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03C - 磁带卷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带卷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03C
CN1144203C CNB97126306XA CN97126306A CN1144203C CN 1144203 C CN1144203 C CN 1144203C CN B97126306X A CNB97126306X A CN B97126306XA CN 97126306 A CN97126306 A CN 97126306A CN 1144203 C CN1144203 C CN 114420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pping plane
driving side
actuator
torque
slav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71263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8960A (zh
Inventor
S原功
篠原功
山田嘉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8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89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20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0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11B15/46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indicating speed
    • G11B15/50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indicating speed by mechanical linkage, e.g. clutch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11B15/26Driving record carriers by members acting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reon
    • G11B15/28Driving record carriers by members acting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reon through rollers driving by frictional contact with the record carrier, e.g. capstan; Multiple arrangements of capstans or drums coupled to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the drive; Multiple capstan systems alternately engageable with record carrier to provide reversa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11B15/43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mechanical tension of record carrier, e.g. tape tens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11B15/44Speed-changing arrangements; Reversing arrangements; Drive transfer means therefor
    • G11B15/444Speed-changing arrangements; Reversing arrangements; Drive transfer means therefor rever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Advancing Webs (AREA)
  • Winding Of Webs (AREA)
  • 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卷紧通过一驱动轮和紧带轮环绕一卷盘以恒定速度进给的磁带的磁带卷紧装置,它设置有一滑行机构,该机构具有由电动机驱动旋转的一驱动滑行齿轮(1)和在该驱动滑行齿轮上滑行时与它摩擦结合并由它驱动旋转的一从动滑行齿轮(2),由此驱动卷盘旋转。这种滑行机构的结构使之可通过周期性变化滑动转矩来减小平均滑行转矩,从而毫无麻烦地卷紧具有较大旋转负荷的磁带盒。

Description

磁带卷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磁带录音机、录象走带机构及类似机构的磁带卷紧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磁带例如磁带录音机和录象走带机构的信息录放装置通常具有磁带卷紧装置,该磁带卷紧装置是通过围绕设在其内的一卷盘一个驱动轮和一个紧带轮卷紧以恒定速度供给的磁带,然而,传统的磁带卷紧装置的结构是在所有时间都产生恒定转矩以驱动卷盘旋转。
下面将说明已有技术的磁带卷紧装置的具体结构。
图22和图23分别是表示已有技术的磁带卷紧装置结构的直立剖视图和平面视图。
在图22和图23中,标号1表示一个由一电动机6(见图10)驱动的驱动滑行齿轮。标号2表示一个布置成相对于该驱动滑行齿轮1自由转动的从动滑行齿轮。标号3表示用织物材料制成环(盘)形的并布置在驱动滑行齿轮1和从动滑行齿轮2之间的一个滑行件。标号4表示一个制成截锥体形状的压缩弹簧,其一端4a支承在被压入从动滑行齿轮2的一个弹簧支承件5上,而另一端4b压靠在该驱动滑行齿轮1上。该压缩弹簧4的压紧力使滑行件3的两侧面分别被压在驱动滑行齿轮1的滑行表面1a和从动滑行齿轮2的滑行表面2a上。
这样,当电动机6(见图10)驱动该驱动滑行齿轮1旋转时,驱动滑行齿轮1的滑行表面1a或者从动滑行齿轮2的滑行表面2a便相对于该滑行件3滑行,从而使驱动滑行齿轮1将一恒定的转矩(下文称滑行转矩)传递给从动滑行齿轮2并使从动滑行齿轮2以与驱动滑行齿轮1的相同转向旋转。而从动滑行齿轮2借助滑行转矩驱动第一卷盘15或者第二卷盘18旋转,从而使安放在磁带盒19内的磁带20卷紧在第一卷盘套21或者第二卷盘套22上(见图10)。
已有技术的磁带卷紧装置的旋转驱动系统的结构和运行与图10至图15所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情形基本相同。
近年来出现的由电池供给电力的最新的信息录放装置,即例如磁带录音机(尤其是便携式磁带录音机)以及类似装置要求电池工作较长时期,这就必需尽可能减小电动机的负荷。进而就要求磁带卷紧装置保持尽可能小的由滑行转矩施加在电动机上的负荷。然而,当由滑行转矩产生的卷盘卷绕转矩小于磁带盒卷盘套的旋转负荷时,就会使卷紧磁带变得不可能,从而导致这样一个问题,即磁带因缠绕在一个驱动轮或者一个紧带轮上而卡住。这样,在其滑行转矩始终保持恒定的已有技术的磁带卷紧装置中,滑行转矩必须调整到这样一个水平,即由滑行转矩产生的卷盘卷绕转矩大于从商业流通可获得的任何型式磁带盒的卷盘套的旋转负荷。
然而实际上,几乎没有这样的磁带盒:它具有与可卷紧磁带的负荷同样大的卷盘套旋转负荷,而调整滑行转矩适应任何型式的磁带盒会使磁带要以远比通常磁带盒的滑行转矩大的滑行转矩卷紧,回为要考虑到可得到的大部分磁带盒的情况,从而导致电动机动力即电池供给电力的浪费。
发明内容
作出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已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磁带卷紧装置:它可用较小的滑行转矩卷紧具有减小旋转转矩的通常磁带盒的磁带,而且还可毫无困难地卷紧具有特别大的卷盘套旋转转矩的磁带盒磁带。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构思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用于卷紧磁带的磁带卷紧装置,所述磁带是通过围绕一卷盘的一个驱动轮和一个紧带轮以恒定的速度供给,该装置包括:一个滑行机构,它具有一个由电动机驱动旋转的驱动件;一个从动件,它由在驱动件上滑动时与驱动件的摩擦结合而通过驱动件传递的转矩驱动旋转并驱动卷盘旋转;以及一个与驱动件和从动件摩擦结合以周期性地改变转矩的转矩调节器,它包括:一由夹住该滑动件时相互面对的驱动件表面和从动件表面组成的第一滑行部分,其中驱动件和从动件是通过具有恒定转矩的摩擦结合相互贴合,由此将恒定的转矩从驱动件传递给从动件;一第二滑行部分,其中驱动件和从动件是以摩擦结合方式相互间断性地贴合,由此将转矩间断性地从驱动件传递给从动件,而该恒定转矩和间断性转矩相结合使从驱动件传递给从动件的转矩周期性地变化。
在这种磁带卷紧装置中,当周期性改变的滑行转矩的最低水平被调整到这样一个值,使之刚好可卷紧具有减小的卷盘套旋转负荷的通常磁带盒磁带,以及当它的最高水平被调整到这样一个值,使之刚好可卷紧具有特别高的卷盘套旋转负荷的磁带盒磁带时,可实际减小用于产生滑行转矩的电动机负荷并可毫无困难地卷紧具有特别高的卷盘套旋转负荷的磁带盒磁带。即在已有技术的磁带卷紧装置中,由于滑行转矩始终被调整到最大值,用于产生滑行转矩的电动机负荷就显得较大。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磁带卷紧装置中,由于平均滑行转矩实际小于该最大值,就可实际减小用于产生滑行转矩的电动机负荷。
同样在此例中,由于滑行转矩的最小值被调整到刚好可卷紧通常磁带盒磁带的这样一个值,当然可毫无困难地卷紧通常磁带盒的磁带。另一方面,由于滑行转矩的最大值被调整到刚好可卷紧具有特别高的卷盘套旋转转矩的磁带盒的这样一个值,即使当由于滑行转矩不够大而一时不能正常地卷紧这样一种磁带盒的磁带时,在其后当滑行转矩到达其最大值时仍可以正常地卷紧该磁带。当由于滑行转矩不足而旋转负荷过大而使卷盘套停止时,该驱动件和从动件的相对旋转速度便增大和滑行转矩变化的周期就变得非常短,因而在此后的非常短的时间中滑行转矩达到最大值。这样,大的滑行转矩使卷盘套可靠地被驱动旋转,而不会有磁带被缠绕在驱动轮或者紧带轮上并卡住的麻烦。
在这种磁带卷紧装置中,倘若第一滑行部分的摩擦结合的程度被调整到刚好可通过第一滑行部分的传递转矩卷紧通常磁带盒的磁带的这样一个值,以及第二滑行部分的摩擦结合的程度被调整到刚好可借助第二滑行部分的传递转矩和第一滑行部分的传递转矩两者卷紧具有特别大的卷盘套旋转负荷的一种磁带盒的磁带,则可大大地减小用于产生滑行转矩的电动机负荷并且可毫无困难地卷紧具有特别高的卷盘套旋转负荷的磁带盒磁带。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这种磁带卷紧装置中,所述第一滑行部分最好包括:在该驱动件上形成的一环形驱动侧第一滑动面和在该从动件上形成并当在所述驱动侧第一滑动面上滑动时以恒定的摩擦结合与驱动侧第一滑动面贴合的一环形从动侧第一滑动面,以及第二滑动部分最好包括:以接触驱动侧第一滑动面的周边一部分的方式在驱动件上形成的一驱动侧第二滑动面,以及以接触从动侧第一滑动面周边的一部分的方式在驱动件上形成并且当驱动件和从动件旋转时间断性地与驱动侧第二滑动面摩擦贴合的一从动侧第二滑动面;驱动侧第一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一滑动面在夹住滑动件时相互面对;驱动侧第二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在夹住滑动件时相互面对。
采用这种结构,恒定的滑行转矩始终由该驱动侧第一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一滑动面产生,而间断性的滑行转矩由驱动侧第二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产生,从而通过这两种滑行转矩的配合就可获得周期性变化的滑行转矩。这样,采用一种非常简单的结构就可大大减小用于产生滑行转矩的电动机负荷,并且可毫无困难地卷紧具有特别大的卷盘套旋转负荷的磁带盒磁带。
在此例中,更为理想的是该驱动侧第二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是以在径向上向外侧变窄(减小)的这样一种结构形成。当以这种方式形成时,在驱动侧第二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周期性地开始摩擦结合或者在摩擦结合脱开时就不会发生摩擦结合程度的突然变化,因而不会发生滑行转矩的突然变化和防止产生如失真(如负荷变化)这样的麻烦。
在这种磁带卷紧装置中,更为理想的是驱动侧第一滑动面是一个平表面,该从动侧第一滑动面具有在其上绕该从动件的旋转中心同心地交替形成的突出和凹进的圆形轨道,驱动侧第二滑动面具有在其上绕该驱动件的旋转中心同心地交替形成的突出和凹进的圆形轨道,以及从动侧第二滑动面具有在其上绕该从动件的旋转中心同心地交替形成的突出和凹进的圆形轨道,从而该突出和凹进的轨道分别与驱动侧第二滑动面的凹进和突出的轨道相结合,而一个盘形(圆环形)滑行件以使一侧上的表面与在驱动侧上的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接触以及在另一侧上的表面与在从动侧上的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相接触。
当以这样的方式形成时,使调整或者控制驱动件的滑动面和从动件的滑动面之间的摩擦结合程度,即两个滑动部分的转矩传递特性变得较为容易。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磁带卷紧装置中,同样较理想的是该第一滑动部分包括:一个在驱动件上形成的环形驱动侧第一滑动面和在从动件上形成并在驱动侧第一滑动面上滑动时以恒定的摩擦结合与驱动侧第一滑动面贴合的一个环形从动侧第一滑动面,而第二滑动部分包括:一个具有一双曲线的凸轮表面并在驱动件上形成以包围驱动侧第一滑动面周边的侧壁,以及一个接触部分,它附设在驱动侧第一滑动面周边上并弹性地贴压在侧壁上,由此当驱动件和从动件旋转而与侧壁进入接触时使它与侧壁摩擦结合;驱动侧第一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一滑动面在夹住滑动件时相互面对。
采用这种结构,恒定的滑行转矩始终由该驱动侧第一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一滑动面产生,而间断性的滑行转矩由从动件的接触部分和驱动件的凸轮表面产生,从而通过这两种滑行转矩的配合就可获得周期性变化的滑行转矩。这样,采用一种非常简单的结构就可大大减小用于产生滑行转矩的电动机负荷,并且可毫无困难地卷紧具有特别大的卷盘套旋转负荷的磁带盒磁带。
在这种磁带卷紧装置中,更为理想的是驱动侧第一滑动面是一个平表面,而从动侧第一滑动面具有在其上绕该从动件的旋转中心同心地交替形成的突出和凹进的圆形轨道,驱动侧第二滑动面具有在其上绕该驱动件的旋转中心同心地交替形成的突出和凹进的圆形轨道,以及一个盘形滑行件以这样一种方式设置在驱动件和从动件之间:使一侧上的表面与在驱动侧上的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接触以及在另一侧上的表面与在从动侧上的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相接触。
当以这样的方式形成时,使调整或者控制驱动侧第一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一滑动面之间的摩擦结合程度,即第一滑动部分的转矩传递特性变得较为容易。
下面将通过较佳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予以具体说明,从这些说明中可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上述这些和其它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在这些附图中相同零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其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磁带卷紧装置的滑行机构处在驱动侧第一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一滑动面未相互重叠状态时的直立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滑行机构的一个关键部分的平面视图;
图3是图1的滑行机构的一部分的经放大的直立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滑行机构处在驱动侧第二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完全相互重叠时的直立剖视图;
图5是图4中所示滑行机构的一个关键部分的平面视图;
图6是图4的滑行机构的一部分的经放大的直立剖视图;
图7是图1中所示滑行机构处在驱动侧第二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开始相互重叠时的平面视图;
图8是图1中所示滑行机构处在驱动侧第二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完全相互重叠时的平面视图;
图9是图1所示滑行机构处于分解状态时的斜视图;
图10是采用图1所示磁带卷紧装置、处于空载状态时的磁带录音机的平面示意图;
图11图10所示、处于卷紧磁带开始时正向放音状态的磁带录音机的平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处于卷紧磁带结束时正向放音状态的磁带录音机的平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0所示、处于卷紧磁带开始时反向放音状态的磁带录音机的平面示意图;
图14是图10所示、处于第一快进运行状态时的磁带录音机的平面示意图;
图15是图10所示磁带录音机处于第二快速进给运行状态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16是表示处于常态时滑行转矩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曲线图;
图17是当卷盘停止时滑行转矩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曲线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磁带卷紧装置的滑行机构关键部分处于接触部分与凸轮表面不相互接触状态时的平面视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滑行机构关键部分处于接触部分与凸轮表面开始相互接触状态时的平面视图;
图20是图18所示的滑行机构关键部分处于接触部分与凸轮表面相互接触状态时的平面视图;
图21是图18所示的滑行机构关键部分处于接触部分与凸轮表面端部相互接触状态时的平面视图;
图22已有技术的磁带卷紧装置的滑行机构的直立剖视图;
图23是图22所示滑行机构关键部分的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虽然下面实施例的说明是用一个磁带录音机的磁带卷紧装置作为具体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磁带录音机的磁带卷紧装置,而是可广泛应用于将磁带用作记录媒质的各种各样信息录放装置(例如,录象走带机构)的磁带卷紧装置。
实施例1
下面将参照图1至17说明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于磁带录音机的磁带卷紧装置的滑行机构处于其驱动侧第二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未相互摩擦结合状态时的直立剖视图。图2是在图1状态时的滑行机构的关键部分的平面视图,而图3是在图1状态时的滑行机构一部分(一半)的放大视图。
图4表示处于驱动侧第二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借助于滑行件相互摩擦结合状态时的滑行机构。图5是处于图4状态时滑行机构的关键部分的平面视图,而图6是处于图4状态时滑行机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7和图8是当驱动侧第二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的位置关系在图1所示状态、图4所示状态之间变换时该滑行机构关键部分的平面视图。
图9是滑行机构分拆开时的斜视图。
在图1至图9中,标号1表示一个驱动滑行齿轮,它基本呈圆盘形,一齿轮是在其周边上整体形成。标号2表示一个从动滑行齿轮,它基本呈圆盘形,并布置成可相对于驱动滑行齿轮1自由旋转。近从动滑行齿轮2中央的圆柱体部分具有一个在其上整体形成的齿轮2d。标号3表示由织物材料(例如无纺织物)以圆盘形或者环形制成的滑行件。并且该滑行件3布置在驱动滑行齿轮1和从动滑行齿轮2之间。标号4表示制成截圆锥形的压缩弹簧,其一端4a由被压入从动滑行齿轮1的一个弹簧支承件5所承受,而另一端4b被压靠在驱动滑行齿轮1上。压缩弹簧4的压紧力使滑行件3夹设在驱动滑行齿轮1的滑动面1b、1c和由此被压紧的驱动滑行齿轮2的滑动面2b、2c之间。
驱动滑行齿轮1的滑动面是由在相应于滑行件3内周的位置上环绕驱动滑行齿轮1的旋转中心形成环形的驱动侧第一滑动面1b,和一对毗连该驱动侧第一滑动面1b的圆周并在相对于旋转中心的两个互成中心对称的位置上形成的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组成。驱动侧第一滑动面1b是制成平表面。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是以在驱动滑行齿轮1的径向上朝着外侧逐渐变窄(减小)这样一种结构形成。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具有多个环绕驱动滑行齿轮1的旋转中心同心形成的交替的脊(突出的轨道)和糟(凹入的轨道)。即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具有呈波浪形的横截面,具有在平面视图上环绕旋转中心同心布置的脊和槽。在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上的脊形使其朝着滑行件3高出驱动侧第一滑动面1b,如可从图6中看到那样。
驱动侧滑行齿轮2的滑动面包括:在相应于滑行件3内周部分的位置上环绕从动滑行齿轮2的旋转中心成环形地构成的从动侧第一滑动面2b,以及毗连该从动侧第一滑动面2b的周边并在相对于旋转中心互成中心对称的两个位置上形成的一对从动侧第二滑动面2c。从动侧第二滑动面2c在从动滑行齿轮2的径向上朝着外侧逐渐变窄(减小)。而从动侧第一滑动面2b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2c各具有多个环绕从动侧滑行齿轮2的旋转中心同心地形成的交替的脊(突出的轨道)和槽(凹入的轨道)。即从动侧第一滑动面2b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2c具有呈波浪形的横截面,并且具有在平面视图上环绕旋转中心同心布置的脊和槽。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2c布置成这样一种位置关系: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的脊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2c的槽相互结合,而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的槽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2c的脊相互结合。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从动滑行齿轮2的滑动面2b,2c都进入与滑行件3啮合,滑动就发生在该滑行件3和驱动滑行齿轮1的两个滑动面1b,1c之间。
在这种结构中,驱动侧第一滑动面1b和从动侧第一滑动面2b始终压紧夹设在它们之间的滑行件3,从而产生一个恒定的滑行转矩(下文称为“稳定滑行转矩”)。另一方面,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2c在每次驱动滑行齿轮1相对于驱动滑行齿轮2旋转半转就相互重叠,而在重叠期内使滑行件3置于它们之间,由此产生间断性转矩。由此,当驱动滑行齿轮1在箭头X1的方向相对于从动滑行齿轮2旋转(见图2、图5、图7和图8)时,所述的稳定滑行转矩和间断性滑行转矩的协同作用便产生周期变化的滑行转矩。即从动滑行齿轮2以低于驱动滑行齿轮1的旋转速度在箭头XI的方向上旋转,而贴合驱动滑行齿轮的滑行伴随有滑行转矩。
如上所述,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是以这样一种结构构成:其脊在滑行件3的方向上略高于驱动侧第一滑动面1b,而在从动侧第二滑动面1c上的圆形脊与在从动侧第二滑动面2c上的圆形槽结合,因而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与滑行件3进入啮合,由此可靠地产生一个转矩。
下面将参照图10至图15说明磁带卷紧装置的滑行机构或者驱动机构。下面的说明假定:该磁带录音机在图10中处于空载状态,在图11中处在正向放音的开始(卷紧的开始),在图12中处在正向放音的结束(卷紧的结束),在图13中处于反向放音的开始(卷紧的开始),在图14中处于第一快速进给状态,以及在图15中处于第二快速进给状态。
如图10至图15所示,依次通过一第一驱动带7、一第二飞轮8、一中间带轮齿轮9、一中间齿轮10和一中间齿轮10的小齿轮10a将电动机6的转动传递给驱动滑行齿轮1,而当磁带运行放音或者进行类似功能时该驱动滑行齿轮1便恒速地旋转。
在正向放音过程中,依次通过一与从动滑行齿轮2整体形成的齿轮2d、工作齿轮11、一中间齿轮12、一第一卷盘中间齿轮13和一第一卷盘齿轮14将伴随滑行转矩的从动滑行齿轮2的转动传递给一第一卷盘15,如图11和图12所示。
在反向放音过程中,通过齿轮2d、工作齿轮11、一第二卷盘中间齿轮16和一第二卷盘齿轮17将从动滑行齿轮2的旋转传递给第二卷盘18,如图13所示。
这样,在正向或者反向的放音过程中,安放在磁带盒中的磁带20就分别以方向A或者方向B进给并分别被第一卷盘套21或者第二卷盘套22卷紧。
在图10至图15中,标号23表示由一个可自由旋转的轴承(未图示)支承的第一飞轮,而一第一驱动轮24安装在该第一飞轮23的中心上与第一飞轮23成一体而与之一起转动。借助于第二带25中间带轮齿轮9驱动该第一飞轮23旋转。
标号26表示安装在第二飞轮8中心上的一第二驱动轮,它由一轴承(未图示)支承以能自由转动,由此与该第二飞轮成一体而随之转动。第二飞轮8具有一个在其圆周上整体形成、与中间带轮齿轮9啮合的齿轮8a,从而第二飞轮8驱动该中间带轮齿轮9旋转。
标号27和28分别表示一第一紧带轮和一第二紧带轮。在正向放音过程中,第一紧带轮27压抵第一驱动轮24,以及第二紧带轮28脱开第二驱动轮26,同时,磁带20以箭头A的方向进给。在反向放音过程中,第二紧带轮28压抵第二驱动轮26,以及第一紧带轮27脱开第一驱动轮24,同时磁带20在箭头B的方向上进给。
标号29和30分别表示一第一快速进给齿轮和一第二快速进给齿轮,第一快速进给齿轮29可与驱动滑行齿轮1啮合,而第二快速进给齿轮30可与第一卷盘中间齿轮13或者第二卷盘中间齿轮16啮合。该第一快速进给齿轮29和第二快速进给齿轮30相互同心地连接成一体而一起旋转,而一快速进给杆31设置在它们之间。
标号32表示一控制秆,它可绕轴33自由转动,并具有在其与快速进给杆31所形成的弧形第一槽31a结合的一端轴部分32a。在快速进给杆31上所形成的一弧形第二槽31b与一轴34结合,从而快速进给杆31可作摆动。
控制秆32由一凸轮(未图示)和其它在空载状态过程中使第一快速进给齿轮29和驱动滑行齿轮1进入相互啮合而在放音过程中使这些齿轮脱开的构件进行控制,由于这样一个机构为大家所熟悉因而在此省略了其详细的说明。
标号35表示一工作杆,它可环绕轴36自由摆动并通过安装在其末端的轴35a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工作齿轮11。一凸轮(未图示)控制该工作杆35顺时针摆动,以便在正向放音过程中使工作齿轮11和中间齿轮12进入啮合(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反向放音过程中使工作齿轮11和第二卷盘工作齿轮16进入啮合(如图13所示),以及在空载期中使工作齿轮11与中间齿轮12和第二卷盘中间齿轮16脱开。
由于这样一个机构为大家所熟悉,因而在此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标号37表示一磁头,它在放音过程中深入磁带盒19中,而在空载期间和快速进给状态时略微进入磁带盒。
下面将说明用于制成这种结构的磁带录音机的磁带卷紧装置的工作情况。
首先,将说明正向放音的工作情况。当通过一凸轮(未图示)使该磁带录音机从图10所示的空载状态转换到正向放音方式时,第一紧带轮27便压抵第一驱动轮24,而使磁带20处于它们之间。另一方面,使第二紧带轮28脱开第二驱动轮26,使磁带20松弛。同时,使工作杆35顺时针摆动,从而工作齿轮11与中间齿轮12啮合。当电动机6顺时针旋转时,该第一驱动轮24逆时针旋转以及第一紧带轮27顺时针旋转,由此使磁带20处于它们之间而以恒定速度在箭头A的方向上行进。第一卷盘套21逆时针旋转。因此,以恒定速度进给的磁带20被第一卷盘套21卷紧,该磁带录音机进入正向放音的状态。
在正向放音的状态时,第一快速进给齿轮29脱开驱动滑行齿轮1。
下面将说明反向放音的工作情况。当通过一凸轮(未图示)使磁带录音机从图10的空载状态或者图11或者图12的正向放音的状态转换到反向放音方式时,第二紧带轮28压抵第二驱动轮26(如图13所示),同时使磁带处于它们之间。在另一方面,第一紧带轮27脱开第一驱动轮24使磁带20松弛。同时,使工作杆35逆时针摆动,由此使齿轮11与第二中间齿轮16啮合。当电动机6顺时针旋转时,该第二驱动轮26顺时针旋转以及第二紧带轮28逆时针旋转,由此使处于它们之间的磁带20以恒定速度在箭头B的方向上讲给。第二卷盘套22顺时针旋转。因此,以恒定速度进给的磁带便被第二卷盘套22卷紧,而使磁带录音机进入反向放音的状态。
在反向放音的状态时,第一快速进给齿轮29脱开驱动滑行齿轮1。
下面将说明停止工作的情况。当磁带录音机通过一凸轮(未图示)从图11或者图12的正向放音状态或者图13的反向放音状态转换到空载方式时,第一紧带轮27或者第二紧带轮28脱开第一驱动轮24或者第二驱动轮26(如图10所示),并且工作齿轮11脱开中间齿轮12或者第二卷盘中间齿轮16。第一快速进给齿轮29进一步与驱动滑行齿轮1啮合,从而使磁带录音机进入图10所示的空载状态。
下面将说明快速进给的工作情况。当电动机6从图10所示的空载状态逆时针旋转时,第一快速进给齿轮29和第二快速进给齿轮30逆时针旋转。此时,由于第一快速进给齿轮29和第二快速进给齿轮30受到被施加的旋转负荷,使快速进给杆31顺时针摆动。其结果是,第二快速进给齿轮30与第一卷盘中间齿轮13啮合,因而第一卷盘15逆时针旋转,由此使磁带录音机进入第一快速进给的状态。
当电动机6从图10所示的空载状态顺时针旋转时,第一快速进给齿轮29和第二快速进给齿轮30顺时针旋转,如图15所示。同时,由于第一快速进给齿轮29和第二快速进给齿轮30受到被施加的旋转负荷,使快速进给杆31逆时针摆动。其结果是,第二快速进给齿轮30与第二卷盘中间齿轮16啮合,因而第二卷盘18顺时针旋转,由此使磁带录音机进入第二快速进给的状态。
根据实施例1,如上所述,在正向放音状态和反向放音状态时,驱动滑行齿轮1和从动滑行齿轮2便借助于滑行件3相互贴合滑动,这样,将驱动滑行齿轮1的旋转(转矩)传递给从动滑行齿轮2,从而产生滑动转矩。
因此,在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2c相互完全未重叠这样一种状态(如图2所示)时,驱动侧第一滑动面1b和从动侧第一滑动面2b产生一个恒定的滑动转矩。当装置从此状态逐渐变化到图7所示状态以及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2c开始重叠时,滑动转矩就逐渐增大并在图5所示状态达到最大值,此时,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2c完全相互重叠。此后,滑动转矩逐渐减小直到达到图8所示的状态。
图16表示滑动转矩随时间的这种变化的特性。在图16中,P1表示图2的状态,P2表示图7的状态,P3表示图5的状态以及P4表示图8的状态。如图16清楚所示,滑行转矩周期性地变化。在此例中,当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2c相互重叠时所产生的滑动转矩的最大值可被调整到与已有技术的磁带卷紧装置的滑动转矩值(恒定值)相同。因此,在本发明的磁带卷紧装置中,该平均滑动转矩实际上要比已有技术的磁带卷紧装置的滑动转矩小,从而与已有技术相比,可以大大地减小电动机6的功率消耗。即当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2c未相互重叠时,由于滑动转矩相应减小,电动机6的功率消耗与已有技术相比可减小。
由于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c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2c形成其面积在驱动滑行齿轮1或者从动滑行齿轮2的径向上朝着外侧逐渐减小的这样的结构,滑动转矩就不发生突然变化。因此,就使由于失真或者其它情况所引起的性能下降非常之小。另外,在卷紧开始当绕第一卷盘套21的磁带卷20较小(如图11所示)时,在从动滑行齿轮2和驱动滑行齿轮1之间的转速(滑速)差就较大。但当与驱动滑行齿轮1的转速相比,在从动滑行齿轮2和驱动滑行齿轮1之间的转速(滑速)差较小。此结果是,由于滑行转矩慢慢地变化,由此所产生的性能下降例如失真就不明显。
如果磁带录音机处在正向放音或者反向放音的状态以及第一卷盘15或者第二卷盘18由于作用在第一卷盘套21或者第二卷盘套22上的旋转负荷增大而停止了转动,在从动滑行齿轮2和驱动滑行齿轮1之间的滑动速度就变得等于驱动滑行齿轮1的转速,从而使驱动侧第二滑动面1b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2b相互重叠的期问较短。因此,达到最大值的停止转矩所花费的时间间隔就变得很短,即停止转矩很快地达到最大值。因此,该最大滑行转矩可靠地驱动第一卷盘15或者第二卷盘18旋转,由此毫无麻烦地实现磁带20环绕第一卷盘套21或者第二卷盘套22的卷紧运行。
图17表示滑行转矩随第一卷盘15或者第二卷盘18停止转动的时间变化的特性。
实施例2
下面将参照图18至图21说明实施例2。实施例2的磁带卷紧装置的基本结构与前述实施例1的磁带卷紧装置的基本结构类似,因而下面的说明将集中在与实施例1的不同上。
图18至图21是第二实施例的磁带卷紧装置的滑行机构的关键部分的平面视图。
如图18至图21所示,实施例2的磁带卷紧装置与实施例1的磁带卷紧装置的不同在于:驱动滑行齿轮1具有一个侧壁1d,它带有在其上形成的一对围绕驱动侧第一滑动面1b圆周的双曲线形的凸轮面1e,以及与侧壁1d结合的一对接触部分2e是设置在从动侧第一滑动面2b的圆周上。该接触部分2e制成弹性地作用在该侧壁1d上的弹簧结构,由此当进入接触侧壁1d的凸轮面1e时与侧壁1d进行摩擦结合。该两个凸轮面1e布置在相对于驱动滑行齿轮1的旋转中心成中心对称的位置上,以及两个接触部分2e布置在相对于从动滑行齿轮2的旋转中心成中心对称的位置上。
在图18至图21中,箭头X2表示驱动滑行齿轮1和从动滑行齿轮2的旋转方向,以及箭头Y表示凸轮面1e的中心部分,即在径向上离开驱动滑行齿轮1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为最短的部分。
在实施例2的磁带卷紧装置中,如果正向放音或者反向放音的运行类似于前述实施例1的磁带卷紧装置的情形进行并且接触部分2e与驱动滑行齿轮1的侧壁1d的非接触部分1f(非凸轮面)结合,如图18所示,则滑动转矩(恒定值)仅仅在滑行件3与驱动侧第一滑动面1b和从动侧第一滑动面2b之间产生。
当该装置从此状态逐渐变换到图19所示的状态并且该弹簧机构的接触部分2e接触到凸轮面1e时,滑动转矩由于接触压力而逐渐增大并在图20所示状态时达到最大值。然后滑动转矩就逐渐减小直到达到图21中所示位置。由于将凸轮面1e制成径向上离开旋转中心的距离逐渐变化的这样一种结构,滑动转矩就不会发生突变。因此,使由于失真或者其它原因造成的性能下降非常之小。
如果磁带录音机处于正向放音或者反向放音的状态以及第一卷盘15或者第二卷盘18由于作用在第一卷盘套21或者第二卷盘套22上的旋转负荷而停止转动,则在从动滑行齿轮2和驱动滑行齿轮1之间的滑动速度就变得等于驱动滑行齿轮1的转速,由此使凸轮面1e和接触部分2e相互接触的时间间隔较短。其结果是,达到最大值的停止转矩所花的时间间隔就变得很短,即停止转矩很快达到最大值。因此,该最大停止转矩可靠地驱动第一卷盘15或者第二卷盘18旋转,从而毫无麻烦地完成磁带20围绕第一卷盘套21或第二卷盘套22的卷紧运行。
在此例中,当凸轮面1e和接触部分2e相互接触时所产生的滑动转矩的最大值可调整到与已有技术的磁带卷紧装置的滑动转矩的值相同。因此,由于凸轮面1e和接触部分2e在未相互接触的情况下通过小的滑动转矩被驱动,与已有技术的磁带卷紧装置相比较相应就减小了电动机6的功率消耗。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说明是假定第二滑动部分包括一对相对于旋转中心成中心对称布置的部分,但这样一种布置仅仅是一个例子,当然本发明可应用于除了上述以外的各种各样的结构中。
虽然,已根据较佳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显然熟悉本技术的人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实际精神和不超出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作出种种的变型和修改。

Claims (5)

1.一种用于通过一驱动轮和一紧带轮绕一卷盘以一恒定速度进给来卷紧磁带的磁带卷紧装置,所述磁带卷紧装置包括:
一滑行机构,它具有由电动机驱动旋转的驱动件和由在驱动件上滑动时与驱动件的摩擦结合而通过驱动件传递的转矩驱动旋转并驱动卷盘旋转的一个从动件;以及
一个与驱动件和从动件摩擦结合以周期性地改变转矩的转矩调节器,它包括:一由当夹住该滑动件时相互面对的驱动件表面和从动件表面组成的第一滑行部分,包括有:一个在驱动件上形成的环形驱动侧第一滑动面和在从动件上形成并在驱动侧第一滑动面上滑动时以恒定的摩擦结合与驱动侧第一滑动面贴合的一个环形从动侧第一滑动面,由此将恒定的转矩从驱动件传递给从动件;一第二滑行部分,包括有:一驱动侧第二滑动面,以与驱动侧第一滑动面周边部分接触的方式在驱动件上形成,以及一从动侧第二滑动面,以与从动侧第一滑动面周边部分接触的方式在从动件上形成并在驱动件和从动件旋转时与从动侧第二滑动面进行间断性摩擦结合;驱动侧第一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一滑动面在夹住滑动件时相互面对;驱动侧第二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在夹住滑动件时相互面对;由此将间断性的转矩从驱动件传递给从动件,从而通过恒定转矩和间断性转矩相结合使从驱动件传递给从动件的转矩周期性地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带卷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侧第二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二滑动面是以在径向上朝着外侧变窄的这样结构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带卷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第一滑动面是一个平表面,所述从动侧第一滑动面具有在其上绕该从动件的旋转中心同心地交替形成的突出和凹进的圆形轨道;
所述驱动侧第二滑动面具有在其上绕该驱动件的旋转中心同心地交替形成的突出和凹进的圆形轨道,以及
所述从动侧第二滑动面具有在其上绕该驱动件的旋转中心同心地交替形成的突出和凹进的圆形轨道,使得该突出和凹进的圆形轨道分别与驱动侧第二滑动面上的凹进和突出轨道相结合,以及
一个盘形滑行件以这样一种方式设置在驱动件和从动件之间:使一侧上的表面与在驱动侧上的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接触以及在另一侧上的表面与在从动侧上的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带卷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侧第二滑动面是一个具有一双曲线的凸轮表面并在驱动件上形成以包围驱动侧第一滑动面周边的侧壁;以及所述从动侧第二滑动面是一个附设在驱动侧第一滑动面周边上并弹性地贴压在侧壁上的接触部分,由此当驱动件和从动件旋转而与侧壁进入接触时使它与侧壁摩擦结合;驱动侧第一滑动面和从动侧第一滑动面在夹住滑动件时相互面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带卷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第一滑动面是一个平表面,所述从动侧第一滑动面具有在其上绕该从动件的旋转中心同心地交替形成的突出和凹进的圆形轨道,而一个盘形滑行件以这样一种方式设置在驱动件和从动件之间:使一侧上的表面与在驱动侧上的第一滑动面接触以及在另一侧上的表面与在从动侧上的第一滑动面接触。
CNB97126306XA 1996-12-25 1997-12-25 磁带卷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420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5522/96 1996-12-25
JP34552296A JP3530695B2 (ja) 1996-12-25 1996-12-25 磁気テープ巻き取り装置
JP345522/1996 1996-1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8960A CN1188960A (zh) 1998-07-29
CN1144203C true CN1144203C (zh) 2004-03-31

Family

ID=18377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2630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4203C (zh) 1996-12-25 1997-12-25 磁带卷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050515A (zh)
JP (1) JP3530695B2 (zh)
KR (1) KR100265477B1 (zh)
CN (1) CN1144203C (zh)
ID (1) ID19247A (zh)
MY (1) MY120136A (zh)
TW (1) TW3598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8219B2 (en) * 2002-10-10 2006-05-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el clutch of a tape recorder
KR100794799B1 (ko) * 2003-12-01 2008-0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테이프 레코더의 릴 클러치장치
KR100797177B1 (ko) 2004-06-18 2008-0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기 기록/재생장치 및 이에 포함된 릴조립체 제동방법
CN104633059A (zh) * 2014-12-26 2015-05-20 苏州安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盘套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00008044B1 (ko) * 1987-11-30 1990-10-31 주식회사 금성사 자기기록 및 재생장치의 릴구동용 클러치장치
JP2738886B2 (ja) * 1991-05-29 1998-04-08 シンワ株式会社 テーププレーヤのテープ走行装置
KR970023119A (ko) * 1995-10-31 1997-05-30 배순훈 데크용 감기릴의 슬립구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8960A (zh) 1998-07-29
ID19247A (id) 1998-06-28
MY120136A (en) 2005-09-30
JP3530695B2 (ja) 2004-05-24
KR100265477B1 (ko) 2000-09-15
US6050515A (en) 2000-04-18
JPH10188408A (ja) 1998-07-21
TW359808B (en) 1999-06-01
KR19980064636A (ko) 1998-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40621A (zh) 研磨装置
CN1144203C (zh) 磁带卷紧装置
CN107284954A (zh) 一种全向轮传送带
CN108545545A (zh) 一种医用机器人的耐低温材料
CN110525288A (zh) 汽车座椅高度调节驱动器
CN1469367A (zh) 用于步进电机的动力传递装置和装有该装置的盘驱动器
JP2529790B2 (ja) ビデオテ―プレコ―ダ―のリ―ルトルク装置
CN1134599C (zh) 棘轮机构
CN1062369C (zh) 盒式磁带记录器
CN202180741U (zh) 正反转变速轮毂电机
CN20683143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照明灯转向器
CN1037299C (zh) 录音机的自动翻转装置
JP2555952Y2 (ja) ビデオカセットテープレコーダのテープ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CN2827487Y (zh) 一种变速传动机构及使用该变速传动机构的玩具汽车
CN1128886A (zh) 自动换向磁带录音机
JP2563427Y2 (ja) カセット式テープレコーダのテープ駆動装置
US7073554B1 (en) Integration device for compact disk
JPS6239495B2 (zh)
CN2495057Y (zh) 机电一体化转盘装置
JPS61150171A (ja) ピツクアツプ駆動装置
CN1136147A (zh) 连续自动变速的传动装置
DE59302782D1 (de) Rundfahrgeschäft mit einer steil aufrichtbaren Bodenstruktur
JP2811871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095129C (zh) 用以在供带方向改变时防止和纠正发生带松弛的设备和方法
JPS633120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