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26654U - 一种双级回粉装置及磨煤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级回粉装置及磨煤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126654U CN207126654U CN201721046669.XU CN201721046669U CN207126654U CN 207126654 U CN207126654 U CN 207126654U CN 201721046669 U CN201721046669 U CN 201721046669U CN 207126654 U CN207126654 U CN 2071266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der
- coal
- valve
- twin
- st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8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9000002817 coal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VEMKTZHHVJILDY-UHFFFAOYSA-N resmethri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O)OCC1=COC(CC=2C=CC=CC=2)=C1 VEMKTZHHVJILDY-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0 flue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81 fly as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双级回粉装置,包括回粉管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回粉管上的两个回粉阀,所述回粉阀用于控制回粉管的通断,两个所述回粉阀不能同时打开,煤粉由所述回粉管的上端进入,依次通过两个回粉阀后进入磨煤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级回粉装置,两级回粉阀不能同时打开,防止回粉管中串流现象的发生,防止回粉管路打开时,磨煤机内气流将部分煤粉带入煤粉管道中,影响煤粉细度的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磨煤机,包括上述的双级回粉装置,防止串流现象的发生,阻止磨煤机内气流将粗煤粉带入炉膛,提高煤粉管道中煤粉细度,降低锅炉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级回粉装置及磨煤机。
背景技术
随着火力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对火力发电厂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机组都在使用低NOx排放要求。为了降低NOx和飞灰含碳量又不增加运行成本,作为锅炉重要辅机的磨煤机也相应的进行了技术改造。
由于煤种的多样性,煤粉细度难以实时控制和调整,使得飞灰可燃物偏高,影响锅炉运行经济性。以往我国大部分电厂锅炉制粉系统中,磨煤机采用的是挡板式粗粉分离器,属于静态分离器,依靠调节挡板角度来调节煤粉细度。但是静态分离器的煤粉细度调节范围小,煤粉细度较差。在现有的电站磨煤机上,使用动态分离器提高煤粉细度已成为较为普遍的技术措施,在钢球磨和中速磨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动态分离器分离出的粗煤粉经回粉管返回磨煤机内的过程中,由于磨煤机内压力较高,容易出现串流现象,粗煤粉被风反吹到煤粉管道中,进入炉膛燃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粉细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级回粉装置,以解决回粉管内发生的串流现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磨煤机,防止串流现象的发生,阻止磨煤机内气流将粗煤粉带入炉膛,提高煤粉管道中煤粉细度,降低锅炉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级回粉装置,包括回粉管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回粉管上的两个回粉阀,所述回粉阀用于控制所述回粉管的通断,两个所述回粉阀不能同时打开,煤粉由所述回粉管的上端进入,依次通过两个所述回粉阀后进入磨煤机内研磨。
该双级回粉装置的回粉管中设置两级回粉阀,两级回粉阀不能同时打开,防止回粉管中串流现象的发生,防止回粉管路打开时,磨煤机内气流将部分煤粉带入煤粉管道中,影响煤粉细度的现象发生。
作为上述双级回粉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粉阀包括:与所述回粉管上下均连通的壳体、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翻板及与所述翻板连接且伸出所述壳体的配重组件,所述煤粉聚集在所述翻板上,所述煤粉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所述翻板和所述配重组件一起转动,所述煤粉进入所述壳体内。
作为上述双级回粉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粉管上位于上方的回粉阀为一级回粉阀,位于下方的回粉阀为二级回粉阀,所述一级回粉阀的配重组件的质量小于等于所述二级回粉阀的配重组件的质量。两级回粉阀由于配重组件存在差异,使得两级回粉阀开启频率不同,保证了两级回粉阀不会同时开启,阻止了串流现象的发生。
作为上述双级回粉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配重组件包括配重支架和重锤,所述配重支架和所述翻板连接,所述重锤可拆卸设置在所述配重支架上,所述一级回粉阀的重锤的质量小于等于所述二级回粉阀的重锤的质量。
作为上述双级回粉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板和所述配重组件之间的夹角α的范围为大于90°,小于180°。
作为上述双级回粉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下端为缩口结构,所述缩口结构与所述回粉管相连。防止煤粉滞留在壳体内,无法全部进入回粉管的现象发生。
一种磨煤机,包括上述的双级回粉装置。该磨煤机能够防止串流现象的发生,阻止磨煤机内气流将粗煤粉带入炉膛,提高煤粉管道中煤粉细度,降低锅炉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作为上述磨煤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磨煤机内设置动态分离器,所述动态分离器的上端连接煤粉管道,下端连接双级回粉阀装置,一次风携带煤粉进入所述动态分离器内,经所述动态分离器分离后,细煤粉随所述一次风进入所述煤粉管道,分离出的粗煤粉进入所述双级回粉装置的回粉管,所述粗煤粉经过双级回粉装置的两个回粉阀后进入磨煤机内研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级回粉装置,回粉管中设置两级回粉阀,两级回粉阀不能同时打开,防止回粉管中串流现象的发生,防止回粉管路打开时,磨煤机内气流将部分煤粉带入煤粉管道中,影响煤粉细度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磨煤机,能够防止串流现象的发生,阻止磨煤机内气流将粗煤粉带入炉膛,提高了煤粉管道中煤粉细度,降低锅炉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保证了燃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级回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级回粉阀去掉第一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二级回粉阀去掉第二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磨煤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双级回粉装置;200、动态分离器;300、煤粉管道;
101、一级回粉阀;102、二级回粉阀;103、回粉管;
111、第一壳体;112、第一翻板;113、第一配重组件;1131、第一配重支架;1132、第一重锤;
121、第二壳体;122、第二翻板;123、第二配重组件;1231、第二配重支架;1232、第二重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双级回粉装置100,如图1-3所示,双级回粉装置100包括回粉管103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回粉管103上的两个回粉阀,回粉阀用于控制回粉管103的通断,两个回粉阀不能同时打开,煤粉由回粉管103的上端进入,依次通过两个回粉阀后进入磨煤机(图中未示出)内研磨。进一步的,回粉管103上位于上方的回粉阀为一级回粉阀101,位于下方的回粉阀为二级回粉阀102。
回粉管103中设置两级回粉阀,两级回粉阀不能同时打开,防止回粉管103中串流现象的发生,防止回粉管103路打开时,磨煤机内气流将部分煤粉带入煤粉管道300中,影响煤粉细度的现象发生。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一级回粉阀101包括:与回粉管103上下均连通的第一壳体111、转动设置在第一壳体111内的第一翻板112及与第一翻板112连接且伸出第一壳体111的第一配重组件113,第一翻板112通过第一转轴(图中未示出)转动设置在第一壳体111的一侧,第一翻板112能够封堵第一壳体111的上端开口,进一步的,第一壳体111下端为缩口结构,缩口结构与回粉管103相连。防止煤粉滞留在第一壳体111内,无法全部进入回粉管103的现象发生。煤粉聚集在第一翻板112上,煤粉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第一翻板112和第一配重组件113绕第一转轴一起转动,煤粉进入第一壳体111内。进一步的,第一翻板112和第一配重组件113之间的夹角α1的范围为大于90°,小于180°,α1可以为100°,120°,140°,160°等,当煤粉落入第一壳体111内后,第一配重组件113能够带动第一翻板112向上转动,处于封堵第一壳体111的状态。第一配重组件113包括第一配重支架1131和第一重锤1132,第一配重支架1131和第一翻板112连接,第一重锤1132可拆卸设置在第一配重支架1131上。
如图1和图3所示,二级回粉阀102包括:与回粉管103上下均连通的第二壳体121、转动设置在第二壳体121内的第二翻板122及与第二翻板122连接且伸出第二壳体121的第二配重组件123,第二翻板122通过第二转轴(图中未示出)转动设置在第二壳体121的一侧,第二翻板122能够封堵第二壳体121的上端开口,进一步的,第二壳体121下端为缩口结构,缩口结构与回粉管103相连。防止煤粉滞留在第二壳体121内,无法全部进入回粉管103的现象发生。煤粉聚集在第二翻板122上,煤粉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第二翻板122和第二配重组件123绕第二转轴一起转动,煤粉进入第二壳体121内。进一步的,第二翻板122和第二配重组件123之间的夹角α2的范围为大于90°,小于180°,例如α2可以为100°,120°,140°,160°等,当煤粉落入第二壳体121内后,第二配重组件123能够带动第二翻板122向上转动,处于封堵第二壳体121的状态。
第二配重组件123包括第二配重支架1231和第二重锤1232,第二配重支架1231和第二翻板122连接,第二重锤1232可拆卸设置在第二配重支架1231上。第一配重组件113的质量小于等于第二配重组件123的质量。第一配重支架1131上可以设置多个第一重锤1132,第二配重支1231上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二重锤1232,第一重锤1132的质量小于等于第二重锤1232的质量。优选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重锤1132的质量小于第二重锤1232的质量。通常情况下,第一壳体111的大小小于第二壳体121的大小。一级回粉阀101和二级回粉阀102由于重锤的质量存在差异,使得两级回粉阀开启频率不同,第一重锤1132的质量小于等于第二重锤1232的质量,保证了两级回粉阀不会同时开启,阻止了串流现象的发生。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磨煤机,包括上述的双级回粉装置100,能够防止串流现象的发生,阻止磨煤机内气流将粗煤粉带入炉膛,提高了煤粉管道300中煤粉细度,降低锅炉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具体的,如图4所示,磨煤机内设置动态分离器200,动态分离器200的上端连接煤粉管道300,下端连接双级回粉装置100,一次风携带煤粉由下而上进入动态分离器200内,经动态分离器200分离后,细煤粉随一次风进入煤粉管道300,分离出的粗煤粉进入双级回粉装置100的回粉管103,粗煤粉依次经过双级回粉装置100的一级回粉阀101和二级回粉阀101后进入磨煤机内研磨。
在回粉管103中,由上而下依次设置一级回粉阀101以及二级回粉阀102,进入回粉管103的粗煤粉首先到达一级回粉阀101,并在一级回粉阀101的第一翻板112处聚集,当汇集的煤粉质量足以使第一翻板112转动时,一级回粉阀101打开,煤粉落入二级回粉阀102处,此时一级回粉阀101关闭。
当二级回粉阀102处煤粉达到一定重量时,二级回粉阀102的第二翻板122打开,煤粉落入磨煤机内研磨,此时一级回粉阀101处于关闭状态。双级回粉装置100根据两级回粉阀的配重组件的质量的不同造成回粉阀承载煤粉重量的差异,实现了回粉阀之间的联动,保证了在运行过程中,总有一个回粉阀处于关闭状态,阻止磨煤机内气流将粗煤粉带入与煤粉管道300连通的炉膛内,防止串流现象的发生,保证了燃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双级回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粉管(103)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回粉管(103)上的两个回粉阀,所述回粉阀用于控制所述回粉管(103)的通断,两个所述回粉阀不能同时打开,煤粉由所述回粉管(103)的上端进入,依次通过两个所述回粉阀后进入磨煤机内研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回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粉阀包括:与所述回粉管(103)上下均连通的壳体、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翻板及与所述翻板连接且伸出所述壳体的配重组件,所述煤粉聚集在所述翻板上,所述煤粉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所述翻板和所述配重组件一起转动,所述煤粉进入所述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级回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粉管(103)上位于上方的回粉阀为一级回粉阀,位于下方的回粉阀为二级回粉阀,所述一级回粉阀的配重组件的质量小于等于所述二级回粉阀的配重组件的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级回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组件包括配重支架和重锤,所述配重支架和所述翻板连接,所述重锤可拆卸设置在所述配重支架上,所述一级回粉阀的重锤的质量小于等于所述二级回粉阀的重锤的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双级回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和所述配重组件之间的夹角α的范围为大于90°,小于180°。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双级回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下端为缩口结构,所述缩口结构与所述回粉管(103)相连。
7.一种磨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双级回粉装置(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磨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煤机内设置动态分离器(200),所述动态分离器(200)的上端连接煤粉管道(300),下端连接双级回粉装置(100),一次风携带煤粉进入所述动态分离器(200)内,经所述动态分离器(200)分离后,细煤粉随所述一次风进入所述煤粉管道(300),分离出的粗煤粉进入所述双级回粉装置(100)的回粉管(103),所述粗煤粉经过双级回粉装置(100)的两个回粉阀后进入磨煤机内研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46669.XU CN207126654U (zh) | 2017-08-21 | 2017-08-21 | 一种双级回粉装置及磨煤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46669.XU CN207126654U (zh) | 2017-08-21 | 2017-08-21 | 一种双级回粉装置及磨煤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126654U true CN207126654U (zh) | 2018-03-23 |
Family
ID=61635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046669.XU Active CN207126654U (zh) | 2017-08-21 | 2017-08-21 | 一种双级回粉装置及磨煤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12665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21486A (zh) * | 2017-08-21 | 2017-11-07 |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级回粉装置及磨煤机 |
-
2017
- 2017-08-21 CN CN201721046669.XU patent/CN20712665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21486A (zh) * | 2017-08-21 | 2017-11-07 |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级回粉装置及磨煤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59203B (zh) | 一种直接捕集矿化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流化床工艺与系统 | |
CN102798133B (zh) | 一种炉烟干燥及水回收风扇磨热风送粉制粉系统 | |
CN207805793U (zh) | 超临界机组中速磨煤机出口温度节能优化控制系统 | |
CN107855210A (zh) | 超临界机组中速磨煤机出口温度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203258673U (zh) | 一种w型火焰锅炉跨煤种分磨掺烧装置 | |
CN207126654U (zh) | 一种双级回粉装置及磨煤机 | |
CN208475369U (zh) | 燃煤锅炉制粉系统 | |
CN106378268A (zh) | 一种高效耐磨低阻力中速立式磨煤机可调旋转喷嘴结构 | |
CN209801523U (zh) | 一种利用炉烟作为干燥介质的直吹式制粉系统 | |
CN107321486A (zh) | 一种双级回粉装置及磨煤机 | |
CN101050855B (zh) | 植物粉末式燃料锅炉及其燃烧方法 | |
CN107013907A (zh) | 一种用于煤粉制备的煤粉锅炉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 |
CN211902839U (zh) | 双进双出磨煤机磨制高挥发份煤种防爆系统 | |
CN1247934C (zh) | 利用三次风中细煤粉收集再燃降低NOx排放方法及系统 | |
CN107051706A (zh) | 一种动静结合的中速磨煤机 | |
CN202328322U (zh) | 一种用于锅炉的自动进料燃烧装置 | |
CN209688813U (zh) | 耦合煤粉气化及燃烧的一体式链条炉 | |
CN204522740U (zh) | 一种直接捕集矿化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流化床系统 | |
CN208058885U (zh) | 一种多路循环风烟特性调节系统 | |
CN204208656U (zh) | 中速磨煤机动静叶结合分离器 | |
CN103506210B (zh) | 一种具有双分离器的粉煤机 | |
CN205701463U (zh) | 挡板联动调节的串联双轴向分选装置 | |
CN206868418U (zh) | 一种动静结合的中速磨煤机 | |
CN201181008Y (zh) | 中速磨煤机 | |
CN208920081U (zh) | 一种弹簧挡板式锅炉炉底灰辊筒分筛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