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4007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4007A
CN114424007A CN202080064902.5A CN202080064902A CN114424007A CN 114424007 A CN114424007 A CN 114424007A CN 202080064902 A CN202080064902 A CN 202080064902A CN 114424007 A CN114424007 A CN 114424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freezing
oscillation
thawing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49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24007B (zh
Inventor
森贵代志
南部桂
平井刚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24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4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24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4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12Arrangements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ling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s of refrigerators with other equipment, e.g. sto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00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 A23L3/36Freezing; Subsequent thawing;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25D21/08Removing frost by electric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14Collecting or removing condensed and defrost water; Drip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31/00Othe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 F25D31/005Combined cooling and hea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46Dielectric heating
    • H05B6/48Circuits
    • H05B6/50Circui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46Dielectric heating
    • H05B6/54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2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by shelves
    • F25D25/024Slidable shelves
    • F25D25/025Draw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 Freezing, Cooling And Drying Of Food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冰箱包括:具有能够储藏保存物的空间的储藏室;产生高频电功率的振荡部;以及振荡电极(24)和相对电极(25),它们彼此相对地配置并且各自与振荡部连接,该振荡电极(24)和相对电极(25)从振荡部接收高频电功率而在储藏室产生电场。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之间的间隔H比振荡电极(24)的长边尺寸短。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冷冻功能的、具有能够将冷冻物解冻的储藏室的冰箱。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以往(现有)的冰箱,其具有能够将冷冻物解冻的储藏室。该冰箱具有冰箱主体,该冰箱主体具有冷冻装置和高频产生用磁控管。在冰箱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冻室以及能够将冷冻物解冻的高频加热室(储藏室)。冰箱主体构成为,能够经冷气循环管对高频加热室供给来自冷冻装置的冷气,且从磁控管对高频加热室照射高频以将冷冻物解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479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其能够在可将冷冻物解冻的储藏室中,将收纳于储藏室内的保存物以所希望的状态冷冻、储藏、解冻,并且提供冷却和解冻的可靠性。
本发明中的冰箱包括:具有能够储藏保存物的空间的储藏室;形成高频电功率的振荡部;以及振荡电极和相对电极,它们彼此相对地配置并且各自与振荡部连接,上述振荡电极和相对电极从振荡部接收高频电功率而在收纳室产生电场,振荡电极与相对电极之间的设置间隔比振荡电极的长边尺寸短。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冰箱的纵截面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冰箱中的冷冻/解冻室的正面截面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冰箱中的冷冻/解冻室的侧面截面图。
图4是安装实施方式1的冰箱中的冷冻/解冻室时的纵截面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冰箱中的冷冻/解冻室的变形例的正面截面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冰箱中的冷冻/解冻室的变形例的侧面截面图。
图7是安装实施方式1的冰箱中的冷冻/解冻室时的纵截面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冷冻/解冻室的背面侧的电极保持区域的图。
图9是表示设置于实施方式1的冰箱中的介质加热机构的结构的框图。
图10是驱动各种电路的AC/DC转换器的概略电路图。
图11是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1的冰箱中的冷冻/解冻室的顶面侧的振荡电极和相对电极时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振荡电极和相对电极的电极间隔与两电极间的电场强度的关系的图。
图13A是表示对比较例中的介质加热结构进行电场模拟得到的结果的图。
图13B是表示对实施方式1的冰箱中的冷冻/解冻室的介质加热结构进行电场模拟得到的结果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解冻处理中的振荡电路和风门的控制信号的波形以及此时的食品温度、冷冻/解冻室的室温和冷冻/解冻室的湿度的图。
图15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冷冻/解冻室中的解冻处理完成后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6A是表示以往的冰箱中的冷冻保存中的冷却动作的波形图。
图16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冰箱中的冷冻/解冻室中执行的冷却动作的波形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速冷动作中的各要素的状态的波形图。
图18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冰箱的门打开时的高频截断电路例的图。
图18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冰箱的门打开时的高频截断电路的另一例的图。
图18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冰箱的门打开时的高频截断电路的又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发现等)
直至发明人想到本发明的时候,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冰箱。该冰箱经由天线等对高频加热室内的冷冻物照射来自磁控管的高频而进行高频加热。因此,困难将冷冻物均匀地加热而解冻为所希望的状态。此外,由于为从磁控管对冷冻物照射高频而进行高频加热的结构,因此,存在作为部件需要设置较大的磁控管及其冷却机构,难以实现小型化的下述。
鉴于这样的技术问题,发明人为了解决这些技术问题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能够将收纳于储藏室内的保存物以所希望的状态冷冻、储藏、解冻的冰箱。此外,同时实现设备的小型化。
下面,作为本发明的冰箱的实施方式,参照所附的附图,对具有冷冻功能的冰箱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冰箱并不限定于下面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冰箱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仅具有冷冻功能的冷冻库。本发明的冰箱为包括具有下面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技术特征的各种冰箱(冷藏库)和冷冻库的装置。因此,在本发明中,冰箱为具有冷藏室和/或者冷冻室的结构。
下面的实施方式中给出的数值、形状、结构、步骤和步骤的顺序等表示一个例子,并不限定本发明。下面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没有记载在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被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在变形例中有时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说明。此外,为了容易理解,附图将各构成要素作为主体示意地表示。
(实施方式1)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冰箱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按各项目分别进行说明。
[1-1.冰箱的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纵截面的图。
在图1中,左侧为冰箱1的正面侧,右侧为冰箱1的背面侧。冰箱1包括:主要由钢板形成的外箱3;由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等树脂成型的内箱4;和由填充发泡在外箱3与内箱4之间的空间中的隔热件40(例如,硬质聚氨酯泡沫)形成的隔热箱体2。
冰箱1的隔热箱体2具有多个储藏室,在各储藏室的正面侧开口设置了可开闭的门。各储藏室通过门的关闭而密封,使得冷气不泄漏。在实施方式1的冰箱1中,最上部的储藏室为冷藏室5。在冷藏室5的正下方的两侧,并排地设置有制冰室7和冷冻/解冻室6这2个储藏室。在制冰室7和冷冻/解冻室6的正下方设置有冷冻室8,在冷冻室8的正下方即最下部设置有蔬菜室9。实施方式1的冰箱1中的各储藏室具有上述的结构,但该结构为一例,各储藏室的配置结构能够根据规格(式样)等而在设计时适当改变。
冷藏室5被维持在用于将食品等保存物冷藏保存而不结冻的温度作为具体的温度例,1℃~5℃的温度范围。蔬菜室9被维持在与冷藏室5相同或稍高的温度范围,例如2℃~7℃。冷冻室8被设定为用于冷冻保存的冷冻温度范围,作为具体的温度例,例如﹣22℃~﹣15℃。冷冻/解冻室6通常被维持在与冷冻室8相同的冷冻温度范围,根据用户的解冻指令,能够进行用于将所收纳的保存物(冷冻物)解冻的解冻处理。关于冷冻/解冻室6的结构以及关于解冻处理的详细内容,在后文说明。
在冰箱1的上部,设置有机械室10。在机械室10中收纳有压缩机19和进行冷冻循环中的水分除去的干燥器等构成冷冻循环的部件等。其中,作为机械室10的配置位置,不限定在冰箱1的上部的位置,可以根据冷冻循环的配置位置等而被适当地决定,也可以配置在冰箱1的下部等其他区域。
在处于冰箱1的下侧区域的冷冻室8和蔬菜室9的背面侧,设置有冷却室11。在冷却室11中,设置有生成冷气的冷冻循环的构成部件即冷却器13、和将冷却器13生成的冷气送风到各储藏室(冷藏室5、冷冻/解冻室6、制冰室7、冷冻室8和蔬菜室9)的冷却风扇14。由冷却器13生成的冷气通过冷却风扇14而在与各储藏室相连的风路12中流动,被供给到各储藏室。在与各储藏室相连的风路12设置有风门(damper)12a。通过压缩机19和冷却风扇14的转速控制以及风门12a的开闭控制,将各储藏室维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在冷却室11的下部,设置有冷却器13和用于将附着于其周边的霜或冰除去的除霜加热器15。在除霜加热器15的下部,设置有排水盘16、排水管17和蒸发皿18。利用这些结构,能够使除霜时等产生的水分蒸发。
在实施方式1的冰箱1设置有操作部47(参照后述的图9)。用户能够在操作部47进行对冰箱1的各种指令(例如,各储藏室的温度设定、速冷指令、解冻指令或者制冰停止指令等)。此外,操作部47具有通知异常的发生等的显示部。此外,冰箱1也可以构成为,通过设置无线通信部与无线LAN网络连接,从用户的外部终端输入各种指令。此外,冰箱1也可以构成为,设置声音识别部,用户利用声音输入指令。
图3、图4、图6和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冰箱1中的冷冻/解冻室6的纵截面图。冷冻/解冻室6是将收纳在冷冻/解冻室6内的食品等保存物保持在冷冻温度范围的冷冻库。此外,在冰箱1输入了对该保存物的解冻指令时,冷冻/解冻室6成为通过介质加热而进行解冻处理的解冻室。
关于图3、图4、图6和图7的各自的特征,在后述的“1-4.介质加热机构的系统的结构”中再进行说明。
冷却器13生成的冷气在设置于冷冻/解冻室6的背面侧和顶面侧的风路12中流动,从设置于冷冻/解冻室6的顶面的多个冷气导入孔20被导入冷冻/解冻室6的内部,将冷冻/解冻室6维持在与冷冻室8相同的冷冻温度范围。在从冷却室11通向冷冻/解冻室6的风路12中设置有风门12a。通过对风门12a进行开闭控制,冷冻/解冻室6被维持在规定的冷冻温度范围,对所收纳的保存物进行冷冻保存。
在冷冻/解冻室6的背面,形成有冷气排气孔(未图示)。被导入至冷冻/解冻室6而使冷冻/解冻室6的内部冷却的冷气,从冷气排气孔通过返回风路(未图示)而回到冷却室11,被冷却器13再次冷却。即,实施方式1的冰箱1构成为能够使由冷却器13形成的冷气循环。
冷冻/解冻室6中的构成储藏空间的内表面的顶面、背面、两侧面和底面由利用电绝缘性的材料成型的树脂材料的内面部件32(32a~32c)构成。此外,在冷冻/解冻室6的正面侧开口设置有门29,通过门29的关闭而将冷冻/解冻室6的储藏空间密闭。在实施方式1的冷冻/解冻室6,在门29的背面侧设置了上部开放的收纳盒31。而且,通过门29向前后方向的开闭动作,收纳盒31能够同时前后移动。通过使门29的开闭动作在前后方进行,容易对收纳盒31放入、取出食品等保存物。
[1-2.用于冷冻物解冻的介质加热机构]
接着,说明为了对冷冻保存在冷冻/解冻室6中的保存物进行解冻处理而进行介质加热的介质加热机构。
图9是表示设置于实施方式1的冰箱1的介质加热机构的结构的框图。实施方式1中的介质加热机构包括振荡电路22、匹配电路23、振荡电极24、相对电极25和控制部50。振荡电路22被输入来自电源部48的电功率(即,电力)而产生规定的高频信号。振荡电路22使用半导体元件构成而小型化。振荡电路22如后所述,与匹配电路23一起形成于冷冻/解冻室6的背面侧的空间即电极保持区域30(参照图3、图4、图6和图7)的电极保持电路板52上。振荡电路22和匹配电路23为用于形成被施加至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的电极间的高频电场的高频电功率形成部。
振荡电极24是配置于冷冻/解冻室6的顶面侧的电极。相对电极25是配置于冷冻/解冻室6的底面侧的电极。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隔着冷冻/解冻室6的储藏空间(解冻空间)相对地配置。设置有后述的“1-3.介质加热机构的电路板的结构”中说明的电极保持电路板52等,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的相对间隔被设定为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间隔(图8的H)。其结果是,在实施方式1中的介质加热机构中,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大致平行地配置。此外,在本发明中,“大致平行”是指实质上平行的状态,包含因加工精度等偏差导致的误差。
振荡电极24设置于储藏空间的一个面。相对电极25设置在隔着储藏空间与该一个面相对的储藏空间的另一个面。构成介质加热机构的背面侧的匹配电路23、顶面侧的振荡电极24和底面侧的相对电极25被内面部件32覆盖。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保存物接触到匹配电路23、振荡电极24或者相对电极25而导致保存物烧焦(食材的焦耳加热)。
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对在构成冷冻/解冻室6的储藏空间的顶面部设置有振荡电极24、在冷冻/解冻室6的储藏空间的底面部设置有相对电极25的结构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只要是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隔着储藏空间(解冻空间)相对的结构即可,振荡电极24和相对电极25与本实施方式上下颠倒地配置的结构、以及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隔着储藏空间在左右方上相对的配置等,也发挥同样的效果。
振荡电路22输出VHF(Very High Frequency:甚高频)段的高频(在实施方式1中,40.68MHz)的电压。通过振荡电路22输出高频电压,在与振荡电路22连接的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之间形成电场。由此,作为配置在冷冻/解冻室6的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之间的储藏空间中的电介质的保存物,被介质加热(即,电介质加热)而解冻。
匹配电路23以使得由振荡电极24、相对电极25和收纳于冷冻/解冻室6的保存物形成的负载阻抗与振荡电路22的输出阻抗相匹配的方式进行调节。匹配电路23通过使阻抗匹配,使所输出的高频的反射波最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介质加热机构中,设置有检测从振荡电路22输向振荡电极24的入射波和从振荡电极24返回至振荡电路22的反射波的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振荡电路22经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和匹配电路23与振荡电极24电连接。控制部50基于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检测到的入射波和反射波,计算反射波输出相对于入射波输出的比例(反射率),基于其计算结果,如后述那样进行各种控制。此外,也可以基于在匹配电路23中被阻抗匹配而从振荡电路22输出的高频电功率的设定值和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检测到的反射波,计算反射波输出相对于电磁波输出的比例(反射率)。此外,也可以不使用电磁波的输出设定值或入射波的检测值,仅使用反射波输出来进行后述的各控制。
如图9的控制框图所示,在介质加热机构中,控制部50基于用户进行设定操作的操作部47和检测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9等的信号,对振荡电路22和匹配电路23进行驱动控制。控制部50由CPU构成,执行保存在ROM等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而进行各种控制。
[1-3.介质加热机构的电路板的结构]
将振荡电路22、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匹配电路23和振荡电极24连接的正极侧的配线的长度,为了提高可靠性,优选较短。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这些电路的电极保持电路板52(参照图3、图4、图6和图7)与振荡电极24不经由引线或同轴电缆等而直接连接,并且电极保持电路板52与相对电极25不经由引线或同轴电缆等而直接连接。此外,电极保持电路板52配置于冷冻/解冻室6的背面侧的电极保持区域30。电极保持电路板52至少包含匹配电路23。
为了高精度地判断通过匹配电路23是否充分地实现了阻抗匹配,在电极保持电路板52上构成了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优选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和匹配电路23一起设置在一个电路板。由此,不需要在匹配电路23与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之间配置引线或同轴电缆以及用于连接该引线或同轴电缆的连接器类。因此,还能够使电路板的结构简单。
在图9中,在电极保持电路板52上配置有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和匹配电路23。然而,匹配电路23、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和振荡电路22也可以全部构成在一个电路板上。由此,能够抑制由引线或者同轴电缆造成的供电损失,并且还能够实现阻抗匹配的精度提高。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各电路、例如振荡电路22和匹配电路23单独地构成,通过引线或同轴电缆被电连接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能够利用具有大的空置空间的机械室10设置振荡电路22等、有效地利用冰箱内的空置空间而实现合理配置。
[1-4.介质加热机构的系统的结构]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1中的介质加热机构中,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大致平行地相对。因此,在作为冷冻/解冻室6的储藏空间的解冻空间中,实现电场的均匀化。为了将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隔着规定间隔(图8的H)大致平行地配置,在实施方式1中的介质加热机构中,如下所说明地保持电极间隔。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冷冻/解冻室6的背面侧的电极保持区域30的图,示出电极保持区域30中的电极保持机构。图8是从背面侧观察电极保持区域30时的图,在上侧(顶面侧)配置有振荡电极24,在下侧(底面侧)配置有相对电极25。在振荡电极24的背面侧端部,突出地设置了正极端子24a、24b、24c。正极端子24a~24c以从振荡电极24的背面侧端部向上方(顶面侧)或者向下方(底面侧)成直角地折弯的方式突出地设置。同样,在相对电极25的背面侧端部的中央,突出地设置有阴极端子25a、25b、25c。阴极端子25a~25c以从相对电极25的背面侧端部向上方(顶面侧)或向下方(底面侧)成直角地折弯的方式突出地设置。
振荡电极24和相对电极25分别固定在电极保持电路板52的上部和下部。在电极保持电路板52上,固定着匹配电路23和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利用电极保持电路板52,可靠地保持振荡电极24和相对电极25。这样,电极保持电路板52实质上将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以具有规定距离(图8的H)的方式可靠地保持。其中,电极保持电路板52因为构成有匹配电路23等,所以刚性因铜箔配线图案而变高。因此,电极保持电路板52能够在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之间具有规定的相对间隔(图8的H)的状态下,将振荡电极24和相对电极25分别悬臂地保持。此外,在电极保持电路板52,也可以如已述那样进一步设置振荡电路22等。
振荡电极24的正极端子24a~24c、及相对电极25的阴极端子25a~25c,与匹配电路23的正极侧和阴极侧的各连接端子连接。正极端子24a~24c及阴极端子25a~25c与匹配电路23的各连接端子的连接,为具有规定的接触面积的面接触连接,以使得即使流动大电流也能够确保可靠性。在实施方式1中,为了确保可靠的面接触连接,将彼此为平板状的各端子间通过螺纹件固定而连接。其中,作为端子间的连接,只要是为可靠的面接触连接的连接方式即可,不限定于螺纹件固定连接。
在实施方式1中,从振荡电极24的背面侧端部突出的正极端子24a~24c的端子宽度w(参照图8)比振荡电极24的背面侧端部的电极宽度W(参照图8)窄(w<W)。这是为了,通过采用使匹配电路23中产生的热难以传导到振荡电极24的结构,并抑制匹配电路23与振荡电极24之间的热传导而在振荡电极24冷却时抑制匹配电路23发生结露。此外,相对电极25也是,阴极端子25a~25c的端子宽度与正极端子24a~24c的端子宽度同样地形成得比阴极端子25a~25c突出的相对电极25的背面侧端部的电极宽度窄。通过像这样使阴极端子25a~25c的端子宽度窄,抑制相对电极25与匹配电路23之间的热传导。
另外,关于振荡电路22配置在电极保持区域30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在振荡电路22设置作为散热部件的散热器(heat sink,热沉),使散热器与风路12接触而进行冷却的冷却结构。
如上所述,在冷冻/解冻室6的背面侧,作为电极保持机构,设置有电极保持电路板52。因此,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成为大致平行地相对的结构。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为了更可靠地使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大致平行地相对,将它们构成为高频加热模块53a。高频加热模块53a包含振荡电极24、相对电极25和电极保持电路板52,并且以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确定为大致平行状态的状态形成为一体,安装在冷冻/解冻室6中。
[1-5.冷冻/解冻室的结构]
如前所述,冰箱1的隔热箱体2包括:由钢板形成的外箱3;由树脂成型的内箱4;和由填充发泡于外箱3与内箱4之间的空间中的隔热件40(例如,硬质聚氨酯泡沫)形成的隔热箱体2。
如图2和图3所示,冷冻/解冻室6将隔热件40的内侧的内面部件32a作为外框而构成。冷冻/解冻室6的外侧被电磁波屏蔽件26(26a~26d)覆盖。该电磁波屏蔽件26是为了防止电磁波泄漏到冰箱1的外部而以包围冷冻/解冻室6的方式设置的。此外,电极保持区域30通过内面部件32a而与冷冻/解冻室6分开。在内面部件32a的背面侧,设置有背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b。背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b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将冷冻/解冻室6的室内与包含匹配电路23等的电极保持电路板52区画开而防止彼此的阻抗和电场造成的影响。
在由内面部件32a包围的空间内的上部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平板状的内面部件32b,在内面部件32b的上侧搭载振荡电极24。此外,在由内面部件32a包围的空间内的下部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平板状的内面部件32c,在内面部件32c的下表面设置有相对电极25。内面部件32c的下表面与内面部件32b大致平行地保持规定距离(图8的H)。由此,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通过电极保持电路板52和内面部件32a、32b、32c保持大致平行状态。外箱3有时因填充发泡的隔热件40的发泡不均,使得室内上表面与底面并非完全平行。然而,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不受发泡的影响,能够高精度且可靠地使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为大致平行状态。
高频加热模块53a预先被组装好,在冰箱1的制造工序中,如图4所示,高频加热模块53a被插入至冰箱1的外箱3内而被安装。进一步,包含门29、门侧电磁波屏蔽件26d、垫圈36和收纳盒31等的门组件通过被插入至高频加热模块53a内而完成冰箱。
另外,也可以为图5、图6和图7所示的结构。在图5、图6和图7中,冰箱1的外箱3、由树脂成型的内箱4、填充发泡于外箱3与内箱4之间的空间的隔热件40、构成为冷冻/解冻室6的外框的隔热件40的内侧的内面部件32(32a~32c)、和内面部件32的外侧的电磁波屏蔽件26的结构,与图2、图3相同。
在由内面部件32a包围了的空间内的上部,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平板状的内面部件32b。在内面部件32b的上侧搭载有振荡电极24。此外,同样在由内面部件32a包围了的空间的下部,在水平方向上设置由平板状的内面部件32c。在内面部件32c的下表面设置有相对电极25。内面部件32b和内面部件32c的正面侧分别由支柱54固定。内面部件32b和内面部件32c的背面侧由电极保持电路板52和内面部件32a固定,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被保持为大致平行状态。
因为内面部件32b和内面部件32c被大致平行地保持规定距离(图8的H),所以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能够由电极保持电路板52、支柱54和内面部件32b、32c保持为大致平行状态。冰箱1的外箱3有时因填充发泡的隔热件40的发泡不均,而使得室内上表面与底面并非完全平行。然而,利用上述的结构,能够不受发泡的影响,高精度且可靠地使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为大致平行状态。
上述的结构中,作为高频加热模块53a,振荡电极24、相对电极25、内面部件32a、32b、32c、支柱54、将电极保持区域30和冷冻/解冻室6区分开的背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b、和包含匹配电路23等的电极保持电路板52被形成为一体。高频加热模块53a预先被组装好,如图4所示,在制造工序中,高频加热模块53a被插入至冰箱1的外箱3内而被安装。进一步,包含门29、门侧电磁波屏蔽件26d、垫圈36和收纳盒31等的门组件通过被插入至高频加热模块53a内而完成冰箱1。
其中,内面部件32a~32c优选在冷冻室的环境中也难以结露的常见的工业陶瓷材料中热传导率10W/(m·k)为以下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面部件32a~32c由聚丙烯、ABS树脂和聚碳酸酯等树脂材料构成。电磁波屏蔽件26(26a~26d)以比内面部件32(32a~32c)薄的厚度构成,抑制热容量。由此,能够防止在电磁波屏蔽件26以及与电磁波屏蔽件26接触的内面部件32(32a~32c)上结露。
这样,在实施方式1的冰箱1中,在冷冻/解冻室6的介质加热机构的背面侧和正面侧、或侧面侧设置有电极保持机构。因此,振荡电极24和相对电极25能够配置成以高精度具有彼此的相对间隔。因此,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能够以具有规定间隔(图8的H)的方式可靠地配置成大致平行。其结果是,冷冻/解冻室6的介质加热机构由于能够防止电极面处的高频电场的不均而实现高频电场的均匀化,因此能够均匀地对保存物(冷冻物)进行解冻处理。此外,由于通过插入作为高频加热模块而预先组装好的组件就能够完成冰箱,因此无需在窄小的冰箱室内进行制造作业,制造工序变得简单。
[1-6.电磁波屏蔽件机构]
如上所述,在冷冻/解冻室6中,在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之间的高频电场的气氛中,配置作为保存物的电介质并对该电介质进行介质加热。因此,在冷冻/解冻室6中发射电磁波。为了防止该电磁波泄漏到冰箱1的外部,在实施方式1的冰箱1中以包围冷冻/解冻室6的方式设置有电磁波屏蔽件机构。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冷冻/解冻室6的顶面侧的风路12部分配置有顶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a。顶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a以覆盖冷冻/解冻室6的顶面侧的方式,配置于构成冷冻/解冻室6的正上方的冷藏室5(图1参照)的底面侧结构的隔热件40的下表面。顶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a构成为具有多个开口,与振荡电极24实质相对的面积变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的形状为从背面侧向正面侧去的方向为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隙缝形状。通过电磁波模拟能够分析得到,因为利用顶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a的开口,从正极端子24a~24c方向朝向跟前方向产生的磁场(电流)顺利地通过顶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a而到达其上方,因此能够抑制向周围扩散的泄漏磁场。
利用这样构成的顶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a,能够抑制在顶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a与振荡电极24之间的不需要的电场的产生。其中,顶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a也可以为具有多个开口的网状结构。此外,顶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a也可以设置在位于冷冻/解冻室6的正上方的冷藏室5的内部。在冷藏室5多设置有微冻(partial)室或冰温(chilled)室,也可以将该微冻室或冰温室的顶面用作电磁波屏蔽件。
以覆盖设置于冷冻/解冻室6的背面侧的电极保持区域30的方式,配置有背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b。在该电极保持区域30配置有匹配电路23等。通过这样设置背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b,能够防止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之间产生的电场和由匹配电路23产生的高频噪声等对冷却风扇14和风门12a的电气部件的动作(控制)造成影响。此外,在冷冻/解冻室6的侧面侧也配置有电磁波屏蔽件(未图示)。
接着,说明在对冷冻/解冻室6的正面侧开口进行开闭的门29设置的门侧电磁波屏蔽件26d。门29是对冰箱1的主体进行开闭的结构。因此,在采用将设置于门29的电磁波屏蔽件通过有线路径与冰箱1的主体的接地部分连接的结构的情况下,有线路径因门29的开闭而反复伸缩,有线路径中的金属疲劳累积。在这样连接的结构中,有线路径存在断线的可能性。因此,将设置于门29的门侧电磁波屏蔽件26d与冰箱1的主体的接地部分之间通过有线路径连接的结构并不是令人满意的。
一般而言,为了防止电磁波泄漏,门29被关闭时的门侧电磁波屏蔽件26d与冰箱1的主体侧的成为电磁波屏蔽件的横梁(cross rail)21(与外箱3连接,图1所示)的间隔,需要比电磁波的波长λ的1/4短。在实施方式1中通过进一步使门侧电磁波屏蔽件26d与横梁21的间隔减小,无需在门侧电磁波屏蔽件26d与横梁21之间设置有线路径就能够得到电磁波屏蔽件的接地效果。例如,使门29关闭时的门侧电磁波屏蔽件26d与横梁21的间隔在30mm以内。因为与外箱3连接的横梁21接地,所以在门29关闭的状态下,通过使门侧电磁波屏蔽件26d与横梁21靠近,能够得到与有线路径接地相同的效果。此外,通过使门侧电磁波屏蔽件26d的端部采用向冰箱1的主体侧弯曲的形状,能够容易地使门侧电磁波屏蔽件26d靠近横梁21。
另外,也可以采用使门侧电磁波屏蔽件26d靠近横梁21以外的例如电磁波屏蔽件26(26a、26c)的结构。
下面,对电磁波屏蔽件及其他电路与地的连接进行说明。
图10是驱动各种电路的AC(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DC(direct current:直流)转换器的概略电路图。在该电路中,作为在对交流商用电源ACV进行整流的桥式二极管BD1和整流电容器C0之后配置的DC/DC转换器,使用反激(fly back)式的开关电源电路。但是,DC/DC转换器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正向式、推挽式或者半桥式等使用变压器的方式的开关电源即可。此外,在图10的电路中仅记载了主要的电路部件,省略了噪声滤波器、电源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等。
交流商用电源ACV通过桥式二极管BD1和整流电容器C0而形成直流,将它们称为一次侧直流电源DCV0(第一电源部)。令该一次侧直流电源DCV0的零伏特基准电位为一次侧接地GND0(第一接地部)。
一次侧直流电源DCV0被施加到开关变压器T1的一次侧绕线P1,利用FET(Fieldeffect 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Q1以数10kHz的频率被进行开关。积攒(蓄积)于一次侧绕线P1的电功率通过电磁感应作用而被传递至电绝缘的二次侧绕线S1,被二次侧整流二极管D1和二次侧整流电容器C1整流,而输出二次侧直流电源DCV1。此外,二次侧绕线S2在绕线的两端之间设置有输出部,输出被二次侧整流二极管D2和二次侧整流电容器C2整流了的、电压比二次侧直流电源DCV1低的二次侧直流电源DCV2。令该二次侧直流电源DCV1、DCV2(第二电源部)的零伏特基准电位为二次侧接地GND1(第二接地部)。
另外,一次侧直流电源DCV0被施加到开关变压器T1之外,也分支地被施加到开关变压器T2的一次侧绕线P2,通过FETQ2被以数10kHz的频率进行开关。积攒于一次侧绕线P2的电功率通过电磁感应作用而被传递至电绝缘的二次侧绕线S3,被二次侧整流二极管D3和二次侧整流电容器C3整流,输出二次侧直流电源DCV3(第三电源部)。将该二次侧直流电源DCV3的零伏特基准电位设为二次侧接地GND2(第三接地部)。
另外,开关变压器T1内的一次侧绕线P1与二次侧绕线S1的绝缘、以及开关变压器T2内的一次侧绕线P2与二次侧绕线S3的绝缘,为由日本的电气用品安全法或者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ission: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规定的、基础绝缘以上的绝缘性能。
如图9所示,在振荡电路22内,由使用了水晶(石英)等的振荡源22a输出被分配于ISM(Industrial,Scientific and Medical:工业、科学和医学)频段的40.68MHz的微电功率,在由第一放大电路22b稍稍放大后,进一步由第二放大电路22c放大而向匹配电路23方向输出。其中,振荡源22a的输出频率并不限定于40.68MHz。
在本实施方式中,二次侧直流电源DCV1被供给至振荡电路22内的第二放大电路22c,二次侧直流电源DCV2被供给至振荡电路22内的振荡源22a和第一放大电路22b、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和匹配电路23,二次侧直流电源DCV3被供给至控制部50。
由此,令二次侧接地GND1为零伏特基准电位的电路系统,成为振荡电路22、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匹配电路23和相对电极25。此外,令二次侧接地GND2为零伏特基准电位的电路系统,成为控制部50。
优选电磁波屏蔽件26(顶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a、底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c、背面侧电磁波屏蔽件26b和门侧电磁波屏蔽件26d)中的各电磁波屏蔽件,与相对电极25(与二次侧接地GND1电位相同)绝缘,或者在不绝缘的情况下,在与相对电极25隔开一定距离以上的部位连接。由此,能够降低施加到各电磁波屏蔽件的电场和磁场,向外部的泄漏也得到抑制。即电磁波屏蔽件的效果变高。
提高电磁波屏蔽件的效果的技术手段有若干,以下对它们进行说明。
其一技术手段为,不将各电磁波屏蔽件与一次侧接地GND0、二次侧接地GND1和二次侧接地GND2中的任一者连接。该技术手段,在电磁波屏蔽件的总面积或总体积为一定以上的情况尤其有效,能够抑制高频通过地线泄漏到外部等作为噪声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
另一技术手段为,将各电磁波屏蔽件与一次侧接地GND0连接。一次侧接地GND0通常与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外箱3连接,接地面积大。因此,一次侧接地GND0的零伏特基准电位最为稳定,因此通过将各电磁波屏蔽件与一次侧接地GND0连接,不仅能够提高各电磁波屏蔽件的效果,而且能够抑制由噪声引起的误动作。
另一技术手段为,将各电磁波屏蔽件与二次侧接地GND2连接。相对电极25与各电磁波屏蔽件在开关变压器T1、T2这两个阶段绝缘,因此高频噪声难以从振荡电极24泄漏到各电磁波屏蔽件,在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之间电场稳定地产生。
另一技术手段为,虽然将各电磁波屏蔽件与二次侧接地GND1连接,但是在与相对电极25隔开一定距离以上的部位、至少在各电磁波屏蔽件的外侧连接。能够得到一定的屏蔽效果,并且高频噪声难以从振荡电极24泄漏到各电磁波屏蔽件,在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之间电场稳定地产生。
提高屏蔽效果的上述的技术手段,存在根据系统的结构和配线等而效果不同的情况,因此需要考虑从振荡电极24向相对电极25产生电场的效率和电磁波屏蔽件效果等来选择最佳的技术手段。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冰箱1中,外箱3由钢板构成,因此该钢板本身具有作为电磁波屏蔽件的功能。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冰箱1的内部的电磁波泄漏到冰箱1的外部。
[1-7.振荡电极和相对电极的结构以及该结构的解冻性能]
图11是从上方观察冷冻/解冻室6的顶面侧的振荡电极24和相对电极25时的俯视图。
如图11所示,振荡电极24的尺寸,与相对电极25相比,面积稍小。此外,在振荡电极24和相对电极25分别形成有多个电极孔41、42。多个电极孔41、42成为从设置有正极端子24a~24c和相对电极25的阴极端子25a~25c的室内背面侧向跟前侧延伸的纵长的隙缝形状。通过采用这样的形状,从正极端子24a~24c侧输入的高频电流容易从室内背面侧流向跟前侧,在两电极间产生的电场强度稍微变强。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设置于振荡电极24和相对电极25的电极孔41、42不是配置在上下相对位置,而配置在以电极孔41的短径的大约一半左右的距离彼此错开的位置。因为在振荡电极24的电极面形成有多个电极孔41,所以在振荡电极24的电极面中,形成强电场的区域均匀地分散。因此,能够均匀地对保存物进行介质加热。即,电极孔41中的开口部分的缘部成为电场集中区域。
另外,图11所示的电极孔41、42的形状和配置为例示,电极孔41、42的形状和配置,能够根据冰箱的规格和结构等,在考虑效率和制造成本的基础上适当设计。例如电极孔41、42的形状可以为正圆。此外,振荡电极24和相对电极25的各电极孔41不配置于上下相对位置,而优选彼此错开孔径的一半左右的距离地配置。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关于振荡电极24的电极孔41的形状和配置,以配置有多个电极孔41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振荡电极24也可以为形成有至少一个开口部分的形状。在此情况下,在振荡电极24的电极面中,该开口部分的缘部成为电场集中的电场集中区域。作为本发明,只要是在振荡电极24的电极面中,电场集中区域分散的结构即可。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对在相对电极25的电极面设置有多个电极孔42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特定为该结构。即,只要在相对电极25形成开口而能够在与振荡电极24之间的电极间形成所希望的电场即可。
电极保持电路板52以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具有规定距离(图8的H)的方式可靠地保持振荡电极24和相对电极25。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间隔H比振荡电极24的长边尺寸(图11的D)短。此外,优选,在振荡电极为圆形时使电极间隔H比振荡电极的直径短,在振荡电极为椭圆形状时使电极间隔H比振荡电极的长径短。
图12表示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的电极间隔H(参照图8)与两电极间的电场强度的关系。如图12所示,存在电极间隔H越大电场强度越弱的倾向。尤其是当超过电极间隔H1(100mm)时,电场强度显著地降低,而且当超过电极间隔H2(125mm)时,电场强度降低至不能利用高频得到加热能力的程度。根据以上所述,电极间隔H优选为100mm以下,需要至少为125mm以下。
发明人使用具有实施方式1的电极结构的冷冻/解冻室6和比较例的冷冻/解冻室6,进行了电极间的电场产生的模拟,其中,比较例的冷冻/解冻室6具有设置了无电极孔的相对电极25的电极结构。
图13A是表示无电极孔的振荡电极24或相对电极25的电极结构下的模拟结果的图。图13B是表示有电极孔的振荡电极24或相对电极25的电极结构下的模拟结果的图。在图13A和图13B中,颜色浓的部分为电场集中的区域。根据这些电场模拟图可知,与图13A的电场模拟图相比,在图13B的介质加热结构的电场模拟图中,在整个电极中电场集中得到缓和,能够理解实现了电场的均匀化。
如图11所示,振荡电极24的电极孔41与相对电极25的电极孔42设置成在上下方向(相对方向)上延伸的各电极孔的中心轴不一致,而在整个电极中电场集中得到缓和。此外,将振荡电极24的电极孔41和相对电极25的电极孔42设置成在上下方向(相对方向)上延伸的各电极孔的中心轴一致的电极结构,与使用无电极孔的相对电极25的结构相比,电场的集中得到缓和,尤其是角落部分的电场的集中得到缓和。
在实施方式1的冰箱1中的冷冻/解冻室6中,如图2和图3所示,收纳盒31固定在门29的背面侧,伴随门29的开闭动作,收纳盒31在冷冻/解冻室6的内部前后地移动。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在冷冻/解冻室6的两侧面的内侧设置有导轨,以使得收纳盒31能够在冷冻/解冻室6的内部顺畅地移动。此外,在该导轨滑动的滑动部件设置于收纳盒31的外侧的两侧面。这些导轨和框架(收纳盒31)的滑动部件设置在从冷冻/解冻室6的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相对的区域即介质加热区域偏离的位置,以使得不会被介质加热。
[1-8.解冻处理动作]
在实施方式1的冰箱1,当输入解冻指令时,对配置在冷冻/解冻室6的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之间的保存物(冷冻物)进行解冻处理。在实施方式1的解冻处理中,如后所述,控制部50对具有振荡电路22、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和匹配电路23的介质加热机构进行控制,并且对包含压缩机19和冷却器13等冷冻循环构件的冷却机构以及包含冷却风扇14和风门12a等的冷气导入机构进行控制。
在实施方式1中的解冻处理中,在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之间施加规定的高频电压,利用在电极间产生的高频电场,作为电介质的冷冻物被介质加热。在该介质加热中,控制部50进行风门12a的开闭控制而间歇地进行冷气导入。图14表示解冻处理中的、介质加热机构(振荡电路22)和冷气导入机构(风门12a)的控制信号的波形,并表示此时的食品温度、冷冻/解冻室6的室温和冷冻/解冻室6的湿度。
在采用使用VHF波进行解冻处理的结构的情况下,作为频率的特性,与使用微波的结构的情况相比不容易引起“局部过热”。在实施方式1的冰箱1中,为了得到更好的解冻均匀性,采用下述的结构:设置了电极保持电路板52,利用电极保持电路板52将实质上为平面板状部件的振荡电极24和相对电极25可靠地保持为大致平行,并且使振荡电极24和相对电极25之间具有规定间隔(图8的H)。
如图14所示,在解冻处理中,当输入解冻指令时(解冻开始),振荡电路22成为导通(ON)状态,例如40.68MHz的高频电压被施加到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之间。此时,因为风门12a为打开状态,所以冷冻/解冻室6的室温被维持在冷冻温度t1(例如﹣20℃)。从解冻开始起经过规定期间后,将风门12a关闭。当风门12a关闭时,冷冻/解冻室6的室温开始上升。在实施方式1中的解冻处理中,通过在进行介质加热的同时进行风门12a的开闭控制,能够抑制冷冻物的表面温度的上升,进行不发生所谓“局部过热”的解冻。
风门12a的开闭控制由控制部50基于由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检测到的、反射波相对于入射波的比例(反射率)进行。此处,入射波是指,由匹配电路23匹配后被供给到振荡电极24与相对电极25之间的电磁波。控制部50在反射率变大而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将风门12a打开而使冷冻/解冻室6的室内温度降低。这样,因为通过风门12a的开闭控制,对冷冻/解冻室6间歇地导入冷气,所以冷冻/解冻室6的储藏空间(解冻空间)的保存物一边维持所希望的冷冻状态一边被介质加热,成为所希望的解冻状态。
当保存物达到了所希望的解冻状态时,解冻处理完成。为了检测解冻处理完成的所希望的解冻状态,在实施方式1的解冻处理中,使用反射率。通过进行介质加热而使得保存物不断融化时,融化了的水分子在保存物中增加。随着融化了的水分子在保存物中增加,介电常数变化而使得阻抗的匹配状态偏离。其结果是,反射波相对于所输出的电磁波的比例即反射率变大。在解冻处理中,当反射率变大而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匹配电路23执行阻抗匹配以使反射率降低。
实施方式1的解冻处理中的解冻完成的检测,在匹配电路23执行了阻抗匹配后的反射率超过解冻完成的阈值时进行。解冻完成的阈值采用保存物融化而达到所希望的解冻状态时的反射率。此处,保存物的所希望的解冻状态是指,女性能够单手切削保存物、且来自保存物的滴落量极少的状态。解冻完成的阈值是预先通过实验求取的值。
另外,如图14所示,通过对风门12a进行开闭控制,通过了风路12的湿度相对较低的冷气从冷气导入孔20被供给到冷冻/解冻室6,因此冷冻/解冻室6的湿度不会成为100%。因此,能够防止冷冻/解冻室6内的结露发生。
另外,反射率的计算方法并不限于由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检测到的反射波相对于入射波的比例(反射率)。例如,也可以由检测部仅检测反射波,作为该反射波相对于由振荡电路22预先设定的输出的比例,计算反射率。
另外,也可以不使用反射率而控制解冻处理。例如,也可以无论输出如何,仅利用由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检测到的反射波来控制解冻处理。此外,以下的说明中记载的使用反射率的控制,也同样可以使用这些方法进行。
[1-9.解冻处理完成后的控制]
图15是表示在冷冻/解冻室6完成了解冻处理后的控制的流程图。图15的流程图所示的各步骤,通过控制部50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执行保存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来进行。如前所述,当在解冻处理中匹配电路23执行了阻抗匹配后的反射率超过解冻完成的阈值时,进行图15所示的解冻处理完成后的控制。
如图15的步骤101所示,在解冻处理完成后,将保存物维持在所希望的解冻状态。技术手段之一是,使冷冻/解冻室6的室温在所谓的微冻温度范围,例如大约-1℃~-3℃。此外,作为其他技术手段,使冷冻/解冻室6的室温为冷冻温度范围,例如-18℃~-20℃,施加降低了输出的高频电场或者断续地施加高频电场,由此进行冷却和加热而将保存物维持在所希望的温度范围。
在冷冻/解冻室6被维持在微冻温度的状态下,总是检测冷冻/解冻室6中是否存在保存物(步骤102)。冷冻/解冻室6中是否存在保存物的检测,使用被总是检测的反射率。因此,匹配电路23总是断续地运转,从振荡电极24断续地输出低输出(低功率)的电磁波。控制部50将反射率与预先设定的关于保存物是否存在的阈值相比较,来判断冷冻/解冻室6中是否存在保存物。
在步骤102中,检测到在冷冻/解冻室6不存在保存物时(步骤102的否),判断为所希望的解冻状态的保存物已被取出,使冷冻/解冻室6的室温为冷冻温度范围,例如-18℃~-20℃(步骤105)。
在步骤102中,在检测到冷冻/解冻室6中存在保存物时(步骤102的是),判断存在的保存物是否包含新的非冻品(例如,常温的食材)。冷冻/解冻室6中是否包含新的非冻品,根据反射率的变化来判断。在步骤103中,当判断为在冷冻/解冻室6中放入了新的非冻品时(步骤103的是),使冷冻/解冻室6的室温为冷冻温度范围(步骤105)。
另一方面,在步骤103中,当判断为在冷冻/解冻室6中没有收纳新的非冻品,而为依旧保持有解冻状态的保存物的状态时(步骤103的否),判断解冻完成后的时间是否超过了规定时间(步骤104)。即使对保存物的解冻处理完成了,也存在用户不立即将该保存物从冷冻/解冻室6取出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方式1的冰箱1构成为将微冻温度范围维持规定时间,以能够将冷冻/解冻室6的保存物维持为所希望的解冻状态。在保存物收纳于冷冻/解冻室6超过该规定时间的情况下,为了维持该保存物的新鲜度,在实施方式1的冰箱1中进行使冷冻/解冻室6的室温转变至冻结温度范围的控制。即,在步骤104中,在判断为在收纳有解冻状态的保存物的状态下解冻完成后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步骤104的是),行进到步骤105而进行使冷冻/解冻室6的室温为冷冻温度范围的冻结处理。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的冰箱1中,能在解冻处理完成后的冷冻/解冻室6中将所希望的解冻状态的保存物保持可维持新鲜度的规定时间,能够对冷冻/解冻室6的内部的保存物进行适当的温度管理。
[1-10.冷冻/解冻室的冷冻保存动作]
实施方式1的冰箱1构成为在冷冻/解冻室6的室温被维持在冷冻温度范围的冷冻处理中,进行介质加热以将作为保存物的食品以所希望的状态冷冻保存。一般而言,在食品已冷冻的情况下,由于冷冻/解冻室6的室内的水分和食品内部的水分而在食品包裹材料的内表面出现结霜现象。当在食品表面出现这样的结霜现象时,食品干燥,食用感变得干巴巴,作为食品没有美味且新鲜的状态(“冻伤”)。为了防止这样的状态,在实施方式1的冰箱1中,同时进行冷却动作和介质加热动作。
图16A和图16B是表示冷却动作中的各要素的状态的波形图。图16A是表示以往的冰箱中的冷冻保存中的冷却动作的波形图,图16B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冰箱1的冷冻/解冻室6中执行的冷却动作的波形图。
在图16A中,(1)是表示冷却动作的ON(进行)/OFF(停止)的波形图。冷却动作的ON/OFF例如相当于风门的开闭或者压缩机的ON(接通)、OFF(关断)的动作等。在图16A中,ON(进行)表示冷气被导入冷冻室的状态,OFF(停止)表示风门被关闭,冷气向冷冻室的导入被截断的状态。因此,如图16A的(2)的波形图所示,冷冻室内的食品的温度以预先设定的冷冻温度T1(例如,-20℃)为中心上下大幅振动。其结果是,在冷冻室内的食品表面反复进行水分的蒸发和结霜,发生不能成为令人满意的食品的冷冻状态的情况。
而在表示实施方式1的冷却动作的图16B中,与以往的冷却动作不同,对食品进行冷却并进行介质加热。图16B的(1)是表示风门12a的开闭动作的波形图。ON(进行)表示风门12a的打开状态,冷气通过风路12从冷气导入孔20被导入至冷冻/解冻室6内。OFF(停止)表示风门12a的关闭状态,冷气向冷冻/解冻室6的导入被截断。实施方式1的冷却动作中的冷气导入与介质加热同时进行,因此冷气的导入时间与以往例子相比被设定得较长。即,冷却动作的冷却能力上升。
图16B的(2)是表示基于振荡电路22的驱动控制进行的介质加热的动作状态的波形图。当风门12a为打开状态时,同时进行介质加热。在实施方式1中的冷却动作中,以远小于解冻动作的输出进行介质加热。其结果是,如图16B的(3)所示,冷冻/解冻室6内的食品温度被维持在预先设定的冷冻温度T1(例如,-20℃),食品温度的变动被抑制。
通过实验,当食品温度的变动为约0.1K以下时,能够消除结霜的发生。至少使食品温度的变动越少就越能够抑制结霜的发生。此外,通过进行介质加热,能够获得抑制食品内部的冰结晶的增长的效果。在进行了介质加热的情况下,因为电场容易集中在食品内产生的冰结晶的前端部,所以即使冷冻/解冻室6内的温度在最大冰结晶生成范围以下,冰结晶也只能缓慢增长。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的冰箱1中,在冷冻保存中的冷却动作中也进行介质加热动作。因此,能够将作为保存物的冷冻物以所希望的状态冷冻保存。
[1-11.冻结处理]
在实施方式1的冰箱1中,基于来自操作部47(参照图9)的用户的指令,能够对新放入冷冻/解冻室6的室内的非冻结食品进行冻结处理。图17是表示作为冻结处理的速冷动作中的各要素的状态的波形图。在图17中,(a)是表示在冷冻/解冻室6内是否存在保存物(食品)的图表。在冷冻/解冻室6内是否存在保存物的判断,基于在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检测出的反射波与所输出的电磁波的比例(反射率)在控制部50进行判断。图17的(b)表示控制部50断续地获取来自匹配电路23和入射反射波检测部51的信息的情况。图17的(c)是表示反射率的推移的一例的图表。控制部50在反射率成为了第1阈值R1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作为保存物的食品已放入冷冻/解冻室6内。
在对收纳于冷冻/解冻室6内的食品进行的速冷动作中,使冷却机构的压缩机19和冷却风扇14的转速上升,使冷却能力提高而进行强制连续运转。此外,对冷气导入机构进行驱动控制,以使得通向冷冻/解冻室6的风路12的风门12a被强制地以连续打开状态驱动而将冷气导入冷冻/解冻室6(参照图17的(d)的波形图)。
在速冷动作中,为了抑制食品温度处于最大冰结晶生成范围(大约﹣1℃~大约﹣5℃)时的冰结晶的增长,进行介质加热动作。此时的介质加热动作为大约1W~大约10W的低输出,断续地进行介质加热动作(图17的(e)中的期间T)。为了使介质加热动作开始,对食品温度进入了最大冰结晶生成范围的情况进行检测。该检测基于在通过食品的潜热区域时反射率的变化增大的现象来进行。在实施方式1中,当检测出的反射率成为了预先设定的第2阈值R2时,开始介质加热动作(参照图17的(e))。反射率从第2阈值R2至比第2阈值R2低的第3阈值R3的区域,处于该食品的最大冰结晶生成范围而持续进行介质加热动作。在反射率从成为第3阈值R3起经过了规定时间(t2)时,控制部50判断为该食品通过了最大冰结晶生成范围,停止介质加热动作。
如上所述,当判断该食品通过了最大冰结晶生成范围时,停止介质加热动作,并且结束速冷动作而转变为通常的冷却动作。像这样,在进行速冷动作的情况下,也将介质加热动作进行所希望的期间,由此能够使食品成为令人满意的冷冻状态。
[1-12.利用门开关的安全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为了防止电磁波泄漏到冰箱1的外部,以包围冷冻/解冻室6的方式设置有电磁波屏蔽件26。而且,外箱3由钢板构成,该钢板本身具有作为电磁波屏蔽件的功能,因此当门29关闭时能够防止电磁波向外部泄漏。
然而,当门29打开时存在从开口部泄漏电磁波的可能性。此外,用户将手从开口部放入室内,高频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策。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检测门29打开的门开闭检测部55a(参照图9)检测到门29开放的情况下,使振荡电路22停止而停止向振荡电极24供给电功率。此外,通常在冰箱设置有多个门。此处,在电磁波屏蔽件26完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即使利用冷藏室5的门开闭检测部55b、制冰室7的门开闭检测部55c、冷冻室8的门开闭检测部55d或者蔬菜室9的门开闭检测部55e检测到冷冻/解冻室6以外的储藏室的门打开了,也没有规定以上的电磁波的外部泄漏。因此,振荡电路22不停止而持续动作。
另一方面,在由于设计上的问题而不能用电磁波屏蔽件26完全包围冷冻/解冻室6的情况,不受此限制。
例如,在冷冻/解冻室6的顶面部不能构成电磁波屏蔽件26的情况下,处于冷冻/解冻室6的上部的储藏室(在图1的布局中为冷藏室5)的门开放了时,使振荡电路22停止。此外,在冷冻/解冻室6的底面部不能构成电磁波屏蔽件26的情况下,处于冷冻/解冻室6的下部的储藏室(在图1的布局中为冷冻室8或者蔬菜室9)的门开放了时,使振荡电路22停止。此外,在冷冻/解冻室6的侧面部不能构成电磁波屏蔽件26的情况下,处于冷冻/解冻室6的侧部的储藏室(在图1的布局中为制冰室7)的门开放了时,使振荡电路22停止。像这样,在不能构成电磁波屏蔽件26的方向配置的储藏室的门开放了时使振荡电路22停止,由此能够防止电磁波的泄漏。
作为使振荡电路22停止的技术手段,有如以下所述的技术手段。
图18A表示利用门开闭检测部55a将从电源部48对振荡电路22的电源供给截断的技术手段。门开闭检测部55a是在门29关闭时导通、在门29打开时截断的开关机构。通过将开关截断,断开对振荡电路22的电源供给,由此可靠地使振荡电路22的动作停止。
图18B表示利用门开闭检测部55a使控制电源部48的电源控制部48a的动作停止的技术手段。门开闭检测部55a是与图18A相同的开关机构。当门29打开时对电源控制部48a的电源供给停止,使得从电源部48对振荡电路22的电源供给被断开,由此停止振荡电路22的动作。在图18B所示的例子中,通过截断对电源控制部48a的电路的电源供给而使振荡电路22的动作停止,但也可以采用使电源控制部48a内的过电流保护电路识别过电流状态而使振荡电路22的动作停止的手段,或者电源部48识别成为了过负载状态而使振荡电路22的动作停止的手段。
图18C是不仅利用门开闭检测部55a、还利用磁传感器55f来判断门29的开闭状态的结构。磁传感器55f对控制部50输出门29的开闭信号。控制部50接收磁传感器55f的信号而向电源控制部48a输出可否动作的信号。在磁传感器55f与控制部50之间,还插入有门开闭检测部55a,当门29关闭时被导通,当门29打开时被截断。因此,当门29打开时从磁传感器55f不输出信号,其结果是,电源部48的动作停止。
以上说明了的电源供给或控制信号的导通/截断的结构由硬件实现,因此对高频噪声或来自外部的噪声的耐性高。因此,不容易发生误动作。
在图18B和图18C中,门开闭检测部55a为门29关闭时被导通、门29打开时被截断的开关机构。然而,也可以为使用门29关闭时被截断、门29打开时被导通的机构的手段。此时,需要使用于使电源控制部48a停止的H(High:高电平)/L(Low:低电平)的逻辑颠倒。
在实施方式1的冰箱中,关于冷冻/解冻室6采用具有冷冻功能和解冻功能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仅具有解冻功能的解冻室。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在振荡电极与相对电极之间产生高频电场而将收纳在储藏室内的保存物解冻。该高频电场在冷冻/解冻室的解冻空间中能够实现均匀化,能够在对解冻空间所保持的保存物进行的解冻处理和冷冻处理中进行所希望的介质加热。因此,依照本发明,能够将收纳于储藏室内的保存物以所希望的状态冷冻、储藏、解冻。因此,能够提供具有可靠性高的冷却、储藏、解冻功能的冰箱。即,起到能够将保存物以所希望的状态进行冷冻保存,并且能够将所希望的状态的冷冻保存物在短时间内解冻为所希望的状态这样的优越效果。此外,通过使用由半导体元件构成的介质加热机构,能够实现具有解冻功能的小型化的冰箱。
[2-1.效果等]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冰箱包括;具有能够储藏保存物的空间的至少一个储藏室;形成高频电功率的振荡部;接收从振荡部形成的高频电功率并在收纳室产生电场的振荡电极;和与振荡电极相对地设置的相对电极,振荡电极与相对电极之间的设置间隔比振荡电极的长边尺寸短。
由此,能够缓和在振荡电极与相对电极之间形成的用于将保存物解冻的高频电场的电场集中,能够实现电场的均匀化。因此,能够将食品以所希望的状态冷冻、储藏、解冻,能够实现小型且可靠性高的具有冷却、储藏功能的冰箱。
其中,也可以构成为,振荡电极与相对电极之间的设置间隔为125mm以下。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振荡电极与相对电极之间的设置间隔为100mm以下。
上面,在实施方式中以某种详细程度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实施方式的公开内容在构成的细节上当然可变化,在不超过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范围和思想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实施方式中的要素的置换、组合和顺序的改变。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在本发明的冰箱中,能够进行处理以使得对保存物的冷冻、储藏和解冻分别成为所希望的状态,由于冰箱的附加价值、可靠性和安全性被提高等,具有高市场价值,因此能够适当地应用于各种冰箱。
附图标记说明
1 冰箱
2 隔热箱体
3 外箱
4 内箱
5 冷藏室
6 冷冻/解冻室(储藏室)
7 制冰室
8 冷冻室
9 蔬菜室
10 机械室
11 冷却室
12 风路
12a 风门
13 冷却器
14 冷却风扇
15 除霜加热器
16 排水盘
17 排水管
18 蒸发皿
19 压缩机
20 冷气导入孔
21 横梁
22 振荡电路(振荡部)
22a 振荡源
22b 第一放大电路
22c 第二放大电路
23 匹配电路(匹配部)
24 振荡电极
24a、24b、24c 正极端子
25 相对电极
25a、25b、25c 阴极端子
26 电磁波屏蔽件(屏蔽部)
26a 顶面侧电磁波屏蔽件
26b 背面侧电磁波屏蔽件
26c 底面侧电磁波屏蔽件
26d 门侧电磁波屏蔽件
29 门
30 电极保持区域
31 收纳壳体
32a、32b、32c 内面部件
36 垫圈
40 隔热材料
41 电极孔(振荡电极孔)
42 电极孔(相对电极孔)
47 操作部
48 电源部
48a 电源控制部
49 温度传感器
50 控制部
51 入射反射波检测部
52 电极保持电路板
53a 高频加热模块
54 支柱
55a、55b、55c、55d、55e 门开闭检测部
55f 磁传感器
D 振荡电极的长边尺寸
H、H1、H2 设置间隔(电极间隔)。

Claims (5)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能够储藏保存物的空间的储藏室;
产生高频电功率的振荡部;以及
振荡电极和相对电极,它们彼此相对地配置并且分别与所述振荡部连接,所述振荡电极和相对电极从所述振荡部接收所述高频电功率而在所述储藏室产生电场,
所述振荡电极与所述相对电极之间的间隔比所述振荡电极的长边尺寸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荡电极与所述相对电极之间的间隔为125mm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荡电极与所述相对电极之间的间隔为100m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振荡电极和所述相对电极分别形成有多个电极孔
所述多个电极孔为纵长的隙缝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电极孔形成为其纵长方向在从所述储藏室的背面侧朝向跟前侧的方向上。
CN202080064902.5A 2019-10-09 2020-09-24 冰箱 Active CN1144240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6145 2019-10-09
JP2019186145 2019-10-09
PCT/JP2020/036009 WO2021070619A1 (ja) 2019-10-09 2020-09-24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4007A true CN114424007A (zh) 2022-04-29
CN114424007B CN114424007B (zh) 2023-09-19

Family

ID=75437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4902.5A Active CN114424007B (zh) 2019-10-09 2020-09-24 冰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2130075B2 (zh)
JP (2) JP7454768B2 (zh)
CN (1) CN114424007B (zh)
WO (1) WO2021070619A1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53558U (zh) * 1977-05-11 1978-12-02
JPH06257929A (ja) * 1993-03-08 1994-09-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却貯蔵庫
JP2002136430A (ja) * 2000-11-01 2002-05-14 Ksa:Kk 電極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高電圧微弱電流印加装置
JP2005129335A (ja) * 2003-10-23 2005-05-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08061643A (ja) * 2006-09-06 2008-03-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冷蔵および冷凍制御システム
US20080245079A1 (en) * 2007-04-06 2008-10-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maintaining liquid beverages in a supercooled state
KR20090056366A (ko) * 2007-11-30 2009-06-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식품 선도 유지 장치 및 방법
CN101583836A (zh) * 2007-10-31 2009-11-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冰箱
CN102840937A (zh) * 2011-06-24 2012-12-26 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 外力检测装置和外力检测传感器
JP2014159896A (ja) * 2013-02-19 2014-09-04 Haier Asia International Co Ltd 冷蔵庫
JP2014206307A (ja) * 2013-04-11 2014-10-30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CN104186635A (zh) * 2014-09-05 2014-12-10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的解冻装置
CN109000401A (zh) * 2017-06-06 2018-12-14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3820A (en) * 1979-12-31 1981-12-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apacitative apparatus for thawing frozen food in a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JP3122005B2 (ja) * 1995-03-16 2001-01-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高周波解凍装置
JPH10134953A (ja) * 1996-10-28 1998-05-22 Sharp Corp 高周波解凍装置
JP2002147919A (ja) 2000-11-08 2002-05-22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解凍機能付き業務用冷凍庫
BRPI0621353A2 (pt) * 2006-02-15 2011-12-06 Lg Electronics Inc aparelho de super-resfriamento e seu método
CN103776223B (zh) 2009-03-27 2016-08-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静电雾化装置、设备、空气调节器以及电冰箱
JP5760976B2 (ja) * 2011-11-24 2015-08-1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磁気冷暖房装置
US20130160467A1 (en) * 2011-12-22 2013-06-27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Refrigeration device with a region for storing food items in a generated field
JP6498866B2 (ja) * 2013-03-12 2019-04-10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カメラ装置
US10161667B1 (en) * 2017-11-15 2018-12-25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Refrigerator appliance having a defrost chamber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53558U (zh) * 1977-05-11 1978-12-02
JPH06257929A (ja) * 1993-03-08 1994-09-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却貯蔵庫
JP2002136430A (ja) * 2000-11-01 2002-05-14 Ksa:Kk 電極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高電圧微弱電流印加装置
JP2005129335A (ja) * 2003-10-23 2005-05-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08061643A (ja) * 2006-09-06 2008-03-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冷蔵および冷凍制御システム
US20080245079A1 (en) * 2007-04-06 2008-10-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maintaining liquid beverages in a supercooled state
CN101583836A (zh) * 2007-10-31 2009-11-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冰箱
KR20090056366A (ko) * 2007-11-30 2009-06-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식품 선도 유지 장치 및 방법
CN102840937A (zh) * 2011-06-24 2012-12-26 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 外力检测装置和外力检测传感器
JP2014159896A (ja) * 2013-02-19 2014-09-04 Haier Asia International Co Ltd 冷蔵庫
JP2014206307A (ja) * 2013-04-11 2014-10-30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CN104186635A (zh) * 2014-09-05 2014-12-10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的解冻装置
CN109000401A (zh) * 2017-06-06 2018-12-14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71383A (ja) 2024-05-24
JPWO2021070619A1 (zh) 2021-04-15
US12130075B2 (en) 2024-10-29
US20220252335A1 (en) 2022-08-11
CN114424007B (zh) 2023-09-19
JP7454768B2 (ja) 2024-03-25
WO2021070619A1 (ja) 2021-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48775B (zh) 冷藏库
JP7526965B2 (ja) 加熱装置および加熱装置を備えた冷蔵庫
JP5334892B2 (ja) 冷蔵庫
US11933537B2 (en) Refrigerator
JP7369932B2 (ja) 冷蔵庫
JP2024083541A (ja) 冷蔵庫
JP7515045B2 (ja) 冷蔵庫
CN213811288U (zh) 冷藏库
CN114424007B (zh) 冰箱
JP7308427B2 (ja) 冷蔵庫
JP7199052B2 (ja) 冷蔵庫
JP7422287B2 (ja) 冷蔵庫
WO2023210356A1 (ja) 冷蔵庫
WO2023210355A1 (ja) 冷蔵庫
JP2021060175A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