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3423A - 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3423A
CN114433423A CN202210172978.0A CN202210172978A CN114433423A CN 114433423 A CN114433423 A CN 114433423A CN 202210172978 A CN202210172978 A CN 202210172978A CN 114433423 A CN114433423 A CN 114433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
curing
micro
micro display
scre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29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忠光
左律
王雷
郑增强
欧昌东
叶坤
刘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Jingce Electronic Group Co Ltd
Wuhan Ji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Jingce Electronic Group Co Ltd
Wuhan Ji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Jingce Electronic Group Co Ltd, Wuhan Ji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Jingce Electron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297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33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33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3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08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epara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3/00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 B05C13/02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9/00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 B05C9/08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 B05C9/12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the auxiliary operation being performed after the appl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6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 B05D3/061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using U.V.
    • B05D3/065After-treatment
    • B05D3/067Curing or cross-linking the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12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1/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 F16B11/006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by glu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使用贴合机构将立方体三色合光棱镜放置于承载装置;其中,所述贴合机构位于所述承载装置的邻侧;使用所述贴合机构将三个微显示屏的发光面分别对应贴合至棱镜的不同侧面,所述三个微显示屏和所述棱镜之间具有贴合胶,其中,所述三个微显示屏为能够发出不同单色光的微显示屏;使用固化机构对所述微显示屏与所述棱镜之间的贴合胶进行固化。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三个微显示屏通过棱镜进行三色合光后,基于MicroLED的单色显示在现实场景中应用受限问题可得以解决,可以补充MicroLED在生产中缺少的固化工艺。

Description

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AR/VR眼镜中微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屏已经普遍应用于电脑、手机、电视、导航仪、数码相机以及一些仪器中,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关技术中,近年来市场上显示器的类型越来越繁多,目前基于Micro LED技术生产的微显示器也慢慢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但是,Micro LED目前技术上只能批量化生产单色的显示器,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会受到很多限制。另外,目前也出现少量的基于三色合光技术的微显示器的产品,该微显示器主要由一个立方体棱镜X-cube以及能发出不同单色光(R、G、B)的三个Micro LED微显示屏组成,三个Micro LED微显示屏位于立方体棱镜同一周的不同三个面上,该一周的第4个面则是三个Micro LED微显示屏的出光口,当三个微显示屏均点亮后,通过棱镜的作用,能够在出光口获得三色合光的图像。然而,目前对该类微显示器还没有相应的固化工艺。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Micro LED目前技术上只能批量化生产单色的显示器,且目前没有相应的固化工艺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使用贴合机构将立方体三色合光棱镜放置于承载装置;其中,所述贴合机构位于所述承载装置的邻侧;使用所述贴合机构将三个微显示屏的发光面分别对应贴合至棱镜的不同侧面,所述三个微显示屏和所述棱镜之间具有贴合胶,其中,所述三个微显示屏为能够发出不同单色光的微显示屏;使用固化机构对所述微显示屏与所述棱镜之间的贴合胶进行固化。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使用所述贴合机构将三个微显示屏的发光面分别对应贴合至所述棱镜的不同侧面,所述三个微显示屏和所述棱镜之间具有贴合胶,包括:使用所述贴合机构分别固定所述三个微显示屏,使用点胶阀分别至少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的屏幕涂覆贴合胶,然后使用所述贴合机构分别将所述三个微显示屏的发光面对应贴合至所述棱镜的不同侧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使用所述贴合机构分别固定所述三个微显示屏,使用所述点胶阀分别至少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的屏幕涂覆贴合胶,包括:使用所述贴合机构分别将所述三个微显示屏旋转预设角度,使用所述点胶阀分别至少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的屏幕涂覆贴合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使用所述贴合机构分别固定所述三个微显示屏,使用所述点胶阀分别至少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的屏幕涂覆贴合胶,包括:使用所述贴合机构分别固定所述三个微显示屏,启动点胶机构,使所述点胶阀分别移动至所述三个微显示屏处,至少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的屏幕涂覆贴合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显示屏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内侧的屏幕;所述使用所述贴合机构将三个微显示屏的发光面分别对应贴合至所述棱镜的不同侧面,所述三个微显示屏和所述棱镜之间具有贴合胶,包括:使用所述贴合机构分别将三个屏幕对应贴合至所述棱镜的不同侧面,然后使用点胶阀分别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的基板与所述棱镜之间的缝隙涂覆贴合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使用所述贴合机构分别将三个屏幕对应贴合至所述棱镜的不同侧面,包括:在所述三个屏幕和所述棱镜之间填充光学润滑剂。
一些实施例中,旋转位于所述棱镜上方的所述固化机构的照射角度,对所述贴合胶进行固化。
一些实施例中,启动位于所述棱镜的出光口侧的所述固化机构,对所述贴合胶进行固化。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使用固化机构对所述微显示屏与所述棱镜之间的贴合胶进行固化之前,还包括:使用旋转装置带动所述微显示屏来回旋转,从而去除所述微显示屏和所述棱镜之间的气泡。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装置连接有弹性组件,通过所述弹性组件控制所述旋转装置对所述微显示屏的压力。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使用固化机构对所述微显示屏与所述棱镜之间的贴合胶进行固化之前,还包括:利用超声去除所述微显示屏与所述棱镜之间的气泡。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由于通过贴合机构将三个微显示屏的发光面分别贴合至立方体三色合光棱镜的不同侧面,且微显示屏与棱镜之间具有贴合胶,固化机构能够对贴合胶进行固化,固化完成之后三个微显示屏与棱镜能够形成一个微显示器,且三个微显示屏能够发出不同的单色光,三个微显示屏通过棱镜进行三色合光后,基于MicroLED的单色显示在现实场景中应用受限问题可得以解决,可以补充MicroLED在生产中缺少的固化工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贴合方案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贴合方案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贴合方案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贴合方案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贴合方案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贴合方案的主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机构夹取微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手将微显示屏传递至六轴精对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显示屏点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化机构竖直照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化机构倾斜照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承载装置;2、棱镜;21、出光口;
3、贴合机构;31、机械手;311、夹爪;32、六轴精对位平台;33、吸盘;34、弹性组件;
4、微显示屏;41、基板;42、屏幕;5、贴合胶;51、第一胶条;52、第二胶条;6、第二底座;61、按压机构;
7、点胶机构;71、点胶阀;72、第一底座;73、点胶对位相机;8、固化机构;9、隔振大理石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Micro LED目前技术上只能批量化生产单色的显示器,且目前没有相应的固化工艺的问题。
参见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贴合机构3将立方体三色合光棱镜2放置于承载装置1;其中,所述贴合机构3位于所述承载装置1的邻侧。
S2: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将三个微显示屏4的发光面分别对应贴合至棱镜2的不同侧面,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和所述棱镜2之间具有贴合胶5,其中,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为能够发出不同单色光的微显示屏4;贴合机构3能够固定三个微显示屏4并将三个微显示屏4分别移动至棱镜2对应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处,并且将三个微显示屏4的发光面分别对应贴合至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
S3:使用固化机构8对所述微显示屏4与所述棱镜2之间的贴合胶5进行固化。
本实施例中,该立方体三色合光棱镜2为一个立方体,棱镜2可以是一个表面与承载装置1接触,也可以是多个表面与承载装置1接触,其中,此处的接触可以理解为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本实施例中,优选棱镜2的下表面与承载装置1接触,且棱镜2的上下表面可以设置成磨砂面,便于贴合机构3进行上下料以及棱镜2的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装置1也可以是与棱镜2的侧面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4、6和图9所示,贴合机构3可以设置吸盘33从入料口治具上吸取棱镜2,并将棱镜2移动至承载装置1上。并且,贴合机构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当设置一个贴合机构3时,同一贴合机构3可以先把棱镜2移动到承载装置1上,然后再依次将三个微显示屏4分别移动至棱镜2的不同侧面进行贴合工序;当贴合机构3的数量为三个时,贴合机构3的位置可以对应棱镜2需要贴合微显示屏4的不同侧面进行布置,然后其中一个贴合机构3吸取棱镜2并将棱镜2移动至承载装置1,接着三个贴合机构3可以分别对应夹取或者吸取三个微显示屏4(也即一个贴合机构3固定一个微显示屏4),并将三个微显示屏4对应贴合至棱镜2的不同侧面,其中,贴合机构3可以为机械手31;当贴合机构3的数量为四个时,三个贴合机构3的位置可以对应棱镜2需要贴合微显示屏4的不同侧面进行布置,另一个贴合机构3可以为机械手31,该机械手31可以设置有吸盘33和夹爪311,且该机械手31可以用吸盘33将棱镜2移动至承载装置1上,然后该机械手31再依次夹取三个微显示屏4,并将三个微显示屏4分别传递至另外三个贴合机构3,使另外三个贴合机构3将三个微显示屏4对应贴合至棱镜2的不同侧面,其中,另外三个贴合机构3可以是机械手31也可以是独立的六轴精对位平台32(参见图10所示),通过设置三个贴合机构3,可以提升上料以及贴合的速度。
其中,夹爪311优选柔性夹爪311,避免夹爪311对微显示屏4的损坏,所述夹爪311可以夹持于所述微显示屏4的相对两侧,并将所述微显示屏4分别对应贴合至所述棱镜2的不同侧面,相比于吸附于微显示屏4的屏幕42上,本实施例中的夹爪311夹持于微显示屏4的相对两侧能够避免对屏幕42的磨损和污染。
参见图3、5和图7所示,当贴合机构3为机械手31时,可以选择性的在机械手31上集成六轴精对位平台32,并将夹爪311或者吸盘33安装于六轴精对位平台32上,六轴精对位平台32可以实现X、Y、Z方向的移动和旋转,使得夹爪311可以夹着微显示屏4在X、Y、Z方向的移动和旋转,便于调整微显示屏4与棱镜2的相对位置,保证微显示屏4的贴合位置更加精准,并且在微显示屏4与棱镜2贴合的过程中还可以旋转微显示屏4,以去除微显示屏4与棱镜2之间的气泡,其中,夹爪311可以夹持于微显示屏4的相对两侧,避免对微显示屏4的屏幕42造成污染。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2与步骤S3可以交替进行,也即,可以先把三个微显示屏4均对应贴合至棱镜2的不同侧面之后,再对三个微显示屏4一起固化;也可以先把其中一个微显示屏4贴合后就对该微显示屏4进行固化工序,然后再进行下一个微显示屏4的贴合与固化工序,接着再进行第三个微显示屏4的贴合与固化工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1所示,可以通过点胶机构7的点胶阀71对微显示屏4或者棱镜2进行点胶,使得三个微显示屏4和所述棱镜2之间涂覆贴合胶5,以便于后续微显示屏4与棱镜2之间的固定。
本实施例首次提出了基于MicroLED技术的微显示器的三色合光贴合方案,由于贴合机构3可以将棱镜2放置于承载装置1上,通过贴合机构3还可以将三个微显示屏4的发光面分别对应贴合至立方体三色合光棱镜2的不同侧面,也即分别贴合至棱镜2的三个侧面,且微显示屏4与棱镜2之间涂覆有贴合胶5,固化机构8能够对贴合胶5进行固化,固化完成之后三个微显示屏4与棱镜2能够形成一个微显示器,且三个微显示屏4能够发出不同的单色光,三个微显示屏4与棱镜2在一定的空间排布下可以进行三色合光后,可以形成基于MicroLED技术的三色微显示器,该成品可广泛应用于AR/VR眼镜的设计中;基于MicroLED的单色显示在现实场景中应用受限问题可得以解决,可以补充MicroLED在生产中缺少的固化工艺,完成微显示屏4的组装与固化,提升MicroLED在市场上的应用率,可使得相应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竞争力。其中,本实施例中,三个微显示屏4分别为能够发出RGB(也即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
进一步,于步骤S2中,所述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将三个微显示屏4的发光面分别对应贴合至所述棱镜2的不同侧面,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和所述棱镜2之间具有贴合胶5,可以包括: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分别固定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使用点胶阀71分别至少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的屏幕涂覆贴合胶5,然后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分别将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的发光面对应贴合至所述棱镜2的不同侧面。本实施例中,贴合机构3可以使用吸盘33或者夹爪311抓取微显示屏4,以对微显示屏4进行固定,微显示屏4可以包括基板41和屏幕42,夹爪311可以夹取基板41的相对两侧,点胶阀71可以将贴合胶5涂覆在基板41的边缘,也可以将贴合胶5涂覆在屏幕42上,本实施例中,将贴合胶5涂覆在微显示屏4上,可以使得微显示屏4在涂覆贴合胶5后迅速与棱镜2贴合,减少重力对贴合胶5的影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点胶阀71将贴合胶5涂覆在棱镜2的不同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步骤S2中,所述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分别固定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使用所述点胶阀71分别至少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的屏幕涂覆贴合胶5,可以包括: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分别将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旋转预设角度,使用所述点胶阀71分别至少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的屏幕涂覆贴合胶5。本实施例中,点胶阀71可以位于贴合机构3的邻侧,当需要对微显示屏4进行点胶时,可以通过贴合机构3将微显示屏4旋转90°,使得微显示屏4正对点胶机构7,这样点胶机构7不需要移动位置即可对微显示屏4进行点胶操作;当完成点胶之后,可以再通过贴合机构3将微显示屏4按照原路径旋转90°回正。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微显示屏4的旋转角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于步骤S2中,所述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分别固定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使用所述点胶阀71分别至少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的屏幕涂覆贴合胶5,可以包括: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分别固定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启动点胶机构7,使所述点胶阀71分别移动至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处,至少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的屏幕涂覆贴合胶5。本实施例中,在贴合机构3抓取微显示屏4后,微显示屏4的位置可以不动,可以通过移动点胶阀71的位置来分别对三个微显示屏4进行点胶操作;这种方式避免了微显示屏4多次旋转而导致贴合胶5的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6所示,所述点胶机构7可以位于所述贴合机构3的一侧,或者所述点胶机构7位于所述棱镜2的出光口21侧,其中,点胶机构7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或者三个,当点胶机构7设置有三个,且贴合机构3设置有三个时,每一个点胶机构7可以对应放置于每一个贴合机构3的邻侧,以实现每一个点胶机构7对应对一个微显示屏4进行点胶,当贴合机构3设置有三个时,点胶机构7可以设置一个,且该点胶机构7可以设置于任何一个贴合机构3的一侧,当然该点胶机构7也可以设置于棱镜2的出光口21侧,当设置一个点胶机构7,且在进行点胶的过程中,微显示屏4的位置可以不动,启动点胶机构7,使点胶机构7的点胶阀71移动至对应的微显示屏4处,对微显示屏4进行点胶,或者也可以移动至棱镜2的对应侧面,对棱镜2进行点胶。当设置一个贴合机构3和一个点胶机构7时,贴合机构3与点胶机构7可以分别位于承载装置1的相对两侧,或者也可以位于承载装置1的同一侧,点胶机构7可以对棱镜2进行点胶,也可以对微显示屏4进行点胶,当贴合机构3与点胶机构7位于承载装置1的同一侧时,点胶机构7可以是位于贴合机构3的邻侧,此时,可以通过贴合机构3将微显示屏4旋转90°,然后进行点胶,然后再将微显示屏4旋转90°回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7和图12所示,所述点胶机构7还可以包括第一底座72,所述第一底座72上安装有所述点胶阀71和点胶对位相机73,其中,点胶对位相机73位于点胶阀71的邻侧,当点胶阀71在对微显示屏4进行点胶时,点胶对位相机73可以对微显示屏4进行拍照,并对点胶进行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所示,所述微显示屏4可以包括基板41以及位于所述基板41内侧的屏幕42;所述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将三个微显示屏4的发光面分别对应贴合至所述棱镜2的不同侧面,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和所述棱镜2之间具有贴合胶5,还可以包括: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分别将三个屏幕42对应贴合至所述棱镜2的不同侧面,然后使用点胶阀71分别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的基板41与所述棱镜2之间的缝隙涂覆贴合胶5。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是先把屏幕42与棱镜2的侧面贴合之后,再对基板41与棱镜2之间的缝隙进行点胶,由于屏幕42是位于基板41内侧的,屏幕42会凸出于基板41的表面,且屏幕42的尺寸可以小于基板41的尺寸,当屏幕42与棱镜2贴合后,基板41的边缘与棱镜2之间还存在缝隙,点胶阀71可以伸入缝隙中对基板41与棱镜2之间的区域进行点胶,这种先贴合后点胶的方式,可以避免微显示屏4在贴合至棱镜2之前贴合胶5流动至屏幕42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贴合机构3从入料口治具上吸取或者抓取棱镜2或者微显示屏4后,可以使用位于贴合机构3运动轨迹下方的姿态调节相机拍摄棱镜2或者微显示屏4,然后通过贴合机构3调整棱镜2或者微显示屏4的姿态,使得贴合机构3在抓取棱镜2或者微显示屏4的过程中,棱镜2或者微显示屏4处于正确的姿态。
进一步,当贴合机构3将棱镜2放置于承载装置1上之后,可以使用位于所述棱镜2的出光口21侧的光学检测相机拍摄所述棱镜2,并通过承载装置1上的姿态调节台调整所述棱镜2的位置。在将棱镜2放置到承载装置1上之后,为了摆正棱镜2的放置位置,需要对棱镜2的位置进行检测,并通过姿态调节台调整棱镜2的位置,使棱镜2背面的边框所形成的区域正好处于光学检测相机的视场中心。
优选的,于步骤S2中,所述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分别将三个屏幕42对应贴合至所述棱镜2的不同侧面,可以包括:在所述三个屏幕42和所述棱镜2之间填充光学润滑剂;也就是说,在屏幕42贴合至棱镜2的过程中,会在屏幕42与棱镜2的侧面之间填充光学润滑剂,填充的光学润滑剂可以减小屏幕42和棱镜2之间的摩擦,同时还能够去除屏幕42和棱镜2之间的真空,其中,光学润滑剂可以为表面张力大的透明液体,比如可以为UV胶。
进一步,参见图8、图11、图12至图13所示,在对贴合胶5进行固化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贴合胶5的设置位置来选择固化机构8的设置位置,本实施例中,当微显示屏4与棱镜2先贴合后点胶时,贴合胶5是涂覆于微显示屏4的基板41与棱镜2之间的缝隙的,此时可以将固化机构8设置于棱镜2的上方,使得固化机构8从上向下照射,照射光可以从上方进入屏幕42上方的缝隙,当旋转固化机构8的照射角度时,照射光还能够从屏幕42的左右两侧进入位于屏幕42两侧的缝隙中,以对位于两侧缝隙中的贴合胶5进行固化,此时照射光可以是倾斜状态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8、12和图13所示,当贴合胶5涂覆于微显示屏4上时,贴合胶5也可以具有至少两种涂覆方式。其中一种是将贴合胶5涂覆在基板41上,也即贴合胶5可以位于基板41的边缘与屏幕42的边缘之间;此时所述固化机构8可以位于所述承载装置1的上方,本实施例中,由于贴合胶5涂覆于基板41上,屏幕42的表面可以不设置贴合胶5,能够减小贴合胶5对屏幕42的影响,同时,将固化机构8设置于承载装置1的上方,固化机构8可以从上方照射进入基板41与棱镜2之间的缝隙,进而对缝隙中的贴合胶5进行固化,且在上方稍微旋转固化机构8,使得固化机构8倾斜照射进入基板41与棱镜2之间的缝隙,对贴合胶5进行固化,此时照射光可以从屏幕42的上方或者屏幕42的左右两侧进入基板41与棱镜2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贴合胶5可以包括位于所述屏幕42的上方的第一胶条51以及位于所述屏幕42的相对两侧的第二胶条52,使所述贴合胶5围成“门”字形,也就是说,每个基板41上均设置有贴合胶5,其中,贴合胶5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胶条51和至少两个第二胶条52,第一胶条51与第二胶条52可以连接也可以是断开设置的,第一胶条51设置于屏幕42的上方,第二胶条52分布于屏幕42的左右两侧,而屏幕42的下方可以不设置胶条,使得贴合胶5形成“门”字形,由于贴合胶5为“门”字形,且设置在位于承载装置1上方的固化机构8在上方进行照射时,照射光可以从上方的缝隙进入,照射至第一胶条51上,且照射光可以从左右两侧的缝隙进入,照射至第二胶条52上,便于快速的对贴合胶5进行固化,由于屏幕42中间的区域以及屏幕42下方的区域不易照射到,本申请将贴合胶5设置为“门”字形,不仅可以防止贴合胶5流动至屏幕42上,还可以使得固化机构8在上方快速对贴合胶5实现固化。
参见图4所示,另一种是将贴合胶5涂覆在微显示屏4的屏幕42表面,此时固化机构8可以位于所述棱镜2的出光口21侧,由于贴合胶5涂覆于屏幕42的表面,屏幕42位于基板41中间的位置,从上方对棱镜2进行照射时,照射光不易照射至贴合胶5上,会使得贴合胶5固化时间久,影响微显示屏4的贴合精度以及影响制成时间,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固化机构8放置于棱镜2的出光口21处,在进行固化工序时,可以启动位于棱镜2的出光口21侧的固化机构8,来对贴合胶5进行固化,如此设置,固化机构8发出的照射光可以透过棱镜2照射至屏幕42表面的贴合胶5上,以实现对贴合胶5的固化。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在整个微显示屏4的表面涂覆贴合胶5,也即在屏幕42的表面以及基板41的表面均涂覆贴合胶5。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使用固化机构8对所述微显示屏4与所述棱镜2之间的贴合胶5进行固化之前,还可以包括:使用旋转装置带动所述微显示屏4来回旋转,从而去除所述微显示屏4和所述棱镜2之间的气泡。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旋转装置可以为六轴精对位平台32,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装置也可以是在左右或者其他方向上具有旋转功能的装置,该旋转装置可以集成在固化机构8的机械手31上,也可以是独立于机械手31设置的,当然,也可以是区别于固化机构8的另外的一个或者多个独立的装置。
优选的,六轴精对位平台32可以设置有弹簧顶针机构,吸盘33或者夹爪311连接在弹簧顶针机构上,弹簧顶针机构具有弹性,可以使得吸盘33或者夹爪311在将微显示屏4贴合至棱镜2时的压接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2至图13所示,旋转装置可以连接有弹性组件34,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4优选弹簧顶针机构,吸盘33或者夹爪311可以连接在弹簧顶针机构上,弹簧顶针机构具有弹性,可以使得吸盘33或者夹爪311在将微显示屏4贴合至棱镜2,或者在旋转微显示屏4的过程中,弹性组件34能够控制旋转装置对所述微显示屏4的压力,使得旋转装置的压接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4也可以是其他的在贴合方向上具有弹性的部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使用固化机构8对所述微显示屏4与所述棱镜2之间的贴合胶5进行固化之前,还可以包括:利用超声去除所述微显示屏4与所述棱镜2之间的气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和图12所示,固化机构8可以安装在第二底座6上,所述第二底座6上还可以安装有按压机构61,当棱镜2放置于承载装置1后,可以使用所述按压机构61按压于所述棱镜2,本实施例中,按压机构61可以按压于棱镜2的上表面,以防止后续贴合时施加力造成棱镜2的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按压机构61也可以按压于棱镜2的其他侧面,保证按压机构61与承载装置1位于棱镜2的相对两侧即可。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承载装置1上设置吸附装置,当棱镜2放置到承载装置1上之后,吸附装置可以从底部将棱镜2吸附固定,避免棱镜2移位;其中,所述按压机构61和所述固化机构8均可独立相对于所述第二底座6在竖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移动,也就是说,按压机构61可相对于第二底座6实现在竖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的移动,固化机构8也可相对于第二底座6实现在竖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的移动,使得当需要使用到固化机构8时,可以控制固化机构8沿着第二底座6移动至棱镜2附近,当不需要使用固化机构8时,可以控制固化机构8沿着第二底座6移走,避免对周围其他设备的干扰。按压机构61可以从始至终一直按压在棱镜2上,避免棱镜2移动位置,直至下料前。
其中,于步骤S3中,所述使用固化机构8对所述微显示屏4与所述棱镜2之间的贴合胶5进行固化,可以包括:启动固化机构8对微显示屏4与所述棱镜2之间的贴合胶5照射第一预设时间,进行预固化,其中,第一预设时间优选为6-10s,保证贴合胶5还未固定死,微显示屏4还可以具有微小的移动量;然后可以使用光学检测相机从棱镜2的出光口21拍摄微显示屏4的图像;根据所述图像并通过所述贴合机构3对所述微显示屏4的位置进行校正。其中,光学检测相机在进行拍摄之前,可以使用压接装置将微显示屏4点亮,使得光学检测相机拍摄到微显示屏4上的像素Mark点,根据像素Mark点与标准像素位置的偏差来控制贴合机构3调整微显示屏4的位置,达到微显示屏4上的像素Mark点与标准像素的位置重合;或者也可以通过光学检测相机打出同轴光,并拍摄微显示屏4上标记点的位置,根据标记点与相应标准像素位置的偏差来控制贴合机构3调整微显示屏4的位置,达到微显示屏4上的标记点与相应标准像素的位置重合;实现微显示屏4的精调。
进一步,在所述根据所述图像并通过所述贴合机构3对所述微显示屏4的位置进行校正之后,还可以包括:启动固化机构8对微显示屏4与所述棱镜2之间的贴合胶5照射第二预设时间,完成固化,其中,第二预设时间可以为几分钟,使得经过照射后微显示屏4与所述棱镜2之间的贴合胶5完全固化。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贴合第二个微显示屏4之前就对第一个微显示屏4完成预固化、位置校正和完全固化的工艺,保证在贴合后续的微显示屏4时,不会对第一个微显示屏4的位置造成影响,且在贴合第三微个显示屏之前就对第二个微显示屏4完成预固化、位置校正和完全固化的工艺;当然,也可以是在贴合第一个微显示屏4后先预固化、位置校正,然后进行第二个微显示屏4的贴合、预固化、位置校正,以及第三个微显示屏4的贴合、预固化、位置校正,最后对三个微显示屏4上的贴合胶5一起进行最终的完全固化,在进行最后的完全固化之前,还可以对三个微显示屏4的位置进行微调整;还可以是把三个微显示屏4均贴合至棱镜2的不同侧面之后,再对三个微显示屏4进行预固化、位置校正和最终的固化工艺。
优选的,所述固化机构8可以为紫外灯,使得固化机构8可以发出紫外光对贴合胶5进行照射,本实施例中,由于紫外光的光强度可以任意调整,使用紫外光照射贴合胶5,可以使得贴合胶5先达到预固化状态,后面再实现固化状态,在预固化状态之后且在固化状态之前,还可以对微显示屏4进行微调整,以提高微显示屏4的贴合精度。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承载装置1、贴合机构3、点胶机构7和固化机构8等均可以固定在隔振大理石平台9上;贴合胶5优选与棱镜2的折射率大致相同的UV胶。
进一步,于步骤S3之后,当三个微显示屏4均贴合至棱镜2且完成固化之后,可以启动光学检测相机对微显示器成品进行贴合质量检测,以保证贴合后的产品达到生产需求;然后可以将微显示屏4与压接装置断开,通过贴合机构3上的吸盘33吸取棱镜2的上表面进行下料。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贴合机构(3)将立方体三色合光棱镜(2)放置于承载装置(1);其中,所述贴合机构(3)位于所述承载装置(1)的邻侧;
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将三个微显示屏(4)的发光面分别对应贴合至棱镜(2)的不同侧面,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和所述棱镜(2)之间具有贴合胶(5),其中,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为能够发出不同单色光的微显示屏(4);
使用固化机构(8)对所述微显示屏(4)与所述棱镜(2)之间的贴合胶(5)进行固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将三个微显示屏(4)的发光面分别对应贴合至所述棱镜(2)的不同侧面,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和所述棱镜(2)之间具有贴合胶(5),包括:
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分别固定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使用点胶阀(71)分别至少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的屏幕涂覆贴合胶(5),然后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分别将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的发光面对应贴合至所述棱镜(2)的不同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分别固定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使用所述点胶阀(71)分别至少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的屏幕涂覆贴合胶(5),包括:
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分别将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旋转预设角度,使用所述点胶阀(71)分别至少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的屏幕涂覆贴合胶(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分别固定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使用所述点胶阀(71)分别至少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的屏幕涂覆贴合胶(5),包括:
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分别固定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启动点胶机构(7),使所述点胶阀(71)分别移动至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处,至少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的屏幕涂覆贴合胶(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显示屏(4)包括基板(41)以及位于所述基板(41)内侧的屏幕(42);所述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将三个微显示屏(4)的发光面分别对应贴合至所述棱镜(2)的不同侧面,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和所述棱镜(2)之间具有贴合胶(5),包括:
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分别将三个屏幕(42)对应贴合至所述棱镜(2)的不同侧面,然后使用点胶阀(71)分别对所述三个微显示屏(4)的基板(41)与所述棱镜(2)之间的缝隙涂覆贴合胶(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贴合机构(3)分别将三个屏幕(42)对应贴合至所述棱镜(2)的不同侧面,包括:
在所述三个屏幕(42)和所述棱镜(2)之间填充光学润滑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旋转位于所述棱镜(2)上方的所述固化机构(8)的照射角度,对所述贴合胶(5)进行固化。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启动位于所述棱镜(2)的出光口(21)侧的所述固化机构(8),对所述贴合胶(5)进行固化。
9.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使用固化机构(8)对所述微显示屏(4)与所述棱镜(2)之间的贴合胶(5)进行固化之前,还包括:
使用旋转装置带动所述微显示屏(4)来回旋转,从而去除所述微显示屏(4)和所述棱镜(2)之间的气泡。
10.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使用固化机构(8)对所述微显示屏(4)与所述棱镜(2)之间的贴合胶(5)进行固化之前,还包括:
利用超声去除所述微显示屏(4)与所述棱镜(2)之间的气泡。
CN202210172978.0A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 Pending CN114433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2978.0A CN114433423A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2978.0A CN114433423A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3423A true CN114433423A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73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2978.0A Pending CN114433423A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3342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164379U (zh) * 2017-08-16 2018-03-30 天津乐尔丽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机三芯片贴合装置
CN110658583A (zh) * 2019-11-06 2020-01-07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652243A (zh) * 2020-12-09 2021-04-13 深圳一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四面曲显示屏贴合工艺
CN112802403A (zh) * 2019-11-13 2021-05-14 舜宇光学(浙江)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Micro LED的微投影光引擎及其方法和近眼显示设备
WO2021129499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棱镜装置及投影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164379U (zh) * 2017-08-16 2018-03-30 天津乐尔丽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机三芯片贴合装置
CN110658583A (zh) * 2019-11-06 2020-01-07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802403A (zh) * 2019-11-13 2021-05-14 舜宇光学(浙江)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Micro LED的微投影光引擎及其方法和近眼显示设备
WO2021129499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棱镜装置及投影设备
CN112652243A (zh) * 2020-12-09 2021-04-13 深圳一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四面曲显示屏贴合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49850U (zh) 一种微显示器贴合系统
WO2017128591A1 (zh) 曲面显示屏贴合设备
TWI379129B (en) Method of bonding substrates and apparatus for bonding substrates
US8764930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lat-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adhesive-resin applic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10155317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lat-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bonding press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3012261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e Bonding
CN107831598B (zh) 一种光栅精确对位贴合方法及其装置
TW200918315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atching film
CN114677926A (zh) 一种微显示器的贴合系统及贴合方法
WO2012172603A1 (ja) ワークの精密貼合装置、およびワークの精密貼合方法
JP5608690B2 (ja) 平面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193576B1 (en) TFT panel alignment and attac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344099B1 (en) TFT panel alignment and attac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120132616A (ko) 다층판 적층 방법 및 장치
CN114694525B (zh) 一种微显示器贴合系统及方法
CN114433423A (zh) 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方法
KR102427474B1 (ko) Led전사장치 및 전사방법
CN217239000U (zh) 一种用于立方体三色合光棱镜与微显示器贴合的系统
CN213278026U (zh) 一种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微型电子元件定位贴合装置
JP2011133774A (ja) 平面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貼り付け装置
CN114783310A (zh) 一种用于立方体三色合光棱镜与微显示屏贴合的贴合机构、方法和系统
CN114570624A (zh) 一种微显示器的固化装置
WO2011027874A1 (ja) 充填装置
CN114464101A (zh) 一种微显示器的贴合系统及贴合方法
CN217035071U (zh) 一种微显示器贴合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