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11379B - 滚筒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滚筒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11379B
CN114411379B CN202111494087.9A CN202111494087A CN114411379B CN 114411379 B CN114411379 B CN 114411379B CN 202111494087 A CN202111494087 A CN 202111494087A CN 114411379 B CN114411379 B CN 1144113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phon
auxiliary
washing chamber
water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940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11379A (zh
Inventor
颜灵智
史策
王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940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11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11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1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11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1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3/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 D06F23/06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n inclined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06F39/083Liquid discharge or re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滚筒洗衣机,包括壳体、排水管道、舱门、副滚筒、第一虹吸管和第二虹吸管,壳体内部形成主洗涤腔,所述壳体还开设有与主洗涤腔连通的衣服取放口;排水管道,与所述主洗涤腔相连通;舱门,活动连接于衣服取放口,用于封闭所述主洗涤腔,所述舱门内部构造有副洗涤腔,所述副洗涤腔开设有副注水口;副滚筒,转动设置于副洗涤腔;第一虹吸管,设置于所述副洗涤腔、且位于避让所述副滚筒的位置,第一端距离所述副洗涤腔的底部第一高度,第二端与所述排水管连通;第二虹吸管,设置于所述副洗涤腔、且位于避让所述副滚筒的位置,第一端距离所述副洗涤腔的底部第二高度,第二端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Description

滚筒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滚筒洗衣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滚筒洗衣机中,有的滚筒洗衣机利用舱门的凹陷空间设置副洗涤腔,副洗涤腔来洗涤小件。但是洗衣机舱门处空间有限,如果副洗涤腔的排水装置占用较多空间会影响副洗涤腔的洗涤容量。
现有技术中,有的洗衣机使用虹吸管代替传统排水阀进行排水,例如公告号为CN207244249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洗衣机,所述洗衣机包括:箱体;旋转桶,所述旋转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箱体内且包括:桶体;虹吸排水管,所述虹吸排水管设在所述桶体的周壁上,所述虹吸排水管具有位于所述桶体内且位于所述桶体下部的进水端和位于所述桶体外的出水端,所述虹吸排水管内限定有排水通道,由所述桶体甩出的液体被所述虹吸排水管虹吸至所述排水通道;接水盘,所述排水通道将由所述桶体甩出的液体引导至所述接水盘;波轮,所述波轮可旋转地设在所述桶体内。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洗衣机排水分为洗涤阶段的排水和脱水阶段的排水,洗涤阶段的排水完成以后,如果脱水阶段产生的水量较少,就不足以超出虹吸管的最高位置,虹吸管的虹吸不能触发,脱水阶段产生的水无法顺利排出。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以解决如何使滚筒洗衣机实现更好的排水功能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包括壳体、排水管道、舱门、副滚筒、第一虹吸管和第二虹吸管,壳体内部形成主洗涤腔,所述壳体还开设有与主洗涤腔连通的衣服取放口;排水管道,与所述主洗涤腔相连通;舱门,活动连接于衣服取放口,用于封闭所述主洗涤腔,所述舱门内部构造有副洗涤腔,所述副洗涤腔开设有副注水口;副滚筒,转动设置于副洗涤腔;第一虹吸管,设置于所述副洗涤腔与所述副滚筒之间,最高处向上超出所述副洗涤腔的洗涤水位,第一端距离所述副洗涤腔的底部第一高度,第二端向下超出所述副洗涤腔的底部且与所述排水管连通;第二虹吸管,设置于所述副洗涤腔与所述副滚筒之间,最高处向上超出所述副洗涤腔的洗涤水位,第一端距离所述副洗涤腔的底部第二高度,第二端向下超出所述副洗涤腔的底部且与所述排水管连通;其中,第二虹吸管的截面积小于第一虹吸管的截面积,所述第二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虹吸管穿设于所述第一虹吸管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虹吸管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虹吸管固定连接,以防止所述第二虹吸管从第一虹吸管中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虹吸管为软管,所述第二虹吸管可在所述第一虹吸管中晃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虹吸管为硬质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虹吸管贴设于所述副洗涤腔的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虹吸管为扁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洗涤腔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舱门关闭时所述排水口与所述主洗涤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虹吸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虹吸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排水口,副洗涤腔中的水通过排水口进入主洗涤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筒洗衣机还包括主滚筒、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其中,主滚筒,设置于主洗涤腔,所述主滚筒驱动连接于电机;第一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主滚筒靠近所述副滚筒的一端;第二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副滚筒靠近所述主滚筒的一端;其中,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二传动装置相配合,以使所述主滚筒带动所述副滚筒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筒洗衣机还包括注水装置和控制部,其中,注水装置,连通所述副注水口;控制部,被配置为在洗衣机的主洗涤流程结束后控制所述注水装置为副洗涤腔添加水并使其超过第一液位,在主洗涤程序结束后控制所述滚筒洗衣机进行脱水,所述第一虹吸管和所述第二虹吸管的最高处低于所述第一液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滚筒洗衣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副洗涤腔通过第一虹吸管和第二虹吸管排水,不需要设置排水阀、排水阀驱动组件等结构,节约成本节省空间,可以增大副洗涤腔的洗涤容量;
2、在主洗涤程序结束以后,通过第一虹吸管和第二虹吸管排水,排水速度较高。水位降低以后,第一虹吸管的虹吸中断,仅通过第二虹吸管排水,滚筒洗衣机启动脱水程序,产生水的速度较慢,第二虹吸管的虹吸排水可以在滚筒洗衣机的脱水过程中持续进行。设置第一虹吸管和第二虹吸管可以使排水速度可以对应于滚筒洗衣机的洗涤程序的各个阶段;
3、在水位降低或对于排水速度要求较低时,仅通过第二虹吸管排水,第二虹吸管管径较小,可以将副洗涤腔中的水排干净。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滚筒洗衣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滚筒洗衣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滚筒洗衣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滚筒洗衣机第一虹吸管和第二虹吸管同时排水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滚筒洗衣机仅使用第二虹吸管排水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滚筒洗衣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
200:舱门;
300:主洗涤腔;310:主滚筒;
400:副洗涤腔;410:副滚筒;420:排水口;430:注水口;
500:排水管道;
600:第一虹吸管;
700:第二虹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现有的滚筒洗衣机舱门都向内凹,因此可以利用舱门处的空间设置副洗涤腔。这样,洗衣服时,可以利用主洗涤腔和副洗涤腔同时洗涤衣服,例如,主洗涤腔洗涤主要衣服,副洗涤腔用来洗涤贴身衣服或婴儿的衣服等小件衣服。副洗涤腔空间狭小,设置排水阀或排水泵需要占用额外空间,且需要通过铰链、在浸水环境中布线,成本高且可靠性低,实现难度高。
结合图1-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包括壳体100、排水管道500、舱门200、副滚筒410、第一虹吸管600和第二虹吸管700,壳体100内部形成主洗涤腔300,壳体100还开设有与主洗涤腔300连通的衣服取放口;排水管道500,与主洗涤腔300相连通;舱门200,活动连接于衣服取放口,用于封闭主洗涤腔300,舱门200内部构造有副洗涤腔400,副洗涤腔400开设有副注水口430;副滚筒410,转动设置于副洗涤腔400;第一虹吸管600,设置于副洗涤腔400与副滚筒410之间,最高处向上超出副洗涤腔400的洗涤水位,第一端距离副洗涤腔400的底部第一高度,第二端向下超出副洗涤腔400的底部且与排水管连通;第二虹吸管700,设置于副洗涤腔400与副滚筒410之间,最高处向上超出副洗涤腔400的洗涤水位,第一端距离副洗涤腔400的底部第二高度,第二端向下超出副洗涤腔400的底部且与排水管连通;其中,第二虹吸管700的截面积小于第一虹吸管600的截面积,第二高度小于第一高度。
滚筒洗衣机在主洗涤阶段结束需要将洗涤腔中的水排出,然后进行脱水,脱水产生的水实时排出,脱水阶段结束以后,滚筒洗衣机的洗衣阶段结束或者重新注水进行漂洗阶段,漂洗结束以后将洗涤腔中的水排出,然后进行脱水,脱水产生的水实时排出。在一个或多个漂洗阶段结束以后,洗衣程序结束。因此滚筒洗衣机的排水阶段包括快速排水的第一阶段和脱水时候持续排水的第二阶段。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滚筒洗衣机的主洗涤腔300开口朝向舱门200,打开舱门200可以取放衣服,关闭舱门200时候密封洗涤腔以防止水从洗涤腔中流出。排水管道500用于将主洗涤腔300中的水排出。主洗涤腔300所在位置空间较大,设置普通的排水阀或排水泵等排水结构即可。舱门200包括前面板和后壳罩,前面板和后罩壳围合限定出副洗涤腔400。副洗涤腔400中设置有副滚筒410,副滚筒410在副洗涤腔400中转动以洗涤副洗涤腔400中的衣服。
虹吸管是利用虹吸现象管驱动水流动的水管,虹吸管包括吸水端和排水端。自吸水端至虹吸管的最高位置为吸水管段,自虹吸管的最高位置至虹吸管的排水端为虹吸管的排水管段。虹吸管触发虹吸同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虹吸管的进水管段和虹吸管的出水管段要充满水;
2、虹吸管最高处距离吸水水面的高度不得高于大气压支持的水柱高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柱高度约为10.34米;
3、出水口要比吸水水面的高度低。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虹吸管600和第二虹吸管700利用虹吸原理进行排水,第一虹吸管600的第一端和第二虹吸管700的第一端为吸水端,第一虹吸管600的第二端和第二虹吸管700的第二端为排水端。第一虹吸管600的最高处和第二虹吸管700的最高处要高于副洗涤腔400的洗涤水位。洗涤水位是指副洗涤腔400洗涤衣服时候的水位。副洗涤腔400中的容量相较于主洗涤腔300要小很多,副洗涤腔400洗涤衣服时的水位可以为固定水位,该固定水位即为副洗涤腔400的洗涤水位。当然副洗涤腔400洗涤衣服时候也可以设置多档水位,最高档水位即为副洗涤腔400的洗涤水位。在副洗涤腔400的洗涤水位为多档水位时,第一虹吸管600和第二虹吸管700的最高处要高于副洗涤腔400的最高档位时的洗涤水位。这样,在副洗涤腔400进行正常洗涤时,第一虹吸管600和第二虹吸管700中未充满水,虹吸条件不满足,水不会沿第一虹吸管600或第二虹吸管700排出,滚筒洗衣机的洗涤可以正常进行。
当需要排出副洗涤腔400中的水时,通过注水口430为副洗涤腔400注水,使其超出第一虹吸管600和第二虹吸管700的最高位置。
副洗涤腔400开设有副注水口430,用于为副洗涤腔400加水。当需要排出副洗涤腔400中的水时,通过注水口430向副洗涤腔400加水,使副洗涤腔400的液位超出第一虹吸管600最高位置和第二虹吸管700的最高位置。如图4所示,图中点划线为水位线。此时洗涤腔中的水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压入第一虹吸管600的排水管段和第二虹吸管700的排水管段。第一虹吸管600排水管段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向第一虹吸管600的排水端流动。第一排水管段中的水向下流动时形成真空,将第一虹吸管600吸水管段中的水吸入第一虹吸管600的排水管段中,虹吸条件满足,第一虹吸管600的虹吸开始,将副洗涤腔400中的水排出。第二虹吸管700的虹吸条件也满足,第二虹吸管700的虹吸开始,将副洗涤腔400中的水排出。
如图5所示,图中点划线为水位线,当副洗涤腔400中的水位低于第一虹吸管600的吸水端且高于第二虹吸管700的吸水端时,第一虹吸管600的虹吸条件不满足,第一虹吸管600的虹吸停止,第二虹吸管700的虹吸继续进行。
滚筒洗衣机的脱水程序启动,脱出的水从副滚筒410甩入副滚筒410与副洗涤腔400之间的夹层,并聚集到副洗涤腔400的底部。第二虹吸管700的管径较小,第二虹吸管700排水的速度与脱出产生水的速度相对应,从而使脱水过程的虹吸排水可以连续进行。脱水阶段产生水的速度较慢以后或者脱水程序结束之后,副洗涤腔400中的液位低于第二虹吸管700的吸水端,此时第二虹吸管700的虹吸条件不满足,虹吸停止。将第二虹吸管700吸水端贴紧副洗涤腔400的底部可以基本吸干副洗涤中400中的水。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有限次试验使第一虹吸管600和第二虹吸管700的管径既满足排水阶段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排水速度要求,以使第二虹吸管700的虹吸连续进行。
可选地,第一虹吸管600的最高位置高于第二虹吸管700的最高位置。这样,副洗涤腔400中需要排出的水较少且对于排水的连续性要求较高时,可以仅通过第二虹吸管700排水。具体地,通过注水口430加水使副洗涤腔400的液位高于第二虹吸管700的最高位置且低于第一虹吸管600的最高位置。此时,水进入第二虹吸管700排水管段中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以使第二虹吸管700的虹吸条件达成,第一虹吸管600的虹吸条件未达成,此时副洗涤腔400中的水仅通过第二虹吸管700排出。在需要第一虹吸管600和第二虹吸管700一起排水时,通过注水口430加水使副洗涤腔400的液位高于第一虹吸管600的最高位置,以使第一虹吸管600和第二虹吸管700的虹吸条件全部达成。这种情况下,注水速度需要大于第二虹吸管700的排水速度。第一虹吸管600的最高位置高于第二虹吸管700的最高位置,可以通过控制副洗涤腔400的液位选择第一虹吸管600和第二虹吸管700同时排水或仅使用第二虹吸管700排水,为滚筒洗衣机洗涤程序的设置提供了更多可能,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可选地,第二虹吸管700穿设于第一虹吸管600内。
副洗涤腔400的空间有限,第二虹吸管700穿设于第一虹吸管600内可以减小第一虹吸管600和第二虹吸管700的占用空间,从而在副洗涤腔400空间一定的情况下为副滚筒410留出空间,增大副洗涤腔400的洗涤容量。此外,第二虹吸管700穿设于第一虹吸管600内,第一虹吸管600和第二虹吸管700为一体化设置,使滚筒洗衣机的排水结构模块化设置,方便滚筒洗衣机的安装和维护。对于第一虹吸管600和第二虹吸管700在副洗涤腔400中的布置形式的固定,仅通过固定第一虹吸管600的布置形式即可,第一虹吸管600对于第二虹吸管700的布置形式进行了物理限定。这样可以简化第一虹吸管600和第二虹吸管700的固定结构。
可选地,第二虹吸管700至少部分与第一虹吸管600固定连接,以防止第二虹吸管700从第一虹吸管600中脱出。
第二虹吸管700穿设于第一虹吸管600中,第一虹吸管600对于第二虹吸管700的布置形式进行了物理限定,但是第二虹吸管700可以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在第一虹吸管600中滑动。第二虹吸管700在第一虹吸管600中发生滑动后,第二虹吸管700的吸水端和排水端的位置都会发生改变,影响滚筒洗衣机排水功能的正常实现。因此第二虹吸管700与至少部分与第一虹吸管600固定连接,这样限定了第二虹吸管700在第一虹吸管600中的相对位置,在滚筒洗衣的使用过程中,第二虹吸管700的吸水端和排水端的位置保持固定,以使滚筒洗衣机排水功能能够正常实现,提高了滚筒洗衣机运行的稳定性。
可选地,第二虹吸管700为软管,第二虹吸管700可在第一虹吸管600中晃动,以使第二虹吸管在被堵塞时可以被水流冲击产生晃动从而疏通。
第二虹吸管700管径较小,在排水过程中有被洗涤过程中产生的线头碎屑堵塞的可能。第二虹吸管700设置为软管,这样,第二虹吸管700可以在第一虹吸管600中晃动。在排水过程中,如果第二虹吸管700的吸水端或折弯部分被堵塞,通过晃动可以使堵塞部分被疏通。如果第一虹吸管600被碎屑堵塞,第二虹吸管700在水流冲击作用下产生的晃动可以搅动第一虹吸管中的水流从而使第一虹吸管600得以疏通。这样的设置形式,可以提高第一虹吸管600和第二虹吸管700的导通能力,有利于滚筒洗衣机排水的正常进行。
可选地,第一虹吸管600为硬质材料。
第一虹吸管600管径较粗,虹吸进行时,第一虹吸管600管内为负压状态,水流对第一虹吸管600产生的吸力较大,很有可能将第一虹吸管600吸扁,从而影响滚筒洗衣机排水的正常进行。第一虹吸管600设置为硬质材料,可以提高第一虹吸管600的抗吸扁能力,从而使滚筒洗衣机的排水更加稳定。
可选地,第一虹吸管600贴设于副洗涤腔400的内壁。
第一虹吸管600贴设于副洗涤腔400的内壁,可以节约第一虹吸管600和第二虹吸管700的占用空间,从而提高副洗涤腔400的洗涤容量。
可选地,第一虹吸管600为扁管。
第一虹吸管600为扁管,与圆管相比,扁管节约空间,可以有效利用副滚筒410和副洗涤腔400的内壁之间的狭缝,在保证排水能力的同时降低第一虹吸管600的占用空间,提高副洗涤腔400的洗涤容量。
可选地,第一虹吸管600的构造于副洗涤腔400的壁内。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一虹吸管600占用的空间。
可选地,副洗涤腔400底部开设有排水口420,舱门200关闭时排水口420与主洗涤腔300相连通,第一虹吸管600的第二端和第二虹吸管700的第二端连接至排水口420,副洗涤腔400中的水通过排水口420进入主洗涤腔300。
排水口420与主洗涤腔300连通的形式可以是通过管道连通,也可以是主洗涤腔300与副洗涤腔400在水平方向部分重合,舱门200关闭时从排水口420流出的水可以向下流入主洗涤腔300中。排水管道500连通主洗涤腔300,副洗涤腔400的水进入主洗涤腔300,通过排水阀或排水泵排出。这样的设计形式,方便了副洗涤腔400的排水。
可选地,主洗涤腔300的底部倾斜设置,主洗涤腔300的排水口位于主洗涤腔底部的最低处。副洗涤腔400中排出的水通过副洗涤腔400的排水口420排出后落入主洗涤腔300的底部,并顺着主洗涤腔300的倾斜底部流动至主洗涤腔的排水口,从排水管道500排出。这样的设计形式,副洗涤腔400排水的水可以沿着主洗涤腔300的倾斜底部快速排出,不会与主滚筒310中的衣物接触,有利于主洗涤腔300和副洗涤腔400的分区洗涤。
可选地,滚筒洗衣机为斜式滚筒洗衣机,主洗涤腔300倾斜设置,副洗涤腔310倾斜设置。这样,不仅有利于副洗涤腔400的排水,而且斜式滚筒洗衣机舱门200位置较高,方便用户取放衣服。
可选地,副注水口430开设于主洗涤腔300的顶部,注水装置的出水端固定于壳体100并延伸至副注水口430的正上方。由于副洗涤腔400随舱门200转动,设置柔性水管注水会占用额外空间,考虑到副洗涤腔400注水时舱门200处于关闭状态,因此,舱门200关闭时注水装置的出水口位于注水口430的正上方。这样,注水时,水在注水装置和注水口430之间无缝衔接,注水连续进行。
可选地,注水口430覆盖注水装置的出水口,也即注水装置的出水口在注水口430所在平面的投影未超出注水口430的范围,这样,从注水装置的出水口出来的水可以全部从注水口430进入副洗涤腔400内,滚筒洗衣机可以对副洗涤腔400进行更好的注水。
可选地,滚筒洗衣机还包括主滚筒310、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其中,主滚筒310,设置于主洗涤腔300,主滚筒310驱动连接于电机;第一传动装置,设置于主滚筒310靠近副滚筒410的一端;第二传动装置,设置于副滚筒410靠近主滚筒310的一端;其中,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二传动装置相配合,以使主滚筒310带动副滚筒410转动。例如,第一传动装置为磁铁,第二传动装置也为磁铁,主滚筒310转动时,主滚筒310的磁铁与副滚筒410的磁铁之间有磁牵引力,从而牵引副滚筒410转动。这样的设置形式,副洗涤桶不需要单独设置驱动装置,不仅可以简化结构节约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以设置尽可能大的副滚筒410,提高副洗涤腔400的洗涤容量。
可选地,滚筒洗衣机还包括注水装置和控制部,其中,注水装置,连通副注水口430;控制部,被配置为在洗衣机的主洗涤阶段结束后控制注水装置为副洗涤腔400添加水并使其超过第一液位,在主洗涤阶段结束后控制滚筒洗衣机进行脱水,第一虹吸管600和第二虹吸管700的最高处低于第一液位。设置有控制控制装置,可以使滚筒洗衣机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可选地,副洗涤腔400底部设置有集水凹槽,第二虹吸管700的第一端插入集水凹槽中。这样,副洗涤腔400中的水优先充满集水凹槽,尤其是在副洗涤前中的水位下降接近底部时。这样的设置形式一方面可以利用集水凹槽将副洗涤腔400中的余水集中起来,从而排空副洗涤腔400中的水,另一方面,余水在集水凹槽中,在副滚筒410转动的脱水过程中,水不容易进入副滚筒410中,可以提高副洗涤腔400的脱水效果。
可选地,第二虹吸管700的第一端的端口非平齐设置,这样可以避免第一虹吸管600贴紧洗涤腔的底部导致无法吸水。
可选地,第一虹吸管600的第一端的端口非平齐设置,这样可以避免第一虹吸管600贴紧洗涤腔的底部导致无法吸水。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部形成主洗涤腔,所述壳体还开设有与主洗涤腔连通的衣服取放口;
排水管道,与所述主洗涤腔相连通;
舱门,活动连接于所述衣服取放口,用于封闭所述主洗涤腔,所述舱门内部构造有副洗涤腔,所述副洗涤腔开设有副注水口;
副滚筒,转动设置于副洗涤腔;
第一虹吸管,设置于所述副洗涤腔与所述副滚筒之间,最高处向上超出所述副洗涤腔的洗涤水位,第一端距离所述副洗涤腔的底部第一高度,第二端向下超出所述副洗涤腔的底部且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第二虹吸管,设置于所述副洗涤腔与所述副滚筒之间,最高处向上超出所述副洗涤腔的洗涤水位,第一端距离所述副洗涤腔的底部第二高度,第二端向下超出所述副洗涤腔的底部且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虹吸管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虹吸管的截面积,所述第二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虹吸管穿设于所述第一虹吸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虹吸管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虹吸管固定连接,以防止所述第二虹吸管从第一虹吸管中脱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虹吸管为软管,所述第二虹吸管可在所述第一虹吸管中晃动,以使所述第二虹吸管被堵塞时可以被水流冲击产生晃动从而被疏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虹吸管为硬质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虹吸管贴设于所述副洗涤腔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虹吸管为扁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洗涤腔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舱门关闭时所述排水口与所述主洗涤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虹吸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虹吸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排水口,副洗涤腔中的水通过排水口进入主洗涤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滚筒,设置于主洗涤腔,所述主滚筒驱动连接于电机;
第一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主滚筒靠近所述副滚筒的一端;
第二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副滚筒靠近所述主滚筒的一端;
其中,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二传动装置相配合,以使所述主滚筒带动所述副滚筒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注水装置,连通所述副注水口;
控制部,被配置为在洗衣机的主洗涤流程结束后控制所述注水装置为副洗涤腔添加水并使其超过第一液位,在主洗涤程序结束后控制所述滚筒洗衣机进行脱水;
其中,所述第一虹吸管和所述第二虹吸管的最高处低于所述第一液位。
CN202111494087.9A 2021-12-08 2021-12-08 滚筒洗衣机 Active CN114411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4087.9A CN114411379B (zh) 2021-12-08 2021-12-08 滚筒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4087.9A CN114411379B (zh) 2021-12-08 2021-12-08 滚筒洗衣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1379A CN114411379A (zh) 2022-04-29
CN114411379B true CN114411379B (zh) 2024-12-20

Family

ID=81264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94087.9A Active CN114411379B (zh) 2021-12-08 2021-12-08 滚筒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1137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004437A (ko) * 2017-07-04 2019-0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CN113355879A (zh) * 2021-06-11 2021-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虹吸效应的洗涤装置的排水组件及洗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004437A (ko) * 2017-07-04 2019-0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CN113355879A (zh) * 2021-06-11 2021-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虹吸效应的洗涤装置的排水组件及洗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1379A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89238B1 (ko) 드럼식 세탁기
KR20130016932A (ko) 세탁기
WO2002004734A1 (en) Improvements in washing machines
CN110924048B (zh) 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CN101341285A (zh) 滚筒式洗衣机
CN107780137B (zh) 一种内外桶间无水的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86071B (zh) 一种洗衣机
CN114411379B (zh) 滚筒洗衣机
US3949576A (en) Liquid flow diversion arrangement
CN107208347A (zh) 洗衣机
JP4466492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EP1911870A1 (en) Washing machine
JP2007014678A5 (zh)
CN110886070B (zh) 一种洗衣机
JP2020068927A (ja) 洗濯機
CN107805921B (zh) 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04637B (zh) 一种洗衣机的排水装置及洗衣机
JP4466531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KR100263446B1 (ko) 2조식 세탁기
KR20010088212A (ko) 드럼세탁기
JP3160485B2 (ja) 自吸水ポンプ付洗濯機
KR101082886B1 (ko) 세탁기의 세탁조 세정 방법
US11162210B2 (en) Drain pump for washing machine appliance
KR20060004502A (ko) 세탁기
JPH11104391A (ja) 二槽式洗濯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319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No. 1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No. 1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