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18502A - 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18502A
CN114418502A CN202210074138.0A CN202210074138A CN114418502A CN 114418502 A CN114418502 A CN 114418502A CN 202210074138 A CN202210074138 A CN 202210074138A CN 114418502 A CN114418502 A CN 114418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ent
container
station
radio frequency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41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高
黄丹
袁东珍
谢泽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qi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itongtianxia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itongtianxia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itongtianxia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41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18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18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850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3Trac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涉及物流领域。该方法包括:若检测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处于物资集揽站,且,查询到厂发数据,则生成物资生产站至所述物资集揽站的开始运单;在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到达所述物资集揽站的集装箱堆场时,获取所述物资集揽站中的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所述开始运单中,保证多段运输过程中的物流信息追踪。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将物资运输至多个客户的接收场所,以供多个客户使用。
现有技术中,运输车辆从物资生产地获取物资,直接送到客户的接收场所内,该运输距离较远,并且,随着物资使用量的增大,客户的数量增多,运输车辆以及驾驶人员也随之增多,每个驾驶人员都从物资生产地获取物资并通过远距离运输送到对应的客户的接收场所,在该远距离运输的过程中,无法对物资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追踪。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物资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追踪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处于物资集揽站,且,查询到厂发数据,则生成物资生产站至所述物资集揽站的开始运单;其中,所述物资集揽站用以将物资转运至物资接收方关联的物资配送站中,所述厂发数据为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在所述物资生产站,装货完成时所生产的数据;
在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到达所述物资集揽站的集装箱堆场时,获取所述物资集揽站中的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为所述物资集揽站中的起吊设备执行的起吊作业触发的事件,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为所述物资集揽站中的射频标识识别器检测到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上的第一集装箱上设置的射频标签触发的事件;
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所述开始运单中。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所述开始运单中,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判断第一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卸箱动作,还是移箱动作;
根据所述第一吊秤事件判断所述第一集装箱为轻箱,还是重箱;
若所述第一起吊作业为卸箱动作,所述第一集装箱为重箱,则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和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为第一卸重箱事件;
响应所述第一卸重箱事件,查询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所述开始运单;
若查询到所述开始运单,则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所述开始运单中。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所述开始运单中,还包括:
若未查询到所述开始运单,则发出补单提示,以提示补充与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
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补充后的开始运单中。
可选地,若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在所述物资集揽站中出场验证通过,则判断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是否在所述物资集揽站进行物资盘点后直接转干线运输;
若直接转干线运输,则根据所述开始运单中的物资信息,生成从所述物资集揽站到所述物资配送站之间的中间运单。
可选地,若所述第一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所述第一集装箱为重箱,则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和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为第一装重箱事件;
根据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所述开始运单,获取物资信息;
根据所述物资信息,生成从所述物资集揽站到所述物资配送站之间的中间运单。
可选地,若检测到第二物资运输车辆处于所述物资配送站的集装箱堆场,则获取所述物资配送站中的第二吊秤事件以及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所述第二吊秤事件为所述物资配送站中的起吊设备执行的起吊作业触发的事件,所述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为所述物资配送站中的射频标识识别器检测到所述第二物资运输车辆上的第二集装箱上设置的射频标签触发的事件;
将所述第二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与所述第二集装箱关联,且从所述物资集揽站到所述物资配送站的中间运单中。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二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与所述第二集装箱关联,且从所述物资集揽站到所述物资配送站的中间运单中,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判断第二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卸箱动作,还是移箱动作;
根据所述第二吊秤事件判断所述第二集装箱为轻箱,还是重箱;
若所述起吊作业为卸箱动作,所述第二集装箱为重箱,则将所述第二吊秤事件和所述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为第二卸重箱事件;
响应所述第二卸重箱事件,查询所述第二集装箱关联的所述中间运单;
若查询到所述中间运单,则将所述第二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所述第二集装箱关联的所述中间运单中。
可选地,若所述第二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所述第二集装箱为重箱,则将所述第二吊秤事件和所述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为第二装重箱事件;
根据所述第二集装箱关联的所述中间运单,生成从所述物资配送站到所述物资接收方的结束运单;
根据获取到的卸车过磅数据,触发所述结束运单已完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处于物资集揽站,且,查询到厂发数据,则生成物资生产站至所述物资集揽站的开始运单;其中,所述物资集揽站用以将物资转运至物资接收方关联的物资配送站中,所述厂发数据为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在所述物资生产站,装货完成时所生产的数据;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到达所述物资集揽站的集装箱堆场时,获取所述物资集揽站中的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为所述物资集揽站中的起吊设备执行的起吊作业触发的事件,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为所述物资集揽站中的射频标识识别器检测到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上的第一集装箱上设置的射频标签触发的事件;
同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所述开始运单中。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
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若检测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处于物资集揽站,且,查询到厂发数据,则生成物资生产站至物资集揽站的开始运单,在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到达物资集揽站的集装箱堆场时,获取物资集揽站中的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将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中,该方法通过将第一物资运输车辆的物资信息以及运输信息同步至关联的开始运单中,使得用户可根据开始运单信息实时追踪并查询物资的物流情况,同时,物资配送站同样也可根据物资集揽站的物流追踪方法,将物资配送站中的物资信息以及运输信息同步至对应的运单中,保证整个多段运输过程中的物流信息追踪,并且,整个信息追踪系统全自动进行,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信息追踪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段运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至中间运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结束运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本申请中的物资若以煤炭为例,由于煤炭使用量较大,客户较多,且运输煤炭的司机数量庞大,本申请中将传统的煤炭运输方式:从司机在煤矿拉煤通过较远的运输,直接送到客户的使用场所,改为分段式场景,即将传统的一条线路分为多条线路,本申请以三段线路为例进行解释说明。
为了实现多段运输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实时追踪物资的物流信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多段运输系统。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段运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多段运输系统可包括:物资生产站11、物资集揽站12、物资配送站13、物资接收方14。
物资生产站11主要用于生产物资,物资集揽站12用于收集物资生产站11生产的物资并将收集的物资转运至物资配送站13,其中,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往返于物资生产站11和物资集揽站12,物资配送站13用于将物资集揽站12转运来的物资运送至物资接收方14,其中,第二物资运输车辆往返于物资集揽站12和物资配送站13,第三物资运输车辆将物资配送站13中的物资运送至物资接收方14,物资接收方14为接收物资的客户。
示例地,若物资为煤炭,则物资生产站11可为煤矿,物资运输车辆将采集的物资生产站11的煤矿以集装箱的形式进行存储并运输,转运至物资集揽站12中进行存储,其中,物资集揽站12与物资生产站11可处于较近的距离,如两公里,方便运输车辆每日的多次煤炭运输,该物资集揽站12与物资生产站11之间的路程,可称为上短倒路程,该上短倒路程中的物资运输信息记录为开始运单;物资配送站13中的物资也以集装箱的形式进行存储并运输,物资配送站13与物资接收方14可处于较近的距离,方便物资运输车辆通过较快的配送速度满足接收物资的客户的需求,该物资配送站13与物资接收方14之间的路程,可称为下短倒路程,该下短倒路程中的物资运输信息记录为结束运单;物资集揽站12与物资配送站13之间的路程,可称为干线路程,该干线路程的距离较远,用于将物资集揽站12中的以集装箱形式存储的物资运输至物资配送站13,该干线路程中的物资运输信息记录为中间运单。
上述多段运输系统的实现需要在多个硬件的配合下,对囤积或者运输过程中的集装箱进行追踪,该集装箱可称为“会说话的箱子”,进而掌握每个集装箱的实时情况。对物资集揽站和物资配送站进行硬件设备安装时,硬件设备主要包括:进场门禁、识别卡车的摄像头、设备识别器、对于集装箱装卸使用的吊车等,其次需对运输车辆的车挂和集装箱进行射频识别设备的安装以供射频识别器进行识别,其余的辅助设备包括:司机的打卡设备、车辆的定位设备等。实现流程可以为:车辆进入场站时,摄像头识别车牌,射频识别器扫描,并对相应的绑定关系进行数据记录,其次,通过吊车设备的识别,获得集装箱的当前状态,如是否装煤(轻重箱识别),该吊车设备操作的作业情况,如卸货或装货。通过多个方面获取数据,获得集装箱当前状态(是否为空重箱)、集装箱装货的吨数、集装箱装的煤种等数据。通过对每一个经过场站的集装箱进行数据分析,可以获得每一个集装箱的情况,当针对某一集装箱进行询问时,集装箱可以“告诉”很多内容。通过对集装箱号的匹配,车辆车牌的匹配,安装的射频识别设备的匹配,从而将其连接成一整条可以追溯各种信息的数据。
可选地,通过场站接口查询到车辆入场时或者正面吊作业事件产生时无开始运单时,查询厂发数据,若能查询到,根据配置生成端到端运单,其中,若只配置了物资集揽站或者物资配送站中的一个,则根据该配置可以生成两段的端对端运单,即开始运单和结束运单,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案中,开始运单装货完成后,识别到卸箱事件时,开始运单卸货完成,再识别到装箱事件时,结束运单装货完成,再识别到卸箱事件时,结束运单卸货完成;若配置了物资集揽站和物资配送站,则根据该配置可以生成三段的端对端运单,即开始运单、中间运单、结束运单,开始运单装货完成后,识别到卸箱事件时,开始运单卸货完成,再识别到装箱事件时,中间运单装货完成,再识别到卸箱事件时,中间运单卸货完成,再识别到装箱事件时,结束运单装货完成,再识别到卸箱事件时,结束单卸货完成。若查询不到,则根据事件信息生成端到端运单。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可在物资集揽站装空集装箱至物资运输车辆,进行出场验证后,抵达物资生产站,并进行空集装箱一次过磅,在空集装箱内装入物资,进行重集装箱二次过磅后,离开物资生产站,进入物资集揽站并进行入场验证,进行正面吊称重验证,卸重集装箱至物资集揽站;干线车辆进入物资集揽站,卸空集装箱,装重集装箱后进行出场验证,抵达物资配送站,进行入场验证后进行正面吊称重验证,卸重集装箱,装空集装箱后,拉空集装箱离开物资集揽站,整个干线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实现车挂箱的自动匹配;配送车辆进入物资配送站,进行正面吊称重验证,卸空集装箱,装重集装箱后进行出场验证,抵达物资接收方,进行重磅一次过磅,卸物资,空集装箱二次过磅后离开物资接收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多段运输系统,将物资生产站中的物资,通过物资集揽站与物资配送站运输至物资接收方,相较于将物资直接从物资生产站运输至物资接收方的驾驶人员的长途驾驶,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运输效率,同时,该多段运输系统将多段运输过程中的物资信息通过运单进行记录,可以实现多段运输下的物资信息的实时追踪。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安装的辅助设备较少,主要通过基础数据进行逻辑匹配,改造成本较低。
如下继续通过多个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过程进行示例解释说明。该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上述图1所示的一种多段运输系统。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若检测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处于物资集揽站,且,查询到厂发数据,则生成物资生产站至物资集揽站的开始运单。
物资集揽站用以将物资转运至物资接收方关联的物资配送站中,同时,物资集揽站用于接收物资生产站运输来的物资。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处于物资集揽站且可以查询到厂发数据时,表示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已采集物资生产站的物资并以集装箱的形式进行存储,以将采集的物资卸货至物资集揽站。其中,厂发数据为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在物资生产站,装货完成时所生产的数据,该厂发数据可包括:集装箱号、货物名称、货物重量、发货单位、物资生产站等信息。
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处于物资集揽站,且,查询到厂发数据,则生成物资生产站至物资集揽站的开始运单,其中,开始运单可包括:车牌号、司机姓名、装货时间等信息。
生成开始运单后物资集揽站进行自动抬杆入场,并记录出入信息。
S202,在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到达物资集揽站的集装箱堆场时,获取物资集揽站中的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
集装箱堆场是用于交接和保管集装箱的场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集装箱堆场主要用于:集装箱的收发、存储、保管、检查、维护等。
第一吊秤事件为物资集揽站中的起吊设备执行的起吊作业触发的事件,示例地,第一吊秤事件可以为称重事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起吊设备可以为正面吊,当然,还可以为其它起吊设备,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为了实时追踪物资的物流情况,在集装箱上均设置射频标签,存储该集装箱内的物资信息,物资集揽站中安装射频标识识别器,则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为物资集揽站中的射频标识识别器检测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上的第一集装箱上设置的射频标签触发的事件,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射频标识识别以无线射频的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即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对第一集装箱上设置的射频标签进行读写。
S203,将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中。
为了实时追踪物资的物流情况,将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在物资集揽站中的处理信息同步至第一物资运输车辆的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中,其中,第一集装箱上的射频标签中包括该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若检测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处于物资集揽站,且,查询到厂发数据,则生成物资生产站至物资集揽站的开始运单,在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到达物资集揽站的集装箱堆场时,获取物资集揽站中的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将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中,该方法通过将第一物资运输车辆的物资信息以及运输信息同步至关联的开始运单中,使得用户可根据开始运单信息实时追踪并查询物资的物流情况,同时,物资配送站同样也可根据物资集揽站的物流追踪方法,将物资配送站中的物资信息以及运输信息同步至对应的运单中,保证整个多段运输过程中的信息追踪,并且,整个信息追踪系统全自动进行,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信息追踪效率。
在上述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的实现方法。如下结合附图对该实施例进行具体解释说明。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上述方法S203中,将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中,包括:
S301,根据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判断第一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卸箱动作,还是移箱动作。
若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识别到起吊设备将集装箱装到物资运输车辆上,则判定第一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若第一射频标识识别到起吊设备将集装箱从物资运输车辆上卸下,则判定第一起吊作业为卸箱操作;若第一射频标识识别到起吊设备将集装箱从一个物资运输车辆卸货至另一个物资运输车辆,则判定第一起吊作业为卸箱操作。
S302,根据第一吊秤事件判断第一集装箱为轻箱,还是重箱。
第一吊秤事件可以为称重事件,若根据第一吊秤事件得到的第一集装箱的重量大于第一预设轻箱重量,且小于第二预设轻箱重量,则判定第一集装箱为轻箱,其中,第一预设轻箱重量小于第二预设轻箱重量;若第一集装箱的重量大于第一预设重箱重量,小于第二预设重箱重量,则判定第一集装箱为重箱,其中,第一预设重箱重量小于第二预设重箱重量。
S303,若第一起吊作业为卸箱动作,第一集装箱为重箱,则将第一吊秤事件和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为第一卸重箱事件。
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将采集的物资生产站的物资,转运至物资集揽站,此时,第一物资运输车辆的第一集装箱为重箱,第一起吊作业为卸箱动作,因此,第一卸重箱事件还可称为上短倒卸重箱事件。
可选地,若第一起吊作业为卸箱动作,第一集装箱为轻箱,则记录还空箱事件后进行出场验证。
可选地,若第一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第一集装箱为轻箱,则记录取空箱事件后进行出场验证。
S304,响应第一卸重箱事件,查询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
第一卸重箱事件发生后,物资的运输信息以及物流信息均发生改变,因此,需将更新的运输信息以及物流信息存储到关联的运单中。
通过查询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进而对开始订单中的信息进行更新。其中,可通过第一集装箱上的射频标签查询该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
S305,若查询到开始运单,则将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中。
若通过第一集装箱上的射频标签查询到该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则将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如卸货时间等信息,同步至开始运单中。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响应第一卸重箱事件,查询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若查询到开始运单,则将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中,以对开始运单进行实时更新,进而达到更新并追踪物资的实时信息。
在上述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的实现方法。如下结合附图对该实施例进行具体解释说明。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上述方法S203中,将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中,还包括:
S401,若未查询到开始运单,则发出补单提示,以提示补充与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
若通过第一集装箱上的射频标签未查询到该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则出场验证失败,可通过语音提示发出补单提示,以提示用户补充与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补单完成后,重新进行出场验证,出场验证通过后自动抬杆出场。
可以通过上报装货重量、上报磅单等信息进行补单。
S402,将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补充后的开始运单中。
用户补单成功后,根据补充的与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将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补充的开始运单中,以实现对于未记录的第一集装箱对应的物资进行物流记录与实时追踪。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发出补单提示,以提示补充与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以将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补充后的开始运单中,实现了对于未记录的物资进行该物资的物流记录与实时追踪。
在上述图3所示的一种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方法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如下结合附图对该实施例进行具体解释说明。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501,若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在物资集揽站中出场验证通过,则判断第一物资运输车辆是否在物资集揽站进行物资盘点后直接转干线运输。
将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之后,进行出场验证并判断第一物资运输车辆是否在物资集揽站进行物资盘点后直接转干线运输,其中,干线运输为从物资集揽站与物资配送站之间的物资运输。若不转干线运输,则出场验证通过。
S502,若直接转干线运输,则根据开始运单中的物资信息,生成从物资集揽站到物资配送站之间的中间运单。
若第一物资运输车辆直接转干线运输,则根据开始运单中的物资信息,自动生成需要转到的干线运输对应的中间运单,则验证通过,自动抬杆出场。
可选地,若第一物资运输车辆不转干线运输,则验证通过,自动抬杆出场。
在上述图3所示的一种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方法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如下结合附图对该实施例进行具体解释说明。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601,若第一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第一物资集装箱为重箱,则将第一吊秤事件和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为第一装重箱事件。
若第一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第一物资集装箱为重箱,则该物资运输车辆需将物资集揽站中的物资运输至物资配送站,因此,第一装重箱事件还可还可称为干线运输装重箱事件。
可选地,若第一起吊作业为卸箱动作,第一集装箱为轻箱,则记录还空箱事件后进行出场验证,该出场验证可为司机不下车打卡,出场验证通过后自动抬杆出场。
可选地,若第一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第一集装箱为轻箱,则记录取空箱事件后进行出场验证。
S602,根据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获取物资信息。
获取开始运单中记录的物资信息。
S603,根据物资信息,生成从物资集揽站到物资配送站之间的中间运单。
根据开始运单中记录的物资信息,生成中间运单,并自动关联开始运单。
生成中间运单后进行出场识别驾驶员身份,若无法识别驾驶员身份,驾驶员进行打卡后出场识别通过,自动抬杆出场,若出场识别出驾驶员身份,则出场验证通过,自动抬杆出场。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物资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获取物资信息,根据物资信息,生成从物资集揽站到物资配送站之间的中间运单,以通过中间运单记录干线运输过程中物资的实时信息。
在上述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如下结合附图对该实施例进行具体解释说明。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S701,若检测到第二物资运输车辆处于物资配送站的集装箱堆场,则获取物资配送站中的第二吊秤事件以及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
其中,第二吊秤事件为物资配送站中的起吊设备执行的起吊作业触发的事件,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为物资配送站中的射频标识识别器检测到第二物资运输车辆上的第二集装箱上设置的射频标签触发的事件。
物资配送站与物资集揽站存在相似的设备以及实施方式,因此,该步骤的实施原理与上述S202中的实施原理相同,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S702,将第二吊秤事件以及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与第二集装箱关联,且从物资集揽站到物资配送站的中间运单中。
为了实时追踪物资的物流情况,将第二物资运输车辆在物资配送站中的处理信息同步至第二物资运输车辆的第二集装箱关联的中间运单中,其中,第二集装箱上的射频标签中包括该第二集装箱关联的中间运单。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若检测到第二物资运输车辆处于物资配送站的集装箱堆场,获取物资配送站中的第二吊秤事件以及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将第二吊秤事件以及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第二集装箱关联的中间运单中,该方法通过将第二物资运输车辆的物资信息以及运输信息同步至关联的中间运单中,使得用户可根据中间运单信息实时追踪并查询物资的干线运输的物流情况。
在上述图7所示的另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同步至中间运单的实现方法。如下结合附图对该实施例进行具体解释说明。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至中间运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上述S702中,将第二吊秤事件以及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与第二集装箱关联,且从物资集揽站到物资配送站的中间运单中,还包括:
S801,根据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判断第二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卸箱动作,还是移箱动作。
S802,根据第二吊秤事件判断第二集装箱为轻箱,还是重箱。
S803,若起吊作业为卸箱动作,第二集装箱为重箱,则将第二吊秤事件和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为第二卸重箱事件。
第二物资运输车辆将物资集揽站的物资运输至物资配送站,此时,第二物资运输车辆的第二集装箱为重箱,第二起吊作业为卸箱动作,因此,第二卸重箱事件还可称为干线运输卸重箱事件。
S804,响应第二卸重箱事件,查询第二集装箱关联的中间运单。
S805,若查询到中间运单,则将第二吊秤事件以及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第二集装箱关联的中间运单中。
可选地,若未查询到中间运单,生成异常信息。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响应第二卸重箱事件,查询第二集装箱关联的中间运单,若查询到中间运单,则将第二吊秤事件以及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第二集装箱关联的中间运单中,以对中间运单进行实时更新,进而达到更新并追踪物资的实时信息。
在上述图8所示的一种同步至中间运单方法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生成结束运单的实现方法。如下结合附图对该实施例进行具体解释说明。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结束运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S901,若第二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第二集装箱为重箱,则将第二吊秤事件和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为第二装重箱事件。
第二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第二集装箱为重箱时,该物资运输车辆为将物资从物资配送站运输至物资接收方,因此,第二装重箱事件还可称为下短倒装重箱事件。
可选地,若第二起吊作业为卸箱动作,第二集装箱为轻箱,则判断是否关联未完成结束运单,若不关联,则记录还空箱事件。若关联未完成结束运单,则结束运单自动卸货到达,并生成重量获取异常信息。正常操作流程下,结束运单在过磅数据产生时已自动卸货完成,若在物资配送站还空箱时,查询到还未卸货完成,则生成异常信息。
其中,判断是否关联未完成结束运单时,通过集装箱箱号查询未完成状态运输计划单,若能查询到并且存在对应的任务类型,其中,对应的任务类型为三段运输和两段运输,若为三段运输,则判断结束运单的装货时间是否早于中间运单的卸货时间,若不早于,则继续判断结束运单的装货时间是否早于开始运单的卸货时间,若不在于,则继续判断是否有可匹配的运输计划单,若只有唯一一条,则关联成功,否则,关联创建时间最近的一条运输计划单;若为两段运输,则判断结束运单的装货时间是否早于开始运单的卸货时间,若不在于,则继续判断是否有可匹配的运输计划单,若只有唯一一条,则关联成功,否则,关联创建时间最近的一条运输计划单。
可选地,若任务属于开始运单,则生成运输计划单。若任务属于中间运单时,则通过集装箱箱号查询未完成状态运输计划单,若能查询到并且存在对应的任务类型,判断结束运单的装货时间是否早于中间运单的卸货时间,若不早于,则继续判断中间运单的装货时间是否早于开始运单的卸货时间,若不早于,则继续判断是否有可匹配的运输计划单,若只有唯一一条,则关联成功,否则,关联创建时间最近的一条运输计划单。
可选地,若第二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第二集装箱为轻箱,则记录取空箱事件后进行出场验证。
S902,根据第二集装箱关联的中间运单,生成从物资配送站到物资接收方的结束运单。
其中,结束运单包括卸货事件等信息。
若能查询到对应的端到端运单,则自动生成结束运单,若未查询到对应的端到端运单,则自动生成结束运单的同时,生成异常数据。
S903,根据获取到的卸车过磅数据,触发结束运单已完成。
生成结束运单后,获取卸货后的物资运输车辆的卸车过磅数据,该卸车过磅数据触发结束运单完成,上报卸货重量、卸货时间等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响应第二装重箱事件,根据第二集装箱关联的中间运单,生成结束运单,并根据获取到的卸车过磅数据触发结束运单完成,达到实施追踪物资在结束运单中的信息。
可选地,上述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驾驶人员到达物资生产站获得物资后,产生厂发数据,生成运单数据,运输车辆到达物资集揽站的集装箱堆场进行卸箱,正面吊运行,结合正面吊称重事件以及射频识别事件判断事件标定为上短倒卸重箱,查询并更新运单信息,自动上报物流信息后进行出场验证;运输车辆到达物资集揽站的集装箱堆场进行装箱,正面吊运行,结合正面吊称重事件以及射频识别事件判断事件标定为干线运输装重箱,自动生成中间运单后进行出场验证,该运输车辆到达物资配送站的集装箱堆场进行卸箱,正面吊运行,结合正面吊称重事件以及射频识别事件判断事件标定为干线运输卸重箱,查询并更新运单信息;运输车辆到达物资配送站的集装箱堆场进行装箱,正面吊运行,结合正面吊称重事件以及射频识别事件判断事件标定为干线运输卸重箱下短倒装重箱,自动生成结束运单,该运输车辆到达物资接收方后进行过磅,并将过磅重量上报,更新结束运单。
本申请在多个运输分段中获得的数据的种类多样,通过对每个运输分段的数据进行全自动操作,数据查阅更加简单方便,同时,使得信息追踪的操作简单,进而提高追踪效率。
下述对用以执行的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说明,其具体的实现过程以及技术效果参见上述,下述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101,用于若检测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处于物资集揽站,且,查询到厂发数据,则生成物资生产站至物资集揽站的开始运单;其中,物资集揽站用以将物资转运至物资接收方关联的物资配送站中,厂发数据为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在物资生产站,装货完成时所生产的数据;
获取模块102,用于在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到达物资集揽站的集装箱堆场时,获取物资集揽站中的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第一吊秤事件为物资集揽站中的起吊设备执行的起吊作业触发的事件,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为物资集揽站中的射频标识识别器检测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上的第一集装箱上设置的射频标签触发的事件;
同步模块103,用于将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中。
可选地,同步模块103,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判断第一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卸箱动作,还是移箱动作;根据第一吊秤事件判断第一集装箱为轻箱,还是重箱;若第一起吊作业为卸箱动作,第一集装箱为重箱,则将第一吊秤事件和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为第一卸重箱事件;响应第一卸重箱事件,查询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若查询到开始运单,则将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中。
可选地,同步模块103,具体还用于若未查询到开始运单,则发出补单提示,以提示补充与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将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补充后的开始运单中。
可选地,同步模块103,具体还用于若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在物资集揽站中出场验证通过,则判断第一物资运输车辆是否在物资集揽站进行物资盘点后直接转干线运输;若直接转干线运输,则根据开始运单中的物资信息,生成从物资集揽站到物资配送站之间的中间运单。
可选地,同步模块103,具体还用于若第一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第一集装箱为重箱,则将第一吊秤事件和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为第一装重箱事件;根据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获取物资信息;根据物资信息,生成从物资集揽站到物资配送站之间的中间运单。
运单模块104,用于若检测到第二物资运输车辆处于物资配送站的集装箱堆场,则获取物资配送站中的第二吊秤事件以及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第二吊秤事件为物资配送站中的起吊设备执行的起吊作业触发的事件,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为物资配送站中的射频标识识别器检测到第二物资运输车辆上的第二集装箱上设置的射频标签触发的事件;将第二吊秤事件以及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与第二集装箱关联,且从物资集揽站到物资配送站的中间运单中。
可选地,运单模块104,具体用于根据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判断第二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卸箱动作,还是移箱动作;根据第二吊秤事件判断第二集装箱为轻箱,还是重箱;若起吊作业为卸箱动作,第二集装箱为重箱,则将第二吊秤事件和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为第二卸重箱事件;响应第二卸重箱事件,查询第二集装箱关联的中间运单;若查询到中间运单,则将第二吊秤事件以及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第二集装箱关联的中间运单中。
可选地,运单模块104,具体还用于若第二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第二集装箱为重箱,则将第二吊秤事件和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为第二装重箱事件;根据第二集装箱关联的中间运单,生成从物资配送站到物资接收方的结束运单;根据获取到的卸车过磅数据,触发结束运单已完成。
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示意图,该服务器可以是具备计算处理功能的计算设备。
该服务器包括:处理器111、存储介质112、总线113。处理器111和存储介质112通过总线113连接。
存储介质112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111调用存储介质112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处于物资集揽站,且,查询到厂发数据,则生成物资生产站至所述物资集揽站的开始运单;其中,所述物资集揽站用以将物资转运至物资接收方关联的物资配送站中,所述厂发数据为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在所述物资生产站,装货完成时所生产的数据;
在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到达所述物资集揽站的集装箱堆场时,获取所述物资集揽站中的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为所述物资集揽站中的起吊设备执行的起吊作业触发的事件,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为所述物资集揽站中的射频标识识别器检测到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上的第一集装箱上设置的射频标签触发的事件;
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所述开始运单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所述开始运单中,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判断第一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卸箱动作,还是移箱动作;
根据所述第一吊秤事件判断所述第一集装箱为轻箱,还是重箱;
若所述第一起吊作业为卸箱动作,所述第一集装箱为重箱,则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和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为第一卸重箱事件;
响应所述第一卸重箱事件,查询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所述开始运单;
若查询到所述开始运单,则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所述开始运单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所述开始运单中,还包括:
若未查询到所述开始运单,则发出补单提示,以提示补充与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开始运单;
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补充后的开始运单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在所述物资集揽站中出场验证通过,则判断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是否在所述物资集揽站进行物资盘点后直接转干线运输;
若直接转干线运输,则根据所述开始运单中的物资信息,生成从所述物资集揽站到所述物资配送站之间的中间运单。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所述第一集装箱为重箱,则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和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为第一装重箱事件;
根据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所述开始运单,获取物资信息;
根据所述物资信息,生成从所述物资集揽站到所述物资配送站之间的中间运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第二物资运输车辆处于所述物资配送站的集装箱堆场,则获取所述物资配送站中的第二吊秤事件以及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所述第二吊秤事件为所述物资配送站中的起吊设备执行的起吊作业触发的事件,所述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为所述物资配送站中的射频标识识别器检测到所述第二物资运输车辆上的第二集装箱上设置的射频标签触发的事件;
将所述第二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与所述第二集装箱关联,且从所述物资集揽站到所述物资配送站的中间运单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与所述第二集装箱关联,且从所述物资集揽站到所述物资配送站的中间运单中,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判断第二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卸箱动作,还是移箱动作;
根据所述第二吊秤事件判断所述第二集装箱为轻箱,还是重箱;
若所述起吊作业为卸箱动作,所述第二集装箱为重箱,则将所述第二吊秤事件和所述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为第二卸重箱事件;
响应所述第二卸重箱事件,查询所述第二集装箱关联的所述中间运单;
若查询到所述中间运单,则将所述第二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所述第二集装箱关联的所述中间运单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起吊作业为装箱动作,所述第二集装箱为重箱,则将所述第二吊秤事件和所述第二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为第二装重箱事件;
根据所述第二集装箱关联的所述中间运单,生成从所述物资配送站到所述物资接收方的结束运单;
根据获取到的卸车过磅数据,触发所述结束运单已完成。
9.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处于物资集揽站,且,查询到厂发数据,则生成物资生产站至所述物资集揽站的开始运单;其中,所述物资集揽站用以将物资转运至物资接收方关联的物资配送站中,所述厂发数据为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在所述物资生产站,装货完成时所生产的数据;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到达所述物资集揽站的集装箱堆场时,获取所述物资集揽站中的第一吊秤事件以及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为所述物资集揽站中的起吊设备执行的起吊作业触发的事件,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为所述物资集揽站中的射频标识识别器检测到所述第一物资运输车辆上的第一集装箱上设置的射频标签触发的事件;
同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吊秤事件以及所述第一射频标识识别事件标记的识别结果,同步至所述第一集装箱关联的所述开始运单中。
10.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2210074138.0A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Withdrawn CN114418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4138.0A CN114418502A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4138.0A CN114418502A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8502A true CN114418502A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75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4138.0A Withdrawn CN114418502A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1850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1443B (zh) 移动拾取位置
US8339251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reight carriers
CN110472915B (zh) 一种货物的运输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282447A (zh) 货物跟踪和监视系统及方法
CN107423924A (zh) 一种基于saas的物流货物信息链实况跟踪服务平台
CN110334979A (zh) 一种仓储物流管理系统
CN109740909A (zh) 一种基于货运物流平台的零担智能配货方法及系统
CN110472913A (zh) 一种出货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8830529B (zh) 基于物联网的货物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
KR101553674B1 (ko) 지하철을 이용한 물품 배송 시스템
CN113344497A (zh) 一种基于工业视觉的卷烟楼库智慧仓储系统
CN107767013A (zh) 一种依据货车信息重组包装流程方法及系统
CN114418502A (zh) 一种基于多段运输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KR20200054789A (ko) 블록체인 기반의 축산물 유통 이력 관리 시스템
CN111445184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物流运输监管系统
Kadir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in Container Terminal for Speed up Clearance Process.
CN112241854A (zh) 一种物资配送管理系统
CN117649167B (zh) 一种基于国际运输的货物订单进度跟踪管理系统
CN117764493A (zh) 一种煤炭监管系统
US20220242666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roduction supermarket, device for operating a production supermarket, trolley and system
US20230237424A1 (en)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containerized and non-containerized freight through intermodal networks
CN115310929A (zh) 一种出货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26892A (zh) 一种应用于货物配送的回收追踪管理系统
JP2014133606A (ja) 車両運行管理システム
CN116823099A (zh) 一种多装多卸货运路线规划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6

Address after: Room 6f-604-3, HD media building, No. 28, nantiancheng Road, high speed rail new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215100

Applicant after: Suzhou Jiqi Wu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01, second floor, building 8, No. 27, Jiancai Chengzho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2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HUITONGTIANXIA IOT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