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13274A - 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13274A CN114413274A CN202210187915.2A CN202210187915A CN114413274A CN 114413274 A CN114413274 A CN 114413274A CN 202210187915 A CN202210187915 A CN 202210187915A CN 114413274 A CN114413274 A CN 1144132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ypass device
- coal
- hot air
- pipe
- mi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4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991 sco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77 lign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8 pulveriz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28 Biom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50 coal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K—FEEDING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K3/00—Feeding or distributing of lump or pulverulent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K3/02—Pneumatic feeding arrangements, i.e. by air blas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K—FEEDING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K1/00—Preparation of lump or pulverulent fuel in readiness for delivery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包括:上旁路装置、连接管路以及下旁路装置,上旁路装置与下旁路装置远离中心落煤管的一端并联,并且通过连接管路与一次热风入口管连接,热风从一次热风入口管吹入连接管路,随后吹入上旁路装置以及下旁路装置中;上旁路装置与下旁路装置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磨内中心落煤管的上端和下端;上旁路装置能够向下及斜下方吹风,下旁路装置能够向下及斜上方吹风,使得热风在磨内中心落煤管内形成对流。本发明的一次热风旁路装置结构简单,实施难度小,不增加磨煤机一次风室的热风流量,不增加喷嘴环处流速,从而不增加磨煤机的磨损,不影响磨内风粉混合物的流场,并保护中心落煤管管壁,减少中心落煤管的磨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粉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压直吹式中速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磨煤机出力分为三种,碾磨出力,通风出力,干燥出力,在实际运行中,磨煤机的综合出力取决于三者中的最小者。
近几年由于煤炭资源供应紧张及炭价上涨,目前我国燃煤电厂为降低发电成本,在制粉过程中通常已偏离设计煤种,普遍采用混煤作为燃煤锅炉燃料。混煤中往往掺有全水较高的褐煤、煤泥、污泥及生物质,从而影响磨煤机的干燥出力。为了提高干燥出力,燃煤电厂往往会提高一次热风量,这样会增加喷嘴环处的风速,导致风粉混合物流速增大,磨煤机本体磨损加剧。所以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不增加磨煤机一次热风室的热风量的前题下,向磨煤机中通入更多的热量,减少煤粉干燥时间,提高磨煤机的干燥出力,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包括:上旁路装置、连接管路以及下旁路装置,所述上旁路装置与下旁路装置远离中心落煤管的一端并联,并且通过连接管路与一次热风入口管连接,热风从一次热风入口管吹入连接管路,随后吹入上旁路装置以及下旁路装置中;所述上旁路装置与下旁路装置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磨内中心落煤管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上旁路装置能够向下及斜下方吹风,所述下旁路装置能够向下及斜上方吹风,使得热风在磨内中心落煤管内形成对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连接管路分别位于上旁路装置以及下旁路装置的侧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连接管路的中段设置有三通,所述三通分别连接到上旁路装置、下旁路装置以及一次热风入口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上旁路装置与下旁路装置均为圆柱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上旁路装置与下旁路装置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竖线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上旁路装置的下端设置在磨内中心落煤管的上端,所述下旁路装置的上端设置在磨内中心落煤管的下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上旁路装置的上方设置磨外落煤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下旁路装置的下端通过调整座与回粉锥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上旁路装置包括反法兰、上法兰、外壳、内套、下法兰以及上环形风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外壳的上端部与上法兰焊接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外壳的下端部与下法兰焊接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内套的直径小于外壳的直径,且内套套接于外壳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内套的上端与外壳平齐,且与上法兰焊接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外壳与内套之间形成上环形风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上环形风室的上端通过上法兰密闭,下端敞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外壳的直径与磨内中心落煤管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外壳的下端通过下法兰与磨内中心落煤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内套的直径与磨外落煤管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内套的上端通过反法兰与上法兰与磨外落煤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内套的长度大于外壳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内套伸入磨内中心落煤管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内套上开设有通风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通风孔的中心线与内套的中心线呈斜向下40~60°夹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下旁路装置包括上落煤管延长管、下环形风室以及安装调整座、下落煤管延长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上落煤管延长管的直径与磨内中心落煤管的直径相同,且所述上落煤管延长管的上端与磨内中心落煤管的下端通过锥面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上落煤管延长管的中段设置有下环形风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下环形风室的外径大于上落煤管延长管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下环形风室的上端呈倒V型与上落煤管延长管中部焊接,下端呈V型与并与下落煤管延长管上端焊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下环形风室包围的上落煤管延长管处开设有通风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通风孔的中心线与上落煤管延长管的中心线呈斜向上40~60°夹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下落煤管延长管的直径大于上落煤管延长管,上落煤管延长管的下端伸入到下落煤管延长管内,并形成环形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安装调整座包括两个连接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其中一个连接板焊接在回粉锥下端直段处,另一个连接板焊接在下落煤管延长管下端管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两个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且能够调节落煤管延长管与磨内中心落煤管的相对位置,使得下落煤管延长管与磨内中心落煤管同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连接管路的总管路上设置有一个起关断作用的闸阀,一个起调节风量大小的蝶阀,管路外设置有保温材料,减少热量散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一次热风入口管5设置在一次热风旁路装置的下侧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一次热风入口与一次热风旁路装置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旋转喷嘴环。
一种正压直吹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启连接管路上的闸阀,并将蝶阀调节至预定角度,使得入磨热风在磨煤机一次热风入口处分流,其中一部分热风经旋转喷嘴环进入磨煤机内部,对煤粉进行干燥,并将细煤粉携带至锅炉进行燃烧,另一部分热风经连接管路进入上旁路装置及下旁路装置的环形风室中;
步骤2:上旁路装置的环形风室中的热风一部分通过斜向下的孔进入磨内中心落煤管,对原煤进行干燥,另外一部分热风沿着磨内中心落煤管的管壁流动,对磨内中心落煤管管壁有防护作用,减少原煤的冲刷磨损,延长磨内中心落煤管的使用寿命,下旁路装置的环形风室中的热风一部分通过斜向上的孔进入磨内中心落煤管,并与上旁路装置通入的热风形成对流,使原煤干燥更充分,另外一部分热风沿下旁路装置的下落煤管延长管的管壁流动,减少原煤冲刷磨损,延长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结构简单,实施难度小,对原设备的改造较少,不增加磨煤机一次风室的热风流量,不增加喷嘴环处流速,从而不增加磨煤机的磨损,不影响磨内风粉混合物的流场,并保护中心落煤管管壁,减少中心落煤管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上旁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旁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ZGM113磨煤机配静态分离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ZGM113磨煤机改造项目实际应用;
图中:
1-上旁路装置、2-连接管路、3-下旁路装置、4-旋转喷嘴环、5-磨煤机一次热风入口管、6-磨内中心落煤管、7-磨外落煤管、8-回粉锥、9-磨煤机配静态分离器;
101-反法兰、102-上法兰、103-外壳、104-内套、105-下法兰、106-上环形风室;
301-上落煤管延长管、302-下环形风室、303-安装调整座、304-下落煤管延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精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主要包括上旁路装置1、连接管路2以及下旁路装置3。
上旁路装置1与下旁路装置3并联,并且通过连接管路2与一次热风入口管5连接,热风从一次热风入口管5吹入连接管路2,随后吹入上旁路装置1以及下旁路装置3中,上旁路装置1与下旁路装置3之间设置有磨内中心落煤管6,上旁路装置1能够向下及斜下方吹风,下旁路装置3能够向下及斜上方吹风,使得热风在磨内中心落煤管6内形成对流,连接管路2的中段设置有三通,三通分别连接到上旁路装置1、下旁路装置3以及一次热风入口管5,上旁路装置1的上方设置磨外落煤管7。
连接管路2分别位于上旁路装置1以及下旁路装置3的侧面,上旁路装置1与下旁路装置3均为圆柱形结构,上旁路装置1与下旁路装置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竖线上,上旁路装置1的下端设置在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上端,所述下旁路装置3的上端设置在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下端,下旁路装置3的下端通过调整座与回粉锥8连接。
图2为上旁路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上旁路装置1包括反法兰101、上法兰102、外壳103、内套104、下法兰105以及上环形风室106。
外壳103的上端部与上法兰102焊接连接,外壳103的下端部与下法兰105焊接连接。
内套104的直径小于外壳103的直径,且内套103套接于外壳103的内部,内套104的上端与外壳103平齐,且与上法兰102焊接连接。
外壳103与内套104之间形成上环形风室106,上环形风室106的上端通过上法兰102密闭,下端敞开。
外壳103的直径与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直径相同,且外壳103的下端通过下法兰105与磨内中心落煤管6连接,内套104的直径与磨外落煤管7的直径相同,且内套104的上端通过反法兰101与上法兰102与磨外落煤管7连接。
内套104的长度大于外壳103的长度,从而使得内套104伸入磨内中心落煤管6中。
内套104上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的中心线与内套104的中心线呈斜向下40~60°夹角。
图3为下旁路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下旁路装置3包括上落煤管延长管301、下环形风室302以及安装调整座303、下落煤管延长管304。
上落煤管延长管301的直径与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直径相同,且上落煤管延长管301的上端与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下端通过锥面连接。
上落煤管延长管301的中段设置有下环形风室302,下环形风室302的外径大于上落煤管延长管301的直径,下环形风室302的上端呈倒V型与上落煤管延长管301中部焊接,下端呈V型与并与下落煤管延长管304上端焊接。
下环形风室302包围的上落煤管延长管301处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的中心线与上落煤管延长管301的中心线呈斜向上40~60°夹角。
下落煤管延长管304的直径大于上落煤管延长管301,上落煤管延长管301的下端伸入到下落煤管延长管内,并形成环形空间。
所述安装调整座303包括两个连接板,其中一个连接板焊接在回粉锥8下端直段处,另一个连接板焊接在下落煤管延长管304下端管壁上,两个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且能够调节落煤管延长管304与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相对位置,使得下落煤管延长管304与磨内中心落煤管6同心。
连接管路2的总管路上设置有一个起关断作用的闸阀,一个起调节风量大小的蝶阀,总管与两个支管通过三通连接,管路外设置有保温材料,减少热量散失。
一次热风旁路装置的下侧部设置有一次热风入口5,一次热风入口5与一次热风旁路装置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旋转喷嘴环4。
一种正压直吹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启连接管路2上的闸阀,并将蝶阀调节至预定角度,使得入磨热风在磨煤机一次热风入口5处分流,其中一部分热风经旋转喷嘴环4进入磨煤机内部,对煤粉进行干燥,并将细煤粉携带至锅炉进行燃烧,另一部分热风经连接管路2进入上旁路装置1及下旁路装置3的环形风室中;
步骤2:上旁路装置1的环形风室中的热风一部分通过斜向下的孔进入磨内中心落煤管6,对原煤进行干燥,另外一部分热风沿着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管壁流动,对磨内中心落煤管6管壁有防护作用,减少原煤的冲刷磨损,延长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使用寿命,下旁路装置3的环形风室中的热风一部分通过斜向上的孔进入磨内中心落煤管6,并与上旁路装置1通入的热风形成对流,使原煤干燥更充分,另外一部分热风沿下旁路装置3的下落煤管延长管304的管壁流动,减少原煤冲刷磨损,延长寿命。
现结合本发明已实施的一个实例进一步说明,图4是ZGM113磨煤机配静态分离器示意图,如图4所示,锅炉燃烧所用煤种为掺有劣质煤的混煤,包括含水率较高的煤泥、褐煤,且呈粉末状。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在ZGM113磨煤机改造项目实际应用,将达到目标干燥出力所需增加的热风量通过本发明的装置通入磨煤机中,加强磨煤机的干燥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结构简单,实施难度小,对原设备的改造较少,不增加磨煤机一次风室的热风流量,不增加喷嘴环处流速,从而不增加磨煤机的磨损,不影响磨内风粉混合物的流场,并保护中心落煤管管壁,减少中心落煤管的磨损。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包括:上旁路装置(1)、连接管路(2)以及下旁路装置(3),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旁路装置(1)与下旁路装置(3)远离中心落煤管(6)的一端并联,并且通过连接管路(2)与一次热风入口管(5)连接,热风从一次热风入口管(5)吹入连接管路(2),随后吹入上旁路装置(1)以及下旁路装置(3)中;
所述上旁路装置(1)与下旁路装置(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上端和下端;
所述上旁路装置(1)能够向下及斜下方吹风,所述下旁路装置(3)能够向下及斜上方吹风,使得热风在磨内中心落煤管(6)内形成对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路(2)分别位于上旁路装置(1)以及下旁路装置(3)的侧面;
所述连接管路(2)的中段设置有三通,所述三通分别连接到上旁路装置(1)、下旁路装置(3)以及一次热风入口管(5);
所述上旁路装置(1)与下旁路装置(3)均为圆柱形结构;
所述上旁路装置(1)与下旁路装置(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竖线上;
所述上旁路装置(1)的下端设置在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上端,所述下旁路装置(3)的上端设置在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下端;
所述上旁路装置(1)的上方设置磨外落煤管(7);
所述下旁路装置(3)的下端通过调整座与回粉锥(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旁路装置(1)包括反法兰(101)、上法兰(102)、外壳(103)、内套(104)、下法兰(105)以及上环形风室(1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03)的上端部与上法兰(102)焊接连接;
所述外壳(103)的下端部与下法兰(105)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套(104)的直径小于外壳(103)的直径,且内套(103)套接于外壳(103)的内部;
所述内套(104)的上端与外壳(103)平齐,且与上法兰(102)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03)与内套(104)之间形成上环形风室(106);
所述上环形风室(106)的上端通过上法兰(102)密闭,下端敞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03)的直径与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外壳(103)的下端通过下法兰(105)与磨内中心落煤管(6)连接;
所述内套(104)的直径与磨外落煤管(7)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内套(104)的上端通过反法兰(101)与上法兰(102)与磨外落煤管(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套(104)的长度大于外壳(103)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内套(104)伸入磨内中心落煤管(6)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套(104)上开设有通风孔;
所述通风孔的中心线与内套(104)的中心线呈斜向下40~60°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旁路装置(3)包括上落煤管延长管(301)、下环形风室(302)以及安装调整座(303)、下落煤管延长管(30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落煤管延长管(301)的直径与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直径相同,且所述上落煤管延长管(301)的上端与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下端通过锥面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落煤管延长管(301)的中段设置有下环形风室(302);
所述下环形风室(302)的外径大于上落煤管延长管(301)的直径;
所述下环形风室(302)的上端呈倒V型与上落煤管延长管(301)中部焊接,下端呈V型与并与下落煤管延长管(304)上端焊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环形风室(302)包围的上落煤管延长管(301)处开设有通风孔;
所述通风孔的中心线与上落煤管延长管(301)的中心线呈斜向上40~60°夹角。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落煤管延长管(304)的直径大于上落煤管延长管(301),上落煤管延长管(301)的下端伸入到下落煤管延长管内,并形成环形空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调整座(303)包括两个连接板;
其中一个连接板焊接在回粉锥(8)下端直段处,另一个连接板焊接在下落煤管延长管(304)下端管壁上;
两个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且能够调节落煤管延长管(304)与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相对位置,使得下落煤管延长管(304)与磨内中心落煤管(6)同心。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路(2)的总管路上设置有一个起关断作用的闸阀,一个起调节风量大小的蝶阀,管路外设置有保温材料,减少热量散失。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次热风入口管(5)设置在一次热风旁路装置的下侧部;
所述一次热风入口管(5)与一次热风旁路装置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旋转喷嘴环(4)。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17任意一项所述的正压直吹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启连接管路(2)上的闸阀,并将蝶阀调节至预定角度,使得入磨热风在磨煤机一次热风入口(5)处分流,其中一部分热风经旋转喷嘴环(4)进入磨煤机内部,对煤粉进行干燥,并将细煤粉携带至锅炉进行燃烧,另一部分热风经连接管路(2)进入上旁路装置(1)及下旁路装置(3)的环形风室中;
步骤2:上旁路装置(1)的环形风室中的热风一部分通过斜向下的孔进入磨内中心落煤管(6),对原煤进行干燥,另外一部分热风沿着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管壁流动,对磨内中心落煤管(6)管壁有防护作用,减少原煤的冲刷磨损,延长磨内中心落煤管(6)的使用寿命,下旁路装置(3)的环形风室中的热风一部分通过斜向上的孔进入磨内中心落煤管(6),并与上旁路装置(1)通入的热风形成对流,使原煤干燥更充分,另外一部分热风沿下旁路装置(3)的下落煤管延长管(304)的管壁流动,减少原煤冲刷磨损,延长寿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87915.2A CN114413274B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及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87915.2A CN114413274B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及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13274A true CN114413274A (zh) | 2022-04-29 |
CN114413274B CN114413274B (zh) | 2024-09-10 |
Family
ID=81261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187915.2A Active CN114413274B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及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413274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15738A (ja) * | 2010-11-30 | 2012-06-21 | Ihi Corp | バイオマスミル |
CN104668043A (zh) * | 2015-03-04 | 2015-06-03 | 邹铭 | 使用中速磨煤机进行磨煤的方法及所用的磨煤机 |
CN206593450U (zh) * | 2017-03-31 | 2017-10-27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速磨煤机的热风预干燥结构 |
CN108722565A (zh) * | 2017-04-25 | 2018-11-02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设置热风体外再循环系统的中速磨煤机 |
CN109210912A (zh) * | 2018-09-04 | 2019-01-15 | 北京慧峰仁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中速磨煤机的中心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
CN217109626U (zh) * | 2022-02-28 | 2022-08-02 |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 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 |
-
2022
- 2022-02-28 CN CN202210187915.2A patent/CN1144132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15738A (ja) * | 2010-11-30 | 2012-06-21 | Ihi Corp | バイオマスミル |
CN104668043A (zh) * | 2015-03-04 | 2015-06-03 | 邹铭 | 使用中速磨煤机进行磨煤的方法及所用的磨煤机 |
CN206593450U (zh) * | 2017-03-31 | 2017-10-27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速磨煤机的热风预干燥结构 |
CN108722565A (zh) * | 2017-04-25 | 2018-11-02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设置热风体外再循环系统的中速磨煤机 |
CN109210912A (zh) * | 2018-09-04 | 2019-01-15 | 北京慧峰仁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中速磨煤机的中心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
CN217109626U (zh) * | 2022-02-28 | 2022-08-02 |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 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13274B (zh) | 2024-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26721U (zh) | 煤粉分离器以及煤粉锅炉 | |
CN101947484B (zh) | 一种降低中速磨煤机石子煤排放量的方法 | |
CN205316303U (zh) | 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 | |
CN217109626U (zh) | 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 | |
CN206881826U (zh) | 提高出力和煤粉质量的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 | |
CN204460265U (zh) | 一种锅炉制粉系统中煤粉分离系统 | |
CN114413274A (zh) | 一种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一次热风旁路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207086146U (zh) | 一种超细煤粉动态分离器 | |
CN103506210B (zh) | 一种具有双分离器的粉煤机 | |
CN101634456B (zh) | 流态化颗粒除灰系统 | |
CN212663731U (zh) | 一种用于调整中速辊式磨煤机煤粉细度的装置 | |
CN108722565A (zh) | 设置热风体外再循环系统的中速磨煤机 | |
CN207514901U (zh) | 一种锅炉返料系统 | |
CN108167824B (zh) | 一种循环流化床电站锅炉系统 | |
CN113294800A (zh) | 一种提高磨煤机静态分离器出口煤粉分配均匀性的系统 | |
CN207729578U (zh) | 一种超临界锅炉旋流燃烧装置 | |
CN221763568U (zh) | 煤粉制备组件及锅炉 | |
CN207778428U (zh) | 一种优化返料器运行的炉内脱硫装置 | |
CN222480475U (zh) | 一种粉煤灰除炭系统 | |
CN207230524U (zh) | 一种锅炉制粉乏气低NOx燃烧系统 | |
CN2717890Y (zh) | 旋流式补气调节器 | |
CN206929769U (zh) | 煤粉雾化电点火燃烧器 | |
CN2603295Y (zh) | 一种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器 | |
CN207126654U (zh) | 一种双级回粉装置及磨煤机 | |
CN210197275U (zh) | 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燃煤锅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