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5458A - 一种传感器垫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感器垫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5458A
CN114435458A CN202210101436.4A CN202210101436A CN114435458A CN 114435458 A CN114435458 A CN 114435458A CN 202210101436 A CN202210101436 A CN 202210101436A CN 114435458 A CN114435458 A CN 114435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layer
substrate
conductive
sensor m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014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Golden Time Technology De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Golden Time Technology De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Golden Time Technology Dev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Golden Time Technology De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014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354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35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54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 B62D1/06Rims, e.g. with heating means; Rim cov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传感器垫及其制作方法,涉及车辆方向盘技术领域。传感器垫包括基板、导电部和连接件,基板上至少一侧设置有凹部;导电部设置于凹部内;连接件分别与导电部和控制器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传感器垫,减小了体积和成本,简化了工艺步骤,有效控制了定位公差及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传感器垫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方向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垫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自动驾驶功能的深入开发及应用,在自动驾驶和人驾驶相互切换的过程中,人体手部与方向盘的接触状态需要被精确地检测,否则会因为系统检测错误而导致安全事故。目前市面上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均具有离手检测功能,通常为在方向盘内设置压力式或电容式传感器垫以检测人手状态。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式传感器垫,通常采用金属线绣花固定在无纺布或高弹海绵上,或采用金属网布粘贴在高弹海绵上,作为传感器垫的传感电极和/或屏蔽电极,这种方式通常体积大、工艺复杂、定位公差不易控制以及成本高,在受到外力拉拽作用时结构稳定性较差,容易被外界干扰而影响其导电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感器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式传感器垫通过采用金属网布或金属线固定在无纺布或高弹海绵上制成,导致其体积大、成本高、工艺复杂、定位公差不易控制及容易被外界干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感器垫,用于车辆方向盘的离手检测,所述传感器垫位于方向盘的框架与外包覆层之间,所述传感器垫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上至少一侧设置有凹部;
导电部,所述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凹部内;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导电部和控制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两侧均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外包覆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框架的一侧,所述导电部包括传感层和屏蔽层,所述传感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用于检测所述方向盘与人体手部的接触状态,所述屏蔽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用于屏蔽干扰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垫还包括遮盖部,所述遮盖部包括第一遮盖层和第二遮盖层,所述第一遮盖层设置于所述传感层与所述外包覆层之间,用于遮盖所述传感层,所述第二遮盖层设置于所述屏蔽层与所述框架之间,用于遮盖所述屏蔽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和所述遮盖部均采用柔性绝缘材料制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层和所述屏蔽层均采用柔性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柔性导电材料为导电油墨,所述导电油墨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银、铜、碳或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油墨采用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图案分别涂覆或印刷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长方形网格、菱形网格、三角形网格或六边形网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盖层、所述第二遮盖层、所述传感层、所述基板及所述屏蔽层的拉伸率均不小于15%。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层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所述屏蔽层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为0.02-0.2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端子和导线,所述导线通过所述端子与所述导电部连接,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传感器垫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一基板,在所述基板上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S2: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分别涂覆或印刷导电油墨,其中,涂覆方式为狭缝刮涂,印刷方式为丝网印刷、喷墨印刷或移印;
S3:将所述导电油墨干燥处理,将干燥后的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所述导电油墨和所述第二凹槽内的所述导电油墨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S4:在所述导电油墨上分别涂覆第一遮盖层和第二遮盖层,将所述第一遮盖层和所述第二遮盖层干燥处理。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出一种传感器垫,通过在基板上设置凹部,并在凹部内设置导电部,使得导电部与基板紧密附着,提高了表面附着力和结构稳定性,从而提升了抗干扰能力,且凹部能够容留相对较多、较厚的导电部,提高了导电率。通过将导电部设置在基板上的凹部内,减小了体积和成本,简化了工艺步骤,使得定位公差容易控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式传感器垫通过采用金属网布或金属线固定在无纺布或高弹海绵上制成,导致其体积大、成本高、工艺复杂、定位公差不易控制及容易被外界干扰的技术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垫的一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垫的一分解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垫的一俯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垫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垫的再一剖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垫的又一剖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垫的另一俯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垫的又一俯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垫与方向盘的剖视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垫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传感器垫;10-基板;101-凹部;1011-第一凹槽;1012-第二凹槽;20-导电部;201-传感层;202-屏蔽层;30-连接件;301-端子;302-导线;40-遮盖部;401-第一遮盖层;402-第二遮盖层;600-方向盘;60-框架;61-外包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式传感器垫通过采用金属网布或金属线固定在无纺布或高弹海绵上制成,导致其体积大、成本高、工艺复杂、定位公差不易控制及容易被外界干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垫100,用于车辆方向盘600的离手检测,所述传感器垫100位于方向盘600的框架60与外包覆层61之间,该传感器垫100包括基板10、导电部20和连接件30。
所述基板10上至少一侧设置有凹部101。所述导电部20设置于所述凹部101内。所述连接件30分别与所述导电部20和控制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垫100,基板10上至少一侧设置有凹部101,且导电部20设置于凹部101内。其中,凹部101的内壁与导电部20的外壁相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增大了摩擦力,使得导电部20牢固地附着在凹部101内,从而使得导电部20与基板10紧固附着,提高了表面附着力,使其在受到外力拉拽或拉伸作用时具有良好的结构和电气稳定性,从而提升了抗干扰能力,且凹部101能够容留相对较多、较厚的导电部20,提高了导电率。导电部20通过连接件30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能够检测导电部20的电容变化,从而检测方向盘600与人体手部的接触状态,进而实现离手检测功能。通过将导电部20设置在基板10上的凹部101内,减小了体积和成本,简化了工艺步骤,使得定位公差容易控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式传感器垫通过采用金属网布或金属线固定在无纺布或高弹海绵上制成,导致其体积大、成本高、工艺复杂、定位公差不易控制及容易被外界干扰的技术问题。此时,导电部可以是传感层,也可以是屏蔽层,当作为传感层使用时,用于检测所述方向盘与人体手部的接触状态;或者,当作为屏蔽层时,屏蔽层用于屏蔽车身骨架或者其他零部件的干扰信号。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基板10上两侧均设置有凹部101,所述凹部101包括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所述第一凹槽1011位于所述基板10靠近所述外包覆层61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1012位于所述基板10靠近所述框架60的一侧,所述导电部20包括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所述传感层201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011内,用于检测所述方向盘600与人体手部的接触状态,所述屏蔽层202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1012内,用于屏蔽干扰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上两侧均设置有凹部101。其中,凹部101包括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内分别设置有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的槽壁分别与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的外壁相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增大了摩擦力,使得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分别牢固地附着在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内,从而使得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分别与基板10紧固附着,提高了表面附着力,使其在受到外力拉拽或拉伸作用时具有良好的结构和电气稳定性,从而提升了抗干扰能力,且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能够容留相对较多、较厚的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提高了导电率。屏蔽层202能够屏蔽方向盘600的框架60内的电子干扰信号,防止电子干扰信号对传感层201造成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抗干扰能力。通过将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分别设置在基板10上的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内,减小了体积和成本,简化了工艺步骤,使得定位公差容易控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式传感器垫通过采用金属网布或金属线固定在无纺布或高弹海绵上制成,导致其体积大、成本高、工艺复杂、定位公差不易控制及容易被外界干扰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传感器垫100设置于方向盘600的框架60与外包覆层61之间。其中,方向盘600的框架60包括骨架和发泡层,发泡层套设于骨架的周向,且框架60内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为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通过连接件30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基板10为介电材料,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为导电材料,使得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之间产生电容。传感层201位于基板10靠近外包覆层61的一侧,当人体手部触摸方向盘600的外包覆层61时电容发生变化,电子控制单元能够检测电容的变化,从而检测方向盘600与人体手部的接触状态,进而实现离手检测功能。外包覆层61采用的材料可以为真皮,发泡层采用的材料可以为聚氨酯泡沫塑料,骨架为金属材质。发泡层的外侧和外包覆层61的内侧均设置有胶粘层,以使传感器垫100分别与框架60和外包覆层61固定连接。当然控制器除了可以放置在方向盘框架60内之外,还可以放置在车辆中的其他位置。
如图5、图6和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传感器垫100还包括遮盖部40,所述遮盖部40包括第一遮盖层401和第二遮盖层402,所述第一遮盖层401设置于所述传感层201与所述外包覆层61之间,用于遮盖所述传感层201,所述第二遮盖层402设置于所述屏蔽层202与所述框架60之间,用于遮盖所述屏蔽层202。
在本实施例中,遮盖部40包括设置于传感层201和外包覆层61之间的第一遮盖层401,以及设置于屏蔽层202和框架60之间的第二遮盖层402。其中,第一遮盖层401和第二遮盖层402分别用于遮盖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实现对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的防护遮盖,避免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刮伤、氧化和腐蚀而导致其导电性能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电容的变化和电子控制单元的检测精度。具体的,第一遮盖层401和第二遮盖层402可以采用绝缘材料,以增强介电绝缘,避免潮湿空气对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造成影响。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基板10和所述遮盖部40均采用柔性绝缘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第一遮盖层401和第二遮盖层402均采用柔性绝缘材料制成,柔性材料使得传感器垫100能够实现包覆在方向盘600的框架60与外包覆层61之间。绝缘材料实现增强介电绝缘,且使得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之间能够产生电容。其中,基板10为具有延展特性的薄膜基体。
具体的,基板10采用的材料可以为聚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流延聚丙烯薄膜、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丁腈橡胶或丁苯橡胶,也可以为上述材料的复合层。第一遮盖层401和第二遮盖层402采用的材料可以为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当然,基板10、第一遮盖层401和第二遮盖层402还可以为其它的材料,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说明。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传感层201和所述屏蔽层202均采用柔性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柔性导电材料为导电油墨,所述导电油墨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银、铜、碳或镍。
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均采用柔性导电材料制成,柔性材料使得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具有较好的弯曲性和拉伸性,使其在受到外力拉拽或拉伸作用时保持良好的结构和电气稳定性,实现与基板10同步卷曲,使得传感垫能够实现包覆在方向盘600的框架60与外包覆层61之间。导电材料使得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作为电极,实现在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之间产生电容,从而使得电子控制单元能够根据电容的变化,以检测方向盘600与人体手部的接触状态。
具体的,柔性导电材料为导电油墨,导电油墨是用导电材料分散在连结料中制成的糊状油墨,具有一定程度导电性质。导电油墨可由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银、铜、碳或镍。当然,导电油墨还可以为其它的导电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材料为银或碳的导电油墨,因为其可以承受至少15%的伸长率而没有破裂或显著的特性改变,例如电阻和导电性能的变化。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可以采用相同种类的导电油墨,也可以采用不同种类的导电油墨。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凹槽1011内涂覆或印刷一层导电油墨后,还可以在该导电油墨及基板10的顶面上再涂覆或印刷一层导电油墨,两层导电油墨结合组成了传感层201,增加了传感层201的厚度,从而提高了导电率,提高了传感器垫100受外力拉伸作用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导电油墨采用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图案分别涂覆或印刷在所述第一凹槽1011和所述第二凹槽1012内:长方形网格、菱形网格、三角形网格或六边形网格。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涂覆或印刷的方式使导电油墨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精度。其中,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的形状可以为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长方形网格、菱形网格、三角形网格或六边形网格。通过将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分别设置为网格形状,提高了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的导电率,从而提高了检测精度。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的形状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具体的,第一凹槽1011可以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各区域之间通过基板10相互间隔绝缘,且通过连接件30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以实现检测识别左手和右手分别与方向盘600的接触状态,实现精准检测。各区域的形状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此外,还可以在受拉拽或拉伸应力较大的边侧区域位置适当加密网格,以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遮盖层401、所述第二遮盖层402、所述传感层201、所述基板10及所述屏蔽层202的拉伸率均不小于1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盖层401、第二遮盖层402、传感层201、基板10及屏蔽层202的拉伸率均不小于15%,使其在受到外力拉拽或拉伸时保持良好的结构和电气稳定性,从而在方向盘600包覆工艺的拉伸过程中,避免了传感器垫100出现分离、断裂及虚接的现象,进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其中,拉伸过程中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的阻值变化率均小于15%,从而保证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受外力拉伸时阻值无显著改变,进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传感层201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凹槽1011的槽深,所述屏蔽层202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凹槽1012的槽深,所述第一凹槽1011和所述第二凹槽1012的槽深在0.02-0.2mm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的厚度分别不小于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的槽深,以使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分别容留较多较厚的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从而提高了导电率和导电性能。且使得传感层201与第一遮盖层401相接触,以使人体手部与传感层201更好地接触,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屏蔽层202和传感层201的厚度分别大于第二凹槽1012和第一凹槽1011的槽深,因此需要采用狭缝刮涂的方式刮除多余的导电材料。当刮除的比较干净时,导电材料只存在于第二凹槽1012和第一凹槽1011内,当刮除的不干净时,第二凹槽1012和第一凹槽1011之外也存在导电材料,作为屏蔽或传感功能存在。
具体的,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的槽深在0.02-0.2mm之间,使得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具有一定的厚度,从而保证其导电性能。其中,槽深的最小值为0.02mm,以保证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的导电性能,从而保证检测的精度。槽深的最大值为0.2mm,以限制基板10的厚度,使得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之间保持较小的距离,增大了电容,从而保证其检测的精确性。槽深还可以取0.02-0.2mm之间的任意值,兼具合适的厚度和间距,使电容值最大化,从而提高检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具体的,可根据传感器垫100的导电、检测精度和总体厚度需求合理地设置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的槽深。其中,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的槽深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如图2、图3和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连接件30包括端子301和导线302,所述导线302通过所述端子301与所述导电部20连接,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导线302通过端子301与导电部20连接,且与控制器连接。具体的,端子301和导线302分别至少设置有两个,一个端子301分别与传感层201和一个导线302耦合连接,另一个端子301分别与屏蔽层202和另一个导线302耦合连接,且两个导线302电连接到控制器,人体手部与方向盘600接触时能够改变电容的大小。控制器能够检测电容的变化,进而检测方向盘600与人体手部的接触状态,实现离手检测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1011和所述第二凹槽1012的槽壁均为粗糙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的槽壁均为粗糙面,进一步增大了摩擦力,使得传感层201和屏蔽层202紧固地附着在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内,提高了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具体的,粗糙面可以为磨砂面,第一凹槽1011和/或第二凹槽1012采用模具冲压成型或喷砂成型或激光烧蚀或化学腐蚀或物理压实成型。
如图10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垫100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一基板10,在所述基板10上设置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
具体地,基板10为塑性延展薄膜基体,可以是聚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流延聚丙烯薄膜等材质。在基板10上设置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的工艺方法可以是流延成型、压延成型、激光刻划成型或热模压成型。
S2:在所述第一凹槽1011和所述第二凹槽1012内分别涂覆或印刷导电油墨,其中,涂覆方式为狭缝刮涂,印刷方式为丝网印刷、喷墨印刷或移印。
具体地,将导电油墨设置到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的工艺方法可以是狭缝刮涂、丝网印刷、喷墨印刷或移印。
S3:将所述导电油墨干燥处理,将干燥后的所述第一凹槽1011内的所述导电油墨和所述第二凹槽1012内的所述导电油墨分别通过导线302与控制器连接。
具体地,将导电油墨经烘干、紫外线照射和晾干后,导电油墨紧固地附着在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12内,再将干燥后的第一凹槽1011内的导电油墨和第二凹槽1012内的导电油墨通过导线302和端子301与控制器连接。
S4:在所述导电油墨上分别涂覆第一遮盖层401和第二遮盖层402,将所述第一遮盖层401和所述第二遮盖层402干燥处理。
具体地,可以采用旋涂或刮涂的方式将第一遮盖层401和第二遮盖层402分别涂覆到导电油墨上,再将第一遮盖层401和第二遮盖层402烘干、紫外线照射和晾干,以实现对导电油墨的保护,避免导电油墨刮伤、氧化和腐蚀。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传感器垫,通过在基板上设置凹部,并在凹部内设置导电部,使得导电部与基板紧密附着,提高了表面附着力和结构稳定性,从而提升了抗干扰能力,且凹部能够容留相对较多、较厚的导电部,提高了导电率。通过将导电部设置在基板上的凹部内,减小了体积和成本,简化了工艺步骤,使得定位公差容易控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式传感器垫通过采用金属网布或金属线固定在无纺布或高弹海绵上制成,导致其体积大、成本高、工艺复杂、定位公差不易控制及容易被外界干扰的技术问题。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传感器垫,用于车辆方向盘的离手检测,所述传感器垫位于方向盘的框架与外包覆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垫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上至少一侧设置有凹部;
导电部,所述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凹部内;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导电部和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两侧均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外包覆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框架的一侧,所述导电部包括传感层和屏蔽层,所述传感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用于检测所述方向盘与人体手部的接触状态,所述屏蔽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用于屏蔽干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盖部,所述遮盖部包括第一遮盖层和第二遮盖层,所述第一遮盖层设置于所述传感层与所述外包覆层之间,用于遮盖所述传感层,所述第二遮盖层设置于所述屏蔽层与所述框架之间,用于遮盖所述屏蔽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和所述遮盖部均采用柔性绝缘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和所述屏蔽层均采用柔性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柔性导电材料为导电油墨,所述导电油墨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银、铜、碳或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油墨采用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图案分别涂覆或印刷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长方形网格、菱形网格、三角形网格或六边形网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盖层、所述第二遮盖层、所述传感层、所述基板及所述屏蔽层的拉伸率均不小于1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所述屏蔽层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为0.02-0.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端子和导线,所述导线通过所述端子与所述导电部连接,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0.一种传感器垫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一基板,在所述基板上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S2: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分别涂覆或印刷导电油墨,其中,涂覆方式为狭缝刮涂,印刷方式为丝网印刷、喷墨印刷或移印;
S3:将所述导电油墨干燥处理,将干燥后的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所述导电油墨和所述第二凹槽内的所述导电油墨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S4:在所述导电油墨上分别涂覆第一遮盖层和第二遮盖层,将所述第一遮盖层和所述第二遮盖层干燥处理。
CN202210101436.4A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传感器垫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44354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1436.4A CN114435458A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传感器垫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1436.4A CN114435458A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传感器垫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5458A true CN114435458A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69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01436.4A Pending CN114435458A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传感器垫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3545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49007A (ko) * 2010-11-08 2012-05-16 남선우 발광소자 탑재용 기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393314A (zh) * 2013-05-16 2016-03-09 印可得株式会社 混合型透明电极的制造方法及混合型透明电极
CN106793568A (zh) * 2015-11-19 2017-05-31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CN108995366A (zh) * 2018-08-31 2018-12-14 昆山仁铨镭射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具有图案的触控薄膜的系统及相应的生产方法
CN210653280U (zh) * 2019-10-17 2020-06-02 山东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应变式传感器方向盘
CN112249146A (zh) * 2020-11-10 2021-01-22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手检测方向盘
CN112882106A (zh) * 2021-01-15 2021-06-01 安闻汽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人体探测功能的方向盘传感器及方向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49007A (ko) * 2010-11-08 2012-05-16 남선우 발광소자 탑재용 기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393314A (zh) * 2013-05-16 2016-03-09 印可得株式会社 混合型透明电极的制造方法及混合型透明电极
CN106793568A (zh) * 2015-11-19 2017-05-31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CN108995366A (zh) * 2018-08-31 2018-12-14 昆山仁铨镭射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具有图案的触控薄膜的系统及相应的生产方法
CN210653280U (zh) * 2019-10-17 2020-06-02 山东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应变式传感器方向盘
CN112249146A (zh) * 2020-11-10 2021-01-22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手检测方向盘
CN112882106A (zh) * 2021-01-15 2021-06-01 安闻汽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人体探测功能的方向盘传感器及方向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74010B2 (en) Capacitance type sensor
US10677950B2 (en) Occupant information detection sensor for steering wheel
CN103092404B (zh) 透明触控面板
US11346728B2 (en) Piezoelectric sensor
CN106255946B (zh) 触摸传感器及手环式装置
KR20110126604A (ko) 정전 용량형 입력 스위치
US10677579B2 (en) Capacitive distance sensor
CN115297772A (zh) 生物传感器
WO2019230634A1 (ja) 感圧タッチセンサ及び感圧タッチ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US20220221351A1 (en) Load sensor
JP2018112854A (ja) 静電容量式センサ装置
CN114435458A (zh) 一种传感器垫及其制作方法
JP4147641B2 (ja) メンブレンスイッチ
CN108981555B (zh) 方向盘用乘坐者信息检测传感器
KR101129924B1 (ko) 수위센서의 제조방법
CN114174964B (zh) 接触式传感器、电子设备及接触式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JP2014235893A (ja) コントロールパネル
JP6494101B2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センサ
JP7237921B2 (ja) 乗員検知システム、検出マットおよび電気スイッチ
CN114061795A (zh) 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JP2012154053A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の静電センサー
WO2020193954A1 (en) Force sens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219349489U (zh) 一种曲面电子触控结构及曲面电子触控产品
CN211178806U (zh) 一种布状传感器
JP7232263B2 (ja) 感圧タッチセンサ及び感圧タッチ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