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0866A - 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柔性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柔性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0866A
CN114420866A CN202210026069.6A CN202210026069A CN114420866A CN 114420866 A CN114420866 A CN 114420866A CN 202210026069 A CN202210026069 A CN 202210026069A CN 114420866 A CN114420866 A CN 114420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ayer
layer
display panel
flexible substrate
flexibl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260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艺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260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208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20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08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6Multilayers, e.g. transparent mult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柔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制备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制备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所述阳极层,以制备得到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本申请通过将柔性显示面板中的阳极层设置为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组成的叠层结构,能够有效降低阳极走线的电阻,提高阳极的导电性,进而降低柔性显示面板的能耗,同时提高阳极的可挠性,增强柔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柔性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柔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OLEDs)是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高效率、高对比度、发光柔和、广色域、轻薄、可柔性等优点,迎合了当下全球显示市场对高性能、高效率、轻型、柔性显示器的趋势,并能够满足全世界对低碳环保的要求,被誉为液晶显示器之后的下一代显示技术。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平板显示和固态照明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与广泛的市场前景。
柔性OLED显示是近些年来兴起的OLED显示的一个热门应用方向,其轻薄、可弯曲、可穿戴的特性为传统显示行业提供了新的应用形态,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柔性OLED器件,可挠性、导电性良好的阳极是影响OLED器件性能可靠性和柔性显示器使用寿命和功耗的重要因素。
然而,传统的柔性阳极通常采用透明导电氧化物氧化铟锡(ITO)材料,ITO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但其导电性一般,且可挠性较差,因此使用ITO作为阳极的柔性OLED显示器在反复弯折的过程中的可靠性不理想,而且较低的导电性也导致阳极走线上有较大的能量损耗,从而导致显示器功耗增大。因此,有必要寻找或开发更高性能的柔性阳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柔性显示面板,能够有效降低阳极走线的电阻,提高阳极的导电性,进而降低柔性显示面板的能耗,同时提高阳极的可挠性,增强柔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以及阳极层,所述阳极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所述阳极层包括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制备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制备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所述阳极层,以制备得到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制备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制备混合溶液,其中,所述混合溶液包括溶剂以及物理复合材料;通过提拉法将所述混合溶液沉积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得到所述第一导电层。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包括乙二醇,所述碳系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制备混合溶液,包括:制备纳米银线、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将所述纳米银线、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进行混合,得到所述物理复合材料;将所述物理复合材料溶于所述溶剂中,得到所述混合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线的质量、化学复合材料的质量以及碳系导电材料的质量比值分别为1:0.5:A,其中,A位于0.1-0.17之间。
进一步地,制备纳米银线、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包括:制备至少一种导电聚合物以及至少一种绝缘体,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导电聚合物包括聚(3,4-乙烯二氧噻吩),所述至少一种绝缘体包括聚苯乙烯磺酸钠;将所述至少一种导电聚合物以及至少一种绝缘体进行复合,得到所述化学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制备纳米银线、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还包括:将所述纳米银线设置为一维线状,其中,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度位于20um-40um之间。
进一步地,制备纳米银线、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还包括:将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度与该纳米银线的直径的比值预先设置在300-400之间。
进一步地,通过提拉法将所述混合溶液沉积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得到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将所述柔性基板浸入所述混合溶液中;缓慢提起所述柔性基板,以使所述混合溶液附着于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制备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将所述第一导电层加热固化;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沉积所述第二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氧化铟锡。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根据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以及阳极层,所述阳极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其中,所述阳极层包括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所述柔性基板、第一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依次层叠设置。
通过将柔性显示面板中的阳极层设置为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组成的叠层结构,根据本申请的各方面能够有效降低阳极走线的电阻,提高阳极的导电性,进而降低柔性显示面板的能耗,同时提高阳极的可挠性,增强柔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以及阳极层,所述阳极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所述阳极层包括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制备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制备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所述阳极层,以制备得到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通过将柔性显示面板中的阳极层设置为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组成的叠层结构,本申请能够有效降低阳极走线的电阻,提高阳极的导电性,进而降低柔性显示面板的能耗,同时提高阳极的可挠性,增强柔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具体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以及阳极层,所述阳极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所述阳极层包括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采用的材料可以不同。所述阳极层可以是透明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可应用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领域。基于本申请的发明构思,也可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应用在其他显示技术相关的领域。可以理解,本申请对于柔性显示面板的应用领域和场景并不限定。
以下,以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为OLED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可包括柔性基板以及阳极层。除此之外,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阻挡层、有机层、阴极层以及封装层。示例性的,所述柔性基板、阻挡层、阳极层、有机层、阴极层以及封装层可以依次层叠设置。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中还可设置有其他层,本申请对于柔性显示面板的其他层的结构并不限定。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基板可以是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可采用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合物材料。所述柔性基板可以是透明的、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用于提供平坦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层可以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所述阻挡层可用于阻挡水汽侵入。所述阻挡层可采用氧化硅、氧化铝、氮化硅、氮氧化硅等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层可以采用亚克力系有机材料。当然,所述阳极层以及阴极层之间也可以采用有机层与无机层交替叠层的形式,本申请并不限定。
进一步地,阴极层与对应的阳极层可以形成多个以行列形式排列的发光单元,共同用于实现画面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层可以是薄膜封装层。薄膜封装层(Thin FilmEncapsulation,TFE)可采用真空蒸镀和沉积方法来制备,以便形成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中可设置有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基于聚合物发光材料的OLED器件的结构可以是单层器件结构,所述单层器件结构包括基板、阳极、发光层及阴极,通过从阳极注入的空穴与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在发光层中复合形成激子,并以光能的形式释放能量,发光层发出的光线从发光层向阳极方向射出。
又例如,基于聚合物发光材料的OLED器件的结构还可以是双层器件结构,所述双层器件结构包括基板、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及阴极。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发光层材料具有电子传输性,需要加入一层空穴传输材料以调节空穴和电子注入发光层的速率和数量。其中,所述单层器件结构与所述双层器件结构中各自的发光层所采用的发光材料可以不同。可以理解,本申请对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主要针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阳极层,所述阳极层包括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制备所述第一导电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制备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
步骤S11:制备混合溶液,其中,所述混合溶液包括溶剂以及物理复合材料;
步骤S12:通过提拉法将所述混合溶液沉积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得到所述第一导电层。
其中,所述溶剂可包括乙二醇。所述溶剂也可以使用其他二元醇类作为溶剂。可以理解,本申请对于所述溶剂并不限定。
进一步地,制备混合溶液,包括:
步骤S111:制备纳米银线、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
其中,所述物理复合材料可包括纳米银线、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所述物理复合材料可以以悬浊液的形式存在。可以理解,所述物理复合材料中还可设置有其他材料,本申请并不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线(Silver Nanowire,SNW)可以是直径在纳米(例如,10-9m)尺度的金属一维结构。所述纳米银线体积小,具有优良的透光性以及可挠性。所述纳米银线可以包括多条相互搭接的银线。
进一步地,制备纳米银线、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包括:
步骤S1111:制备至少一种导电聚合物以及至少一种绝缘体,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导电聚合物包括聚(3,4-乙烯二氧噻吩),所述至少一种绝缘体包括聚苯乙烯磺酸钠;
步骤S1112:将所述至少一种导电聚合物以及至少一种绝缘体进行复合,得到所述化学复合材料。
示例性的,所述化学复合材料包括聚(3,4-乙烯二氧噻吩)(即,PETDOT)以及聚苯乙烯磺酸钠(即,PSS)。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的化学组分组成所述化学复合材料,本申请并不限定。
进一步地,制备纳米银线、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还包括:
步骤S1113:将所述纳米银线设置为一维线状,其中,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度位于20um-40um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度越长,则所述纳米银线越容易折断,从而降低所述柔性阳极的可靠性。因此,将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度设置在20um-40um之间,能够保证柔性阳极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制备纳米银线、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还包括:
步骤S1114:将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度与该纳米银线的直径的比值预先设置在300-400之间。
其中,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度与该纳米银线的直径的比值也称长径比(或横纵比)。所述长径比越大,则所述第一导电层的透光率越大,进而使得所述柔性阳极的透光率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112-步骤S1114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设置先后顺序,也可以同时进行。可以理解,本申请对于制备纳米银线、制备化学复合材料以及制备碳系导电材料这三者的先后顺序并不限定。
步骤S112:将所述纳米银线、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进行混合,得到所述物理复合材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各纳米银线之间存在搭接不紧密的问题,导致纯纳米银线薄膜的方阻相对连续银薄膜较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加入添加剂(即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来改善纳米银线之间搭接的紧密性。
其中,PETDOT是一种导电聚合物,而PSS是一种绝缘体,PSS可用于改善PEDOT的溶解性。当PSS在所述化学复合材料中所在的比例过大时,会影响所述化学复合材料整体的导电性,因此PSS在所述化学复合材料中所在的比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然而,所述化学复合材料的导电性相比于金属或者ITO仍然较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加入碳系导电材料来改善导电性,以减小对于所述纳米银线薄膜导电性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碳系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具有高导电性、高透光率(97%)的碳系导电材料。由于石墨烯与PSS的苯环结构可以发生共轭作用而吸附PSS,能够使石墨烯与PEDOT/PSS更紧密的结合,更均匀的分布,从而大幅改善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导电性,形成高导电、高透光性的纳米银线导电薄膜(即所述第一导电层)。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线的质量、化学复合材料的质量以及碳系导电材料的质量比值分别为1:0.5:A,其中,A位于0.1-0.17之间。其中,所述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之间并非简单的物理混合,而是石墨烯与PSS之间发生化学吸附而形成的复合材料(即,化学复合材料)。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纳米银线的质量、化学复合材料的质量以及碳系导电材料的质量比值是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所述纳米银线的质量、化学复合材料的质量以及碳系导电材料的质量比值。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所述纳米银线的质量、化学复合材料的质量以及碳系导电材料的质量比值,即可调整所述混合溶液中的纳米银线的浓度。即所述混合溶液中的纳米银线的浓度可以用所述纳米银线的质量与所述物理复合材料的总质量的比值来表征。当然,所述混合溶液中的纳米银线的浓度也可以用其他诸如所述纳米银线分布的稀疏程度等参数进行表征,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步骤S113:将所述物理复合材料溶于所述溶剂中,得到所述混合溶液。
通过调整所述混合溶液中的纳米银线的浓度以及长径比,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调整所述柔性阳极的透光率,从而满足不同OLED器件结构的需求。
进一步地,通过提拉法将所述混合溶液沉积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得到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
步骤S121:将所述柔性基板浸入所述混合溶液中;
步骤S122:缓慢提起所述柔性基板,以使所述混合溶液附着于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纳米银线可以均匀分布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提起所述柔性基板的速度以能使所述混合溶液附着于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即可,本申请对于提起所述柔性基板的速度并不限定。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提拉法制备所述第一导电层,进而制备所述阳极层,能够提高阳极层的透光率,阳极层的透光率可达到90%以上。
步骤S2: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制备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所述阳极层,以制备得到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制备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
步骤S21:将所述第一导电层加热固化;
步骤S22: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沉积所述第二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氧化铟锡。
具体的,可以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溅镀沉积所述第二导电层,从而形成所述柔性阳极。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沉积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热化学气相沉积聚合(Thermal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olymerization,TCVDP)、催化剂增强化学气相沉积(Catalyst Enhanced CVD,CECVD)、循环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Deposition,ALD)、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Plasma Enhanced ALD,PEALD)等。其中,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可包括PECVD和CECVD等沉积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沉积方法。可以理解,本申请对于沉积方法并不限定。
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可以为采用氧化铟锡(即,ITO)材料的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厚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厚度,即所述第二导电层可以为超薄的ITO导电层。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厚度可以设置为5-10nm(纳米)。
由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形成并联结构,而第二导电层的电阻率比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电阻率更低,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阳极走线电阻,进而降低能量损耗。同时,相比银(Ag)这种金属,ITO具有更高的功函数,ITO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上方更利于空穴的注入,可以保证OLED器件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并且超薄ITO膜层相比传统较厚的ITO膜层具有更好的可挠性。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柔性基板1的一侧可设置有阳极层2。阳极层2可包括第一导电层21以及第二导电层22。柔性基板1、第一导电层21以及第二导电层22可依次层叠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采用多个导电层来形成所述阳极层。即,所述阳极层包括多个导电层,所述多个导电层依次层叠设置。其中,所述多个导电层中至少两个导电层采用的导电材料不同。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多个导电层中也可以设置采用相同导电材料的多个导电层。所述多个导电层中采用不同导电材料的导电层可以交叠设置。例如,所述阳极层可以设置为A、B、A、B、A的五层叠层结构,A导电层和B导电层采用的导电材料不同。可以理解,基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作出多种变形,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根据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以及阳极层,所述阳极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其中,所述阳极层包括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所述柔性基板、第一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依次层叠设置。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相连接。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将柔性显示面板中的阳极层设置为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依次层叠,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阳极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ITO阳极,提高了阳极的可挠性和导电性,同时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够改善柔性OLED显示器的可靠性,降低功耗。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柔性显示面板中的阳极层设置为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组成的叠层结构,能够有效降低阳极走线的电阻,提高阳极的导电性,进而降低柔性显示面板的能耗,同时提高阳极的可挠性,增强柔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适用于OLED等多个领域。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柔性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以及阳极层,所述阳极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所述阳极层包括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制备所述第一导电层;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制备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所述阳极层,以制备得到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制备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
制备混合溶液,其中,所述混合溶液包括溶剂以及物理复合材料;
通过提拉法将所述混合溶液沉积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得到所述第一导电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乙二醇,所述碳系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制备混合溶液,包括:
制备纳米银线、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
将所述纳米银线、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进行混合,得到所述物理复合材料;
将所述物理复合材料溶于所述溶剂中,得到所述混合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线的质量、化学复合材料的质量以及碳系导电材料的质量比值分别为1:0.5:A,其中,A位于0.1-0.1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纳米银线、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包括:
制备至少一种导电聚合物以及至少一种绝缘体,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导电聚合物包括聚(3,4-乙烯二氧噻吩),所述至少一种绝缘体包括聚苯乙烯磺酸钠;
将所述至少一种导电聚合物以及至少一种绝缘体进行复合,得到所述化学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纳米银线、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还包括:
将所述纳米银线设置为一维线状,其中,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度位于20um-40u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纳米银线、化学复合材料以及碳系导电材料,还包括:
将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度与该纳米银线的直径的比值预先设置在300-40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提拉法将所述混合溶液沉积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得到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
将所述柔性基板浸入所述混合溶液中;
缓慢提起所述柔性基板,以使所述混合溶液附着于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制备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
将所述第一导电层加热固化;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沉积所述第二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氧化铟锡。
10.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以及阳极层,所述阳极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其中,所述阳极层包括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所述柔性基板、第一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依次层叠设置。
CN202210026069.6A 2022-01-11 2022-01-11 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柔性显示面板 Pending CN1144208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6069.6A CN114420866A (zh) 2022-01-11 2022-01-11 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柔性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6069.6A CN114420866A (zh) 2022-01-11 2022-01-11 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柔性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0866A true CN114420866A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71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6069.6A Pending CN114420866A (zh) 2022-01-11 2022-01-11 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柔性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20866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41021A (ja) * 1984-05-16 1985-11-29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204792923U (zh) * 2015-07-31 2015-11-18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及其柔性pled结构
CN105304829A (zh) * 2015-11-18 2016-02-03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发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4013A (zh) * 2017-12-15 2018-06-08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80308914A1 (en) * 2017-04-24 2018-10-2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90019975A1 (en) * 2017-07-11 2019-01-17 Lg Display Co., Ltd. Lighting apparatus us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10429202A (zh) * 2019-07-18 2019-11-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oled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10752309A (zh) * 2019-10-10 2020-02-04 恩利克(浙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柔性的透明阳极及其制作方法
CN111446378A (zh) * 2019-01-17 2020-07-2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透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41021A (ja) * 1984-05-16 1985-11-29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204792923U (zh) * 2015-07-31 2015-11-18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及其柔性pled结构
CN105304829A (zh) * 2015-11-18 2016-02-03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发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US20180308914A1 (en) * 2017-04-24 2018-10-2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90019975A1 (en) * 2017-07-11 2019-01-17 Lg Display Co., Ltd. Lighting apparatus us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8134013A (zh) * 2017-12-15 2018-06-08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46378A (zh) * 2019-01-17 2020-07-2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透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CN110429202A (zh) * 2019-07-18 2019-11-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oled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10752309A (zh) * 2019-10-10 2020-02-04 恩利克(浙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柔性的透明阳极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44022B2 (ja) 封止光電子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000817B (zh) 一种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
US9017807B2 (e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substrate with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using the same
JP6285183B2 (ja) 電流拡散バスを備えた大面積発光電気パッケージ
TWI394304B (zh) 具二維串接互連之有機電子裝置
EP2557899A1 (en) Transparent electrode and organic electronic element using same
TW200522786A (en) Flexible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US9490454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high efficiency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a transparent composite electrode comprising a film of conductive nanowires, carbon nanoparticles, light scattering nanoparticles, and a polymer support
JP2006012821A (ja) 有機電子デバイス用の金属化合物−金属多層電極
US20140077201A1 (e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US20050162071A1 (en) Electrode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3000814B (zh) 顶发光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140299863A1 (en) Touch-responsive display assembly
CN105070845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2315390A (zh) 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06310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US20160359130A1 (en) Organic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rganic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US20160365528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Huh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conducting polymer anodes on plastic substrates
CN114420866A (zh) 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柔性显示面板
Jang et al. Accelerated lifetime test based on general electrical principles for light-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
JP2012514298A (ja) 電気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244487B (zh) 电致发光片及其电致发光显示器和生产工艺
CN203085650U (zh) 顶发光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CN111129329A (zh) 发光电化学池及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