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8701B - 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 - Google Patents

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8701B
CN114408701B CN202210053924.2A CN202210053924A CN114408701B CN 114408701 B CN114408701 B CN 114408701B CN 202210053924 A CN202210053924 A CN 202210053924A CN 114408701 B CN114408701 B CN 114408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elevator
car
counterweight
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539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08701A (zh
Inventor
李发明
翁文火
徐大权
李杨
李慧
陶德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njia Express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njia Express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njia Express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njia Express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539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8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8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8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08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8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66B11/008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66B11/0085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of rucksack elev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7/00Hoistway equipment
    • B66B17/12Counterpoi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包括电梯井道,电梯井道内分别设有轿厢、曳引机和对重装置,对重装置位于轿厢的背面,轿厢、曳引机和对重装置之间经钢丝绳依次连接,还包括连接轿厢的反绳轮组,反绳轮组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在轿厢底部,反绳轮组的一端设有位于轿厢侧面的第一绳口,反绳轮组的另一端设有位于轿厢背面的第二绳口,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过第一绳口连接电梯井道,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绳口依次连接曳引机和对重装置。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对重电梯,特别是一种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的排布结构根据电梯井道的空间需求分为侧对重电梯和后对重电梯,其中侧对重电梯的结构如专利200480000108.5和202010747923.9中所记载的,将电梯对重装置设置在轿厢的侧面,并通过一组倾斜或两组并排设置在轿厢顶部或底部的反绳轮对轿厢进行曳引驱动,使其能够适用于宽度较大、深度较小的井道结构。而后对重电梯则分为背包架电梯和对重后置电梯,其中背包架电梯如201911065672.X所记载的,通过背包结构的电梯轿架对轿厢进行托举,使得对重装置能够设置在背包架电梯的一侧并实现曳引功能;而对重后置电梯则如201620401377.2所记载的,将曳引绳从轿厢的侧部伸出后,通过井道反绳轮牵引至轿厢背面并连接对重装置,使得对重装置在轿底轮排布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将对重装置由轿厢侧部转移至轿厢背部;而后对重电梯相比侧对重电梯则能够适用于宽度较小、深度较大的井道结构。
但在目前的后对重电梯中,背包架电梯由于需要将轿厢的整体重量施加在轿厢一侧的轿架上,导致轿架在长期受到轿厢的偏心力后容易造成自身的变形和轿厢的垂落,进而出现振动、噪音问题,稳定性和舒适性逐年下降。而对重后置电梯一方面由于井道反绳轮的设置,会增加电梯曳引结构的复杂度和安装难度,另一方面由于钢丝绳的走线方向和轿厢深度方向呈相互垂直设置,导致其对轿厢在深度方向上的倾斜垂落很难起到抑制作用,即当轿厢的重心偏移造成倾斜后,曳引机构无法对该状态起到缓解和保护,降低了电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现有的后对重电梯存在安全性低、稳定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它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包括电梯井道,电梯井道内分别设有轿厢、曳引机和对重装置,对重装置位于轿厢的背面,轿厢、曳引机和对重装置之间经钢丝绳依次连接,还包括连接轿厢的反绳轮组,反绳轮组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在轿厢底部,反绳轮组的一端设有位于轿厢侧面的第一绳口,反绳轮组的另一端设有位于轿厢背面的第二绳口,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过第一绳口连接电梯井道,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绳口依次连接曳引机和对重装置。
前述的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中,以轿厢在深度方向的中间线为基准线,所述第一绳口和第二绳口分别位于基准线的前后两侧。
前述的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中,所述反绳轮组包括并排的两个反绳轮,其中一个反绳轮延伸至轿厢侧面的外侧并形成第一绳口,另一个反绳轮延伸至轿厢背面的外侧并形成第二绳口。
前述的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中,两个反绳轮之间经安装架相互连接,两组反绳轮组的安装架在端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外部连接轿厢,两组反绳轮组的安装架在中部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基准线的前后两侧。
前述的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中,所述曳引机上连接有并排的两个曳引轮,两个曳引轮分别与两组反绳轮组的第二绳口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对齐。
前述的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中,所述两个曳引轮之间经传动轴相互连接,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曳引机和制动器,曳引机和制动器的外侧经固定框架连接电梯井道。
前述的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中,所述传动轴的两侧设有轴承连接固定框架的第一台阶部,两侧第一台阶部之间设有连接曳引轮的第二台阶部,第二台阶部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圆螺母,圆螺母的内侧与曳引轮相互贴合,曳引轮的内侧设有连接第二台阶部的套管,两侧套管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的外部设有定位筒,定位筒的两端与套管的外圆面相互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通过呈八字形设置在轿厢底部的反绳轮组,使得钢丝绳的一端能够从轿厢侧面伸出并连接电梯井道,钢丝绳的另一端能够从轿厢背面伸出并连接曳引机,从而实现后对重电梯的排布结构,并在减少对井道宽度要求的同时降低了曳引结构的复杂度和安装难度;通过钢丝绳呈八字形对轿厢进行托举的结构,相比常规并排或倾斜设置的轿厢底部的钢丝绳结构还能够实现对轿厢在宽度和深度两个方向的牵引,即对轿厢形成包裹的效果,有效缓解轿厢在水平两个方向上的受力倾斜,提高轿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通过对反绳轮组之间连接结构的限定,则能够提高反绳轮组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并使两侧第一绳口和第二绳口之间的相对距离保持固定;在上述基础上,本发明还进一步优化了对曳引轮的安装结构,使得安装人员能够分别调整两个曳引轮的横向位置和相对距离,进而使曳引轮上的绳槽位置能够与第二绳口的水平位置趋于一致,缓解钢丝绳因伸入伸出角度倾斜造成的磨损,提高钢丝绳的曳引稳定性;
所以,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反绳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曳引轮的连接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2中曳引轮的连接结构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电梯井道,2-轿厢,3-曳引机,4-对重装置,5-反绳轮组,6-第一绳口,7-第二绳口,8-基准线,9-反绳轮,10-安装架,11-固定板,12-加强筋,13-曳引轮,14-传动轴,15-制动器,16-固定框架,17-圆螺母,18-套管,19-弹性件,20-定位筒,141-第一台阶部,142-第二台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构成如图1-3所示,包括电梯井道1,电梯井道1内分别设有轿厢2、曳引机3和对重装置4,对重装置4位于轿厢2的背面,轿厢2、曳引机3和对重装置4之间经钢丝绳依次连接,还包括连接轿厢2的反绳轮组5,反绳轮组5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在轿厢2底部,反绳轮组5的一端设有位于轿厢2侧面的第一绳口6,反绳轮组5的另一端设有位于轿厢2背面的第二绳口7,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过第一绳口6连接位于电梯井道1顶部的钢丝绳架,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绳口7、曳引机3和对重装置4后连接电梯井道1顶部的钢丝绳架。
以轿厢2在深度方向的中间线为基准线8,所述第一绳口6和第二绳口7分别位于基准线8的前后两侧。
所述反绳轮组5包括沿钢丝绳走线方向并排设置的两个反绳轮9,其中一个反绳轮9延伸至轿厢2侧面的外侧并形成第一绳口6,另一个反绳轮9延伸至轿厢2背面的外侧并形成第二绳口7。
两个反绳轮9之间经长条形的安装架10相互连接,该安装架10可选用C形钢板,两组反绳轮组5的安装架10在端部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外部螺栓连接在轿厢2底部,两组反绳轮组5的安装架10在中部连接有加强筋12,加强筋12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基准线8的前后两侧,加强筋12、固定板11和安装架10之间相互焊接。
所述曳引机3上连接有并排的两个曳引轮13,两个曳引轮13分别与两组反绳轮组5的第二绳口7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对齐。
所述两个曳引轮13之间经传动轴14相互连接,传动轴14的两端分别连接曳引机3和制动器15,曳引机3和制动器15的外侧经固定框架16连接电梯井道1,所述传动轴14的两端分别穿过固定框架16延伸至曳引机3和制动器15内并与其驱动部件相互嵌套;传动轴14和固定框架16之间经轴承转动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通过将两组反绳轮组5呈八字形排布在轿厢2底部,使得钢丝绳在走线时能够依次穿过第一绳口6和第二绳口7并对轿厢2进行托举,相比现有后对重式的曳引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对轿厢2的托举效果,缓解轿厢2的受力倾斜。通过对安装架10、固定板11和加强筋12的配合,则能够使两侧反绳轮组5的绳口位置保持固定,进而使两个曳引轮13在安装时也能保持其相对距离的固定,并使第二绳口7和曳引轮13的位置相互对齐,从而减小钢丝绳在走线时的倾斜,提高钢丝绳的工作稳定性。
实施例2。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构成如图1、2和4所示,包括电梯井道1,电梯井道1内分别设有轿厢2、曳引机3和对重装置4,对重装置4位于轿厢2的背面,轿厢2、曳引机3和对重装置4之间经钢丝绳依次连接,还包括连接轿厢2的反绳轮组5,反绳轮组5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在轿厢2底部,反绳轮组5的一端设有位于轿厢2侧面的第一绳口6,反绳轮组5的另一端设有位于轿厢2背面的第二绳口7,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过第一绳口6连接位于电梯井道1顶部的钢丝绳架,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绳口7、曳引机3和对重装置4后连接电梯井道1顶部的钢丝绳架。
以轿厢2在深度方向的中间线为基准线8,所述第一绳口6和第二绳口7分别位于基准线8的前后两侧。
所述反绳轮组5包括沿钢丝绳走线方向并排设置的两个反绳轮9,其中一个反绳轮9延伸至轿厢2侧面的外侧并形成第一绳口6,另一个反绳轮9延伸至轿厢2背面的外侧并形成第二绳口7。
两个反绳轮9之间经长条形的安装架10相互连接,该安装架10可选用C形钢板,两组反绳轮组5的安装架10在端部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外部螺栓连接在轿厢2底部,两组反绳轮组5的安装架10在中部连接有加强筋12,加强筋12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基准线8的前后两侧,加强筋12、固定板11和安装架10之间相互焊接。
所述曳引机3上连接有并排的两个曳引轮13,两个曳引轮13分别与两组反绳轮组5的第二绳口7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对齐。
所述两个曳引轮13之间经传动轴14相互连接,传动轴14的两端分别连接曳引机3和制动器15,曳引机3和制动器15的外侧经固定框架16连接电梯井道1;所述传动轴14的两端分别穿过固定框架16延伸至曳引机3和制动器15内并与其驱动部件相互嵌套。
所述传动轴14的两侧设有轴承连接固定框架16的第一台阶部141,第一台阶部141的边缘处和轴承内环相互贴合;两侧第一台阶部141之间设有连接曳引轮13的第二台阶部142,第二台阶部142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圆螺母17,圆螺母17的外部连接有止动垫圈,圆螺母17的内侧与曳引轮13相互贴合,曳引轮13的内侧设有连接第二台阶部142的套管18,两侧套管18之间连接有弹性件19,弹性件19的外部设有定位筒20,定位筒20的两端与套管18的外圆面相互贴合。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化了传动轴14和曳引轮13的外形和连接结构,使得工作人员在安装时能够通过转动圆螺母17对曳引轮13横向位置的调整,曳引轮13在移动后则能够对弹性件19进行挤压,从而利用弹性件19和对圆螺母17对曳引轮13进行位置的限定。在上述配合下,使得作业人员能够根据反绳轮9的位置调整对应曳引轮13的横向位置,进而使上下两侧钢丝绳槽的横向位置能够相互对齐,有效避免因安装误差造成钢丝绳槽的横向偏移,进而大幅降低钢丝绳在牵引时与绳槽侧壁的相互摩擦,提高钢丝绳的工作稳定性。

Claims (2)

1.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包括电梯井道(1),电梯井道(1)内分别设有轿厢(2)、曳引机(3)和对重装置(4),对重装置(4)位于轿厢(2)的背面,轿厢(2)、曳引机(3)和对重装置(4)之间经钢丝绳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轿厢(2)的反绳轮组(5),反绳轮组(5)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在轿厢(2)底部,反绳轮组(5)的一端设有位于轿厢(2)侧面的第一绳口(6),反绳轮组(5)的另一端设有位于轿厢(2)背面的第二绳口(7),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过第一绳口(6)连接电梯井道(1),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绳口(7)依次连接曳引机(3)和对重装置(4);
以轿厢(2)在深度方向的中间线为基准线(8),所述第一绳口(6)和第二绳口(7)分别位于基准线(8)的前后两侧;
所述反绳轮组(5)包括并排的两个反绳轮(9),其中一个反绳轮(9)延伸至轿厢(2)侧面的外侧并形成第一绳口(6),另一个反绳轮(9)延伸至轿厢(2)背面的外侧并形成第二绳口(7);
所述曳引机(3)上连接有并排的两个曳引轮(13),两个曳引轮(13)分别与两组反绳轮组(5)的第二绳口(7)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对齐;
所述两个曳引轮(13)之间经传动轴(14)相互连接,传动轴(14)的两端分别连接曳引机(3)和制动器(15),曳引机(3)和制动器(15)的外侧经固定框架(16)连接电梯井道(1);
所述传动轴(14)的两侧设有轴承连接固定框架(16)的第一台阶部(141),两侧第一台阶部(141)之间设有连接曳引轮(13)的第二台阶部(142),第二台阶部(142)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圆螺母(17),圆螺母(17)的内侧与曳引轮(13)相互贴合,曳引轮(13)的内侧设有连接第二台阶部(142)的套管(18),两侧套管(18)之间连接有弹性件(19),弹性件(19)的外部设有定位筒(20),定位筒(20)的两端与套管(18)的外圆面相互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其特征在于:两个反绳轮(9)之间经安装架(10)相互连接,两组反绳轮组(5)的安装架(10)在端部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外部连接轿厢(2),两组反绳轮组(5)的安装架(10)在中部连接有加强筋(12),加强筋(12)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基准线(8)的前后两侧。
CN202210053924.2A 2022-01-18 2022-01-18 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 Active CN114408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3924.2A CN114408701B (zh) 2022-01-18 2022-01-18 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3924.2A CN114408701B (zh) 2022-01-18 2022-01-18 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8701A CN114408701A (zh) 2022-04-29
CN114408701B true CN114408701B (zh) 2024-05-03

Family

ID=81274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3924.2A Active CN114408701B (zh) 2022-01-18 2022-01-18 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870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867A (zh) * 2005-12-14 2008-10-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08840209A (zh) * 2018-09-17 2018-11-20 苏州菱怡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曳引机构及家用电梯
CN109969913A (zh) * 2019-04-30 2019-07-05 浙江弗尔德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曳引轮的电梯曳引机
CN209210112U (zh) * 2018-12-07 2019-08-06 湖南玖通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曳引钢丝绳检测装置
CN211470473U (zh) * 2019-12-16 2020-09-11 快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房电梯用曳引悬挂机构
CN112744663A (zh) * 2021-01-21 2021-05-04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垂直电梯紧急制动装置
CN217051185U (zh) * 2022-01-18 2022-07-26 浙江安家快速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867A (zh) * 2005-12-14 2008-10-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08840209A (zh) * 2018-09-17 2018-11-20 苏州菱怡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曳引机构及家用电梯
CN209210112U (zh) * 2018-12-07 2019-08-06 湖南玖通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曳引钢丝绳检测装置
CN109969913A (zh) * 2019-04-30 2019-07-05 浙江弗尔德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曳引轮的电梯曳引机
CN211470473U (zh) * 2019-12-16 2020-09-11 快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房电梯用曳引悬挂机构
CN112744663A (zh) * 2021-01-21 2021-05-04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垂直电梯紧急制动装置
CN217051185U (zh) * 2022-01-18 2022-07-26 浙江安家快速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8701A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8727B (zh) 电梯设备
CN102923548A (zh) 电梯可调式复合导靴及其安装方法
CN201309786Y (zh) 电梯轿顶轮装置
WO2020177758A1 (zh) 用于电梯的运行系统及多轿厢电梯运行系统
CN100424002C (zh) 电梯轿厢
CN217051185U (zh) 一种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
CN114408701B (zh) 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
CN202864616U (zh) 电梯可调式复合导靴
WO2011006286A1 (zh) 一种改进的用于电梯的提升结构
CN219823333U (zh) 一种井道施工升降机的提升机构
CN204624903U (zh) 电梯轿厢架
CN101955105A (zh) 直角开门背包架电梯
CN205998801U (zh) 一种电梯轿顶轮安装结构
JP2008168979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16737395U (zh) 一种具有防坠落结构的电动提升机
CN212639626U (zh) 一种自带井道紧凑型钢带平台电梯
CN218320153U (zh) 一种曳引机新型专用安装底座
CN108203044B (zh) 电梯系统
CN219101951U (zh) 一种轿顶轮减振装置
CN211393463U (zh) 防倾斜的电梯
CN219792094U (zh) 一种电梯平衡曳引装置
CN219449159U (zh) 一种电梯曳引轮
CN204384665U (zh) 一种新型乘客电梯
CN217398185U (zh) 一种无对重轿厢电梯
CN212832239U (zh) 一种电梯维保人员防坠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313030 No. 1158, Lianyi West Road, Nanx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Anjia express Eleva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009 No. 1158, Lianyi West Road, Nanxun Town, Nanxun Distric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MNK ELEVATO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