的识别符后面的字符码数据按其原样输出。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其特征是:如果确定所述读出字符码数据不能够被解码,所述解码装置按其原样输出所述读出字符码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6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其特征是:如果在由以成对设置的所述识别符夹在中间的所述读出字符码数据部分上的数据长度大于一个预定的数据长度,所述解码装置按其原样输出由以成对设置的所述识别符夹在中间的所述读出字符码数据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6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其特征是:如果只有确定在由以成对设置的所述识别符夹在中间的所述读出字符数据部分上的数据长度等于或小于预定的数据长度并且能够被转换,所述解码装置把在由以成对设置的所述识别符夹在中间的所述读出字符码数据部分上的数据转换成假名字符。
21.根据权利要求15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其上重播的装置,其特征是:当新的字符码数据被加到已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字符码数据上和一个识别符待被加到新加的字符码数据上时,所述解码装置加上一个识别符,该识别符不同于用于所述被记录的字符码数据的识别符。
CN95118616A 1994-09-30 1995-09-30 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记录介质上重播的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07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9720/94 1994-09-30
JP25972094A JP3672599B2 (ja) 1994-09-30 1994-09-30 文字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59720/1994 1994-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77A true CN1144377A (zh) 1997-03-05
CN1130714C CN1130714C (zh) 2003-12-10

Family

ID=17338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186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0714C (zh) 1994-09-30 1995-09-30 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记录介质上重播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719841A (zh)
JP (1) JP3672599B2 (zh)
KR (1) KR100361404B1 (zh)
CN (1) CN1130714C (zh)
TW (1) TW2799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7799A (ja) * 1997-02-28 1998-11-17 Media Konekuto:Kk コンピュータ通信網における身元確認方法及び身元確認装置
JP3750278B2 (ja) * 1997-05-23 2006-03-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ダビング方法
JP3552474B2 (ja) * 1997-07-06 2004-08-11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記録媒体のタイトル入力装置
JPH1186434A (ja) * 1997-09-11 1999-03-30 Sony Corp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及びダビング装置
US6392964B2 (en) * 1997-09-19 2002-05-21 Sony Corporation Digital signal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mote controll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displaying program names in a plurality of display fields using different character symbols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s thereof
US6170000B1 (en) * 1998-08-26 2001-01-0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User interfa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permitting entry of Hangul sound symbols
US7029191B2 (en) * 2002-04-26 2006-04-18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inputting special character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9313410B (zh) * 2016-06-03 2021-04-2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膜及显示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32514A (ja) * 1988-07-04 1990-05-22 Canon Inc ドライブインターフェイス
EP0464482B1 (en) * 1990-06-21 1996-08-28 Yamaha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for a compact disc player and a compact disc
JPH06139704A (ja) * 1992-10-29 1994-05-20 Kenwood Corp 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361404B1 (ko) 2003-03-15
KR960011963A (ko) 1996-04-20
JPH08102149A (ja) 1996-04-16
JP3672599B2 (ja) 2005-07-20
US5719841A (en) 1998-02-17
CN1130714C (zh) 2003-12-10
TW279971B (zh) 1996-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5808C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134785C (zh) 记录/重放装置、重放装置和记录装置
CN1104006C (zh) 自动编辑/记录设备和装有此设备的复制系统
CN1314041C (zh) 记录媒体重放装置和方法
CN1150540C (zh) 转录装置
CN1461482A (zh) 数据管理器
CN1117321A (zh) 信息管理方法、数据记录媒体、数据记录方法、信息检索方法和信息检索装置
CN1338750A (zh) 记录/播放装置和编辑方法
CN1114516A (zh) 记录媒体的记录和或重放装置
CN1157728C (zh) 信息存储盘的再现设备及再现方法
CN1271164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信息重放方法及装置
CN1346128A (zh) 记录介质、编辑方法和编辑设备
CN1156842C (zh) 转录设备和转录方法
CN1265376C (zh) 复制设备和复制方法
CN1130714C (zh) 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记录介质上重播的方法及装置
CN1301018A (zh) 复制设备和复制方法
CN1493074A (zh) 盘及其制造方法和记录再现系统及半导体记录设备
CN1145951C (zh) 记录和再现设备、再现设备、记录和再现方法及再现方法
CN1192385C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以及伴录装置
CN1457494A (zh) 转录设备
CN1465069A (zh) 再生装置和编辑装置
CN1143311C (zh) 介质上记录压缩音频数据的方法及装置和传送该数据的方法
CN1127089C (zh) 字符信息复制系统、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107954C (zh) 用于再生录制在录音媒体上的字符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215209A (zh) 同时记录和监视从伺服器发出的数据的记录装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